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穿越剧的火爆,从前两年就开始了,对于一个普通观众而言,所谓穿越本身,更像是一场梦境,或者说一次重生。
当然,既然是梦境,就一定代表不真实和不会发生,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它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很多影视作品热衷于此种题材,我倒更愿意相信,是创作者自身就是一个造梦者。
《唐砖》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之前很多的玄幻系列同名小说《唐砖》,有人说《唐砖》给他的最大震撼,是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的死亡。
这里的死亡,未必代表生命真正的终结,我更愿意理解为,大到一个时代,小到一个人物,由极盛到极衰的历史命运,多多少少,总是叫人心下升起一丝苍凉。
《唐砖》是好看的,导演选择角色的眼光很独特,饰演云烨的王天辰和饰演安澜的张佳宁,气质很独特,以至于他们在出场的第一瞬间,到几天后,我还能清晰地想起来他们的角色内容,非常有辨识度。
还有张智尧、袁咏仪的参演让整部剧的质感加了很多分。
这几年鲜在镜头前出现的袁咏仪多少叫人想念,那这次在电视剧之中出演角色颇重的长孙皇后,端庄大气,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部电视剧从科考队后勤云不器(穿越后的云烨)因一场考古事故穿越到贞观年间引发,机缘巧合下遇见与已故女友长相一模一样的李安澜,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由此展开。
原著看了一些,作者文笔诙谐幽默顺畅,拥有一批死忠党。
然而穿越小说改编成穿越剧难度就高了,电视剧看了不到十集,当然还是有区别于原著,比如原著中涉及到经济、农业、政治、战争、爱情、友情、家与国,电视剧主要以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和对皇权的抗争为主线。
原著更加充实饱满一些,而电视剧大约是考虑到受众年轻化,所以更像是一部爱情轻喜剧。
演员的演技可圈可点,导演在整个的创作上,也加入了大量的搞笑剧元素,茶余饭后当作解压的作品还是很到位的。
剪辑和音乐的节奏不错,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能够持续不断地被勾起看下去的欲望,已经算是成功的作品了。
穿越剧之所以好看,一是在于大多数人应该都做过回到过去或去往未来的幻梦,这种梦想自然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于是影视作品便成了最好的寄托;二来穿越文的古代和现代的对撞,很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比如不同的文化、思维、逻辑、习惯的冲撞,在剧中,云烨就因为在朝堂中不守古人的规矩,而被打了板子。
在《唐砖》中,现代的少年,成为推动唐朝变革的中坚力量,所以就更有存在的意义。
再加上好看的男女主感情线,这部剧还是很值得一追的。
在一众知名的不知名的演员中,还是想重点说一下张佳宁,在当今网红当道的一众流量演员中,张佳宁这一挂清纯长相的演员,气质十分特别。
在这部穿越剧中,潇洒处舞刀弄剑,温柔时静若处子,倒也诠释得颇为到位。
王天辰的长相就现代很多,所以穿越至古代的情节设定中,你常常会觉得,哦这就是一个现代人跑到古代去的故事,所以在视觉上其实是有某种代入感的。
又加上这位演员身上天生带有一种正气和痞气交汇的独特气质,你能在各种羁绊的古代制度中,看到某种来自现代的,自由。
这种对撞冲突,甚至比故事情节都叫人觉得有趣。
不过稍稍有些意外的是,这部剧居然请到了陈嘉上作监制,所以整个电视剧的质量上乘,担任《甄嬛传》美术总监的张晓龙这次作为艺术总监指导这部戏,服化道、歌舞和礼仪还是能看得出功力所在。
如果说书籍《唐砖》为我们铺开了整个大唐盛世的历史画卷,我们在纸上经历了整个大唐的盛与衰,那么电视剧《唐砖》则籍由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为我们贯穿了更为丰满的情感与爱恨。
穿越本身让人期待。
几年前读爱因斯坦亲笔信中讲时间,他说“对相信物理的我们来说,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分别,只是持续存在的幻想。
”我常常被这句话感动着,而在许多活在当下的时光中,我亦常常感受到时间是幻觉。
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作者拍穿越剧,本身就已经是一件极为浪漫的事。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影评╰_╯生气像我这种懒癌晚期的人曾经多次有写影评的冲动,都因为闲麻烦不了了之。
我看过上千部小说,唯有唐砖对我而言的意义不是一本单纯的小说。
它在我高中时期激发了本来麻木的我对现实的期望,云烨的孤独让我感同身处,他对家的眷恋让我注意到了一直被我忽略的事物,他的征程让我神往,没有唐砖也许我无法去把心转回高考。
我当然明白他的一切都是小说艺术创造的结果,世人都有缺陷,而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一个人格化的圣人。
纵观网络小说,他是一个唯一让我时隔多年都依然喜爱的主角,哪怕情节已经模糊不清,但我还是记得有一个大唐云候当我在起点启动界面中看到唐砖改编电视剧时,我还有一丝兴奋。
虽然刚经历了马破苍穹这部奇葩,不过我还是期待着,比较古装剧还是出过如琅琊榜这类优秀的电视剧的。
结果呢,那个莫名其妙的男主是谁?
