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9月刊《金钱怪兽》对于朱迪·福斯特的最大意义恐怕在于,她终于凭借导演的身份,而非演员的成就留名了好莱坞星光大道。
哪怕《金钱怪兽》显得并不是那么有新意,甚至还有些老派,它在批判传媒力量和资本暴力的同时,还以一种较为谨慎的态度对集体大众心理进行了嘲讽。
作为一部小格局的悬疑作品来说,《金钱怪兽》的确涵盖了足够复杂和足够多元的内容。
导演朱迪·福斯特选择绑架犯罪事件作为主要矛盾之一,直接介入电视台直播现场。
由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财经节目主持人李·盖茨由于在节目《金钱怪兽》推荐了艾比斯公司的股票,而艾比斯公司则由于电脑操作系统故障,一夜之间亏损了8亿美金,投资人科尔因此倾家荡产,一怒之下在节目直播现场绑架了李,希望通过此举揭露股价暴跌背后的金融暗池。
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演播室的局限空间中,并通过电视画面、导播台画面、移动屏幕等介质在演播室、导播室以及协助直播的连线采访场景之间来回切换,并使用了大量稳定流畅的横移长镜头来进行空间展示,带来直播的观感。
是的,这又是一个近乎封闭空间的小格局故事。
此类架构的影片往往需要导演具备对叙事的极强操控能力,乔治·克鲁尼和茱莉亚·罗伯茨的加盟则保证了演员层面的饱满张力。
李在每次节目中都会用过度夸张的肢体舞蹈或道具表演开场,而茱莉亚·罗伯茨则以女性导演帕蒂的身份,在镜头之后充当了掌控者与周旋者。
当凯尔用枪指着李的头时,是帕蒂迅速给出了恢复直播的指令。
在这里,女性展现出了比男性更多的权力,这或许也是朱迪·福斯特,做为一个女性导演,尤其是女同性恋导演的女性主义态度。
《金钱怪兽》的故事使用了复古的画面影调,其展现出的对传媒批判的态度,以及同样发生在电视台的故事,有着和1976年西德尼·吕美特导演作品《电视台风云》极其相似的质感。
在《电视台风云》的故事中,王牌主播霍华德因为事业下滑将要被电视台解雇,愤怒于电视台以经济利益为首的霍德华在节目上向观众们预告,自己即将进行自杀直播,但这一行为却被制片人戴安娜看中,将自杀直播打造成了抨击时事的脱口秀。
在直播节目中被凯尔绑架,并最终和凯尔成为一伙的李,承担着与《电视台风云》中霍德华类似的角色功能。
而在镜头后保证着绑架直播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具有新闻专业性和可看性的帕蒂,则与《电视台风云》中疯狂偏执的制片人戴安娜一体两面。
击毁传媒机器的抗议手段,最后却演变成了这架机器强大资本力量的本身,《金钱怪兽》也讲述了同样的议题。
主持人李明知炸弹是假的,却身不由己跟着罪犯科尔走出演播室查明真相,绑架事件就这样在被绑架者的自愿合作下,变成了真人秀般的虚假演绎。
李为了印证群体力量,在被绑架的节目中呼吁大家去买同一只股票,却可笑地看到不涨反跌的股价,传媒对大众的欺骗性与煽动性便在被印证的同时也遭到背反。
而影片最后,科尔扔掉了假的炸弹遥控器,并在直播的荧幕中被警察击毙时,绑架事件也达到了其作为表演秀的高潮。
现代传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媒体,无疑掌握着强大的权力和话语权,它介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发表评论,并掌控我们的生活。
而科尔,就是这类生活被掌控的人群的代表,即便他在直播节目中高声咆哮,但也依然处于失语的状态,他和无数在次贷危机中倾家荡产的小型投资者一样,是传媒、资本,乃至阶级的牺牲者。
由此,源自财经节目名称的片名Money Monster也真正指向了悲剧身后的操盘手。
主持人李和导演帕蒂态度及立场的转变取代了股价暴跌的揭秘部分,成为了影片的最大转折。
比较可惜的是,尽管最后金融暗箱操作的原因牵涉了从美国金融集团对股票高频交易,到韩国黑客在计算机系统中设计纰漏,再到贿赂南非矿场的罢工组织等诸多元素,编剧却没能将这些具有多重世界性及阶级性的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缺乏连续性线索的剖析过程在繁杂的同时也略显破碎,这让真相揭露过程的紧张感大打折扣。
而艾比斯公司的CEO沃尔特在坦白真相后所质问凯尔的话,原本可以成为片中情绪最为强烈的、对大众集体心理的嘲讽段落,却也因为这种连续感的缺失而削弱了它应有的力量——“这就是讽刺之处,这就是商业。
大家都想赚钱,但当股票在赚钱的时候大家从来不问有没有道德,只有当股票赔掉了你的钱时,你才拿枪來逼我说出真相”。
