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电影院,虽然不是电影版的粉丝,但海边的镜头一直印象挺深刻。
网上查了拍摄地就在离横滨40分钟的野比海岸,一直嚷嚷说要来看看,今天终于来了。
一路开到野比海岸,和想象的美景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实际的海岸是一片非常普通的海滩,旁边就是横须贺市的居民区,还有很多养老院设施,路上还有很多出来健步的老人。
电影的神奇之处也许就在这,平淡的日常配上故事,而让日常变得更有感觉。
野比海岸来到野比海岸的第一个念头是:要是住在这可真无聊啊。
可是当时的纱和也只能在这种地方藏身,躲避世间闲话吧。
不得不说,看到这个步道,还是会想到和北野老师骑单车的美好场景,而且天气也很像,脑中自动回放了很多电影里的场景,当然还自动带着伴奏的never again(实在太洗脑)
野比海岸
电影场景摄影地:Indian Restaurant Cafe Kalika网上搜到这家纱和打工的店,真身竟然是一家印度咖喱。
海边的印度咖喱店,在日本实属新鲜。
Terrance正好有空座,北野和杉崎对话镜头在这里拍的,今天坐这是的一对带小狗的夫妇。
天气可真好,坐在天台上一瞬间有种在冲绳度假的错觉。
露台
电影场景先进店看看。
老实说进店第一感觉是真的在这拍的吗?
后来翻了几个剧照才发现,电影还是个神奇的东西,明明就是个很普通的店,加上故事就有趣了。
厨房拍电影时改造成开放式的了,实际是个放满杯子的架子。
想起来厨房里杉崎和纱和对话的场景了。
墙上挂齐藤工和剧组的签名。
店里的角落里也挂了几张海报。
感觉这家店也没特别在电影上下功夫,感觉可以做更多,比如来个昼颜套餐,背景音乐放放never again之类的,应该会更多影迷来膜拜一下。
签名
餐厅里面还有昼颜的剧本+上户彩签名。
打开剧本看了看,各种设定场景台词都有,如果是电视剧的台本,可要好好拜读一下呢。
剧本原版
电影海报下午茶时间巡礼了一下拍摄地,借美好的天气吃了个咖喱下午茶。
对了,忘记说这家餐厅的主打咖喱,样子是很美的,味道就很一般啦。
和都内的印度咖喱比基本是咖喱味很淡的,也许是为了符合当地任的口味。
芝士馕饼套餐太阳下山,在海边吹着海风有点微凉,今天的巡礼很完美,这是我在日本看的第二个拍摄地,第一个是最高的离婚里在目黑川附近的公寓和洗衣店。
虽然不是电影迷,也很少专门花时间去看拍摄地,但是偶尔置身于影片里的场景还是很美好的。
喜欢昼颜的朋友们,可以有空来这里转转。
Tabelog:https://tabelog.com/en/kanagawa/A1406/A140601/14014142/
文| 淹然西班牙大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拍过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女人的欲望被打开的故事。
他为这个故事取名「Belle de jour」,国内流行的译法是「白日美人」,但这其实是一种花的名字,这种花叫做「昼颜」。
这是一种花期很短的花,有着可爱的水红色的花瓣,午后开放,夜晚凋败。
许多年后,日本编剧井上由美子被这个意象吸引,在2014年交出了一部关于婚外情的电视剧,同样命名为「昼颜」。
在她的笔下,婚外情被赋予了一种「昼颜美学」:有脆弱的美好,但又是被诅咒的,注定要走向最终的幻灭。
三年后,也就是2017年,『昼颜』推出电影版,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如今,它又进入了中国院线,但从点映情况来看,人们对这部电影版似乎并不怎么买账。
这其中很大的原因,似乎是对『昼颜』的误读造成的。
即便没看过剧版『昼颜』的人,大概也会被那个充满禁忌感的题材所吸引,但问题是,婚外情在日本是一个相当流行的题材。
光是触碰了这个题材,是无法让『昼颜』真正取得成功的。
剧版『昼颜』中,讲述了两个婚外情故事,一个是纱和与生物老师北野,一个是利佳子与落魄的画家加藤。
而结局是,两对「恋人」统统没有走到一起——这当然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从头到尾,『昼颜』都是一个活在主流文化框架内的作品。
所以,其实电影版的结局也是被注定好的,必然是一个充满了「政治正确」的终点——但不晓得为什么,人们似乎认为『昼颜』应该具备某种更大的勇气。
实际上,『昼颜』的确散发出一种迷人勇气,但不是要去粉碎坚硬的世俗规则的那种,而是它充满着对出轨者的同情与理解。
在一个往往要去丑化出轨者的文化语境中,『昼颜』就像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它尝试着将一个婚外情的故事当成一个「正常」的爱情故事来写,它要写出出轨者真正的痛苦与不幸,但也不避讳他们的自私与懦弱——这样的笔法,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同时也是一个创作者应有的「写作道德」。
如果要归结出一个剧版的核心观点,那可能是:你无法从婚姻中祈求爱情,爱情只能从爱情中去祈求。
那么,电影版其实从一个反向的角度,再次印证了某种悲观:一旦爱情向着婚姻靠近,结局只能是爱情的死掉。
电影版那个为人所诟病的结局,其实仍不失为一种合理又合情的落幕。
电影版中反复出现了萤火虫这个意象。
一方面,这是一个「爱情」的象征。