是那个让大唐满朝文武敬佩不已的仙人弟子吗?
原来大唐文武也好,一代明君李二也好,在编剧眼里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
至于谈什么改编和原著不应该放一起讨论的人,我请问一句我把你的偶像明信片放到厕所里面,你是不是觉得很好?
毕竟明信片是我的,怎么弄管你们什么事?
怎么拍剧是编剧的事,但不要一而再的消费观众的感情,每一次对观众的伤害,都是在埋葬编剧自己。
哪怕有一天他们能够拍出优秀的作品,我也不会忘了他们所拍的唐砖,依旧会去针对。
今年是男频ip改编剧大爆发的一年,目前我知道的男频ip剧有《诛仙》《择天记》《莽荒纪》《武动乾坤》《斗破苍穹》《夜天子》和《唐砖》,但改编结果却不尽人意,屡屡受挫,据了解,似乎只有《夜天子》这一部作品原著党对其好评颇多。
以上几部ip中我唯一看过的原著是《诛仙》,百度了一下其他几部的目录,似乎诛仙是其中最短的一部,即使这样,对我这个女频读者来说,还是觉得诛仙原著太长了。
因此,可想而知其他更长的男频作品的改编难度。
《唐砖》这个ip和以上其他几部背景的构架不太一样,与女频穿越文的共性较多,但也更直接的暴露出改编剧本的问题所在。
草草翻了几章原著,觉得作者文笔是相当不错的,文风诙谐且有个性,看章节题目趋向于写男主的日常生活,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一点点推进剧情。
个人认为,编剧在改编的时候没有突出原著的特点特色,反而大量扩充了一些女频穿越文里都被用烂了的桥段,彻彻底底地把诙谐的男频原著改编成了普通的女频网剧。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剧中的不足:1. 缺乏对原文对白的引用:原文应该有不少双引号内容,虽然只是随手翻了几章,但却被某些语句吸引,比如“吴承恩的悲剧”。
电视剧里的大部分台词太低级,大白话,既没有个性又缺乏文采,我是不明白编剧是如何选择弃置原著对白不用的。
2.重点描绘章节选择的无趣:这个电视剧第一集讲“制盐”,第二集讲“输血”,第三集“滑冰”+“认亲”。
把剧情分模块处理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刻画的重点应该改变:比如第一集“制盐”:剧中选择了去着重刻画细盐的价值、制盐的方法、美救英雄、为争夺制盐方法引发的抢人战争,这些都是古偶里的常见桥段,其实不如把这些桥段几笔带过,多多添加一些原著的特色剧情,如:“一毛利天下”里醋布的介绍,“ 程处默”里的对白 “总不能让士兵吃一回盐,就解一回毒吧?
” ,用“美食与洗澡”来诠释盐的珍贵,同时通过做饭来增进男女主的互动,“吴承恩的悲剧”可以重点演一演。
3.男主演技不够深入,二次创作水平不够:如果男主演技足够好,大量增加男主台词,哪怕只看男主一个人哔哔叨,这个剧也会有看点的,比如《热血长安》基本上都是萨摩多罗的单口相声。
但剧本削弱了男主的存在感,我甚至觉得男主的演绎都不如那个太子抢镜。
总之,一部大男主的日常生活剧,被编成了多角恋穿越爱情剧,而且还是一部创新性不足的女频网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青云志》同样也是妥妥的男频变女频,但在剧情上还是有爆点的,至少还有爱情上的冲突,而这个剧的爱情线张力也明显不足。
欢迎原著党进来有内容的吐槽,谩骂的回复绝对都会被我删除掉。
三集过后可以快进看,十集之后可以跳过看!
