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这么投入、全神贯注看完一部电影了。
相比于国产版的《七月与安生》,韩国版更温和,整体小清新,两位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中国版那种撕逼的爆发感,弱化了男友的存在,更注重刻画两位女孩之间复杂、模糊、精神如影如随的友情与爱。
感谢如此好的电影!!
夏恩和微笑相识于童年,电影里的济州岛,蓝天、白云、沙滩,橘猫、可爱的小女孩,一切都那么美好。
微笑是缺爱的,她很自由、跳脱、勇敢,是外人眼中“奇怪跋扈的女孩”好像永远不会有害怕的事情。
夏恩与微笑的相识,给微笑带来了不可替代的爱与关怀,夏恩心思细腻,永远不会觉得微笑奇怪,就像在第一次听到微笑说,这是画着心的小猫。
相比于勇敢表达的微笑,夏恩更规矩听话,按照爸爸妈妈的想法一步一步走在应该走的路上。
源其初恋,或者说是成长吧,二人分别5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再见时的旅途,所有的矛盾激发、爆发。
伤痛过后,两人渐行渐远。
夏恩看清自己,逃婚,离开小镇,挣脱确定的生活,她来到曾经微笑在首尔第一次租住的房子,重拾画笔🖌️。
两人后期终于误会明了,依旧还是童年里躺在地上的一起看漫画书的小女孩。
世事弄人,怎么就那么巧呢?微笑曾经说过她想27岁,活在最灿烂的时候死掉。
一语成谶。
一辈子得此知己,足矣。
他们不是互相的影子,他们是他们自己。
但,彼此又像对方温暖的太阳。
太阳和太阳的影子永远相伴不是吗?
她们是最好的朋友,是永远的soulmate。
而不是他人尔尔:“和别人画的一样也不是什么突出的才能,我觉得画画更适合作为兴趣。
”所得皆所愿,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吧。
分享我很喜欢的几张电影截图
夏恩画的,微笑的回眸
在夏恩的画展上,微笑流泪
夏恩
去过自由灿烂的人生吧再见、再见。
很喜欢夏恩和微笑,但剧情有一些我不是很理解。
为什么振宇亲了微笑,却没有人谴责他,永远都只有夏恩和微笑发生矛盾,从头到尾都没有人责怪振宇。
是韩国的社会、文化是这样吗微笑和振宇的行为我并没有看懂,为什么他两个会有点纠缠不清的感觉。
微笑应该不喜欢振宇吧,那振宇到底是喜欢微笑还是夏恩呢
最后,这个电影围绕着友情展示的非常好,外柔内刚的夏恩和不羁自由的微笑在遇到振宇之前的关系真的就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本文原创首发自字幕组微信公众号:亿万同人字幕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字幕组公众号
人物介绍
安微笑(金多美 饰):外刚内柔。
自由不羁的灵魂,造化弄人的命运。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常常被骨感现实重锤。
高夏恩(全素妮 饰):外柔内刚。
文静内敛,平安顺遂的渡过人生大部分时光。
如花一般的生命消逝在二十七岁。
振宇(边佑锡 饰):获得世俗成功,懦弱无用。
影片采取非线性叙事,微笑与夏恩于夏日相识,共同度过了她们的童年与青春期,因为一个叫振宇的男人俩人嫌隙渐生。
微笑挥手告别济州岛,踏上首尔寻梦漂泊的旅程,夏恩留在故乡过着安稳平定的生活。
多年以后,命运调转,微笑曲折的生活归于平静,夏恩鼓起勇气,开启旅程……金多美饰演的安微笑像精灵一样,灵动神秘,出乎意料的惊喜。
“太阳之所以放心的发光,是因为有影子,虽然不能融合为一体,但因为有远处的影子,太阳才会不孤单的一辈子在发光。
”夏恩与微笑彼此羁绊,是对方的太阳。
她们最了解彼此。
振宇敷衍说喜欢夏恩的“全部”,微笑喜欢的却是“她突然回头看向我时的目光,哈欠时的眼睑亮晶晶的眼泪,开怀大笑时露出那对小虎牙还有右边脸颊上的痣。
