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樱花盛开

Kirschblüten - Hanami,快乐的伤逝(港),当樱花盛开(台),当樱花盛开时,樱花开,Cherry Blossoms

主演:艾尔玛·韦伯,汉内洛勒·埃尔斯纳,入月彩,马克西米连·布鲁克纳,纳嘉·乌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英语,日语年份:2008

《樱花盛开》剧照

樱花盛开 剧照 NO.1樱花盛开 剧照 NO.2樱花盛开 剧照 NO.3樱花盛开 剧照 NO.4樱花盛开 剧照 NO.5樱花盛开 剧照 NO.6樱花盛开 剧照 NO.13樱花盛开 剧照 NO.14樱花盛开 剧照 NO.15樱花盛开 剧照 NO.16樱花盛开 剧照 NO.17樱花盛开 剧照 NO.18樱花盛开 剧照 NO.19樱花盛开 剧照 NO.20

《樱花盛开》剧情介绍

樱花盛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鲁迪(艾尔玛·韦伯 Elmar Wepper 饰)和杜莉(汉娜萝蕾·艾尔斯纳 Hannelore Elsner 饰)是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但噩耗突然来临,杜莉得知鲁迪已经身患癌症且无救治希望,于是暗自隐瞒实情,说服他一同回到柏林,完成他长久以来的心愿。到了柏林的两位老人发现子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忙碌生活,根本无暇顾及他们二人,于是其意去波罗的海度假,不料二人刚到达目的地住进旅馆的第二天,杜莉却在睡梦中去世了。伤心的鲁迪决定独自完成妻子未偿的心愿,他来到东京,看到杜莉一直向往的樱花盛开和富士山,并认识了一位年轻的传统舞者优(入月彩 饰),由她带他寻找杜莉曾经的日本舞梦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好莱坞往事鲍勃心动第二季悠悠寸草心2昨日重现之舍命情缘雄狮少年2幽灵鬼屋柏林的女人开球:高尔夫女王魔发渔岛怒潮尼斯湖事件尖叫皇后第一季孩子那些事儿黑花园绝命人口436极黑的布伦希尔特罪域吸血鬼战争热搜女王烈火军校窈窕赌女2游戏王5D's电光火石幻灵镇魂曲大庆兄弟绝命鳄口时间会议暗潮汹涌之惊魂12小时面露一人饭蜂蜜与四叶草

《樱花盛开》长篇影评

 1 ) 苍蝇在心头爬 是失去爱人的感觉吗

失去爱的人,像看见苍蝇在爬,心头觉得有东西在抓,应该痒,但摸摸身边,什么都没有了。

Rudi到了东京,说没有看见一只苍蝇,抓挠的感觉没有了?

带着蓝毛衣来到这片土地,也许是有一种别样的归属感吧。

文化的碰撞,却不惊异,带着爱,很好地杂糅了在一起。

“把孩子们养大,却成了陌生人。

”内心是推崇孝道的。

但是尽孝也意味着要牢牢锁在父母身边。

走不了那么远?

怎么办?

独生子女更加,怎么办?

没看过《东京物语》,儿女的“忙”和淡漠和内疚可以用常理理解。

但是善良的姑娘哪都有,为你们送上一枝樱花。

近期看不了关于死亡的电影。

还没到点呢,就会哭的乱七八糟。

坐在偌大的影院,还得忍着憋着不出声,眼泪呢,流吧不去擦。

没怎么看过德国电影,但好电影都有共同点。

真诚且平和是目前最最看重的。

有气度,不作高深,淡然,不用“惯用”那套表达大悲大喜。

配乐么,只想再听一次。

 2 ) 你的气泡里有几个人?

