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シン・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新·福音战士剧场版:│▌,Evangelion: 3.0+1.0,Evangelion Shin Gekijo-ban,Rebuild of Evangelion 4.0: Final,Evangelion: 3.0+1.0 Thrice Upon a Ti

主演:绪方惠美,林原惠美,宫村优子,石田彰,坂本真绫,三石琴乃,山口由里子,立木文彦,清川元梦,关智一,岩永哲哉,岩男润子,长泽美树,子安武人,优希比吕,大塚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热门推荐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剧照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2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3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4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5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6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3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4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5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6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7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8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9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20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长篇影评

 1 ) 少年的终结

这是为看理想公众号写的约稿,看理想上的版本有所改动,请点击这个链接。

一 我们为什么喜欢EVA?

少年接触到《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年龄,正好是14岁,与片中的几个少年主角同岁。

那是初中二年级,中午回家吃饭,恰好看到电视台在播一部新的日本动画:《新世纪天鹰战士》,少年就是从这个后来说起来略微滑稽的国内引进版开始接触EVA的。

那时少年其实已经过了看动画的年龄。

电视台引进日本动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当时也没有网络,没有什么别的渠道接触到新的动画。

少年对电视台上放的少儿向动画嗤之以鼻:都是给小孩儿看的。

少年业余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发现的新事物:电脑游戏。

除了上学,琢磨的无非也就是能不能抽出点时间偷偷去电脑房(那时还不叫网吧)玩游戏。

但是这部新的动画迅速吸引了少年。

主角是一个跟少年同岁的少年;故事开始,他来到一个他不熟悉的城市,然后立马被要求去乘坐一台巨大的机器人战斗,对手则是神秘的“使徒”,拥有现代武器无法匹敌的巨大力量。

少年最终坐上了机器人,打败了敌人。

他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驾驶着这台巨大的机器人,最终拯救人类。

又有哪个十四岁少年不会被这个设定所吸引呢?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在所有一切的现代力量,政府机构,军队都无能为的时候,你被选为这个世界的救主,去战斗,顺便收获一段或者几段与漂亮美少女的朦胧暧昧情感,这简直就是一个十四岁少年能想出来的最有吸引力的经历。

他成长于世界毁灭之后,掌握着极端巨大的暴力,和少女们有着宿命的羁绊,所从属的机构来自于圣经传说,面对的敌人则极端神秘而富有宗教色彩。

这部动画几乎囊括了一个少年所能想象的一切动画可能包括的元素:少年,少女,性,暴力,末世,科技,巨大机器人,宗教元素,神秘主义,他怎么不会沉迷于其中呢?

但是很快,动画的整个氛围就发生了变化。

在最初几话中的那种淡淡的轻喜剧氛围消失了,代之以一种沉重的,说不清楚的情绪。

主角们不再是简单的驾驶着巨大的机器人,互相打打闹闹就能够轻松的消灭敌人,前进到下一集;剧情之中开始出现真实的鲜血和痛苦。

你好不容易跟班上的同学交上了朋友,下一刻朋友就被选去驾驶新的EVA,接着你眼睁睁的看着朋友驾驶的EVA被使徒感染暴走,你不愿出手,然而冷酷的父亲,也是指挥官,命令自动驾驶系统接手,将对面的EVA撕成了碎片……那一段是少年第一次在动画,甚至可以说是任何影像媒体所看到的赤裸裸的,毫无遮掩的暴力展示。

巨型的手臂掐住脖子,颈椎断裂的那一刻有一种极为真实的疼痛感;化为野兽的巨大机器将肢体直接从身体上撕掉,血管中喷涌而出的鲜血如海啸冲掉了停着的小卡车……动画还可以这样?

少年第一次意识到,这部动画与以前看到的任何动画都不一样。

少年和少女们不再欢笑,变得沉默。

掌握着绝世武力的巨大机构有着更加深远和神秘的背景。

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行动。

敌人,也就是使徒们,目的也不是单纯而没有任何原因的毁灭人类,这与十四年前的发生的那个大秘密——第二次冲击有关……少年沉迷了。

虽然动画里的战斗场景越来越少,面对的敌人越来越抽象,视角越来越高度集中于主角团,也就是真嗣,绫波和明日香三人的关系,但是还有那么多谜团无法解决,那么多的故事有待发掘——使徒一共十八个,全部消灭之后呢?

是不是世界就被拯救了?

那然后呢?

然后动画就没有任何预兆的完结了。

由于绫波的自爆和明日香的出走真嗣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动画的最终两话都是关于真嗣的内心活动——如何与自己,以及与世界和解。

他最终解开了自己的心结,释然了,于是动画结束了。

这个结局之莫名其妙对当时的少年来说也是冲击性的。

这算什么!?

于是少年开始使用当时刚刚接触到的互联网收集一切与EVA有关的信息,狂热的阅读各种解读,分析,幕后资料,等等等等。

他了解到TV版并不是结局——还有两个剧场版,才是真正的结局。

于是少年花了一笔当时的巨资,邮购(另一个现在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的事物)了两部剧场版的光碟。

观看剧场版的巨大冲击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少年第一次意识到世界的毁灭和个人的不幸福居然还可以是一种完结方式。

这个结局让少年抑郁了许久。

或许只有当他真正长大成人,经历了各种痛苦和不幸福,回头再来看EVA,才意识到这部动画到底是说什么的。

所有的这些巨大机器人,末世,宗教元素,使徒,无非都是这部动画的包装罢了。

它的本质,仍然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在片中,需要成长的不仅仅是碇真嗣,还包括所有人:真嗣习惯性的逃避;明日香用表面的骄傲隔绝所有人,却仍然渴望他人的爱;绫波要找到自己的灵魂;美里用工作和性来麻痹自己欠缺的父爱;还有碇司令,真嗣的父亲,他求而不得的是要找回妻子唯而已。

在这个世界之中,人与人之间接触,相爱,却又不得不互相伤害,互相背叛,这就是生活本身,然后用一个最极端最没有逻辑的设定将其缝合起来——这就是EVA。

这就是那个无法理解这一切但是由不自觉的被其所吸引的少年如此着迷于此的原因。

当我们还是十四岁的少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碇真嗣嗤之以鼻:一个软弱无能的懦夫,无法承担责任去战斗。

长大之后我才能理解这个被称之为“史上第一废柴男主角”的少年:在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被要求去拯救世界,去承担如此可怕的历史责任,他已经有着超越常人的勇气。

EVA旧TV版的结局的场外因素,是因为拍摄预算枯竭,结局只能用心理活动草草了事,之后的剧场版才能算是真结局。

但是在二十五年之后回头再来看,新剧场版的终结实际上就是这个结局的重新演绎:一切的一切都要落回到真嗣与世界的关系上来。

从这个角度EVA总导演庵野秀明重复了二十五年前的自己。

毕竟EVA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关于这件事。

二 他和她的故事说到这里我想荡开一笔去谈另一个动画:《FLCL》。

这部动画出品于2000年,是GAINAX在EVA之后出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庵野秀明执导的《他和她的故事》)。

《FLCL》的剧情简单但是莫名其妙:12岁的男主角直太住在一个有着巨大神秘高科技工厂的小镇里,他和他的哥哥的女友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有一天一个自称宇宙搜查官的女人闯入了他的生活,自此之后他的头上会长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一个从他头上长出的机器人开始与从他头上长出的各种巨大的手型机械展开激烈的战斗。

“这究竟是什么鬼”,你肯定会这样想。

为什么巨大神秘高科技工厂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电熨斗?

