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于是眼前的琐事突然都失去了意义。
那些浮华的、虚无的、幻象的、流于表面的东西。
“它们甚至不能算作生活,又怎么能留下印记。
”“那我会回忆什么呢?
”“好像...我也不知道......”“我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生活了...”我好像很久没有好好生活了,可是我突然想好好生活了。
第二集 12 Days of Christine 这集评价很高,是Steve心中排名最高的一集,他也很喜欢自己在其中演的Bobby。
剧情上其实没有什么不太理解的,主要是Christine的回忆,只是她的记忆错乱了。
之前有看到一个人提问,在Christine的生日会上是不是真的有cheat,应该是指老公有没有出轨,答案是yes,那个图找到了再贴上来。
第三集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 这集是Reece最喜欢的一集,他甚至把开头的milestone带回了家里。
这集里他演的角色Mr Warren也是他最喜欢的角色 Mr Warren in the 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 is my favourite. 第四集 Cold Comfort
这句话回答的对象看不到了,所以不知道这个I是指剧里的老板还是说自己编剧的身份, Because I knew the words would fit and be poignant for Chloe's suicide. 因为我知道这些话切和克洛伊的自杀。
有一个网友问为什么老板不删除自己装作克洛伊的视频,回答是他没有这个权力。
Reece说克洛伊的声音是他本人的声音。
(太难相信了,那个声音开始听起来就是个女生啊)第五集 Nana’s Party
这集reece演的Pat是系列中他演的角色里steve最喜欢的。
这集是这个系列最先写出来的。
第六集 Seance Time老太太剧里的声音是本人发出的,她采访时的声音是一个样子,好像拍戏间生病了对声音有了影响,不过很适合恐怖片的氛围。
第二季第一集是一出精妙的群像戏,发生在法国国铁SNCF的9号卧铺车厢里。
这是一趟终点为布尔格-圣-莫里斯的夜行列车,这个车厢里有六个床位,但剧中有七人出场。
首先登场的是住中铺9E的二册饰演的医生Maxwell,这次他的人设是有点洁癖和强迫症的英国人,但会说法语。
此时对面中铺9B也已经有一个乘客,沉默的面朝内睡着,未知。
没有乘过法国国铁,他们的卧铺车厢还挺大挺宽敞的,但高度就难免有限,分三层每一层都会有点局促。
然后胖胖饰演的德国人登场,他看上去有点醉熏熏的,庸俗,粗鲁,无礼,放屁吐痰,收到可疑的猥琐视频,并不像一个知识分子。
医生能够和他德语对谈,表达被他烦扰的不耐。
德国人爬上上铺9D,躺下瞬间入睡,鼾声如雷。
然后一对英国夫妻进入车厢,他们要去参加女儿的婚礼。
妻子Kath是非常不愿意麻烦打扰别人的典型中年英国妇女,丈夫Les也是典型英国人,胖大笨拙。
他们本来是上铺9A和9D两个位子,Les不想放弃睡在上铺,所以两人都挤在9A整理。
卧铺车厢的最后一个乘客是一个澳洲的大胖女孩Shona,人设是在欧洲常见的度间隔年的小青年,背包流浪,混迹天涯。
她的床位是下铺9C。
为了保持和朋友通话,她到走廊上去了,暂时离开了房间。
9A上铺的夫妻俩换衣服时频频撞头,丈夫决定叫醒9D的德国人。
经过医生的翻译,德国人爬到下铺9F继续睡去。
医生被大家烦得很生气,他表示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的面试,在到达布尔格-圣-莫里斯之前的8小时42分都希望用来睡觉。
