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老人和枪

The Old Man and the Gun,老人与枪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茜茜·斯派塞克,卡西·阿弗莱克,丹尼·格洛弗,汤姆·威兹,提卡·森普特,阿勒·伊丽莎白·约翰逊,蒂根·约翰逊,吉因·琼斯,约翰·大卫·华盛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老人和枪》剧照

老人和枪 剧照 NO.1老人和枪 剧照 NO.2老人和枪 剧照 NO.3老人和枪 剧照 NO.4老人和枪 剧照 NO.5老人和枪 剧照 NO.6老人和枪 剧照 NO.13老人和枪 剧照 NO.14老人和枪 剧照 NO.15老人和枪 剧照 NO.16老人和枪 剧照 NO.17老人和枪 剧照 NO.18老人和枪 剧照 NO.19老人和枪 剧照 NO.20

《老人和枪》剧情介绍

老人和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奥斯卡影帝凯西·阿弗莱克(Casey Affleck)日前加盟新片《老人与枪》(Old Man And The Gun),该片由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主演,根据《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改编。 福瑞斯特·塔克(Forrest Tucker)打从少年时就是个不法之徒,抢银行就是他的职业,进过十几次班房的经历还让他练就了“越狱”的本领——一共18次越狱,最近一次时他已70岁高龄! 《老人与枪》着重刻画塔克暮年的一次抢劫,罗伯特·雷德福将饰演“塔克”,凯西·阿弗莱克饰演被这位独特罪犯深深吸引的侦探。此外还有67岁的奥斯卡影后茜茜·斯帕塞克(Sissy Spacek),她会饰演爱上这名老年罪犯的女士。 《老人与枪》由大卫·劳瑞(David Lowery)导演,福克斯探照灯公司发行,今年4月3日将在辛辛那提开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太极魂之初出茅庐特种兵之深入敌后奔流犬:先生归来天才枪手避尘珠与神的约定交响诗篇AO少女峰的花丛OVA犯罪心理:演变第十七季星空清理者枫叶红了狼牙魔咒骇人命案事件簿第二十四季神秘匹兹堡高地战热搜女王消失的西德尼·豪尔教室危机移动的枪口茱利亚X3D伟大的缺席我的女友是演员地狱之轮第一季再次微笑我们之一献给你的勋章大逃杀桑塔斯坦梦幻山庄覆灭记芝加哥烈焰第十一季七华6/17

《老人和枪》长篇影评

 1 ) 致大卫洛维:戏剧的原罪是油腻

在观看大卫洛维新片之前,我曾提醒自己,要避免过度解读。

看完《老人和枪》后,我猜想这也是大卫洛维在拍摄此片时对自己的提醒,他告诉自己,要避免过度创作。

这是他拥抱好莱坞的第一步。

他开始费尽心思刻画人物,所有机锋反转、箴言金句、尽显魅力的人物设定、谜一样的人物前史和充满玄机的对话描写,无一不展现着他向颁奖季发起冲击的决心。

大卫洛维大概有更深层的考虑,或许他在刻意调整自身的矫枉过正,试图获得主流认可,或许他开始对此前深信不疑的自我产生倒戈与动摇,但仅就《老人和枪》而言,这无疑是一部无法更平庸的模版式电影。

大卫洛维擅长的是情绪攫取,他如深井取水一般潜入人物内心,并屡屡在大片叙事留白与超现实的情境构建中挤压出情感张力。

所以他的影片节奏是变速的,时而缓慢沉郁,时而迅疾跳跃。

观众像是被动坐在过山车上,等候高高托起,或重重坠下。

而《老人和枪》不同,为了维持完整的戏剧框架,导演不得不选择匀速的表达。

他需要对事件进行巨细无遗的分解和阐释,起承转合缺一不可,但显然他还无法通过戏剧的牵引完成情感自然的酝酿和流泻。

其中有两个疑问是影片试图解答的(或者说是导演试图让观众以为他会解答的,以此激起观众向下探视的欲望):1、老人如何作案?

2、老人为何作案?

