第一集:KB赶到油菜花地,结果他一靠近,表明自己是警察,那个女孩子就自焚了。。。
简单说了下KB的家庭生活,和妻子离婚,女儿尽管和妈妈住但还是心系KB,还帮他买给爷爷的礼物,KB和他爸肯定是有芥蒂(爸爸是画家)在调查的同时,出了名人被割头皮的案子这个名人是司法官什么的,一直说有个记者在他家前海滩晃来晃去,KB找到这个老酒鬼记者,简单来讲就是这个名人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抖森想去follow割头皮的案子而不是女孩自焚的案件被狠狠教育了,哎,有人性的警察后面第二个名人也是同样的死法,这个人家里有一张画,画的是眼神空洞女儿,KB又在被名人女儿打的时候看到她手上有自杀的痕迹,后来种种线索再加上对老记者的质问(问完还不忘送了瓶酒),把矛头指向了调查司法官case的退休警察,不过一阵对峙后,KB就走了期间KB和女儿去看他爸,也了解到一些故事,对了,他爸有老年痴呆了又一个人被割头皮了,不同的是他算不上名人,眼睛还被硫酸弄瞎然后KB去这个男人家调查,遇到了这家的儿子(皮囊里的tony演的)两人就父子关系展开了一段蛮有道理的话母亲和儿子都说妹妹离家出走了这个故事怎么那么长。。。
反正就是那几个名人都喜欢玩处 女。。。
满足对自己女儿的幻想,然后那个被硫酸弄瞎的人是把自己女儿也送去了,充当拉皮条的了真相揭露,KB赶到退休警察家,一群世界各地的少女被解救了。。。。
故事还没有结束。。。
哥哥要为妹妹报仇,KB 拿坏警察当诱饵,哥哥果然来杀坏警察了,很老套的KB说no one deserve to die,哥哥一句 yes they do,然后KB开枪。。。
KB回到爸爸哭泣,爸爸说了段很哲理的话,然后两个人算释然了之类的第二集:两个女孩子杀了出租车司机,然后其中一个女孩被杀了,接着还有一个尸体被偷走了,心脏病突发死亡的男性话说他们去询问那被杀女孩的男朋友,后来也死了话说那个女孩杀的那个出租车司机是曾经强暴过她的人的父亲,并且为儿子做了假的不在场证明不过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之所以现在杀了那司机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快要被杀了,所以一直在说it doesn’t matter anymore然后这些案情KB都和一个相亲的女人说了,还是KB女儿帮他在类似百合网上注册引来的。。。
这美女是罪犯一伙的。。。
故意接近他,但是爱上他,背叛了主谋,最后被发现杀死了反正就是个利用电脑,要盗银行钱的阴谋故事。。。
这集故事还蛮常规的,我也不是很上心。。。
第三集:哎。。。
英剧一定要这么腐嘛,简单来说就是KB相处十年多的同事原来是gay,一直默默爱着KB但是同事又有一个异装癖的伙伴,伙伴是替补的postman厌倦了同事总是把自己藏在角落,所以杀了几个喜欢秘密穿盛装聚会的孩子和一对去秘密地方拍婚纱照的新婚夫妻,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通过信来分享秘密,这不就给逮个正着。。。
最后要杀KB女儿,勉强算是被抖森救下了(这打酱油的)。
其实之前蛮多细节都让人想到故事估计就是这样了。。。
大概故事就是这样的吧。。。
细节记不清了反正每集信息量都巨大,看得出想传达的也很多,反正就是满满全是忧伤阴郁加上各种绝望啊,但看过了猎奇血腥刻意恐怖的美剧换换口味还是很有感觉的
维兰德是我看过的很不一样的侦探剧,阴冷的色调,浅谈的画面,笨拙而真实的人物,英剧大概都这样,让人在不经意间喜欢上它,平淡而真实,生活中没有如同明星或者模特超人那样的警探,外表迷人性格幽默聪明绝顶,有的还有特异功能,团队之间亲密无间,没有家人,无论发生什么都没有心理问题,看多了跟垃圾一样。
维兰德有中年危机,无所适从,有脾气有心理问题,有时候像个小孩。
工作是他的避风港,或者生活推进器。
曾几何时,我们都这样,我们像个陀螺一样转着,没有方向。
维兰德好累啊,我们每个人,不装的时候也都会觉得累。
他不聪明,不过他执着、他认真,也许他没什么好坚持的了。
(总之,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人员很认真,他们是想表达这生活吗,我们都明白。
)画面很带感,望向窗外的每一帧,都如同一幅幅浅谈墨迹的山水画。
不知道瑞典警察叔叔是不是真的都这样破案?