这个电影说出了某些我一直想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东西,,,,如果凑合着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我们一直想要过西方人的现代生活,但有没有想过然后怎么办?啰嗦一点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西方现代人对生活的要求是简单,清晰,快捷,自由,,,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人,和自己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些要求在西欧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而我们这些被压迫了5千年的中国人一想到西方人正过着这种神仙般的日子就羡慕的全身打哆嗦于是看到这部由德国人拍的山寨小津电影就不由有点惊诧,,,,两个纯种德国夫妻,放着在德国的神仙日子不过,非得要死要活的跑到日本找什么人生救赎,,,,德国人疯掉啦?这一刻我的心情就好像一群人去洗澡,我来晚了,赶紧扯了衣服就往前追,,,远远的却看到人家迎面跑回来了,,,其实仔细想下也没那么奇怪,,,,简单的难免单调,清晰的难免无聊,快捷的难免平庸,,,至于自由,就更麻烦了,没人打扰你和没人在乎你的差别其实小的可怜,你快乐的时候没人泼你冷水,来试图分一杯羹,意味着你难过的时候也没人会有兴趣来倾听就好像电影中的德国老头,老婆死后他才开始真正面对这个冷漠的世界,他有儿子,有女儿,有工作,有朋友,但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其实并不怎么了解他们,他们也不怎么了解我现代文化鼓励我们把自己包在一个气泡里,和每个人都保持一个舒适又安全的距离电影里的德国老头就是个颇为典型的例子,他老婆还活着的时候,他把自己和老婆包在气泡里,住在恬静的乡村,没有多余的人,没有多余的事,,,不管是儿女,还是亲戚还是朋友,没人可以打搅他们,,,,按现代西方文化的观点,所谓完美的生活也就是这样了虽然对儿女的疏远略有抱怨,却也不觉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问题,,,,因为与其说是子女对父母疏远了,不如说父母也压根不需要他们只可惜这种完美的状态在他他老婆死后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在葬礼后,他站在海边,儿子在他身后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有多爱他的母亲,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也一个字也说不出,,,背后的这人是他儿子,却不是他亲人他呆在子女身边,发觉这压根是一群陌生人,他回到家,发现这只是一间空屋子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只能抱着一箱子老婆的衣物跑去老婆号称一直向往着的日本,,,,这与其说是一种追寻,不如说是绝望的逃亡其实他明白,,,他的气泡里只有他和老婆,现在老婆死了,气泡却不会死,不管跑到哪里,都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他没有去寻找什么新的伴侣或者新的朋友,他只是默默的把老婆的衣服穿在身上,,,他清楚而绝望的明白这一点用都没有,但同样清晰的是,这是他唯一能够拥有的东西在现实版本里,大概这个老头会在孤独的死在拥挤的东京街头,,,不过导演好心的启动了上帝模式给他发了个十全十美的日本美少女,,,好吧,,或许没那么美,,,但至少是个少女,,,只是即使是这位上帝直送的美少女也打不开老头的气泡,,,,,,她能安慰他,能帮助他,能带他去看富士山,能教他诡异的Butoh dance 来释放心中的悲伤,,,但却走不进那个气泡一直到死去,老头拥有的只有他的老婆,他的老婆拥有的也只是老头这或许很浪漫,但也是颇为凄凉的浪漫而且不应该忘记的是这个凄凉的老头已经是最幸运的那群人之一了,,,看看周围,又有几个人能拥有那么纯粹而强烈的爱情? 你的气泡里会不会从一开始就只有你一个人?

 3 ) **

看了一半的时候上了趟厕所 脑子里面忽然想 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还会剩下多少时间 所以趁早干吧 想想 如果现在死掉 还有多少最想做的事情没有做 于是鉴定了我走下一步的决心

 4 ) 『生如樱花亦蜉蝣。』

<图片1>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部电影太符合我的口味了,开场30多分钟已经让我眼眶湿润了,“我不能想象没有他的陪伴会怎样”。

杜丽在电影开始就定下了电影要走伤感路线的基调。

【柏林•波罗的海】面对相伴一生却因疾病要分开的爱人,面对家庭情感已然冷漠的子女,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楚,鲁迪在波罗的海边对杜丽说【我们还有彼此,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杜丽没有回应,只是她在努力隐忍克制自己的情绪。

她知道他不能陪伴她多久了,但谁又知结局居然是她先丢下了鲁迪一人。

子女们纷纷抱怨着没时间陪伴老人,看着老人在车站取不到车票而坐在车站的长凳上发呆就觉得特辛酸。

孙女抱怨自己的房间被占用了,给爷爷按摩捶肩居然要收下奶奶的零用钱作为代价。

在柏林的子女相互抱怨老人对东京的小儿子更关心,甚至陪伴杜丽去看舞踏表演的也是女儿的百合女友,亲情的羁绊已经渐渐淡如水了,开篇的桥段已经是向小津的《东京物语》致敬了,感觉西方人对于亲情的羁绊比东方人要冷淡很多,毕竟子女都是成年后就离开家,然后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无暇顾及父母,而在我大天朝,像我这样离开麻麻就饿死的应该也不少吧。

