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在细腻情绪的表达上真的很厉害,最开始觉得女主无理,但很快能感受到那种怠懈和无望的情绪;鼓起的力量很快被一系列琐事击溃的心情;以及可以被接受但无法被理解的心情。
当她从餐厅逃走,奔跑过夜晚的街道赤裸地站在天台上,我一度认为她会跳下去,但宁子很坚强而且率真,我非常喜欢这一段。
“我一看到你这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就来气,我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你,你却和没事一样。
你说给我听的那些话,根本不是你的真实想法。
”“你到底为什么要跟我道歉啊?
能让我情绪保持稳定的最好办法,不是上来就附和我,然后把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而是像我那样,认真思考,如实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换句话说,你要跟我花同样的力气,去接受这些事情的摧残。
”津奈木把自己隐藏包裹,永远不生气,总是附和着回应,看她有不悦的迹象立刻道歉,但这时即使在说着莫名其妙的卫洗丽的时候,津奈木也前所未有地认真直视着她。
宁子说:“我问你,为什么我光是活着,就觉得很累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好羡慕你啊,津奈木,你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最后,我想问问你,你到底喜欢我哪一点啊,为什么这三年来愿意和我在一起。
”津奈木没有再随便给出答案,他说“让我想想啊”追忆起三年前她跑过街道肆意翻飞的蓝裙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这样,直率、诚挚而且勇敢。
他最后在房间的黑暗里拥抱了她,说:“我其实很想更用心地了解你。
”
这是一部探讨“躁郁症”的影片,这样的良心之作,当下可能是越来越少见了。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谷友希子同时获得芥川奖和三岛由纪夫奖双提名的同名小说,豆瓣评分7.3分。
这样一部视觉效果阴郁,动线单调的影片,之所以能受到好评,更多的是因为影片本身在替人们发声,在为生活在精神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呐喊。
当下的社会给人太多的压力,无形中职场、生活的大手将人的精神压倒,让人脆弱。
这个时代,患上躁郁症或者抑郁症本是十分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对这个群体给予关心和帮助,甚至患者本身都不自知,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
01
电影首先给我们抛出的一个主题是躁郁症。
很多人对躁郁症的概念并不了解,但大多数人听说过抑郁症。
其实躁郁症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疾病,他们的症状表现也是不同的。
躁郁症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暴躁,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可能引起激烈的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和调整,很有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症,躁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抑郁症患者在长时间会出现忧郁和情绪低落,而且思维比较缓慢,很可能还伴有悲观消极的心态,这种患者通常没有烦躁情绪的发作,主要治疗方法就是以抗抑郁的药物为主
本片的主角宁子,是个躁郁症患者。
她每天的生活模式就是睡觉,头顶放了很多台闹钟,但都无法叫醒她。
除了睡觉,她做的事情就只有抽烟、喝酒、然后对着身边的人随便找个小理由就乱发脾气。
对情绪无法管理,常常失控,常常想摔打东西,不经意间就哭起来。
小时候,有一次她的躁郁症发作,她把身上所有的毛发都剃光了,包括头发、眉毛,因此遭到学校里同学的欺凌。
宁子回忆,在她小时候,经常会在停电的晚上看到一个女人全裸着,站在窗前跳舞。
原来那个是宁子的妈妈,且母亲将躁郁症的基因也遗传给了宁子。
整部影片中,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看到宁子蜷缩着身体,躲在被子里,像一个受伤的刺猬一样,只要躲在被子里,就不用再受到任何伤害。
然而她也有睡不着的时候,只能醒来,伴着周围狼藉的一切,就像她的内心一样,一片混乱。
