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头倒是拍的非常漂亮:茫茫的雪地上一个持弓拔箭的女孩,射中了一只麋鹿,走近时发现没有射中心脏,非常果断利索地向它开了一枪。
前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得知:女孩汉娜不仅是射箭,射击,搏击高手,会讲多国语言,会做饭,还能够流利背诵部分百科全书。
女孩告诉爸爸埃瑞克她准备好了。
准备好做什么呢?
一个小悬念。
本来,悬念的作用在文学或者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是调动起读者或者观众的好奇心。
在这个电影的功能却是把人胃口吊得够高,令人下巴跌得够低。
首先,埃瑞克在听女孩说她准备好了后,从雪地里刨出个比老式收音机还大几倍的机器放在桌上。
“这机器上有个按钮,你掰一下,她(玛丽莎)就能立刻知道你的地址。
要确定你准备好了,因为按钮一扳,不是你死,就是她亡。
”先不提在这连电都没有的偏远地区是否有信号吧,这机器是谁的呢?
如果是爸爸的,那简直是荒谬,你见过谁家的特工带着那么庞大的可以显示本人所在位置的机器去执行任务的?
看到后来,猜想也许是汉娜妈妈的。
不过,根据前后情节也似乎不能解释得通。
分开以前,埃瑞克让女孩把要见面的地址和杜撰的简介又背了一遍。
这孩子几国语言都那么流利,百科全书都背下来了,难道你还担心她记不住一个简单的地址和个人简介?
后来我们发现,这担心真的不是多余地,只是完全担心错了地方而已。
女孩既然想被带去见玛丽莎,何必杀掉前面那几个特工呢?
直接束手就擒被带走不就成了吗?
或许,CIA特工们抵达时动静太大了,让习惯清静的少女汉娜不高兴了?
当然,这个情节,我猜编剧或者导演的目的是让我们知道,几个持机关枪的CIA特工对神勇的汉娜来说是不成问题地。
当然,也是为后来她赤手空拳打爬出特工基地做下坚实的铺垫。
从汉娜被带到地基开始,影片的剧情就更越来越漏洞百出:首先,父女俩既然消失了那么多年,女孩年龄也不小了,又那么独立,父亲完全可以出去找几张仇人玛丽莎的照片来给女孩看一看吧?
其次,玛丽莎了解埃瑞克,晓得他能够把一个本来就与众不同的幼儿训练得多么好。
却在观察的时候没有对女孩下药?
并让她那么轻易地就从基地逃出去?
再者,女孩虽然不知道玛丽莎长什么样子,是什么性格,却对美国在摩洛哥的特工基地的布置了如指掌,自地下道逃出去的时候好像在自己家厨房一样,并能够准确找到实验室,且刚好在她的化验结果出来的时候出现在那里。
汉娜在沙漠里走了很久很远,一条蛇出现。
我欣喜,猜想或许会看到美少女空手杀蛇喝蛇血解渴,没看到。
后来女孩和小男孩出现的时候,又想或者汉娜会从蛇口救下他们,当然也没看到。
原来,蛇只在镜头里那么亮了一下像,就消失了。
大概是编剧和导演要告诉我们:少女汉娜即将结识的家庭酷到什么程度呢?
酷到开车去有蛇的大沙漠里晒太阳散步的程度。
有了这个解释,当然我们就可以完全忽略为什么女孩不觉得汉娜自我介绍时像背课文奇怪,女孩的父母不觉得这个自称从森林来的小姑娘没有行李,没有护照,妈妈被三颗子弹杀死了奇怪。
渐渐地,我们失望甚至伤心地发现,这所谓的“冷血杀手”汉娜原来只对帮助她过的人冷血:首先,开客店的摩洛哥人,免费让汉娜住进他最好的一间房,被追踪她的坏人用笔杀死;其次,汉娜的“朋友”一家,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他们被杀,却在整个过程中因为她也没少受惊吓吧?
而且第一次汉娜被坏人追到的时候,她为什么藏起来而不把他们杀了?
