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一遍绝对看不懂的电影,是看一遍看不够的电影,是我绝对要收藏的电影,吴镇宇演得极好,这种类型的角色他塑造过很多,但这次他仍让我感到惊叹,对他的认可是无语的,接着喜欢就好了。
这部电影预告片做得很型。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预告片太过于帅气,会把你的期待值调动到很高,这样就很容易对正片失望。
(比如说之前有一个电影叫《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单是看预告片那真是感人到鸟肌,不过正片就是水得一塌糊涂)而这部《茶舞》,在70分钟左右之前我也一直把它当成一烂片来看的。
其一是节奏大有问题。
莫名其妙地要表现人物性格的戏(主要是阿高和阿高愉快的朋友们)太多了。
那个用一堆照片表现夜总会场景的段落,于情节毫无意义,除了导演脑残要炫个后现代表现手法外没别的解释了。
其二是台词太装了,中二得我都要脸红。
男主也好路人也好谁也好,总要没事莫名其妙来一顿形而上的发言。
如果是为了要表达男主身不由己其实我不想当杀手我想当好人的这种情绪,那只能说是导演太失败了。
这种简单的玩意,吴镇宇靠眼神就能表达出来了不是么?
其三场面本身也很不怎么样。
好歹还披着个快节奏黑帮片的皮吧,怎么能把动作设计得这么蠢。
场面调度更是完全不用提了。
甚至于连血浆都懒得放,大部分时候就弄一坨一眼看出来是特效的红色来糊弄观众。
总之这个烂玩意姑且就靠着吴镇宇的好演技徐若瑄好可爱狄龙老戏骨撑到最后面了。
然后,就在我对这部电影非常非常失望的时候,导演却丢出一个惊天trick。
光是这个叙述性诡计本身就可以打9.5分,真是一白遮三丑,片子上了俩档次。
唔,这时候才注意到,被这个片子诸多的烂掩盖住的叙事结构,那是如此的精密巧妙。
所以说,看一部电影,能碰上这种体验真是最棒了。
你觉得它有型时,它让你失望透顶;你对它失望透顶时,它突然甩给你个意外惊喜。
用一百一十分钟换来这种过山车一样的体验,值哦。
这不是一部港片。
这不是一部中国人的电影。
电影的背后很西方,别忘了,导演是Max Makowski。
没有中国文化,只有中国符号。
类似的,可以在日本电影,好莱坞电影中看到,很多类似的影子。
一些细节是我喜欢的:1 纸片传递下一步棋招,暗角里,吴的身影拉长生命的轨迹。
2 人天真地说谎时的表情。
明显,没有巴别塔更加“迷人”!
黑暗中的舞者——由吴镇宇看《茶舞》文/1度西装、墨镜加手枪、性感撩人纱裙里若隐若现的乳房及充满诱惑的眼神,配以硕大却比例失衡的《血门徒》,然后是“《无间道》级影帝阵容 《云水谣》当红欲女”的宣传标语——这样一副海报给人的第一主观印象便是低俗、低媚——因此,开始我也只以为这是又一部粗制滥造的港式黑帮片,仅因为对吴镇宇的偏爱才选择了播放,心中并无任何期望——颠峰之作的《无间道》衍生出太多低劣的复制品,起死回生的超越如同奇迹般渺茫得令人不敢奢望……然而,轻快的乐曲一响起,空气中便跃满了轻灵的乐符,忽然间有一种“枯木逢春”般的微妙感觉,——接踵而至的是节奏感十足的视觉刺激,凌乱却干劲的画面——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突然居临,令人耳目一新——直到影片即将结束之时:原以为穷途末路的悲惨结局里却看见吴镇宇架着腿坐在黑暗之中,那份镇静自若刹那间使我感到一种透心的凉,终于明白这是他一个人的舞台,虐杀是他为爱而做的轻灵之舞,舞尽芳华、舞尽生命,无怨无悔……“我用淬满毒的暗樱做爱的圣灵,这干脆而华丽的了断,就已是无上的恩赐。