对于前者,导演不断强调老人神秘的微笑,用大量沙发音乐营造出chill & lazy的反类型效果;对于后者,影片全程避而不谈,仅以西部荒野跃马驰骋的牛仔自喻,将一切指向虚无的浪漫假象,老人被追捕时再次响起轻快慵懒的爵士酒吧背景音,瞬间让人产生一种提不起兴趣又发不出脾气的无语感。

可见,影片的一切反类型元素皆对准一个狭小格局的终点,仅作表面光鲜的橱窗展示,拒绝对此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基于此种浪漫的戏剧内核,大卫洛维的影像风格也从如棱镜一般的光滑尖锐变成被柔光包裹着的夕阳式伤感情调。

戏剧的原罪是油腻,因为它必然遵循叙事法则,所以完美的叙事必然包裹着最普适的日常,并指向人性至弱至暗。

而大卫洛维无力将光指向远方,他仅保留了一层漂浮在表面的热油,而舀起一勺,却发现内里是一碗冷汤。

 2 ) 【视频论文】为什么你会爱上电影里的罪犯? 《老人与枪》vs《猫鼠游戏》电影分析

他们被全国乃至全世界通缉,但却依旧是各自故事中的主角,认同一个英雄很容易,但这次,观众却与两个罪犯共情,深入故事。

为什么,编剧是如何设计的?

第一期视频,探讨了两个问题,如何创造共情罪犯?

如何构建警察和罪犯组合?

微博:Joah_liu 微信公号:猪耳朵学电影那些惹人喜爱的罪犯,究竟哪点戳中了你!

电影人物设计分析 | 老人与枪 vs 猫鼠游戏 | 【猪耳朵学编剧】01期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B站传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2420534

 3 ) 我看《老人与枪》

不少人歧视好莱坞。

我不。

今天看了那儿的一部新片子《老人与枪》。

故事不复杂,不刺激,但讲的顺溜。

在这种电影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正常。

作为个体的人可以不正常。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正常。

夫妻之间,警匪之间,该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不夸张。

大家的乐趣以及电影的笑料,都来自于智力,而不是愚蠢。

用王小波的话说,这就是“高级”。

 4 ) 假如坏人可以坏一辈子

假如坏人可以坚持一辈子: 贾樟柯有部老电影《小武》,小武是个钟情于偷的惯犯,他坐车进城,不想买票还故意说自己是警察,坐在他身边的人也没有躲过他的贼手,进城后连小贩的苹果都不放过。

爱偷的习惯可能也是一种病,以前听一个同事说起他们村里的一个人,习惯了偷东西,父母怎么打他,村长,村人怎么骂他,即使坐牢出来,他还是以偷为乐。

偷和抢没什么区别,都是犯罪,自古以来都存在,古代有个盗跖,他专选大富下手,而且会是先了解对方有多少钱财,清楚撤退路线,每次行动盗跖都是先入后出,又平均分财,可以说是盗亦有道。

《水浒传》就说的很清楚,那些落草为寇的粮草不足便下山抢官府去,规模小的就对过往商团下手。

有打家劫舍,也有劫富济贫的,南宋有个贼喜欢偷官吏家的钱财,来去无影无踪,得手后总会留下“我来也”三个字。

英国古代有个罗宾汉,小说就是取自真人真事,他仇视官吏和教士,官吏经常压迫老百姓,教士又明里圣徒,暗里魔鬼,罗宾汉一样是把得手的钱财分给穷人。

民国时有个燕子李三,他只对富人下手,从不骚扰穷人,三十年前辽东还出现了一个人,杀了人后留下“呼兰大侠”四字。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老人和枪》,主人公是一个犯罪狂,从小到大都在犯罪,他为犯罪而生,为犯罪而老,被捕十八次都成功越狱。

他抛弃妻子儿女不闻不问,一辈子都在嘲讽法律,七十岁的他依然精神饱满,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每次走近银行都风度翩翩,像是一个绅士,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坏人,外表看就是一个好人,每次都带了一把枪,可从没有开过枪,也许枪里根本就没有装子弹。

每次行动他都能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他很轻松的解开衣服扣子让对方看到枪,随便递上去纸条,对方立刻明白了意思都很配合他的表演,把钱装满他的手提包里,行动很成功。