日本人是特别喜欢吸烟的群体,男人女人都有吸烟的嗜好。
宁子从被子里爬出来,睁开眼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烟。
经常因为烟被抽完了而变得狂躁。
然后她会向男友津奈木发脾气,莫名其妙的就会骂人,总之对方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她每天不出去工作,也不做家务,但是她也并非对一切无感。
当姐姐在电话中劝她的时候,她也会有所触动,于是尝试想要参加面试找一份工作,然而第二天面试的时间到了,她还在睡大觉,因为错过了面试,被人在电话中奚落。
她尝试着为男友津奈木做一餐饭,但是去到超市里,看到想要买的圆葱是烂的,想要买一盒鸡蛋,却被旁边匆忙经过的大妈撞了一下,拿在手里的一盒鸡蛋都掉在地上摔碎了。
从宁子的视角去看这一切,所有都是这么的不完美,甚至好像在故意跟自己作对一样,她想做点什么的时候,却到处碰钉子,本来就绷紧的情绪,无法再承受多一点点的意外打击。
所以宁子在终于购物完回到家中,发现最终还是忘记了买味增酱,当她把食物放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时候,家里的电闸又再次跳闸一片漆黑,随着黑暗的到来,她心理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崩溃了。
于是她蜷缩着,停留在黑暗的角落里,直到津奈木下班回到家,播好跳了的电闸,她才能站起来。
02
当宁子失去了面试的机会后又再次回到睡觉、抽烟、吃冰冻的便当的恶性循环中时,本以为这样的她应该也是没救了。
却被一个陌生女人所拯救。
她们明明是敌对的身份,但她却硬逼着宁子重新回到了生活,这个女人就是津奈木的前女友安藤。
安藤固执的认为宁子是一个累赘,是对前男友的拖累,只要她搬出津奈木的住处,安藤就能和男友复合。
但宁子说我没钱、也没工作,于是安藤坚持要给她介绍一份咖啡馆的工作,让她尽快经济独立,然后离开津奈木。
安藤固执的以为只要宁子离开,她和前男友一定可以复合,于是她积极的促成宁子打工这件事。
当宁子半推半就的来到咖啡馆打工的第一天,她认识了和蔼可亲的老板和老板娘,还有同样和自己一样,以前喜欢宅在家里的打工妹莉奈。
她不断的冒失的进行着工作尝试,不断的打碎杯子、碟子,虽然承受着内心的压力,但是却能感受到这家小店对自己的接纳,和周围人的善意。
于是宁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久违的和津奈木像正常的情侣一样,情绪稳定的聊起天。
她告诉津奈木,虽然我做的还不好,但是周围的人都很宽容,她似乎感觉到自己有希望能做这份工作。
然而工作疲惫的津奈木却只是说好,其他无言以对。
比起宁子这种敞开式的,完全默认自己的躁郁症者的患者,津奈木何尝不是精神亚健康状态。
他在出版社工作,但是因为不想和人打交道,从不出去采访。
每天除了写稿,还是写稿,自己的这份写完了,还要帮助生病住院的同事写,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工作中毫无自我认同感的活着。
03就在一切似乎在向着好的方向在转变的时候,却又出现了我们意料之中的状况。
宁子毕竟是个亚健康状态的人。
虽然往返于咖啡店开始了工作,但却无法一下子就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辗转间,某日一不留神,她又睡过头,又忘记了还要去工作的事情。
于是再次陷入困顿、狂躁。
就像是每个月的大姨妈一样,这种躁郁症好了还会再来,不期而遇,却甩也甩不掉。
而情敌安藤,却如同一个严肃管教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宁子进行着监督,她盼望着早一天能让宁子搬出津奈木的家,所以安藤上门,亲自去把宁子拖到咖啡馆,训斥教训她,让她继续工作。
在咖啡馆里,即使做错事,忘记上班,什么都是可以被原谅的,所以宁子又恢复了工作。
在结束营业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宁子感受到来自同事们的关心。
可是不知不觉间,宁子分明的感觉到这种包容和宽容有种异样,在她自顾自的说起害怕抽水马桶的时候,大家都言语之间流露出一种不屑和“这个人真奇怪”的态度。
宁子敏感又脆弱,于是再次陷入了无限的自卑之中,狂躁再次发作。
这一次来的很猛烈,和影片一开始形成了呼应。
宁子在爆发前的一刻,打电话给津奈木,她说自己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但是还是不行,她已经心力交瘁,光是活着,已经让她感觉太累了。
于是,宁子冲出了咖啡店,又开始了狂奔模式。
大冬天里,她一件一件脱掉自己的衣服在马路上狂奔,直到一丝不挂,爬上楼顶天台,站在那里发呆。
而津奈木在后面一直的追赶着宁子。
宁子见到追上来的津奈木,泪流满面的对他说,只要你想离开我,就可以离开,你告诉我就行。
但是我好羡慕你,你可以离开我,但是我却不能离开我自己,一辈子不能和这样的自己分开。
接着宁子问津奈木,你为什么会和我在一起?