”
夏恩抓拍微笑突然回头的照片,赞叹与祝福道“微笑是幸福的”,最后的绘画作品微笑的肖像画也是所有作品中画幅最大的最郑重的,交付着所有真心。
“绘画”成为两人彼此间最大的羁绊符号。
微笑开始学画画的启蒙是夏恩天赋型的写实派随手涂鸦。
夏恩的父母也代替了微笑母亲的位置,时不时嘘寒问暖,弥补了爱的空缺。
夏恩死后,被社会同化的微笑延续着夏恩的写实绘画风格,把画作完成,出版,以夏恩署名。
务实的夏恩通过绘画感受其他人的真诚与爱。
是微笑带领着夏恩认识更广阔自由的世界,书信中谎言编造出的美好生活鼓励着夏恩走出故乡,走出家庭,开始正真意义上的创作。
韩版《七月与安生》与原作最大的差别是置换凝视对象,颠覆了“男人看,女人被看”的传统神话。
影片的行动者,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始终是微笑与夏恩,振宇被放置为被凝视的对象,可有可无。
夏恩像是性转版的皮革马利翁,她并不崇拜振宇的内在品质,而是看上了振宇的皮囊——漂亮的眼睛,为他作画更多是基于自我心理的满足与投射。
志在必得的主动表白,强势地把振宇隔离在自家门口,婚姻更是一份可以但没必要的责任。
微笑也与原作的安生不同,她看中的只是能抵挡厄运的垂挂在振宇脖子上的枣木项链,对振宇始终是戏弄与警告。
《再见,我的灵魂伴侣》不再是两女一男的红白玫瑰,女性不再着魔地屈从于男性自我的精神病需要而死去活来。
“我爸说画家就是饿死的命”夏恩被规训教育,梦想还未萌芽便泯灭。
“女孩就算难受也要忍一忍,这样以后才会方便。
”夏恩忍耐着不透气的内衣。
“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希望成为一名教师”最终,夏恩反驳喋喋不休的振宇。
“自由是对无欲无求的一种表达”夏恩最终厌恶故乡生活的萎靡岁月,毅然出走,去寻找到真实的生命体验。
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述电影》中有言:“女人在父系无意识的形成中的作用是双重的,她首先象征着由于她确实没有阳物而构成的阉割威胁,其次,由此她就把自己的孩子带进象征式之中。
一旦完成这个,她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也就结束了。
”但本部电影对这一表达有所颠覆,微笑抵达冰峰的明信片使夏恩有了环游世界的勇气,解构了振宇在父权秩序中强行赋予夏恩沉默的女人形象;夏恩怀孕时是由微笑独自照顾,亲密的谈话、重要的时刻都是微笑在场;孩子取名叫“安夏恩”,夏恩的生命也会由另一个人延续下去;夏恩所有的作品由微笑代为整理出版,夏恩的精神意志、审美趣味、思想情感都会通过作品流传下去。
夏恩确实在努力压抑自我,遭受着阉割威胁,但她存在的意义并没有因为生命的消弭而丧失,原本被视作必不可少的男人在这里并不需要。
反而拥有着世俗地位的振宇,利用人迁就自己的梦想,行事犹犹豫豫,时常对着夏恩的照片发呆,总是缠着微笑重复询问夏恩到底在哪儿,并没有特别的存在意义。
在三角关系中,振宇是横亘在中间的撒旦,微笑是上帝派来的帮助者,微笑与夏恩是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
娜拉走后,还有姐妹。
与那些作古的创作模式做比较,韩版《七月与安生》的卖座,是理所应当。
“在最灿烂的年龄死掉。
暴风似的活十年,然后27岁死掉,另一个人代替她活到百岁。
”詹尼斯乔芙妮的命运,微笑的愿望,夏恩实现。
太阳的光照方向与影子朝向相反,如果太阳如果日出东北,那么影子就朝西南,如果太阳日落西北,那么影子就朝向东南,影子会随着太阳角度的偏折而渐长渐短,正午时分,影子消失,太阳光照最强。
她将代替她生活下去。
再见,我的灵魂伴侣Soulmate (2023)1080P 中文字幕扫码打包带走
访问官网 获取更多https://ywtrzmz.net/
