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漩涡
Maelström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主演:玛丽-乔西·克罗兹,Jean-Nicolas Verreault,斯蒂芬妮·摩根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挪威语年份:2000
简介:碧碧安年轻貌美,身兼好几家服饰店的老板,不过故事开始的时候,她运气坏透了:不小心怀孕堕胎、做生意赔大钱、老哥对她摆臭脸色、有名又有钱的老妈从不出面慰问一下。碧碧安只好在酒吧里嗑药鬼混,随便找男人上床,生活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一天晚上,从酒吧里出来神智不清的碧碧安驾车回家,却撞倒了一名路人,她想都没想就快快把车开走,..详细 >
其实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片子,打乱时间线和诡谲的丑鱼概述都让这样一个偏莎士比亚的老套故事有新时代的韵味。
开口说话的鱼像一个末日审判的寓言画面,虽显刻意,构建人人像鱼的超时空讽刺吧。吃鱼与杀鱼的镜头结合几人喝酒祝祷凶手如何惨死的诅咒细腻处暗示人的恶与残暴。站台喝酒吧遇见的陌生人几句言语暗示全片的核心观念,且作为话语分析都十分玩味,具有一个符号象征,是参与到文本之中的幽灵。梦在潮湿黑色的地上扭动的鱼,从全片的色彩和视觉上构建的心理语言。准备倒在马桶里的骨灰和倒在杀了父亲的爱人身上的骨灰,这一处理精彩。最后他们到海边或者也许是到挪威,一个道德故事的心理救赎。车祸造成父亲死亡是意外,凶手能否被人原谅作为平等的个体继续与受害者建立爱与信任?这考验的是一个人能否出于超越自身道德束缚的个人意志的实现,这一话题若深究还是震撼人心的。丢在地上的杂志,两个形象的女人,没有人理解真实样貌的她,泡酒吧的虚无孤独。
一旦有了源头,人的情绪就会被拉入其中,越陷越深。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一切温柔表象之下皆是残忍。维伦纽瓦完结篇。
#迷情漩涡#如果当初先看了这部,再看焦土之城,银翼杀手2049,很多东西都能看懂和搞清了。关于生命的创造与毁灭,延续与重生,隐藏在丹尼斯维伦纽瓦一系列爱情片,剧情片,战争片,科幻片背后的,是他一颗探讨哲学与生命伦理的野心。绝对可以称其为当代最具有哲学魅力的一线导演。
2021,观影第699部荒诞又狗血,女主酒驾撞死了男主父亲,还把男主给睡了。男主却爱上了撞死父亲的凶手,对女主一见钟情。
我觉得很美,也没那么情节
Vellenueve早期作品,许多新人导演常见的做法:年轻人话题,有一些怪才炫技画面,但剧作浮在表面。
果然人都是成长的 要先跨过《迷情漩涡》才能有《焦土之城》
看得出早期的维伦纽瓦走的还是纯文艺路线,经过处女作的沉淀后,调光和摄影显得更为成熟,大量充满美感的镜头给片子增添了不少意境,但故事选得实在差点意思,即使用上了双线叙事,爱上杀父仇人这种事还是挺狗血的,唯一称得上亮点的是那条说书的鱼,除去这个,只能算是个平庸的故事。
【85min】7/10,这部气质明显有所提升,各种巧合所促成的奇特姻缘,多线分头叙事也非常高效,摄影风格也统一起来了,不像上一部那么“千变万化”😅。只是这个会说话的鱼虽然有趣,但更像是导演自己的趣味,和影片本身不太搭。
2017183 柏林全景单元费比西奖。有些歌词还是不知道意义为妙,有些秘密还是深埋在心底为好。打乱叙事顺序,专注于情感的漩涡而不在道德上作文章,这点来看已经不落窠臼。人生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终有一死;然而死大同小异,生却各有活法。
学了王家卫说是
维伦纽瓦不管拍什么故事,都特会用镜头起范儿。
配乐很不错,叙事有些混乱,看着看着那条丑鱼突然出现属实有点吓人
可能配乐的趣味会跟人一辈子啊,自始至终。这电影对我而言就是有种魔力,在该昏昏沉沉的段落,我也跟着昏昏沉沉。直至片尾的海上,我退回去看,秒睡,退回去看,秒睡,退回去看,秒睡……
哈哈哈哈哈哪找的演员跟那条丑鱼真的好像。处处充满irony,很有趣!
看不进去。。
稍有些意识流,节奏很丹尼斯维伦纽瓦,细节控初显,摄影和音乐真棒!
咖啡馆和un 32 août里的一样,导演是有多爱蒙特利尔这家店
恶趣味、撒狗血(人物行为也开始变得抽象)的维伦纽瓦,凭借羸弱的剧本费劲力气地在戳人类的痛处。宣扬不要有负罪感,不要有负担,却是对其深深的报复,换着法子来折磨,想想都是可怕。也是会为了一场戏、一段巧思竭力描述到底的维伦纽瓦,而且早早的就开始沉迷于巨大物体、怼脸特写,虽然过于频繁,配乐也有太满的问题,但听感却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