落在纱和无名指上的萤火虫,仿若一个闪着幽微绿光的婚戒;隐匿在水底的萤火虫幼虫,就像纱和与北野的爱情,看不见却又一直存在。
但另方面,这又是一个「爱情消亡」的象征。
只有短短五天寿命的成年萤火虫,预兆着纱和与北野的爱情一定会死去。
村上春树有一个短篇叫『萤』(后来扩写成了『挪威的森林』),也说了这种萤火虫带来的忧伤。
渡边面对着若即若离的萤火虫,被迫要去接受直子在他生活中的突然蒸发,一段刚刚发芽的爱情忽然从渡边这里逃走不见。
如果还记得剧版的结局,纱和与北野签订了一个互不联系、互不见面的协议。
电影版的故事发生在三年后,就像所有观众都能想到的,两人又一次相遇了。
相遇段落,充满着各种蜜甜的小细节。
这让你会再次想到,剧版中人们是这样命名纱和与北野的爱情的:中学生的爱情。
换言之,是一种不太可能发生在成人身上的纯爱。
电影版里,二人起初还坚守着那个协议,尽可能地互不说话。
在大巴士的车窗上,他们哈一团气后,快速地用手指勾出下次约会的时间与地点。
在充满着萤火虫的小森林中,纱和忍不住向北野发话,但随即又自我开解:这不是在和你说话,而是我的自言自语。
不过,当两人住到一起后,纱和对北野的猜忌,就开始在窄小的房间里发酵。
故事发展到这里,其实已经显现出了一种无可挽回的怅惋,他们真的无法走入婚姻,否则,只可能复刻他们之前惨淡的婚姻经历。
纱和在片中有一句重要的台词,「我没想过要得到幸福,只想和他在一起。
」不知道这是不是日本独有又流行的「物哀」美学在起作用,『昼颜』里真正的爱情,统统逃不过宿命般的生命周期,幸福的顶点就是幻灭的起点。
回想一下剧版的开篇,纱和失神地对着正在燃烧的宅邸,融化的雪糕汁液滴落在脚趾而不自知。
故事尾声,纱和获得了觉醒,她在婚姻的高墙内冲撞得伤痕累累,但也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电影版里的纱和已经没有了在婚姻中茫然无知的困境,但她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更普遍也更难解决的问题,如何面一段美好的情感,注定要在时间的淘洗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纱和最终的选择是不躲闪,迎向可怕的命运的击打。
这依然是符合剧版中那个纱和的形象的,一个最终懂得不去逃避的人。
可以发现,整个电影一直浸泡在一种粘稠的窒闷感中。
这是一场发生在夏天的重逢,可所有出现的物象都显示着不祥,只有一个弱小的纱和,奋力踩着自行车,试图去划破这张巨大的粘稠之网。
但纱和这样的勇气,一定是能够被理解的么?
和剧版一样,电影版同样没有放过对主人公的质疑。
最尖锐的诘问来自北野的妻子:明明是你们做得不对,为什么看上去错的那个却是我?
所有人都躲不开痛苦。
出轨者最后是痛苦的,但被背叛的妻子从一开始就是痛苦的。
这个沮丧的结论,似乎又让我们回到了那种充满粘稠感的夏天。
如果搁置婚外情这个元素,把这部『昼颜』电影版当做一个爱情片来看,就会发现它的某种套路与反套路。
它的套路在于,爱情仍旧战胜了死亡,而它的反套路是,爱情只能以消亡来换取永恒。
原载『巴塞电影』
看一遍哭一遍,从第一次看到现在4年多了,有些眼泪注定是流不完的。
电影开头纱和的自白说自己无亲无故,说明纱和是一个不受父母疼爱的孩子,而北野老师去世后遗体送回乃里子父母家,说明北野老师也不是父母疼爱的孩子,毕竟这两个人电视、电影中无论多么重要的时刻,他们的父母都没有出现过。
反过来看看乃里子受伤出院的时候,她的父母那么关切的在她身边,固猜测乃里子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而且从小养尊处优。
相同的成长环境让纱和和北野有种心心相惜的感觉,只可惜错误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
至于乃里子,她的骄傲与控制欲,都是让北野找不到自己的压力,这无形的压力和两个人成长的巨大差异,让北野想离开乃里子。
乃里子最后问北野,明明我更爱你,我更能让你幸福,你为什么选择他?
这个问题很好,正常人都会这样问。
明明作为结婚对象,乃里子是那么的完美,北野你为什么要和她离婚?
而北野明知道乃里子已经失控了,他却依然要说那句话,我就是爱纱和啊!亲爱的北野先生,你是爱纱和还是想打败乃里子呢?
这个要强又骄傲的女人,表面上把你当做丈夫,实际上她更爱自己的荣誉和尊严。
你也一定看出来了吧,所以你明知道她已经失控了,潜台词依然要让她知道,她是控制不了你的,你无论如何都会离开她!你用你的答案打败了她,她却让你付出生命的代价!乃里子这种得不到就毁灭他的性格,是从小优秀和要强的特质。
北野最后一刻也要说真话,是最后的倔强。
我看得这么透彻我为什么还要哭?
因为爱啊!这人世间的恩恩怨怨,不是爱自己就是爱你爱他!这泪水既是为两个女人而流,也是为自己而流。
《昼颜 电影版》是一个跟出轨有关的故事。
说到出轨的动念,张爱玲那一席话可谓精确——每个男子心里都至少有两个女人。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所以你看《咖啡公社》,你看《爱乐之城》,你看,人前这对幸福的伉俪,谁知心底有没有另一段爱恋,日夜怀缅。
生物教师北野夫妇也是这样一对令人羡煞的伉俪吧,回到家里的他有一盏为他亮着的明灯,一桌等他洗了手就能食用的餐饭,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或许已是别无所求了吧?
