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就这么快结束了,一集集的触碰的心里的一些地方,这是我很想得到那种宁静,一样的OP,里面的词却是切中了这个时候的我,自我是什么,小时候的我也是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的我却常常抗拒后悔自己的成长,可是还是有所收获,虽然想得到的可能常常在改变,有些东西经历不起时间,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能改变的东西,不要被环境改变而需要自己去守护。
地点:五岛人物:半田奈瑠岛民事件:生长在城市的帅哥书法家半田因为不满于一位老者对自己书法的批评而出手,该老者恰好是书道展示馆的馆长,半田因此被父亲(亦是书法家)外放到被大自然包围的五岛之上,之后与岛民一起经历了很多,寻找到了曾经一些不曾有过的东西。
个性记得惹怒半田的那些评论,是在说着他的书法作品不过是临摹版作品,中规中矩,实在无趣。
认真看看确实呢,记得有一次书法比赛半田只得了二等奖,而得了一等奖的小鬼康介其实不过是临摹半田的作品,半田的好友川藤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家伙的字(康介)的字,跟你的一模一样啊,因为看到了之前你写的字呢,康介一直心念着你的字写字的,所以因为你的字变化了,没有了可以当范本的人陷入不安了”这种仰赖于别人的作品,不过是一个个复制品,再真再像亦是别人的。
康介仰赖于半田,而半田则仰赖于他的父亲,一代一代的复制品毫无创新。
馆长最初对于半田作品的批评,或许不过希望半田可以写出只属于自己的字吧,他说了一句“你希望摆脱平凡的壁垒吗”,这种大众化可临摹的字,或许努力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吧,若是如此,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说到个性,会想到海德格尔著名的理论—存在的遗忘。
他认为人们往往关注对于存在者的关注,而忽略了对于存在本身的关注与研究。
他把人命名为“此在”,也即探究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存在。
而此在遗忘存在是人的一种非本真状态,形成了所谓的常人、技术人。
所谓的常人也就是毫无特点的同一化众人,可以任意被取代毫无价值,而技术人即在可以发展过程中人的人性与物的物性的消失,类似于麦金农在《言辞而已》中谈到的色情艺术对于女性的物化。
海德格尔所认为的常人,便是毫无个性之人,万众同一,似乎存在与不存在都毫无意义不被在意,是一个模糊的众人。
而在20世纪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中便有对所谓常人的描述。
乔治·奥威尔笔下的《1984》,那些人们是因为强权而不得不屈服,成为统一言行口号的人,从一开始的强权威胁到之后的习惯盲目。
而在俄国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之中的那些人们便真的只是一个符号。
《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名字,以号码命名,每一个人只服从于所谓的大恩主,在同一时间、同一分钟,所有的号码们一起起床、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睡觉,在同一时间干所有的所有。
它们之间没有秘密一切都是透明,它们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统一整体。
这里不允许差别不允许有思想,有了思想的主角最终被威胁臣服。
他们笔下的世界很安稳,因为没有差异,没有反对,只有服从,人不再是人,不过是一个个可以机械生产的物,就像是赫胥黎笔下《美丽新世界》里面对人社会条件的安排与命运的设定。
这三本反乌托邦小说,写出了关于海德格尔笔下人对于自己本真状态的遗忘,精神状态对于物质的屈服与异化。
这是半田之后的字,虽然不好看但是不再同一。
最后的大赛,之前就因得了二等奖而郁闷不开心的半田,就算最后并没有得奖,但是半田依旧很开心,因为他说“我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字”,这份唯一才是珍贵的吧。
人们常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是的吧,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只是很多时候这个社会在一点点磨灭人的本性。
社会盛行的标签化人物,社会不断地生产标准化人物,使得人们慢慢开始追求同一个目标人物。
疯狂减肥,整容,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因为社会对于美的标准吗?
看着娱乐圈那些女明星的脸越来越像,越来越难认,心想也是悲哀,那个曾经的楚雨荨是否还在?
社会很残酷,但是依旧需要个性化发展,就像是那句歌词所唱的“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乡间这座小岛很美,小岛居民很淳朴很善良,他们的真诚慢慢感化半田,使得以后只顾自己只顾书法的半田开始学会在意与关心他人,那一次,半田哭了,他说了一句:“还是第一次,这种事,来这座岛之前只想着自己的事情,明明这样就好,还是第一次这么担心别人的事情“我想这也是半田很珍贵的收获吧。
这里的乡间与岛民,真的让人向往,可是因为太美好而显得不真实。
一个陌生的外人过来暂住,全村人都过来帮忙搬家,一日三餐还有人帮忙解决,生病了有人关心,平时还有一大帮孩子过来陪伴,这真的存在吗?