他以为他们还有时间,但她知道,时日无多了,在波罗的海边他们依偎在一起,同穿一件针织衫,她是左胳膊,他是右胳膊,虽然海风很大很冷,但这段真的超暖。

在她走的那天。

他们相拥起舞,要知道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

夜晚,她看到了来自另一个自己的召唤,于是她丢下他去了。

<图片2>【东京•富士山】鲁迪这个中规中矩古板的老人家在收拾杜丽遗物的时候最终决定去东京寻找他的杜丽。

世上一定有另外一个她,过着她想要的生活。

他带上妻子的和服睡衣和衣服,就像她还在身边。

繁华的霓虹国里有很多纸醉金迷。

老人就像是游大观园一样,先是儿子的日常漫画映入眼帘,接着被拉去看了艳舞表演,享受了半次贴身服务的泡泡浴,他穿着妻子的衣服带着她去看樱花,几经无所事事的几天后,他在樱花树下看到了涂着白面的少女拿着电话翩翩起舞。

“舞踏,影子的舞蹈,生人与死人的舞蹈。

感受风,感受光线,你便能与逝去的人们共舞。

”少女如是说,舞踏就像摆弄着生命、巍巍立起的尸体,所以它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拥抱生命拥抱死亡。

女孩对已故母亲的思念可以通过舞踏传达,她教鲁迪跳舞,送鲁迪到地铁上,一个陌生女孩的关怀和儿子每日公务繁忙不能嘘寒问暖是鲜明对比。

相对于子女,反而是外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更多,不禁令人唏嘘。

<图片3>鲁迪和优相伴去了富士山。

无奈富士山君实在是太害羞,经常掩面示人,终于有一天的凌晨,富士山君露出了真颜。

鲁迪涂了白面,换上妻子的衣服到山下完成妻子的心愿。

鲁迪在富士山下的舞踏就让他真正感知与杜丽手臂交缠共舞的喜悦,如女儿百合恋人说的,也许最终他真得很快乐。

跳舞这段拍的极美,杜丽像是存在在鲁迪的身体内,如果你爱一个人,不知不觉,就就会变成TA。

优对小儿子说,你父母现在应该很幸福,因为他们变成了这个(一对相依的卷心菜卷)。

女性导演让电影细节处处打动人,妻子在车上带着墨镜掩饰哽咽的情绪、睡前那一刻的牵手、两人在海边同穿一件针织衫、妻子去世后他在床左边摆了妻子的衣服,自己躺在右边…真正的爱应该就是如此相濡以沫,可以无言,但一个拥抱足以。

樱花最能代表瞬间,它悄无声息的开了,又悄然飘落,时间总喜欢给人恍如隔世的错觉。

时间在流逝,在有生之年,我们珍视的人能和我们一起慢慢变老,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5 ) 如果是在舞蹈 我可以忘记呼吸

“舞踏是影子的舞蹈,跳舞的不是我,是影子。

我不知道那影子是谁。

每个人都能跳舞踏。

每个人都有影子,年轻人,老人,女人,男人,每个活着的人,每个死去的人,他们可以共舞。

你可以感受到逝去的回忆,可以感受到风,还有樱花,很多的樱花,你用手抱紧它们,抱紧,抱紧,你会发现有许多影子在你的身体里,而那些影子要离开,哦等等,等等,先别走,揽住它们,抓住它们,留住那些影子,感受它们。

”你看我的影子,那是我全部的幸福,我全部的绝望。

我积累多少年都不会觉得疲惫,只是在我向它问好,邀它共舞时,我突然发现我才是幸福我才是绝望,我看见黎明前的昏暗,鸽子眼中的幽冥,看见自己满身衰老的斑点、纵横的沟壑、总在潮湿的眼角。