当然不是杀不了吧,她的神勇我们在前头已经见识过了;那就是不原意杀了,为什么不原意杀呢?
当自身和朋友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连常人都会杀人的吧,我们这冷血杀手和完美士兵到底怎么着了呢?
外婆即使不算吧,然后就是爸爸的朋友了。
这位叔叔,亲切地播放音乐表演魔术给汉娜,赢得了少女短暂的天真可爱的微笑,可追杀的坏人来时,她却逃得比骄兔还快,落得个被坏人倒挂着当鹿射的悲惨下场;另一个受害者当然就是埃瑞克了。
这个从小把她抚养成人,教育她,训练她,住在荒山野林里保护她陪伴她的男人,只因为不是她的亲身父亲,汉娜就立刻和他翻脸打斗,在追杀的人到来时又马上“听话地”从他身边跑开。
甚至在他被杀以后,连想都没有想起他来。
当然,埃瑞克本身也有错,这孩子你到底是怎么教育的?
连三两个小毛贼都不愿意杀死?
连杀母仇人都不愿杀死?
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都不会?
连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都不懂?
难道你当年被培训成特工时会背百科全书能学说几国语言会搏击打斗就算准备好了?
你甚至没有告诉她接头地址不可以随便告诉别人。
而且,你先前在地铁站杀死十几个带枪特工的神勇哪里去了?
怎么最后那么容易就被玛丽莎枪杀了?
影片更神的是:这个连电,音乐,电视,电话,音乐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与世隔绝的汉娜,竟然跑到某网吧去网上熟练地查资料?
真是奇怪呀,埃瑞克怎么着也是一特工,他的资料就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查到了?
既然可能,汉娜怎么不先上网看看玛丽莎长什么样子再出来现世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最近亚马逊又推出一部名为[汉娜]的新剧。
特工老爸和萝莉女儿,为了逃避情报机关的追杀,他们在北极圈无人区过着避世生活…如今女孩长大了,也终于要回归复杂的世界。
这部新剧刚开播一集就收到了一片好评!
有谍战、有动作、还是萝莉养成系,想不火都难…可实际上,这部[汉娜]并不是新鲜故事。
因为在8年前,同样的故事就已经被拍成了电影 ——汉 娜Hanna
亚马逊的美剧[汉娜]正是翻拍自这部2011年的电影。
(今天讲的是电影版哦)时间回到8年前。
彼时西尔莎·罗南还不是“伯德小姐”里的叛逆女青年,十来岁的她出演萝莉杀手 —— 汉娜。
影片中金发、肤白、目光炯炯的她可谓全程高光:小清新的剧情里她静如处子…
动作戏的场面里她动若脱兔…
尽管年少的西尔莎在身手和演技上都略显稚嫩,但她的个人气质完全hold住汉娜这个角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反派特工玛丽莎由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饰演,一老一少相爱相杀的猫叔追逐也是影片亮点之一。
然而同样是[汉娜]的故事…美剧版各种好评,而当年的电影版却一边倒差评!
影片导演乔·赖特执导过[救赎]、[至暗时刻]、[傲慢与偏见]等经典作品,几乎都是8分以上的影史佳作…而这部[汉娜]在豆瓣只有6.1分。
难道是电影拍得不好?
或许只是因为,它的风格在8年前显得另类…
壹/冰雪隔离的小公主
虽然北极圈的无人区能够躲避追杀,但天寒地冻的环境也使得汉娜生活艰苦且枯燥。
小小的汉娜必须学会打猎劈柴等谋生技能,而从她乱糟糟的发型和破烂不堪的衣服,就能看的出…她是在低质量的生存,而非生活!
但好在有特工艾瑞克这个全能父亲。
所以汉娜即便从没离开过冰天雪地的极圈,也依旧跟父亲学会了多国语言、生活常识、世界百态…只不过,她的认知仅停留在“概念”上!
片中有这样几个细节:当父亲为她授课时提及“音乐”一词,汉娜好奇音乐是什么,聆听音乐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尽管掌握了求生的武力和技巧。
可归根结底,汉娜只是个充满好奇的小女孩,就连看到飞机掠过都会赞叹这“神迹”般的场面。
这样的“养成模式”让汉娜变成了一棵世外独苗!
