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扬马特达蒙演技不错,光是看他一个人就不算白看这部片子。
其次我对情节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一个收入颇高、社会地位不错的体面人干吗一开始要捏造一个有人敲诈的谎言,以至于最终不得不用一系列的谎言来弥补之前的谎话,最终在谎言和现实之间往返迷回,以至落到无人相信的地步。
除了用有说谎心理癖好来解释,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逻辑。
如果这么说的话,也就是我花了108分钟看了一个讲述谎言癖的故事,似乎有点不值,,,
给人意外惊喜的作品。
从开场十分钟看我还以为是索德伯格又一部实验作品,打算去对门看克隆人了,结果剧情一波波荡漾起来,一路笑一路赞叹,总是隐约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却永远比我想得更癫狂,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马特达蒙一向给人种心事重重的感觉,演这个忽而天才忽而天真的主角,效果一流,向影帝出发吧小马!
PS:片中有很多配角很赞,特别是那个“天啊你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的律师,“天啊你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这个表情居然能做出那么多层次。
Mark协助FBI长期扮演着公司高级职员以及秘密情报员的双重身份,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实属不易。
一开始,Mark的解释是出于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出身的正义感,所以他决定站在他认为正确的道义一边。
这种看似合理的理由,即使放在对商业犯罪认知的前提下,除非Mark就像他看上去的一样老实巴交并且蠢,否则要Matt Damon来出演这个角色是一定有他的深远意义的。
了解Matt演艺史的话,该看出Matt Damon憨傻的外表下几乎就有这样蛊惑人心的天分。
索德伯格这次在马特身上安装了不少令他看起来更蠢的要素,肥肉、可笑的发型、笨拙的鼻子等等,还有那些脱口秀一般絮絮叨叨的旁白段落,在原本显沉重的故事原料上抹了几道黑色喜感。
但是就像先前《天才雷普利》给过的提示一样,这样的外形下刻划出的是更多复杂莫测的内心,所谓的正义始终被主人公背后的真实欲求所蒙骗,出现身份的多重。
角色中Mark的那种思辨的活跃和不稳定性,以及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臆想世界,都在暗示这个人在玩弄自己的同时很可能也在玩弄大家。
Mark处事的心态已经把他自己事先安放在一个虚幻、充满悖论的谎言世界里,所以在这个世界各种可能性的发生对他来说就不会那么生硬,做起来就可以像跟大伙开个玩笑一样。
比如编造自己的身世,凭空捏造出一个日本奸商。
影片的黑色基调从一开始就把握得当,配乐的效果也在提醒你这是一部喜剧。
于是若有人加费周折去想明白这啰里啰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想法本身也能教人欢乐。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个有关美国历史上牵扯资金数额最多的商业窃听战的故事,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成功打了一个翻身仗,两部《格瓦拉》加上一部《应召女友》的反响不佳,让他急需一部作品来挽回声誉,否则在竞争激烈的好莱坞,下一部作品的投资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史蒂文·索德伯格此次依然使用他最喜欢的真实事件题材,这也是他最擅长的,本片节奏轻快,复杂的事件在电影中却显得简单易懂,剪辑手法利落,演员表现精彩,基本上还原了那个刺激,戏剧化的历史事件。。。
为了扮演好有一把年龄的维塔科尔,马特·达蒙在猛吃猛喝,增重了30磅,他非常成功的成为了“维塔科尔”,一个演员为角色做出体重上的牺牲,而且不计形象,无论如何都是令人佩服的。。。
中英字幕版下载地址http://www.dygod.net/html/gndy/dyzz/20100125/24191.html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该影片中对话比较密集,第一遍看时还以为是讲一位憨厚老实人如何帮助FBI 揭露行业黑幕的片子。
但第二遍看时就觉得索德伯格特不厚道的将一大骗子拍的太低调、太隐晦了,以至于觉得这个骗子有时还挺可爱、有时还挺可怜,直到最后那些冰冷的事实来证明其无耻贪婪的内心,其实现实中的骗子之于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要不他们怎么会每次都会把我们骗得一愣一愣的呢
都说是一部充满谎言的电影,而我却粗劣的以为,最开始的那个是规避自我责任的谎言,而所导致的后续事情则都不再是谎言。
从头到尾,怎么看怎么觉得男猪因为怕事而不断揭露他人的事情,甚至不惜牺牲公司同僚的利益,告密潜伏,直到最后事情越揭越大,大到自己实在脱不了干系才坦言自己的“罪行”,才坦诚承认自己的“贪污”。
到最后,竟然还给予了他升职的待遇,说实在的,不知道怎么去理解这样的结尾。
Damon shows us a different side of him in this "dark comedy". Like Burn after Reading, this film has George Clooney's mark all over it. The monologue by Damon is probably the funniest part of the movie. I have my sympathy for those guys at FBI and DOJ, and the constantly appalled attorney representing Damon.Definitely a must-see!