津奈木说,我第一次见到你,你离开了和朋友的聚会,说自己的存在会给人带来麻烦,你对我说,总感觉好像被人看穿了一样,我听到你这样说很震惊,因为我也曾经有这种想法,所以我刻意让自己和很多事情保持一定距离。
后来,你撞破了头,头在流血,你却穿着蓝色的裙子漫无目的在狂奔,看到你狂奔的样子,我觉得很美,也很想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
04
虽然整部电影努力在向我们呈现躁郁症患者的困境,但导演除了抛出问题,也并没有忘记帮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宁子去打工的时候,店长曾经给予她指点。
告诉宁子,真正的好起来, 不是别人希望你这样做,希望你去打工,而是你自己要发自内心的想做一件事。
而在影片的结尾,高潮部分,宁子作为病患本人,也坦诚的自白了自己的感受,和对周围亲近的人的要求。
之所以患有狂躁症,因为她是个活得十分深刻的人,她的坏情绪,不是突然来的,是很多事情引起的。
如果津奈木不是一味的不敞开心扉,总是一个面孔、一副态度,那也许对宁子是有帮助的。
宁子在用力的活着,她敏感的感受着周遭的一切空气和情绪,同样的,她希望津奈木能真诚的、坦白的面对她,她做错了,就用力的批判,津奈木他自己有什么不开心、不满意,也能说出来,能坦白的告诉宁子,这是宁子希望看到的。
即使人和人之间并不一定能真正的互相了解,悲欢感受并不能完全互通,但是这份努力去达到同步和理解的爱却能治愈一切。
最后,在天台上,津奈木也看到了一路尾随而来的前女友安藤。
安藤显然是自作多情了,津奈木早已和她分开,感情也没有再挽回的余地。
宁子和津奈木再次回到寓所,彼此敞开心扉的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津奈木告诉宁子,他会更加用心的去了解宁子。
在那一瞬间,宁子没有再因为黑暗而感到恐惧,她所期待的、久违的释放终于到来。
因为爱,她感受到自己还活着。
05
看完整部影片,还有很多是导演给我们留白的部分,值得反复的去玩味。
躁郁症或者说一切情绪问题的患者,他们的出口在哪里?
我们应该体会到外力和内力是同样重要的。
就外力而言,同事、家人、朋友的包容是需要的。
但是一味的包容,会让当事者感觉到更大的疏离,适当的把这个病人当成一个正常人去对待,用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病人,这个是周围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而内力,对于问题者本身,像宁子一样,大部分人不是始终处于病痛或者情绪失控状态的,所以在清醒的时候,要尽力的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问题,并且学会求助。
人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每个人都有求生、求好的愿望,任何病痛除了药物,意志力是最重要的支撑、也是决定性的支柱。
看到宁子裸奔,可能有人觉得她是疯了,但在另一个层面,她没有自杀、她没有困在躁郁症里面,让躁郁症演变成抑郁症,她就是对的。
狂奔是她在释放,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释放了一部分的压力。
即使正常人也好,任何人都有精神脆弱的时候,这就像是得了口腔溃疡一样,不是丢人的事情,未雨绸缪,我们要知道自己如何做能取悦自己,让情绪得到宣泄,哪怕是像宁子一样裸奔。
活着,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体谅一下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背负责任和压力、也不是一定要为了什么而活着,而首先是要让自己能活下去。
裸奔是一种象征意义也好,是真实的行为也好,都在诉说一种挣扎,对命运、对不公、对生活的一种反抗,这个动作是优美的,是有力量的,是生命力的提现。
如果你也处在压抑中,不妨思考一下,如何释放吧!