其中有个卢寿的戏,演得莫名其妙,一个大儒竟然泼皮耍赖,还打赌招雷劈的桥段,直接把古装剧拉成无脑儿戏!
三集过后可以快进看,十集之后可以跳过看!
其中有个卢寿的戏,演得莫名其妙,一个大儒竟然泼皮耍赖,还打赌招雷劈的桥段,直接把古装剧拉成无脑儿戏!
作为一个原著党,编剧不入流水平,人设完全崩塌。
原作者的说法是为了能过审,对剧情做了改变,可是看到十几集之后,WTF,这是个什么鬼人设?
山东大儒卢寿用李世民的话说就是个骂街泼妇,编剧你对大儒是有什么误解?
李安澜的人设改了侠女我忍了,卢辛月的人设是个什么鬼,路人甲一样的台词,性格在哪里?
李泰这么聪慧的皇子,在这部剧里变成了二傻子。
最最不能忍的是主角的性格成了什么,原著里那个沉稳内敛又不失风俗幽默的男主在哪里?
这部剧里全然变成了一个小混混!!
最最不能忍的,原著中放归旺财的那一段我看哭了,那段人马兄弟情是多么的沉郁压抑,在这里通人性的旺财马成了一只毫无存在感的鹦鹉?
无力吐槽了,剧情敷衍,对白苍白,人设幼儿园水平。
至于演员演技就不喷了,遇见这样的剧本神仙也没辙。
百度给出的两位编剧我看了一下,一男一女,豆瓣评分一个比一个惨淡。
一颗星,全看原著的面子。
无意间刷DY刷到这部剧的剪辑,没想到2018年我居然错过了如此上头的剧!
先说整体:看了很多评论,发现很多人都表示是一部烂片,毁了小说。
但对于没看过小说的我来说,其实胜过很多热门剧了!
剧中其实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莫名其妙的回到唐朝,莫名其妙的主角会一大堆东西,比如什么制盐,制作炸药,麻将,蛋糕等等。
这些其实都还好,最离谱的是第二集/第三集,换血居然用塑料针筒?
哪来的塑料请问?
针筒上还有刻度,真的是很摸莫名其妙。
虽然莫名其妙,但是吧,作为一个无脑穿越剧,本来就存在很多离谱和不合理的地方,没必要去纠结。
再说说人物:实在不喜欢男主,颜值不行,人设也不行,怎么看都像是个混混,怎么看都不像是会那么多东西的人。
太喜欢张佳宁演的李安澜了,看这部剧主要还是为了看她!
先不说她演的好不好,主要是气质超级好!
直接路转粉男主跟女主在剧中看的让人着急,男主不想女主受伤,女主不想男主受伤,俩人基本都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极其看的让人着急总结:挺喜庆的一部剧,3天把整部剧刷完了,很上头,主要还是我个人太喜欢这种无脑穿越剧,如果你也跟我一样,那么相信我你会喜欢看的!
首先,我是原著党。
其次,对于剧情的评价,借用其他原著党的一句话:打一星都是对神作的侮辱。
第三,核心内容,我们的愤怒与导演、制片甚至是作者赚的盆满钵满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为什么大多数美剧都是走心之作?
为什么凡是能够连拍N年的美剧一定都可称经典?
为什么国剧和美剧之间就永远有如此大的天堑难以越过?