经过这一通混乱,大家终于安静睡下,混乱中,9B的人毫无动静。
时间应该过去了几小时,Shona带着一个高大帅哥进了车厢。
帅哥River也是一个流浪青年的样子,假称自己是住头等车厢的富家子,到普通车厢来体验生活。
两人正情浓,就要发生一下标准的419,突然列车颠簸,9B探出头张着死鱼眼盯着他们,随后跌落地上,原来这是一个死人。
医生出去找警卫没找到,德国人建议用紧急停车按钮。
这时,帅哥承认自己是逃票上车,不希望被发现;医生也犹豫,表示明早在日内瓦的面试非常重要,他花了18个月才安排上,不希望耽误;后来丈夫也犹豫了,女儿Leanne的婚礼也不容错过,他倾向于接受医生的建议,继续行程,等明早让警卫发现尸体,但妻子Kath不太能接受。
最后达成协议,尸体回到9B,大家各自安好,但各怀心事入睡。
傻乎乎的帅哥River和尸体躺在了一起,倒是百无禁忌。
此时离下车还有3小时52分。
天亮了,丈夫Les正在练习婚礼上的发言,之后和医生聊天,突然发现妻子不见了,这时火车紧急停车。
车厢里一阵慌乱,德国人要拉屎,澳洲女孩发现好像是有人跳车,帅哥因为紧急停车摔到地上被尸体压住。
正在帅哥用Kath的鞋盒接屎,医生和丈夫因为是不是妻子跳车而争吵打闹的时候,Shona发现导致停车的是鹿,而妻子Kath拉开车门走了进来。
最终火车只是晚点32分到达,大家准备下车。
澳洲女孩和帅哥和好,准备一起开始下一段探索之旅;妻子原谅丈夫,但要求婚礼之后寻觅尸体的身份,要去参加他的葬礼,算是弥补。
医生接到电话,是来接他的司机。
司机还要接另一个面试候选人,Dr Meyer。
接完电话,医生转去对着尸体表达歉意。
这里是第一层反转,原来医生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被选中,这是一个改变人生的WHO药物开发项目,下狠手杀死了另一个候选人。
他调查到Dr Meyer买的就是9B的车票,刚上车就动手杀死了他。
毒死应该是最有可能的,毕竟他是做药物开发的医生,并且尸体看上去没有外伤。
最后,第二层反转。
粗鲁到在车厢里拉屎的德国人,洗好澡换好衣服出现,表示自己才是Dr Meyer,跟Dr Maxwell “May the best man win”“狭路相逢勇者胜”,留下医生在车厢中一脸茫然,风中凌乱。
这一集其实就是充满了屎尿屁笑话的反转喜剧。
第一层反转好不出奇,出现尸体就猜到医生杀他的可能性最大。
网友们唯一想到的脑洞,是死掉的确实是Dr Meyer,德国人乘机偷走他的护照,装扮起来占据他的身份。
这脑洞主要的证据有,德国人自己是医生为什么还需要Dr Maxwell给他吃治消化的药,以及前后西装有差异,他可能也顺手偷走了丈夫要去参加婚礼的西装。
这后一点我并没有看出来,明显的只是换了领带。
但和之前的感觉一样,这脑洞其实有点多余,德国人冒充Dr Meyer干什么呢?
他难道还能也去参选药物开发这么专业的项目。
还是倾向于认为,确实是Dr Maxwell杀错了人,杀错一个无辜的路人,但仍然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种反讽更有意义。
这个尸体是谁,大家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只有Shona根据他钱包里的照片,为他临时致的悼词,可以稍微说明他的人生。
“这个男人,曾是位丈夫、父亲和爷爷。
他对谁都总是和颜悦色,他还有着古怪的幽默感。
他喜欢坐在他那绿色的椅子上,家人全都围绕在他身边。
是的,他还喜欢喝酒,谁不喜欢呢?
可最重要的是,他生前是一个人。
”这张照片里还有本集的黄铜兔子。
E02:弥留之际人究竟会想些什么?
