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里至少看了 3 遍 这都是 2021 年的啦?
时光飞逝,不喜欢吴磊,以及章子怡比黄磊老,扣一星,第一单元就是💩,吴京简直快进我黑名单了拍的东西就是打打杀杀毫不动人,李可乐里也是尬,第二单元除了章子怡比黄轩老的雷点简直封神,第三单元导演舒适区装壁中年爹味俗男毫不意外作喜剧消磨时间还行,第四单元 吴昱翰是爹的悖论 并且做机器人捏脸笑的动作这个情节设计得好 有点感人 李雪健老了就别出来公鸭嗓吓人了吧没啥必要啊第二单元小时候演员也是哥哥年纪大没有年下 海清陈道明也可以 就 海清宇航员闪回小演员捡起废纸诗篇倒计时火箭发射那段简直荷尔蒙爆棚了 震撼但是两年过去了也就淡了那首诗很动人但是后半段又绕到俗气的传宗接代上去了?
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诉你世间的一切奥秘告诉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光荣与梦想,挫折与悲伤告诉你,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火箭是为了自由,抛弃自己的东西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让平凡的我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此生永远无法和繁殖癌和解 说的就是你 最好的相遇 智障都不放过 这种基因有必要延续吗
和Wonder看了《我和我的父辈》点映,比预期好看很多,也刚好特别应景,应了今天的一番交流,还有最近这半年,对于不同generation,不同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人群的观察与思考。
放心,我不给大家剧透,大家去电影院去看吧。
四个篇章的故事,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播放。
第一个故事,讲的抗战,吴京导的;第二个故事,讲的酒泉卫星发射,章子怡导的;第三个故事,讲的商品经济兴起之初,徐峥导的;第四个故事,讲的当下与未来的时空穿越,沈腾导的。
主旋律,从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国家民族大义大局观,演变为激发个体活力与创造力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小家庭小确幸。
看完电影,我非常确信地和Wonder说,我不会做这些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大英雄选择的,这一辈子成就活成自己的小确幸快乐,足矣。
四个篇章的故事,最喜欢徐峥导演的《鸭先知》篇章,因为这个篇章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让我想起我的老爸。
出生于80年代—90年代初这个时间区间的,对这个片段,可能共鸣都会多一些吧,毕竟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年代。
电影里出现的大哥大,非常非常迅速地把沉睡在我脑海中多年的一个画面给调用了出来:差不多5、6岁的时候,我爸瞒着我妈,花了1w多买了个大哥大,成为了可能是我们那个小城镇里前几位拥有大哥大的酷炫商务青年,而我妈知道后,和他在店里大动干戈,各种扔东西,怒气冲冲要抢了他刚买的大哥大,扔掉的“血腥”场景。
因为,我们当时,真的很穷,这是一笔巨款。
他是我们那个小城镇里的“鸭先知”,更是我们小家庭里的“鸭先知”,他有做过一段时间的“小混混”不良青年,后来才开始“扎正”(我们那边的土话,就是走上正轨),据他说是因为生下了我姐和我之后,他有洗心革面的动力了,然后开始各种南下找机会。
他经常出差,出差回来后会给我讲外面世界发生的故事,他也带我出差过,让我看到了小时候能够想到的最大的世界,广州(南下去广州、深圳打工,是我们那边人的首选),让我对走出这座小城,去看世界,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小时候的全家福,PS:大家可以猜猜我是哪一个即便现在到了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还在折腾。
我性格随我爸,做事也随他,小时候,这让他很自豪。
但是长大后,这让他开始了担忧,总觉得女孩子应该安稳一些。
我从律所辞职,他从山东的工地赶来北京看我,怕我是一时冲动。
我从公司辞职后又折腾来折腾去的,每次回家,他都想劝我安定下来。
反之亦然,我呢,每次回家,也劝他早点退休,别这么累了,但他也不听。
这也真逆了我和他之间相承一脉的基因了。
去年春节,Wonder、我和老爸在一起两位对我生命最重要的男人每个个体的选择,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我爸的选择,来自个体户经济的兴起,他得以从农村种地中走出,成为小城镇里的一名小商户。