离开冰天雪地的隔离,是必经之路…贰/花花世界的大冒险
“外面的世界很危险” —— 是父亲对她的警告!
而当汉娜冲出了冰天雪地,来到了热带沙漠时,她就像踏上了火星的人类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惊叹…甚至缓缓张开双手感受热带的风沙。
危险的世界,在初来乍到的她看来竟是这么美丽!
故事也由此变成了一场新世界的大冒险。
汉娜第一次和坏人交手…
汉娜第一次认识新朋友…
汉娜第一次和男生交往,甚至还差点失去初吻!
汉娜在外面的世界尝试了很多生第一次…而外面的世界好像并没有父亲说的那么危险,汉娜的旅行也更像是一场冒险的童话故事…叁/一场反叛的成人礼
不过话说回来…越是危险的东西,往往就越是美丽!
看似美好的花花世界实则危机四伏 ——就像故事里的反派。
他们有着靓丽、可爱、俏皮的外表,女特工玛丽莎打扮精致略有洁癖,而她雇佣的则是一群蠢萌黑社会…
不过别小看他们…漂亮可爱的坏人,做的是最心狠手辣的坏事!
片中玛丽莎和她的手下作风凶残且不留活口…
他们的血腥残酷和花花世界形成极大的反差,就连出场自带的蠢萌BGM都让人不寒而栗…
Thedevilisinthedetails TheChemicalBrothers-Hanna(OriginalMotionPictureSoundtrack) 这段名为“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的经典配乐名字和曲风的反差也是相当的讽刺了影片的高潮时刻,汉娜和玛丽莎在游乐园1V1对决。
玛丽莎用谎言哄骗汉娜。
但画面中她背后却是张着血盆大口的大灰狼雕塑…
镜头将童话的魔幻和现实的残酷合二为一…就像是寓言故事,成人打造出的童话世界明显带着欺骗性,打破这些谎言才是汉娜成长的必经之路!
肆/汉娜的真实身份
汉娜曾是政府秘密培育的一批婴儿。
他们被抽离了恐惧同情、增强了身体力量,可随着这项计划被废除,这批婴儿面临被杀死的结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养父艾瑞克将她救了出来。
但她的真实身份又是谁呢?
影片核心的主角除了汉娜,就是女特工玛丽莎了…有趣的是汉娜把玛丽莎视为仇敌,可玛丽莎却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要杀汉娜,甚至还带着一丝温柔。
因此有不少影迷都猜测:玛丽莎就是汉娜的生母!
除了发色和眼眸相同之外…很多细节也说明玛丽莎对汉娜复杂的情感,出于个人情感她不愿杀死汉娜,碍于职业又不容汉娜活着。
就像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冰原野地里成长的汉娜外表看似脏乱不堪。
内心反而单纯如白雪公主…
都市公寓里生活的玛丽莎即便再精致华丽。
却好似黑皇后般心狠手辣…
最后的结局也和[白雪公主]类似,都暗含女性成长过程中对母权的反叛情绪。
同时也侧面证明了…陪伴汉娜成长的那本[格林童话]终究也只是骗局!
所以啊,这部[汉娜]并不是单纯的动作片。
用合理的逻辑、严谨的剧情去审视它…得出的肯定是差评。
但是如果把它看做一场带着讽刺性、象征性的黑色幽默,那么这部[汉娜]简直是荒诞到出彩的典范…有着类似风格的[杀死伊芙]、[去tm的世界]、[韦恩]等当下热门美剧英剧都大放异彩,备受追捧…所以说电影版[汉娜]似乎有那么点生不逢时!
如今美剧版[汉娜]只播出了一集。
乳酸君我也好奇,美剧版会如何讲述汉娜的故事叻?
(发送汉娜有电影,也有美剧哦)
在威廉格林的家里,格林说汉娜的妈妈是个歌手然后过了一会给她放了 一曲调子 并跳起了舞,然后过了一会就有人来抓汉娜的那个场景, 请问那首调子叫什么?