将自己的一生犹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现,幻想一生的挚爱们依旧留在自己的身边。
这一集感动之处并不是最终的time to say goodbye,而是女主的这一生,嫁一人过平淡生活,生子但婚姻又破裂;工作也只是鞋店店员,也没什么上升空间;周边的好友可能也只有那么寥寥一个;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父母也逐渐步入晚年,甚至面临死亡,这一切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本就是平淡无奇的人生,却又发生了一件车祸意外。
其实回忆也没有什么美好不美好,你经历了,觉得无悔,便不枉这一生。
父母、爱人、朋友、子女,身边的任何陪伴都不会是永恒,等到真正告别的那一刻,内心毫无波澜,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
虽然剧情老套,但sorry啊,身为女性,总是看到感性,并且会被感动。
《9号秘事》第二季最后一集”降神会“是一个经典的三段式反转剧,剧情也不算复杂。
第一段和第一季最后一集类似,神神叨叨的惊悚剧的开头,和那一集是小女孩不同,这集是一个看上去纯良的青年女性Tina来到9号别墅。
“降神会”这个标题当然已经预先想要把人带入一种诡秘而不详的气愤,室内环境也同样给人这样的心理暗示,比如无人圆桌上突然自行抖动的手鼓。
戴着茶色墨镜的二册Terry带领Tina进入室内,也在语言中加入了暗示,这个女性本身就应该是相信这些超自然的力量,属于自愿来找灵媒塔波特太太“链接”。
我们大致已经明白,这是个装神弄鬼的故事。
后面也不出人意料之外,闪烁的灯光,可怕的气声瞎眼老太太,自动飞走的手鼓,突然变声仿佛灵魂附体,突然火焰上冲直达天花板的蜡烛,留声机发出扭曲的磨损声,哭泣的爬起来的恐怖娃娃木偶,还有蓝色的恐怖矮人恶魔和漫天的纸屑以及乱动的斗柜抽屉。
这一切一切,都让Tina被吓得魂不附体。
当然这一段最后就是第一层反转,Tina只是被整蛊了,她在上一个《惊恐之态》的节目。
她的惊恐被镜子后面的摄影机全部拍摄下来,将来会作为节目素材播放。
Tina在Terry撕下小胡子之后认出了他,她之前就是这个节目的粉丝(所以还那么容易上当,太天真)。
第二段其实算是第一段的解构版。
在两个被整蛊的对象之间,先揭秘了第一段中的诸多演员真相。
比如扮演引领者的Terry实际上毫无敬畏之心,而且非常暴躁自大,并且虚伪,背后说人坏话(说Ann做作,蓝恶魔让人厌烦,还有Tina有点呆)。
扮演灵媒的老太太Ann,自矜戏剧演员的身份,提出诸多要求,非常作。
而扮演矮人恶魔的男演员,大家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对他都不尊重,他要一杯水喝最终都无人在意。
之后还揭秘了众多装神弄鬼的手段。
比如Ann的白眼珠是戴的美瞳,变鬼声是特制的管子。
灯光是后台控制的特效。
然后,第二位被整蛊的人胖胖饰演的Peter来了,这是一个反套路的参与者。
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这个所谓的“降神会”不屑一顾,在门廊就表示踩了狗屎,Terry把鞋拿到外面。
之后一切都向着破绽百出的方向而去:Peter一进来就看到手鼓上连着细长的丝线(另一个揭秘)并且上来就把线扯断了;然后他因为脱了鞋,踩到上一场蓝恶魔掉落的特制长指甲;虽然Terry让他关掉手机,他反而留言给请他来参加的朋友,不亦乐乎,之后还接了回电;Peter还对老太太的气声发出无情的嘲笑;中间摘下美瞳的Ann来不及戴完,变成一只眼白一只眼黑的半瞎,老太太变鬼声还喊错了Peter的名字,叫成之前Tina的名字。
虽然这样多剧本之外的破绽,Peter最后还是被氛围感染,特别是冲上云霄的蜡烛火焰加上声音氛围加成,他脸色也变了,之后摇动的婴儿床和乱动的抽屉,都加深了他的恐怖。
此时第二段的反转来了,觉得进展不顺利的导演Gemma,让蓝恶魔提前登场,让被惊吓的Peter应激,他重重挥出一拳,将蓝恶魔打倒在地。
Gemma不得不冲进拍摄现场,解释这是一个恶作剧,还同时揭秘婴儿床和恐怖娃娃都是有人在旁边摇动,制造的效果。
然后进入第三段,矮人演员倒地不起,最后大家发现他死了。
多数人毫无感觉,Terry只担心秀又要被取消,自己不得不沦落到去拍宾果游戏广告;化妆师Amanda先是担心很贵的假发染上血,之后只想收回假牙和假发;Ann只想着晚上的话剧,并且自己是不是年龄已经太大了。
在等着警察到来的时候,第三段的反转也就是最后的反转来了。
Terry在监控室看到屏幕上蓝恶魔站起来走动,想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被挽救了,冲进了拍摄场景。
他看见蓝恶魔面对墙角站着,这时,他听到蓝恶魔小声说的“小男孩的鬼魂”,之后这个声音述说着自己很害怕,不喜欢当时Terry扮演的大猩猩。
蓝恶魔开始尿裤子,说起当时所有人都嘲笑他,他觉得不如跳进河里死了。
Terry意识到这是之前提到的导致他的秀被取消的那场节目,但他马上又想,是不是有人在整蛊自己。
镜头切回监控室,并没有人在。
Terry上前想要去跟蓝恶魔打招呼,结果蓝恶魔倒在地上,仍然是死去的样子,他听到小男孩的声音,“妈咪,妈咪在哪里?
