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工作都挺忙的,尼玛就不要拍出这种傻逼弱智脑残的东西来恶心人了啊!!
我一口气没上来红烧肉差点喷出来,尼玛知道猪肉对于在马尔代夫的中国人的神圣意义吗?!!!
凉宫春日是个什么人呢,我是真没发现哪好看,咋咋呼呼,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理会别人感受,希望所有人都把她当祖宗的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居然被写成是构造这个世界的神??!!
我操你妹啊她这种货色都是神那我表妹就是圣母玛利亚啊!!!
说是凉宫春日的忧郁,哪忧郁了?
我还以为是治愈系,整部片子下来完全是她把所有的观众整忧郁了好不好。
男主角都受不了要给丫的一巴掌啊!!!
一树为什么要拦他啊!!
打啊打啊给观众出气啊!!
心情此起彼伏只要不稳定就会破坏整个世界,她丫的就是一坨屎其他几位真正的牛逼人士都是厕纸!!
难为你了啊,长门有希!!!
重复了N集的暑假篇(是因为这样画起来比较省事吗,银魂都没你不要脸啊!
),最后不就是希望男主角能陪丫的多呆一会吗,可惜人家就不喜欢你,就是喜欢朝比奈学姐!
学姐虽然性格软弱(因为你是神而忍让你),但是凭什么就成了你臆想中的玩具了啊!
这种人能有男生喜欢就怪了,居然还被写成每次都是先甩别人,哦哈哈哈哈啊笑死我。
总之这是一部完全不知道它在演什么,说什么,主角设定一塌糊涂的动漫。
幸好只有28集。
最后5集我都木有看,是她拍的傻逼电影。
建议大家也不要看,一集都别看。
喷猪肉还好点,就怕你们喷血。
匆匆观赏完《凉宫春日的忧郁》,仿佛对自己的校园生活史作了一次“过电影”。
GBA上的逆转裁判、DIY自制的PC游戏、舞台上的摇滚演出……貌似我自己的经历就带有很多“SOS团”的影子,不过幸好只可回忆。
如果要作深度的解读分析,那么我就不可避免地要把本片拿来与同样经典的《欢迎来到N.H.K.》和《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作比较。
因为这三部片子,都是通过动画的形式对所谓OTAKU(御宅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进行批判。
《欢迎来到N.H.K.》讲述的是非常具有现实感的OTAKU纪实故事,而《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则完全注重于超现实的OTAKU精神世界本身。
《凉宫春日的忧郁》剑走偏锋,采用现实与超现实两两结合的方式,并且把批判对象——OTAKU本身的形象附加到OTAKU们自己的崇拜对象——超“萌”的二次元美少女——凉宫春日身上,真可谓是独具匠心,同时也无比“邪恶”。
将OTAKU从虚幻/虚构/虚假的世界里拉回到现实,《欢迎来到N.H.K.》用的是希望,《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用的是亲情,《凉宫春日的忧郁》则用的是爱情。
从拍摄手法来看,《凉宫春日的忧郁》也大胆地采用了很多实验性的做法,比如断裂混杂的时间线、动画模仿DV效果、3分15秒的定格画面、众多的角色意识流心理描写等等,充分地把《EVA》创于1995年的动画“新浪潮”风格发扬光大。
用豆瓣上某位网友的话来讲,说白了就是“只有真正牛B的片子才敢这么玩”。
去年9月我在东京就从秋叶原遍街的凉宫春日海报感受到了观众们对此片的狂热,今次终于完整地观赏了一遍,才了解到果然名不虚传。
很多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补完动漫,补原著小说。
真的是很神奇的作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需看上一集,或者闲读两章原著,心情就会变美丽。
真的很羡慕团长大人,全世界都属于她一个人。
各种奇思妙想也都可以变为现实,无所畏惧,无需畏惧!