“宇宙搜查官”又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男主角脑袋会变成传送门,出现各种巨大机械?

从男主脑袋里钻出来的电视机器人又是哪里来的?

最后,“FLCL”是什么意思?

这是哪几个词的缩写吗?

有人真的问过《FLCL》的编剧榎户洋司,FLCL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的缩写。

榎户洋司说,这个并不是什么的缩写,就叫这个,你们怎么理解都行。

这就是这部动画的内容:十二岁的少年和两个比他都大的女性的暧昧关系;每一话都会从脑袋里钻出的巨大手型机械;激烈的战斗;巨大的爆炸;跳跃的剪辑和情节;没有一刻安静的摇滚乐;兴之所致甚至会转换成漫画格子的画面。

总之,就是混乱和混沌。

从头到尾,动画根本就没有一个连贯,合乎逻辑的剧情和解释。

实际上也不需要。

这部动画的精髓,并不是情节和逻辑;而是情绪和氛围。

它的主旨,恰恰是完全继承了EVA:少年如何长大的过程。

十二岁的少年刚刚进入青春期,他对于世界的看法正如同动画的剧情那样,是摇摆不定的;他第一次认识到世界并不是他童年那种简单的样子,人和人的关系都比他以为得要复杂得多;他渴望异性,却又害怕她们;他明明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却又刻意的装出一幅大人的样子,对一切都无所谓。

他会喜怒无常,对自己的转变满怀困惑。

在动画里,男主角直太情绪激动就会从头上长出角,随后长出巨大的手形机械,开始破坏。

机器人吃掉直太,变形成一杆巨炮,将这些巨型机械一发入魂;而直太正是炮弹——这其中的性隐喻简直是直白到露骨。

而少年,正是在这种左右互搏的过程中,最终成长起来了。

在动画的最后,宇宙搜查官晴子离开了,他哥哥的女友,女高中生真见美也离开了。

少年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之中。

此时此刻他终于接受了自己,能够更为自如的去面对未来,面对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主角,不会去拯救世界的过程。

有一个对“FLCL”的解释:FooL and CooL。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青春就像一头狮子,在发霉的房间里冲撞。

《FLCL》里所表现的这种青春所特有的焦躁不安和迷茫,以及最终的和解,从这一点,《FLCL》可以说是EVA的精神续作。

三 再见,所有的EVA在这里我或许想谈谈新剧场版的场外因素。

EVA之父,导演庵野秀明在EVA之后只拍过一部动画:《他和她的故事》,可以说是将这辈子最有创造力的二十年都奉献给了EVA。

他从GAINAX出走,成立新公司Khara,最开始构思新剧场版的时候,原本的意图仅仅是将旧TV的画面翻新一下,赚一笔快钱支撑公司的生存;很快这个目标就变了:于是新剧场版成为了全新制作,完全推倒重来的新片。

自此之后事情就逐渐的脱离了当初的预期。

《序》的故事还大体上与旧TV的走向一致,到了《破》,事情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角色真希波·玛丽的引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破》之中出场,没有任何背景解释也没有任何角色塑造。

从上映之后对于制作人员的访谈之中他们明确表示,庵野当时非常匆忙的决定,要给主角三人团引入一个新人物,但是人物背景为何,如何进入剧情,与旧三人组如何互动都没有任何准备,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被推到了将来,希望在后两部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Q》在创作方向上的巨大变化让这些都成了梦幻泡影。

《破》结尾的那个下集预告跟后来的《Q》没有任何关系,原本大家都以为《Q》的故事会紧接着《破》,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Q》的故事一竿子被支到了整整十四年后——这之中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准备。

后来的说法是在制作中日本311大地震发生,极大的刺激了庵野,他之后进入深度抑郁,最后《Q》的故事才变成那样子。

但是毫无疑问,《Q》在叙事上是一个可以说完全失败的作品:元故事中的角色弧光转变非常生硬,引入了大量的新角色和新设定没有任何解释和铺垫,很有点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意思,让人想起《星球大战8》。

前一部最后,真嗣差点引发第三次冲击,怎么突然一下他和初号机就被封印到轨道上了?

怎么突然一下NERV就分裂成两个组织,而且还在互相开战?

Wille的这艘新战舰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帮战舰舰桥作战人员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们又都是谁,有什么背景?

最简单的,他们都叫什么?

一直到《终》的完结,这些人都没有被提起过名字!

至于真希波·玛丽,创作人员连一分钟的人物塑造和背景介绍都不舍得给,她只是用来负责给明日香在战斗中打下手,一名彻头彻尾的工具人。

至于渚薰,这个角色的加入更是刻意到不忍直视的地步,仿佛他的目的就是上天派来给真嗣当好朋友(后来在《终》里会发现,设定上就是如此……)。

人们渐渐发现,新剧场版,以及其中的人物,实际上都是EVA过去的影子。

如果没有旧EVA用26集TV加两部剧场版立起来的人物,那么可以说新剧场版的任何一个人物塑造都是非常失败的。

我们之所以喜爱绫波或者明日香,并不是因为新剧场版中刻画了她有那些值得喜爱之处,而是因为她是绫波或者明日香。

大量复杂的前史和纠葛被省去,默认观众早就从之前的动画里获得了这些背景知识。

终于我们要说到《终》的部分。

如果我们抛开一切情怀,严肃的讨论这一集的创作,那么它很多地方都是不合格的。

《Q》所发生的巨大断裂被延续下来了;很难想象,一个刻画得十分潦草,剧中时间不过短短几十天的田园生活,就可以给剧中角色带来救赎,这种弧光的转变没有任何说服力。

同样,真嗣最终决定跳出来去驾驶初号机与父亲对决,美里和船员们出来阻止真嗣那一段,整个剧情和台词极为尴尬——正如同上文所说,当你没有任何铺垫和介绍的时候,这些船员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和决定,都是突兀而无意义的。

至于真希波·玛丽,她!

还!

是!

没!

有!

人!

物!

塑!

造!

另外一个本作的问题也仍然是从《Q》中就延续下来了的:大量的,没有任何解释的新设定和新信息,用过即弃。

故事的后半部分就有频繁的类似这样的台词:“那是XXX吗?

NERV竟然把它真的做出来了?

”13号机要引发第四次冲击,引发冲击需要一把枪两把枪三把枪,这些枪叫什么名字,等等等等……在叙事中这就是典型的infodump:为了故事能够往下走不得已做出大量的设定解释——从剧作角度,这是十分懒惰的编剧手法(lazywriting)。

故事到了最后,变成了真嗣和他的父亲碇元度的对决,角色的转变的重心转移到了碇元度上(真嗣的转变早在田园生活已经发生了),然而这又是另一处偷换概念:纵观全系列,从序到终,碇司令出现过几次?

说过几句话?

对他的前史有任何介绍么?

在这里编剧能够做这种偷换的本质,就在于他继承的是旧TV版的那一套庞杂而精到的人物塑造,编剧不需要在新剧场版里做任何努力,观众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碇司令的来龙去脉,他和他的妻子唯的感情关系,他引发冲击的动机,等等。

最后碇司令放下心结,如果是一个只看过新剧场版对之前的EVA没有任何了解的观众,他必然会觉得,这个转折简直莫名其妙。

最终我们还是要谈到这个结局。

结局的关键词,毫无疑问是和解。

真嗣选择了和所有人和解,创造出一个没有EVA的世界——或者说,就是我们这个世界。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旧TV版的结局的回收再利用:长大成人的真嗣接受了这个世界和自身所有的不完美,接受了有些人注定会离他而去这个事实——他对沙滩上的明日香说:“谢谢,我曾经喜欢过你。

”但是现在是时候放手了。

这仿佛是对旧剧场版结局的一个镜像的翻转。

但是这之外呢?