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民众变成了追逐利益的社会性动物,这是在对媒介疯狂的喜剧化展示之外,《金钱怪兽》对乌合之众心理趋势的探讨。
其实没什么新意,资本家收割韭菜,一波波散户被血洗。
但是偏偏这个叫凯尔的哥们没脑子,钱搭进去了,命也不想要了。
主持人lee不知道为什么就带入进了这小人物的命运里,愿意和他一起讨伐这个罪恶的资本家。
然后我们找黑客调查,找同行问话,找各种渠道去闹明白为什么资本家无缘无故就弄没了八亿美元。
最终不意外的凯尔死了。
主持人急了。
上去就是一拳,打在了资本家的脸上。
然后难过的缅怀凯尔一下午,继续了他bilingbiling的生活。
好吧,其实片尾让我觉得小人物就是小人物。
片子本身还算流畅,但片子的核心价值观实在混乱,以至于不得不吐槽。
片中的核心矛盾就是Kyle本身只是时薪14美元的司机,在成本高昂的纽约自己都活着吃力,结果在发现女友怀孕后决定铤而走险,用母亲的遗产进行投资,结果因为听信了投资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亏了很多钱。
电影仿佛在告诉我们,作为公司董事长和基金负责人的McNulty因为误导群众,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George Clooney因为说话不负责,所以对Kyle的伤害有责任。
但如果要说电视节目主持人有责任,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问题。
如果这条修正案成立,那么主持人在电视上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在现在的体系下,如果观众不满意电视台主持人所说的,不看他的节目就是了。
一般来说,如果观众被媒体所误导,那么问题大部分是在观众而不在媒体。
如果媒体应该为自己所说的负全责,那么第一条修正案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要说McNulty有责任,那么就涉及资本主义的本质。
连中国股市都宣传,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任何回报都是和风险成比例的。
McNulty在片尾说的好,投资者挣钱的时候没有人气急败坏,那么为什么亏钱的时候要找人开枪?
片中McNulty是真的做了错事,但Kyle之前并不知道啊,他只是因为亏了钱就认为自己有权拿枪恐吓别人。
片中为了让Kyle有些许正义,安排了McNulty实质有罪,但如果他只是一般CEO呢?
不小心做错了业务也需要被人枪击?
即使McNulty错了,那么冤有头债有主,为什么其他节目工作人员(也是普通人打份工)就该被危急和恐吓到?
所有警察都需要加班加点禁心动魄?
纳税人必须为整件事埋单?
最后,这事最大的负责人难道不该是Kyle?
投资这种事本来就是愿赌服输,听从了他人的错误意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还是自己的问题。
在纽约生活不易,那么他要么可以搬走去成本更低的地方,要么可以去求学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任何地方穷人都居不易,但美国生活已经比其他地方易很多。
仅仅作为在美国有份工作、另外有6万美元遗产的人,Kyle的生活案按比例来在世界、甚至在美国来说都是上层、甚至名列前茅(和发展中国家相比)。
Kyle只要简简单单生活,大事上不犯错(比如吸毒、辍学等),不想占便宜(比如干自己不懂的投资),其实过上中产阶级生活没有问题。
他为自己贪婪付出和无知付出了代价,为何要伤及他人?
美国的体制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在我亲眼看到有人能够凭借扫地这份职业攒下两套房子后,我很难想象体制问题比个人问题更严重。
缺少监管之下的金融公司,他们操纵资金的方式,以及普通民族投资时的盲目和对风险的理解,中美并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套路就在这里,人性也在这里。
你看看片中作为财经主持人的李盖茨,给普通民众推荐投资的时候,还不是跟国内那些砖家一样满嘴跑火车。
有人会问,那些专家主持人好像分析得头头是道,很厉害的样子,他们能赚到钱吗?
他们当然能赚到钱——只不过不是按他们自己分析的方法去投资赚的钱,而是忽悠你们去投资,从而赚到的钱。
李盖茨就是这样了,他就告诉你这个股票好,稳赚的,各种酷炫的数据分析,看得你一愣一愣的。
那些没有独立分析判断能力的观众,很容易就买单了。
尤其是如果这样的主持人再动用一下情感武器:你想一辈子住在出租房里吗?
