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且记得,在2000年之后不久的《科幻世界》正刊及增刊上,总能读到阿来先生写的评论。
那一时期,阿来一直对专业与非专业之别有着深深的怨念——既包括文学领域内,也包括科幻领域内。
一方面,我们的科幻与发达国家的科幻相比太不专业了——这个情况挺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似乎是产生前一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文学界面对科幻也表现得非常不专业,使得我们的科幻发展空间受限。
总而言之,中国科幻似乎只由一群科幻爱好者撑起,缺乏相应的关注,也没能获得自己的话语和理论,发展的道路也就……扯远了扯远了。
总之,在《科幻世界》2000年夏季号增刊上,阿来评论南希·克雷斯的生物题材科幻小说时说,可悲的是,我们中间的部分科幻作者还停留在从一种叫做动漫的东东上获取养分的阶段,比如某某作者的某部作品里有某大段慨叹居然来自《圣斗士星矢》……说来惭愧,读到这某大段慨叹时,我的第一反应竟是——“啊!
《圣斗士星矢》里还有这么漂亮的句子啊……真好真好!
”然后,更惭愧的是,我随即虚伪地意识到我被某某作者之流毒害得思想多么贫乏多么肤浅多么没营养啊……于是开始看阿来的《尘埃落定》,看不明白也看,看完之后又看《穆斯林的葬礼》《长恨歌》《无字》《白鹿原》等等等等,直看到自己进了文科班又进了中文系一路从普通少年进化成文艺青年再就2B……靠,又扯远了。
今天再往回看,对阿来怨念的专业与非专业之别,似乎多了几分体悟。
也是的,三个多月前,“科联奖”科幻征文启动仪式上,某位同为中文系出身现在正专事科幻文学研究的科幻工作者言语间透露的国内科幻文学研究现状,让我对国内的非洲文学研究现状顿时淡定了——说白了就是都没什么人做,即便有人在做,也势力分散、各自为战,连自我言说的言语都接近失语,更谈不上原创理论,而套用理论亦不习惯,又如何能从文学和科普的夹缝中独立出来?
在这种境遇下,一群貌似牛逼烘烘却连文学性都辨析不清更不用谈科幻文学性为何物的人议论着大刘的小说文学性不强,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文系的日子里,曾经注意到日本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辩。
在那样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度里,通俗作品有着自己健康成熟的成长空间与发展渠道。
至于形成自己庞大的共时系统与清晰的历时轨迹,也就同样不足为奇了。
而我在这个末日的年度里和某种终结的情绪下与《地球防卫少年》这部动漫相遇,似乎也是必然了吧。
作为一个不爱看电视又不会死宅的废柴,我对动漫的认识还停留在90年代我上小学时国内播出的外国动画片阶段。
虽然此后我追着《柯南》的漫画与剧场版也有10年,但其实视野越来越窄,或者说从来就没打开过。
《地球防卫少年》是2007年的片子,据我对日本动漫有限的认识判断,孩子操纵大机器人作战的情节似乎并不新鲜,而每个孩子的人生故事也多有套路。
一集集看下来时的一次次感动,恐怕也不是类似于文学作品的叙事作品所需要的终极追求。
但看完之后,竟震撼得难以评说。
而这只是日本动漫谱系乃至通俗叙事作品谱系里的冰山一角——支撑整座冰山的,又该有多少类似乃至超越这部作品的神设定神展开之神作……先说宏观上的设定——英雄救世的套路。
就像普洛普可以把民间故事简化为一个公式一般,整部动漫也可以简化为英雄救世这句话。
这里面包含着如下元素:英雄角色,是一群不该成为却不得不成为英雄的孩子。
开头第一集其实比较沉闷,甚至让我一度怀疑剧情推进有问题——那15个孩子集中出场,不容易认全不说,对他们形成的小集体也难有准确把握。
是因为太普通吧?