但是真可怕,眼前的女人一直问东问西,仿佛出现在房间里的每个角落。
越是如此,心中的女人便越是浮上心头。
你不提,我不说,假装不曾有过这样一段爱恋。
来到小镇试图开始新生活的纱和,用尽一切力气抹去那个男人留下的印记,结果三年的努力,在看到他的名字之后,轻轻松松被破功。
你越是试图揉皱他的名字,那写着名字的纸团越是出现在眼底。
于是毫无悬念地,两个人再次相遇。
在此之前的所有纠葛,系鞋带捉昆虫,以及立下的契约,皆算作前尘,从这次的相遇以后,错误的两个人还能否拥有相爱的权利?
电影版在保持剧集里关于家庭出轨的讨论下,另起了一个新的话题——“当你背叛过,便无法得到对方的信任”。
两人排除万难同居的这段时间,并不如想象中的完满,而是充满了芥蒂的龃龉。
女人发现了男人和前妻仿佛纠缠不清,男人开始介意女人和老板若有似无的暧昧。
我们披荆斩棘冲破世俗,换来的这一瞬相拥的爱情,并远没想象中固若金汤,反而气若游丝,如一位垂暮老妪,恶疾缠身。
这份恶疾,唤作“疑心”。
因为彼此深知对方曾经对原配的背叛,竟然生出了一份关于对方忠诚的怀疑。
疑心他拖着不离婚,是因为无法真正舍弃“白月光”;疑心她天生杨花水性,新鲜度过后再次出轨将是必然。
人真的是这么矛盾的生物,这话题有趣,也很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但是影片关于信任的探讨也就仅是止步于此了。
大部分时间,你我看到的仍是一场甜蜜好似初恋的爱情。
两人相互不沟通不接触,却暗暗约定了去捉萤火虫。
并肩躺在河滩,把一穹顶的星光当作漫山萤火。
甜腻的爱情背后,不禁让人心怀一份不安——出轨的两个人是否仍拥有相爱的权利?
片中饭馆老板有一席话:不管多大年纪,男人总是试图得到别人的东西,而女人总是错把这个当作爱情。
寂寞的家庭主妇,日复一日生活在无爱的婚姻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好与坏。
但当你遇见爱情的时候,你已经结了婚,到底是追求自己梦想中的幸福,还是承担一份世俗的责任?
其实两者本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左右之别。
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出了轨去爱一个人,显然将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昼颜 电影版》似乎弱化了传统的伦理冲突,将出轨的女人打扮得楚楚可怜,一派无辜,不禁让许多人愤怒。
但是深入去思考,日本亚文化或者禁忌文化越来越多地触碰大众敏感神经的背后,或许还有时代的动因。
同样在今年上影节上,还有一部讲述日本偶像文化的纪录片《东京偶像》,片子从几个维度展现了这个令宅男疯狂的产业。
在论述为何偶像团体兴盛时,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论述——如今的日本和70年代的英国很像。
都是经济不景气的时间段,英国那时诞生了性手枪乐队、诞生了朋克。
而日本应运而生的,便是本来有伤大雅的偶像文化。
秋叶原光明正大追星的宅男们,不愿结婚不想工作,逃避生活甚至厌世,正是日本一个时代迷惘的写照。
在亚文化的冲击下,包括日本本身传统的文化影响,与宅男类比的主妇这一群体,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孜孜不倦探索的话题。
东阳一老爷子的《谁的木琴》也是聚焦寂寞主妇的饥渴与寻求刺激的心态。
如此便不难理解,游走在道德伦理边界的《昼颜 电影版》,需要如何把控自身的尺度,才能做到在人设不讨厌的同时,抛出有关追求幸福还是坚守道德的探讨命题。
上户彩饰演的纱和后来用尽全力爬上站台,多像每个身处情感漩涡里的人,他们奋力,他们挣扎,他们彳亍。
也未必是苛求,但离了婚你便不可叫他昵称。
也未必是没有歉意,但你惨淡的人生,我不想担负罪名。
你将用一生来恨我的贪婪自私,后来不择手段,终于变成了另一个我。
只是这般结局,如此惨烈。
所以,我们真的有爱一个人的权利吗?
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你没有剥夺另一个人幸福的权利、没有笃信对方一定不会生厌的信心。
你又凭什么相信,你拥有爱一个人的权利呢?
三年后的《昼颜》究竟想要传达什么?
原创: X.Yun 女仆岭Never againI’ll find someone else kiss me goodbye to the endWorst I’m alone to despair end up in crazy for the love to insane——《Never Again》熟悉日剧的朋友一定感觉到近年来不断有新的伦理剧在刷新观众的三观,从2014年的《昼颜》算起,引起热议的还有《玻璃芦苇》、《直美与加奈子》、《贤者之爱》、《我的恐怖妻子》等等。
比起亚洲其他国家的某些狗血剧,日剧的编剧涉猎此类题材大多不是为了单纯的哗众取宠,抽丝剥茧地探究复杂的人性才是根本,至少这是一个站得上台面的理由,亦符合伦理剧的创作动机。
然而井上由美子在其中依然是个独立的存在,剧集版的《昼颜》通过大量内心独白和角色间的争论,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年长的女性编剧对婚姻情感的丰厚积淀,能够拿到第82届日剧学院赏可谓实至名归。
既然剧集已经封神,为何时隔三年还要再续拍电影?