@亿万同人字幕组
关注字幕组微信公众号 亿万同人字幕组
七月与安生,是16岁那年看的小说,应该是安妮宝贝谈的最早一部会被搬上荧幕的小说,结果一等,就是经年,小时候看小说时,很爱安生,骨子里的放荡不羁爱自由,与众不同散发着生命力的独特魅力,后来则爱极了七月。
电影版一等就是经年,周冬雨的版本当年专门进了影院,我的想象中,七月就应该是个温婉的圆脸长发,安生则是个灵动的短发单眼皮,周冬雨那年的小辫子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故事改编后安生活成了七月的模样,七月变成了安生,这个版本也算合格。
如今看了韩版,更喜欢这个版本对女孩子们间感情的描绘,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洗澡,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与家明无关。
金多美看了魔女之后就非常的喜欢她,个人觉得她比周冬雨更多了一份沉稳的样子,我爱她在浴室那场戏,自知理亏,嗫嚅的说没有,这个韩版的七月更符合温婉中坚定的心性,温柔而有力量,这个版本的剧本版权来源于国内版本,所以也还是那个结局,但是中间因为爱你,所以要去过你去的所有地方,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业,两个女孩子几次重逢后的拥抱和神情,还是泪如雨下。
可是,在原著里,七月,才是那个从头到尾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而安生,死去才是还给了她最大的自由。
我喜欢书中的结尾,七月和家明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没有再要孩子。
看之前没留意简介,直到经典镜头(厕所对峙)的出现,才觉得似曾相识,原来是韩版的《七月与安生》。
既然是翻拍,那自然少不了对比。
特意简单回顾了一下原版,个人觉得,还是原版比较接地气。
毕竟电影名字就是两名女主的名字,所以选角非常关键。
个人觉得周冬雨配马思纯,无论是在气质和角色向性格都是比较匹配。
而韩版,金多美饰演的安微笑,演技自然没得说,但是全昭霓饰演的高夏訚就逊色一点,不是演技有多差,而是韩版两名主角气质和性格太反差,而原版就自然很多。
剧情不一 一讲述,大体一致,遇到渣男。
具体可参考《七月与安生》的影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734634/
《七月与安生》和《再见,我的灵魂伴侣》在影片质量上几乎没差,剧作与演员的表演也更有所长,但坦白的说,我更喜欢《再见,我的灵魂伴侣》一些,因为她更纯粹、更自由、更女性。
在改编《七月与安生》的时候,韩版明显的削弱了李安生(安微笑)这个人物,同时对林七月(夏恩)进行了加强,让二人在力量感上几乎持平,没有谁引导谁、也没有谁左右谁;另外韩版还减弱了故事中所有男性人物的存在感,将视角还给女性本身,在《再见,我的灵魂伴侣》中振宇比《七月与安生》的苏家明存在感小了很多,他成了一个矛盾的具象,而不是矛盾本身,微笑和夏恩以及她们对各自人生意义的追求才是。
当然,在经由上述改写之后,故事的情节可能变得不多,但意义却由一个个微小的变化汇聚成更为清晰的“女性主义”倾向,当把微笑和夏恩的十四年友情和盘托出,同时过滤掉诸多杂质之后,二人间友情的角力和各自生活的岔路就成了影片唯一书写的对象,当夏恩逃婚寻求自我、微笑握住安夏恩的手不放的时候,一种更强大的女性力量喷薄而出,这不是歌颂、不是赞扬,只是告诉你世界上有人这么做了,这种态度我是很欣赏的。
作为韩影,煽情和眼泪是必不可少的佐料,通过观看《再见,我的灵魂伴侣》你会发觉这种技能已经在韩国成为电影工业的标准之一,而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总之,这是女性力量感更强的《七月与安生》,也是更纯粹的只与女性有关的电影。
