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今年夏天

今年夏天,天堂上的灰尘,象与鱼,Fish and Elephant

主演:潘怡,石头,张继莲,张浅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中文年份:2001

《今年夏天》剧照

今年夏天 剧照 NO.1今年夏天 剧照 NO.2今年夏天 剧照 NO.3今年夏天 剧照 NO.4今年夏天 剧照 NO.5今年夏天 剧照 NO.6今年夏天 剧照 NO.13今年夏天 剧照 NO.14今年夏天 剧照 NO.15今年夏天 剧照 NO.16今年夏天 剧照 NO.17今年夏天 剧照 NO.18今年夏天 剧照 NO.19今年夏天 剧照 NO.20

《今年夏天》剧情介绍

今年夏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来自四川的少女刘小群(潘怡 饰)是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她独自居住在一间地下室内,平时只与动物做伴,过着平静孤单的生活。远在老家的母亲很是为女儿的婚事发愁,在母亲的督促下,小群一次次和陌生的男人们约会,如同例行公事一般。 某天逛街时,小群认识了做服装生意的小玲(石头 饰),二人一见如故,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最终小玲离开同居的男友,搬到了小群的住在了一起。小群母亲的到来打乱了她们平静幸福的生活,而小群之前的女朋友君君(张浅潜 饰)去而复归,更让她们陷入混乱…… 本片为李玉执导的第一部剧情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宝岛少女成功记我们有鬼啦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播种的旅人华莲的光辉菲丽希缇一拳超人异想罗曼史至尊无赖来玩游戏吧OVA双面生活达妮卡凶手还未睡大号的我继承者计划我的差评女友救世超能:永无止境闪亮到底赎命一刻永恒的旋律雌雄莫辨超越情感猎袭2地狱宁静家有一老睁开你的眼睛佐伊之死这里没有硝烟相信我第二季朋友们的简·伯金音乐会我的父亲是板凳

《今年夏天》长篇影评

 1 ) 粗糙而真实

影片粗糙纪实,第一眼看去没有任何吸引人之处,虽然平日里高呼艺术电影的魅力,其实自己也就是一大俗人,经常打着学习的名号行娱乐之实,只能骗骗父母。

导演的态度非常客观诚实,没有居高临下、也没有媚俗猎奇;正因为如此,当生活的悲喜交集一一呈现时,观众反倒会有惊喜之感。

小群的妈妈一心为她相亲,结果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最好玩的是,她居然喜欢听崔健的歌。

小玲和小群的爱情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矛盾烦恼,但这是任何相爱的人都会遇见的,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影片没有刻意凸显同性恋情所遭遇到的社会压力,平静真实地描绘了当代社会一对女同性恋者的生活状况。

与她们的生活相比,忽然觉得《蓝宇》的故事有些戏剧化。

另外的感受就是,男性总是以消极负面的形象出现在李玉的电影里,无论是本片里的几个父亲(强奸女儿、抛弃家庭),《红颜》里的父亲(缺失)和情人(逃避责任),还是《苹果》里唯利是图的卑鄙丈夫、玩弄女性的老板,都只会抛弃和伤害身边的女性,所以女性也就只好选择自我救赎,或者彼此相互支持(《今年夏天》),或者独自面对(《红颜》、《苹果》)。

这并非创作者女权主义式的想象、也区别于没有理智的愤怒宣泄,生活中很多女性就面临着如此遭遇困境,导演以女性的敏感、真诚抒写着普通女性的生活,表达着对于各色女性的关怀。

 2 ) 朴素的生活,真挚的爱

《今年夏天》这部电影,朴素得如同一幅会被任何人忽略的生活素描,如果不是电影后半部出现了一个女杀人犯这样让我们感觉还比较戏剧化的情节,我们几乎都可以猜想是不是同样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最近最近的地方发生着。

当然,也确实是这样的,这部电影本身便是要描画最真实的生活吧。

其实电影本身情节倒不是多么动人心弦,不过那些毫无雕琢的画面,服装,以及所有的业余演员们在一种松弛的状态下敬业的表演,生活化的场景和感情故事的波折起伏,本身便已经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似乎能够闻到大街上汽车尾气味道的亲切感。

电影中女主角小群的母亲其实反而给我最为深刻的印象。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向压抑沉闷的生活现状提出挑战,当她面对不可多得的机遇的时候能够把握机会,果敢决断的及时出手,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争取。

