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世贸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世贸大厦,September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玛丽亚·贝罗,康勒·帕奥罗,摩根·弗林恩,迈克尔·佩纳,阿曼德·里斯科,杰伊·埃尔南德斯,乔·博恩瑟,尼克·丹米奇,祖德·塞克利拉,内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世贸中心》剧照

世贸中心 剧照 NO.1世贸中心 剧照 NO.2世贸中心 剧照 NO.3世贸中心 剧照 NO.4世贸中心 剧照 NO.5世贸中心 剧照 NO.6世贸中心 剧照 NO.13世贸中心 剧照 NO.14世贸中心 剧照 NO.15世贸中心 剧照 NO.16世贸中心 剧照 NO.17世贸中心 剧照 NO.18世贸中心 剧照 NO.19世贸中心 剧照 NO.20

《世贸中心》剧情介绍

世贸中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是以美国“911”事件为背景的灾难片,故事重现了当时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9月11日的一个美妙清晨,消防总署突然警铃大作,接到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而倒塌的消息后,消防警员约翰·迈克洛林(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和同事们立即整装赶赴现场,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坍塌的大厦冒着浓烟,受伤的人们在痛苦地呻吟。为了营救被困在世贸中心里面的人,约翰不顾残楼摇摇欲坠的危险,带着队友冲进了大楼中,然而他们还来不及展开动作,就被二次倒塌的残楼压住了。当约翰在碎石中醒过来时,发现昔日并肩作战的同伴全部殉职,只有一位叫威尔·吉米诺(迈克尔·佩纳 Michael Pena 饰)的警员还幸存着。他们在地狱般的废墟中等待着救援队,面对着渐渐稀少的氧气和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恐惧、彷徨、伤心、绝望从四面八方缓缓袭来,营救与自救在惊心动魄的24...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浴血护镖麻木不仁第三季大理爱情故事寂静星球涉外大饭店2连升三级绝地刀锋大巫歌:恨与兴吞天巨鲨为你存在的每一天敬畏萨勒姆的女巫百年物语布拉格恋人丽人保镖之马道疑云萩萩公主大梦西游4伏妖记传家宝LV1魔王与独居废勇者再见,黑鸟甩尾王2热血安全官青色归途音乐之乡第三季守望相助顺疯车2向右看朱庇特传奇湄公河水鬼噬魂师NOT!

《世贸中心》长篇影评

 1 ) 奥立佛私通之堕落

令人失望啊,本片云集了我最喜欢的班底,结果是我最不喜欢的类型:美国主旋律。

失去了社会批判性的奥立佛私通,跟色狼私通这等好莱坞货色有什么区别?

这部电影充斥着一边倒的美国论调,你看的时候会觉得很乏味。

以剧情的震撼来看,还不如《93号航班》来得有力度。

如果说奥立佛私通故意回避政治敏感性,转而揭示人类在绝境中的状态,那么对不起,这部电影连给《冰峰168小时》Touching the Void 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充斥着老套的洒狗血剧情,诸如给女儿起名字啊等等,都让我觉得这个奥立佛私通非常之陌生,没有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也没有了大师的视觉语言。

家属的剧情份量占到一半,然而她们也只是瞎着急而已,她们的烦躁和抱怨也很难打动什么人。

尼古拉斯凯奇更可怜,首先让他演一个哭兮兮的泪汉,其次是80%的出场时间都是在一片黑暗里且只露着一张模糊的小脸,台词方面,有位网友说得好:对口相声,而且很不好笑。

这也就是奥立佛私通,要换别人我早就吐了。

 2 ) 主旋律电影--《世贸大厦》

主旋律电影--《世贸大厦》 2006-11-02 14:42:57 《世贸大厦》上午市一宫。

事先被打过预防针的。

可是还是对看到一个标准的主旋律产品感到惊讶。

惊讶到当我偷偷拭去眼角被狂煽出的泪花时如果看到字幕上赫然写着“made in china”我都不会感到惊讶。

对,就是如此像一部国产主旋律影片。

感人,大型晚会那种。

难道是布什政府投资拍摄吗?