Love is like the wild rose-briar. Friendship like the holly-tree.爱情就像野玫瑰,友情却如冬青树。
——艾米莉·勃朗特2023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再见,我的灵魂伴侣》翻拍自《七月与安生》,以另一种语言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2016年:那年上映的《七月与安生》让主角摘得了金马奖双影后,以双女主的视角刻画了青春伤痛与矛盾交织,又写下了令人遗憾又感叹的友情叙事诗。
而《再见,我的灵魂伴侣》削弱了爱情的戏份,以另一种叙事风格为我们讲述了两人跨度半生的友情故事,平淡又不乏热烈,超越爱情,令人动容。
注:本文含剧透,电影时长124分钟。
01 野玫瑰般的爱情,如冬青树的友情青春故事里似乎总要有爱情。
无论是暗恋还是双向奔赴,无论是波折还是顺利,无论最终是HE还是BE,总有这么一个人会闯入你的眼睛里,就像是路上偶遇的一枝野玫瑰,那么独特又吸引人,以至于小心翼翼又迫不及待,是属于青春的怦然心动。
而友情就像四季常青的冬青树,出现于野玫瑰之前,又留存至野玫瑰之后。
但是青春故事总带着独有的敏感,像野玫瑰的刺一样扎向友情。
信任与猜疑在互相推搡,好像爱情要远比友情重要,又带着对友谊的珍视将不满吞进肚子里。
说不清,都是青春期综合征在作祟。
在《再见,我的灵魂伴侣》中,美素与夏恩为彼此戴上刻着名字缩写的耳环时,是友情在唱歌;夏恩画下镇宇的面孔,用笔触下的细节确认自己的心意时,是爱情在萌芽。
可是三个人的关系总是有些拥挤,疏远或是变心,不安暗波涌动。
夏恩第一次意识到美素骑车远去的背影时,友情也在悄悄地退到爱情之后,为他们的春天让步;夏恩发现美素戴着镇宇的项链要远去首尔时,情绪的崩塌、不舍的情绪,又将友情的距离拉开;再到她们历经艰难又一次重逢时,两人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产生意见上的分歧,这份友情似乎不再是陪伴了。
夏恩一直守着那枝“野玫瑰”,也或许以为再怎么走都能回头见到那棵“冬青树”。
可惜并不是这样。
在她意识到自己的爱情掩盖了真实的自我,那一刻,野玫瑰凋谢了。
在她误解美素和镇宇的关系时,冬青树消失在视线里了。
于是在意识到自己本能地期望追寻美素的那份自由与热烈后,她离开了。
她沿着美素说的路线,体验她的人生,去看贝加尔湖;而美素则在艰难又热烈地寻求自由后,回归了社会平淡无奇的生活中。
像是交换了彼此的人生,又像是太爱对方,连同那份体验也融进感受里,既是自我的解放,也是解放对方的自我。
伴随着伤痛的青春,野玫瑰扎了手、流了血,才回过神来:冬天会来临吧,不过没关系,冬青树四季常青,友谊常青。
很感动。
02 太阳与阴影“因为有阴影,所以太阳才灿烂。
即使它们不能合为一体,阴影也会一直在远方伴随,所以太阳从不孤独,并且有底气发光”,这是夏恩写在“夏日银河”中的一段话,既是美素告诉夏恩的,也是夏恩写给美素的。
Image说起来,她们的关系就像太阳和阴影:既是彼此的太阳,又是彼此的阴影,正因此她们才有勇气和底气追寻自我。
无论是美素无处可去时可以去夏恩家,还是夏恩跟着美素去她打工的青旅,她们彼此支持,相互陪伴。
从学校到生活的每个细节,美素把细腻的心给了夏恩和美术,夏恩与她分享着自己拥有的亲情,给予她独一无二的友情。
说起来,她们的关系就像太阳和阴影:既是彼此的太阳,又是彼此的阴影,正因此她们才有勇气和底气追寻自我。
无论是美素无处可去时可以去夏恩家,还是夏恩跟着美素去她打工的青旅,她们彼此支持,相互陪伴。
从学校到生活的每个细节,美素把细腻的心给了夏恩和美术,夏恩与她分享着自己拥有的亲情,给予她独一无二的友情。