她性格中的那种略带豪爽大方然而又羞涩,时而细心时而又有一点粗枝大叶的幽默,纵然有着许多世俗的观念但是却善良热情,而且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她竟然最喜欢听崔健,轰隆隆的几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还成为了征服小老头的时髦招数。

其实电影中主人公与家庭的矛盾并没有激发出什么高潮,而是几乎有点风平浪静,和风细雨便度过了。

女儿和母亲在一间咖啡厅里面有点尴尬生疏的谈话,虽然有惊讶有茫然,有一个从无法接受到默许的过程,但是却几乎没有出现真正的冲突和抗争。

两代人的理解沟通并没有出现什么隔阂,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状况,比这个电影里的描述,大多时候都是更加让人痛苦而且难以解决的。

在这部电影中,矛盾冲突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缺乏自信或者信心而引起的。

创作者似乎希望我们明确,亲人对我们的爱能够包容我们的选择,能够支持我们寻找自己的幸福。

如同女儿希望母亲找到伴侣过上幸福生活,也如同母亲最终接纳女儿的爱情方式,然而我们自己却不能确定身边的人是否能够因为对我们的真挚的爱而去改变他们自己的观念想法。

其实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并非满怀自信,即便是与别人无关的生活中,我们都说不准到底明天是怎样的。

我常常怀疑以后漫长的年月到底自己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度过,是惨淡还是平淡,很多的时候都会感到茫然没有方向,感到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到一种畏首畏尾的胆怯,或是对自己达到的当下的生活状态感到陌生而厌倦,感情的变迁或者其他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可预知的突变,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所以其实有时候瞻前顾后的想得太多,反而让我们负担更沉重,而生活本来就已经让我们很疲惫,又何必还要让自己肩负更多呢?

 3 ) 陈旧色彩的隐约密爱.

一切看起来都很生活。

生活的场景生活的画面生活的人,包括电影最后打出来的"本影片演员非专业演员"都很让人觉得真实.没有经过太多的处理和渲染,故事是突兀的,也是顺其自然的.母亲为女儿的婚事而着急,自我地安排相亲.但是都是徒劳.她不知道她的真心归属.作为孩子的,虽然不想伤害父母,但是又无法委屈自己.女友搬过来以后,和母亲一起三个人住在一起.只敢跟母亲说是好朋友.这样的[好朋友].该怎么和传统的母亲启齿,我内心的爱恋.我看见母亲低头的叹气,我看见母亲皱起的眉头,我看见母亲两鬓的银丝,我看见母亲失望的眼神,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似的疼.但是要我离开我的爱,这比针扎满心房都疼.如果这一切不用取舍多好.多好.我和她在一起可以感觉到幸福.这抽象的字眼,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可以清楚看见它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世界的样子.矛盾和误解让我们无声地伤害了对方.但是我还是爱你.让我们把鱼缸重新注满水买回鲜活游动的小鱼,让我们把破碎的镜子换掉,让我们把憔悴的锋利的颓败的自己都换上新装.这一切,为了你,我愿意.夏末最后的热度,在那个破旧的蚊帐之上的蜘蛛网里扩散.我们在夏末最近的一抹光前美好的盛放.

 4 ) 《今年夏天》:女同性恋电影背后的故事

李玉在拍完《今年夏天》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不足三十岁的她瘦瘦小小,面对记者的镜头,她有些紧张和局促。

很难想象,这样的导演是一个先锋导演,她给人更多的感觉是脆弱和敏感。

正是这样一个导演,屡次碰触禁忌。

很难具体地描述《今年夏天》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整部电影的叙事比较凌乱,李玉似乎刻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呈现真实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玉不像是《今年夏天》的导演,她更像是生活的旁观者,看着她们,然后记录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制作粗糙的电影依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

2001年,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影展上获得了艾尔维拉.娜塔莉奖。

在2002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这部电影又获得了“青年论坛”类别的“亚洲最佳电影奖”。

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在国内属于地下电影,这个拍摄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的。

虽然电影被冠以“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的电影”,可《今年夏天》讲述的并不是同性恋的电影。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李玉并没有以其他的类似电影作为参考,她只是想拍摄这样一部电影,让人们知道这一类人的生存状态。