除了商业上的期许,井上由美子究竟还想传达给我们什么?
* * * 内文剧透,不喜慎入 * * * 困 局“对于人来说,爱是特别的存在。
”在剖析作为续集的电影之前,我们没法绕过当年剧集版的结局。
虽然“成人组”的利佳子与加藤,和被网友戏称为“小学组”的纱和与北野,两段婚外恋均无疾而终,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点微妙区别的:
首先是“成人组”,加藤与利佳子的分手,是真正权衡过利弊得失的,包括但不限于利佳子两个尚且年幼的女儿所受的牵连。
虽然被加藤以一句“我不想带着给不了女人幸福的想法活下去”给了断,不过她依然等到了画家发自肺腑说出的“我喜欢你”。
纵观利佳子在剧集中的一系列出轨行为,其实都是在物质满足以后寻求精神满足。
加藤毫无疑问以绝对的真心填补了利佳子被丈夫当作“人偶摆设”的空虚与寂寞,然而最终促使利佳子回归家庭的仍旧是经济因素(彼时右手残疾的加藤已经无法保障利佳子和她女儿们的未来,甚至赔偿金),这使得“成人组”的分手显得尤为理性。
除非利佳子拥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譬如之前尝试去坐台,当然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否则她永远只能优先考虑物质条件而不是精神需求。
再看“小学组”,俊介和乃里子两家人联手捉奸的那场戏颇有琼瑶阿姨的风范,这件事促成了四方协议的诞生。
由于牵扯到两个已婚家庭相互的出轨行为,所以赔偿金双双抵销,从经济层面看意外地没有任何损失。
虽然北野在协商时说出了意在让纱和彻底死心的决绝话语,不过纱和还是从他一贯温柔的眼神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这在之后北野通过学校广播做告别演讲时得到了验证,他甚至直白地说道“对于人来说,爱是特别的存在。
我也通过和某个人的相遇、相爱、相离,得知了这份喜悦。
见面拥抱,这并不是爱的行为。
就算分开也会祈祷对方的幸福,这才是。
”这种留白的处理,为整个故事挽回了些许尊严。
两个人一生不见,但在心底里永远住着对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符合北野的人设。
而对纱和来说,则是用爱情的余烬去点燃那双被北野系了无数次鞋带的球鞋,或许只有犯罪被捕才能了结她的思念。
当然俊介没有给她自暴自弃的机会,相反,形同陌路的丈夫放弃了平静生活的愿望,还了纱和自由,给了彼此解脱。
回顾剧集的结尾,可谓四平八稳。
一切合乎情理,没有惊天动地的发展,有的只是让人莞尔的凄美。
在现实社会,婚姻被赋予了道德的约束。
然而自古至今,爱情却从未得到任何束缚。
如果说剧集极其克制地探讨了貌合神离的婚姻所带来的必然后果,那么续集电影才是一把关于爱情货真价实的烈火,其耀眼的光芒甚至让人无所适从。
旧 情“我背叛过别人,所以我没有办法相信你不会背叛我。
”回到电影版的《昼颜》,离婚后的纱和独自来到三浜开始了新的人生。
整整三年,她都假装自己已经忘了北野,忘记了那个回到妻子身边的男人。
直到机缘巧合看到一张生物讲座的宣传单,上面赫然印着北野裕一郎的名字。
尘封的记忆瞬间被打开,所爱之人曾经的拥抱与爱抚让这个寂寞的女人从一具空壳中被唤醒,纵然有一纸协议相约永不再见,纠结再三却阻止不了纱和打破约定,执意前去见爱人一面。
这里还有两处细节:一是纱和拿出口红,对应剧集第一集中她偷口红寻求刺激的开始;二是纱和为连衣裙打了个剧集里北野教她的绳结,无不在暗示两人过往不同寻常的关系。
影片的第一处高潮即是三浜自然森林的公车追逐。
离别三年宛如隔世,分开的恋人最终得以相见,伴随着《Never Again》的歌声,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昼颜妻在夏日的午后三点秘会她的情人,渡过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相比影片前十分钟的面无表情,此刻的笑颜简直令纱和判若两人。
如果女人是花朵,那么爱情即是令花朵绽放的生命之水。
北野在剧集中曾对纱和说如果她离婚就会堂堂正正地示爱,如今面对孑然一人的纱和,北野终于遵从自己的内心,在乃里子与纱和之间选择了后者。
尽管过程中有些许波折,两人之间也产生过信任危机,不过总算一切都在前进。
就连三浜周围的人,亦逐渐从一开始对纱和的唾弃和疏离逐渐转变为理解。
无奈已经签字离婚的乃里子在最后关头没能咽下这口气,她对北野的执念最终酿成了恶果,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结束了前夫的生命,亦葬送了纱和未来的幸福。
而纱和一直想要听到的示爱也成为了绝唱,在乃里子不解的追问下,成为了北野的临终遗言,同他精心准备的戒指一样,没能传达给心爱之人。
影片的结尾恐怕成为了很多人忿忿不平给出低分的缘由,到此春游的小孩子捡到了北野藏匿的戒指,这无疑隐喻了两人感情的无垢,然而评论中依然不乏对编剧看似向世俗妥协的不满。
难道《昼颜》真如利佳子在剧集第一集里对陌生的情夫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的故事吗?
