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季节
Межсезонье,休赛期,Mezhsezone,In Limbo
导演:亚历山大·坎特
主演:伊戈尔·伊万诺夫,耶尼亚·维诺格拉多娃,奥尔加·萨哈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1
简介:15岁的萨莎和丹尼,第一次偷尝了禁果。萨莎的父母得知事实,当即决定棒打鸳鸯,然而这对小情侣自然不会轻易放手,他们可以与一切为敌,无论是父母还是整个社会。不巧的是,萨莎的继父是一名警察,他坚持要将丹尼逮捕入狱,就这样,心血来潮的青春期私奔冒险升级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逮捕行动。详细 >
比起讨论青年的部分,我更喜欢记录老年人的部分 我什么都看不清 我也从来没改变过。
希望你们能打穿地球一起毁灭吧
你永远可以信任俄罗斯美学.摄影稳如磐石且审美高水准.构图大刀阔斧、重心与色块考究,都致使饱含地域视觉特性的取景得到最大化发挥..属于青春伤痛与家庭对话命题中最富视听诗意的.真实事件、配乐品味佳.2⃣️星给视听执行,青春片本身不太感冒.
真好看,只有俄罗斯人才敢于直面这样生猛的悲喜剧。女孩选的太灵了,目光完全离不开,特别是在木屋染头之后穿着窗帘婚纱的戏份,绝美……
3.5🌟1、很典型的青少年电影,但其试听风格很让人惊喜,开头音乐就预示着某种跳脱而混乱的童真,单人固定镜头的剪接更是让人恍惚联想到韦斯安德森影片中那种荒诞的失真,难得在一向严肃的俄罗斯电影中见到这种色调与质感。2、男女主在白桦林中飞奔,比过去的形象更年轻更张狂,但一样的迷茫。男主软弱没主见,最出格的事是摔碎茶杯,女主反抗要自我,满脑子是海报和口号上浩大的自由。导演显然试图通过展现两个典型的家庭,来投射对少年群体心理的关注。3、叙事:前半部分过于庸俗地去描绘喧嚣,后半部分倒巧妙地把浪漫的宿命感与幼稚的现实感糅合。4、很妙的镜头:萨沙歇斯底里地将继父轰出屋子,另一边的房间里,婴儿床中的新生儿懵懂地张望。 ps为这个结婚誓言疯狂心动
6.5/10。很像《去他*的世界》,发现雌雄大盗模式的反抗故事最后结局都是死亡。像做了一场无拘无束的绚烂绮梦,一声枪响,梦旅人醒了。可能是年纪大了,我会时不时带入他们的父母,也很不容易。剪辑酣畅淋漓,俄罗斯电影的欢脱与失控。
妈的是他妈的爱情片
发现很搞笑一点很多电影女性身体会/可以/被允许在镜头里全裸但相应男的死都不露下半身何尝不是在诉说前者是一件可被观赏的物品而后者才是真正拥有意识-被符号系统阉了一刀(羞耻)的那个主体
很温柔的片子 剔骨还肉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资料馆俄罗斯影展。可能每个人都有那样一段时间吧。然后,要么变成了电影里父母的样子,要么,拒绝,然后就会很痛苦。p.s.俄罗斯影展六个片子,看了五部其中有三部觉得不错。可以了
俄罗斯对我来说还是太陌生了,评价不了。2021年的郊野看起来像100年前的一样。我勒个死前直播啊,原型太震撼。有没有人解析一下结尾开枪顺序的情感逻辑……导演会继续关注……说自己是ins博主就能比较容易地打进任何一片人群是因为目的明确吗,想要钱和名这种比较中庸的想法是被广为接受的
J'accuse , mon père. liberté et révolution.
1.21故事一般,最喜欢结婚的场景,结婚誓词真是棒极了,有一天我要结婚的话估计是这种类型,看完之后朋友疑惑:她觉得女孩和男孩的家庭经历并没有非常的糟糕,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我觉得:不能用大众界定的标准去评判,ta人的经历是否足够痛苦去反叛、去崩溃、去了结自我,每个人对痛苦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我们看来已经很苦了,但ta并没有做什么来反抗,每个人选择应对人生的方式不同,只要没什么大是大非的错误,我都是尊重理解的。
更激进的《去他妈的世界》,但仅限角色行为上
3.2 这种青春期电影看多了,也越来越觉得工厂化,感觉不同的青春期叛逆电影太爱讲共同点了,而这个在青春期电影去吃泛滥的当下,应该更侧重导演私人记忆中的特殊点才对
萨沙的反叛起于绝望,绝望中追求爱;丹尼是过度保护,见到枪才开始挣扎和觉醒。狼狈的逃亡,浪漫的婚礼,我们把枪填满子弹,愤怒、痛苦和迷茫,却不知该射向何方。
本来挺难共情,但映后活动中,导演亲口说这个故事在2016年真实发生过。这句话多少影响了我对这部影片的看法。有些搏击俱乐部里的影子,雌雄大盗的影子,甚至天生杀人狂模糊的影子,无政府主义和反社会人格,多少有些为了自己的自由而牺牲他人的自由,我一直都不喜欢,但尝试解读社会事件的背景这种视角的加入,又让它有了一层温情的薄纱,综合给四星吧,尤其是结尾的处理,挺好的。
无知者无畏。年轻让人羡慕,但热血却是不可取的。
俄罗斯这么牛,这电影竟然上过金鸡。女主换发色变丑,男主换发型变帅,说是叛逆,要做自己最不想干的事儿才最伟大,而过火后就是反社会人格,片尾的超现实主义很牛。
长期被忽略的声音,只有在被压抑到极端时爆发出来,才会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