在战斗中,每个人的经历被穿起来——大家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缺憾的世界上当着有缺憾的孩子。
他们若能成就英雄救世的神话,必定有命运的因素在里面。
英雄所具备的非凡能力,是来路不明的巨型机器人。
而神一般的存在使这种能力与另外一个元素——英雄的敌人——紧密结合起来。
也是的,操纵这些战斗的,正是背后的“神”,而赋予英雄以非凡能力的,也是“神”。
战斗成为高级智慧的游戏,战斗的意义于是面临着被消解的险境。
英雄遇险,可以说是剧中最神奇的设定——大机器人只要不损坏弱点(操纵室),每次无论被打成什么样,下次都能全新出现,似乎并无损伤可言。
但大机器人每行动一次,都要消耗一个充当驾驶员的孩子的生命,从无例外。
于是,英雄遇险成为整部动漫最稳固的无悬念重复,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一次战斗,一个孩子,一场胜利,不可能出现其他情况。
但这种重复并不僵硬——能实现这种重复运行的因素,可以说是奇迹了。
遇险的重复次次相似,而实现重复的奇迹却各有各的神奇。
英雄取胜,宇白顺打的最后一战,不是最激烈的,也不是最精彩的,却是最艰难的。
然后,又一次英雄遇险的重复,告终。
或许,真正可以算英雄取胜的,大概是切江两次坐在操纵者的位子上与町洋子拔枪击毙自己的哥哥肥蟲,使得前一种重复错位,才留下宇白可奈作为孩子中唯一的见证者在几年后对矢村大一的弟弟妹妹回忆这段战斗。
再说微观上的情节。
如果说宏观上的设定使作品苍劲有力,那么微观上的情节则保证了作品枝繁叶茂。
15个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足以构成一副浮世绘了。
这15个人的情况有详有略,每一个都能引出一系列故事,但彼此叠加在一起,很让我为叙事素材的使用之奢侈称赞了。
而这部动漫的神展开却不止于此。
政界、国防部门、科学界、商界、媒体等等也纷纷通过孩子们的家庭被引出来。
全景式的枝蔓足够丰富,却未遮住主干,而是成就主干之“大”。
但无数个平行宇宙中的地球与“神”却依旧是暗箱,嘲讽着这偌大的世界也无非是无数尘埃中的一个。
全景式其实最易失之于细节。
架子足够大了,但撑起架子的若是一个个烂尾桥段,也会让人倒胃口。
前面提到过,孩子们实现英雄救世的神话,必然有命运的因素在里面。
能实现英雄战斗与遇险之重复的,是一次次命运的奇迹。
试想,战斗是死,不战斗是大家一起死,这种情况下,每一场战斗都能顺利进行并取胜,该是何等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孩子找到了战斗的支点——家人,朋友,那些自己必须去守护的。
剧情由此得以推进。
然而,似乎也不出意料——加古功害怕死亡,切江找不到这个世界值得守护的地方……加古功最终没坐上操纵者的位子便挂掉了,千鹤带着赎罪的心情顶替他——故事一环扣一环的因果足够漂亮。
而切江的第一个对手自我了结,也许来得太突然,却又有之前切江的绝望做铺垫,竟也情理之中。
这些太小概论的情况,自然可见编造痕迹。
但因果环环相扣到了这一步,或者情绪渲染到了这一步,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又何尝不希望如此?