何况一开始的半田是冷漠的。
这巨大的差距,让人觉得恍惚,觉得这不过又是一个美好乡村的乌托邦世界。
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乡村,的确乡村很美,村民之间也会互相帮助,可是这更多的是建立在亲戚关系之上。
都说越底层关系社会越是明显,乡村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只是很多丑恶与无奈并隐藏不愿面对而已。
曾经很喜欢日本的一部电影《小森林》,亦是讲诉一个叫市子的人一个人在一个叫小森的乡村生活的故事。
在那里,市子一个人生活,自己种菜,自己烧饭,不时跟朋友小聚,看着是很美很美的生活。
可是想过若是真的把自己一个人丢在那,我有能力可以自己种菜吗,我可以一个人活下去吗?
没有工作,自给自足,这最原始本真的生活,依旧需要资本。
半田或许是幸运的吧,可以遇见那么淳朴的岛民,那么可爱的奈瑠。
奈瑠的天真无邪,可爱活泼,或许是因为还没被污染吧,真好。
想起卢梭在《爱弥儿》之中对于将孩子的教育回归乡间与自然,实行消极教育,不干预使其自然发展。
或许吧有一定的道理,乡间与城市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
乡间的简单与淳朴,希望不要被城市化的脚步所淹没。
【第一集-元气囝仔】-大海,要波浪起伏才好看。
阴天的大海并不好看。
-爬越障碍,看到夕阳的那一刻,说不出的感动。
奈留是小小治愈系呢-看到村里人一起来帮忙的时候,才觉得,在都市呆久了,村里人的淳朴在于看到车子就自动来帮忙,真心善良。
-千年杀。
【第二集-吵死了】-能够努力,就是最棒的才能!
【第三集-庆祝会上的麻糬】-注视着自己的新生。
-不开心的话,我们就去玩吧。
-捡年糕的时候不能一直往上看,往下看,慢慢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做。
-让给他,看向更远的方向。
-看到潘吉给三三送的年糕汤的时候泪目了。
给见不到年糕的人的温暖!
【第四集-岛上的大叔们】-虽然现在还在黑暗中,但一定会找到光明的。
-只是弄脏白纸而已。
-看到小手印的时候,温暖暖-片尾小彩蛋看到奈留写的“别扔垃圾,会害蛤蜊从这里消失”。。
好姑娘一枚!
【第五集-去海边游泳】-腌萝卜!!!
ko no mo n!!
-沉迷书法看到幻想的男人。。。
-男神是。。
苏子。。
哈哈哈。
-用艾蒿可以防水雾。。
奈留奶奶,生活派-看到三三、奈留、美和、还有浩哥头上各自顶着一个包,毫无违和感-石菜花头,哈哈哈教导主任很有趣!
【第六集-来自东京的家伙们】-只要有风,就能飞。
-我想在这里,改变自己。
-先去前方等我吧,我一定会乘风立刻追上你的!
-战斗成员增加了!
哈哈哈。。
本来还在想眼镜妹怎么没有出现,原来片尾有彩蛋【第七集-高级鱼】-追求起来可是无止境的!
Ebisu,惠比寿大人,硬壳仔--石雕。
-空中分解的鱼钩。
意外的很暖,很治愈。
-年轻人的使命就是不怕失败,开辟新天地。
-对不认识的人有偏见,还不如见一面来得好。
-朋友回去了,会寂寞吧?
不, 我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第八集-念佛舞】-蜡烛的火焰上下移动,说明奶奶在微笑。
-乘着我有空,就来照顾你一下吧。
【第九集-差点受重伤】-胆小鬼,豆芽菜。
-万能艾蒿!
可以止血!
-看到了星河的时候,三三说的那句“宇宙”。
真是心声!
【第十集-大家一起去】-Ma tsu ri!!!!!!!!!-把浴衣的蝴蝶结打的漂亮的男人!
-灿烂的烟花,和看烟花的背影。
-教导主任去钓鱼,那一句“都没有人啊”,略伤感。
【第十一集-人在东京】-90度鞠躬时候,慢镜头,有点棒!
-我和我儿子都很笨拙。。
馆长爷爷说的“可怕,可怕”好有爱!
-傲娇—傲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1!!!!
妈妈太搞笑了!!!!