”看完电影,我突然想起这句话——一篇记不起名目的小说里的一个句子——但我想用在这里是贴切的:吴镇宇饰演的阿茶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手,受雇于人,通过反复在影片中出现的红包接生意,手段极其残忍,然而,为了心爱的女人他不惜与自己的老板做对、同警察反目,最后走入绝境——一个简单的故事,看完之后,首先使我想起的是十年前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因为同样的充满了震撼的力量及奇异的色彩,但仔细一想,从《百年好合》、《购物狂》等影片来看,韦家辉不可能再有十年前的才情。
后来才知道导演是一个不熟悉的外国人,满意之余不由得又凭添一份失望:不知道中国何时才能有这样的个性导演。
总的来说影片基本上的构架是形式大于内容,在一定的时间背景中导演别出心裁且十分认真的完成了他的倒叙与插叙,虽然说这样的手法谈不上创新与突破,故事与叙事手法的饱和程度在我看来还远不如马其顿的老片子《暴雨将至》般完美无瑕,然而,这样的形式用在港式黑帮片里倒是足见导演的努力与用心。
很多人拿这部影片与《疯狂的石头》做比较,想说的无非是:“如果说《疯狂的石头》是06年的一大亮点,那么《茶舞》便是07年的开山巨作,突破创新了华语电影的新概念……”其实,就个人来说《疯狂的石头》并未带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太多的投机成分反倒令人厌恶;《茶舞》却是稳扎稳打的展开了其独特的个性风格,灵活的场面调度加上贴妥而紧凑的剪接,贯穿全片的节奏感干劲有力,不由得使人感到惊艳。
说到《茶舞》的形式,在这里可以谈谈王小波在谈论杜拉斯的《情人》时所说的一些观念,他说:“一篇小说完成之后,花上比写作时间多上十倍的时间来调动段落的顺序,可以得到一篇甚至于出乎作者本人意料的新作……”,王小波坦言他相信杜拉斯的《情人》经过这样的编排,我也愿意相信《茶舞》同样进行过这样的编排,据说:“《茶舞》的导演1994到1995年之间便完成了初稿,直到2005年才出品……”虽然说影像不同于文字,直观画面的乱序调用很容易给人故弄玄虚的感觉且会冲淡叙事的本身——因为它不具备文字看不见的内蕴中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不管怎么说,《茶舞》仍旧带给了华语电影的一种全新的概念或模式,在注重商业效应的今日,这样的个性风格尤显珍贵。
做为《茶舞》核心人物的吴镇宇对于此种风格的电影可以说完全是轻驾就熟,依旧是那副酷酷的略带神经质的模样,干净而潇洒,炉火纯青的演技总是在不声不响中显露出他独特的银幕魅力。
在这部片子里,吴镇宇的表现更是肆无忌惮,洒脱到淋漓尽致,举手投足间无不彰现着其特殊的杀手身份,干脆利落;而眉目间则展现出其杀手身份所特有的沧桑与无奈,他也渴望爱情,却只能远远的伫足观望——影片中,在落地玻璃后面安静的看着徐若瑄的那一幕,万种柔情皆溶入那安静的一瞥,令人暗自神伤;而徐若瑄,在经历了诸多三级片的磨练之后,虽成功转型,事业如日中天,但在演技反面依旧乏善可陈,无论是《云水谣》还是《茶舞》依旧没能摆脱一个花瓶的局限。
《茶舞》,带着“首部入选2006年戛纳电影节关注单元及2006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奖影片的名衔”,即将于2月16日在中国大陆地区火热上映——这时片名却改成了《血门徒》(这便是本篇开篇之时所提及的海报名目与内容中出现的名目不同的原因),其中原因我曾百思不得其解,观其内容与“门徒”根本无甚关联,再看其英文名《One Last Dance》也与“门徒”挂不上关系。
后来,偶然中想起尔东升力作《门徒》早已是频闻风声,却始终不见真面目,难道其中有渊源?