或许,真实不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愿不愿意相信。
最后,还有一点——整部动漫的主题,生死。
就我们生者而言,我们只是死亡的旁观者。
大灾难造成的死亡,最终只化为数字,不足以构成震撼。
15场战斗,背后是15个地球,其中有14个要废掉;如果每一个地球都有70亿人口,那么就是将近1万亿的死者……或许庞大的数字在这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接受范围,因而,甚至可以说,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牵动我们的,只是明知死亡在前的那15个活生生的孩子。
于此时,思考便容易出现短路。
也是的,没有不带个人情绪的思考,除非人是机器。
一部作品,能把人引到这条路上,大概,就足够了。
如果我能早几年看动漫,早几年接触这部作品,或者,也就不会在今天的道路上走到黑。
本科做毕业论文时,选了现当代方向,并对通俗与非通俗问题抱有执念。
先是对现当代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辩产生怀疑,觉得勉强可以划分的,其实只是主流和非主流文学——真正的纯文学与通俗文学都处于弱势,占不了主流。
继而,对被操纵着学术话语乃至政 治 话语的主流文学界所欣喜的神马填补空白,神马开创新领域的作品都怀有怨念,怀疑很多都是在主流文学界之外被玩儿烂的东西。
就像经典文学史里的科幻作品谱系和科幻文学史里的科幻作品谱系,二者之间总有时差,比如科幻文学已经进入到新浪潮时代,而多丽丝·莱辛却放下金色笔记本唱起太空歌剧……这诸般纠结,神神叨叨,嘲笑着我的力所不及,原本的文艺青年跨入2B青年行列。
倒不如在文艺发作期里好好看动漫,当回普通青年。
呵呵……第一篇评论,没想到是在这。
MS是前几年的新番了,那时好像还是在高中,强大的名字,但更强大的却是它的内容。
喜欢里面的人物,没有什么英雄,没有什么主角无敌的命运,有的时候那些14岁孩子们的心声。
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活着,我又会做些什么呢?
呵呵。
也许让我喜欢这部看上去人设并不太喜欢的作品的原因就是内在吧,去掉华丽的外表,人物的朴实,内心的种种矛盾,人真是种好玩的动物。
这片子超压抑,心情不好或者情绪悲观, 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人千万不要看!!!
当初咱是被闪亮的声优阵容拐来看的……结果…… ————————————————————————————————————————————————————————— 生死只在乎一念之间,托付给孩子似乎太沉重。
其实战斗也是死,不战斗也是死。
没有传统动画中典型的恶人或好人形象,片中的每个少年都平凡如你我,是即会愤怒又会喜悦的平常人,但他们经历的却绝不平凡。
没有什么人可以一下子肩负整个地球的命运,而拯救地球之后自己还会死。
本都是很明亮的脸庞,眼眸中尽是年轻者的自以为是,在夏日的阳光中淡然燃烧。
一场游戏,打破了这美好的平衡。
一层层剥茧,抽离出每个人自己的酸甜苦辣。
有温情,有震撼,有悲伤,有愤怒,更有无奈。
最后, 孩子们都无奈!!!
每个孩子都有个故事,随着他们的死而终结。
孩子们都很友爱,守护着一个糟糕的地球。
以上便是最近观影的一点感想。
很多想法多出于个人的主观意见,希望能够得到批评指正。
洋介后的剧情崩坏严重。
背景设定很惊艳,一场消灭平行世界来减少宇宙总质量的残酷竞技,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出现的高等科技的反应和利用,再由不成熟青少年做救世主的视角补充故事细节,非常好的设定,然后就变成小蝌蚪找妈妈和寻找黑社会身世了……政府重返亚太安全架构的愿望呢?
除了驾驶员根本没人担心失败了地球就会消失的事实吧?
甚至短时间内就破解更高文明的科技,编辑未免太过放大人类的能力了吧?
为了圆上剧情,从拥有一个完善的游戏规则堕落成激怒NPC来任性修改命运,人物片面化,故事越讲越小,无用情节过多,强行煽情,以孝美和爱子的故事最为可惜,好像漫画里这两个姑娘的故事更加深刻。
比较失望
本都是很明亮的脸庞,眼眸中尽是年轻者的自以为是,在夏日的阳光中淡然燃烧。
一场游戏,打破了这美好的平衡。
一层层剥茧,抽离出每个人自己的酸甜苦辣。
对于他们,也许死亡并不全是灾难,面对死亡,他们开始坦然,爱也好,恨也好,终于能够独自去面对了。
最近翻出的旧翻《ぼくらの》,灰暗却也不乏温情。
虽然画面一般,人物貌似还时不时崩一下,回合制般的无力感打斗,但是故事编排的有张有弛,SF皮囊下的众生百态还是值得看一下的(额,夸张一下)。
中途一直有种最后集体又会复活的错觉,毕竟这个游戏太过荒谬,让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承担地球的未来太过沉重。
不过,直到最后也只是奈可坐在树下对不知情者们慢慢讲述着那些故事,同样晃眼的阳光下,恍如那些都是不曾发生的幻觉。
其实,时不时的还是会羡慕一下这几个孩子,比起整天浑浑噩噩的自己,他们更明白存在的意义,更能体会存在的感觉。
或许人只有在绝望的时候才能抛开一切,开始正视那些早就存在的伤疤,试图去把它们医治好,而不是视而不见吧。
很多事情,总是提不起勇气去面对,明知它们就在那里,明晃晃的冲你笑着,但还是需要某种东西推一把,一句话也好,一个表情也好,往往却总是觅不得。
也许是该克服这种惰性了,而不是等到没有时间了才开始张望。
片名叫做《ぼくらの》,有时候会想,“の”后面,到底隐掉了什么?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战斗?