 3 ) 3个感受

看完《世贸中心》,有三个突出感觉:1、Oliver Stone这次小金人估计是没戏了。

2、恐怖分子们的智慧体现在这次事件的策划上,但是他们的愚蠢也在于认为这次袭击能够致命的打击美国。

3、成都的电影院,观影环境实在太差了。

先说第一个:为什么说 导演: Oliver Stone的小金人没戏了呢?

就因为虽然是在电影院看的,虽然我非常同情911中的受害者,虽然我非常想被感动,我却没有被感动,我没有掉眼泪。

也许是因为电影的节奏一直没有连续性,不停地在妻子们和被困的两个警官之间跳跃,也许是因为中文版的配音实在糟糕,甚至很多时候有让人想笑的冲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 Oliver Stone过于看重奥斯卡争霸,而不愿意通过俗套但非常有效的煽情手段来感动观众,而是努力地通过表现两位警官的勇敢和乐观鼓励美国人民,这部电影从本义上就不是一部悲伤的自怨自艾之作, Oliver Stone想通过它鼓励美国人民。

可惜的是,纵然演员表现出色,纵然剧本编写基本合格,纵然题材讨巧极容易让人投入,但狭小的空间、平铺直叙的拍摄方式以及平庸的音乐,尤其是,保守的摄影,让这种激励的作用大减。

实际上,我认为这部电影甚至不如“United 93”,而后者,我是在电脑前看完的。

2、说了这部电影是激励之作,所以看了这部电影就更加觉得恐怖分子真事理想化阿。

美国是一次911就可以打垮的吗?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其中表现的战友情谊、兄弟友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还有老美天生的乐观和勇敢精神,让人很难不敬佩这群舔着伤口的人们。

看完这部影片你会想:如何才能摧毁一个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呢?

并不是物理攻击可以做到的,并不是说他们的武装力量有多么的强大,而是他们的人民有多么的勇敢和团结,所受的教育使这些人不但成为爱国者,而且成为了有用的爱国者。

3、最后抱怨一下成都的电影院,在西南影都看的,中间COPY出了一次问题,片子中断10分钟,中间有人手机响铃,并且大声接电话。

COPY非常暗,颜色不正常,而且屏幕比例严重不对,不是16:9的。

最最最最受不了的是,最后字幕播放的时候,说 911死了2,986人,我身后一个女人说:“才死了2000多人啊?

”我和朋友不约而同的回头极其惊讶地看着她:反美可以,人性不可以不要!

顺便说一句:影片的字幕还没有看完。

以上情况我在北京观影从没遇到过,在此抱怨一下,有成都同学看到的话……我也没办法咯。

欢迎光临我的BLOG:书籍电影: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闲话杂记: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4 ) 在无尽的主题面前

看这部电影不说感动的人,似乎有冒天下之大不韪。

我只是觉得,我是一个对这个主题、这个事件有太多感触,本期待一部电影能压榨出藏在心中的那些东西,却只能在遗憾中反省。

警察小分队临时被派往现场,根本对状况一无所知,影片让他们换好装备就立刻深陷轰塌的废墟之下。

在这种前提下,他们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英雄、是不是该承担英雄所该受到的尊崇,就会是一个被争议的话题。

——这是我看片时的胸闷之处。

我觉得他们无所作为,整整一个半小时里都埋在地下,挣扎着不要死去。

我在想,那些普通市民、那些原本享受着世贸写字楼以及身份感的高级白领们、清洁工之类的蓝领们。

这个故事里没有他们的身影。

当两个海军在半夜打着手电在废墟里找到他们后,抢救出来的过程被拍的感人肺腑,掌声雷动,或是诸如警察局的人开着车前往他们的家宅通知最新情况时,我忍不住在想,那些从几十层楼直接随着钢筋水泥崩塌的人们。