因为美剧是按年拍的,一年一季,而只要任何一季的口碑、反响不佳,唯利是图的电视台就会毫不犹豫的将这部剧砍掉,甚至一些风评极佳,但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的作品也难逃这一命运。
然后电视台换上一部新剧,一个新品牌再去看其能否得到老百姓的长期拥护,从而衍化成青春不老的神作(《六人行》、《法律与秩序》、《海军罪案调查处》、《生活大爆炸》,这些IP太多了,不胜枚举,不过它们都是从无数被砍剧的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
而我们这里,需要重视的并不是事后有多少人吐槽,而是拿出一个噱头,诱惑你掏出金钱,忍不住诱惑一脑袋扎进去的那一股冲动而已。
这就像无数的骗子,他们从来不需要管自己的行骗伎俩暴露以后该怎么办,他们只需要保证在拉你入套的时候将一切演绎的有多么真诚,有多么的可信。
等到你觉醒过来,人家早已“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了。
事实上,很多原著党的影评中,无一例外的提到了是怀揣着何样的“热情”而充值了爱奇艺,打算去“朝圣”的,最后却......没错,人家要的不过是无数粉丝冲进爱奇艺的那一个小小的“过户费”而已。
而我们,却还在斟酌神作的陨落,没有人关心的,至少对于这些影视圈的杀才们就是如此,他们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了。
总结一下,美剧的生存基础是建立在百姓长年累月的口碑上的,口碑越好,不但对应的美剧IP会大放异彩,就连出品这一IP的电视台都会与有荣焉;国剧的生存基础则是打一枪就跑,就像大名鼎鼎的“庞氏骗局”一样(之前爆雷的无数以坑钱为主要定位的P2P理财也是如此),其关注的重点就是“请君入瓮”,只要完成了这个过程,借用云烨的一句名言——“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人家会拿着赚来不菲的资金,将这个骗局一次又一次的继续下去。
所以结果是:国剧是将一个又一个根出于其他领域的传奇亲手毁掉,美剧是从零开始、亲手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当然,像琅琊榜那样形神具备的佳作不是不可以出现,却绝对不是国剧圈的追求。
因为不管你多用心去拍摄,多用心去忠实于原作,其在目前的国剧圈被定义的使用价值,只有一次。
这一次能够塑造出一部琅琊榜一样的神作固然是好,但是塑造不出来,也无人问责、无伤大雅,毕竟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奉劝诸位原著党,不要再吐槽了,你仇恨的是别人毫不在乎的,你缅怀的,是别人毫不吝惜的。
就像你会为资本主义将牛奶倒进河里的行为而愤怒,而惋惜,但人家自己,是一点也不在乎的。
这里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并不一定都应该勿施于人的。
当然是程咬金的儿子!!!!!!!!!!!!!!!!!!!!!!!!!!!!!!!!!!!!!!!!!!!!!!!!!!!!!!!!!!!!!!!!!!!!!!!!!!!!!!!!!!!!!!!!!!!!!!!!!!!!!!!!!!!!!!!!!!!!!!!!!!!!!!!!!!!!!!!!!!!!!!!!!!!!!!!!!!!!!!!!!!!!!!!!!!!!!!!!!!!
说实话,自从《唐砖》和《庆余年》要拍电视剧后一直关注着,这部剧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冲会员一天看完(2倍数),然后迫不及待来吐槽。
先说感受,一开始觉得把《唐砖》原著都改了,旺财那么大的吉祥物被改了,辛月那么好的角色改成悲惨模式,所有角色与原著没有一点关系了,想想冲的钱得看完;看到中间简直无力吐槽了,全体人物智商下线,整部剧就当一个古装爱情剧算了;最后简直是2倍数加干别的事听音,完全没法看,因为sb编剧改了剧情后开始胡乱抢救填戏,已经没有理智可言了,本想陈述一下,发现最后所有事情都是莫名奇妙,连个事情都叙述不好怎么当的编剧啊。
—————————分割线—————————以下开喷有剧透,反正你也不会看————————— 1. 最让人喷饭的是拍卖会头顶的照灯,导演你当观众都是傻子啊?
还不够让人出戏的啊!
这头顶一排排的是嫌大家出戏不够?
2. 《唐砖》小说至少读了3遍,小说叫唐砖本就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意思,小说中的君臣共进,太后慈爱,各将关怀、神医大爱等等,全是正能量的一部小说,生生改成了一部古装爱情剧,而且还是在古装剧中垫底的烂剧,拍到最后拍不下去匆匆结尾的吧。
就说如果抓住小说中任何一个故事来拍一部都是可以的啊,玉山书院的迷阵和熊猫可以是青春题材、白玉京的话拍出来肯定比狄仁杰还好看、举世攻唐那么好的战争戏......电视剧直接把高大上的原著改成烂大街的你爱我死,还各种事情杂糅连剧情都没过度,最后就是一团浆糊。
3. 演员演技只能算中等,个人感觉这部剧当个舞剧看看算了,人物已经和小说对应不上还感情一团糟,还有杂糅导致的莫名其妙:红拂女的事扯出来相当牵强、辛月爹强行作死、太子莫名黑化,还有男女主被刺着刺着就习惯的不忍直视感。
整个故事的杂糅让各人物的特点完全没有建立起来还十分尴尬,孙神医的路人甲、黄鼠的尴尬逗笑、妹妹的鸟饲养员、黑锅观音婢,就连男女主都给人感觉不断作死,就算喂狗粮你也要秀的专业点啊喂。
4. 那些都不掩饰的敷衍。
整部剧给人就一个感觉就是敷衍,从一开始考古穿越过来竟然带了一堆急救器材(原著至少在救人途中),到土豆七日成熟可以提供数十万人口粮,到最后本来中间都用了火药后面又贡献火药还各种保密,陈彪因为一把石灰反水,“申”字也不解释。
反正就是强行插入剧情还有挖坑不埋,强行出戏。
5. 打着穿越的各种尴尬笑点,金的杰瑞?