亦或是我们的生命?
GONZO的不算很老的片,咋一看过去,除了3D效果的机器人以外,整个画面简陋的像是上个世纪的SF片。
没有高达式的驾驶员们偶像剧一样的缠绵纠结剧情,没有美女帅哥和各种所谓的萌元素充斥着眼球,没有打不死的小强也没有花哨的战斗招式,甚至没有一个什么人可以称为真正的主角。
就是这样一部没有添加任何时下所流行的那些花枝招展的商业元素,纯粹到地只剩下故事本身来吸引人的作品,然而也就是故事本身所徐徐道出的那些感情,不需要任何金玉其外的装饰,就可以让人沉浸地忘乎所以。
所谓的便当番,大概就是这样的了吧。
15个少年,一个接着一个地,战斗,象征着生命的光亮,一盏一盏地消失。
有的人不知所以的死掉了,有的人被自己的力量和欲望冲昏了头脑,有的人害怕得死在了战斗之前,有的人选择在自己最后的时光进行复仇,有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朋友的幸福,有的人甘愿用生命去保护自己最爱的家人,有的人背负着世人的背叛却坚挺地为他们战斗,有的人不堪痛苦折磨要用生命去进行赎罪,也有的人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一定要用自己生命去战斗的理由却没有逃避……在无法逃避的死亡面前,他们每个人身上很彻底地所表现出了人性最根本的脆弱,还有那些十分短短暂的形形色色的人生。
15个孩子的故事,每个人都那么真实地存在过,每个人都那么丰富地生活过,欢笑或者哭泣,幸福或者恐惧,让我们这些读着他们生命痕迹的人,忍不住地感叹,生命的脆弱和强大。
开始时候的无知无畏,内幕渐渐浮出水面之后的恐惧退缩,中期的摇摆不定,希望与绝望的交替,然后到后期的脆弱幼小却逐渐变坚定的决心。
这种变化在宇白身上最为清楚,他是一直那样的看着,看着身边的伙伴们一个一个地战斗,一个一个地离开,从开始的冷眼旁观,到后来,一幕幕的浮现他们战斗时的情景,继承了死去的伙伴们一直以来的执着坚持。
还活着的人不断地感受到死去之人传到出来的信念,包括最后活下来的加纳,15个人一直都是一个整体,像是那一圈不断转动的椅子,从开始到最后,一直在一起,一起结束了战斗。
很多年以后,加纳讲给其他孩子们听的,是15个少年大战机器人拯救地球献出生命的故事吗?