【第十二集-老师回来了好开心】-被需要。
-为了三三!!!
Sansan n ta me!!!!!!
-普通才是最好的!!!!
-虽然有各种不愉快,但和大家在一起就会很开心呢!
该番讲述的是半田清舟这位书法家在一次公开场合揍了一位给予他作品批评建议的前辈。
半田清舟的父亲将其送到了自己曾住过的小岛,希望他能在小岛上改变自己。
清舟从不适应小岛生活到最后和岛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活泼开朗的奈留,孩子王小明,以及可爱友善的岛民们。
最爱奈留了,可爱又开朗。
该番画风舒畅,剧情温馨又搞笑,是一部好动漫。
岛上的民众以朴素宽容把半田温柔地接纳进来。
他们怎么能够那么快乐呢?
没有利益纠葛,没有猜忌争斗,喜欢帅哥的浩妈是可爱的,爷爷给的腌萝卜是好吃的,小孩团体打打闹闹也无伤大雅,奈留跟着两位早熟的大姐大学不解其意的流行语称得上童言无忌,抢不到年糕也绝对有得吃……只有在这样的桃花源里才能抛去urban life灌输的杂念找回迷失的自我吧。
农村的星空总是比城市的清晰,月亮也可照明。
每天半夜睡前窝在床上,亮着小小的屏幕看两集就睡。
虽然白天又上班又学习很累,虽然睡眠时间被压缩,但看两集就能把我的疲惫收拾干净,第二天又是充满power的开局。
看了太多“有深度”的文艺作品,都忘记了好的作品也可以没有坏人,没有强劲的价值观对立,可以是在乱糟糟的生活中提取的最纯粹的美好的部分。
焦虑情绪笼罩了了我几年,甚至有躯体化症状。
有一段时间,我明确自己在“感受不到快乐”的状态中。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笑,引起笑的情绪却被抽离了。
如果是那时候的我看这部番,我会被治愈还是因为不理解奈留他们的快乐而愤怒伤心更讨厌自己呢?
这部片子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田间地头无忧无虑奔跑的自己,邻村姐姐家折的桃枝、清明节分的一块烧猪肉、和爷爷捞到的田螺虾米、被惊扰飞起的一滩白鹭……很多记忆已经模糊,有的画面能却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
可惜的是,我倒带时,看到的是一个陌生小孩。
我忘记自己是怎么长大的了。
好像我老弟
家里小孩多,我有时也会被这样高待遇地欢迎。
弟弟妹妹们不要那么快长大呀。
家里没有拖拉机,都是爷爷用板车拉我,有时是自行车(有我的专属后座)。
地道的翻译!
张杰参加快男的时候我就奈留这个年纪。
忘记小时候抓过多少只蝉了
1、元气jiǎn仔儿女?
见“囡”:小孩儿/女儿2、
3/
4/
5/
6/
7/
8/
。。。。。。。。。。。。。。。。。。。。。。。。。。。。。。。。。。。。。。。。。。。。。。。。。。。。。。。。。。。。。。。。。。。。。。。。。。。。。。。。。。。。。。。。。。。。。。。。。。。。。。。。。。。。。。。。。。。。。。。。。。。。。。。。。。。。。。。。。。。。。。。。。。。。。。。。
一个年轻书法家被批写得差而一气之下殴打老人,随后被老爸扔去小岛参加变形记的故事。
从只会写书法逐渐变成一个———只会写书法的三废老师,但不同以往他写出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书法。
奈留太可爱了,小天使!!
超喜欢op最开始的小天使推开移门的一幕,就像慢慢打开老师的自闭世界,她会在老师不敢在船体下笔的时候按上自己的小手印,她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文字无法形容她的可爱,恨不得把她所有cut都po上来。
小岛上的每个人都非常温暖,对老师关爱尊敬有加,还维护他脆弱的心灵。
在孩子包围下的老师更像是个孩子吧,小野大辅的哭腔好绝,怎么这么贴合这个角色啊,老师因为这该死的胜负欲动不动就emo,干啥啥不行,但总之就是非常令人喜欢,是个团宠。
以前他被捧得很高却没有一个真心朋友,为人也十分好高骛远,在乡下被治愈打开心结,也明白要脚踏实地注意脚下。
要说老师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可能是不想输人而拼命的努力吧。
好喜欢他用鱼蘸上墨汁拓印出的那个“鲷”字啊,后面的三幅作品我都超级喜欢。
真的非常搞笑非常治愈。
我2022年最喜欢的一部番了!