连环杀人案,竟然不搜查受害者生活工作的环境、搜集证物,也不找与他相关的人调查周边社会关系,就只是没头苍蝇一样凭着猜疑到处钻。
反腐扫黑这么大的case,就一个侦探自己独自到处转悠,小国人口虽少,人手也不是这么精简法吧。。。
罪案剧要玩文艺也不是这么不专业的玩法吧。。。
《维兰德》登场了,真不知道这个五十岁的警探要不是以每四十分钟一次的频率大喊几声,我会被压抑至何种程度,节奏真慢啊,一个半小时一件的罪案,里面冰冷,渲染气氛的镜头就占了半小时,我是看惯了《犯罪心理》,《无耻家庭》的人,恨不得暴力,凶杀,色情,闪回,插叙,倒叙不间断的给予。
《维兰德》在湿冷的英格兰,北欧各国的轮渡,礁石,海岸线,无限的庄稼间退换镜头,形成让人们在这种冰冷,咸湿的画面里独自推理案情的心境,其实也非常特别。
案子都挺有意思,基本上能达到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目的。
看多了美国电视,在看英剧,不管是《skin》《sherlock》《secret dairy of a call gril》都觉得更有款 ,更深层有型,是种有条不紊,娓娓道来的卖弄,有看到欧式建筑欧式设计的感觉。
2015.06.12 Update: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确实是姿势水平不够,正好当时看的人不多,顺手写着玩的。
补了福尔摩斯原著之后觉得与其说Wallander与Sherlock互相借鉴,不如说是Wallander和Sherlock都借鉴了福尔摩斯原著。
所以这篇影评就当作埋梗小研究好了……刚看完第一季就觉得Sherlock用了里面很多梗了。
BBC你们够啊……比如说,W剧103里Wallander说postman的那段话跟S剧里Sherlock说cabbie的那段话一模一样(防剧透就不说了)。
W剧103的套路跟S剧103的套路有微妙相似。
易装梗让我想起S剧里莫娘装gay。
抖森演的Martinsson最后救了Wallander的段落跟S剧101最后部分也很像。
但是虽然是Martinsson(……),抖森在这个剧里的角色对Wallander而言更近似Lestrede对Sherlock的存在吧。
——所以我觉得抖森在看Sherlock的时候不会觉得很微妙吗,长脸大哥哥演的剧跟自己的剧啥的啥的……啧啧暂时就想起这么多,101跟102都懒得翻了骚瑞=_=因为Wallander第一第二季都是在Sherlock第一季之前播的嘛我觉得如果看了W剧第二季估计料更多可是我电驴还没拖完/_\
因为想看抖森和干爹,且对马尔默有特别的感情,所以拖了第一季来看看(后面还没看,不过已经听说是独立故事所以还好吧)以及这是我第一次看BBC的侦探片,本人对英剧基本一无所知,而且很不待见警察,但看了Wallander之后还是表示非常喜欢!
必须给满分!
总体来说这就是一个工作狂警探慢慢地发现自己生活中缺失的部分,慢慢回归自己生活的故事。
对家人、对同事、对爱人应该有的情感,应该分配给他们的时间,都被Wallander的工作占去了。
他可以想一个案子想到精神崩溃,随便倒在沙发上就睡着,起来抹抹脸继续没日没夜地查案子,但是面对该好好处理的约会,与女儿共进晚餐之类的事情,却没那么上心,以至于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间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除了工作,你还对什么上心吗?