弯曲手指,闭上双眼。

我终于知道我想留住什么,追随什么。

我一点儿都不想沉没在生命的苦海里,只愿在风里飘摇,就像爱在生命中飘摇那样。

在季节的末尾那样盛开一次就够了。

你看到浮在水面上一片片一团团粉密的影子也该想像得出它们在树上开着时的样子。

然而我说不好,现在和曾经,究竟哪个更安详,哪个更鲜艳。

 6 ) 樱花就要开了啊

《Kirschblüten - Hanami》中译(《当樱花盛开》、英译《Cherry Blossoms》)Director:Doris DörrieRelease Date:19 February 2009 强烈推荐一个德国片子《Kirschblüten - Hanami》(《当樱花盛开》)。

2008年巴伐利亚电影节金奖,2008年柏林金熊奖提名,2008年釜山国际影展,西雅图国际影展参展片,目前正在韩国上映。

德国小镇。

一对老夫妇。

大儿子,女儿都去柏林工作了,小儿子远在东京工作。

妻子担心丈夫Rudi的晚期癌症,带他去看在柏林孩子孙子,意想不到的是老太太忽然先走了。

此一番生离别,平时无动于衷的丈夫醍醐灌顶,带着妻子遗留的衣衫项链,去妻子一直想去的日本。

身穿着妻子喜爱的睡袍,涂着粉面,在为妻子招魂的舞蹈中,倒在富士山下的湖边。

在这段故事梗概中,你已经看到了《东京物语》的影子吧。

是的,电影中女儿的同性恋女友陪着老夫妇逛柏林,女友到乡下看望寡居的老头,老夫妇在柏林大儿子女儿家的遭遇,两人最后一次看海几场戏,简直是从《东京物语》中剪下来的。

不论是东方西方,长大成人的孩子都显得对父母冷漠残酷,漠不关心,拒绝理解。

小津表现人生的无奈温良含蓄,对死亡以及死亡后的承担也是东方式的隐忍通达(起码在外观上),生活毕竟还是要过下去的。

西方对死亡主题则更晦暗更沉重,无法躲闪。

我喜欢《当樱花盛开时》多于《东京物语》。

倒不在于对死的态度上,而大概是因为我是那种既然爱了就要做的人。

爱要有表达,有沟通,有回应。

心里纵然怀着云垂海立般的深情,不表达就像自己是个空心人一般。

可是,我们人类是那么拙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深深爱了,埋在心里,临了对异国的树洞喊几声。

仿佛只有通过一支歌,一回舞,一封信,一段影像才能连接生死,让爱起死回生。

电影中风姿卓绝的老太太心知老头好,爱护了他一辈子,可老头得等妻子去世后才彻悟,痛得活不下去,痛得和孩子们吃吃饭也要抹眼泪。

而老太太生前呢,看一场戏,老头子宁可在剧场外等,也不愿陪着看。

爱和死。

死后方觉有爱。

《东京物语》里,我们就像看自己胖胖的,慈爱的,记性不好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之间还爱得死去活来的啊?

是啊,死去活来的,比少年时还深挚,沉甸甸的,扎心扎肺的。

东京。

小儿子真不像话,在写字楼里上班,让老头在对面酒吧等他。

老头子等到天昏地暗,不见人来。

把老太太生前熨烫好的蓝手帕扎在栏杆上做标记,自己去转转。

日本,什么都有的国度。

公园里流浪少女的招魂舞,钢管俱乐部的逼真下体,成人旅馆的泡泡浴,就是没有老太太。

而这是她要来的国度。

老头子原只是个上班下班的普通人,并没什么大的超越平凡的志愿,他现在只是想让她看这一切,想看看她。

可如何跨过生死的门呢,贴着她的脸呢?