我的选择,是建立在父辈这个时代打下的经济基础上的,才得以有一些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放飞。
和父辈、前辈之间的分歧,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争吵下,互相看不惯,也是常有的事。
但我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我很感恩,但也很期待,他们能够放心地欣赏,我们的放飞。
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推广曲《如愿》 王菲_哔哩哔哩_bilibili“你的手我蹒跚在牵请带我去明天如果说 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 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最后,不得不提一嘴,王菲唱的主题曲《如愿》真好听,即便是主旋律,仍然有超越人间烟火的仙气。
多好的妥协、和谐与超越。
最后一季,父辈这个主题,说实话其实就是没有主题,只要在任何主题中加入亲子冲突就可以了。
所以这篇作文其实很好做,但亲子这个内容因为太传统,又很难做。
1、乘风 吴京 6.5抗战父子兵,中正的题材。
最后骑兵冲锋拍得稍微有点假吧,别的没啥大毛病。
2、诗 章子怡 6唯一一个母亲视角,在豆瓣得到各种吹捧。
但我觉得故事拍得太苦了,苦到连剧中的章子怡都觉得自己苦,我觉得这是不合适的,有种受迫之感。
而且和祖国篇“相遇”相比显得过于直白,但不至于不及格,我后悔给相遇打6分了。
唯一一个优点是让所有父亲不回家掩盖孩子父亲死亡这段。
3、鸭先知 徐峥 6.5徐峥又拿回了祖国里的那个改开视角,整个情节调度还是很接地气很流畅的。
但是因为没有过多的亲子冲突,父辈的感觉不太明显,改开主题喧宾夺主。
如果要说那代敢打敢拼的人都是我们的父辈(其实是很鸡贼的解读),却又显得在鼓励投机,主题上会有点拧巴。
4、少年行 沈腾 5小品语言在这种短剧中也可以接受吧,但是这一段其实完全舍弃了父辈这个主题,而是加入类似忘年交的思路,大体上实在模仿终结者2,特别是最后那个微笑。
最后那一幕主旋律也太明显,整体感觉不佳。
总的来说,能感受到用短剧来拍亲子关系其实是比较难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情节,而是一种感受,这也大概是这季故事数量缩水,时长增加的原因。
和前两季大约20-30分钟一个故事不同,这次每个故事都在40分钟左右。
前两篇用悲剧来凑其实是一个捷径,悲剧比较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去感受其中的亲子关系,但是进入当代之后已经用不了悲剧了,时代主题就会压过亲子关系,后两部中的亲子关系就显得单薄,徐峥还尽力去制造亲子冲突,沈腾则甚至是另起炉灶了。
只能说,这个作文其实没那么好做吧。
简直一摸一样啊。
看韦神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简直被徐老板原样照搬。
从构图、叙事风格、旁白应用、色调美术、甚至拍摄手法,摇镜您都照搬啊。
是不是清评论了,一个人都没提这件事,这可是豆瓣,咋回没人发现啊。
你不能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耍流氓啊。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这部电影上座率挺高,我买的快9点的票,散场后11点多,本来以为这样的场次人少点,现实是最佳观影位置满满当当。
说回电影,章子怡的《诗》很催泪很动人,特别是从放孔明灯到结尾这部分,感动到不行。
我看过大国工匠,也稍微了解固体燃料这一段,毫不夸张的说,做这个的人就是准备好随时牺牲的。
所以,就像片尾说的那样,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要特别感谢那些默默燃烧过的人。
徐峥的《鸭先知》是正常发挥,讲了我们第一支广告片的诞生,该搞笑的地方搞笑,该紧张的地方紧张氛围拉满,冲突转折都很到位。
吴京和沈腾的部分是同一个问题,煽情戏不到位,最不及格的就是吴京吴磊父子的谈心部分和沈腾落水后救人谈心的部分,看到这两个片段只想拿出手机刷手机。
不过这两个部分还是有高光时刻的。
吴京《乘风》中的为了转移群众发了信号弹,导致儿子乘风牺牲,真是赚人眼泪。
沈腾结尾回到2050,宣布实验成功后玻璃板落下,玻璃外人们举着红旗挥舞的场景让人想到了我们国家这些年来的成就,瞬间自豪感满满。
综上,《诗》值得二刷。
可以结束了,不要再拍了。
从《我和我的祖国》一直到这一部《我和我的父辈》把观众的情怀和耐心都快彻底的消耗光了。
我没有对这些电影工作者不敬的意思,相反我认为这些电影中的一些桥段还是拍得很精彩的,比如说这部《我和我的父辈》,4个段落当中至少有两个拍的是相当优秀的。
我想要说的,是一种重复过程中的疲劳。