真嗣与绫波在特摄片场的相会,毫无疑问是要“走出EVA”的隐喻,但是真嗣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让观众明白他已经和世界和解了?

在《FLCL》的最后,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有一个极小的细节:直太终于能够学着接受以前拒绝的酸味汽水了。

实际上成长无非也就是这种一点一滴的小事:坦然承认自己的缺陷,学会接受以前拒绝的东西,这才是成长的本质。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谁没有在深夜痛哭过?

吃惯了中餐,偶尔来一顿西餐也不错。

最终真嗣长大,来到了一个没有EVA的世界,与玛丽一起奔向未来——这是个什么结局?

为什么是玛丽?

玛丽到底是谁?

两人之前关于“大胸美女”的调情也非常尴尬,仿佛导演庵野秀明在直接对观众喊话:醒醒吧阿宅,走出二次元,回到现实,就有美女倒贴哦!

20年前接触EVA的少年,如今也是中年人了。

20年前,丽还是香,足以挑起少年们的一场巨型论战,然而如今这些都无所谓了。

他很久以前就明白自己只是世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现实中没有毁灭世界的危机,也没有巨大机器人,更没有天降美少女。

一言以蔽之:他早就和世界和解了。

那种青春的躁动和无处安放,已经是过去了。

导演庵野秀明大概还记得他二十年前的想法,但是早就忘记了他二十年前的状态——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他的妻子,结了婚,实现了他的梦想,然后迫于现实的压力重新要想出一个结局,那么他能做出的最好的努力无非也就是现在这样:用一番生硬浓厚的爹味说教教育已经长大的这批观众。

这种努力十分尴尬。

少年等着最后的字幕滚完,歌曲结束,关掉电视,自嘲的笑了笑,起身去厨房做晚饭。

对于20年前接触EVA的那个少年来说,随着EVA的终结,少年时光也终于终结了。

固然这个终结并不完美——但是世界本身就不完美,不是吗?

再见,所有的福音战士。

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

 2 ) 「EVA新剧场版:终 」旅行日记

稲刈り やってみたかったツバメ もっと抱っこしたかった好きな人と ずっと一緒にいたかったエヴァ 一度乗ってみたかった。

下面是拍的一些小剧透

首映那天ed放完出现「終劇」的时候,整个放映厅的人都在屏气,等着接来会出现下回预告,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为了看eva结局才来的日本。

上个月看完最后的舞台挨拶,忘不掉庵野最后的深深一鞠躬,像失去了一个从小陪我长大的老朋友,从电影院出来丢了魂一样坐在车站。

然后终于在上周和朋友用青春18票从关西一路坐到九州,旅程最后一站去了庵野老家。

听了电车铃声,坐了同个位置,奔上了同个楼梯。

我想,该重新出发了。

 3 ) 拉胯的官方同人

当年看完Q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系列已经完蛋了,只是没想到完结篇会烂到这种地步,我看评论区给高分的好多人都在那感动个不停,还说自己也成长了,我真的非常想笑,敢情你成没成长自己心里没数吗,需要一部动画片来教育你?

扯回正题,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一点也不精彩的打斗,接着我就仿佛来到了《乡村爱情》剧组,真嗣的老同学们都成为了农民,真嗣三人也悠哉过起了农逼的生活。

铃原东治在Q里不是死了吗,这里怎么突然复活了?

如果没死,那Q里给真嗣看那件衣服是什么意思,单纯恶心一下真嗣?

还有第三村和那个结界,前面完全没有交代,感觉完全就是为了这段《乡村爱情》的演出而硬扯出的一个新设定,我怀疑制作组早就把Q还有前两集的剧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在这儿闭着眼睛瞎编。

黑丽演完《乡村爱情》以后,就功德圆满,变成橙汁领盒饭了,新剧场版真嗣与绫波的羁绊也在此宣告结束。

不过说真的,看到这里我完全没有任何触动,因为在我看来,新剧场版里真嗣与绫波之间的感情早在第二集里就结束了,而且单就新剧场版而论,两人之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也许是碍于时长的限制,新剧场版的所有角色都很单薄扁平,除非你在看的时候不停地脑补他们在旧作里的故事,否则新剧场版里的这些角色只不过是一些很模板化的日漫角色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度。

从农逼生活开始,痞子就开始不停地对观众进行说教,你要成长你要成为大人之类的,我寻思不谈老粉,就算是从《序》入坑的粉丝,现在怎么说也得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吧,谁的经历估计也不比你痞子少,需要这种居高临下的刻意说教吗,可能是痞子真的不想再做EVA了,想让粉丝都脱坑别再纠缠自己了吧。

然后真嗣回到基地,铃原樱又出场了。

话说我真的非常喜欢铃原樱这个角色啊,我认为在这个已经乱七八糟的世界里,只有铃原樱妹子才能抚平真嗣心里的创伤,应该他俩才是一对。

接下来就是本片的第二场战斗,我的评价就一个字:乱!

非常乱套,闹哄哄的一通乱打,不仅画面乱,机体看上去也非常乱,二号机身上穿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装备,导致我根本记不住这个新二号机长啥样。

接下来就是苦逼的明日香日常被干烂,说起来她在四部新剧场版里好像都没啥特别亮眼的表现,我对她那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始终还停留在旧版。

有人说碇源堂和冬月两人造了那么多量产机有点扯淡,但我感觉还行,毕竟碇源堂已经使徒化了,譬如是用超能力造机体,一天造个100架啥的,其实也圆的过去。

然后铃原樱和粉毛出场阻止真嗣驾驶EVA,理由是害怕引发冲击导致世界毁灭,可是目前世界也眼看就要毁灭了,让真嗣去试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俩的逻辑我真的看不懂。

纵观新剧场版那些原创的配角,黑叔叔、粉毛、铃原樱等,可以说全员路人,没有记忆点,就是一群可有可无的NPC而已,铃原樱和粉毛的出场,我认为制作组就是想让这些原创配角最后刷一波存在感而已。

美里对真嗣态度的转变也很突然,在Q里面全程谜语人对真嗣爱搭不理整天装逼,明明10分钟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愣是一个字也不说,把真嗣气得直跳脚,现在突然开始大谈希望了,好家伙,不需要就一脚踢开,需要人家时就和颜悦色,脸变得可真快,的确也蛮现实的,很符合痞子成长的主题嘛。

上了EVA后,50岁的玛丽阿姨和真嗣紧急组了一波CP,真的又突兀又尬,除了在《破》里初见面,他俩还有过任何特殊的交集吗,真就硬凑呗?

我一直不喜欢玛丽这个角色,感觉她没有鲜明的人物特色,是个鸡肋工具人,性格也和明日香有很大重复,好像一个「脾气很好的明日香」?