而且我很不解:在那些重要的夜晚,为什么没有连夜大规模拯救的行动呢,为什么非得搞得像是两个神秘英雄去查找存活者那样呢。

这时候我发现自己落入一种偏见之中。

但我无法克制。

因为这种政府人员、警察的视角让我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抵触。

这大概是我个人的问题。

影片当然是感人的。

他们是在用家人带给他们的力量去和对立的、强大的、甚至毁灭性的恐怖势力平衡生死。

他们除了平凡的人生之外,别无其它的、所谓的武器。

后来我努力劝服自己,抛开偏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量。

警察这个身份也许有更多的好处(虽然完全可以拍一个在世贸工作的公司,这是我的剧本,公司里同样人种复杂,和睦,敬业,乃至有口角,但在这个时刻,他们是如何挣扎在巨石和绝望中的。。。

这很像个蹩脚的好莱坞剧本吗),尤其是他们“别无作为”这一点上,值得人去琢磨。

突发的恐怖犹如战争一样,警察被推到第一线,但他们也是老百姓,说是疏散群众,其实他们也得从头开始熟悉路线。

就算他们没有功绩,却是政府在第一时间调动所有力量解决这一悲剧的表现。

他们不是英雄,人们给他们的欢呼只是因为:他们活了下来,是废墟里出来的活人,是被同样象征政府的官兵所救出来的活人。

因此他们可以保全家庭,这才是意义所在。

无论如何,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狭隘了911这个无尽的主题,也狭隘了人性,乃至生活本身。

就像一种过于纯洁的感化片。

 5 ) 视角狭窄影响了整体性

想对导演论上几句。

是因为电视中对斯通的专访是我产生了对他作品的兴趣。

斯通总是立志于拍真实题材的电影,从他的越战3部曲到这部世贸中心,继承了他一贯的作风。

该影片也是他作品风格的延续。

这部作品是真实事件的重现。

片中两名获救警察是20位生还者中第18、19名获救的,而在他们身后的是3000多名遇难者。

仅从表现人性的一面来看,影片还算比较成功的,也是导演所希望展现给观众的。

他说,该片既没有对恐怖主义的谴责,也没有宣扬美国政府的反恐思想,完全是从2位警察和他们妻子的视角切入展开剧情。

2位男主角2/3的时间也是在黑暗中度过的。

然而,片子的局限性也在于此。

正如黑暗中主角的视野一般,观众的目光也被局限在了极小的范围内,无法对整个911中受难者有个哪怕是轮廓般的了解,片中对大多数遇难人员的描写太过缺乏,我认为这也是本片最大的不足之处。

 6 ) 世贸中心

“他们不来救人,自己心里会不安的。

”人们说好人和坏人很难界定,因为人都是多面的,而且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

但是也许大部分人都是处于灰色地带,他们不是明显的好人,也不是明显的外人,他们只是一个个的平凡人,但是总还有另外两种人,他们分别处于白色地带与黑色地带,但是我不反对他们有时候受到外部的刺激暂时跳跃到另一个地带,就像受激发的电子一样跃到其他的轨道。

可是一个人暂时没有做好事的时候他是不是好人,也许此时就表现出来了,他们会心理不安的。

总有些人认为这是他们该做的事情,即使这事情看起来与他们无关。

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今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许这正是现在人一直在说的道德吧,道德沦丧,所以人人自私,也许道德的底线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许道德的标准在于关心他人的事情。

有时候似乎一件事是自己的事情还是他人的事情完全看你的自我定位了。

 7 ) 意外

比较意外,原先以为该片应有大量精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救援场面。

该片非常真实展现了当天的情形。

让我看到了美国远没有一些电影中描绘得那么神奇,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最初的表现也束手无策,当警车开进世贸中心现场的时候,警察下车都是仰头张着嘴巴,露出和一般民众一样的神情――不知所措、惊讶、痛心、愤怒、沉默。

在救援中心没有成立之前,警察所作的也只能自己想办法进去救人,心里也没底,也就是抱着能救几个就几个的心理。

当时连一个临时协调指挥的部门也没有,更不要说对灾难现场的安全评估,小组进入大厦救援的时候根本不会知道大厦会坍塌。

以至于刚刚进入一楼就被坍塌的大楼掩埋地底。

接下来整篇讲的就是他们被埋在那里回忆、说话等待救援。

如果我们国家拍该类型影片,我们都可以想出个大概,就是党和国家领导非常重视,方针正确、措施得力,救灾现场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即便有人埋在那里也是不忘救灾抢险,时刻记着自己是党的儿女,党是他亲妈。

该片最后,两名警察被救出来后,一个说的第一句话是大楼呢?