以上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
但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
好羡慕你啊,津奈木,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我其实很想更加的理解你』也许只有一瞬间我们是互相理解的。
但那一个瞬间,就能让我生存下去。
◆◆◆◆◆◆◆◆◆◆◆◆◆◆◆◆◆◆◆◆◆◆◆◆◆当宁子说:“马桶盖好危险”的时候,她察觉了,即使大家对她再好,在内心里也把她当成异类。
于是她砸坏了马桶,想必店里人看到那个坏掉滋水的马桶,心里也会闪过“好危险”这样的词吧。
而那个忍无可忍的,把有着明星八卦隐私的电脑扔出窗外的津奈木,那个永远包容她一切的津奈木,一直在努力的爱她。
『因为你跑着的时候飞舞的蓝色裙子特别美丽,所以想再看一次』这样的话,这样的爱,是可以让一个人活下来的告白。
◆◆◆◆◆◆◆◆◆◆◆◆◆◆◆◆◆◆◆◆◆◆◆◆◆记忆深刻的几个场景▼▼两次奔跑▼第一次,喝醉的宁子在便利机上撞得头破血流,然后疯狂的奔跑,蓝色的裙子飞扬。
津奈木追在后面,脸上的表情从担心逐渐飞扬了起来。
▼第二次,崩溃的宁子一边跑一边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下来甩在地上,而担心的津奈木顺着被丢下来的衣服一路捡起来,找到了全裸的宁子。
▲这两个场景,是津奈木对宁子的爱,是他追逐她激烈而美丽的身影,是他捡起宁子破碎的心,然后带着她和她的心回家。
▼▼三次跳闸▼第一次,是因为有津奈木在身旁,所以宁子很快平复了心情。
▼第二次,在一系列不顺利之下,宁子在黑暗中崩溃大哭,直到津奈木回来抱住她。
▼第三次,两个人彼此摊开了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的相拥,平静安宁。
▲这三个场景,代表了津奈木对宁子的意义,他是能让她在躁郁症中平静的存在,是能让她继续生存的意义。
◆◆◆◆◆◆◆◆◆◆◆◆◆◆◆◆◆◆◆◆◆◆◆◆◆趣里的妆容很尖锐,眉眼里都能看到痛苦。
但她还是很美,全裸的那个镜头没有任何的情欲,在夜里闪闪发光。
宁子的各种内心的震动、无助、崩溃、癫狂,表现得非常好。
那种小心翼翼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看得我很难受,最后那段奔跑加上后面的自白看得我泪流不止,演得太好了。
然后一如既往地,我是因为菅田将晖才点开了这个电影,果然相信苏打接片子的眼光没有错。
津奈木是一个看上去完全没有情绪起伏的角色,但是在有限的眼神和动作里面,完完全全的传达了这个角色的情感,真的好棒,眼神戏超绝!。
因为有很激烈的对手戏,所以能够看到两个人飙戏太好了
看完了蛮难受的,我现在得抑郁一年半了,平时就是和女主一样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做,莫名其妙什么都干不了。
心情好一点突然就会被一些小事情搞到抑郁。
现在因为真的读不了书在学校就想死导致休学了。
女主的一些行为我就是自残,真的看这个电影很感同身受啊,觉得女主演技很好,能把那种感觉演出来。
我也想有一个像苏打一样的人来安慰我,但是其实还是要靠自己。
我每天都颓废的不成人样。
九月份就要接着上学了但是真的不想上。
很不想长大很不想离开这个家。
日本電影總是有獨特的細膩感,好像是把你我的生活剝開一樣,赤裸裸呈現在觀眾面前,愛也好,恨也罷,我們很難脫離這樣的模式。
看著妳一絲不掛在面前跳舞,像是脫離繭的蝴蝶飛舞著,我知道這刻的美麗只是暫時的,我們就是靠這一點點的瞬間而活著吧?