抑或是15个性格经历迥异的孩子们各自所经历的,那些漫长的痛苦带来的成长,和无法逃避的战斗……就算是被现实掩埋了的真相,他们的故事,也一定在什么地方被一点一点地传达出来的吧。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简陋却深刻的片子了,人设实在是惨不忍睹啊,脸和眼睛都歪扭扭的,音乐很好听,题材上搭了个SF的顺风车,从几个孩子的角度窥视了社会和人性。
喜欢讨论人性或者生命的片子有多,多是流于晦涩的形式或者玩个嚼头,像这么纯粹地讲每个人,讲述一个人群的故事的片子,实在是少见了。
GONZO果然还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
这是一个有关生存竞争的故事。
全篇在少年们知道了第一个事实时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由于足球少年的死亡有意外成分,在见识了第二个少年的死才发现了“驾驶就会死”这一事实。
然后,就到了少女抉择的时刻了。
她选择的是先找骗了她老师报仇,然而却被同样被骗的姐姐阻挡。
因为自己心软而复仇失败后,接受了一切事实:她的家人以自己的方式为她考虑,她以前是想和姐姐一起的,而她的老师骗了她,现在还骗着她姐姐。
如此不完美的现实,但是,她还是原原本本地接受了,说出了“姐姐,祝你幸福“这样的话。
这时我想起的是《奇诺之旅》里的标题“The world is not beautiful,therefore it is”。
在此之后,顾虑弟妹未来的正义哥哥,在最后挣脱了乖乖女身份的少女,捐赠心脏给挚友的推理少年,这三集在人物表现、主题表现上都是非常入味的。
此后,得知了第二个事实而进入了第二个高潮。
“对手的机器人是来自别的平行世界里,为他们地球战斗的代表,同样,失败了,那个平行世界就会消失。
”这样的事实。
发现了事实的少女打开了对方驾驶仓,说着“对不起”杀死了对方,见识了对方平行宇宙的消失,回到自己所在的宇宙看见星辰的光辉。
经历这许多的少女,看着最亮的三点星光,幻想着怀抱自己刚出生的弟弟坐在摇椅上,摇着,摇着,陷入永恒的梦乡。
实在是太沉重了。
这是这部动漫最具魅力的一集。
之后死宅(那操作是史上最强),主持的千金,议员的千金,研究员的儿子,穿越而来的少女,最后到一直不知为什么很扭曲的主角,剧情一般好吧。
穿越少女剧情里,战斗时业火熊熊,而最后的雪安静冷彻,但又带着结束和救赎的意味,比较有感觉。
自从第二个事实出现后,多出来了很多东西。
把世界当做观察对象,那里的人们是怎么对待这个地球(平行世界)生存竞争的呢?
有的机器人来到这边的客场,会非常小心减少伤害;有的像太一那一集,直接在城市里碾过;有的像摇椅少女那一集,向敌方举起反对的旗帜,军队也来掩护己方;有的像死宅打的第一场,选择了自灭;有的像议员女儿那场,给对方挖好陷阱。
集体思维的结论作为动机,其导致的行为的必然,非常有意思。
然后是人类全体作为观察对象,其内部的运作。
主持人被爆绯闻,议员说出事实而被灭口,财务大臣想借Zearth发展经济和公共事业,研究员则不惜出卖情报来确保研究的进行。
有一个政客说的好:“还不如孩子为人类着想。
”最后是十五个孩子作为个体。
在战斗中,他们不断地死去,也不断地发现事实(不知为什么一般都在死前说出来)。
发现光点和人数的对应关系,对手机器人有着思维,洋子是没有契约的等等。
在战斗中,思念着、或找到自己所要守护的东西、自己的信念,或者是自己短暂一生所得出的结论。
被老师骗了的少女对世界本身的接受,乖乖女“我们不要被义务束缚,每个人都为了自己战斗吧”,死宅君“这个世界把妈妈避得自杀,我不要为这样的世界战斗。
”和后来“虽然不知道这样的世界值不值得守护,但是为了站起来的妈妈而战斗。
”,议员的女儿一反平常的软弱,选择了像被同胞背叛的父亲一样,保护地球。
话说到这里,研究员儿子所说的“我们是一个人”就并不难理解了。
他们把自己找寻到的结论(知识和思念、信念等)都告知了其他人,其他人也拥有了同样的东西。
把过去的自己留在心中,应对这现在的生活,走向将来。
有很多思念迫于现状或将来的考虑没能实现而胎死腹中,但是无可奈何。
这不就是人吗?
所以最后,宇白的性格有了这么大的改变,是有了那么多人的思念,也是为了完成作为这个“人”最后使命,接下了最终的战斗。
最后的坑,研究员儿子看到那些在平静地看着他的人是?