知道的麻烦说一下 谢谢
看到有的评论说的关于汉娜对那家人的冷漠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其实……人家本来就是个冷漠的孩子!!
爹的话都不听!
好日子不过,爹不想让她出门非得出门!
本来就知道得坑死爹!
知道自己爹不是亲爹那叫一个愤怒,立刻就打爹一顿并且甩脸出门。
评论都说这些不合逻辑,其实挺合逻辑的,她天生就是少有同情,怜悯的心态(片中有交代,关于她的DNA),确实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天生冷血杀手。
所以对恩人弃之不顾也是正常的,只不过不符合咱们一般人的价值观而已。
其实老妖婆才是全篇最厉害的特工,你们这些特殊培育出来的根本不行,轻松摆平所有特工的eric愣是被她一枪打死。
要不是老妖婆挺喜欢那小姑娘的,早也就灭了。
全篇最亮就是小姑娘掀开窗帘看见老妖婆的眼睛,吓人。
但足以说明老妖婆的水平,可以偷偷靠近任何一个特工而不被发现。
后来又从大灰狼嘴里走出来,太有范儿了。
要是她不多废话,汉娜早就挂了。
而且要杀人之前还边聊天边慢慢转上消音器这事,也就007能干得这么优雅吧。
当年还孤胆英雄地站在路上射击eric的车。
这老妖婆,实在厉害!!
我想说她才是被胚胎培育出来的无敌战士吧!!
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唯一性才来干掉其他的无敌战士吧!!
可能是我音箱有问题,从头到尾的配乐我都觉得像噪音。
实在多余。
一直想说能不能给我安静一会啊。
不过,怎么都觉得像一部巨长的MV。
片头…………女主角单挑78个特种兵假的一样 注意第一批进去的几个特种兵 别说还手 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放倒了。
然后基地逃脱……从一个军事基地逃走 竟然都没挂彩 不过基地部门的人也挺神……这么个危险人物 竟然就找两个人守卫汉娜也很神奇 都要走了 还不慌不忙的把监视器都打掉……完全没有意义的貌似就是这个强的掉渣的货 竟然被3个SB追的团团转 看看三个杀手 第一个侏儒 本来我以为他是个狠角色 但是三人围观汉娜的时候完全没有亮点 攻击力还没有两个手下高手下一 一看就是小孩 完全COS 《美国X档案》的弟弟 手下二 弱智一个 体型是三人当中最好的一个 但是瘦了吧唧的 跟《猜火车》似地就这么个三人组 竟然能把汉娜追的满世界跑那个女的当这么多年官 就假设你请不起什么一流杀手吧 好歹认识两个像样的特工行不行大反派 还有他的小PPK更有意思…………一个特工部门的高级长官 买把枪能死啊 注意…………从她杀汉娜他妈 到杀汉娜他爸 怎么也有十几年时间 丫竟然就这一把枪…………喜欢俄罗斯风情就算了被男主角堵门口的时候 自己家里竟然都没预备第二把枪再看男主角男主角横渡西凉河更是神勇中间 男主角和四个特工单挑赢的不轻松 挂了彩 片尾 男主角和一个弱智一个侏儒单挑 竟然打的如此凄惨………………这两个家伙 别说男主角 估计随便找个美国成年男性 都能打赢这两个白痴……………………
因为Saoirse,我期待这个片子很久,随着先看到影评一片差,我已经把认真细心看电影的心情变成纯欣赏场景和Saoirse的状态了赞:选景好,雪地(芬兰?
)森林,沙漠荒野边,古迹摩洛哥,西班牙民族野营,德国柏林童话境地,这是无疑令人神往的。
Saoirse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和eric大叔,marisa算是演技派了,不过在这电影里头老是显得特别别扭,是烂剧情毁了演员啊!
我怀疑是不是取景费太多 导致剧情表达的深度不够?
下面有批评的地方:根据剧情介绍(谁写的)跟电影是两码事。
1 杀的目的?