还记得想要成为和团长第二时的心情。
经年已逝,渐渐发现了现实的桎梏,渐渐的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但是,如果没有这部作品可能会更糟。
这部作品的制作放到当下也是一流水准,担心过时的朋友可以放心观看。
本质是日常剧,风格是喜剧,科幻,逻辑清晰。
喜爱吐槽的神选之人: 阿虚 外星载体三无人物: 长门有希 (三无特指:无口,无心,无表情)特定区域内的超能力者: 古泉一树 来自未来的软萌学姐: 朝比奈实玖瑠 拥有改变世界能力却不自知的团长大人: 凉宫春日组成了一个神奇的社团:SOS团(让世界变得更热闹的凉宫春日团,简称:SOS团)剧情,配乐,声优都很棒,特别是人物的塑造非常丰满。
”无尽的八月“(几乎同样的剧情和台词,连续拍摄了8集。
)是为了铺垫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可以只看开头和结尾,中间6集跳过,并不会影响整体故事。
不过还是非常推荐,全部看完,因为这8集并不是滥竽充数,只是台词基本相同,画面都是不一样的。
当你看完了”无尽的八月“之后,再去看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体验会好很多,你会慢慢理解长门有希(剧场版之后普遍称长门有希为:长门大明神)的变化。
PS:TV06版只有14集,而且顺序被故意打乱了。
新入坑推荐直接看09版本,09版本包含了06版本的全部内容,并且剧情顺序是正常的排列。
最后,一定记得观看《凉宫春日的消失》因为有了剧场版才让此剧得以真正封神。
童颜,豪乳,女仆装,天然呆,还可以同时是眼镜娘,于是超级萌的朝比奈实玖瑠就被凉宫春日团长视为sos团的吉祥物,殊不知顽劣的女生凉宫春日更是多少宅男的吉祥物。
“我毕业于东中,叫做凉宫春日。
我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
你们之中要是有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或者超能力者的话,就尽管来找我吧。
以上。
”开篇的一段辨识度极高的自我介绍便奠定了全局的基调。
剧名是“凉宫春日的忧郁”,其实团长大人从不是一个忧郁女,她只不过是曾经困惑和沮丧过一回,然后开始其孜孜不倦的绝缘于普通生活的过程。
你们这些碌碌之辈毫无趣味可言,本团长视你们如草履虫般无价值。
凉宫大人创立了旨在“让世界变得更热闹”的sos团,亲力亲为抓来两男两女四个跟班(两个女生长门有希和朝比奈实玖瑠都好萌,惹起了我再去拾起那些久违的后宫类动画的兴趣)。
团长就是那精灵古怪的“天使爱美丽”,总是浑身精力无处发泄的样子,大大咧咧一双粉拳肆意挥动,大脑皮层中从来没有儿女情长的概念,任何时候都是自信满满但是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在躁动的青春期每天变换不同的发型,但是显然马尾辫才能映衬出凉宫团长的明丽活泼啊。
我们曾经如此骄傲,认为自己是那个unique(插话:看着这个词,突然又是一种久违的激动,unique hydra bow啊,暗黑啊),然后一朝醒来突然惊恐地意识到自己将成为一个乏味的应试者或者上班族,与其他人殊无二致仅仅是一个略有变动的拷贝。
为了能够摆脱这一切,为了能够做到天下无双,为了能够以有趣对抗无趣,愿意有所舍弃,甚至能够压抑体内的力比多。
而如果有机会说出“代表月亮消灭你”或者“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则不妨冒点险也无所谓。
于是,就原谅了她的任性固执。
这并不是绝对的自我中心性。
团长大人的兴趣很早就转向了神秘的虚幻世界,找到外星人超能力者未来人等然后和他们一起玩,这决不是小女生的绮梦,因为冥冥中她的目标已经达成,整天围绕着她观察着她的就是神秘人物1特殊人物2和超级人物3,还有一个未定义人物4阿虚,他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就像敏敏特穆尔郡主需要能够信任她包容她为她打杂的无忌哥哥一样。
但是谷川流天马行空的架构无法就此打住,而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因为团长大人的需要而存在的。
如果凉宫大人觉得无趣这个不稳定的空间就会消解从而诞生一个更有劲的次元。
这多少接近了苏格拉底老师的观点,即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正是团长大人的意识构成了多元空间中的这一隅,正如镜中奇境的存在可能是因为爱丽丝强烈地有了探险的需要(爱丽丝也许是最可爱最适合小女孩的名字了)。