”他转头,婴儿床上一个两眼翻白的小男孩爬了出来。
最后,Gemma带着警察进来,发现Terry呆呆的站在尸体前,说这“我上了《惊恐之态》”,尿裤子了。
镜头结束在监控屏上,小男孩露出了可怕的模样。
最后这个反转当然在前面埋好了伏笔。
第二段中就提到,这个节目之前被取消过,然后断断续续拼凑出了这个被取消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直播中,一个小男孩被Terry扮演的大猩猩吓到尿裤子,电视台收到了97通投诉。
并且他们可能在准备回归,发起线上“最有趣惊悚短片”投票,导演表示网上观众最喜欢大猩猩这集,而第一段的Tina也赞同,但Terry就是不同意,当然他因为这一集才被迫沦为拍广告的,并且也没有享受到视频300万点击的任何好处,讨厌这一集也很正常。
前面对于真闹鬼,也给出了伏笔,比如留声机上反复出现的毛绒小熊,后来被蓝恶魔拿在手里,暗示是小男孩的玩偶;只有Terry能看到的地上的一滩水,暗示着小男孩尿裤子;第二段里,Terry听到的小男孩的声音,“妈咪,妈咪在哪里”,他以为是Ann的鬼声;时不时跳动的摄录屏;蓝恶魔提到的之前剧本是要找一个“小男孩的灵魂”的扮演者;还有化妆师Amanda突然说,她想要叫蓝恶魔Tom,这就是小男孩的名字。
所以这就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经典三段式反转剧,当然也有观众认为,还是没有鬼,仍然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其实也不是没有可能,在看剧的过程中,总是猜测有人实在看不惯Terry,想要让他出丑,比如Gemma,在Terry想要将蓝恶魔死栽到Peter身上时,她对他忍无可忍的反感,也是她提到应该回访大猩猩集的小男孩。
因为我们最终看到的仍然是一个视频内容,当然不能肯定没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并且如果真是闹鬼,小男孩对Terry的惩罚不过是让他尿裤子,而自己付出了生命,这也有点轻微。
但是不是闹鬼,都不能否认,这样的隐藏镜头秀,其实很可怕,小男孩受不了别人的嘲笑自杀,而这个无人重视的演员也就这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矮人演员的死,必然跟拍摄有直接的关系,不管是被惊吓的Peter,还是中间数次提到的高温环境,而且没有水喝。
对于隐藏镜头惊吓类节目,只为了流量不顾安全的讽刺,这才是短剧的主旨。
本集的黄铜兔子在监控室的柜架上。
第二季我心目中的排名是:克丽丝汀的12天>冰冷的安慰>降神会>卧铺车厢>伊丽莎白·盖齐审判案>外婆的派对。
这一集处处都在反讽,少事错其实非常事儿,罐子里的纯白老鼠其实真的是恶魔,双鞋大叔是有棕色外套,可是同时也存在着长着黑色tit的棕毛恶魔,村民们荒谬的言谈其实是真相,遭受各大酷刑的婆婆真的是女巫。
审判会上,各个和女巫相关的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控诉着女巫的种种恶行,里面或许有真或许有假,不论内容真实与否,这些人说出这些话的目的都是为了整死女巫以获得自己的利益,在场的法官,坏审判者也都一样,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大家只需要促成自己想得到的那个真相就行了。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其实也一样,我们被故事设定迷了眼,一开始就先入为主觉得村民的说辞各种荒谬,漏洞百出,而女巫的辩词听起来却合理得多,于是我们便义无反顾地站在女巫这边,觉得她一定是好人,是被冤枉的。
然后一心往这个真相上靠,同情女巫,憎恨村民,斥责法官。
最后再被编剧狠狠打脸。
一个故事或真或假,而一个事件却可能真假参半,我们没有上帝视角,很难完整知道整件事是怎么回事,所以,在你被打开上帝视角,真的能了解全面事件之前,别轻易妄下判断,毕竟人都是会撒谎的。
如果你是第一季的粉丝,第二季必是充满期待,但是很多人期待的是反转,是脑洞,那么这一季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九秘的反转基于的是颠覆人们的善意,把恶推到极致,看完后,让人背后一阵寒意。
所以它的实质是黑色幽默式的讽刺剧。
剧中的人物都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以“平凡之恶”洞悉人性。
其次,九秘多以群戏展开。
在短短的半小时内,不仅突出了人物个性,也以个性推动剧情,反过来剧情再次转变人性,这是标准的故事架构,但是说来容易,写来却并非易事。