幸好,如云的樱花盛开了。

老头子抬头看着樱花。

多么热烈的盛放啊,拼命地绽开,一生一世只这一次。

而这的盛开,真好。

老头老太太表演得实在太好了。

对生,对爱那么自然地留恋,不舍得。

我最喜欢的镜头,波罗的海边,老太太怕老头冷,脱下自己蓝毛衣的右手袖子,套在老头右臂上,两人紧紧靠着,和穿一件毛衣。

老太太当夜在梦中走了。

 7 ) 蜉蝣

《蜉蝣》:“它的恩赐只有一天,悲伤的一天,喜悦的一天。

啊,让它生,让它舞,直到敲响暮钟,一天的光阴,那是它的宿命,黄昏的飞翔,才是它的天堂。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一对老夫妻,鲁迪和杜丽年复一年生活在一起。

一次体检后,杜丽意外发现丈夫鲁迪身患重病,生命时光所剩无几,强忍悲痛的杜丽决定和鲁迪一起出发四处走走,顺便看看几个儿女。

第一站来到柏林,这个陌生的大城市,然而忙碌的子女,疏离的亲情,非但没让老人们开心起来,反而倍感生命的孤寥。

之后,在杜丽的提议下,两人再次来到波罗的海,一望无际的深蓝色海水让老人觉得至少还能依靠彼此,殊不知,一直隐瞒丈夫病情的杜丽却突然溘然长逝,遭逢沉重打击的鲁迪,不但失去了妻子杜丽,更是失去了今后生活的方向和动力,何去何从,随后,鲁迪决定一人踏上旅途去东京——东京,那个小儿子工作的地方,同样也是妻子生前一直向往的城市。

到了东京之后的鲁迪,一方面要面对失去妻子的孤独无助,一方面要面对小儿子的荒唐自私。

身处异乡,寻着樱花和富士山的影子,鲁迪偶然结识了18岁的少女——优。

优告诉鲁迪,她每天都跳舞,和母亲一起跳舞,母亲去世整一年了,母亲生前爱打电话,如今她就拖着长长的电话线舞蹈,她说这让她觉得每天都和母亲呆在一起,失去妻子的鲁迪瞬间找到了心灵的慰籍,在儿子的冷漠疑惑下,鲁迪悄然约着优一同前往富士山,最后,终于在富士山的山脚下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心愿,和妻子一同舞蹈。

影片2008年在德国上映后,曾获当年德国电影劳拉奖银奖,不同于金奖和铜奖的叙述题材,影片淡淡的瞥开了宏大的战争题材以及历史写实,2小时内只描述了一对老夫妻先后去世的家庭故事,节奏缓慢,感情饱满而真实,再加上导演一度曾是小津安二郎的影迷,全片看完总让人联想到小津的另一部影片《东京物语》。

同样是两位倍受冷落的老人,同样是亲情日渐疏离的家庭,同样是一方苦苦守着逝去的另一方,从人物设计,到人物情感,可以说完全模仿了《东京物语》,唯一不同的是《东京物语》的老人在面对老伴去世后只是无奈,只是顺应天命,而这部影片里的鲁迪则踏上了旅程,寻着妻子生前最向往的富士山开启了另一段生命之旅。

‘’既不了知痛苦,亦不懂得爱,那在死中携我们而去的东西,还深深地藏匿。

‘’看完影片后,无意中想到了里尔克的一段诗句。

片中从妻子的离去,再到丈夫的离去,都借助了暗黑舞蹈这一形式。

波罗的海之行,妻子杜丽夜晚梦中对镜独舞,之后阴阳相隔;富士山脚下,丈夫鲁迪身穿妻子的衣服,代替妻子翩翩舞起,之后撒手人寰;东京街头的樱花公园,少女优手持电话旁若无人的舞蹈,一切只为祭奠早已过世的母亲......导演借助暗黑舞蹈静静的叙述死亡,生亦是舞蹈,死亦是。

作为战后在日本悄然兴起的暗黑舞蹈,舞者不仅要夸张的全身涂满白粉,表演时更是要赤身裸体,性别错乱,这种集合了日本传统舞蹈和西方现代舞的形式,需要表演者在舞台上暴烈呐喊,再配合几乎扭曲到变形的肢体语言,借以反映真实生命的死亡和消逝。

此外,影片的叙述角度也非常女性化,非常细致。

例如妻子杜丽的意外离去,这让观众对鲁迪之后生活的走向非常感兴趣,还有片中多次出现鲁迪深夜无法入睡,取出随身携带妻子的衣物,独自轻抚,以及发展到后来鲁迪更是直接穿上了妻子的衣物,间接表现了鲁迪想要延续妻子生命的愿望,等等这些切入内心的细节描叙,更是将整部影片从家庭剧的基调中超脱出来,充分反映出了主角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

 8 ) 樱花盛开

上午听《锵锵三人行》,梁文道讲,好的电影,好像是影片在和自己单独对话,好像一把钥匙,它开启了你的某段记忆,这些记忆,或许已经遥远,似乎要消失了,但在观影的那一刻,影片帮助你找回了它,它重新活过来,重新清晰。

那么,《樱花盛开》,也是一把钥匙,它开启的,是你的未来。

它向你打开一个世界,一个将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无太大意外或者变故的情况下,是必然来临的。

暮年必然来临的疾病、死亡。

这样的时刻,如何与离去的人相处?