第二个是说谢谢,然后看见他老婆说,是你让我活了下来。

而我国拍的话,那出来的第一句话肯定是“老百姓都还安全吧?

” 在阐述人性方面,该片也是非常的真实,毫不掩藏人性的弱点。

当队长要几个自愿者跟他进入大楼的时候,好多警察站那里也只是犹豫,只有3个愿意跟进去。

当被埋在废墟时,他们也表现出一般人一样的恐慌、害怕、乞求、绝望。

该片没有任何关于恐怖主义的评论。

从电影开始描述纽约安详、宁静、生机勃勃的清晨,到灾难发生后人们表现的家庭的爱,亲人的爱,对生命的尊重。

虽然他们只在说着自己的故事,但恰恰是这些描写烘托出恐怖主义的反人性本性,如果说人的内心都存在善恶两面的话,那恐怖主义就是人至恶的体现,911事件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而不只针对美国人民。

该片让人想起很多关于911事件中美国人的表现,比如当日就有美国人开始袭击阿拉伯裔居民,但是马上更多的美国人自发组织起来保护阿拉伯裔居民,站在他们的房子前站岗;当日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的飞机上,当乘客决定是否和劫机者同归于尽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是举手表决。

国家的伟大,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为了政绩,我们甚至可以搞出很多世界第一,第一大坝、第一大剧院、第一高楼、第一﹒﹒﹒﹒;也不在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也卫星上天;甚至不是外交嘴上功夫,传言我们国家某位外交家老在打嘴仗的时候赢过。

因为大厦可以轰然崩塌,挑战者号可以发射失败,只有人才是伟大的根本,只有那充满人性的人。

 8 ) 世界不仅仅只有大灾难

  电影本身我觉得已经不用我说什么了,这样一场现代文明下的人类惨剧——战争本来就是很疯狂的行为,恐怖袭击就更不要提了,虽然从结果上说,被车撞死和在大楼里被飞机撞死一样是死,但对人类文明来说,代价太大了,这个代价当然不单单是指钱——随便拍拍估计都是可以赚到不少感想的,何况这个导演和这个主演也可以让人足以信任到他们不是在随便拍拍。

  但……但怎么说呢,在大灾难面前,我一向麻木的令我自己都有点痛心疾首。

也许是我觉得起码我个人看来,有时人的生命实在太微妙了。

  我一直觉得,我并不是个善于吸取教训的人。

有许多错误我回头想去,总是犯了又犯。

而且恕我直言,如果还是那样的环境,面对那样的人,我也许还是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曾经有段时间我为我这样的弱点非常痛苦,如果在这种痛苦之中,我被这么埋在瓦砾下等待救援,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那么点幡然悔悟。

但这种情形,我是无法假设的,何况……何况不单是911才会死人的,每天的车祸,感冒,甚至吃鸡时骨头卡住了喉咙,都足以让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用近乎荒诞的方面离开人世……而这一切到底给我们何种痛苦何种领悟,在我们尚且活着的时候,在我们尚且健康的时候,是怎么也无法体会,无法假设的。

  抛开美国皇帝模式的世界警察思想不谈,那些拿自己性命做交换的恐怖分子,那些人体炸弹,那些在战场上为着不知道什么目的把杀人当作荣誉的士兵……他们在生命之花熄灭的一瞬间,到底有何种感想?