关于这部电影,李玉曾经做过说明,她说,她并不是想将同性恋的生活展现在人们面前,她只是想拍一部关于女人之间关系的电影,只是这些故事恰好发生在女同性恋的身上。

(导演李玉年轻时)无疾而终的爱情。

从四川来的姑娘刘小群是北京动物园的饲养员,她独自居住在地下室内。

平时,她和动物为伴,或者平静安稳的生活。

远在家乡的母亲总是担心女儿的婚事,她总是督促女儿去约会,相亲。

刘小群一次次和陌生男人见面、约会,却一直没有遇见那个想嫁的人。

某天逛街时,刘小群认识了做服装生意的小玲,两个人一见如故,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情感。

此时,小玲有一个同居多年的男友,认识了刘小群后,小玲离开了同居男友和刘小群住在了一起。

刘小群母亲突然来到了北京,她的到来扰乱了刘小群的生活。

小群之间的女友君君突然又出现了,此时,刘小群的生活陷入了混乱。

李玉在拍摄这部电影时,仅仅是记录下了刘小群的生活。

在她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见这群边缘人的生活状态。

她们如何艰难的相爱,如何艰难的保持生活的平衡,如何对家人说善意的谎言。

电影并没有可以交代刘小群和小玲的感情是如何开始的,也没有提到这段感情的结局,因为在传统道德下,这段感情注定是无疾而终的。

李玉不想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评论这种感情,她只是记录。

这种客观和理性让这部电影与众不同。

李玉想拍摄的并不是女同性恋之间的情感,她只是在记录,有这么一群人,过着这样一种生活。

饲养大象的女人。

刘小群是一个动物饲养员,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饲养大象,因为长期和动物在一起,所以她的目光里总有一些温柔和坚韧。

故事以她为核心,从她身边的两个女人开始讲述。

一个是现在的恋人,一个是过去的恋人。

她并不美丽,电影中有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她偏执地抹掉自己的口红。

她似乎认定自己不属于女性的世界。

李玉记录下了这一幕,带着现实的残酷和粗糙。

为什么李玉要记录一个饲养大象的女性呢?

大概是因为大象是有属于神界的动物,看见其他弱小的动物被欺凌时,它也会难过和悲伤。

其实,这是李玉想要表达的内容。

她知道女同性恋不被这个世界接受,所以,她想要强调,善恶和性取向无关。

饲养大象的刘小群是一个孤独的姑娘,这种孤独,北漂最清楚。

我们不知道她之前遭遇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她渴望同性之间的温暖。

因为不知道,所以我们不用恶意揣摩,只需要看和了解。

电影的刘小群说,她喜欢自己的哥哥,因为他像打男人一样打她。

哥哥娶什么样的女人,她就娶什么样的女人。

可她哥哥在找到真爱之后死掉了。

所以,她成了饲养大象的女人。

“我就是天生对女人的话题感兴趣。

”李玉说,这部电影并不是描述女同性恋生活的电影,她只是天生对女性话题比较感兴趣,让她着迷的是影像本身。

《今年夏天》之所以被打出“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的称号大概是发行者基于市场的考虑。

李玉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县城,念到中学的时候,母亲就开始让李玉在电视台客串主持人。

大学毕业之后,母亲希望李玉成为电视台主持人,李玉照做了,她成为山东一家电视台的当家主持。

主持人的生涯给李玉带来了风光的生活和体面的收入,但是,李玉却觉得自己像一个木偶,被别人摆布。

她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种矛盾和压抑中,李玉辞职了。

辞职之后的李玉来到北京,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中学时期的李玉总是带着照相机拍摄女性的生活,母亲却总是想把李玉塑造成她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所以,她一边偷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边做着母亲喜欢的女儿。

自我意识觉醒之后,李玉决定做自己。

在北京,李玉在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做纪录片,她对女性命运以及生活的关注在她的纪录片里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

但是,这些敏感的题材却无法播出。

在拍摄这些影片的时候,李玉接触到了女同性恋群体,她开始关注这类少数群体,并试图将她们的生活表现出来。

对李玉来说,这就像是自己的使命,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

影像是最好的记录。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李玉有一种感觉,她觉得纪录片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方式,因为做出一部好的纪录片很有可能会侵犯到别人的隐私。

于是,她决定用影像来讲故事,用故事的方式来完成自己对女性关系的思考。

《今年夏天》的故事情节几乎都来源于李玉认识的女同性恋者,电影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恰好就是一对恋人。