好在,人家有莎士比亚。
最后,细节的使用也充满了(恶)趣味。
第一集中去参加婚礼的妇女的高跟鞋(看了的人都知道);第三集中处理女巫的刑具;第五集里过生日的姥姥收到的贺卡祝福。
信手拈来,着实有趣。
我最喜欢的应该是第一集,当然第一季的第一集也是惊艳之作。
第一集让我兴奋的点很多。
封闭空间-车厢,出场人物-7个,在半小时内,7个人在拥挤的火车车厢里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随着人物的逐一登场,发现他们各个之间彼此看似毫无关联,但因为主人公一直想睡觉,所以不得不和依次进车厢的他们发生对话。
在这对话中,知道了他们的职业,也得到了几个重要的信息点,为尸体的出现和反转做铺垫:1)夫妇发现醉汉睡错了地方;2)醉汉语言粗鲁,让人讨厌,无所谓睡哪里;3)夫妇要去参加女儿的婚礼,所以要按时赶到;4)主人公有一个重要的面试,所以不仅要早睡而且要保证火车按时到站;第一个重要情节点:尸体出现了,大家对尸体的反应刚开始很惊讶,但是随着主人公的引导,不能因为尸体(某种意外)耽误事情让大家达成一致,来蹭睡的小伙子甚至和尸体一起睡着。
参加女儿婚礼的夫妇俩,虽然妇并不认同这样做,但是也没有做出什么反应(虚伪的人性啊)。
第二个情节点:火车突然停了,妇不见了,好像前方发现了尸体。
大家都很紧张,但紧张的意味是不同的。
很快,证明虚惊一场。
最后的反转:这个尸体是被主人公杀害的,而且杀错了人,原来要杀的是醉汉。
这里在开头其实就埋了伏笔,醉汉喜欢乱睡,而且粗俗的样子让人误会了职业。
简直是满满的都是讽刺啊,以貌取人,为利益不择手段,对他人的漠视,某种“键盘侠“的虚伪。
这让我想起东野圭吾的尸台社区,很像这一集中间的一段。
地址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449685/第二集看到一些人觉得梗很老,圣经上说“太阳底下本无新鲜事”,这种温情的东西其实大抵确实都一样,生命是令人怀念的。
但是这一集胜在结构和剪辑上,1)生命里有的不全是好的事情,那些痛苦,背叛在死亡面前都显得美好;2)惊悚的幻觉。
前面适可而止的镜头,跳切和无缝的衔接剪辑,都让这个故事充满张力,为最后的反转结局做好铺垫;3)虽然我觉得他们不适合做温馨挂的东西,但是这一集的构思仍然值得我们的电影去学习。
第三集的特点是“以古讽今”+“善良是个鬼”。
一场中世纪的判决讽刺为了既得利益不择手段的人们,所有的人都非常丑恶,但是,其中唯一有良知的人当你觉得大快人心后,“啪”,你就被打脸了,小白兔才是“尼玛大boss”,那句“god save you“(类似),真是妥妥地讽刺了一把上帝。
第四集的监控器式镜头,到了结尾,你才知道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结尾反转生硬。
我觉得并不是。
其实铺垫做的非常到位。
1)四个监控器模式,形式上的压抑感,里面去安慰别人的人每天坐在自己的小格子里,生存空间其实非常不适;2)开头随意的聊天说到某人离职的原因是受不了一天接了两个电话,都是自杀之类的。
可见他们自己也承受了很多。
这些志愿者一直不停地在更替,但是主管确一直在,可见他很有可能心理已经有问题了;3)主管和职员(不听话)发生冲突后,排挤走了职员,可见其控制欲是很强的。
所以他最后的心理变态是情理之中的。
这一集把现代人的压抑和无助用帮助别人的安慰热线里的这群人的故事表现出来,绝对是相当讽刺的。
第五集的中产阶级虚伪性在对话里不断爆发。
整体保持了人物个性突出,情节推动意外的优点。
因为酒醉说出真话,引发的一连串事件。
贺卡的那一段话奶奶念了三遍,开头(某种预言);中间(叙事发展);结尾(总结性质)。
很有技巧的一个小道具。
第六集加了非现实的因素,不是很喜欢。
讽刺效果是有的,但是一般。
这部剧的电影感非常强,而且故事又独立,所以完全可以当作6个短片来看。
最后,人性的黑洞是永远值得探索的,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洞悉人性,才是具有艺术性,值得斟酌和思考,否则就是一条只能保持一天热度的新闻,消失于天际。
就这一点而言,九号秘事是绝对的典范。
S02E04:首先,从拍摄手法上,用监控式的拍摄方式,不同的小窗口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
迎面而来就是压抑和紧张还有拥挤。
尤其是故事的后几分钟,不同的镜头出现不同的人,紧张感达到顶峰。
另一方面,看的时候我全程有一种在监视别人的“快感”,其实主管也是再这样一种监视的状态下,去操纵去掌控。
那么到底现在我们的生活有事多少被掌握在别人手里呢?