你可以不会推导薛定谔方程,你也可以不知道地震局这个机构是作什么用的,但是你如果具备对于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和对有趣事物的摄取欲那就太棒了,譬如经常自问“我能从立足之地看见大角星吗”。
岔开话题,作为一个半吊子的方法论者,我认为求索的方式决定着很多。
你带着卡片机去抓拍鳄鱼然后不幸成了人家的午餐,人们会觉得你是纱布,但是如果你是带着尼康d3或者佳能1ds去涉险而牺牲的的话,则往往大家会认为你是像陈公子像卡帕一样为了伟大的摄影事业而壮烈了。
“让世界变得更热闹更美好”的方式有很多,往往不经意间就触及到了那神奇的花蕊。
岩井“花与爱丽丝”中的爱丽丝(又是alice),最后那一段芭蕾是霎那间的超脱,而凉宫春日在后来身着兔女郎装在台上的引吭(平野绫在此展现着她的绝对声音实力)则多少意味着她开始展现她庞大的感染力,开始领略到生活的美好,开始融入这个世界,巨大的危险也开始溶化了。
而怎样的一种执念,晃动着凉宫团长的梦想。
游走于虚构的和现实的世界之间,其间又有多大的交集呢。
德国人恩斯特·图根德哈特(几天前我还不知晓这位老师)“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一书中的主要观点是,神秘主义是通过面对世界放弃自我中心性从而摆脱它所带来的苦恼。
团长大人的忧郁由此而得到了部分的舒解,而小女生凉宫春日的神秘主义多少有点是相对的神秘主义。
总之,多面而又多采的凉宫团长大人展开了她对庸常世界的逆袭,宛如正统领着她的万千无敌舰队,从旗舰的舰桥上逼视着你们。
又逮到一部好玩的动画。
华丽的无视掉所谓的00话(迅雷在线版本),后来才知道那个其实是校园祭春日的恶搞。
有凉宫的地方就有朝比奈学姐的cosplay(我邪恶的笑,我邪恶的笑)。
第一话开始,开场独白其实就很吸引人,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后宫动画近乎白痴的男主角设定。
一个忧郁的高中生,戴着一副冷眼镜观察这个世界。
一大段华丽到掉渣的说辞。
忧郁,兴奋,无奈,憧憬,一一展现。
介入凉宫的生活也是顺理成章,没有强拉进来的感觉。
种种不可思议的传闻加上啊虚严密冷静的考证,笑料就这样出来了。
原本以为如此轻松活泼的校园剧,不紧不慢地发展下去,那样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直到长门的加入,告知啊虚那个天大的秘密。
————我承认,我在这里彻底崩溃了。
直接将这部动画送往我心中的神坛。
一脸严肃地说着科幻式的大家完全没法理解的事情,很像是恶搞的样子。
虽然看到结尾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过已经无所谓了。
不管是外星人、未来人还是超能力者,都可以用现实+臆想如此的模式得到完美的解释。
所以真正存在的就只有一个事实:凉宫春日对阿虚的爱情。
所以长门,朝比奈,古泉都说阿虚是被选中的人。
这个the one就是凉宫的精神支柱。
凉宫的所有行径都是围绕这阿虚在进行。
最完美的表现在sos团第一次上街搜索异常状况的戏。
凉宫执着的进行了两次分组,心有不甘的生闷气。
不过动画太慢,后面的名侦探和学园祭之类,没看出来跟主线剧情有什么关系。
两个主角也就亲密地接触过一回。
还是在不得已的状况之下,循着sleeping beauty的线索想起来的权宜之计。
期待续集吧。
接下去应该也挺好玩的。
看到学园祭拍电影的后半部分,古泉说幕后的各种战斗,还有长门有希说古泉和朝比奈的立场是对立的。
在此说说他们的世界观。
小细节可能有错误。
古泉在开始的时候就提出了“神”这个字眼,他说凉宫春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
但是古泉是不希望凉宫春日“改造世界”的。
他们觉得虽然这个世界不完美,但是仍然是可爱的,如果世界被改造了,也相当于现在的世界被破坏了。
所以古泉一直在防止凉宫春日改造世界,并修正出现的改变,打打封闭空间的巨人什么的。
朝比奈作为一个未来人,有着和现在人不同的世界观。
举个例子,4000年前,科技不发达,人们把一些自然现象认为是鬼神的行为,就像古泉认为凉宫春日是神似的。
现在科技得到了发展,鬼神被很多现在人否定。
对于古人来说,现在人就是未来人。
所以对于朝比奈来说,凉宫春日不是神,那些“离奇的现象”对她来说根本就不离奇,可以用未来的科学解释。
有的时候,还要促使凉宫春日去“发现”些“离奇现象”,这样有助于促进科学发展。
所以大小朝比奈会将阿虚带到过去,帮助凉宫春日做事,在操场上画画什么的。
那些离奇的现象,古泉认为是凉宫春日“创造”的,而朝比奈认为是凉宫春日“发现”的。
所以面对各种离奇现象,阿虚和古泉会惊讶,古泉性格稳重不表现出来,朝比奈比较淡定,她小学都学过……嘿嘿。