黑人问号啊。
倒是每次刺个胸透都不死觉得很好笑,最后侯君集数一声刺一下云烨倒是笑翻了,还有云烨最后的死是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吧,强行凑陈彪死的悲壮然后一群人各种速死来拉剧情?
槽点太多,突然发现写这么长也太对的起这部剧了,还是花时间再看一遍小说吧。。。
作为一个原著粉,这篇剧评我只想写给打算看看这部剧的原著粉们。
非粉勿看。
我一直觉得,唐砖这部作品,最难得的就是云烨和家人、朋友之间那种让人看到微笑的温暖;最动人的就是孑与2大大笔下的那群大唐人身上的铮铮傲骨。
可惜的是,这些最难得、最动人的的东西在这部剧里毫无踪迹。
旺财从一匹马变成一只学舌鹦鹉这个就算了。
云家的大妇、玉山先生的孙女、那个敢爱敢恨、外柔内刚的蜀中女子辛月姓了卢,变成了山东豪族炮灰卢寿的孙女,更是和太子承乾强行组了CP;牛伯伯一家被删了个干净,小牛瘸腿的桥段也被嫁接到了秦怀玉身上;李安澜强行加戏,不仅是墨家女矩子之女,还精通武功与墨家机关术;慈祥、坚韧的云家老奶奶选角上出了大问题,不仅一张面孔令人倍感惊悚,还一口一个“云哥”的叫云烨,“哥儿”是对年轻男子的爱称,“云哥”就是真的叫哥了,令人倍感尴尬。
云烨在书中是那么洒脱、重情义,那么智珠在握;在剧中变得轻佻、轻浮,和程伯伯、秦伯伯变得生分了,动不动就爆个英文或是网络俚语,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这是个穿越剧。
侯君集是老将里最年轻的一位,剧中搞的比李靖年纪都大。
魏征变成了和亲派,跪舔和突厥之间虚伪的太平。
长孙皇后的扮演者袁咏仪粤语口型令人出戏,长孙皇后的人设变成了一个看似伟光正的心机女人,足智多谋贤皇后的韵味全无。
巍巍初唐,满朝的妖孽,如过江之鲫的英杰,悉数不见;一个秦琼代表了所有武将;一个魏征代表了所有文臣;一个侯君集,就是最终BOSS。
36集通篇虐恋。
什么民族,国家,亲人,朋友,统统草草带过,一切都要给恋爱让步。
整部剧就是一部李二一家的宫斗伦理剧。
何其浅薄~小说中有不少的闪光点,让人每每回想起来都感佩至深:程咬金提携后辈的良苦用心;牛进达心怀苍生看到土豆时的老泪纵横;云家老奶奶忍辱负重,抚养云氏遗孀的含辛茹苦;黑小子程处默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豪爽忠诚;千古帝王李世民的厚黑霸气和长孙皇后的温婉机敏;承载着太多故事的玉山书院,调皮的旺财,贪吃去拉车的熊猫……这么多让人想起来就感觉到温暖和幸福的人和事,都不见了啊……剩下的,只不过是编剧肢解了唐砖后的一场荒诞的个人秀,甚至可能只是一本为了应付差事而赶工的工业化垃圾。
不管原著中主要人物是什么形象设定,剧中只剩下通篇的“颜、颜、颜”······你的观众那么喜欢颜,干脆找些“颜王”,扮上,在镜头前不断摆姿势好了。
要什么剧情?
要什么人设?
只要不停地换衣服,作出“怜爱”、“生气”、“悲伤”、“开心”这些脸谱不就好了。
拍什么电视剧?
拍写真吧!