而且在《破》里面抢了明日香的戏份,让我非常不爽。

Q里直接被边缘化,感觉制作组也不知道该拿这个角色怎么办,考虑到最后一集真嗣需要个老婆,就硬给安上了,过于生硬。

我认为新剧场版就是在玛丽这个角色出场以后开始崩坏的,如果《破》是想用玛丽来破坏故事旧有格局,那痞子确实做到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整个故事的彻底崩盘。

然后进入全片最后一场打戏,没想到打得那么阴间,拉胯无聊到极点。

我本来还想凑合给个3星,看到这里,他妈的2星不能再多了。

碇源堂开始向真嗣讲述他的一生,简单来说,他从小就是一个高冷死宅,虽然有玛丽倒贴,但他还是感觉别人很烦,一直到遇到真嗣他妈,这个女人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总之就是家庭伦理剧那一套。

其实吧,真嗣那么多年来总被很多人骂中二,我觉得他挺冤的,甚至很多骂的人连EVA都没看过只不过是跟风玩梗。

不管是旧版还是新剧场版,我始终都认为他爹碇源堂才是真正的中二,而且是晚期大龄中二,丫在深沉装逼的外表下,其实不过是一个屌丝而已,看完《终》以后更验证了我的想法,而真嗣其实是EVA故事里少有的正常人。

结局真嗣成为了神,把伙伴们一个一个都送了回去。

当我听到渚薰说他也许会做一个农逼的时候,我大脑直接断片儿了,看来痞子毕竟是老了,现在的他早已失去了斗志,非常向往农家乐的生活。

有人认为玛丽也和丽、香一样是克隆人,我不同意。

注意一个细节,结尾真嗣在海滩上,对玛丽的称呼是「玛丽小姐」,那是对年长女性的称呼,也就是说,真嗣是已经将玛丽视作他的长辈,如果是克隆人的话,应该不需要用到这种称呼才对,再加上冬月当时的反应,可以推测出,这个玛丽应该就是当年倒贴碇源堂的那个玛丽本人,可能驾驶EVA出了事故导致变年轻+青春永驻之类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日香说过真嗣需要一个妈,想不到还真让她给说中了……玛丽当年追不到碇源堂现在追到了他儿子,也算父债子偿了。

在《真心为你》的结局里,真嗣一边喝着无尽的免费芬达,一边和明日香造小人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新剧场版为了符合成长这个主题,让真嗣变成了一个社畜,对玛丽说了一段非常油腻的台词(我真没想到真嗣也能说出这么油腻的话来),两人一起手牵手冲出车站。

总的来说,《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给我的观感非常糟糕,剧情割裂(第三村那段我甚至以为自己在看宫崎骏的动画),打戏拉胯,格局也比旧版low不少,俨然一坨痞子乱七八糟的排泄物,在制作精良的华丽外衣下,不过是一套完全商业化的浅薄骗钱之作。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面对那些崩坏的情节和人物,莫名地生出了一种感觉:那个名叫庵野秀明的孩子,一心想尽快地玩到名为特摄的新玩具,至于怎样处理那个名为EVA的旧玩具,他完全不在乎,扔掉、毁掉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玩腻了EVA,只想尽快抽身离开,尽快解脱。

有EVA的世界,不行!

有奥特曼的世界,行!

 4 )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4DX:如夢似幻的成年禮,實質意義上的真正補完

如果台灣不上院線,這系列大概會一直被我擺到天荒地老,如今「終」於確定上院線後,也在一個月內補完了TV版、舊劇場版與新劇場版前三部曲。

雖然比一般人晚入坑多年,但是對《終》的初體驗能在大銀幕完成倒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緣分。

25年的系列終曲,頂著系列最長時長,庵野總算在第三版結局,褪去年少輕狂的偏執,給予每個角色與過去自我的和解機會,讓全體角色在溫暖與幸福的氛圍中補完。

如同前三部劇場版是改編自TV版的部分集數,《終》自然是改編自TV版最後兩集,承襲TV版與舊劇場版《真心為你》的雙結尾基底,對《終》進行再解構。

圖文好讀版:https://puff0819.pixnet.net/blog/post/339890523

生活戲變多,舊角色分別以成年的姿態回歸,只剩EVA駕駛們依舊凍齡,補完計畫依舊持續著,但是這次能否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作為庵野秀明一戰成名之系列,多版結尾的詮釋,解構再解構的力求突變,《Q》的失利確實反應了庵野被系列束縛的疲憊,醞釀9年的《終》在為《Q》贖罪的同時,也為系列帶來最完美的結局:成長的蛻變。

TV版的結局是與內心焦躁不安的自我達成和解;舊劇場版《真心為你》的結局是在弒父的過程中與母親達成和解;《終》是與父親的和解,同時也幫助所有深愛的人與自我和解,此時的少年才真正脫胎換骨迎來真正的成長蛻變。

直到《終》庵野秀明才真正解構了碇源堂,他與真嗣無異,都是獨來獨往、內心極為脆弱的少年,唯讓他意識到生活的美好,唯的死去讓他下定決心讓全人類進行靈魂的補完。

這次不再弒父,而是打完幾場後真正坐下來談,理解父親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幫助父親補完,告別童年缺失的那一塊孤寂,最後在奇蹟之劍的照耀下再次與母親和解,讓母親陪著父親一同補完。

身為明日香黨,看著真嗣陪著明日香補完,場景致敬《真心為你》的同時也不再隱藏情感,真摯的告白與告別,為情竇初開之戀劃下句點。

雖然最後無緣在一起,但看到真嗣的告白我確實是釋懷了,結尾讓新劇場版刻畫最少的真理與真嗣在一起,確實是意想不到但又能全然接受的美好結局。

真理從《破》初登場,背景故事一直沒什麼交代,但是這種對角色的未知感,反而越能襯托迎向嶄新未來的無限可能,告別了美里、明日香、綾波零,以僅有一面之緣的真理作為真嗣未來的對象,確實有種令人頓悟的成長感,未來就是要在探索未知的可能下繼續前行,雖然在《終》真理依舊沒太多介紹,但是由她摘下真嗣的童年頸圈,一同走向屬於成年人的未來,對他倆確實是最好的結局。

直到結尾真理與真嗣兩人奔向未來這一刻,我才真正搞懂庵野安排讓真理在《破》空降登場的真正用意,突然間CP什麼的其實也不再重要了,少年的過去就留在過去就好,不再需要駕駛EVA的未來才是最美好的未來,庵野為第三版結局所下的註解,是創作態度的改變,也是與過去自我和解的證明。

雖然說《終》還是有不慎完美的地方,例如3DCG粗糙不夠精緻,但是論情感面而言,已是三版結局中最讓我滿意的結局。

大銀幕看哭的亂七八糟,尤其美里再一次為真嗣做擔保,讓他駕駛初號機那段哭的最慘,她自始至終都相信著真嗣,也像母親一般為真嗣擔責任,到最後她還是以母親的身份護著真嗣,這就是無血緣的母愛的最佳證明吧...