评价完全输给剧集版的电影,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共 情“珍重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堂。
”《昼颜》的故事虽然始终围绕着婚内出轨展开,但她更多地是在反思婚姻与爱情,并不执泥于批判。
纱和与北野的感情就是铁证,从剧集到电影,两人之间的爱恋纯洁得犹如清泉,堪比青涩的学生情侣。
反观纱和的丈夫俊介,无性婚姻暂且不提,对仓鼠的关心甚于对纱和,甚至在母亲怀疑其出轨时亦选择为纱和辩护,仅仅是为了争取平静的生活,丝毫没有醋意。
而编剧也曾借乃里子之口,指出了她在婚姻及事业中的强势地位,导致北野转而恋上相比之下平平无奇、外表亦算不上出众的普通主妇纱和。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事出有因,然而纱和与北野恰巧又都是弱小的性格,可以说是利佳子的绝对反面,趋向于传统和保守。
那么,这样的两人又怎么会走到婚内出轨这一步呢?
在剧集中看似是利佳子引导纱和打开了欲望的大门,实则根本不然。
在我个人看来,编剧很早就暗示了纱和是怎样的人,大家可能还记得剧集开篇纱和在阳台上眺望火警时吮吸雪糕时撩人的模样——是的,她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跟所有人一样有着正常的欲望,希望能有个真正相爱的人。
而在整个故事中纱和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追求自己卑微渺小的幸福。
她没有多大的野心与奢望,亦不指望能和北野厮守终生。
她甚至一度只满足于做个像利佳子一样午后三点与情人互诉衷肠的昼颜妻,直到一切变得不可收场。
既然婚姻在道德上约束了夫妻之间的忠诚,那么又是什么使得一对对原本相爱的夫妻走上了陌路呢?
乃里子因为忙于论文,就用便当应付下班回来的北野,弱小的北野无法让乃里子为他做更多,甚至在论文署名时出于爱意亦同意乃里子保留娘家的姓氏。
纱和与利佳子在家中各自的无奈更不用说,一次次无果的沟通转变成失望,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踏上了昼颜妻的道路,这才得以缓解自己的压力与痛苦。
看似为伦理道德所不齿的昼颜妻,却是用以维系婚姻关系的减压机制,这件事情本身即是对已经失去公允的婚姻制度最大的嘲弄。
所以在俊介没有拒绝轻佻下属的骚扰、冷落妻子,乃里子曾经充当第三者插足与教授师生恋的当下,在出轨一事上指责任何人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头到尾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无辜的。
这才是井上由美子笔下《昼颜》的真谛。
那么,在如此不堪的社会中,究竟什么才是井上由美子想要表达的真爱呢?
电影结尾,万念俱灰的纱和走上了铁轨,哭干的双眼在深邃的黑暗中望见了由绿色信号灯幻化的萤火虫,但在信号灯切换成红色的那一瞬间现实梦碎,一切应允的美好与憧憬仿佛在那一刻与她失之交臂。
纱和无力地倒在铁轨上,向着与北野约定的银河伸出左手,却见泛着绿光的真萤火虫停留在她本应戴着婚戒的指上,突然跃升空中,从此遥不可及……那只萤火虫就是井上由美子想要表达的爱情。
为什么她要借北野之口说出“请你们认真爱一个人”?
不光是因为“一旦爱上某个人,看习惯的风景都会变得截然不同,会祈求他人的幸福,你们会了解到这些巨大的喜悦。
”更重要的是爱情稍纵即逝,不知何时它就突然离我们而去,从此遥不可及。
《昼颜》并非如利佳子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的故事。
《昼颜》是一个要我们珍惜爱情、珍惜眼前人的故事。
参考链接:第82届日剧学院赏 The 82nd Television Drama Academy Awards, Japan (2014)最佳剧本 井上由美子《昼顔~平日午後3時の恋人たち~》https://thetv.jp/feature/drama-academy/82/awards/best-scenario/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如果是看过电视剧的影迷建议选一个安静的影院好好看。
拍摄的手法和镜头的多样性还不错,后半部分画风稍微偏离了电视剧的那种淡淡的绝望和深深的依恋而变成了沉重的对峙。
这个结局也许不如大部分人的预期,但是也是一种可能性吧。
作为上户彩脑残粉看到前面觉得延续了电视剧的甜,细节上也有很多呼应。
北野老师形容萤火虫是竭尽全力发光发热的生物,我想这段爱情也是这样,短促但是竭尽全力发出了它自己的光,两个人之间的火花和光芒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看得到,只有在他们私密的记忆深处里能够被铭记。
萤火虫的光虽然不足以形成所有人的星空,但却是他们之间难忘的光亮。
这种淡淡的牵连,正如他们隐忍的个性,看似不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却细水长流,甚至偶然的拯救了纱和,给电影带来新的希望和交代。
失去了最美好的东西,纱和到后来终于没有再问老天爷答案,而是在绝处逢生,找到了自己真正振作的力量。
看到快片尾还是忍不住眼圈红了,鉴于美琪人太多没哭出来。
也许是对电视剧感情太深,头一次看电影觉得过得太快没看够。
音乐还是那么恰到好处,还是陷入了两个角色的那种情绪里面。
还是蛮喜欢导演的叙述方式的,希望可以二刷。
影片感动到我的有几点:1,电影一直因为“不伦”引起热议,但我觉得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如果真的如一开始那样,两个家庭里,一个只顾着自己的事业巅峰而完全忽略身边人感受甚至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的感情,另一个只顾着沉溺于平庸中带一点被新人诱惑的愉悦感而对另一半不抱有任何期待,那么对于剩下两个人来说无疑是偷窃。
这种个人化的婚姻偷掉了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和本应该有的来自于另一半的体贴和关怀。
这样名存实亡的婚姻不是不伦导致的,是双方的性格使然加上时间这个催化剂作用下必然发生的。
北野和纱和两个一惯倾向于理性处理的人也忍不住想在这种绝望的状态下想找出口。
也许会因为冲动受到指责,可是谁又能保证如果面对同样的处境,能够始终不打破内心的平静呢?