看的时候不停截图啊,好可爱。
片子一开始出现的海边村子里的景色好向往,也想住在像老师住的那种小房子里,不远处就绿意葱葱,有农田有大海。
奈瑠孩童的天真和快乐,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一个会大笑的孩子,只是现在长大了。
画了一些经典截图(。・ω・。)ノ♡(。・ω・。)ノ♡(。・ω・。)ノ♡(。・ω・。)ノ♡(。・ω・。)ノ♡(。・ω・。)ノ♡(。・ω・。)ノ♡(。・ω・。)ノ♡
作为艺术家,最丰富的应该就是情感世界和创造能力,相对的,来自于左脑的理智和克制,客观和容忍,都会被无情的淡化弱化。
半田显然就是一个标准代表一个23岁的男人有着一颗7岁的男孩的心脏,他的人生是缺失的。
妈妈要带他去玩,爸爸说要练字,朋友要约他去玩,妈妈说要参加比赛,女生要约他去约会,变成经纪人的朋友又再一次替他拒绝,在看到那个回忆片段,除了觉得有喜感之外,却品出了一丝苍凉和遗憾。
人生漫漫长路,按照80岁来计算,最快乐无忧虑,无负担的年岁当是青葱时代不到20年光景,偏偏大家在尽情肆虐的时候,半田却被过早的成年化了。
岛上的几个孩子们,分别代表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光阴,带来的他们这个年纪的快乐,来弥补半田人生经历的缺失。
都说孩提时代是看似最无意义却奠定一辈子的基础。
以为是天才,就可以跨过一切寻常小朋友平凡日子,其实却失去了根基,还是需要补一下才完整。
明显奈瑠酱是半田最喜欢的,那时候的孩子人小鬼大,你以为她什么都不懂,肆无忌惮,百无禁忌,却又老神在在,说出最朴实简单,却让你内心颤抖的道理。
最贪恋的时代,应当被称作为小朋友的日子吧。
从《半田君传说》来,一开始有点小担心人设是否一致的问题,毕竟是从校园喜剧到乡村治愈的类型转变,男主的定位也不一样。
不过越往后看,越觉得人设建立的很好,尤其喜欢小天使奈留。
故事很简单,主线剧情一目了然(我在看完第一集就猜到了结局)。
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最能治愈躁动的人心。
看着有种《夏目友人帐》的感觉,都主要描写乡村日常,都注重主角心理和性格刻画。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力荐!
特别特别好 🥺 没有蓄意卖萌卖腐卖肉 人物都很可爱 笑点泪点都有 很难得
主题挺好的,但喜欢不起来
无感
好治愈!三星半
看完半田君传说补的,一口气补完了。人设不是很喜欢,小孩子有点熊,很难相信在开头能踢老馆长的半田君会忍受奈留他们。ps,太太你好可爱啊!!!
真记不起我竟然看过!时间的玄妙感~
想起了银之匙。种田型故事。
好治愈~
【如果能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一切的地方,不是就能安心做自己了吗?】超喜欢op里奈瑠推开门的片段,半田君传说看到一半才知道原来是个前传,感觉性格差好多啊……
不好看,感觉被大众审美抛弃了。首先20多岁的人了焦躁的吃了兴奋剂一样看的难受,其次超没耐心的你怎么会选择书法的?只会写字帖的货又是谁给的你自己很棒的自信?然后超浮夸小萝莉也让我感觉这货看了剧本,还有想做治愈番非弄一堆强行扮演属性的配角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村民甜的只能存在于幻想次元。
心理医生推荐
分数偏高了吧 剧情一般 搞笑一般 治愈一般 部分剧情让人看了有点不适 比如开始自来熟乱翻东西的女学生和小孩 比如说要看老师裸体开老师玩笑。。。难道是我变死板了?
并不完美啦,但是在这个歪瓜裂枣横出的七月,这部番真的能算是难得的清新之风。顺便BGM在前10集对剧情的渲染起到了挺关键的作用,但是最后两集怎么回事??原凉子碉堡啦!!阳菜好萌。
不知道为啥,不太喜欢
很日常
看到后面有点审美疲劳,萌、治愈,但不算很能触动到我的番。
轻松治愈,却有点寡淡。果然逃离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吗?
一直看不下去 不知为什么
前半截好看过后半截,但没关系啦已经很治愈了。奈留也太可爱了吧,声音超好听啊!!!老师浩哥我真觉得你俩挺配的(bushi
治愈得太刻意了,哎~~真心对小野大辅无感,匠人气息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