他们的生活中也有琐碎的小事吧,他们也有为他们流泪的人吧,他们的人生,也应该有一些让他们自己感动到不舍得去死的东西吧。

  但是他们都死了,而且其他人无能为力,而且,他们是自愿去死的,并且,他们仇恨的双眼开始觉得拉一个人陪他们去死就是光荣了。

  这真的很荒诞。

  所以我觉得,也许从他人的死亡之中,我实在无法吸取到任何教训。

我无法很顺利地说出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我们应该善待他人和自己,我们应该互相友爱如兄弟,我们应该互相体谅互相亲密这样的口号。

我知道这些希望是好的,是对的,是我应该做的。

但是我同时也认识到作为我自己,我有时候的确并不善良,并不诚实,我无法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也无法做到克制我自己的贪欲,我有时候不得不与一些人拥抱,同时又与一些人绝交……为了一些荒诞的理由,为了一点荒诞的享受。

  我当然无法肯定,我这样活着,是不是算浪费生命。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很想活下去的,而且是充满着信心与快乐地活下去。

如果如电影所说,痛苦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它让我们知道我们活着。

那么我觉得,快乐就是我的恋人,它让我知道我是值得活着。

我希望身边的人都平安、快乐,可以有伤心但是不至于失去信心,可以有困惑但是不至于绝望,可以有失恋但是仍然值得有人爱,可以有小毛小病但仍然可以享受人生;我希望没有战争,没有911,没有莫名其妙的恐怖袭击,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过马路要当心……当然也希望所有丢失的猫都可以找回来,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全部神采飞扬。

真的,除了战争以外,我并不讨厌荒诞一点的事情或者感情。

  及:对于把电影院当成可以乱搞顺便看一会电影的场所的人来说,在看世贸中心的时候也许会有点不敢发泄的痛苦,更痛苦的环境是他的上座率如此之差,以至于前后左右都没人但仍然啥都不忍心干。

真的……也许宝贝计划更合适一点。

 9 ) 影评:来自《世贸中心》的提示

不要带着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

之前我们猜测的那些场面都没有出现:以为会有飞机撞楼的大场面,以为凯奇大叔会是在里面扮演一个救人的英雄——斯通这次选择了一个特别的视角。

一个仿佛与平时没有两样的早晨,突然巨响……警察们被派往出事现场,人群在疏散,警察们备好氧气筒赶向任务地点,故事节奏有点拖沓,然后又是巨响,主角们被困在倒塌的大楼废墟中间。

尼古拉斯•凯奇和迈克尔•佩纳扮演的两名警察就一直被掩埋在瓦砾中间等待救援。

他们负伤了,以为自己会死去;他们试着求救,但没有效果;他们互相鼓励,要坚持下去;他们想念着自己的爱人,想念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力量。

整部影片描述的是灾难发生后两个被困的人如何坚持到被人发现的那一刻,他们的家人如何焦急等待,亲情和爱情如何在危难时刻帮助人支撑他们的生命。

911之于这部影片只不过是一个背景,甚至是一个喙头,这是一个讲述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真爱的片子,灾难还原了这些人间真情本来的力量和意义。

很奇怪,总是在一些特殊时刻我们才能体会到人性的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可贵。

总是在那些非常时刻我们才开始珍视和你爱的人在一起的那些点点滴滴。

而这些都是你每天都会经历着的,平时你视之有如日升月落般理所当然。

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对911事件没有特殊的内心情感。

我清楚地记得2001年9月11号那天,我一大早在北大听一节法医学的课,课堂上老师把这个事件告诉了大家,大家一阵唏嘘后就马上开始上课,不再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之后我也很少关注那些关于这个事件的新闻报道及视频记录。

因此,这次我在电影院里哭得眼泪成线也与美国人的内心感受不同。

打动我的只是人性之光。

斯通在这里避免了政治说教和意识形态宣传,作为一部涉及政治事件的影片,他只在一个人物的安排上提到了政治背景。

那就是影片中退伍的海军陆战队员大卫。

大卫作为一类人的代表在事件发生后敏感地捕捉到了战争的气息,并且也真的重新服役参与了美国对伊战争(影片字幕交待)。

但另一方面,斯通又安排他作为一个发现两名被困警察的角色出现,冲淡了政治味道。

总之,这是一部恰到好处地回顾911事件的影片,它提示人们关注这个事件中真正该关注的问题——珍惜你身边爱你的人,不要等到灾难降临那天。

 10 ) 献给谁?