对于行动他和自信,而且还有两个老难友给他跑龙套,行动让他开心,自豪,他也幽默风趣,比如安慰第一天上班的银行女职员。

这么多银行居然是被老人抢劫的,这让警察啼笑皆非,甚至还惊动FBI来协助。

坚持犯罪就意味着体验着快乐,犯罪分子的生活观就是如此,似乎人生除了犯罪就没别的可以做的,或许主人公的激情应该留给心理小组去解读。

即使出狱的他,有了圆满的夕阳之爱的归宿,他还是选择再走入银行,继续寻找他选择的乐子,刺激,我想主人公临死前估计都是想着再干一票,即使是死也是面带微笑,没有遗憾的死去。

假如坏人可以坚持一辈子,那么好人是否也可以坚持一辈子呢。

如果有一个人去扶摔倒在地的老人后,反被诬陷是他推倒老人的,最后吃亏被讹钱,那么他还会有下次继续去扶吗,大多数人一定选择逃避。

如果有一个人去做了举报的事,反而被打击报复,那么他下次还会不会继续举报,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

人类的一切善恶都是因为彼此有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信仰,才决定了他们的行动,方向,至于对错后果他们不会去思考。

比如石敬瑭他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那他就会去抱契丹人大腿,借助外来的力量为自己坐天下,至于历史如何批判他不在乎,在他的时代没人敢有异议。

相反像文天祥,他觉得不投降是对的,那么他就拒绝投降,哪怕流亡,反抗渺茫,被杀也是不肯投降。

我也想让自己为自己快乐的事坚持一辈子,当然不是去犯罪,去害人,我周围的人喜欢伤天害理,他们却不觉得,比如对无辜的人莫须有,沦为官府的棋子却误以为自己是朝廷的人。

说到犯罪我可不会,我没胆子去银行,那的玻璃太厚我砸不开,探头多我也跑不出三条街。

我不会武术,不像电影里张晋那么能打,所以不能和东南亚,意大利,哥伦比亚,金三角有什么业务来往。

让我去生产地沟油,没钱买设备,让我去丑化别人,污蔑别人,我觉得对不住良心,让我去拐卖小孩,我下不了手。

也许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一颗犯罪的心,与犯罪的激情,所以一直穷困潦倒,一穷二白,一直被人冷嘲热讽,落井下石。

我想坚持的是文艺,思考,比如读书,音乐,写作,电影,欣赏,它们都是我的快乐,只要意志已经选择了这些,即使现实受到摧残,这些东西也永远是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作为我的选择,我宁可社会少些犯罪,多些书呆子,前者是因为他们让社会沦为惊弓之鸟,后者是种自嘲,至少不是犯罪者。

 5 ) 表演细节回顾,每个皱纹都散发魅力的帅老男人的“犯罪”生涯

罗伯特·雷德福是真帅啊,他坐在那里,脸上的皱纹并非横纹多或竖纹多,而是横竖贯通,皱的很有立体感。

影片体现初福利斯特和警察亨特生活轨迹的强烈对比,到底哪种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在自己内心可以接收的范围内,都可以,选择不同而已。

那应该怎么选呢?

电影告诉我们:想选什么就选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确保是你喜欢的。

因为你要听从内心。

82岁高龄的罗伯特·雷德福完成了有可能是其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也算是为自己的荧幕生涯做了一个完美的回响。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影片中演员们是如何处理表演的。

什么是对人物的塑造?

对于细节的精益求精和对人物感觉的准确把握。

首先,细致的道具安排。

作案工具自然必不可少——一个不起眼的装钱用的灰色手提箱,除此之外,还有一枚戒指,戴在右手无名指上,可能没什么特殊含义,精致男人的一个象征吧。

戒指与皮包耳机,连接警察的对讲机。

在老福利斯特开车躲警察的时候,画面中出现了小女孩大热天提着油漆流着汗。

两个小孩似乎要自己刷墙。

从他们百无聊赖的表情中,刷墙似乎并非一个游戏,而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高兴,Happy应该是男主的基调。

喜欢抢劫,抢了就高兴,单纯而执着。

所以魅力和微笑,贯穿着老福利斯特在整部影片的表演。

在被追逐中,导演也给了他两个特写,眼睛和嘴:

70岁的西希斯派塞克仍然少女满满,喝水滴到下巴上连忙不好意思地微笑着用手擦去。

所以什么是衰老?