你女朋友怀孕了,你奶粉钱准备好了吗?
什么?
你想通过上班工作来赚钱?
拜托就你那点工资。
你不想这样对不对,我跟你说,现在摆在你眼前的就是一个赚大钱的机会,稳赚不赔!
你还在等?
机会可不等你。
单凭有人看他的节目,就够他赚了。
何况主持人们收不收企业的“广告费”还不知道呢。
引发持枪到电视台挟持主持人的原因,是股价暴跌了。
而暴跌的原因,跟这两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违约倒闭的原因基本一样——建造资金池,挪用资金填补其他项目,项目失败,资金断裂,违约倒闭。
你看看,着套路都是一样的。
企业当然是有罪的,因为企业是违规操作了。
但主持人有罪吗?
按理说主持人是没罪的,因为主持人只是作为一个媒体来给你讲解和推荐,你爱听不听,至于你做出怎样的投资决策,那自然是你自己的事,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片中的主持人在节目里还是表达出来“包赚”的意思,现在行业里是不允许说“保本”、“保息”等保证收益之类的字眼的,利率也只能说是“预期收益率”。
观众当然不管你这些,反正我就是从你这里听说可以买的,我买了,我亏了,所以我就要找你。
你看看之前泛亚的投资者,在一个讲座里围攻宋鸿兵,就是这个逻辑——你之前说泛亚好,我听你说,现在我的钱没了,你就是骗子。
有时候普通投资者就是这么盲目,盲目到甚至不能称他们为投资者。
完全没有去了解分析,单纯看收益率,没有风险概念,盲目听从“专家”......赚钱了,觉得是自己牛逼;亏钱了,那自然是别人的错,就是因为听了他的。
这样能叫投资?
轰轰烈烈的持枪直播事件的结果:金融家轻罚,投资者被击毙。
一场让人无奈的悲剧。
至于其他看直播的观众呢?
结尾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那个扭头看直播的青年,直播结束后,转过头来继续打桌上足球,就像什么也没发生。
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事不关己,只是看了一场热闹。
本片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也是最搞笑的一个片段,就是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财经砖家在镜头前呼吁全国观众买那只股票,让赔钱的投资人回本,然后救自己的命。
当时我就心想:美国的砖家也脸皮这么厚?
这么没有自知之明?
看到股票上升的时候,心想不会真的来个真善美伟光正的结局吧?
观众脑抽了?
圣母心泛滥了?
还好后面很快来了个讽刺的下跌。
歹徒适时地调侃:看来这就是答案吧。
观影时的我心里舒了一口气:还好没有往烂片方向发展。
但是影片后半段显得很平淡,没有《入侵华尔街》的血脉贲张,也没有《大空头》的烧脑推理,作为描写金融黑幕的影片,没有带来强烈的冲击力。
只能算一般。
内幕操作一直存在,被抓住的少之又少,内幕操作者在被暴露时,甚至不觉得自己是错的,是啊,挣钱有什么错,大家都这样做,凭什么我一个人错。
影片中所有的跟主持人有来往的公司,都存在内幕交易,所以在片中会有主持人呼吁大家都来买股票,股票就会上涨的情节。
事实证明,当市场力量被人为操控的时候,规则不再围绕经济实体的时候,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一个人无法控制所有人,总有一些利益不能被收买的人。
人为失控或者不失控,后果由股市的小投资者,由底层人民和中产阶级来承担。
这一切,quant们是不会考虑的,他们只是受雇佣的技术员。
但是如果真的回到这一融资方式的初衷,让市场力量去选择经济实体,让所有的衍生品支持生机勃勃的产业,quant们不再受雇与一个或者几个公司,而是为整个市场服务。
让投机被限制在市场实体的范围里面。
会不会更好,借一句片中的台词,也许我的想法很中国人,但却是最有效率的市场机制,但不是现实,突然想到一句话,弱肉强食,也许所有规则都会被这句话打破,公平?