老爹的严格训练似乎要把她变成杀手而且是复仇的,按了红按钮后出去其实没有交代清楚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杀人也要讲攻略啊,没有交代为什么要杀marisa,是要灭组织还是只是杀这个女人?
不明不白,而且,杀人也不问为什么,好歹也问老爹为什么要这样做。
剧情不够好。
2 科技盲?
在森林生活用原始工具是理所当然,不过既然老爹要训练她要复仇,没怎么灌输现代科技产品的知识,与世隔绝,电器恐慌的汉娜居然会用电脑,而且还搜索到军方资料,靠 这个网吧也太高科技了吧。
3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没护照,没身份,背书说背景的汉娜居然没有引起那家人的多次怀疑,就真的好像背包客分享一些事情就了结了。
冷漠的情感,据说那个DNA会改变她的感情,或许可以理解到为生嘛3个男人追杀汉娜时她还只是逃跑,完全没有为那家人担心过,温情童话大叔叫她上楼后汉娜又逃跑,按情理应该知道大叔会遭杀害,居然没有马上救他,少女逃跑我理解,一个会杀人的少女居然就让这个大叔死不明白了。
老爸那戏也是十分奇怪,1 vs几个大汉 居然见到marisa就没气了,还就这样死了。
之前我看见汉娜一直跑以为会跑回去决斗,还真的是跑得老远,之前跟老爹翻脸也够彻底,剧情也没机会给他们表演温情戏,自然给人感觉这个电影没什么情感,太浅白了。
可是演员的面部表现既欲言又止 似乎有下文要说,该死的老爹就这样死了,marisa也死了,全世界跟汉娜有关系的都死了。
故事给我们说 呃 就这样结束了吗?
好歹也交代清楚,匆匆忙忙一个结果就了结了事情经过,很不爽。
还有其他小孩,难道有续集会是《末世黑天使》?
汉娜最后何去何从如何生活没有表明。。。
只是前呼后应,要补上一枪命中心脏....这就是HANNA。
意味杀手回归?
意味什么?
6.1的分数自认为过低。
女主角的脸蛋是那种旧社会西方皇室的公主古典美,就像剧情一样,来自远方,来自非世俗的森林,纯洁得像一缕炊烟。
然而就是一种美,放到一个杀手身上,放到一个现代社会,放到本身拥有,无法摆脱的悲剧。
于是看到了一种美--杀手的命运,流离的旅程,几乎是天生的,注定的。
自然而然,打造了一个新的杀手。
这种人生悲剧的美,公主式脸蛋的美,使得她在进行杀人活动时,也有一种独特的美。
我只知道,我喜欢看这种类型的杀手。
至于影片的剧情是恰到好处的,是为女主角的气质打造的。
我起初也觉得影片有各种元素。
不过,它们都恰到好处,自然而然,而在这里边,一直活动的就是汉娜。
你不能要求它是一部纯粹的打斗片,或者是科幻,感情戏。
事实上,一切都不能离开汉娜这个人物,来单独评价它的好处。
当综合起来时,我会说,她是个天生的,来自异界的杀手。
可惜啦,我还打算看续集呢。
看前小半段时,没法形容电影紧凑的情节和劲爆的动作所带来的那种激动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觉得这是一部让人爽到不能再爽的动作片,其主角因为是一个漂亮的萝莉而给这种期待与兴奋又加了不少分。
可是激动的心情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就戛然而止。
接下来的剧情,荒诞离奇缺乏逻辑漏洞百出简直经不起任何推敲。
小姑娘脑残的行为和敏捷强悍的身手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让人在刚开始对她充满期待击节叫好之后,忍不住又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把她吊起来暴揍一顿才解气。