遗憾的是,电影拍摄完成之后,两个人分道扬镳了。

这部电影对她们而言,是最后的纪念。

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李玉对女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女性和女性之间是可以彻底沟通的,但女性和男性之间不可以。

因为很多东西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李玉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和思考,她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二部电影。

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部电影的命运。

影像是最好的记录,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记录下来,总有意义。

女性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始终是李玉关注的焦点,也是她电影的核心。

在她之后的很多电影中,她都会选择被主流社会忽视的女性作为主角。

她在电影里塑造的大多是卑微、弱势、迷茫的女性。

她们出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被生活伤害着,却无法说出自己的无奈和委屈。

在李玉的电影中,男性是缺席的,甚至是错位的。

观众在李玉的电影里看见的不是女性的欲望的世界,而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

她提醒我们,男性并不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女性才最了解女性。

在《今年夏天》里,我们几乎看不见一个完整的父亲形象,而这些父亲形象却又一直存在着。

比如某位女儿和父亲之间讳莫如深的秘密,某位父亲因为有外遇被发现而跪在母亲面前求情,某位父亲和母亲离婚。

所以,她们选择和女性相爱仅仅是为了治愈童年。

倪震说,女性导演更自觉地从性别意义上重新把女性挽救出来,从形象的独立性到电影语言的特殊性上表达女性独立的感觉,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李玉在电影中塑造的这些女性形象都有相似的命运,她们几乎都是弱势群体,被伤害之后,选择通过同性获得温暖。

但我相信,不管她们如何选择,这都是一种成长,她们在困境中生存,然后不断寻找自己的精神出路,经历过迷茫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5 ) 我们大多在无助中生存

我们大多在无助中生存   ——观《今年夏天》   文/3rdROCK      1、   说来惭愧,我是冲着市场宣传的那句“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故事片”找来《今年夏天》。

对其中“中国第一部”五个字抱有好奇。

另外作为一个也打算拍个长片的人,我想看看导演李玉——她的(和现在俗不可奈的张艺谋先生当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得到威尼斯国际影展艾尔维拉·娜塔莉奖)处女作究竟如何。

  去年的好几份刊物都拿《今年夏天》说事。

除了表扬导演,猎奇禁片。

言外之意还是中国性开放。

文化人人士以外的人士也开始关怀一种“特殊”性类群的存在。

特殊两字没有堂皇出现,但大多数报道都带着奇怪的颜色。

看了些同姓恋电影能拉出来的名单就一大串,伪同姓恋电影更是一箩筐。

我个人对特殊题材不挑剔。

如果片子拍不好,照样上板砖。

     2、   读者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电影故事。

但我的侧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

我写下去。

换行。

     3、   某动物园的大象饲养员小群是个三十岁的女人。

在民间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她被迫去赶一场场矫情无聊的相亲仪式。

可是她其实不喜欢男人。

小时候她哥哥像揍一个男人一样的揍她。

她觉得挺好,以后哥娶什么样的女人,她就娶什么样的。

后来哥死了,哥的愿望成为小群的夙愿。

  在失去爱人两年后,小群找到了开小服装店的女人小玲。

两人相爱。

两件事情惊动了逐渐成熟的两人世界。

  一是小群的妈妈赶来看女儿,督促小群去找对象。

小群和小玲就不能在自己家里公开缠绵。

与爱人在一起却不能表达爱意在导演纪实拍摄处理下和屋子里的鱼缸一样既可以装入安详还可能预示生命的突变。

  另外一件事是,前爱人军军为多警察来小群处避风头。

小群后来才知道,并非如军军所讲,她抢了银行。

军军在和一个警察睡了一觉后,偷了那人的手枪,回家杀了从小就强暴她的父亲。

        4、   这部电影让人满意不是它涉及的同姓恋领域。

这只是一个叙述的借口。

下面一段话是导演李玉说的——“我想表达的是女人真正的痛苦和无助……”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导演李玉并非同性恋者却能拍了一部同姓恋电影。