买这张碟要推算到许久以前。
谁知道呢。
或许是在他被拍完以前我就已经买到手了。
你可以去问《时代》杂志的阿罗森克里特。
他可以证明!
什么?
你打过电话给索德伯格了?
好。
好,可你去问克里特。
他真的可以证明!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配乐让我回到了ocean's1x系列。
很跳跃,但是很贴切。
这样一个剧本,可以拍成很严肃的题材。
可我看到的却是荒诞化的一出精彩的好戏。
导演对于影片的驾驭能力十分卓越,使得整部片子的风格化让我着迷。
damon的表演也无可挑剔。
记得从前看过一部叫做《曾经安静的男人》的片子。
故事题材差异很大,可人物形象却让我觉得相似。
那也是部装饰性十足的片子,可比起这一部。
显然有些逊色。
这部片子荒诞化的风格把整个世界变成一出闹剧。
毁灭生活的所有重点都不再是重点。
导演成功的让我把对于这个男人的认识从一开始的古板,变成懦弱,变成脑炎,变成骗子,变成精神病患者,变成伟人,变成一个生活在生活中真切的普通人。
这种体验很难得。
整个影片的视听语言也十分典范,基本无可挑剔。
特点不在于拍法,而在于方式。
2010.04.27改剧本于漠居
看了某些网友的评论,声称此片很难看,基本只能坚持个十几分钟。
对话流的影片很考验人的眼力。
你不能通过静态的画面和动态的运动来清楚明了的掌握电影的走向脉络,只能通过表情、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场景更迭来还原剧情本身。
有人说看不懂。
这也好理解,我们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电影中的一些典故,一些对时事的反讽,一些对热点的调侃,一些对商业规则的洞悉不是局中人很难引起共鸣。
还有一些关乎宗教历史的隐喻象征,更是想破头皮也不会明白。
所以说,看懂一部美国喜剧片里十个笑点中的两个就已经算合格了但很明显,该片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片,它的内核其实很沉重。
但导演,伟大的斯蒂芬索德伯格在剪切方面是位大师级的人物。
他弱化了这种类型片中常见的很多元素。
比如细致阴险的策划、紧张刺激的取证、明暗交错的心理、惊心动魄的追捕等等,他都一笔带过。
片中主角,那个玩弄一切貌似诚恳无辜的马克,本来应该是位智商超卓而心理阴暗、面容冷峻而心狠手辣的人物。
他的出场却在很多时候引发了强烈的喜剧效果、或者是明显的荒唐怪诞。
好像不是最终的大反派、而是一个小丑。
当然,影片的后半部分,马克的种种行为已经充分表明了这可好男人给了他所在的公司、给了执法部门一个好大的难堪。
你通过一部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影片似乎很难了解一个人。
或者,这正是主创人员在刻意强调的。
马克这个人在本片中似乎不是一个立体的存在,他似乎没有惊慌失措的时候,总是那么憨厚无辜的样子,即使谎言被戳穿,即使坐牢,也会将自己的生活打理的很好。
他做事不择手段,撒起谎来面不改色侃侃而谈。
导演似乎也不想大家过多的探究马克其人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态,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了他的一系列行为。
只是以一种夸张荒诞的手法将他性格中的一面为大家展示出来。
影片只是隐约的提示了马克的行为本身应是一种最大的利己主义的表现。
为此,他能抛弃一切道德方面的羁绊,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装上阵。
因为看之前瞄了一眼别人的评论,所以我知道故事从头至尾充斥着谎言。
如果没有这一开始的信息的话,估计结尾我会恍然大悟,然后会觉得它是一部更有意思的电影。
不过因为知道有谎言,所以从第一分钟我就开始在研究Mark到底哪里在说谎了。
我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高招的说谎者。
他的高招在于环环相扣,不断地推陈出新,又伪装得如此精密,让大家忽略他作为说谎者的可能性。
任何想说谎的朋友,不妨学习一下人家都用了那些手法。
1.适时地转移目标。
其实一开始估计Mark也没有想骗那么大,只是想勒索一下公司,结果公司为了调查事件引来了FBI。
他当然知道这FBI一介入,事情就不太好办,所以他掉转方向,让FBI把矛头指向自己公司的高层,并把自己代入合作者的角色。
2.扮无知。