拍电影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离奇现象,朝比奈不去阻止,因为发现的新现象越多,越有助于未来的科技发展。
古泉就不能淡定了,因为创造的离奇现象越多,越会破坏正常的世界。
于是未来人和超能力者就打起来了。
长门有希表示:我只是来观察的……长门并不在乎别人的意见和感受,除了阿虚。
“我毕业于东国中,叫做凉宫春日。
我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
你们之中要是有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的人、超能力者。
就尽管来找我吧.”如果你在高中生涯的第一节课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你会怎么想呢。
好吧,退一万步说,在你看过这部片之前,你的脑海中该不会浮现出一些褒义词吧。
但是,你有没有回忆起,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在你对这个世界还充满着种种奇思妙想之时,又或者说,在你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吞噬之时,你,曾经相信过所有的一切————会变出金币的魔术师、乘着UFO来侵略地球的外星人、穿越时空的机器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我们对这一切的美妙想象,逐渐由相信变成怀疑,甚至变成了反对————这便是社会化的可悲之处,美梦破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客观的事实,而是因为主观的放弃。
于是便会产生一种这样的悲剧————当一个小孩说出了你曾经梦想中出现的种种事物时,尽管你脸上带着微笑,可心里面在说:真是幼稚啊。
这便是社会化的运行模式。
我们的社会是与个体的独立思想作对的,文化、教育、舆论、传媒、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将个体塑造成一个个社会人,为这个社会而存在的人类。
我们可爱的社会还为我们制订了种种规章制度,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我们以社会暗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
于是,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充当着社会这个机器的零件,让其完好无缺地运行。
当然,凉宫春日是例外。
就其性格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另类,倒不如说她是一个拒绝长大的小孩:当着全班男生的面换衣服,说话大大咧咧、根本不考虑过多的礼数,对一切事物充满热情、又3分钟热度,哪怕是爱一个人也不知如何表达————片中直到最后,有希的那句sleeping beauty点出了一切,凉宫这个世界的唯一留恋,或许只是那证明爱的一吻吧。
她的所作所为,几乎都触动了我们的心:往往那些我们自己想干而不能干的事,她帮勇敢地去做了,这似乎可以给自己一丝安慰————原来,我和她曾经是如此地相似。
她成了我们替身,带给我们失去梦想的安慰,哪怕是如此虚幻。
关于凉宫性格的形成原因,或许可以用一个她亲口所说的事例来说明:小学六年级时,我们全家曾一起去球场看棒球。
虽然我对棒球没什么兴趣,但入场后却吓了一跳,因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
球场对面的观众看起来就像米粒一样小,而且不停蠢动着。
当时我以为全日本的人都聚集到这个空间来了。
于是,我问了我爸现场到底有多少人。
我爸回答我因为观众爆满,应该有五万人吧!比赛结束后,通往车站的道路上全都挤满了人。
看到那付景象,让我不由得愣住。
眼前明明有这么多的人,却只是日本总人口的一小部份。
因为曾在社会课时学过日本有一亿多的人口,于是,回家后我用计算机算了一下,才发现五万人不过是所有人口的二千分之一而已。
那时,我又愣住了。
原来我不过足球场上那么多人中的其中之一,而球场上看起来那么多的人,也不过占总人口的两千分之一罢了。
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特别的人,不但与家人相处和乐,也觉得自己的班上聚集了全世界最有趣的人。
不过那一刻,我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样。