在美素被出轨、打工打到精疲力竭时,她在墙上画了笑脸,似乎是想到了夏恩。
在夏恩选择离开镇宇时,支持着她追寻自我、追寻自由的,是她自己,是她母亲,更是美素。
她们是彼此的力量、太阳,亦是彼此的阴影、勇气。
直到最后,两个结局,无论哪一个都展现了两个人的默契、信任。
夏恩的孩子胎名叫美素,而美素为女孩儿起的名字也叫夏恩。
我想,这份友情,贯穿她们的人生,已经超越了爱情。
夏恩为美素画了一幅画,这幅画如真人一般,细腻、灵动,画下了她眼中最真实又最爱的挚友。
光影变换,她们陪伴彼此走过漫长岁月,就像互赠的两副耳环,彼此的心意早已相融,密不可分。
这部电影就像她们的友情一样,细腻又深刻、平淡又不乏热烈、温柔又满含力量。
爱情只是这部电影的插曲,和人生一样。
而友情像太阳,又像影子,温暖又坚定地陪伴着,彼此成就。
03 遗憾又各自绽放,人生与友情大概是直觉作祟,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联想到《那不勒斯四部曲》。
想起《我的天才女友》播出第一季时,看不够,迫不及待地读了原著,似懂非懂。
友情里的冲突与矛盾在故事里汇成了关系的转折点,使得剧情转向另一个篇章。
就像是夏恩对美素的不理解源于两人成长路径的不同,莱农对莉拉也是。
这份不理解会演变成无名火、嫉妒心,又伴随着关怀、同情与爱,成为彼此人生的交织。
那些因为误解、不解而造成的遗憾,那些因为生活而分道扬镳的遗憾,是命运开的玩笑。
可也因此,我们才得以绽放出不一样又带着彼此光芒的花。
受友情滋润,受友情爱护,受友情影响,若不是这样,就无法行至此地。
想来命运作人,命运又借友情眷顾世人,不至于那么孤独坎坷。
令人动容。
04 写给离别路口的我们在毕业季看这部影片,好像又把我的情绪拉回高考后的暑假,想起最近总是做关于那些同学的梦,沉默又感伤。
分道扬镳这个词,比离别冰冷,又是人生常态,所以人总是下意识回避收下名以“遗憾”的告知信,好像只要这样就能按下暂停键,让友情晚一点接受考验。
没办法,但没关系。
热烈地拥抱友情吧,花多久都可以,距离多远都可以。
见一面少一面的人生,在淡忘的边界点重新选择的决定权仍然在我们手里。
歌颂友情吧,一起唱歌,一起发疯,用诗歌、用文字、用什么都好,友情会在心底四季常青。
在冲突和碰撞里生发出的彼此包容,是这一棵棵“冬青树”生命力的见证。
或许吧,这友情和人生一般长度,我们会一直在一起,以任何形式。
或许吧,这是掺杂了爱意又不同于爱的独特情感。
电影的最后,夏恩跑向了美素送给她的明信片上的地点,就好像是奔向她们不受时空限制的友情,美好地让人落泪。
就当作夏恩奔向了无止境的自由吧,这是美素写下的答案,也是夏恩写下的答案。
以任何形式延续的友谊,都好像承载了两个人的生活。
无论是什么样的寒冬,都会继续下去。
本文的最后,大概我们也都跑向了那个珍惜很久的友谊,笑着哭着拥抱彼此。
这人生遗憾又各自绽放,在彼此的光芒下又在彼此的阴影下,勇敢地向前走。
我想我也在写友情的叙事诗。
我们都是。
影片一开始,一幅巨大的获奖肖像就进入了画面。
画上是主人公的笑容,但没有画师何恩的联系方式。
我们只能从博物馆提供的博客中,窥见何恩十年来的心情。
笔记。
接下来就是在现在和微笑的过去两条剧情线之间反复跳转。
原来,笑笑和Heen从小学就在济州岛长大;带着妈妈的笑容四处游荡,他们在认识了Heen后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他们还一起收养了流浪猫妈妈。
在潇潇的妈妈决定去首尔追爱后,潇潇直接成为了高家的二女儿,和何恩一起度过了酸甜苦辣的青春期。
比姐妹还要亲的友情,在振宇出现后变质了。
何恩喜欢上别的学校的振宇,读完尚宫笑眯眯的干脆骑着自行车进了男校,提前警告了振宇。
擅长绘画的何恩想要亲自画出振宇的每一个模样,却没有发现振宇的眼中始终挂着笑意盈盈的身影。
为打破这种尴尬,萧萧决定和音乐人新男友一起去首尔,却不知何恩已经发现他们有私情。