衰老是一种标签,只要你自己不老,没什么可以阻挡真实的反应。

听到女人的马和自己女儿的名字一样,惊讶又欣喜。

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吧

浑身都是戏就体现在每一个细节,虽然心态年轻,但是身体并没有跟上,看账单的时候还是要拿得远一些才不至于眼花。

看不清男主写在纸上的字还要拿眼镜才能看清:

40岁的警探约翰亨特并没有做出什么成就,又不想面对自己已经四十岁了这个事实。

同事们用小蛋糕给他庆祝,他只好摆出一副百无聊赖生无可恋脸,头都懒得抬,对人的回应只抬起抬头纹。

配合着他懒洋洋的声音,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累,疲惫,成为角色开始时的调子。

这个人在剧情中,性格和状态是有发展的,欲扬先抑。

此时镜头给了亨特女儿的特写,咦,这不是前面出现过的提油漆桶的小女孩吗?

家里的生活可能确实比较拮据。

对于自己的职业,亨特似乎产生了怀疑。

疲惫让他懒得理对讲机中的无意义的话,只让孩子们来回答。

从雨中看他似乎没有那么老,耳边传来滴滴答答的钟表声音,一方面是倒计时犯罪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似乎从细数着从年轻时到现在的“抢劫”生涯。

犯罪之前并没有浓烈的紧张气氛,取而代之的是男主的娴熟和气定神闲。

确实,已经越狱16次的福雷斯特抢过的银行比我们吃过的盐都多,举重若轻,信手拈来更显英雄本色。

在车里的老福雷斯特在认认真真用胶水将指纹抹掉,做着犯罪的最后准备。

每一根手指都涂得匀称而界限分明,更显其“专业”和“严谨”。

在银行中,面对繁琐的表格,约翰对儿子说的几句话点出了电影的主题:想选什么就选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确保是你喜欢的。

因为你要听从内心。

电影里打酱油的角色的表现也不俗:听到抢劫犯问自己今天过得怎么样的时候,银行经理微微一皱眉

盯着经理拿钱的时候,还跟经理wink wink,满心欢喜又俏皮

当经理宣布银行被抢劫时,正在存钱的亨特的一回头才显示出其职业本能的英气和锐利。

抢劫之后,有可能他仍然听着对讲机中现场的对话,听到经理说自己sort of gentleman之后,愉快地在后视镜中看了一眼自己。

没有人关心抢劫,亨特也尽量让自己对这个案子感兴趣。

但是他仍然怀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放弃。

放弃之后做什么呢?

不用收拾每当稍不在意就会变得更糟的烂摊子。

当听到老婆说:You can quit 的时候,亨特黯然神伤了一下。

他想quit吗?

恐怕不是。

一个精致的gentleman最好和艺术有点瓜葛,音乐?

不好表现——绘画!

再次见面时,福雷斯特带去了自己画的马。

他为什么要画马?

当然,首先,想讨女人欢心,另一方面,是否代表他有些许想自己的女儿?

毕竟电影后面提到,自己的女儿也叫Dorothy,我们不得而知。

三个老家伙在房顶上研究“作战方案”,有种少年的感觉。

影片中,电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了新闻播报以外,就是西部片:

即使到更老了,福利斯特也喜欢看西部片:

团伙的老伙计们每天都在做一些平平常常的案子,无聊得很。

当福雷斯特看到自己的案情上电视了,高兴地挑了一下眉毛:

没有人愿意接的老人抢劫小案子给到了亨特,阴差阳错他发现了这是连环作案,在非常努力地查办此案之后,他终于成为镇上有名的警探。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案情有了关键眉目的时候,联邦调查局前来抢。