电影院关于这片子的海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黑色的双塔中间孤零零的两个人——这个比较正常;另一个是凯奇穿着消防队服一张很坚毅的面庞(可以联想空中监狱)。

因为看了后面一个版本的海报,当我进入电影院的时候觉得这电影讲的是凯奇救人的片子;当开场30分钟凯奇就被埋起来时我觉得没准这片子是类似海神号那种困境脱生的电影;然后我发现原来凯奇拍这片子只要躺在那里说话就好了,而且阴阴暗暗地还看不清面部表情……片子最后的一句话——电影院看的这段没给原版的英文,所以我不太清楚这段翻译准不准确——“献给在那一天勇敢战斗、献出生命、受到伤害的人们”,很好的话。

但是,OK,我可以承认我在片子里看到了这些,却必须说只是勉强的。

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并不是说真实事件改编就有典型意义的。

我想,勇敢战斗,献出生命,受到伤害都会有更好的例子吧,只不过那些没有幸运地活下来的人不能说出自己的故事了……总之是很一般的故事,可能适合静静地阅读,感受那种生死边际的绝望。

但是拿来做一个怎么大主题的支柱,最后还要煽情一番,这个故事承受不了。

所以即使是Oliver Stone+Nicolas Cage也只能如此了吧,有点失望。

PS:那个前海军陆战队员的角色没看懂……美国思维?

《世贸中心》短评

同逆境作斗争的努力总是令人动容的~

9分钟前
  • 爱智慧
  • 推荐

感人是感人,可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14分钟前
  • 天天在努力
  • 较差

看过太多的灾难片,所以现在只会偶尔感慨下CG的进步。但这部不一样,毕竟它就发生在不久前,心里很。。。说不出的滋味。。。

18分钟前
  • adele885
  • 力荐

这片根本不用好莱坞,八一厂也能拍。。也根本用不着凯奇演,他后期配个音就行了。。。

22分钟前
  • =。=
  • 较差

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人活着才最美丽。

27分钟前
  • 小乙
  • 还行

这张海报贴在我旧家几年了。。。现在没有了。。。。当时去电影院看的 好奢侈的 感觉还可以吧 印象不深 具体情节都不记得了。。。。有个人的老婆是麦吉格伦哈尔吧。。。嗯。。。尼古拉斯演技没什么区别

30分钟前
  • 颜颜
  • 还行

对911 是个迷

32分钟前
  • 杜丝先生
  • 推荐

一个消防员的纪录片,最繁华的地方,变成了绝境。。。中立的纪录片风格却感受到控诉——不仅仅是对恐怖行为的——站在一个“人”的立场……

37分钟前
  • 奋意|呆萌の国
  • 推荐

灾难啊,无聊啊,

40分钟前
  • 荒淫清春
  • 很差

回顾那场灾难 让我们明白 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对人民的残酷

43分钟前
  • 子半月小
  • 推荐

细节决定一切

48分钟前
  • 采采小蝇
  • 推荐

激励美国人的片子,似乎有点闷

51分钟前
  • Jarod|而已先生
  • 较差

boring old bald cop

53分钟前
  • 勤劳的小蜜蜂
  • 较差

情节和海报一样沉重,真实得太沉重

54分钟前
  • 阿苏
  • 还行

[PhD] 快进 头一次觉得NC老土

58分钟前
  • Ivan
  • 还行

6.5/10

1小时前
  • 陈牛
  • 较差

今年是911十周年,重温一遍。真的很好看。希望世界和平。

1小时前
  • Wendy
  • 力荐

boring

1小时前
  • 冥想高潮
  • 较差

看了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开始听,听到不想听...

1小时前
  • Ex
  • 较差

应该改名叫世贸中心被撞后

1小时前
  • 忽而花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