真羨慕你啊!
想要離開我就可以離開,可是我一輩子沒辦法離開我自己。
永遠都被困在這個軀殼,我也好想自由飛翔,可是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好難過,我好憤怒,也好想別人能理解我,可是理解很累吧!
真的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嗎?
愛,會消失的,對吧?
近年的日本電影,已經不走純愛路線,反而更貼近現實的愛戀,成人的戀愛是苦澀而難以咀嚼,從【劇場】講述渣男的相遇,到【花束般的戀愛】兩人面對職場後的分離,甚至【剛好想起你】回想從認識到結束的過程,生活,有時候真的困難,需要克服的東西太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還有耐心,也許這樣寫實的電影,更能讓人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吧?
希望有天能大聲喊出我生活著,而不是只是存活而已。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天空乌云密布,一片黑暗,雨整装待发,随时都有可能出发,如抑郁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我身在某个港口,好像正在思考自己为何出现在那个地方。
突然,天空的乌云以某种快速的方式流动,一会便云开天日,身边的一切逐渐清晰了起来,同时天空出现一个导弹,我停止不动,准确来说我无法行动,当光源接近我的时候,我先是感觉到害怕,我曾以为自己看破了死亡,死亡便是睡着了就永远醒不过来了,可那时候我还是感觉到了害怕、不甘心,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还想继续活着。
接着脑中以某种快速的方式闪现出某些片段,我想念的人也出现了,我说着什么,像是遗言,像是生前的遗憾。
紧接着我放下了一切,心情如此平静,我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此时,我在车上一直想着这个梦有什么隐喻,隐隐约约觉得跟昨晚看的这部电影有关,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部丧气满满的电影,看得有点难过,有点感同身受。
当“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这句台词出现的时候,心好像被一颗钉子轻轻触碰了一下,难过伴随着疼痛浮现着某些画面,且很快消失,仍然躲藏在身体的某个深渊里,而那些故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宁子是多么的讨厌自己,有些人在堕落后想着迟早有一天能够振作,于是一天天堕落,到了不可收拾那天,才发觉自己已经深陷沼泽,难以自拔,只有等人来拉自己一把,才能暂时存活下来。
明明想要坚强,却因为睡过头面试没去成,明明想要振作,去趟超市都能搞得很狼狈,一顿饭都做不好,一无是处,歇斯底里,莫名其妙的生气,却不知道为何生气。
一边嫌弃津奈木,一边羡慕着他,说着难听的话,却仍然依赖着他,当她问津奈木为何喜欢她时,他的一句“希望以后还能见到这么美的事物”胜过了多少浪漫的爱意。
她的一句“你被我带坏了”抵过了多少山盟海誓的情意。
“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赢得了相互取暖的结局。
极夜过去了,天亮了,有你在我身旁,足够了。
津奈木是一个无趣的人,不会说浪漫的情话,不懂女孩的心思,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始终保持着距离感,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想让人接近,凡事藏在心里,即使在崩溃的边缘,也不想影响到任何人,一觉就搞定了,他真的很坚强,难怪宁子羡慕他。
在公司,不得不写些与事实不符且毁他人的报道,多少人已经遗忘了自己,干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工作,有的违背了良心,有的因为无知,他把电脑扔下窗外,选择了善良。
他也需要被关注,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表达,想要倾诉却开不了口,想要拥抱却胆怯不前。
宁子说着烦恼,他回答随意,其实默默的记在心里,每次把好吃的让给她,每次骂不还口,一边跟着她奔跑,一边在后面收拾着她的衣服,怕她冻着了,把自己的衣服给她,包容着她的任性,承包着她的癫狂。
他对她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跌宕起伏,一句“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就足够了,真是一个“无趣”的人呀!