从来都是法理假设。
这个电影真的很妙,打了一堆自以为懂股票的人的脸,连影评区一堆人也都被打脸,可能连自己哪边被打脸都不知道吧,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个电影神奇的地方。
首先这个电影大概就是说有一间公司老板,用了一个手法去炒股票,想藉此赚钱,而都没人觉得有问题,一直到一个疯子拿炸弹出来威胁老板讲实话,老板才承认自己有炒股,但还是没告诉你怎么炒,炒法都是「观众自己猜的」现在一堆人解释炒作的手法为:(这是错的)1.老板偷了自己公司八亿2.老板叫矿产公司的工头罢工,藉此弄低股价3.老板拿偷了的8亿去买低价矿产公司股票4.老板想叫工头停止罢工,让股价回稳5.工头不想停止罢工,所以矿产公司股价还是很低6.老板因此没办法卖出矿产公司股票,拿不回现金7.所以老板自己的投资公司亏损8亿(財報),导致老板自己公司的股价大跌8.老板出来解释说「公司会亏损8亿」是因为我们的计算机系统有问题9.所有人都接受这个说法10.老板坐飞机出国找工头继续谈话11.老板又做飞机回国12.老板想避风头,不见任何人13.女秘书出卖老板行踪给男主角14.男主角来猜穿老板偷钱好看完以上解释,是不是觉得很莫名,我想可能连编剧自己都搞不清楚状况,如果老板偷了8亿,那会有几个疑点:1.老板偷了自己公司八亿,所以他的公司股价下跌,他的公司股价下跌的理由是什么,「通常是投资人看到公司的财报」,这里排除被他人出卖的可能性,因为老板还很自在的坐飞机出国又回国,表示不怕人抓他,不怕人抓他表示他认为自己没有违法。
2.一个财报推出前,老板自己公司的董事、大股东、监察,一定看过这个财报,但是电影中,所有的老板公司董事、大股东、监察,都状况外,他们也是听了老板解释的「计算机系统有问题」,来认为这是老板自己公司亏损的原因。
3.假设老板偷钱,他自己公司的董事、大股东、监察都是「笨蛋」,都不在意财报少了八亿,投资人看到财报也都不在意才报少了八亿,那这个电影的世界里,大家都开公司来偷钱就够了。
所以我要告诉你们,老板跟本没有偷自己的八亿,一堆人连「市值少了八亿」都看不懂,也没开过公司,自己在那边用幻想的,请听我的说明,正确的电影内容应该是:1.老板公司股价忽然大幅下跌2.新闻报导这间公司的市值,现有股价*发行股数,算起来比股价跌之前少了「8亿」3.老板看到新闻出现,被记者逼着采访,所以才乱讲说「计算机系统出问题导致」4.此时所有老板公司的董事、大股东、监察,也都还不晓得正确的情况,只好相信老板说的「计算机系统出问题」5.老板坐飞机出国,老板隱藏自己的踪影去办事6.一天后,几乎没有人在追究这件事7.一个疯子跳出来,拿炸弹逼股票分析师男主角解释原因8.男主角请人联络老板9.女秘书出卖老板位置10.男主角在自己国家附近(走路就到),找到老板11.疯子逼老板解释原因12.男主角找到线索,猜测老板是透过「炒作一个矿产公司」,来弄低「他自己的公司股价」13.老板没有正面承认,只说自己不应该炒股14.男主角指责老板说「你的公司股价少了八亿,这八亿的含意就是被你炒股炒掉的」145.疯子自杀因此所有事情的出发点再余,「一开始老板的公司的股价怎么会下跌」,所有人都拿最后面男主角讲的话「你的公司股价少了八亿,这八亿的含意就是被你炒股炒掉的」,看不懂的以为是「老板偷了公司八亿」,实际上电影开头就说了,是「市值少了八亿」。
那「一开始老板的公司的股价怎么会下跌」,很多人因为看了结尾,自以为是「老板偷了八亿」,所以就有最上面一开始错误的逻辑推论,实际上老板跟本不可能偷八亿,他偷了钱,就算真的瞒到出财报前,但财报一出来,他就必须跟他自己公司的股东董事监察,讨论「公司怎么会少八亿」,他自己公司的股东董事监察知道的话,也早就开始查了,不可能会是电影演的「老板自己公司的股东董事监察都状况外的不知情」。
这边编剧的错误就在,他以为老板偷了八亿,财报会马上推出,财报会是只有老板一个人自己再第一时间内推出,假设真的是这样的话,老板出真财报干嘛,他做假财报就好了啊,总之我不想跟你们在那边乱讲说老板偷了八亿,那样解释跟本就逻辑性错误一堆,正确的说法是:1.老板的公司发明了一个买卖股票的程序,很强,可以很准的低买高卖2.老板在自己公司股价很低时就买了自己公司很多股票,现在股价高了他卖出后赚了一笔3.老板想重复赚自己公司差价4.老板的公司的程序买了一个矿产公司股票5.老板去请矿产公司股票罢工6.矿产公司的工头开始罢工7.市场上其他投资机构,也有类似老板男公司的股票买卖程序,也许没老板公司的强8.但矿产公司罢工好几天了,其他投资机构看老板公司有投资矿产公司,怕老板公司受影响9.其他投资老板公司的投资机构,大量卖出老板公司股票,藉此避险10.其他投资机构卖太多老板公司股票了,老板公司股价跌很快11.