他很郁闷。

他又回到了之前懒懒的状态中。

他平静地抱怨,一边抱怨还一边前后晃动椅子。

Dorothy的来信,和马同名。

从Dorothy的口中,警探终于知道了自己一直以来查办的人叫什么,是谁。

去拜访曾经给老福利斯特辩护的律师时,律师的言语又一次点明了福利斯特的生活信仰。

Not making a living, but living。

看到抽屉里真的有枪,Jewel才发现福利斯特说的是真的。

下意识地摸一摸自己的手镯,有些担心害怕。

但自己已经爱上他了。

回到家后,Jewel靠在门后纠结,还是毅然重新打开门。

没想到此时被走上前来的福利斯特亲了一口,看这一脸的满足和少女哟,多磨幸福。

哪个女孩没幻想过爱上一个牛仔,爱上一个所谓的“坏人”?

反差越大越让人喜欢!

回到屋子里之后,拿水壶做热水,水壶灌满了才意识到关上,水都做开了也没有反应。

的确,生活中谁碰到这样的事儿,都会懵了。

当然,坏人最终要落网。

本想敲开Jewel的门,但是预料到警察会找上门来,所幸骑走了这匹马。

这匹马应该就是那匹叫Dorothy的马。

通常马都象征着精力充沛的男性。

剧中男主的确精力充沛,为自己热爱的抢劫事业奉献了一生。

从剧情上来看,并没有太多的”反转“,但是从人物塑造来看,这个电影还是很完整的,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人物状态都很突出。

老福利斯特的优雅,善良,单纯甚至有些顽皮;约翰亨特的疲惫、累、无聊和干起活来打鸡血的样子;Jewel的少女。

电影表演更重要的可能就是人物状态的松弛和感觉的精准,因为动作可能不能太夸张,表情不能太丰富,但是感觉对了,表现力就会很强。

感觉怎么对呢?

自信吧。

老头很自信,相对来说,亨特的表现就没有那么那么丰富了。

不过这样也好,可以衬托的很好。

拉个片好累啊,7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6 ) 息影之作

由真人真事改编的【老人和枪】,号称是萤幕巨星劳勃瑞福的息影之作。

由【鬼魅浮生】导演大卫罗利执导,全片充斥着怀旧老派的缓调浪漫,绝对不是你想像中的抢案电影,从贯穿全片的酥软爵士开始,把我们拉进这个难以抗拒的“温柔乡”。

佛瑞塔克这个角色,似乎就是为了劳勃瑞福而生。

由他领头的银发银行抢匪三人帮,在几十年前监视器材粗糙、资讯流通也有时间落差的时代,透过意想不到的软性抢劫,抢过一家又一家,却未伤一人,甚至连交手或受到胁迫的银行人员,口中的抢匪描述与评价都是“优雅”、“有礼貌”、“体贴”、“迷人”,这些我们完全无法跟抢劫连结在一起的描述。

 7 ) 想吃的糖,要留到最后。

莫言写过一个人物小黑,小黑生性朴实腼腆,小时候家里穷,有人给过小黑一块糖果,小黑第一次吃糖就被甜味感动的醉醉欲仙,并发誓长大后要挣钱吃很多的糖,从那以后小黑再没吃过糖。

长大后小黑成了土匪,有一回小黑与手下劫了一批货,货里有一木桶里装满了糖,手下正欣喜要给大伙分糖吃,小黑静了一会,什么都没说往桶里拉了一泡尿。

约会时老爷子 福瑞斯特 跟 珠儿 说他的人生清单上有一项就是想骑马。

后来当 珠儿 骑着马向他走来问 你想试一下吗?

福瑞斯特说 不。

珠儿奇怪道 我以为你的人生清单上有一项是想骑马。

福瑞斯特 骑马依然在我的人生清单上。

当同伴告密,警察追捕,手臂中枪可以说是穷途末路之时,老爷子选择来到农场,在晨曦之中第一次 骑上马。

想吃的糖,要留到最后。

 8 ) 从来没有过像《老人与枪》这样的经历

你什么时候能够坐在一边,看着一个人面带微笑地犯罪,而丝毫不为他所伤害的人感到难过?看过很多部抢劫电影,经常为受害者感到难过,他们的处境是多么的危险。

如果影片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有好的意图,那就更容易看了,但我从来没有过像《老人与枪》这样的经历。