是安堂暂时拯救了宁子,是她把宁子带出舒适圈,是她帮宁子找到了工作。
她难道就真的只是想让她离开津奈木而督促着宁子去工作么?
甚至在宁子没去店里的时候她假装快递员把她押回店里,难道不是因为孤独么?
难道不是因为想要和人说说话么?
难道不是希望有人陪她聊聊天么?
外表光鲜亮丽,内心早已崩溃无助。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时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可更多时候希望有人可以说说话,随便聊点什么,便能有活下去的动力。
有些人,就连死都要考虑是否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有时觉得真是可悲,但正是身边的人牵制着我们的“活”,即使是我们又爱又恨、割舍不断的父母,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人,又或是相互、相互帮助的朋友,以及每一个说出温暖话语的人,不经意间拯救你的人,以及每一个跟你打招呼的人,就是这些人,让我们活到了现在。
在一生中,谁都摆脱不了自己,“自己”是一生的宿敌,一生都要跟自己作对,偶尔喜欢,多时候讨厌。
那应该喜欢上自己,找到跟自己最好的相处模式,道理我都懂啊,可我怎么做得到呢?
难道做不到就要放弃了么?
不,哪怕是长远的极夜也有天亮的一天,哪怕是一瞬的喜欢,也好过永远厌恶。
丧就这样丧着吧,也没什么不好,时而振作,时而萎靡,理所当然的丧,不用感到愧疚,人生,总有部分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生而为人,不需向任何人抱歉,不需向这个社会抱歉,更不需向自己抱歉。
太阳落山了,夜晚降临了,继续丧着吧,拯救也只是一时的,生而为人,我不抱歉。
一些有点隐蔽的小细节:1. 闹钟:宁子的床边有很多不同款式的闹钟,这是她努力与抑郁带来的嗜睡症状缠斗的证明。
虽然斗争并没有成效。
她在电话里面对姐姐的无情指责回应的那一句“我有在努力了”,何其辛酸。
正常按点起床,于常人而言轻而易举,但对于宁子则不然。
正如活着这件事。
“我觉得活着本身,已经让人心力交瘁了”。
2.妈妈:宁子的妈妈也有抑郁症,且在宁子很小的时候就自杀了。
这一点没有明说,只有暗示。
从姐姐与宁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姐姐似乎承担起了妈妈般的角色,且姐姐只说“爸爸很担心你”,完全没有提及妈妈。
更重要的是,影片开头便讲到,在宁子模糊的印象里,小时候每次停电,都会有一个女人在家里跳舞,在姐姐告诉她那个人就是妈妈之前,宁子并不知道,可见妈妈应当是在宁子很小的时候便从她的世界里退场了。
宁子得知黑暗中跳舞的人是妈妈之后说“那这样一切就能说得通了”,这句话非常重要。
什么说得通了?