没有看过马思纯和周冬雨版本的《七月与安生》,所以我把这部单纯看做一部新的电影,讲述女孩子友情的电影。
我喜欢没有雌竞的女孩子的友情,虽然还是因为同一个男人起了纠纷,可是她们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
无论是在哪部电影,我都会感慨青春年华真的太美了,是真的开心就肆无忌惮大笑的年纪,是想打耳洞互带耳环的年纪,是捣蛋后侥幸的逃跑的年纪。
那时候安微笑和高夏訚还能够每日形影不离,骑着机车上下学,呆在一间房间里画画,互补式吃掉对方不喜欢的食物。
夏訚是那种每一步都踩着父母规划的孩子,尽管内心也向往自由,但她还是会沿着已经铺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
而微笑自由洒脱,外表永远是无牵无挂。
所以微笑可以说是夏訚未能够释放出来的自己,而夏訚则是微笑在被父母抛弃时突然出现的光。
咸振宇是一个转折点出现在她们的生活中,咸振宇一开始就喜欢性格洒脱的安微笑,但是他要找的是一个适合做妻子的人,传统意义上父母会喜欢的妻子,外形温柔尔雅,循规蹈矩上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所以他选择了夏訚,因为夏訚符合这样的条件,然后刚好也喜欢他。
他对夏訚是一种和气的喜欢,他不了解夏訚,他要经过提醒才能发现夏訚右脸的痣,就像临到结婚了也不知道夏訚其实想要什么。
他照着他的想象去找了一个女朋友。
但他也不爱微笑,他喜欢微笑的潇洒,但是他不会有勇气去跟微笑在一起。
如果没有咸振宇,微笑和夏訚就能毫无波澜地一起一直走下去吗?
其实也未必,年少时能够自由无忧是因为年纪尚小还有借口,但从小远离父母的微笑知道总是要尽早独立出来,她明白自由总是要建立在自己独立面前,所以她嘴上说着环游世界的梦,实际上只能游走在民宿、酒店、餐馆、酒吧打工。
她比夏訚更早地懂得生活的残酷,而夏訚还不能明白经济差距带来的自尊心的不对等,她们的生活在分离几年后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所以她们才会在釜山的旅行中断了联系。
但总归多年的友情还在,夏訚也明白微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她,她们最终还是再次见面了,在夏訚寻找自我却发现意外怀孕的时候。
可惜她最终还是不能过上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
影片最后夏訚在文字里给自己留了个美好结局,结局里的她就是安微笑曾经的梦,逃离了婚礼,没有怀孕,坐着火车去看贝尔加湖,自由自在给别人画画,梦的最后她走向了明信片里的风景。
P.S.最后真的想说,金多美真的好美,去山上许愿那次,安微笑回头那一瞬间太好看了。
太灵动了,看完之后会觉得,确实,她就是安微笑。
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感觉这部作品,韩版的要更超越一些内地版的,很细腻,处处都在透露主角的情感。
可能是因为🇰🇷导演真的很会拍,当然,这个翻译过来也是很好听的名字,《再见,我的灵魂伴侣》是一场懵懂的,再也无法想见的情。
其实我们都知道,友情也是最重要的呀,这里面没有出现太多的爱情情节,反而是主人公沉稳的态度,还有最真实的生活。
女孩子小时候不带出去多见见世面,长大了不知道会干出多少莫名其妙的事。
还是《阳光姐妹淘》和请回答系列和韩国人更贴合,感觉这部里面女孩子都是乖宝,性格描写有些单一,所以没有两人激烈的碰撞感,还是原版有感觉
真无聊,都看了一个半小时都没看出名堂。还有半小时直接就看不下去了。两个女的在腻腻歪歪的不知道搞啥子。
如果我們是兩個女孩,成為最好的朋友,一起養一隻貓,並且彼此愛/恨,同時空氣中瀰漫著同性戀的氣息,這使得我們的關係過於浪漫而不能成為柏拉圖式的,該怎麼辦?