云烨是一个平凡却活的认真的现代中年男人,不幸回到了千年前的祖宗身上。
当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拐点时,被巍巍大唐的精神所感染的他毅然决然地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可是,那些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那些血浓于水的血脉传承,那些肝胆相照的手足之情,统统都被该剧剔除了,只剩下造作扭捏的恶俗虐恋。
云烨身上有一种如朝阳般的昂扬精神,一直温暖着身边的亲友。
他不是独夫,他有些怕吃苦,他总喜欢在嘴上抓挠,他有时候也会沮丧、也会想一走了之。
但是他对这个民族有着深沉的爱,真正爱到了骨子里。
所以无论挑战多么艰难,他总是不放弃。
到后来,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敌人越来越少,一切都是因为他身上那种真诚饱满的感染力。
让人即使流泪,也会哭到微笑。
我本是满怀着期待充值了会员,打开看了第一集心就已经凉了一半;忍着毒看完,人已经不行了。
小说里那透纸而出的灵气已经没了,只剩下满篇的荒诞、恶俗和狗血。
剧中那些角色,给他们换个名,你甚至不知道这拍的是唐砖。
这部剧已经彻底沦为剧情狗血、人物形象呆板弱智的虐恋宫斗剧了。
这不是在改编,是在剥皮填草骗流量。
编剧,导演,和水军,请你们善良,你们不是在弘扬什么大唐文化,你们是在亵渎它。
看了前面两集,被拖沓的剧情折腾得看不下去了。先不说男主让人烦躁的作死穿越方式,其他的,想抢回女主的簪子折腾半集,帮练细盐折腾半集,好吧,这些还行。第二集太子重伤快死了,男主想给输血,程咬金不让,想输血,不让,想输血,不让……主角自己都在说三番四次快被拖死啦,还在一次次说废话折腾,折腾半集才把血输上。咱不懂医术,不明白太子那是啥伤势,为毛一输血立刻起死回生了,只看着折腾半集的输血,就觉得挺烦了,烦得看不大下去。闲了也许会继续看下去吧,如果好看也许会继续看下去吧……谁知道呢?
如果这部剧不叫唐砖,如果没有唐砖这部小说。。。。。。
最开始的无力吐槽熬过去之后还是挺有意思的,1.7倍速度播放,男主像魏大勋,女主像吴倩,还有挺多知名演员在里面,不认识的几个演员演技都还挺不错的
穿越剧不来点悲剧就过不下去么?如果不是剧里全是好看的小哥哥,我才不会熬夜看到一点半。就算人都挺好看的,剧情还是不能忍。什么破剧情?为童年男神张智尧,马跃打一星,为剧中二代都是好看的小哥哥打一星。两星不能再多,如果我是书迷,说不定就给一星也是可能的,这憋屈的剧情。
剧本身其实没那么差的哈哈哈哈哈
三星全部是给《丽人行》舞蹈的!!!
后面二十集男二女二是什么狗屁设定。。。。。看完才发现原来男主不是魏大勋啊 = =
看了1 2 3 4 36集,好好的情怀片愣是拍成武侠片。编剧不知道唐砖为啥火吗?是因为情情爱爱?不是,是孑与在唐砖里写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智慧的。恨不能打零星,真的毁原著,为了钱真的啥都不要了。
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叉,明知道看了会后悔,结果还是看了,看了几分钟后,男主形象就毁的差不多了,我的唐砖啊!你们要拍唐穿剧就自己编一个,干嘛一定要借唐砖的名义呢?问候你们祖宗十八代!
两倍数好剧,节奏慢
一半之后非常啰嗦 其实都知道什么问题 和结果但TMD要拖10来20集我是想看温馨和搞笑的 不是来看宫斗好吗..
很是不错的穿越剧 古典礼仪很有看点 男主的吐槽模式开的挺好 还是很搞笑的 男主的技能真是开挂 提炼盐和医疗技能真是满分 放在现代也是牛啊!演员基本都是新人 但演技都不错 王天辰和张佳宁算是新一辈里不错的了!整体蛮搞笑
原著粉看不下去!!
其中的剧情有点奇葩。浪费了。
如果不能坚持,就不会知道这部剧有多虐,但也只是一部苦情剧,致郁力MAX,在一些人眼里多少缺乏高度。道具服装差强人意,总体观感不错。(PS:本就是改编,又何必忠于原著)
强撑着看完这部剧,就是想看看这里面唐朝人是多么脑残,女主卢家是多么作死,现代化的东西能多么震惊世界
希望有第二部
我喜欢男主的颜唉
1-4弃
服化道、台词、配乐都很现代感,不够古典,有种不入流网剧的即视感。看到第四集雁来楼,跟现代歌舞厅一样,完全就是部披着古装的现代剧。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