  我们大多在无助中生存,差别在于有人得到帮助有人遭到拒绝,遭到拒绝的就得承受痛苦。

在影片中四个女人都展现了各自无助的一面。

  小群的无助来自诸多方面,家庭,前爱人和现在的伴侣小玲。

她必须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找到平衡点。

她在迷离一段时间后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即自己的空间里找到幸福的感觉。

良宵苦短,小群没想到,母亲的出现会让自己必须公开“秘密”,军军的出现会导致爱人的猜忌还终要结束她和小玲美好的两人世界。

  小玲的无助在于对这段感情的痴情,她把小群当作归属。

从异性男友那里出来后,她把一切都放进小群的世界。

她可以接受小群的亲人(母亲),但不能原谅小群把对自己的感情分享给别人(军军)。

这里就无所谓什么同性还是异性的爱情,只能强调小玲的感情很真。

唯一拒绝她是大概只有影片没有言说的,军军被捕后她和小群的生活。

  军军的无助来于为自己的自由复仇后的被法律的报复,她得到了小群的帮助,得于藏身动物园,然而对自由渴望出卖了她的身体,她最终还是被一个和小群相过亲的警察逮捕。

  小群母亲的无助来自和丈夫离婚后对幸福失去的信心,她得到在给女儿介绍对象的时候居然给自己找了个老伴,而且得到了双方儿女的同意。

爱听崔健音乐的老太太的影片中唯一的润滑剂。

她不是为了打破沉闷基调,而是为了强化女人在无助面前的一种积极的状态。

如同老太太为了迟暮的爱情改变了着装习惯,如同她从歌曲里听到的真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5、   简单的故事,恰如合适的兵器被出身拍纪录片的李玉拿捏在手。

这不是说拍纪录片的导演只适合拍摄朴实的镜头,相反,拍得好纪录片的导演适合做任何种类的电影。

这部电影以朴素的镜头语言,偏暗的影调(几次亮色,比如小群和小玲在鱼缸边,在阳光下小玲回到小群身边,让人在压抑的同时,得到一个饱满的呼吸)。

影片流水似的推动和生活一般无二,导演逃脱了猎奇或卖弄意识的卑鄙群落,只是一个诚实的讲故事者。

使片子在冰冷语气中有了温暖的人性。

     6、   好电影。

  关于电影以外的花絮就不废话了。

读者可以在网络上找到,那是娱记的工作。

              2002年12月31日晚看片   2003年1月1日凌晨文

 6 ) 四个女人的困境

这是李玉的第一部剧情片,李玉一直关注女性题材,这部今年夏天(fish and elephant)便是她的起点。

小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

影片主人公小群是一名同性恋者,她注定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小群被母亲和表哥多次安排相亲。

而让我佩服的是,小群表现得不卑不亢,她从来没有欺骗过别人和自己,向相亲者坦诚自己是同性恋者喜欢女人。

最后,小群向母亲诚恳地坦白了——我也需要一个爱人,只不过她是一个女人,并最终得到了母亲的理解。

小群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同性恋者面对社会守旧观念,无形中挑战了传统伦理纲常的困境,而让人宽慰的是,小群起码得到了母亲的暂时的理解,但是她与小玲的感情何去何从就不得而知了。

小玲:

 7 ) 今年夏天

中午我拿了纸笔,将板凳搬到单位阳台上,写下以下文字。

我能看到近处的香樟树,开垦的荒地,远处被树林覆盖的狮子山,空旷的马路延伸到南湖的郊区,知了声此起彼伏。

就如这部电影《今年夏天》一样,夏天的味道犹如桔子的汁水滴在一张宣纸上,渲染开来的浸泽带着自然扩散开来的甜蜜。

两个外貌平常的女孩,置身与陈旧交替的画面之中,镜头的晃动犹如夏天空气里浮动的热浪,小商贩的店门口,一对夫妇正在吵嘴,总有些人蹲在路边吃着冰棒,时间在唇边百无聊赖地慢慢蒸腾。