(漫画补完中,豆友先别剧透- =)
(给自己,似乎动画有点不原作向呢,欲求更黑暗请补完)完整细致的作品,温馨而沉重。
明明知道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叙事结构--黑暗事件\世界框架下的温暖人性--可还是被那一个个故事感动了。
这一点上很像lost很丰满的一幅群像。
其实所谓的黑暗背景并不黑暗只是太浓缩了而已,我们都在存在之前签过了必死的契约。
无论怎样的过程结局都是差不多一样冷酷的。
到花火燃尽的那一瞬间,你怎么想,打算怎么做呢。
嗯,一开头,15个青春的少年少女在沙滩上玩,有无忧无虑的螃蟹,白天也极其浪费的在烧着烟火,多么幸福啊反正螃蟹都要死了,让我送他一程吧。
话说骚年你是如何知道别人要选择由你去为他安乐死呢?
你有什么权利主宰其它生命呢?
别人说你过分是应该的啊,人家又不是断手断脚了,你活生生的把人家烤了,对吧?
嗯,进行了作死之旅,说是玩游戏,却是签下了不可被解除的契约。
比较好运的是,有白毛在前面做技术指导。
小伙伴们夸奖他操纵得好,白毛却说,这是他第一次操纵。。
第一场是肯定要赢的啦,也没什么好意外的第二集就开始出现了幸运物:肥料虫大人。
这个肥料虫和QB一样,浑身白色,却没QB那么好运有无数个替身- -肥料虫大大告诉大家要参与战斗要抽签决定pilot,于是就出现了首个便当。
可惜的是便当前恰好站在比腰身高的护栏悬崖边恰好就被宇白碰了一下于是小伙伴们有的都误会是宇白弄死了便当猴子便当猴子还是很可怜的,本来打算好好成为大英雄呢,结果却无缘无故的便当了猴子的丧礼在第三集出现,第三集之后带了这部分少年去审讯呢,地主仔却爆出了神论:那些人,死了是他们运气不好,命不好,而且去担心那个已经死了的人不如多关心下接下来活着的人更好吧其实地主仔说得挺好的,而且一直坚信自己是可以乘上诺亚方舟的首选,还以其父亲为傲,认为之所以那些人会死是因为他们命不好但是,战斗的时候,伙伴们却发现我方不顾一切的去战斗,但是敌方却会注意不去弄死那些路人(伏笔),也许对方也有想法?
当时我在想,也许敌人就是已经死去的猴子的灵魂凝结而成的?
事实证明,作者比我所想的还要抑郁又是一轮无区别破坏的恶战,但是地主仔却在战斗过程中不小心把他爹压死了,黑化之后狂砸对方机器人,也为该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个时候,肥料虫大大才告诉大家,机器是以命为契机来驱动的,作为代价必须付出性命。。
好吧作者你赢了,虽然我本来就想到,但是没想到从你的角色里说出来还令我如此震撼。
所以,其实在白毛骗他们签约之后就根本没法走回头路了是吗?
那么,我方先死一个人,别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死了?
错!
如果pilot死了,会重新挑一个pilot,没有pilot拯救的话才会死!
加入了军方,又死了不少小伙伴之后,从一个极其富有灵气的少年口中说明,既然敌方会猜疑,证明敌方有思想,敌方也可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机器,和我们一样,是有心的。
嗯这个少年我最喜欢,不仅自己死了最后连心脏也奉献出去。
我认为是废物回收的一部分价值再下一集,发现到了完全不认识的战场,和我们的这边没啥差别,但是才发现那个地球,也和这个地球一样,大家都不想去死,结果大家却都得为战斗而战斗。
滴水少女首次打开了那个卵,看到了坐在里面同样的人类。
却不知道为何,一狠心,又把那个地球灭了,说不是我的地球。。。
呵呵难怪每次不仅要以生命作为终结,如果说参与战斗战胜方只需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杀了一个宇宙的话,那么这个代价只能说是太轻,甚至说是挣大发了得知对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类,我们还是要继续杀下去吧,那么标榜的和平,正义,又是为了谁?
为什么可以自私到牺牲他们整个宇宙来成全我们这个宇宙?
胖子觉得,我们这个地球我觉得没什么值得守护的,我妈都差点自杀了,这个地球不好。
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碰到更神奇的对手,显然对手也意识到这点,但对手更抑郁,选择了自杀去守护对方的利益。
嗯非常好呢,也许就可以解除契约了?