不是说这种方式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可以无限制的循环去套用,这样做会把一种原本比较好的形式做到破做到难,因为重复的最大缺点是会让观众失去耐心,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它的立意和主题本身就比较僵硬,想把这些僵硬的理想化的一些思维转变成艺术形式。
靠的当然是很厉害的功力和一种把画面和故事浓缩到精致的手腕,能够用20分钟的时间把一个故事讲清楚,都已经很不容易了。
更何况把4个毫不相干的故事串在一起,除了发生的时间上有一个大致的顺序外,其他的谁都不挨着谁。
从第1个桥段中出来,观众还没有来得及去消化,第2个故事扑面而来了。
看完了这部电影,再和其他相类似的几部电影的剧情串在一起,同样煽情的情节,同一个导演差不多的表现风格,最后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油然而出。
所以我觉得还是用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认认真真的把一个故事讲透讲到位,才是重要的。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同时期的父辈们都在奋斗,为他们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而且代代传承。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父辈们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奋勇杀敌,不怕牺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辈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为实现祖国军事领域的强大不懈奋斗;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父辈们,敢于冒险敢于尝试,在强大政策的引领下为自己为家人创造出一片天;21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父辈们,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
影片前两个故事让人真的非常好哭,而后两个故事又让人真的非常好笑。
5.有些屁话为什么非要说出来?
用行动、情节和画面表达不更好?
电影,是用画面来表达情感和感觉,而不是用文字,用过多华丽的语言!
6.第2段那个爸爸,电影里是夸,但是反面来看,他不就是那个铁公鸡、吝啬鬼葛朗台吗?
进价3毛,卖5毛,在当时不被看成资本主义剥削人吗?
7.爸爸带着儿子卖假酒;带着儿子在公交车🚌这种公共场合兜售酒,还装成不认识,来个二人转,夸那个破酒,后面别人正义指出他们的勾当,还想让观众觉得那个点破他们的人可恶,由此可见,这导演三观不正;后面,那爸爸又指使、教唆儿子偷妈妈的钱,偷钱去打广告,而当时,电视上都还没有放广告的先例,他们也没怎么预估可能性,就去偷钱去了;儿子为了拖住母亲让父亲在家里偷偷拍广告,而带着妈妈故意排长队,去看《祥林嫂》,最后还又来了个拖人套路:闹肚子,肚子疼。
这种电影给孩子看了就是非常坏的影响,这种电影就是中国电影的流毒!
8.会有领导说出了事我负责?
呵呵,为了全力推进拍广告,这也敢,现实中这种领导死的最早,能在中guo官场活着的领导,那都是说话让人摸不着头脑,滴水不漏,责任不负(口头上),这后一部分电影是哪个乐色导演拍的,一点官场道德都不讲
#《我和我的父辈》# 看完《父辈》以后脑海里只想说一句话:“章子怡牛逼!
”,看完她的单元《诗》以后被她圈粉了 片子里我最喜欢的两个单元就是《鸭先知》和《诗》 先说徐峥《鸭先知》:他的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稳!
这次镜头构图等都致敬了韦斯安德森 镜头语言非常不错,构图、画面对我来说简直是视觉的享受,单元中笑点十足,每位演员的演技都十分在线,其中我很喜欢一个小演员——韩昊霖,在祖国里被徐峥带出来,每次看他各种首映礼和路演采访、讲话视频他简直跟一个“小大人”似的,希望他以后努努力,长大拿个影帝。
再说章子怡《诗》,看电影之前我对这个单元一点兴趣没有,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期待,看了以后给我了一个很大的惊喜。
平时我看真人片剧情片和一些主旋律电影都不会哭,可是这个单元深深地打动我了,把我看哭了。
章子怡首次导演,我真的是被她圈粉了 这一单元真的是打动了我。
我给《父辈》里的每个单元都打了分,其中第一:徐峥《鸭先知》8.5/10 第二章子怡《诗》8/10 第三沈腾《少年行》6.5/10 第四吴京《乘风》6/10,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最高分只有8.5分?