三集三个主题,第一集讲身为人父,是不是应该多多顾及女儿的感受,第二集讲遭遇中年危机面对分居离婚的人,有没有再一次全身心投入感情的可能,第三集讲同事朋友之间相互的了解,我们平时到底忽略了有关周围人的什么东西?
同时穿插着各种曲折的案件情节,Wallander是一个“不那么合格”的警察,因为我觉得警察应该是相当客观相当冷静的,(除了他看到尸体的镇定完全OK于其他同事)但是Wallander takes so many things personally,他有点儿过于emotional,虽然从情节看他的这些担忧都是有必要的。
在大家都觉得某些联系莫名其妙的时候,他可以通过感受来判断一些理性判断(或者证据)没法提供给他们的事情。
一开始Magnus质疑他,他就很坚决的反问了一个“那么你认为呢?!
”我在看前两集的时候就一直很为他担心,我有预感这些事情最终会返回到他身上,不管是他用各种非常理的手段查案,还是他像心理医生一样离嫌疑人和证人太过接近,这些最终都会导致杀手对他起疑心并且靠近他私人的生活。
每个人犯罪的理由似乎都不是“纯恶”,就像我们现实的生活一样,一个善良的motivation最终lead us to do bad things, terrible things。
没有人觉得自己死有余辜,因为大家都给自己找了绝佳的借口。
Wallander作为一个警探从另一个方向入手,在揭示案情的同时也在带领大家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疯狂如此嚣张?
那些不愿意提起自己所知信息的人,又是什么在动摇他们?
从这些与我们相距甚远的案件里,我们该吸取什么教训?
我们身边可能没有一个神探老爹,也不用卷入这些血腥的事件和绕到人大脑爆炸的侦查工作,但是片子里面各个人物所面对的幸福和麻烦,其实都是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里的。
简单地说,每个人都被问到“你上次与XXX联系是什么时候?
”我们也得问问自己,你一直在乎的人你跟他们联系了吗?
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为什么事儿开心为什么事儿烦恼?
你可能会说,wow that doesn't matter why should I bother?
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在乎一个人,或者认定自己对某个人的well-being还算有那么一点儿责任需要承担的话,就应该经常回头(look back over your shoulders, like Kalle once told)看看那些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总有人在乎你,也总有人需要你去在乎他们——这个是我觉得Wallander第一季教给我的最好的东西。
最后呼应一下开头,虽然是追着抖森来的这里,但完全被干爹的演技征服了,我看了抖森近年来所有电影,觉得抖森最适合演内心纠结人格分裂性格多变又有family trouble的角色,现在才发现。。。
干爹诠释这种角色简直神了。。。
整个儿人的状态和气场都很合。。。
果然抖森是从干爹那儿学了不少东西吧。。。
第一季是08年拍的,除了第三集结尾Magnus英勇救人开了一枪之外,之前这个角色一直在打酱油,仿佛警局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代替,而且Magnus是一个受气包,似乎年轻人已经接受了“所有打下手和别人不乐意做的事儿well ok leave it to me”这种命运(比如接电话啊、查档案啊、从垃圾堆里面翻证据啊etc),anyway,抖森还是很萌的啦!
忽闪忽闪绿色的大眼睛很美XD 他那会儿的发型跟今年BBC两部Hollow Crown里面差不多,都是一头褐色大卷毛,不过毕竟还是年轻了几岁嘛,经常一脸迷茫样儿可好玩儿了!
不过我相信大家看了Wallander之后,肯定都不会在乎抖森的戏份少啦!
因为大家都会喜欢上干爹啦!!!
:)最最后PS,瑞典景色实在是太美啦!!!
城市!!!
乡村!!!
海边!!!
小岛!!!
救命!!!
我还没有去过北欧那!!!
虽然声称自己是北欧控这么多年啦!!!
我看到了我最喜欢的那个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Øresund Bridge啊有木有!!!