当FBI觉得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以对ADM开始展开行动的时候,Mark说那我应该还能留在公司吧。
此话一出,FBI的人又开始觉得这个人怎么傻得这么可爱啊,这么傻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坏事呢。
3.扮弱者,博同情。
明明是他自己和FBI说该监听的是他的私人电话线,结果第二天他在公司却大吼大叫说自己家的两条线都被监听了。
如此受伤的模样,搞得公司高层还以为这个同志为了公司的利益连个人隐私都牺牲了,多么好的员工啊。
而且同时又让公司高层意识到连FBI都是不靠谱,不可信的,顿时便觉得Mark才是和公司在一条船上的人。
另一方面,FBI又觉得这个同志为了和他们合作,有可能已经被公司盯上了,还要过着双重身份的生活,真是困难啊。
弱者嘛,总是比较容易被排除在嫌疑犯的范围之外的。
4.说谎就要说到底,对每一个人,连最亲的人都不例外。
当别人分不清你什么时候是说谎,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的时候,你就能应对自如了。
可是看到最后,我突然觉得其实Mark也没有很高招。
他中间其实也想推翻一切,让生活回到正常的状态,但旁边总有一些人,比如说FBI,坚持要他继续下去。
当人们认定了一件事情,总希望最后的结果会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是对的。
而Mark就被逼着一步步地骗下去。
有时候并不需要多么聪明,你只是需要想好你的下一步,剩下的,有很多俗话说的好:兵来将挡,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或者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还是决定不了Mark到底是绝顶聪明,还是泛泛之辈。
有时候,天才和精神病人之间的界线其实很模糊。
嗯,仔细考虑一下,其实他还是很聪明的,不在于他的说谎技巧,而在于如何将一大班人糊弄得团团转而他却悄无声息地把一千万美元转到自己的账户之下。
原来所有的看得见的,都是为了cover看不见的勾当而已。
如果影片里没有那么多愚蠢的人,这会是一部更好看的电影。
可是愚蠢的人还真多,比如说那个听Mark在叙述事件经过时一副无辜,白痴并还有点类似崇拜模样的律师;那个被Mark要求写一个奇怪的名字连问都不问就写下来的同事;还有那两个自以为正直又很会为Mark设身处地想的FBI探员,等等等等。
不过我又很高兴这一次导演并没有选用一向贯穿美国电影的精明,自大的美国形象,而平民化了许多。
毕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愚昧的。
Last but not least,不要相信影评。
平均7.2的评分并不能说明这是一部普通的电影。
Matt的演技是越来越好了。为圆一个谎言要说一百个谎言,虽说是有点意识流,但情节紧凑
绝对爆料
Damon的电影评分总是很高
史蒂文索德柏格最差的一部。马特达蒙的表演比不上《天才瑞普利》,增肥30磅有毛用。
很久前看的,Matt演这种小人物也很生动.胖了不少.
该说什么呢...en...Damon同学你果然是变形儿了...
迷迷糊糊嘻嘻哈哈的一部影片
索德博格常常会让我觉得闷。。。。
看得我不太舒服
你一直以为他是好人,其实你错了,丫就是不折不扣的大骗子。
需要看第二遍...以上
我喜不起来..旁白很有趣配乐很美好最后很意外某些地方看的很吃力.................看在男主曾经是个帅锅,多一颗星
潜规则
嘟嘟囔囔都不知道说了个什么
看的好累,跟不上步伐
好不紧不慢的骗子电影啊,对话量好多。越来越喜欢马特达蒙了。与其说马克的谎言指向某些目的,不如说其实是天性作祟。OS里裹着好多美式典故,有些知道有些并不太清楚。
个别桥段拍得蛮有趣的,但这些星点的小巧思,敌不过整体的无聊。不过故事原型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其实拍成这样也算还行?。。。
谎言暴露后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来弥补,最终无法挽回。
it tell me never lie to the people who trust you
What a story. Well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