其次,想说一下安迪,因为姐姐的突然离世,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种自我的救赎,但是可以看到,不论是第一次因为眼睁睁看着一个人死去的无助,还是知道老妇人真的因为那些话选择自杀的自我怀疑,第三次因为觉得被戏弄的奔溃,当然直至最后一次的死亡。
安迪获得的是救赎还是伤害呢?
莉兹的那就话其实总结得很好,这些志愿者比那些打电话来求助的人更惨。
京城倾听和并且为别人煲鸡汤的人,心里大致承受了更多吧。
悲痛真的会传染,想起很久之前中国青年说,有一个女生因为帮助朋友进行了安乐死,很久没能从那种悲痛中走出来。
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传播一些正能量吧。
以后,剧中的两个有些对立的女士,一个是看似感性的莉兹,一个是表面冷酷的乔安。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善呢,并不好判断,但是麻木似乎也并不是冷漠,而是另外一种温柔,你需要的就是倾听,我为什么还要自我折磨呢?
一般情况下,倾诉者似乎总是希望得到回应,但是其实,出于安慰和形式的同情才是残酷。
两天追了9集,对与这一集就特别想说一些东西,个人见解,见笑。
第6集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带有很强的个人表达色彩的一集,放在最后一集也是对这个系列故事的总结。
怎么说呢,我分析一下: 这一季的几个个故事全是反转,其实这样的故事已经非常难写了,加上有第一季的铺垫更是难。
首先你在看每一个故事之前,都已经有了很强的心理暗示,肯定是反转,你会在看的过程中不断的猜到底怎么反转。
最后,如果被你猜到,或者反转的很牵强,你就会觉得好失望。
第6集基本就是模拟了这种观影心理。
里面3个递进的情节:1.首先就是傻妞第一轮被吓的不轻,我们第一次看恐怖片肯定都会有类似的经历,觉得好吓人。
2.接着就来了一个二逼,从他一进来就刻画他不太相信这些东西,甚至灵媒刚出来时候还笑出声,感觉马上要穿帮了,但是随着气氛的营造,他最后也被吓了一下。
这就是说他就算之前有防御心理,但是还是能通过不断的制造恐怖气氛吓到他,就跟我们看反转故事一样,之前看了很多很多,但是这次还是没猜到结局。
3.最后一个出场的就导演自己了,自己拍了那么多集吓别人,早就免疫了,道具,化妆的人物,他压根就不可能相信这些,包括那个侏儒站在那,他第一反应就是团队在拍他,跟他恶作剧,这是假的。
但是到最后他还是被吓尿了。
我猜导演想表达的可能是,类型故事虽然已经不计其数,但是就算观众已经有很强的防范心理,还是可以通过更好的创作不断的打破观众以前的经验,然后被惊艳到。
所以这一集被安排到第6集,而且故事安排的是一个片场的设定,导演可能就是想加一点个人表达在里面,也对整季做一个总结吧,至于本集的故事本身的反转是不是弱爆了,其实也许没那么重要了。
这里面还有几处细节,1.他们不停的拍摄过程当中,其实流程都是一样的,第一个女孩进来整个氛围感觉还是烘托的很好的,当第二个男的进来很多细节就开始敷衍了。
演侏儒的演员指甲掉了随便糊弄一下,灵媒的假眼珠就直接掉了一个还继续演,就一点恐怖氛围都没有了。
其实工业化的电影流程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说白了,电影做久了其实跟做其他职业也没区别,很容易倦怠,就变成是机械的完成任务。
所以可能这块也是导演的一个思考吧,电影的源动力还应该是创作而不应该仅仅是工业化流程的一个产品。