而且为什么吴京导演的单元会是最低分?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电影是拼盘 所以自动扣几分 因为拼盘电影算不上电影,故事等等展现不全所以拼盘自动扣几分,好 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大家看过下图消息的可能已经知道了,因为拼盘电影有利有弊,而吴京这个电影 展现了拼盘的弊端!
吴京导演的这个单元故事受时长等各种原因 故事中只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剧情呢 因为拼盘时长受限 所以讲得非常不完整,可以说是这个单元只能看一下大场面和父子情。
吴京的《乘风》也说完了。
最后是沈腾的《少年行》:这是沈腾第一次当导演,拍了软科幻类型的短片,里面的笑点也很足,全单元也是围绕“父辈”这一主题讲述,单元里的煽情戏份表现的不太好,其中这种类型我更想让沈腾导演以侧面的烘托来煽情,不过 这是沈腾第一次当导演,希望再接再厉,以后拍的片能进步吧!
总结:虽然拼盘电影有一些弊端和单元作品太参差,不过这片子还是值得大家看的,很值票价。
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样,看之前降低期待 看之后会给你大大的惊喜!
——2021.9.29宅男多才
从过去,到未来,我们和我们的父辈一直在努力着。
革命年代,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了美好的新中国;建国以后,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们从无到有搞科研,不顾个人安危;改革开放,他们走在时代前沿,为祖国的富强,他们勇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天乃至未来,我们身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科技兴国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肩上。
乘风,马乘风,是那场战斗牺牲的先烈中唯一留下的名字,他于1942年牺牲于抗日战场上。
他不怕死,他愿意为祖国随时牺牲自己。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他和他的团长父亲一同出现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前线。
父亲亲手送他上战场,唯一的愿望是儿子可以当岳飞,不希望儿子当岳云。
可命运就是这般,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为了保全手无寸铁的百姓,马团长他别无选择。
无线电暴露位置,四人四骑围困于鬼子的大部队。
乘风冲上去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出场时恣意骑着马的少年郎,他是抗大培养的通讯兵,是团与大部队取得联系的纽带,他的人生不该这么早结束。
可是,真实的历史中,远比这残酷得多。
十几岁的少年儿郎,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早早从军御敌,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牺牲是否能换来胜利,他们不知道胜利在何时在何方,但他们愿意相信。
我始终对一句话感到动容:“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拥有现在”。
感谢先辈,我们才能生在盛世中国。
施儒宏,火箭专家,虽没有历史圆形,但他是那个年代科学家奉献精神的缩影。
看过《功勋》,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中一大半都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你我的脊梁,有一根是他们给的。
建国以来,不论是这里的火箭固体燃料的攻坚,还是原子弹核潜艇的突破,每一次都会被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奉献与忘我感动。
他们筑的是大国脊梁,他们造的是国之重器,他们都抱着随时牺牲自己的决心。
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鸭先知,总要有这样一些人,敢于迈出第一步。
他们的眼界与认知,超过同时代的人,看得到更远的未来,希望在何处,路在何处。
1978年,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祖国究竟要做什么才能强大才能富裕,没有人知道敢为人先的后果是什么。
但那个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站出来,让大家看到,路在这里,勇敢向前走吧!
来自2050年的小小,给自己造了一个爸爸,穿越时空去陪伴小小的小小。
这是理工科的意义,某种程度来说是未来科技争锋的战场。
我自己理科学得一塌糊涂,很遗憾22岁的我没办法在科技兴国方面报效祖国,所以很佩服理科好的人。
愿我和我的同龄人们能接好先辈手中的这一棒,愿你我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愿你我都能像父辈那样,完成好自己这一代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