一些比较聪明的投资人看状况不对,跟着卖12.老板公司股票大跌13.老板公司被报上新闻14.老板解释程序出问题15.大家一时之间觉得老板的解释合理16.老板出国叫工头停止罢工17.工头勒索更多钱18.老板跟工头谈判完成,回国19.老板不想面对记者,让秘书不要说出他的位置20.秘书出卖老板位置21老板被一个疯子拿炸弹威胁,讲说到底在搞什么,疯子不接受程序忽然坏的说法22.老板不想说到底自己搞什么23.男主角找到老板跟工头对话的话面,猜出跟矿产公司有关24.老板很懊恼,主要是因为他的公司股价跌太大,被人注意到,这点他当初没想到25.老板被疯子吓的先道歉,但还是不说自己怎么炒股26.老板上新闻道歉自己炒股27.结束老板这次炒股失败,只是因为他没注意到「其他投资他公司的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卖他的公司股票卖那么凶,害他股价大跌,如果今天只是小跌,绝对,绝对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件事的,他这种迂回手法,也很难有人查到他身上,因为看起来「老板公司只是因为投资有点小失败,赔了一点钱而已」,老板犯了什么罪?
在工头承认罢工是受老板指示之间,老板都无罪,这才是漂亮的炒作啊神精病才去偷自己公司八亿,那么好偷还不会被抓,被报出来还可以在自己国家内闲晃,那大家都赶快去开公司偷自己公司八亿吧。
这个电影有可能就是导演是天才,他放一个错误的引导讯息,给这些自以为懂股票的人看,看完后自己在那边自以为的乱猜,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就影射了电影中的疯子,搞不懂股票还去玩股票,赔一了一钱后就出来责怪别人。
我看了一圈影评,所有人都是讲错的,难怪大家玩股票都是赔钱,你们就自己去想一件事就好:1.老板出国回国不怕被抓2.老板公司所有人都不知道公司怎么会赔钱3.所有人都接受老板公司赔钱是因为程序问题4.公司赔钱出了财报后,「所有普通投资人」才会知道老板公司赔钱5.老板出财报一定会经过公司的大股东董事监察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你开了一间上市公司后,你去偷八亿看看,然后你必须跟电影里一样,没也跟第二个人讲这件事,接着你出财报,然后你就等着被人查账去做牢吧,你们可以讲别的理由来猜测「老板公司最早股价下跌的原因,但绝对不是老板偷了8亿....」
信息时代,全民媒体,带来的是人与人的联系,还是人与人的疏离,虽然这层含义只被导演一笔带过,但是我觉得在最后5分钟还是表现得很深刻,黑镜第二季有过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一场真人秀.再看当下中国的网络直播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你就会发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只不过在不断选择换台(当谁的观众).——个人偏激观点
大致看了下评价,很多人给低分都是觉得它是一部不怎么好看的惊悚片。
但这其实是一部伦理片,交易的罪恶以及媒体在个人和机构之间的位置。
在全片前半段男主号召电视前的观众一起购买朱鹭的股票以图自救,结果却有人乘机出货,股价不升反跌。
投资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眼看着有人因此死掉,在做交易时是否要保持人性呢?
还是应该像机器一样只在乎账户上的数字?
影片后半段绑架者质问朱鹭CEO是否知道自己操纵股价的行为错了反而遭到反问能否举例违法了什么法律。
交易是否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利益呢?
还是应该有个底线?
当荧幕变成现实,当信口开河点评财经变成不顾一切为保性命,我们以为世界会为此改变,人们会谴责骗子,他们终将觉醒。
可是没有,没有,都没有。
期待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人们四散而去,该干什么的还干什么去。
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
没有判断力,没有怜悯心,没有梦醒时分。
最欣赏的是罗伯茨作为导演的表演,冷静办事,从容分析,不向权威低头,本职工作条理分明。
实在是干净利落,看得够爽。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