再有就是创作一部电影,剧本,演员,服装,道具,这些所有的事情都精益求精才会真的呈现一个好的影片,如果哪一个环节敷衍,那就不能看了。
第九天,2011年9月1日,开学日镜头里,Christine正在拍摄穿着校服的Jack,他第一天去读小学。
外婆送小Jack去上学,他有点不开心。
两人离开之后,Christine在空旷的房间里,从纸箱里拿出波切利的CD,开始痛哭。
这可能是她人生中最低谷的时期,纸箱中的CD和当时Adam搬进来时形成对照,暗示着Adam已经离开了,从此,Christine要独自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负。
这时,父亲Ernie来到Christine的身边,在混乱的记忆中,死去的亲人当然可以再次出现,作为天使,来安慰痛苦不堪的女儿。
Christine描述着所有人都离开自己,生活并不是童话故事;父亲告诉她,这些都不是她的错,今天是Jack第一天上学的日子,应该是个开心的日子。
这时,“砰砰”心跳声和“嘀嘀”仪器声又响起,还有尖利的门铃声,又转场了。
第十天,2011或者2012年11月,万圣节9号公寓内一副万圣节的装扮,门铃声响起,Bobby在戴隐形眼镜不能去开门,穿着女巫装扮的尖鼻子的Christine去听门铃,来的正是Adam,是要来接Jack。
Christine和扮成吸血鬼的Bobby闲聊,Bobby提到她有一个新欢网友,正在这次相约要见面。
这时,有人影从Christine身后经过,她以为就是Adam,提醒他要跟Jack解释解释。
Christine和Bobby继续聊天,提到两人有十年婚姻之约,Bobby表示她应该还没有这么绝望。
这时,有人敲门,他们以为是来讨糖的小孩,但Christine打开门,发现是穿成红魔的Adam,电梯坏了,他是爬楼梯上来的。
所以,刚才是谁?
“砰砰”心跳声响起,Chrsitine跑向儿童房,雨衣男人抱着Jack,说到,“I've got him,I've got him”。
这句话是有歧义的,这里字幕组已经直接翻译成“我救出他了”,其实这里也有“我抓住他了”的意思,如果要将悬念保持到最后,还是不应该提前放出现实世界中揭秘的翻译。
这时,又引发转场了。
第十一天,某年11月,Bonfire Night篝火之夜Christine抱着Jack走进房门,同时在给母亲打电话,让她赶紧来。
她带着Jack到了浴室,让他冲手,这时镜头上Jack的小手上有血迹。
她又给Adam打电话,说明Jack的手被烟花灼伤,希望Adam能来。
Adam答应马上过来,还跟Christine说了一句,“Hang on,I love you”。
母亲带着Jack从浴室出来,说他没有受伤,镜头中Jack的双手确实完好无损。
母亲提到Christine在Jack这么大的时候,到真的被烟花灼伤,棒球手套都烧穿了。
Christine看了看自己的手,她手上还留着当时的伤痕。
这时“砰砰”心跳声再起,Christine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混乱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次没有换镜的转场。
第十二天,又一年的圣诞节母亲让Christine戴上节日小帽,大家正在一起准备圣诞节,在场的有父亲Ernie,母亲,Bobby和Fung。
大家喜笑颜开的在猜谜,打趣,镜头蒙上了一种幸福感的滤镜。
Christine问父亲,“你还好吗?
”父亲说,很好,“我一定要在这里,我无论如何都是不会错过的”。
Adam也出现在Christine的身边,叫她love。
Christine问他,“我们复合了吗?
”Adam说,当然,“你还记得去年的篝火之夜吗?