所有角色都在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結局中成長、前往未來,宇多田光的《One Last Kiss》作為《終》的情感點綴,為系列劃下終曲,同時又連上了《序》的主題曲《Beautiful world》,首尾的遙相呼應真是好。

感謝庵野秀明,感謝片商曼迪引進,能在4DX廳見證福音戰士的終曲,是再夢幻不過的觀影體驗。

曲終人散,再見了福音戰士們,希望所有角色能在「新世紀」的未來中繼續前行著。

PS:陪綾波零補完的過程搭配TV版剪影縮時播放,實在太絕了,回憶全湧上心頭,也讓《終》正式成為實質意義上的系列完結。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終 #碇真嗣 #美里 #明日香 #綾波零 #真理 #碇源堂 #碇唯 #渚薰 #Evangelion #ThriceUponATime #宇多田光 #Onelastkiss #庵野秀明

 5 ) 碇源堂 我爱你

EVA 碇源堂永远会是我最喜欢的角色,除此之外还有赤木律子和葛城美里,他们都是那种会为了自己的所爱和目标坚持不懈的人,而碇源堂走得最远,他为了自己的爱人可以不惜伤害所有人,哪怕是自己和她所生的孩子,他伤害了赤木直子、赤木律子、啶真嗣、凌波丽(凌波丽因为像唯的缘故,碇源堂对她的感情很复杂,但他清楚的知道,她并不是唯)、明日香……除了主角团之外,哪怕再加上摧毁这个世界也无所谓,也可以说他孤身一人在和全世界作对,不敢想象他心中是怎样的执着在驱动着。

eva nerv seele 组织都被他利用来完成人类补完计划。

和全世界作对的孤单感和对碇唯的爱居然没有杀死他,这让我很惊讶,显然他不能从失去碇唯的伤痛里走出来,那他焉能从这种伤痛里活下来呢?

没有人知道碇司令一个人承受了多少。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背负的一切铸造了他的性格,还是他本身就是如此,只是需要一个机会爆发。

当以赤木直子人格开发的三贤人系统否定了赤木律子自毁nerv系统的时候,我就知道赤木直子还是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这个背叛她的男人。

(我认为她女儿赤木律子也是爱碇司令的。

) 我不认为她们两个蠢到看不出来碇源堂对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仍然被这个充满危险的男人吸引,碇司令个人的情感张力就像一个黑洞,把他身边所有人都吸引、碾碎,一度我认为他是啶真嗣的另一个版本。

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凶残,一个废柴,一个失去了爱人,一个失去了母亲。

碇源堂和啶真嗣的共同特点就是,仇恨这个已经没有碇唯(爱和真实)的世界,碇源堂表现为摧毁一切,啶真嗣表现为自暴自弃。

他们是一体两面的,我真的超级爱碇源堂,讨厌啶真嗣,因为我在失去了所爱之后,我的暴戾毫无疑问也会先同时摧毁自己和他人,在摧毁失败之后又无疑会自暴自弃,人们总是比较爱和自己相近的角色。

碇源堂,人类补完计划的始作俑者。

这个人的个性有太多矛盾的地方,但是和赤木母女以及葛城美里一样,我觉得他们都是真正的人,真正的人类,人就是会极端,就是会自相矛盾,就是会疯狂,比暴走的eva更疯狂。

但是我认为“人性”正是《eva》和所有人类伟大的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

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6 ) 终的情报串联补完缺失的14年剧情

首先结论是破的预告其实反而比Q靠谱的多。

全部都有对应,初号机应该的确是被Mark.06和卡西乌斯之枪封印了,Guff门扉也的的确确关闭了。

之后Seele必然开始找NERV的麻烦,人员被暂时囚禁,源堂和冬月教授应该就是这次失手的。

于是乎渚司令和加持掌握了NERV的权利。

被封印的初号机

NERV被Seele接管但这不代表源堂和冬月认输了,冬月观初号机觉醒后必然留了后手,于是培养了四个Adams型的凌波,这也就是为什么黑丽被称为早期原批次型,因为之后培养的丽全部都是Adams的容器。

预告中还未培养完成的四位Adams丽

培养完成形态(圣光护体)同时着手准备了四艘Adams的战舰,这个既可能渚司令和加持完全不知情,也可能是渚薰和加持默认进行制造的,因为剧情中只提到了加持夺去了忏悔号的半成品。

然后冬月和源堂必然会和Seele里应外合对新Nerv进行发难。

之后破的预告中出现了渚司令面对四个倒影,可能就是四个Adams丽。

破的预告中渚薰已穿上司令服

四个倒影,看倒影发型应该是女性具体策略应该是冬月和源堂让使徒入侵了最终教条,引发了真正的第三次冲击打开了guff的门扉,渚薰被迫驾驶Mark.06斩下了莉莉丝的头颅阻止补完的进行。

然后源堂冬月应该是利用了两把枪封印了Mark.06和莉莉丝的残骸。

加持在这次事件中为了关闭Guff门扉死亡。

失去了Mark.06的渚薰已经不足为惧,冬月和司令重新执掌了Nerv,加持在最后想方设法给美里夺到了忏悔号,渚薰应该是留了后手把初号机发射到了太空。

莉莉丝的头颅

大白莉莉丝然后闪烁光环的8号机也证明了源堂和冬月可能在争取玛丽的支持结果被背叛了。

这也给了Wille之后能产生的契机,明日香还在封印状态,美里必须有eva的武力支持。

冬月并没有算到玛丽会背叛他们。

背叛的真希波玛丽

玛丽与某人的私人谈话,被抹去

觉醒的8号机另外关于为什么Seele会帮助碇源堂,应该是达成了死海外典的协议,源堂的个人计划在黑之月化为两把枪之前都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美里没有得到情报的原因。

黑之月化为枪前冬月的描述

 7 ) “再见”是期望彼此重新相见的魔法。

解读本片的钥匙就在于黑衣绫波丽在第三村与铃原东治老婆的几段对话中,作为复制人的绫波丽缺少某些人类所持有的共同情感和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在对话中她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角色的真实面貌,看过TV版的观众应该明白这种作用。

而在这里,作为复制人的原始型号的黑丽的相关对话,甚至有着更进一步的作用,直接反映了导演本人的意图,使得一些让人容易忽视的场景在片中有着特殊的含义,成为了能够扭转我们对整部影片的理解的魔法,这些魔法分别是:“晚安”是让人们安心睡觉的魔法。

铃原东治的老婆光对孩子说“晚安”,(黑)绫波丽发问“早安”是祝愿彼此拥有美好一天的魔法。

洞木光对孩子说早安,(黑)绫波丽发问“再见”是期望彼此重新相见的魔法。

洞木光对客人说了再见,(黑)绫波丽发问“握手”是和人们建立羁绊的魔法。

(黑)绫波丽看到握手后发问所谓的魔法实际上是一种“作者介入”,是作者的思想在告诉观众:早安、晚安、再见、握手在影片中出现的意义。

四种魔法就和《EVA》中出现过的大量科幻设定一样具有同等地位,它们看起来有些不符合常理,所以一定要通过这种稀松平常的方式来告诉观众才不会显得突兀,但这确实就是真实存在的作者意图,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大量握手的场景,绝不是偶然。

如果还是不能接受这种创作手法,可以去看看今敏的《千年女优》,里面有非常多的作者介入(顺带一提负宇宙内两台eva的搏斗场景,多处分镜能看到今敏的影子,而玛丽称呼明日香为“公主殿下”并不遗余力地保护她,在影片中也能找到相似的桥段)。

实际上还有很多作品都会使用这种手法,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通常用于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解释以缩短小说的篇幅,例如把这种方法使用到炉火纯青的博尔赫斯的著名短篇《小径分岔的花园》,还有游戏中的NPC说出的一些他本不可能说出的话,实际上就是游戏的制作者对你进行的引导。

也许你会说“创作者的意图只是一方面,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是这样没错,大多数作品可以这样说,但本片却更进了一步,“作者的魔法”被巧妙地融入了剧情,使得我接下来所介绍的结局,将会是梳理通了本片剧情的基本逻辑后能够得到的唯一解读。

《千年女优》中的作者介入,巫婆的话不过是戏中的台词,却成为千代子一生的写照因为我们要清楚:真嗣了解并发动了上述魔法。

真嗣与一众人对话的场景发生在“各各他体”,通过碇源堂的话我们得知,这里是能够用自己的意愿改变命运的应许之地。

稍微一想就能明白,既然能够用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为什么不多改变一些呢?