啊啊啊啊啊好想去马尔默啊捶地哭泣><
两季6集共9个小时,如诗如画般的文艺侦探剧。
第一集的感觉相当惊艳,从片头形式和忧伤的片头曲就注定这是不是部娱乐片。
以极美的风景开场,让人怀疑这不是侦探警匪剧。
人到中年的白发单身警长Wallander,除了搞定案子,家人和女人没有一个搞的定……我依稀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意大利黑帮警匪电视剧,同样也是人到中年的白发警长,总是冲在第一线对抗黑帮,隐忍的性格又导致他与几个有正有邪的女人扯来扯去搞不清楚╮( ̄▽ ̄")╭。
等一下,这不是英剧该有的风格……查了一下原来是翻拍自瑞典的同名电视剧,基于某瑞典小说。
所以,没有把事件发生地搬到英国去,是明智的。
全片几乎围绕Wallander来展开,人情味非常浓。
他是一名失败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连做儿子都失败。
他甚至不知道,同事们有多爱他多关心他,他破案也是为了自己一样。
Kenneth叔这剧演的内伤啊……不过好有魅力,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角色。
破案有点不给力,模式比较单一,有些地方的逻辑忍不住要吐槽。
好在这不是此片的重点。
Wallander经历这些变态残忍血腥的案件,不断有人在他面前死去,越发感到自己的无力,却从父亲身上慢慢地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
不过,编剧才不会这么快给你明朗化的发展。
第二季最后,我几乎以为一切将走向悲剧……Tom Hiddleston的角色很可爱,带点叛逆和初出茅庐的自负,经常被Wallander数落,却又是Wallander的忠犬(于是我萌了这对><)。
说的话大部分都会被同事斜眼看,然后他一副无辜样的大眼睛,好像在说“我说错了什么吗?
” 哈哈哈哈!
总结:人美(K叔和Tom)、风景美、摄影美、音乐美,第一季拿下BAFTA五项大奖。
在阴暗的峻冷的色调中,风从田野上呼啸而过,寂寥的小镇,空旷的小路,独自行驶在旅途上的永远红着眼眶的中年警探,忧伤宁静的背景音乐时时回旋在你耳边。
这几乎不是一部有关犯罪的剧,破案的节奏慢的像是维兰德沉重的步履,缓缓地直中你内心的柔软。
看到很多人说非主角存在感很低,事实上他们给的每一个眼神都是饱含着复杂真切的感情,最后一集中爱着维兰德的警官在前两集里面就用着带有迷恋的眼神望着维兰德,甚至这整部剧里台词都很少,演员们摈弃了习惯上的语言交流的方式,转而从眼神中传达内心的悲切和苍凉,这种感情直直地击向你的胸怀,毫无障碍地将浓烈的悲伤倾注近你的心灵,剧中传达的有关人性的思索,有关爱、家庭、性,在这样一种表演中,震撼人心。
看过的最好的犯罪剧,比起白教堂的拖沓和夏洛克的时尚,更加的沉静、理性以及真实。
由于我知识匮乏,看完这部由侦探小说改编的series(第一季),感到说教意味比较浓,悬念设置,怎么说,都是些刑侦方面的,如果不是个侦探片迷,还真不会有扣人心弦的感觉。
虽然片子始终保持着冷静、沉稳的风格,每个镜头也够精心雕琢,但是难改变我对这部片子是否基本脱俗的质疑。
且看片子在人物关系设置上的“粗制滥造”。
不过作为series,可见,编剧着立点重在塑造一个平民英雄维兰德。
一个个人生活遭遇困境,但仍兢兢业业工作的,且多愁善感的“诗人小警察”,生活、情感、事业的重重阻碍成了对他的考验,诗意般的形象呼之欲出倒是这部剧的亮点。
这样的格调下仿佛维兰德情节设置和人物关系设置上的媚俗就变得让我觉得无法容忍了,特别是第三集,要不是提前知道这是改编,否则我会认为这是一部编剧滥洒狗血滥媚俗,伪反应社会问题的不痛不痒的片子。
如果编剧想耍点花样把观众套住,那他至少该花点心思在渲染社会背景和非一号人物上,既然是series,那么就是快速消费,如果你不是个侦探迷,还真没有看下去的必要。
十年前看不懂中年侦探卧老德,十年后重温,看透了他永远睁不开的倦眼动不动流出的苦泪以及虚弱笨拙的臃肿背影。
永远慢半拍,时刻发脾气,从来有心无力,空怀一腔诗意。
眼见他生活工作各条战线逐渐崩坏,救不回来的人一集比一集多。
😢 疲于应付的中年人生是看明白了,剧情还是不值得推敲,常驻也不出彩。
但看都看了,还是情不自禁入戏了,会接着追完后面三部。
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温情,英式的优雅内敛……所有的所有汇聚成了这部动人的短剧!