这是一部需要时间来讲述故事的电影,几乎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时刻,但从来没有感觉它拖沓。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真实故事,我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乐趣。

《老人与枪》讲述的是福雷斯特·塔克(罗伯特·雷德福饰)越狱后的故事。

一个生命垂垂老矣,只想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的人,以他所能做到的最礼貌的方式抢劫银行,而不伤害任何人,而且几乎总是逍遥法外。

福勒斯特的角色绝对完美地符合这部电影对他的刻画。

他是否在平静的乡村歌曲中高速追逐或坐在一个小餐馆和一个女人闲聊,这确实是在看过的电影中,一种最放松的经历。

罗伯特·雷德福在银幕上一直是个讨人喜欢的形象。

从早年在《虎豹小霸王》和《圣丹斯的孩子》等电影中饰演小角色,到如今在《皮特的龙》等电影中饰演小角色,他一直都很有魅力。

这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次表演,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相信他的表现非常出色。

我不相信这部电影不会赢得任何奖项,但也不会真的获得那么多提名,但就单纯地欣赏屏幕上的一个角色而言,《老人与枪》满足了你的所有期待。

最后,《老人与枪》是那种不会让人抱怨的电影。

它有一个特定的主线,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个方向。

它讲述了一个被通缉的绅士,他在雷达下抢劫银行,找到了真爱,却不断被警察追捕。

如果你在寻找一个复杂的警察和强盗的故事,那么建议你去其他地方找,但如果你只是想在电影中放松一下,享受一段美好时光,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老人和枪是我极力推荐的。

 9 ) 13岁入行,成功越狱16次,70岁不愿“退休”,这位抢劫犯的人生实在太skr了!

问:最爱的一句歌词是什么?

小影说,是《海阔天空》里的“走遍千里,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

人生于世,是逐渐世故的过程。

遵从内心,便显得难能可贵。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有人70岁还在计划自己的第17次越狱,好像人生根本没有夕阳。

《老人和枪》

故事听着不太靠谱,却是轰动全美的真人真事。

本片改编自2003年《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

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名抢劫银行惯犯屡次被捕、越狱,后又继续作案。

虽然是犯罪题材,全片却不见枪林弹雨。

乖张、雅致、不失俏皮,还弥漫着一股浪漫的味道。

做到如此别致,怕只有《鬼魅浮生》的导演大卫·洛维。

讲真,这是开年最有趣的片子。

男主鲍勃的人生事迹,可以说很skr。

13岁偷自行车入行,大半辈子都在监狱度过。

不安分守己,他每次都想着越狱,其中,成功了足足16次。

难不成,鲍勃有缩骨功?

有十八般武艺?

不知该用什么词形容。

方法五花八门,反正你看吧——拼体力:又是跑,又是滚车底。

也有拼技巧的。

最酷的当属造了一艘船,扬帆而去。

这样一个屡教不改的惯犯,警察恨透了他。

但是,被抢劫的人反应却有点儿不太一样。

“呃,他彬彬有礼”;“他看起来像是个很好的人”;“他是个绅士”;“他看起来很快乐”;... ...

不同于以往抢劫犯的凶神恶煞,他优雅风趣。

干练的发型,整洁的蓝色西装,满脸皱纹和两鬓斑白也掩盖不住鲍勃的绅士气质。

站在柜台前,他微笑着寒暄两句,只需亮出衣服里的枪支,就齐活。

用一把枪抢劫银行却从不伤害任何人,反而对人们礼貌有加。

鲍勃不愧是抢劫界的“传说”。

但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一场斗智斗勇的猫鼠游戏即将在警官约翰和鲍勃之间展开... ...