21/3/2023 @ K11 Art House。原版有睇過但已經唔係好記得個故事,所以將韓版當新片睇🤣 // 一個好重百合味既非百合故事,頭半個鐘有d台灣青春片feel但後半有小小拉得太長// 金多美係做得幾好睇!
真的够了……
已经记不清原版的某些细节,点开条目竟是打了五星的,这一部也是实实在在的喜爱。只关乎双方的纠缠留恋,男角只不过是她们用来深度挖掘彼此情感的道具罢了。仅有的机翻字幕真的惨不忍睹,幸好台词基本日常,就当做听力练习的决定是正确的,出现的文字也都简单,虽然暂停辨别打断了观影节奏,但总归是看下来了。
到这地步了还是友谊?为什么一定要拉个男的进来搞这种我的男友爱上了我闺蜜这种狗血又老土的剧情???
根本就没想好怎么改编这部电影,灵魂没有抓住的同时还无法放弃复刻名场面,场面调度几乎为0,就会出现这样拧巴无聊的电影。全素妮的演技好像有点差
雌竞塑料花。每个人的脸是不一样的,是应为每个人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为了去过所谓不一样的生活以便证明本来就是事实的独一无二。最后还要通过所谓主流的成功来给之前的选择背书,真是讽刺。一边肯定,又一边否定,最后又用否定来背书,真是精神分裂。
好久没有沉浸式的看一部电影了 太多泪目的点 电影的魅力让这个雨夜也温柔了许多 非常喜欢金多美~
看到是从大城市转学来的那段 就不想看了
不够拧巴,没有国产好。
前一个小时好可惜…但是无条件溺爱金多美所以是不讲道理的五星。以及改编后男主特别没有存在感这点也很好。
为友谊落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男性角色沦为背景板也是种进步吧
改编里增加了画画元素真的很加分。
家明不重要
经典的矛盾和对话部分都一塌糊涂,而且演技真的不如原版。
途中看到一半时,觉得这版本没有原版好,但看到结尾,又觉得这版改编也很不错。我很喜欢金多美,也很喜欢周冬雨,不是因为这两位分别主演,我根本不会看这部电影。说一说我心中各有优劣的点:那段著名的浴室争吵,原版更好,原版太有感染力了,尤其周冬雨的表现;电影后半部分,七月(夏银)死去后,安生(微笑)的反应,金多美更好,自然又细腻。而另一位女主,马思纯对比全昭霓,我更喜欢韩版夏银。形象上来说,马思纯很纯良,但却过于憨,而全昭霓,我第一次看这个演员,她有种自然亲切的甜美乖巧,甚至一看就觉得聪慧和善良。马思纯演绎的蜕变让我觉得七月有黑化和叛逆的意味,而全昭霓演绎的夏银却有着反抗、挣扎、化茧为蝶的自由。看原版,我更喜欢安生,眼光是被周冬雨的安生吸引的;看韩版,我更喜欢夏银,夏银有种温和不屈的光芒。
居然是《七月与安生》的翻拍,好吧我还是更喜欢韩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