我在班上体验到的自认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其实在每一所学校都会发生。
对日本全国的人民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当我发现这件事时,突然觉得周围的世界都褪了色。
晚上刷牙睡觉、早上起床吃饭,这种事到处都看得到。
一想到这是每个人都在过的普通生活,就觉得好无聊。
我深信既然世界上人口这么多,那其中一定也有过着毫不平凡、充满趣味生活的人,但为何不是我呢?小学毕业前,我一直在想这件事。
最后终于让我想到了,一直等待有趣的事降临是没用的。
因此,升上国中后,我决定改变自己。
我要让这个世界知道,我不是个只会等待的女生,而我也认为自己尽力了,但结果还是一样。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升上了高中,我还是相信生活能有一些变化。
追求个性,做个与众不同的人,这是凉宫的最初的愿望,不过呢,有时候生活的馈赠是你永远也意想不到的,当你想要一个苹果,上帝却给你一棵苹果树————凉宫这三年前的某一天获得了实现愿望的能力(虽然她自己不知道),从此,逆向的社会化发生了,但至于发生了什么嘛,有请各位看官自己去体会吧,我就不做过多的剧透了^_^…
某天你被一个姑娘看上以后,发现从此维持她的美好心情就成了你的人生第一要务。
因为如果姑娘心情不爽,不但会生出蓝色的巨大怪物到处搞破坏,还有可能毁灭你的整个世界。
因此为了你的家人朋友及全部鸡零狗碎,请哄她开心吧,谁让你的世界是围着她转的呢。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其实是这个地球上多么微小的一个存在?
我就有这样的感觉,而且也忘不掉。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和全家人一起去看棒球比赛,在到达球场之前,我都对棒球什么的没有一点兴趣,但当到那儿的时候我却大吃一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全是人。
在棒球场对面的人像米粒一样,不停地动着,我以为,当时全日本的人类都一个不剩的集中到这个空间了一样。
然后,我问老爸,这里到底有多少人。
老爸回答说,如果这里爆满的话大概就5万人的样子。
比赛结束后,从球场到车站那条街都人山人海的。
看见眼前这幅景象我愕然了,看起来如此之多的人,其实不过只是全日本人口很微小的一部分。
回到家,用计算器算了算,全日本的人口大约一亿数千万,这是我从社会学课上学到的,将其用5万除的话,仅仅只是1/2000而已,我又愕然了。
我仅仅只是作为那个球场的5万人其中一个,那个球场上的那么多人其实仅仅是那2000份中的其中一份而已。
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点什么不同的人,和家人在一起很愉快,还觉得自己的班上聚集了这世界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有趣的人,但是那个时候我察觉到并不是那样,我自认为世界上最有趣的班里的发生的事,这些,其实在日本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发生,在日本所有人眼里看来这些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事。
当我察觉到这些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周围的世界都褪色了一般。
晚上刷牙睡觉,早上起来吃早饭,想到这些其实是大家都在做着的极其普通的事的时候,不知怎么的突然就觉得无聊起来。
而且,只要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人,那其中就一定还有过这一点都不普通,十分有趣的生活的人存在,这点我深信不疑,但为什么就不是我呢。
直到小学毕业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终于想到,有趣的事情是等不来的,升入初中我就想要改变自己,我并不是个只会等待的女孩子,我要让这个世界知道,实际上我也这么做了,但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这么做着的我不知不觉的就成了高中生,我还是相信会有一些变化的。
”每个人都很不同每个人都很相同同不同 本来就没什么意义 对于自己来说 都是一种新的体验何必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不知道是否有没有很多人象我一样,第一次看到凉宫春日的设定时,就自言自语“诶?