这样的季节,任何事情都在真实的发生,容不得质疑,包括两个女孩的相爱,她们一起喂鱼,互相点烟,抚摸亲吻,相拥而睡,都是如此平常而干净。

就连苦口婆心劝女儿出嫁的母亲也是逼真而亲近的。

我看过好几部关于拉拉或者同志的影片。

也听过关于同性恋的心理课程的讲课,对于这种现象也不再大惊小怪。

但是这些影片无一不体现自身痛苦挣扎与外界不理解的羞辱,他们大都模样光鲜,镜头也竭力想呈现艺术的美感与和谐,仿佛在讨好观众对他们的理解。

但是这部片子一切在昏黄和陈旧的色泽下,美的无声无息,没有太多的语言修饰和神色交流,就连彼此的矛盾也体现来自第三者的误解,这种看似用烂的情节之上。

小小的误解引出女孩从前的过往故事,那样的合情合理。

香樟树,在有着好听名字的台风下鼓动翻转。

蝉声,一下一下地,把我扯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夏天。

 8 ) 中国第一女同电影,支持你

08年7月30日晚。

自己炸牛肉肠,煮稀饭吃。

稀饭要煮好久才能熟。

很震撼。

片子暴露了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实况,充溢着女性主义的思想,很多细节都很到位。

开头以女主人公低头俯视拉开帷幕。

女性是在低头,不过也在俯视。

街上跌倒的人。

掉东西的人。

这个动态不定的空间。

大象都是有牙的。

亚洲母象的没有成了例外。

因为以雄为例。

小玲面对男性强势决不退让,而面对欣赏也同时被欣赏的主人公却舍弃物质利益。

真正的认同感才能产生幸福感。

君君最后扣动的空洞的扳机声音宣告女性反抗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

警察叔叔的国骂也很强烈地凸现了中国男权主义的厚重。

他拿枪冲击房间的动作无比英勇叫(女)人熟悉又陌生、恐惧。

妈妈为男人放弃自己喜欢的红色,女儿叫所有男人放弃自己。

希望的存在是肯定的。

微笑但响亮。

 9 ) 非职业演员携带的真实感

正如此片的英文名-Fish and Elephant,两个女孩,一个养着象,一个喂着鱼,两人在服装店第一次相遇,一百多的衣服竟然只卖了三十,一见钟情的力量还真是不可低估,于是,男友立马分手,两人迅速发展,留电话时候小群趁机闻了下小玲的头发,两人之间的感觉是那种真的喜欢才会有的表现,只是靠近一点,都让人快乐。

后来小玲因为吃醋把鱼弄死,这是一种常见的被情感挟持后的幼稚行径,心疼鱼,但这种爱的表现拙稚而可爱。

影片纪实般的拍摄手法与蓝宇有着颇为相似的感觉,加上全部非职业演员的启用,营造出极为真实的情感表现,重复的相亲场景下的对话其实是寄托了主创对价值观的探讨和对同性情感的支持与维护,演员自然的表演也将这些观点表现的平常却有力。

总之,喜欢这两个女孩之间的感觉,自然真心的喜欢,是甜甜的爱情,会二刷,到时再评!

 10 ) 《今年夏天》:精神的拍案

小群和小玲的铃铛般的蝉燥扬起了一个同性恋的斑斓戏曲。

唏嘘。

作为北漂一族的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冬日一般的浮游广寒,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这样的世界生存,必定要跨越栏杆还有超越世俗藩篱的灵犀之舞。

小群正当三十岁年华,是一个喂食大象的饲养员,也在逼仄的家里养着金鱼。

母亲无休止的关心和催促让她感到无所适从,她说了,只对女人感兴趣。

婚配事宜在相亲中展开,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拍案,不拘一格自由不羁的洒脱与真性情。

小玲则是一家服装店的服务员。

她的女权倾向可以从她对男性购买者的敷衍轻慢和对女性购买者的宽容大度显现出来。

所有的念想和作为女性的光辉自此灼灼闪耀,而她的雨点般的温情与不齿于同撩妹男子为伍的自我价值的体惜,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她不是一个轻佻浮躁的女子,她只爱小群,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让她过得解放和四溢。

一个叫君君的女子——小群老家的相好来到北京找小群。

君君的身世复杂坎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小被父亲性暴力对待的历史,母亲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亡故,让她拿一把手枪解决了父亲的性命。