如何与亲近的人相处?

如何与当时身处的世界相处?

妻子杜丽突然故去,那种毫无征兆的突然。

不知自己已经得癌症的丈夫鲁迪,懵懂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葬礼时,他能说出的只是:“大海真安静啊!

”之后,要一个人生活了。

他才逐渐觉察出妻子离开了自己。

可一下子接受不了,于是,他开始寻找她,按照她身前的梦想,穿着她的衣装,去她喜欢的城市,跳她喜欢的日本舞踏。

鲁迪结识了在富士山与影子跳舞的女孩:优。

他们成为好友。

从灵魂到心灵。

那个贫困的女孩,搽着粉白的脂粉,鲜红的小小的嘴唇,映花的白色和服,在樱花下与影子跳舞,与她故去的母亲对话。

她像一个天使。

最后,鲁迪终于见到富士山最美的一刻,终于在倒影着富士山的湖水边跳起舞踏,他感觉到,并感觉触摸到了自己的妻子。

他倒下的那一刻,应该是幸福的。

那个天使一样的女孩优也这样对鲁迪的儿子说。

整个影片,进展慢,但我享受这样的缓慢,甚至觉得可以再慢一点、再慢一点。

影片日本舞踏的部分,都很惊心,无论舞者、杜丽、优,还是鲁迪在跳,都被惊到。

另外,如果以后遇到行为怪诞,穿着怪诞的人,我要求自己不再诧异,要想到,他(她)或许正在自己的故事里。

再另外,很喜欢在饭桌上妈妈唱的《蜉蝣》:住手吧!

你要怎样?

戕害它吗?

何其残忍,你可知你的所为?

它的恩赐只有一天,悲伤的一天,喜乐的一天。

哦,让它生,让它舞,直到敲响暮鼓。

一天的光阴,那是它的宿命,黄昏的飞翔,才是它的天堂。

 9 ) 晚开的樱花

《樱花盛开》看到一小半的时候就直觉是个女导演拍的,事后爬上网一搜,果然。

判断依据一是每隔一段平凡生活场景就会突然闪入几帧极美的风景,男导演一般不玩这种唯美;二就是这位丈夫的悔过太到位了、太感人了,生活里我们常见不解风情的刻板男人,但不常见善于悔过的,这位老头儿不但努力补了过而且还学会了理解风情和梦想,这也很像是女性导演的美好设想。

这么说有点冷。

要是我不相信存在着这种男人,这个电影对我基本上就不成立了。

可是我还是愿意相信,如你所知,我经常被“美”折服。

当然,也因为电影的许多部分又相当真实,整个是一个奇妙的现实和梦幻的结合体,拿中国电影比,像是杨德昌和王家卫被织到了一起——杜丽和鲁迪老两口数十年如一日的寻常生活、三个子女那种并不虚假但很稀薄的孝心、现代东京喧嚣冷漠的都市面貌,这些部分充盈着真实的细节,像台湾文艺片一样细致耐烦,有一种沉甸朴实的力量,压得住整部片子的阵脚,使得另外那部分美丽的情节(鲁迪在妻子死去后终于知道她为家人牺牲了自己一生的东方舞蹈梦,幡然悔悟,代她远赴日本学习舞蹈、观赏富士山,顺便还和一位东京小孤女结下忘年交……)也显得不那么轻幻了。