实际上真嗣在各各他体之中,作为唯一拥有长矛能够改变世界的灵魂,已然成为了旧剧场版《真心为你》中初号机与莉莉丝融合后成为的神的角色。

在与渚薰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真嗣不仅知道上面的“魔法”,同时也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互补。

真嗣最后和留在十三号机内的灵魂一一对话,不仅是在劝导他们离开,不要陪自己白白牺牲,同时更是在借助应许之地的力量,对这些灵魂使用“魔法”,让他们得到“补完”。

所以真嗣在十三号机内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发动Neon Genesis,重写一个没有eva的世界,一个人们可以生活的新世界。

”(实际上这句话是在和绫波丽对话时说的,反推得知和其他人的对话同样是有效力的),也是发动握手和再见的魔法,并将每一个人送往属于他们的地方,让他们能够正常地继续自己的生活。

真嗣希望人们能够不依赖冲击仪式互相“补完”,后面的对话都是在对薰和其他人补完的过程

真嗣也知道握手和再见的魔法看到这里你至少应该知道,真嗣和玛丽最后的重点并不是牵手而是握手,握手只是代表他们之间建立羁绊(实际上真嗣和玛丽此前几乎没有互动,可以说连朋友都还算不上,他俩的握手其实类似黑丽和洞木光的那种握手),并不代表着要在一起。

所以说,那些所谓的“真嗣和玛丽,明日香和剑介一起奔向新世界,因为他们都长大了,大家都和解了,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了,让我们在各自的现实努力生活吧,爷青结…”之类的言论根本就没有理清楚整个剧情的基本逻辑,然后强行自说自话。

欣赏艺术是有门槛的,在这个门槛上你可以自由发挥,但是请不要因为达不到这个门槛就想把它拆了。

(黑)绫波丽与洞木光在第三村时的握手

影片结尾真嗣与玛丽的握手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真嗣和哪些人握了手,又和哪些人说了“再见”。

片中真嗣和绫波丽,玛丽,渚薰都进行了握手,但唯独对明日香说的是“再见”。

渚薰和玛丽的握手场景前面都放过,我们来看看真嗣和绫波丽最后的对话:

真嗣告诉绫波丽(实际上这个绫波丽已经是黑丽和白丽融合后的,可以看到她手中抱着孩子,证明她渴望拥有孩子,而这是黑丽在第三村经历的情感)黑丽的此前的愿望

三台游戏机分别为蓝、白、黑,对应真嗣、白丽、黑丽

真嗣说出自己对世界所做的最宏观的改变

这句话总结了真嗣所做的改变,在负宇宙内所有对话都是真嗣心理活动的体现,都具有改变世界,写入Neon Genesis的效力,就像写一篇文章有重点句子,但不代表其他句子就没有用处了

真嗣与绫波丽握手而在与明日香对话时,真嗣已经得知自己即将因为发动“Neon Genesis”死亡,不想使对方的余生都背负所爱之人离去的痛苦,强行将明日香“塞给了”剑介,人偶皮套中的剑介同样是扮演的。

两人用“喜欢过你”这种别扭的方式告白,是出于相同的原因,真嗣面临发动“Neon Genesis”的死亡,而明日香此前则预料最终决战将会使徒化或战死,两人都不想因为意料之中的死亡而让对方承担失去所爱的痛苦(他们都目睹过碇源堂-啶唯,加持良治-葛城美里的悲剧),所以这才是“真心为你”的真正表达。

此外还有大量的伏笔和暗示,表明真嗣和明日香实际是互相喜欢的,甚至还有同样庵野秀明导演的《新哥斯拉》中的彩蛋,这里不一一提了,大家明白这个思路后重新再去寻找细节就行。

真嗣回应了对方的喜欢,同时不希望对方被自己的爱所束缚

明日香非常害羞,真嗣说出“再见”,下一幕明日香被强行送回现实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结尾车站一幕的几组镜头,破解导演最后的猜谜游戏:真嗣坐在座位上,对面是路人和香薰丽三人,这个是一个比较暧昧的第三人称全景视角而并非真嗣视角,镜头中真嗣和香薰丽三人的地位是相当的,并不存在真嗣看向其余三人的关系,只是一个表明这些人此刻都在车站的群写镜头。

实际上真嗣并没有看到三人(可以继续往后看,后面真嗣的第一视角可以印证:注意对面的中间柱子,向左右分别数两格)。

真嗣右边的柱子实际上对应对面中间的柱子,直观地让我们误以为这是真嗣的视野

第三人称特写:同样是在欺骗观众,这是真嗣不可能看到的视角蓝天白鸽呼应tv版第一幕,暗示新世界的重启。

蓝天白鸽,TV版中经常用于暗示现实与想象的分界切到真嗣视角,可以印证他的视野中看不到边缘的香薰丽三人,而路人则正好被遮挡,因此也看不到。

真嗣第一视角:中间柱子左右两格的空间和玛丽有些亲密的举动,是在表明她们都成为大人了,就像tv版里加持和律子那样。

两人握手,走上楼梯(这里两人并没有出站,而是前往车站对面换乘,由于“魔法”的作用,正好与香薰丽三人意外重逢,五人一同乘上火车)。

注意:真嗣左玛丽右,两人提包都在身体外侧镜头对准火车,但被车站挡住,车站出口恰好出现两个似是而非的路人(注意男女交换了位置,所以并不是真嗣和玛丽)。

(转换视角后)男右女左,提包都在身体内侧,所以两人并不是真嗣和玛丽,镜头对准的实际上是被挡住的火车镜头跟随火车驶向远方,本片完。

片尾在不经意间镜头已经由动画画面切换为现实画面综上所述,这是一个无比温柔的大团圆结局,且我已在文章开头说过,这种解读是理解了影片的基本逻辑后得出的唯一结局,只不过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能够产生错觉的镜头语言欺骗了观众,导致真正的谜底非常隐藏,但并非许多人所以为的“略有遗憾的开放式结局”。

此外,还有一点想说的是,作为一个香党,全片最戳中我的居然是黑丽在第三村的日常那段剧情,熟悉《EVA》的观众都知道,《EVA》中从来就没有真正缓和的故事节奏,在剧场版中更是如此,我们永远需要绷紧自己的心弦,因为每一幕场景都在提醒你危机的逼近,上一秒的温馨日常在下一秒可能就会立刻崩坏,然后最惊心动魄的惨烈画面就会被抛到你的脸上。

然而第三村里黑丽的日常生活场景却意外地长而丰富,尽管最后的黑丽之死仍然成为《EVA》系列最虐心场景之一。

但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黑丽在第三村的生活,除了以黑丽为视角展现第三村的生活之外,更深层次的用意何在?