我想,宁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抑郁症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是妈妈给予她生命时植入的密码。
在影片结尾,她终于让隐秘的冲动释放(这种冲动应当是在每一次停电时都有的)像妈妈一样在黑暗中翩翩起舞,放弃抵抗,拥抱疾病,拥抱妈妈,拥抱宿命,拥抱死亡。
关于跳闸、黑暗、裸体与舞蹈:这是四个别有深意的符号。
跳闸,是宁子精神状态崩溃的外化,是情绪的“跳闸”。
黑暗,象征抑郁。
宁子非常害怕跳闸和黑暗,实际上害怕的是崩溃和抑郁。
然而跳闸却一次次地猝不及防地出现,特别是在她试图努力变好的时候出现(比如挑战做饭)。
宁子一直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处挣扎,咖啡吧的打工机会原本是光明世界伸出来的橄榄枝,宁子拼尽全力试图抓住,但仍然以失败告终。
于是在从咖啡吧回家的路上,她开始狂奔,并一件一件地剥下衣服,极度狂野、极度痛苦,但也极度畅快。
衣服,象征融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掩饰和伪装,是社会规范的枷锁。
宁子在试图融入社会失败后,奔跑到在天台上展示出自己完整的、本真的胴体。
那是疯狂的、不被人所接纳的。
可是,那就是她。
回到家中,再次跳闸,宁子遂在黑暗中一丝不挂地翩翩起舞。
此处的音乐和红色光影配上演员的表演,极具艺术冲击力。
裸体舞蹈,意味着她最终放弃抵抗,卸下伪装,全然拥抱黑暗和抑郁,全然拥抱自己。
抑郁就是她,她就是抑郁。
宁子在裸奔和裸舞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给宁子起舞的力量的正是津奈木的爱。
咖啡吧里的同事对宁子友善、包容,但本质上仍然把她当作一个奇怪的他者。
那不是爱,因而最终无可避免地对宁子造成伤害。
而津奈木从宁子的狂野奔跑中感受到的是震撼人心的美,他发自内心地真诚渴望更加了解宁子的世界。
她爱宁子原原本本的、没有一丝遮蔽的模样。
这才是爱。
只有爱让人生存。
希望每一个宁子都能遇到津奈木。
崩溃—振作—崩溃—振作...那些表面上被情绪裹挟,所谓“想不开”、“抗压能力差”的人,真的不是矫情啊,每一天都要死死抓住“爱”这一线生机去和讨厌的自己做对抗。
所有人都可以离开我,唯独我摆脱不了自己,既讨厌自己,又要努力接纳自己的过程包含了太多的艰辛曲折。
无法靠自己的认知和普通意义的坚强来化解,因为,当你不受控制地讨厌自己,忘记了往常所有经验的时候,疯狂和平静往往就是扭结在一起的绳索,把理智套牢。
思想和情感像两股对冲的洪流,除了死死抓住周围人的关爱和理智,别无他法逃出生天。
这部电影,用很多生活细节和熟悉的经历诚恳地展示了抑郁和躁郁情绪下的生存实际。
类似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原来大家都一样,拼了命,为爱活下去。
想到为什么要截这张图了女主的脖子一直突突的跳
我哇哇大哭
很能共情女主的痛苦,厌恶厌倦自己但没有任何办法离开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时刻处在总有潮水还会到来的痛苦之中。
但还能找到这样的男朋友,无所求的坚持了解你爱你,只能感叹一句命太好了没法同情啊。
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
和女主相比,我的抑郁症可能只是算轻微的症状吧,感觉现在大家或多或少可能都算有点抑郁症吧,我觉得只有到了严重的时候,可能需要吃药的时候才算是比较严重的,就像女主说的,可能我们有时候都会觉得仅仅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而对于很多其他的亲情或者爱情友情,很可能就真的有一瞬间,我们才能感觉得到。
有很多镜头。
对个人感觉是稍微有一点能够感同身受的。
比如情绪失控的时候。
比如就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崩溃的时候。
比如一天天昏睡着,感觉到自己一点用处都没有。
比如就很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融入这个社会?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
可能。
我的症状比女主要轻一点吧。
所以其实女主还是很幸运的。
他遇到了一个。
我们不能以传统意义来定义这段爱情。
但它是一段非常适合女主的爱情。
果然用语音来输入真的是不知道用逗号的家伙。
嘿嘿我现在躺在床上。
关了灯,在黑暗中看完这部电影的。
眼睛还是一如既往的很酸,很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得了,干眼症,所以。