沉重和轻灵、实在和幻想被串编到一块儿,就像拿家织棉布和绣花绸缎拼缀成了一件华服,还让人觉得很自然、很美。

虽然是迟到的救赎,但老男人鲁迪在赎罪历程中笨拙地学会了欣赏美、领略玄奥的日本文化、关爱陌生人。

晚是晚了些,比终生不知道好,朝闻夕死,可矣。

 10 ) 《樱花盛开》

一个丈夫追逐亡妻愿望前往异域的故事。

前半段如同夫妻的赞美诗:固定机位追求精致的构图,虽以冷色调为主,但也烘托出和谐的氛围;很多人物间的对话段落是手提式摄影完成,有着现实的琐碎,暖暖的色调却感觉如同一件毛衣。

来到日本后,基本没有固定镜头,不稳定的感觉就如同鳏夫对于新环境的困扰和无法摆脱对亡妻的思念。

卷心菜卷、共舞、多角度的富士山……客死他乡的丈夫最后与亡妻相守。

选择在这样一个天气看这样一部影片真不是很明智,影片也就犹如北京现在晚上的温度,不管穿多少(不管影片多么美),因为没有供暖气,从脚下开始还是彻骨的寒。

2008-10-30

《樱花盛开》短评

蛮感人的却不是我喜欢的题材

5分钟前
  • 发面馒头
  • 还行

我想起了迷失东京 \ 生的苍凉和壮丽大概就是如此 就像樱花用死亡造就了伟大 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却好过虚伪的漫长时光 最后所有都随风而去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真的体会。。。

6分钟前
  • 高小梵
  • 推荐

凌晨四点在M里看的唏嘘一片

9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力荐

生命如蜉蝣。唯爱非也。

11分钟前
  • TTTZB
  • 力荐

所有的冷漠無情歸於德國,所有的美麗感人歸於日本;意味深長,表達刻意--反差(文化),視角轉換(妻子過渡至丈夫),虛實並置(最後一場舞)。

14分钟前
  • lucy&#39;s sad
  • 还行

德意志東京印象

19分钟前
  • Emily Strange
  • 还行

欣赏不来

21分钟前
  • 豆友21312249
  • 还行

最后跳舞 终于在一起了 妻子要的就是陪伴一样的舞蹈 幸好最后丈夫给与了

22分钟前
  • Guerrilla
  • 还行

细腻优美的摄影,涓涓细流的思念。樱花的绽放总是美丽而短暂,人生即如此。爱一个人要在他美丽绽放的时刻紧紧拥有,否则逝去的怀念永远只是遗憾。后半段多彩的日本文化记忆深刻:轨道交通、情色文化、樱花满园、饮食居住、现代舞蹈、死亡仪式。。。

25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太伤感了,把人生拍得就像一场并不漫长的告别

29分钟前
  • lakeblur
  • 推荐

开头可以给5星,抄完东京物语可以给4星,到了日本恶趣味爆发可以给3星,看完结局只能给2星

33分钟前
  • 萨尔维亚之蓝
  • 较差

温和的女性视角令人激赏,但有些桥段未免过于煽情,少了份不动声色,另,情节硬伤颇多,有点为了致敬而致敬的感觉,西式小津=现今大热的治愈系。

38分钟前
  • doee
  • 推荐

有些东西有点不能接受,主要还是猪脚的日本舞蹈舞得有些过了,还有那小姑娘给人感觉不真实,虽然有遗憾

40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日本女孩那段舞踏真是惊艳至极。。。

44分钟前
  • 卡玛
  • 还行

情节比较老套,又是孤寡老人被子女嫌弃然后在他人身上找到慰藉,几个自私子女的设定也过于典型。比较亮点的是跨文化交流的部分,但也有猎奇之嫌,比如老头刚到日本一开始去色情场所之类的。

48分钟前
  • 你压着我腿毛了
  • 还行

“暗黑舞踏”令人着迷。

49分钟前
  • 陌Mо躲雨熊
  • 还行

2.5 无论德国本土(巴伐利亚、柏林、北海边)还是日本,全是刻板印象。

52分钟前
  • Q影誌
  • 较差

看得像患了伤风:美景养眼,情感养心。

54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推荐

导演绝对是小津粉丝。自我原创部分只是后部的日本行。全片看下来,后部本应清新脱俗,结果烟火气浓重。好在父亲与母亲灵魂共舞一段力道绵长,哀而不伤,也不过分矫情,得以力挽狂澜。

5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理解不能。

59分钟前
  • 古格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