查证后得知,《门徒》将于2月14日全国同步上映,忽然间明白了原委,却颇有哭笑不得的感触——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知道这是谁的悲哀谁的错……
用凌乱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一直就是艺术家们所希冀的方式,但是当观众把有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凑以后,还能得到如此完整的影像,这就让我不得不认为这是一部上乘之作了。
不知谁把影片的名字由《茶舞》改成了《血门徒》,把好好画龙点睛那一笔点上去的“龙眼”竟然擦改成了“鼠眼”。
从阿查(茶)到其喜欢喝的奶中加茶,再到电影所蕴含的深沉(犹如茶)但不失明快(犹如奶)的气质,再到电影主题曲《Broken Orange(一种茶)》。
无论从视觉的冲击上的角度来讲,还是内容的深刻程度上来讲,整体感觉电影浑然天成,与其说这部电影仿佛一块美玉——每一刀都是经过精心的雕饰镂琢,不如说这部电影仿佛是就是阿查自己冲的那杯奶加茶——在彻骨的幽香之后,让世人深深体会了一回醍醐灌顶的滋味。
一个恪守着自己行为准则的杀手阿查,原本一直冷静深沉的看着并参与着黑帮世界腥风血雨的仇杀,但当他在公园看到阿MAE时,当阿MAE调换了他冲奶茶的方式时,他也就此变得不同了。
任何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有了感情,便会在感情的驱使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中,从而迷失了自己的公允与严谨。
这从阿高死后阿查的一系列报仇行为就能看得出来,若仅从正义的角度去理解阿查的行为,就把他看的太伟大了,他是个杀手,虽然有其行于天地之间的原则。
可能就是因为阿MAE的出现,以及几个人(阿德,阿肥,阿王,三个小混混)对阿MAE的迫害,才使得阿查失去了固有的平衡,从而努力求得以心灵上的宁静。
而对于心志如此训练有素的阿查来说,这巨大破例(三个小混混是在星期日凌晨被杀的,而阿查的星期日是休息日)与牺牲就是因为很简单的一个字——爱。
阿德,阿肥,阿王没想到阿查会为阿MAE杀他们,警官也没想到,阿查会爱上他自己所认为的棋子。
当阿MAE对阿查说:“有人说,每一种方式的爱都有它的一首歌,你知道这首歌吗?
是我最喜欢的歌,但我不知道歌名,或者根本没有这首歌,如果有的话,不知道是代表哪种方式的爱呢?
”而阿查当时吹出来的,阿MAE说差一点。
当这种了解与被了解,提问与被提问的关系出现在另外一种场合时,阿查却显得咄咄逼人,当杀阿肥时,他故意把身子转过去,当阿肥扣动扳机时,阿查摇着那个用小盒精心装着的阿MAE的耳钉,告诉阿肥说:“你了解我吗?
我从来不会带一支上了子弹的枪在身上,我从来不喝酒。
”当阿查终于吹出了阿MAE心中的歌曲,而阿MAE那泛泪的眼神目送着阿查关门离去的身影出现在荧幕的一瞬时,我想无人不为之动容。
因为接下来的那一刻,便是他为自己寻觅到的那首歌曲,所付出的爱的代价——从而也回答了警官的那个问题,一个杀手最难也最容易杀的人。
听说茶舞,是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和内容的舞蹈艺术,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其内容多以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为主旋律。
而电影中所诠释的茶舞或许是一种因为爱情而做出牺牲的一种求的真善美的人性。
如 主题曲《Broken Orange》所唱得一样,如果紧闭双眼,深层清晰,浓茶中可见闪烁,橙亮之色,红是我的工作,黄是我假借一些灿烂,夺目彩色经已不关注,没法看清楚了,在两色之间,只可以活着,代表橙色的爱。
西方风格 港产手法!
这片已经看过很长时间了,我一直很喜欢电影里的主题歌,真得很不错,也很符合男主角的性格,同样给人以冷漠,不羁的感觉,这正是此片令人很惊艳的地方初看时,故事情节有点乱,后来才知道,这是导演故意在简接时,把顺序弄乱的缘故.只要再细细回味,整个故事就清晰多了Broken Orange主唱:Pakk Hui作:John Swihart、Pakk Hui Max如果紧闭双眼 深层清晰浓茶中可见闪相残亮至死凭是我的工作旺是我价值这一些灿烂夺目彩色经已不关注没法看清楚了在两息之间只可以活着代表残色的爱
其實,我覺得我根本沒看懂這電影。
只是一種莫名的喜愛,讓我念念不忘優雅而凌厲的手法,讓我有replay的欲望,讓我給了四星。
說不清楚為什么喜歡,也許,這就應了那個很玄的詞語---feel吧。
人,總是從疑惑走向確定,若干年后,生活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能爬上這個臺階吧。
樓梯,總要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從拳腳生風、捶捶入骨、目露兇光到干凈利落、舉止優雅、若有所思,這對于殺手的電影來講,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以前的殺手電影是斗兇的、斗氣勢的,是武斗;近年的殺手電影是斗智的、斗魄力的,是文斗文斗也好,武斗也罷。
重點是要抓住觀眾的心,讓觀眾的思想跟著劇情的發展而變化,這才能調動觀眾的情緒,才能讓觀眾融入到電影中去體會去理解導演的想法(題外話:記住這點,就不怕看“恐怖片”了)近年的殺手電影也算看了一些,總體感覺是:殺人也是一種職業,殺手也是一個人。
沒有所謂的應份,不是說殺手就一定冷漠,就一定無情,就一定心理變態。
正如,老師也不一定是好人那樣。
職業和人格是不成比例的,是沒有直接聯系的。
真正的紳士貴族,就算死的時候,也是那么的優雅。
現在電影里面的殺手,就一個字---拽!