这样的反效果给予观众关于婚姻和结合的另一种警告:选择看似优秀的配偶和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抛开物质生活而从精神上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2,看似夸张脱离常理的剧情,其实可能正是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情。
大众喜欢看的小说尚且跌宕起伏,电影也都带一点幻想因素,但是现实生活的戏剧化程度往往才最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这种看似离得很远的剧情未尝不是社会现状的一种投射呢?
3,纱和跟北野老师的爱情一直尽力克制但是又愈发浓烈的,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保有着自己的善良,不是只顾自己的生活而置他人于不理,这一点在电影里比较明显。
即便最后纱和也没有变成一个充满怨恨和复仇心理的人,而是又主动帮助了伤害了她的人。
这种天生而不自知的内心善良是女二所没有的。
如果时间线打乱,或许纱和一开始就和北野老师结了婚,即便真的有了生活中的矛盾和不信任,但是他们两位柔软细腻的内心决定了如果遇到同样的婚姻的聚散,他们或许会用自己都预料不到的方式去平和处理或者淡忘这种难受。
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爱对方。
那种得不到就要毁灭的人爱的不是“那个人”,而且误以为自己拥有着对方的这种虚空的满足感以及不用面对被现实捅破的安全感。
虽然这不是我一开始幻想的结局。
但看完以后也觉得电影的结局也算是一种真实的角度。
不用介怀电影的结局是否如你所想,昼颜或许永远没有一种大家都觉得最圆满的结局。
陈奕迅《倾城》这首歌里有句歌词我很喜欢,或许能给不喜欢这个结局的影迷一点点安慰吧。
“烟花会谢 笙歌会停 显得这故事尾声更动听”
电影看完了,给我的最终感觉就是命运也许永远是逃不开的!
电影讲述的是婚后恢复单身的纱和(上户彩饰)在海滨小镇的餐馆打工度日。
一个偶然的机会,纱和与北野(斋藤工 饰)再次相遇,约定了不再见面的两人,在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感情被重新点燃。
然而这段禁忌之恋很快被北野的妻子(伊藤步 饰)发现,并与二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与此同时,餐厅老板杉崎(平山浩行 饰)的出现,也让四个人的情感走向更加扑朔迷离,一边是复燃的旧情,一边是“永不再相见”的约定,几个主人公的命运再次纠缠在一起。
去看昼颜。
这是个好电影吧。
虽然我中间又睡了十来分钟。。。
电影主要讲的出轨。
男主一个,北野。
北野和纱和以前出轨过,后来纱和离婚了。
二人有协议不再见面。
结果纱和去了一个海边小镇,偶尔听说北野要来做讲座。
他是大学教授,专门研究萤火虫。
非常浪漫了。
讲座上四目相对。。
好激动。
然后俩人又在一起了。
北野的老婆乃里子很不高兴。
各种闹事。
后来还跳楼。
但是没成功。
本来俩人挺甜蜜的。
虽然也有吵架。
纱和的老板还开凑热闹表白。。
后来乃里子就开车,车祸把北野杀了。
我觉得她的心理是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不能得到。
自己死活无所谓。
最后纱和想寻死,可是好像怀了北野的孩子?
死亡对我还是感同身受的。
这个世界上唯一爱我的人,不在了。
该怎么办呢?
要去死吗?
那时我就是纱和。
可我没有去死。
我活下去了。
不能让妈妈的努力白费。
我努力活下去吧。
差点哭了。
不过哭给谁看呢。
这样吧。
知道一部电影会在中国上映,我按耐了不住自己,联系了那个永生不再相见的人,想再见他一面想再闻到他干净的味道想再摸摸他的手。
Zimt8.8Lissa / 2016 (这编影评可配这首歌食用🥰)他知道我为什么约他来看我,没多说废话,直接告诉我上映的话我们再约时间,早在很久之前我还没看过电视剧我就认识了他,他是我同事单身it狗,我有一个未婚夫相恋三年,准备结婚。
我们接触之前都以为对方很高冷,但俗套的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如此相近,话题永远聊不完,那种触电的感觉和谈恋爱也不尽相同,而是那种soul mate的感觉,不舍得破坏这种暧昧的气氛不敢失去这个朋友,我把这种情感藏在自己的心里。
而他本本分分对我起码我自己感觉他不会和有夫之妇有一步越轨。
我不像纱和那样可爱,我更加急躁,我把他灌醉了,在小酒吧里我教他抽烟,一杯接一杯帮他满上,如果你问我出轨刺激吗,是的,我也爱我的老公,内疚让我更爱他了,我也经历过把两个男人放在一起比较的混蛋时期不停得和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公找茬,吵架觉得他木讷不了解我的兴趣爱好,不懂欣赏。
后来我看到了一句话,我比较的只是别人的长处他的短处,这样是不公平的。
后来我发现他并没有爱上我,他也不值得我把一切都放弃投奔过去,这段关系戛然而止,一切回到原点,我继续结婚,他继续是我的一个朋友。
某一天闲着无聊,找到了这一部电视剧打发时间,看的时候我感觉看到了我和他的故事,代入感很强的是他和北野老师的样子长得有七十分相似,自然卷,眼睛,健康的肤色,只是身材和北野不一样,北野比较高。
那时更是一夜通宵把剧看了大半,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推荐了这部剧给他告诉他你长得个男主角真像,他说他知道好几个人推荐他去看了。
接下来的事情还是风平浪静,今天我们去看这部电影可能是想要一个属于我们的结局,我们的故事并不像电影一样狗血,但在黑暗的影院,我好几次想握着他的手但我并没有,以前想他的时候我就会喷一下爱马仕大地男香,这是属于它的味道,他的音容笑貌都存在这气味之中。
影院里坐我旁边的女士她在看到乃里子在宾馆的床上无助哭泣,她也一副想哭的样子。
我想这种关系大概就是这么自私,会把你身边的人都伤害到。
曾经我也尝试给自己给他一个机会,我们像情侣一样挽手闲逛周末做饭,别问我为什么当时即使有男朋友也会有时间这么做,当一个人想做什么总有办法的。
那段和他假装情侣的日子真的很快乐,我不用猜想他会不会喜欢我会不会争取我,因为这段感情注定没有结局我一直享受当下偷来共处的时间就可以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听我说点细节,可以留言给我,不定时我会回来碎碎念此生不复相见?