按照医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少看手机,少看电脑。
但这对我而言。
好像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配了眼药水就那么一直一直的滴着。
然后到晚上的时候呢,这段时间已经好多了,不会那么的失眠。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真的是蛮像女主角那个时候的状态的,当然我觉得自己的克制力可能还蛮好的。
就往往是把它闷在内心的精神世界里去痛苦去挣扎,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些物体进行。
打击来表达自己的。
愤怒或者说。
纠结焦虑。
痛苦等等。
就像那个情节,女主其实也是很想去融入这个社会的。
就像我。
这段时间也是一样,因为我们平时在家办公。
慢慢的反而社会更远了,一旦脱离了这个环境。
那自己就会觉得。
非常的空虚。
因为你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交都没有了,即使我不想去告诉自己,自己很喜欢社交,还是怎样,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就是社交型动物。
如果没有这些有的没的。
那一个人的时候。
就得静下心来看书。
就像罗翔老师说的书就是用来。
排解孤独的很好的工具。
那往往有的时候。
就看不下去。
所以。
你得找点事情来做。
我就去给餐馆打杂。
做洗碗擦桌子的工作。
就你要说无聊的话呢,也是无聊的。
但至少你找了一些事情在手头在做,而且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它对于因为是去做兼职嘛。
虽然他的报酬不多,但至少。
你感觉你对这个餐馆奉献了一点点,自己的东西。
可能就是寻找那一点点被需要的感觉吧。
因为就像工作久了,其实不会有那种被公司需要的感觉,我会觉得公司少我一个也没问题。
这个社会少我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地球离了谁都一样,所以大多数人去寻找的就是被需要的感觉。
你寻找工作也好,寻找爱的人也好。
当你能够让那种感觉相对比较多充实你的生活的时候。
可能那种就是一种比较幸福的状态吧!
不管怎样 男主能够陪着女主 女主你就偷笑吧
过于娇情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还找得到恋人吗
轻度躁郁观摩get了矫情的病理性。
给我一只苏打please
这位叫趣里的女主我要拉黑了,演得是够疯,但从一开始酒醉的翻白眼就不能接受,有病不去治是会传染的,也别爱不爱的了。百老汇moma。
这种想要改变又没法改变的心情...我们普通人都深有体会吧。抑郁情绪也很可怕,好好地照顾自己吧。
情绪好几个小时之后都出不来,監督说寧子只有趣里演得出来真是太对了……
一开始挺讨厌女主角的,什么毛病啊对男朋友态度差,歇斯底里,后来发现讨厌她是因为和她相像啊…病情严重版本的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和自己作对。心里脑子里有个声音在喊谁来救救我。和苏打相处的方式哪里像情侣啊???只是室友吧。想帮她融入社会的好心人还是把她当作怪人,好难过。
可以理解女主 但是又不能理解女主 因为我的“躁”或者“郁”是可以通过和别人交流 通过自我思考 来解决的 但她的是病理性的 lose control的 如果萍水相逢我能给予她温柔 长期照顾就是拳头打在棉花上 是无解的吧(。反而 我对津奈木的心理完全理解不了 他心里缺失的那一块是什么呢 他无所谓的态度让人看了火大 又不禁感慨还好宁子有他 唉 真实世界中大概没有他那样的人吧 那躁郁症患者又该怎么办呢 片尾曲很好 很喜欢最后那段画面的噪点 光是氛围已经让人落泪了 趣里和菅田将晖的脸都太适合荧幕了 比较喜欢的几个地方 最开始的奔跑 在超市里用尽力气的宁子 砸烂坐便器水花乱溅 看到宁子立马回头的津奈木 开空调却跳闸 舞蹈到天明窗外泛着红光 明天大概也并不会好起来但无论如何也得活着。
无病呻吟。。。。。!!!!!
截取了一些看似颓丧实则有些光亮的生活片段,无聊
故事还可以,拍得有点一言难尽。苏打的造型欣赏不来,女主颜值也不高。
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
女主角这么丑 屁事还这么多 谁耐烦?
18
抑郁症
哇,好无聊啊。是不是燃烧带起裸舞风潮了。。为了菅田将晖而来,却都是趣里一个人的戏。
活着就很难了
如果你无法和我继续待在一起,你还可以离开我,可是我却离不开我自己。
奔跑的镜头太好看了,可惜在楼顶这儿垮掉。我也想要一瞬间的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