So,I lovin' it!
请允许自我陶醉下。
把一篇很强大的总结评论看掉了,自己理解的对上了百分之九十八,还有百分之二输在了细节上。
因为看懂了才好来写东西,不然写个错误的理解还沾沾自喜就贻笑大方了。
能把一个非常简单甚至可以向俗套靠边的故事拍得如此亮眼如此考验观众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耐力,是很不容易也很见功力的一件事,特别是当整条线索都理顺恍然大悟后还能对导演产生由衷的好感。
看得出来,导演很用心在做,而且做好了,因此就有了这部可能越看越糊涂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思路清晰的好片。
而那些说导演在装B的,多半是没有看懂,因为导演并无意拍一部文艺片,虽然用纸条来下棋看上去是那么的小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杀手和警察没时间也不可能真正地坐在一起悠闲地下一盘棋,那么姑且让他们享受下男人的浪漫情怀又何妨呢。
至于演员,老吴的演技无需置疑,狄龙大哥宝刀未老,那我觉得演阿肥、龅牙MM和阿婆的演员表现也很不错。
最后的最后,请坚持把电影看完。
在结束之前有个非常有趣的片段,平添了一道亮色。
阿茶:这个世界没有英雄,只有走不走运。
警长:我当个警察,惟一能做的就是依照法律行事。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法律自然会告诉我,这要比自己去思考对错要容易很多。
阿茶:到底谁是凶手?
是写名字的那个,还是开枪的那个?
你是开枪的那个吗?
阿茶:嗒嗒在哪儿?
阿茶:死未必是人生最差的事,人生最差的,是脆弱。
阿茶:做事情不是要看你做过哪些,而是要看你做事的程序。
Mae:奶是暖的,拿过来之前我就热过了,这样不就先放和后放都是一样的了?
妈呀~~~~~~
3 @ feb 13, 2010
这么风格化的关于杀手的香港电影,看一部少一部了。看网友评论,编导是一个在香港工作了十年的巴西人,有趣。
没明白是什么,根本没有耐心看完,一颗星送男神
吴镇宇逼供那段印象深刻..生死一线间.
智商受限,欣赏不了通篇倒叙+插叙的电影。
密室逼供、保鲜膜、胶纸。仲有,趴住车窗同埋老吴倾谒嘅果个细妹,串D喔。
结构比较特别 整体还是平庸
Broken Orange 插曲很正
?
影片拍得有点迷乱,有些想向昆汀学习的意思,如果没有吴镇宇就是一部四不象
失败的片儿,吴神一如既往的神
全剧只有一个看点,就是某人的眼神,花里胡哨的剪辑死一边去
大MTV
5年前看了两遍,以为看懂了。现在又看了一遍还是不懂。最后不得不看攻略。一个巴西导演在西加坡拍了一部浓郁的港式电影又把电影剪的故意让你看不懂。太烧脑细胞了,什么记忆碎片在他面前都是渣啊。看完了记得看下攻略,你以为的看懂实际上并不然啊。。
吴镇宇镇场。
看二分之一删了……
一般,讲故事的方法给故事本身加分不少,导演和编剧是一个人,很多想法挺灵的。
故弄玄虛嘛這不是?但為什麼吳鎮宇演這西裝優雅殺手這麼好看?為什麼不找他來演色戎?天啊好想看他演的色戎!想想看暴力與溫柔的吳鎮宇,一定不會被梁朝偉比下去。天下的導演都瞎了眼吧,吳先生的底色明明是哀愁而溫柔的,偏卻沒有好角色讓他把自己的特質發揮出來,唉。
陷入纯粹的悲观的宿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