其实,不难看出,导演的重点并不在“追捕罪犯”。

和上述这条故事线并行的,还有鲍勃与退休女人珍珠之间的暧昧情感。

逃跑的路上,鲍勃遇到车子抛锚珍珠,借着修车的空挡,他躲过了追捕。

从相识,到相知,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开始共享过往,成为知己。

珍珠失去丈夫,远离儿女,独自守着自己最爱的牧场生活;鲍勃一生不受拘束。

从“抢劫大盗”和“温暖绅士”两个方面,我们能全面认识鲍勃。

正如鲍勃律师的转述——我不是想谋生,我是在享受我的人生。

导演借着鲍勃,反套路、三观不太正确的给观众灌了一碗鸡汤。

当然了,不是教唆你去抢银行,而是“再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

听起来简单,真正做到真不容易。

有多少人像珍珠一样,年轻时结婚生子,以为人生就是如此,一度认为自己很幸福。

第二天后知后觉,原来并不快乐。

又有多少人像约翰一样,选择了一份稳定并不喜欢的工作。

每天如死水,毫无动力,甚至不想提起自己的年龄。

随着案件的进展,约翰就愈发被鲍勃触动,以至于他不想鲍勃被抓住。

对于他们来说,鲍勃就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生命力。

我们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在选择如何活着、去追求什么。

戏里的鲍勃是不愿意离开舞台的劫匪,戏外他的扮演者罗伯特·雷德福却决定息影,不排斥作为导演。

永远不要说‘永不’,但我已得出结论,我的表演生涯已走到这。

我从21岁就开始在影视行业工作,已经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身心,现在是时候用《老人和枪》这样一部诚意之作来宣告退出了。

毋庸置疑,罗伯特是影坛的传奇人物。

《骗中骗》、《虎豹小霸王》、《走出非洲》、《总统班底》等,出演过的经典实在太多。

是70年代首屈一指的巨星。

尽管相比成就,他获得的大奖不多,但作为一位魅力男演员,罗伯特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他是终身成就奖得主,今年更凭借本片入围最佳喜剧男主。

榜单上,他怕是年龄和戏龄最高的一位。

在这里,男神的气质真是绝了!

尤其他和茜茜·斯派塞克面对面飙戏,有一种不露声色的美感。

如果《老人和枪》真是他告别荧幕之作,那么这绝对是场合适的谢幕演出。

可以说,不管是鲍勃,还是罗伯特·雷德福,他们都遵从内心,在不同的时期,做出自己的选择。

生活是自己的,要好好把握。

千万别当幸福来临时,却失去了享用的能力。

让生而为人成为一种幸福,而非刑罚。

正如张爱玲的那句话——想做什么赶紧去做,否则就来不及了,人是最说不准的东西。

想看VIP电影?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有惊喜喔

 10 ) 浪漫到骨子里

这是一部讲述老人抢银行的电影,没有刺激的枪战,没有惊险的情节,也没有吸睛的帅哥美女,不搞笑也不标新立异,甚至整个节奏有些散,故事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就讲完了。

也许有人看完会觉得无聊乏味,但我却觉得这是一部浪漫到骨子里的作品。

据说这是雷德福告别影坛之作,雷德福讲要在还有能力的时候把笑容和眼睛里的闪光留给银幕。

我想他做到了。

雷德福这一生,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都可圈可点,依他现在好莱坞的地位大概也只有东木可以媲美,但东木还在边演边导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已经选择用一个不动声色的劫匪的故事来告别了。

这个银幕形象和他这么多年留给我们的印象一样,优雅、微笑、从容、尊重,他一直在告诉观众:我不是在谋生,而是在享受生活,终其一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幸福。

我没有评价或者布道的意思,我大概相信生活中的雷德福也是这个样子。

他总是那么不紧不慢,总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且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似乎一生都在诠释自由意志这个概念。

就象虎豹小霸王里那样,即使中弹了还在埋怨保罗纽曼:这就是你说的跑。

保罗纽曼回一句:这就是你说的掩护。

两个人快要被打死了还要耍一耍个性。

我理解的浪漫,大概是那么一种明知道代价不菲却效果甚微,或者是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但还是想要去做的事。

显然这是一种缺乏理性,无暇性价比的行为,但为什么人们还要去做呢,因为生活如果只有算计得失,那就太乏味了。

一个人最终还是要追求意志上的胜利。

亡命天涯本就是一种极致浪漫

《老人和枪》短评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4分钟前
  • Joyce
  • 还行

-

7分钟前
  • 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