唉唉唉,好端端一个开头,好端端一个强大的演员阵容,好端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故事,最后却演译成这么一部虎头蛇尾的滥片,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惜无力吐槽。
三星给前小半段那段火暴的动作场面。
其实,可能还是有点苛刻了,吐槽归吐槽,这片子比起国产烂片来,还是要好很多的
电影主要亮点在于镜头,音乐,和Saoirse。
这女孩太漂亮了啊,好喜欢,看Lovely Bones的时候就被迷上了。
另外剧情比较隐晦,所以没仔细看的可能觉得剧情单调,结局很好猜(那只鹿的出现,如果我猜想没错的话是有点多余,除非另有铺垫)。
但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汉娜是玛丽莎的女儿的猜想,但电影没明讲……我也就只能猜想了。
此镜头在影片1小时05分左右出现00’00″ 一下车乘客无一例外全部都向左走出镜,目的是尽力遮掩大巴门玻璃反射造成的穿帮00’15″ 主角离开月台,刚好有一个女乘客从他身后穿过,此时近处另一辆大巴从左方入镜,大巴驶过先经过月台一根立柱再行至主角身后,此刻的角度可以完美遮掩会产生穿帮的大巴玻璃门上的镜面反射,之后大巴行至右侧,女乘客跟男友相遇拥抱,再次完美遮住要命的反射。
大巴从右侧出镜后镜头摇向左侧,又一辆大巴驶来,男主角转头张望,提步快速穿过道路,大巴的位置和行驶角度可以保证前挡风玻璃不会反射出任何摄影机拍摄的画面。
00’28″男主角走到近候车室位置,近处立柱有个盯梢的,这时镜头除了向左水平移动外还要向近处对焦方便看清盯梢的人,然而此处稍微有些仓促,略微慢了半拍,近处稍微有点失焦,镜头移动也稍微有点快,但也不排除导演安排,因为快速焦距转换在现代设备的技术上难度不是太大。
之后男主角穿越有一大片玻璃门的候车室,这个镜头非常要命,镜头在远处跟,然而当镜头摇向左侧时势必会看见大片玻璃门上的反射,然而奇迹出现了,一个背包的女士刚好出门完成了这次完美的镜头左摇。
然后男主角进入了候车室,但候车室要命的两个隔间之间有玻璃,导演很聪明,在左边场景的布景里做了手脚,因为之后镜头也再也没多向左有一丁点儿的移动,可以推断在左边不可视的区域,上方有些许用于体现自然玻璃之感的补光,其他的光全部挡死,或者有黑布遮住整个中下区域的所有布景,造成的结果就是玻璃反射几乎消失了,但在主角、玻璃和摄影机接近的这一刻为了保险起见导演又安排了两个乘客走过,但此时其实玻璃里的反射几乎已经不明显了,之后主角大步要迈出候车室大门,大门当然是玻璃,但此时面朝摄影机的方向几乎是逆光,所以完全没什么可担心的,绝对不会有什么反射可以看得见。
00’46″主角出门,抬头望天看见有飞机飞过,这个时候摄影机做了个90度的圆弧移动,但实际上是一个移动圆弧半径不断变大的圆弧移动,略微仰角,此时摄影师变了焦,没错,是个变焦加移动的镜头(Trans-Trav)为的是保证大步后撤避免之后的右摇镜头正对候车室玻璃大门产生穿帮的反射,然后摄影机右摇时一个Zoom拉到中景,当然这个安全第一的导演还是安排了一个乘客走向候车室稍微遮挡一下玻璃门,但从角度上说这时已经完全不可能在玻璃门看到穿帮的反射了。
00’56″ 主角向右行走,摄影机同时向左平移,这个时候又要出现一个在近景石柱后的盯梢者,但这次的对焦简直是无懈可击,时间掌握的十分精确,结合之前的情况可以断定摄影机一定没有任何编程完全由摄影师手动控制。
01’02″ 主角经过的画面远端有一些年轻人聚集,此时有一个快速的Zoom拉近,当然此时也要对焦,这些年轻人起到了在万一失焦情况下挽救画面的作用。
01’05″ 主角一个回头,摄影师迅速再次环绕主角做了个环绕90度的绕动,然后摄影机后撤,再左转(后撤),总之紧跟主角,这一段同步跟的相当不错,单帧画面主角都相当清晰。
01’21″ 换面右端一辆车鸣笛驶过,主角扭头一望,把观众注意力带走一点,因为摄影师要上电梯了,可能会稍微有一点画面不稳定,但值得膜拜的是这个镜头很稳定,如果不是镜头突然仰起很难发现主角和摄影师已经一起上了电梯。