”大家要给Christine送上礼物,父亲说这是大家一起为她准备的,Adam拿了出来,是一本相册,里面都是Christine这一生的回忆照片。
Christine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她说“就像我整个人生都在我眼前闪过”,她明白发生了什么。
镜头转回现实世界,Christine满脸是血头靠在方向盘上,车上正在放着《Time to Say Goodbye》,车窗前有碎掉的鸡蛋,车外有雨,雨刮还在殷勤的工作着。
Christine眼睛还在闪动,副驾驶上一堆采购的东西中,盒装鸡蛋散开,都碎了。
消防员正在锯开车门,破碎的车窗玻璃洞中,雨衣男人向里看了进来。
消防员打开车门,Christine的眼睛闭上了,声音逐渐模糊。
消防员把Christine抱了出来,她睁开眼睛,仿佛看到Adam正抱着她。
她又回到自己混乱的思绪中,Jack穿着小天使服过来抱住她,Adam说,”妈妈就要离开了“。
镜头再转回现实,已经被救出来的Jack,悲伤的坐在救护车边,看着母亲。
雨衣男人在向警察解释,是自己的错,没有看路,导致Christine发生了车祸。
思绪中,母亲说,时间到了,《Time to Say Goodbye》再次响起,镜头结束在Christine笑着对大家说再见中。
其实到了最后两段,已经很难明确到底是不是真的发生的事件,所以Adam是不是真的和Christine复合,完全可以任由观众自己解读。
最后一段大家聚在一起送别Christine肯定不是真实的,这里甚至还出现了Fung。
故事本身并没有给出Fung和Christine关系的深入说明,但在Christine的最后闪回中,Fung却是最后她想要包括在内的,自己最亲密的一小群人。
而且这一段那明显的节日美化滤镜,也说明这是Christine心里最希望的美好场景。
而倒数第二段的解读很多元,有网友认为完全没有发生过,毕竟Jack手并没有受伤,那句Adam的表白,也只是Christine心中的梦想。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她当时的紧张让她误会Jack受伤,之后也引发了Adam和她真正的复合。
其实两种解读都可以接受,甚至也有人相信篝火之夜存在,但当时Adam并没有表白;而是当车祸发生时,Adam正在电话中表白,才导致了Christine的分心,那句表白的话,也是穿透了现实和梦想的藩篱,融合在Christine的梦境中。
其实,各种解读都有道理,因为这是Christine自己的“人生闪回”,只说明她还是爱着Adam,她从心底里希望能够与他复合。
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动人?
其实虽然对Christine来说,这些时刻是她不能忘怀的记忆,但观众们都知道,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人生,相识相爱,结婚生子,离心离异,就是那么普通,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身上。
唯其普通,所以大多数人都可以共鸣,那就是我们的人生,起起伏伏,有欢乐,有高潮,有低谷,有温暖。
人生这样,足够吗?
Christine最终是笑着离开,不是没有遗憾,但也没有悔恨。
反过来说,普通的人生,仍然有那么多值得刻骨铭心的记忆,哪怕只是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没什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
换了导演感觉没有第一季的观感好了,但哥俩编剧加主演还是很牛逼的!
又名:阴间幽默故事大赏
两位演员棒棒的!剧情有点弱…
比第一季还好,但是编剧能不能放弃玄学灵异题材真的很难看
说实话还蛮失望的 真的远远不如第一部。
#202
只看了第三集,也就是女巫那集。将猎巫这种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大屠杀拿来反转是极其恶劣的。
渣到爆
S2E1 La Couchette 卧铺 5/5S2E2 The 12 Days of Christine 克莉丝汀的12天 5/5S2E3 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 伊丽莎白盖奇审判案 4.5/5S2E4 Cold Comfort 冰冷的安慰 5/5S2E5 Nana's Party 外婆的生日会 3/5S2E6 Seance Time 降神会 3.5/5PLUS: S2E2、S2E5对华人刻板印象、辱华、种族歧视,-2Overall: 2.33/5
上一季还有点意思,这一季基本就属于强制反转造效果了,几乎能看见每一次剧情进行不下去时编剧在后面憋着劲推。2.5
第二季一般般,第4集、第6集有点恶心反胃
前5集5星,和第1季一样最后1集拉低水准 列车杀人案有点恶心,生死停留温馨感人,猎杀女巫的表现形式让人眼前一亮,服务热线结局漂亮,生日派对果然是撕b的最佳上演场地,谁能不喜欢看揭开中产家庭虚伪面具的戏码呢
2>4>1>>>5>6>3 每一季都很喜欢温情的一集,S2E2也可以排到全系列top3了,top1永远是S4E2喜剧演员呜呜呜
1、4佳作!
没有一集是短板
下饭下饭
没找到第六集资源…第一集有屎尿屁之嫌;第二集拍摄手法赞;第三集女巫的故事最有意思,该相信谁是个难题;第四集最后一幕点睛之笔;第五集贺卡上那首诗真妙。
就看看第四集吧
依然言简意赅,短小精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