这段剧情看似和主线关系不大,但反而至关重要,一是通过整部影片最催泪场景让人注意到前文的四种魔法;二是实现黑丽在人物塑造上的华丽转身;三是难得的一段平静生活恰恰是结尾所有人开启现实生活后的写照。

四种魔法前面已经详细说过,我们来看看后面两点。

黑丽在《Q》中刚出场时,她的一切行为要么是在服从命令,要么就是在模仿死去的白丽,她不仅被故事中的其他角色所工具化,甚至也被观众所工具化,很多人不喜欢她,认为她和原来的白丽相去甚远,希望庵野把她弄得更像白丽一点。

然而她通过在第三村的一点点学习,从人们的口里和自己的实践中,从一个个简单的道理:不止有前文所说的魔法,还有关于“动物”“美味”“工作”“归还”“泡澡”“孩子”,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场景和她在其中所寻找到的意义,她从一个刚出场时的“工具人”成长为了一个能够拥抱和理解他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在第三村的这段生活已经让她走到了绝大多数人,也包括此前她一直模仿的对象白丽所未能达到的人性的高度。

庵野秀明很喜欢玩暗线叙事,如果说EVA的明线是在讲生来带有残缺的人成为神的故事,那它的暗线便是在说生来便是工具的复制体成为人的故事,两条线的交织点是人,因此人性的黑暗与光辉也交织在一起,构成这条叙事线索的合题。

全片最戳我的一个镜头,桌上放着腌酸梅,(黑)凌波丽余光看向背后孩子,她对这种日常生活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标题的“终”并不是文字,而是五线谱的终止符“||”,与前面冒号“:”正好构成可以构成反复符号“:||”,有点乐理知识都知道:反复符号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的结尾之前跳到某个段落,重新演绎,Neon Genesis重启后,人们的世界中没有EVA,没有使徒,人们可以跳回到第三村人们互帮互助的那种生活状态,甚至你可以说,第三村那样的日常生活才是本片的真正结尾,只不过结尾并不一定真的要放在片尾,既然时空可以改写,那影片何尝不能跳转。

绫波丽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和人们一起挥洒汗水,拥有自己的人生。

在第三村死前,黑丽留下的纸条上写着“早安,晚安,谢谢,再见。

”,这个场景在当时看来是有多无力多绝望多不甘多心痛,此刻化作的祝福就有多温暖多幸福多圆满多美好,这也同样是给每个看懂了电影,理解了导演,同时也理解了彼此,穿越了彼此之间AT力场的所有人一件最好的礼物。

(黑)绫波丽离去前留下的纸条:早安,晚安,谢谢,再见那么,大家早安,晚安,谢谢,再见。

 8 ) 难以理解的改变,难以接受的结局

首先先放在前面, 我现在觉得庵野秀明真的很欺骗人,说好了新剧场和tv eoe一点关系都没有,然后再把明日香放在旧剧场海滩,把渚薰放在tv24话水边说遇到好多次,在绫波丽摄影棚里放tv剪辑图和标题。

我不知道他此举何意,在一个设定背景完全不同的作品中强行插入过去的片段,根本不是想让过去的结局有个美好的终结,而是在本来新作就很糟糕的情况下又把原作给拉下水共沉沦。

现在的庵野根本不理解20多年前的自己,此举一下子破坏了旧作充满悲剧艺术的气氛,把角色人设完美割裂,甚至让人觉得“人类之间无法理解”就是个笑话。

终的前面不说了,无非就是常见的丧气主角因为身边的人太爱他然后逐渐找回信心的过程,在爱着主角的角色们一一成为炮灰后,后面高潮部分就是痞子自我代入碇源堂,揭开碇源堂脆弱可笑的内心最后让所有的人都理解他,紧接着三位(没错是三位,不是两位,请不要把已经连亚当都不是的渚薰排除在外,人家已经很惨了)神秘嘉宾一一告白释然离场,创造新世界,以及谜一样的女人玛丽。

这就是观众最直观能看到的剧情,而当中漏洞不计其数,空白的东西更是比比皆是。

如果硬要说终的立意,我觉得如果是告别与遗憾,那它至少不会太糟糕。

在负宇宙中做决定的真嗣其实是28岁,成人的世界必将会有遗憾,真嗣和三个人缔结羁绊承认心意其实不是为了关系变好,只是和过去的自己告别,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放下,开始新的生活了。

然而,在终里一直充满着人类积极向上的气氛(例如在第三村好多小孩孕妇还有怀孕母猫,人类的繁衍生生不息,哪怕近三冲毁了很多人,却也造成了美好的事情,比如班长和东治在一起了),这种强行把悲剧扭曲成祸是福的行为手法,真是一大败笔,简直就像阿Q精神。

在人类祈求以个体存活的状态下,所有人都毫无顾忌地建立羁绊,所有人都寻求互补的世界,所有人都能互相理解,似乎补完又并未补完的新世界,充满了虚伪和造作。

绫波丽说“早安,晚安,谢谢,再见”,似乎在致敬《楚门的世界》中大家离开虚幻的世界走向真实,却又没有意识到自己塑造的新世界因为太过美满早已脱离了现实,楚门门外的世界是残酷的,而eva门外的世界是互补理解的,两者之间相差甚远,却又强行套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Q里大家都不理解真嗣,致敬着“人类无法互相理解”的前作,第四部大家豁然开朗,用“牵手是让关系变好的魔法”疯狂抽打着自己的脸,一下子明白了真嗣就是救世主。

Q和终两部角色完全走向两个极端,割裂得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然后玛丽全程开挂,谜一样的女人,多部门间谍,直接把碇源堂踹出神秘角色位置,生吞四台eva完爆初号机,无需心理治疗直接与真嗣见面,从未用过脑子想“这女人究竟是谁”,只想感慨 哇这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吧。

最后身为薰厨不得不吐槽一下,渚薰在新作中已经不再是亚当身份,而是第一(十三)使徒,可见已经舍弃了亚当莉莉丝是渚薰和绫波丽的设定,那为什么负宇宙中还会出现渚薰问真嗣“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因为渚薰是启动轮回的角色,真嗣希望停止轮回并创造新世界,正好对应他从始(第一使徒)到了终(第十三使徒)。

而在心理剖析中加持开始解释渚是水与陆地的关系,是介于人与使徒之间沟通的桥梁,可是终完完全全讲的是人与人的理解,不伦不类地出现人与使徒的中间人,甚至还有tv24话中他俩初遇的画面。

“已经在这遇见了无数次。

”重回我第一段说的,为什么痞子要把以上旧作的东西搬到新剧场?

tv24话的渚薰是完全的自由天使,他是理想的,完美包容的存在,他是亚当,他是人类和使徒的沟通者,他根本不需要别人回应他的幸福,而新作是自重启轮回不是亚当的第一使徒,谁能这俩是一个人?

还有生命之书,那是什么东西?

莫名其妙堆素材似的放进电影,在写高考作文吗??

同理,明日香被丢在eoe的红海滩,绫波丽的摄影棚中还在放tv动画, 三位主角接连被拖下神坛 ,所有的东西在疯狂暗示和以前有关系,然后细思极恐:这都不是一个人把!!