估计不存在我们之间,就在端午那天几句寒暄我本以为他的假期应该和朋友家人玩乐去了,谁知道他也和我一般无聊在家,我说那我们出去看电影?
我小心翼翼地试探问,因为上次感觉看完昼颜气氛无聊得尴尬。
刚好侏罗纪2上映了,不知道有没人去看过这部电影,里面蛮多会忽然吓你一跳的镜头,旁边的他可能感觉到我被吓到,手放到我大腿上感觉是想安抚我?
(他不是那种喜欢摸手摸脚的人,自从我结婚我们就算出来见面也再没有肢体接触)那时候我内心竟然感觉是生气和尴尬的,我也比较奇怪自己的想法,现在想来时间已经把一切冲淡,而他的位置真的只是朋友而已。
西谷弘导演,上户彩和斋藤工主演的影片《昼颜》,题材别具一格,演技精湛纯熟,构思精巧细腻,截止目前,除了日本本土和第20届上海电影节上放映的5场以外,该剧在网络上尚无资源。
影片尽管以“出轨”为题,却正如西谷弘在接受采访时所言,“一直在努力讲述一个纯爱的故事”。
和冗长的电视剧相比,120分钟左右的电影版只关注纱和与北野老师这对恋人的感情戏,循着导演的思路,大致分三条线索,沿此进入,别有洞天。
第一条线:萤火虫日剧版《昼颜》,鸣蝉将纱和与北野的感情戏串联起来,女主对男主产生浓浓情愫,恰是因他无意间在校园里拨弄蝉的幼虫,凄切的寒蝉是两人因缘际会的契机,嘶叫的蝉鸣是两人生离死别的哀曲,世人参与并诋毁的“不伦之恋”终使两人未来薄如蝉翼,顷刻间灰飞烟灭。
与日剧版不同,本次电影版用萤火虫冷淡清辉寂寥的形象勾连全剧,这种在夏夜提着小灯笼的孤独行者,在中国古代很多诗词中也有涉及。
如,谢朓“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它出现的氛围多半是宫女内心孤寂,流萤飞过,周身散发冷光与主人内心之冷淡相映成趣。
中日文化在审美上有相近之处,导演择选这只清冷多情的小虫子作为媒介,跋山涉水,使出现在研讨会现场的女主电光石火般曝光在男主面前,将两人未知命运再次紧紧联在一起。
围绕抓流萤和观流萤,两人弥补了此生失而复得的欢愉,恰似溪边闪闪发亮的萤火虫,绚烂而哀伤。
矜持内敛的男主,许诺在漫天流萤的原野,举办一场仅有两人的婚礼。
流萤成河,看似浪漫,实则无奈,象征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世俗中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不伦”之恋。
卑微未必短暂,永恒无关乎时间,导演作为“驾轻就熟”的老司机,比观众更懂能收能放的道理。
万念俱灰的乃里子只求与北野同归于尽,发出“为什么?