这不是少女时代的我吗?
”喜欢幻想,不安于现状,天马行空地想做这个做那个。
会想,我是不是外星人的小孩呢?
我是不是未来人回到现在留下的后代呢?
我身边的人的脑袋是不是已经被外星人占领了?
会不会其实我的同学里就有超能力者只不过他们不表现出来。
等等……可是与凉宫春日不同的是,我的种种设想,始终停留在脑子里;而春日同学,却在二维世界中,化成了现实。
春日其实是个很寂寞的孩子。
她喜欢热闹,喜欢伙伴,喜欢新鲜的东西,不喜欢循规蹈矩。
可是,她又不喜欢表达,喜欢把这一切隐藏在后面,而命令大家围绕着她而转动。
然而更悲伤的是,其实一开始,SOS团的大家,除了阿虚外,都不是因为她本人的原因而聚集起来的。
每每想出各种奇异的点子,让SOS团的大家跟着一起做,也是因为寂寞吧。
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这样的事,无法实现。
如果说春日是世界的起点,那么阿虚其实是世界的中心。
在围绕着春日转动着的世界里,唯一能够让春日改变想法的,是阿虚;而在所有围绕春日转动的人物里,唯一为了春日考虑而非为了这个世界考虑的,是阿虚。
我不知道阿虚这个人是否也是春日所构建的世界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那么春日真的太可怜了)。
只是每一集看着春日因为喜欢对方的心情,悲伤或者欢乐,沉默或者伪装,感觉心里酸酸的。
最最平凡普通的阿虚,对于满心希望周围是异常者的春日来说,却是最最重要的人。
也许春日用力地想象“让阿虚对我表白吧”,这样的话,这种场景或者真会出现呢??
但是春日没有。
也许对大多数宅男来说,本剧只是用来萌的。
但是穿越过所有萌的元素,留下的却是一个少女挥之不去的青春的忧伤。
实在没觉得很好看、。、
比起2009年版本,更喜歡2006的篇幅和亂播次序。不是我喜歡的畫風,剝削實玖瑠的部份也看得很不舒服,但實在太喜歡〈Someday in the rain〉。單獨看就很喜歡,因為打亂了次序,在腦袋裡重組時感動莫名。最轟烈的末日原來在中央,與神明一起造一場大夢過後,竟然可以如此平淡。寧靜致遠。綁一條馬尾,勾引,別過臉,誰和誰也不用硬湊成對。
这一年的下饭剧。
石原立也監督、石立太一監督、武本康弘監督至今失联 #祈祷#
已弃+ +
大红大紫啊。是个不错的动画。
看不明
团长大人...偶错了...偶再也不看真人H版了...果然还素二维世界的女性比较萌啊...
我本宅人,居然看不下這部劇。。
叫做不知道为什么会很火的作品。也许是开吐槽废柴男主之风的作品?
组长赛高
听阿虚的声音总感觉下一秒就变身银桑了…
我会告诉你们我是古虚党么
14end
虽然并不特别喜欢,但当时确实掀起了很大的凉宫热,团舞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舞姬这样一个世界。
都不好意思讲出来,这片子我试过两三次了,就是没能坚持看完……
居然是06年的了,时间太快了
原来我顺序没看好~ 我还是喜欢小凉宫春日的忧郁- -
世界观很是神奇,但是……实在太琐碎了。
二次元毁于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