小玲看到了小群和君君在一起的样子,以为是小群星象衔新宠,毒死了小群鱼缸里的鱼。

正如小群的母亲对于小群同性恋的理解,小玲对于小群亦有着心底里衍生出的花朵,以宽容和身体精神的热情来面对商品经济婚姻市场杂乱无章的现实。

意绪是曼妙和滋味着的胭脂茉莉。

小群的母亲和其父亲离异多年,和一个温和理智的男子发展出了黄昏恋。

然而上一辈的凌驾与叛逆毕竟只是少数,小群母亲为了这个新的对象改变了喜欢穿红衣的爱好,而以素淡为主来阐释顺服的小女人式的欢愉。

小群对于母亲非常理解,同意他们的婚姻,这种母与女的相互理解排斥了传统观念的飙升造次。

和小群相亲过的警察终于在寓所找到了弑父的君君。

误以为可以杀出重围以枪顶住警察的君君,却发现自己的枪支里早没有了子弹,她的最终伏法让人看不到救赎的因循,因为在内心层次上来说她也是自由不羁却命途多舛的人。

金鱼与大象,这两个充满丰富意喻性的象征。

女性受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盘剥,就诚如金鱼一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大象似乎象征着一股父权制的力道,悲催掀翻了君君的终身幸福乃至她的性命。

孤惘深沉,心弦按捺,诗意中发掘出一道人道主义的温情。

这是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的电影,在小群母亲再婚酒席上,小群和小玲却没有出现,而是超越了限制和体制化的孝道,大尺度的接吻,恣睢的享受女人作为个体生命的意念力。

情为何物,自由的意志的展开可以将传统的现实击打的皮开肉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种精神的拍案本身就是一种意志的无愧于心的救赎。

《今年夏天》短评

切掉的十分钟感觉会很精彩。表示气愤

8分钟前
  • lucaisyoung
  • 还行

当时看得VCD,画面质量太差了,差到记不清张浅潜长什么样子。这是个女同片,同时期的蓝宇是男同片。

10分钟前
  • onepagememory
  • 还行

为毛评分那么低 我觉得很棒啊 想到面子 两人饭桌下偷牵手的画面会是我最爱的电影场景吧除了蓝色大门 还有她说我需要的只是一个爱人

15分钟前
  • 張猜猜
  • 力荐

觉得中国人活的比较累,在外面仁义道德样样遵守,到了家还有个最要命的孝。家庭带来的压力柔柔的,拥抱里掺上一点儿眼泪,一下子就把你撂倒了,没什么反驳的余地。虽说时代变得快思想也越来越自由,可有些人事就是没变。里面的男人说希望找个“贤,贵,荡”的妻子,即使是现在这样想的也大有人在。

17分钟前
  • 赛博大象
  • 还行

李玉导演的四部片子都看完了,一如既往的纪实一如既往的沉闷/电影中确实有青岛话,母亲说的话真家常/向来不是很待见同志题材的片子,不知自己身上有的对方身上也有,这到底有个什么劲?求解

18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还行

主要是“李玉”和“中国第一部女同电影”支撑着我看下去的。。。

22分钟前
  • 较差

虽然当时很先锋涉及很多今日也很热的议题但是无论是剧本画面表演都太粗糙了。

24分钟前
  • 小玉
  • 还行

fish and elephant.

25分钟前
  • 这这也是杨纸儿
  • 推荐

很粗糙,但是也很真情实感。

28分钟前
  • -M-
  • 还行

灰蒙蒙,暗淡淡,女主露胸不露脸,睡在半梦半醒之间,人生都市边缘,哪里才是明天,婚恋的迷茫,长辈的执念,伴侣的期盼,社会的拥挤,种种如斯,岂一个愁字了得

33分钟前
  • 愿今朝
  • 还行

老妈才是亮点呐

38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还行

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呀!大量的长镜头也只是模仿.

39分钟前
  • 东木韦
  • 还行

女人不需要男人,就像鱼不需要自行车。同样,鱼也不需要大象。片中有一些意味太过明显的暗示,又没有好好包装,父权、男权、对同性恋的态度探讨、女同之间的感情真实度和性…在那个年代展现这些现在已毫不新奇的视点,确实先锋,果然是“大陆第一拉片”。

41分钟前
  • Haniel
  • 较差

果然好旧阿,我看到了红色版的1元钱

46分钟前
  • dynight
  • 还行

我读书少,欣赏不来…一颗星给影评的,居然可以分析出那么多东西

49分钟前
  • Gacia
  • 较差

一直看不清主人公外貌囧==

50分钟前
  • ER๑•ิ.•ั๑就这样怎么着
  • 还行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54分钟前
  • 雏菊🪴
  • 推荐

李玉处女作。

59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画质和演员让我止不住打分的手

1小时前
  • Chin
  • 较差

最鲜活的人物是妈妈,台词非常好。

1小时前
  • 路可可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