为什么是她不是我”的疑问,生死攸关命悬一线,北野回答“对不起,我爱她”。
11集日剧中婉转纠结的情感,从临终北野口中吐出,让所有观众看到在岛国感情讲求极度克制的背景之下,看似懦弱的男人挑战世俗的勇气和魄力,若流萤余晖,似飞蛾扑火,灿烂而真挚。
第二条线:孩子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对破败的婚姻而言,考验心智,决定人生,在剧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感情的纽带。
日剧《昼颜》中,宁死不悔的利佳子为了成全与画家的爱情,夜场卖醉辛苦赚钱,主编老公挽回乏术却一招毙命:在信封里装上小孩子照片派人转交给孩子母亲,这对利佳子回心转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乃里子谎称自己怀孕,看似荒诞不经,却使男主陷入两难,腹中之子成为他与纱和之间的猝不及防的阻碍。
影片里,乃里子面对男主女主旧情复燃,再次发出“我们不能放弃要孩子”的感慨。
剧情的关键。
片头孩子关于萤火虫的发问使两人再次相见,剧情就此铺展。
片尾纱和肚中之子亦成为她保全生命的理由,为了这个孩子,她从铁轨中奋力爬出,终将笃定走完人生路上每一站。
爱情力量的伟大之处,除了生生世世不离不弃,还有矢志不渝勇敢向前,呵护两个人的爱情结晶:那是相爱的最佳见证。
全剧的爆点。
一群孩子在三滨公园捕萤火虫,一个神情与气质与男主相类的男孩发现了当年藏在萤火虫捕捉箱里的戒指。
男主当年精心选址,隐藏戒指,有去无回,悲怆而惋惜。
男孩将镶嵌着萤绿色钻石的戒指戴在了一同玩耍的小女孩手上,全剧自此结尾。
开放式结尾,完美地回应了观众对真爱之人感情最终归属的期待。
第三条线:路人甲面对“出轨”话题,人人都是“正义”的路人甲,没遇男主之前,女主也是。
当年他对出轨的利佳子,咄咄逼人,义正言辞,记忆犹新。
路人甲是重要的线索,代表了世俗强大的力量,对剧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路人甲对纱和的孤立。
避世的女主来到陌生的海滨小镇,想躲避流言蜚语的伤害。
然而,世间有太多路人甲,想揩油的鱼老板、摆臭脸的厨师、没好气的服务员……每一个人都擅长捅刀,刀刀毙命。
路人甲代表的众生相绝不可一笔带过,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是耐人寻味的看点,有他们为女主设置的障碍,女主和男主之间的感情才更显多灾多难情比金坚。
路人甲对纱和的鼓励。
路人甲作为全剧线索,不能一味打压,还要有张有弛,方显剧情错落有致。
女主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冲破藩篱的信念,让路人甲们纷纷转变立场,放下屠刀,由鄙视出轨到祝福爱情。
在祭日庆典上,餐厅两位女性精心准备一袭华服,鼓励女主在世人面前展现他的美,昼颜花和服在暗夜里发出夺目光彩,和影片名字巧妙呼应。
线索不重要,纯爱才重要。
太失望了。这叫神马玩意呢?拍成一堆鸡毛蒜皮的狗血,中国肥皂剧比这个都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一会发疯,一会原谅,一会同归于尽的。老大不小的人了,俩人在一块找萤火虫那段看得我一直翻白眼好么?
没有电视版的女二差评
井上由美子选了一个最“安全”的结局。“道德伦理”PK“真爱永恒”,最终让“不伦”成了“国民文化”
难以忽视的别扭。
1.5 价值观飘来扯去的问题实际上在剧版那狗尾续貂结局里就已浮现,电影版则彻底崩坏成不知道什么尾续狗尾....不得不说少了女二男二后,顿时从细腻复杂的恋爱镜像变成了彻底要么狗血要么无趣的肥皂剧,就当拍出来打歌的吧....
2017-12-24 电视剧《昼颜》受瞩目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社会与伦理。电影《昼颜》将重心放在爱情上,只能用狗血剧情加深戏剧冲突。然而爱情并不能脱离环境被展示,当故事局限于两人小世界时,注定只能满足特定观众,不能引起大范围注意。电影制作精良,画面节奏恰到好处,只是囿于编剧,再努力也枉然。
没看过剧,单纯的我得女的美cry,男的丑炸。三观正得吓人,反正出轨都没有好下场。三人中最正常的就是妻子了吧。男主死了还能演半小时,佩服日影的节奏。#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怎样的恋爱都是恋爱 至于烦恼痛苦以及结果怎样只是你怎么去看 不过这种故事如果不是发生在日本人身上的话会很奇怪吧 毕竟他们都是变态嘛 嗯 不可以剧透
很没必要 为什么非要弄个悲惨的结局!!老婆的人设真的讨厌,她怎么没死?哼
剧情和三观都相当无聊和纠结。想起了周星驰版的《鹿鼎记》里,陈百祥抱着石榴姐说,“我们是清白的”。
原配说:不过是肮脏的出轨罢了,还真以为纯爱了啊?两个中年人双双再度越界只为去森林看萤火虫,emmm...剧版引起过很大讨论,但单看影版对婚姻伦理、女性意识的探讨流于表面,要结婚一样吵架,连男主自己都不知道爱女主什么。结尾强行替上帝审判,女主化身坚强小斗士,有点又当又立。上户彩演技不大行
就看看三浦海岸的美景好了
“得不到的永远在心里。”
没看剧,但是电影很喜欢。很多人都认为片中各个人物似乎为虐而虐,为不伦之恋悲情而悲情,怎么就不能一拍两散各自为欢非要你死我活了?但我觉得,盖茨比他爸已经说过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不会真的拥有什么个性,唯独感情,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宝贵的无人能够抢走的扪心自问。
每次见面都发誓或以为是最后一次,一次又一次,以此往复,瘾如吸毒,是为孽缘也。
原声依然很棒!萤火虫幼虫有点不耐受。情节有点单薄。只想问上户彩姐姐到底为什么要在垃圾堆里找男人。。。
好好的出轨为什么要拍成初中生早恋?我都是成年的大姐姐了,你给我看这个?嗯???
也许爱就像咳嗽一样,很难忍住吧。本来以为北野是渣男,没有担当,但是,他是真的喜欢纱和的,也努力想和纱和在一起。也许爱是有先后的,它不符合道德,但,爱又是复杂的,人总会不由自主的遵循内心的渴望。也许,爱来了抗拒不了,爱走了,那就放手吧。
啊日本人对婚内出轨的态度真的很严格。
回眸一笑百媚生,为婚后依然风情万种的彩姐疯狂打call。昼颜是腹肌的剧吗?我印象中好像是TBS的啊?老了老了。还真是部纯爱剧,两个成年人续谈了一场高中生般的青涩恋爱。结局的处理很高明,既规避了伦理风险又使故事相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