错。。
只能说明下一场还是你上而已。。
哎哟我的天,所以只要进了那个山洞,就根本没法逆转整个形势。。
未签约才可以避免,签约后就只能去死。。
无论如何研究解除契约,都徒劳无功,连研究巨大黑色机器人也是无能为力。。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战斗呢?
因为要消除多余的平行宇宙,嗯理论上听起来也没错,但是为什么要由一个人的意识去控制自己这边的所有平行宇宙的生命,或者对方的生命,而且必须二选一呢?
反正需要淘汰,但是却不愿意去弄脏自己双手,所以还是交给规则,让规则去执行就好了呗,神依旧是至高无上万人敬仰的神,虽然他杀的人也许比魔鬼更多其实根本没法躲避吧,哪怕不是这堆小朋友签约,也总会有人签约的,否则这个宇宙就会被毁灭。
想要存活下来,就要足够强大,还要冷酷无情相比起来,魔法少女小圆要良心好多好多,起码送了一个能逆反整个法则的愿望,因为魔焰的产生还令夏洛特和蓝猫解约了。。
我也希望真正有罪的人早死,我也希望因果报应会报应在那些恶人身上。
但反而,花心男可以活下去,而最终大黑boss也可以控制军队和资产活下去,但是死去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可怜的善良的人我有时还在幻想,作者如果在最后一场把主角写死了怎么办?
这个地球毁灭了怎么办?
其实担心都是多余的。
反正,存活下来的地球,也要奉献自己的生命给神明,奉献自己的能量所以,生死一线间,死了就死了,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现实如此。
你会为平行宇宙死去的那些人哭么?
他们和你一样善良,和你一样爱着家人,和你一样守护自己的地球,然而,他们被摆在和你对立的场面,要不是你死就是他死,在这个规则下,选择根本就轮不到自己来选正如生命的出生和消亡,都不是人所可以选择的- -果然是深度致郁啊。。
在第15集自灭里面,胖子无心对战,但是对手竟然向胖子致敬后自决,感觉剧情可能狗血了点吧,但是对方也是人类,的确很神奇的设定,甚至有一种很钦佩的感觉,对手也在思考他们的地球是否值得他们守护吧最后一集,宇白的爸爸(准确的说可奈的爸爸)说大家都是付出同样努力的XXXXX,额...记不清了....总之同情对手也是很狗血的事情吧前几集,还有个别的地球来的使徒(,姑且让我这样称呼吧XDD),小心翼翼的不破坏主人公的地球,这要是中精神吧这片子真的不错,亮点也很多,剧情也不错,人设画风实在对不起这剧情吧,或许是因为没钱的缘故....
中二过度,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后半段确实有点拉了,该去看原作的
设定很不错,可惜作为日本的SF还是没能躲过各种日系奇葩剧情硬伤。还是比最近的废萌片好上不少。
诸多刻意要素堆积。后面几集的支线故事插入的太怪了还不如一直坚持去社会化描写
世界观最高....
后半段直线而下,平庸不堪
很黑很好看
作画崩坏得不像样子,有没有点诚意啊!
我可能很久之后都不会看这种致郁类型的番了……相当生理不适
撇去原著的话,绝对是五星级。但是比起原著..还不算很黑暗,已经接近温情系了。不愧为地球便当少年。
看了点,发现我初中看过- -传说中全员便当的神作,还好吧
照抄EVA的打怪设定,一路黑暗,最后莫名收尾……这怎么上五星的啊……
地球便当少年(其实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反正没看的时候我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小时候暑假在上海买光盘看的,和大剑装一块的
24TV-Series
說神作確實有點距離,不過鬼頭真的挺黑的,能引發思考的地方也不少。不過...有好多地方邏輯好混亂啊,聽說原作更棒?期待補完
世界观很好,但是……明明几集就能讲完的故事非拖了24集……
太深邃也太乏味
意义不明,节奏拖沓,转折生硬,看不出神在哪里。
所谓黑深残,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