此后可以发现画面右端的桔红色瓷砖呈现完全的哑光状态,两种可能:一,运气好碰上个年代久远的地铁站瓷砖不怎么亮;二,摄制组事先喷了大量发胶。
当然我倾向于后者,而且是整个地铁站内部所有的瓷砖,因为之后的右摇又会有一大片瓷砖,完全完全的高哑光状态,几乎连顶部布光的反射都看不见,如果是的话,那么工程量浩大,起码要用50瓶发胶,因为扶梯下来的这个通道内部要向从布光上做手脚几乎不可能,顶部几个大灯一览无余,纵向空间狭小,内部虽然有不少石柱但是相对还是开阔,所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总摄影师设计的整个场面。
02’07″ 在环绕了几圈完全把观众绕晕了之后打斗就开始了,打斗还是中近景画面加上全景环绕的,内部一览无余,估计这摄影师屁股后头跟着至少有导演场记加助理总共3人吧,而且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强力尾随,这个时候录音估计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现在回想一下之前的场景和镜头,这个没有收音师的三人合体团队多么强大,外加一个强大的后期录音的团队,不然这一段是死活都不可能有声音的。
之后这段打斗的节奏控制我就不说了,已经足够强大了,这个时候动作设计的节奏在强大的场面调度面前已经份量不够了。
最后飞刀插人的镜头完美结束,完成了瓮中捉鳖的主角朝着进来的同个方向又跑出去了。
好看,故事背景有点傻,可无所不能的少女多可爱,几次阳光下的特写,透明天使的面孔,音乐美术都好
镜头和剪辑很赞,剧情可以忽略
好演员都糟蹋了
你猜他爹为什么不教他现代化的东东?竟然连电都不知道?!到最后我也没明白这父女俩得瑟什么呢一路飞奔……目标是什么?目标是杀掉女王?那整这个复杂干什么?
绝了。
这是我今年看得最差的片子。kick ass用2个镜头说清的事情,该片用了开头的20mins,结果还不如kick ass说得精彩。
纯坑爹(这配乐太他妈的Giallo了)
不知怎么搞的,全程电影我都不喜欢~亏预告还那么好看~
基本逮劲儿
喜欢死配乐了
给四星点勉强,不过罗南+凯特+艾瑞克的表演,以有颇有风情的配乐,镜头时时洋溢着欧洲文艺片的小柔性,还是不错看。
三星半。
各种吐槽点啊,从头可以吐到尾。好多细节就像是喜剧片,刚开始还有模有样,后来变成文艺公路片,最后变成科幻片了,逻辑很不顺畅。倒是全片的感情渲染都透露着一股文艺范儿,配乐以及汉娜爸爸被尾随到地铁站的长镜头很惊艳,此外汉娜爸爸Eric那个演员其实很有味道!业余金发杀手很有喜感很抢戏!
不知所云,拿一个小女孩当杀人机器是怎么回事?
文青导演Joe Wright用好几个标准长镜头向我们诠释了这个漏洞百出的少女杀手故事。可是偏偏和《海扁王》类似的人物关系就是让我很喜欢!罗南的瞳孔真是抢镜啊!布兰切特这个妖媚的大反派一言一笑满脸的狡诈好到位。配乐也超有型!就是导演还是适合文艺片啊。
废话多,剪辑乱,武打烂,姑娘不性感。
I just missed your heart.
小清新的杀手片,外加很多长镜头!
乔怀特小时候应该就是个泡电影院的死小孩,这点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到了这一部,新巴洛克电影传人的身份完全暴露,这才叫拍电影这画面才该拿电影院放好吗?eric bana身材保持得好好,公路片那段依稀有贝托鲁奇附体.
又是一个彪悍萝莉,和女王对决。其实joe wright拍得还好,动作部分其实也比较凌厉,还是喜欢用长镜头。挖掘萝莉外表冷漠内心童真的部分,有些薄弱。配乐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