每个结局都是绝句 和vera有相似点
或许艾森伯格症候群患者才比较适合做侦探或警长,于是看到这个为了生活和工作搞得身心俱疲,常常处于崩溃边缘的维兰德探长,确实更有种同为普通人的感同身受,于是实在认不出这是获得最英俊巫师奖的洛哈特教授⋯肯叔演得太好了!北欧灰兰色调的画面美极了,但也清冷压抑。抖森是悲催不招待见的男四号
确实和别的犯罪剧不一样,没有冲动犯罪没有谋财害命,被害人都不是死有余辜,可是凶手也没尝到报仇雪恨的快感,警察也没有破案后的成就感,于是到头来,一季电视剧每一个赢家,配上室内室外的宜家简洁风格,大夏天看得人心拔凉拔凉的。唯一能放松的地方就是看干爹指使抖森跑队了&gt; &lt;
剧情沉重,每个故事都似乎结束仓促.
略显平淡~三星半
看了两集,还行,一个半小时一集看着有点累。8年前的抖森还是略圆润的,挺适合演技术人员小跟班的。
又是一个干探,为了一个案件可以苦思冥想,肝脑涂地却依然沉湎其中的怪人,又是一个单身,邋遢,忧郁,不拘小节,作为警察可以洞察一切,作为一个普通人却一事无成,四处碰壁的家伙。画面冷得透骨,景色美得如画,而每一个案件血腥得令人发指~~~
节奏和屎一样
很有质感的侦缉片,阳光下依旧森冷的北欧风光配上动不动10s+的特写看到一半差点睡着,但心地柔软的警探叔和弥漫全剧的伤感基调是大加分,何况还有K导和抖森
啃泥叔啃泥叔。。。【花痴默念。。】
剧情说实话并不高明,属于破案过程无快感那类剧。但是视觉极度风格化,以为是在看电影。人物塑造上也一反警探男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设定,转为一个中年离异失意胖大叔。想看看瑞典原版是怎样。另外英国翻拍瑞剧居然连文字都还是瑞典语,感觉很奇妙。
这个情节太慢太操蛋啊!!!凭什么每集无意中发现死的人都他妈有联系啊凶手就只有一个是吧!!!那个女儿每次绿油油的眼影闹哪样啊!!!最后还搞个基情出来一点都不萌瞬间xx了啊!!!
如果美国的视觉记忆是城市的昏黄与黑暗,那北欧就应是冰冷的。不是英国灰,也不是东欧的黯淡,而是不可侵犯的蓝色。当这种特质与瑞典警察文学的传统——混乱的家庭生活,工作狂,疯狂的犯罪者——结合起来时,便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对比。遗憾的是,英国人依然习惯性地在追求他们受折磨的英雄。
虽然风景特别美但是这个片子太负能量了,深深地无助感猛烈地蔓延。不是说瑞典那边治安特别好不会发生刑事案件吗?案件都略呵呵,破案过程都略神棍。肯尼叔全程没怎么开心过,颓唐、烂泥但是又萌的状态太能激发粉丝亲妈心了。就在我觉得这片要呵呵结尾时他狠狠给我们一巴掌:老子可是英剧!
北欧的室内设计太过分了!警局都装的跟艺术中心似的。
北欧风很浓郁, 配乐画面都很棒,主角人物的刻画相当细腻丰满!另外就是tom镜头不太多= =!
这个剧本写得非常真实,男主不是那种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人。
北欧的冷冽和英国的严肃还是挺搭的但我真感觉不到这是一部罪案剧相比于罪案更像是他的人生
最大感想:瑞典的警服挺好看……虽然统统都是一闪而过的酱油……-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