比起旧作,新剧场整体四部都很拉胯, 新剧场已经彻头彻尾变成一部商业化的片子,主题和tv背道而驰。

四部片子用我粗浅的大白话就是序在浓缩过去tv的同时告诉你设定不一样,第二部日常恋爱片,第三部搅基片,第四部强行和解片。

新剧场清楚的不得了,一个主角和三个对象产生暖昧关系,明日香,绫波丽,渚薰。

而这三个关系感觉上就是来圈钱的,现在出来个玛丽了,笑死。

没有什么复杂的深层次设定,那些似有似无的设定只是在强行往里面套东西,而作用上根本解释不通。

痞子化身碇源堂,为了让所有人都理解他,扭曲了角色的原先设定显得角色畸形而可笑,行为之间无时无刻充满矛盾,最后更是变成了一个简直无法理喻的世界。

如果真正想理解eva,还是得看tv和eoe。

那是放在今天都难以超越的作品,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人类存在的意义,艺术与宗教等,那才是从过去到现在最揭露的人类心底最阴暗的一面,伤疤被掀开蚀骨剜心的现实的痛,而今天的这部欢喜大结局已经是泯然众人。

非常令人遗憾的结局,也不得不接受的结局,就如人生一瞬间成长,却成长成了过去最厌恶的样子。

“将快乐的事情像念珠一样串在一起是无法活下去的,你一直在逃避让自己受伤的事情不是吗?

 9 ) 完美谢幕,一代影迷终于圆梦!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钱老板转载请注明出处8月,窗外蝉鸣依旧,但EVA已经完结了。

炫酷的机甲与打斗,充满心理学意味的内核,极具风格的视听语言;三无女神绫波丽,声优杀手碇真嗣,傲娇少女明日香......诸多元素夹杂在一起,让EVA系列成了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作为一部从1995年火到现在的作品,它精神污染了太多如今已大腹便便的勇敢少年,也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与期望。

8月13号,EVA新剧场版最后一部上线流媒体平台。

勇敢的中年们或许还没有创造奇迹。

不过,这二十多年的旅程,到这里就结束了。

TV版和老剧场版版沿用的是同一套世界观和角色设定。

新剧场版则做了许多改动,最好不要与前两者混为一谈。

关于背景和设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想快速了解的可以看下我探以前发过的文章:这个预告,我等了12年!

咱们直接进入《终》的讨论。

终章的故事紧接着《Q》的结尾。

概括来说,剧情主要是碇司令终于开始最后的人类补完计划。

这将引发第四次冲击,让所有人类的灵魂被净化,形成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而葛城美里率领的wille组织,任务则是拼尽全力试图阻止第四次冲击。

影片的战斗场面自不必说,依旧狂拽酷炫吊炸天。

战舰互轰,无双割草,震撼的画面配上顶级配乐,依然让人享受。

而被许多人吐槽的最后的"特摄式打斗",其实并不属于战斗戏份(这个等后面聊到的时候再细说)。

>>>>剧情解析关于剧情,这里只说两个地方。

其一,第三村的故事。

这一段占了近一个小时的篇幅,主要讲述真嗣走出失落的过程。

在亲眼目睹渚薰死在自己眼前后,他陷入了终极自闭。

明日香依旧刀子嘴豆腐心,一边怒其不争,一边还是将他带到了第三村。

这里生活着在近三冲中幸存下来的人们,过着平平淡淡的田园生活。

关于明日香。

在《破》中,她已经被第九使徒所侵蚀。

只不过用小型反L结界柱封印住,所以还是人形态。

但她似乎还是受了使徒的部分影响,丧失了一些人类的属性,所以常常赤裸出境。

至于刚上映那会儿所炒的CP问题,其实看了就能知道——相田剑介只是负责在照顾明日香罢了,所以才叫她"房客"与"式波"(熟的话会叫"明日香")。

而明日香所认识的,能理解驾驶EVA有多痛苦的,也就东治、班长和剑介三人了。

前两个和她不太搭,自然就和剑介交流得比较多。

考虑到旧TV版里的人设,剑介经常独自去搞野外生存训练、对EVA感兴趣、以及比东治更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来看,他成了第三村与wille的联络人以及照顾明日香,也是很正常的事。

TV版第4话一同前来的黑丽,则化身成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宝宝。

在《Q》中,黑丽的自我意识就已经有所萌芽。

来到第三村后,没有人再给她下达命令,她也从零开始,学着做人。

跟人们学插秧,学泡澡,学打招呼,学说再见......

从后面可以得知,黑丽的记忆似乎是可以云端存储到白丽脑中的。

所以后面对白丽补完时,她抱了一个娃娃。

很明显,第三村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美好,也象征着现实生活对于真嗣的接纳。

所以你会发现,导演给了很多镜头给小孩和孕妇。

甚至还出现了怀孕的母猫。

从这一部分开始,就奠定了《终》的主题。

即便整个世界不那么美好,依然也有值得去追寻的希望。

这些希望可能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劳动、成家、泡澡、吃上腌梅子......长大的铃原东治和相田剑介,大概也正是银幕外长大了的观众们的映照。

此外,当初是真嗣把绫波丽从没有意义的生命中拉了出来。

现在,反过来是绫波丽将真嗣拉出了深渊。

实在令人感慨。

上:《破》,下:《终》第二个要说的,是碇源堂的目的和操作。

首先说明,本文不准备讨论新剧场版里的各种晦涩难懂的设定。

因为新剧场版本身就是一团乱麻。

从《破》到《Q》,14年空白被一笔带过,留下了一个大坑(其实应该是构思并拍了一些,预告中有,但因为此段没有真嗣,所以删掉了)。

还有使徒、冲击、朗枪、莉莉丝、亚当等各种概念也是含糊其辞。

如果官方不出来解释,许多设定都很难有一个准确说法。

细节方面,只要你自己能自圆其说,那就没什么毛病。

这里只说一下我个人对于《终》的简单理解,也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别看碇源堂在前三部里搞来搞去,但目的其实很简单——见他的老婆,碇唯(因为做实验而消失在初号机中)。

方法,则是让自己成为第四次冲击的核心主导者。

从片中来看,第四次冲击的结果基本上等同于老剧场版里的结尾。

也就是碇真嗣在旧剧场版中所选择的,所有人的灵魂都栖息在橙汁(LCL)之海,相互之间不再有隔阂的世界。

上:旧剧场版,下:《终》代价是所有人也都不再存在"自我"(在新剧场版中表现为"无头")。

所以说,碇源堂可以看做是从前的碇真嗣的翻版。

但,碇源堂想的是多走一步——通过进入负宇宙里的"各各他体",利用"空想EVA"完成一次额外冲击。

片中并没有对此地作详细解释,但似乎这里也存在着其他轮回里发生的故事的记忆。

所以碇源堂和真嗣都知道人类补完计划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至于这个空想EVA的能力,简单点理解的话,就像阿拉丁神灯一样。

通过利用额外冲击,能达成仪式主导者的愿望(以他的认知来重建世界)。

不过,由于发动额外冲击会消耗掉碇源堂手上最后两把枪。

所以他并不能阻止第四次冲击的发生(真嗣可以,因为有"人类的希望"给他造了一把)。

但他大概也不怎么在乎。

妻子一直在他身边(初号机),却从未给过他回应,这大概比让他死还要难受。

所以他决定将碇唯的灵魂从初号机中解放出来,与她相见,这就是他的愿望。

哪怕最终的结局是一起化为橙汁,融合在新的世界,只要见一面就好。

这便是我所理解的,碇源堂计划了这么久的"弑神(唯)计划"。

只可惜,碇源堂爱的是他老婆碇唯,碇唯爱的却是她儿子碇真嗣。

碇唯的灵魂似乎是已经融合进了真嗣的灵魂里。

只要碇源堂不醒悟过来真心接纳真嗣,那么他就永远见不到碇唯。

不出意外的话,啶唯的设定还是基本遵循了老版——知道全盘的人类补完计划,并且不同意拉上全人类一起变橙汁(LCL)。

从冬月副司令故意给了真希波进入负宇宙的机会,以及后面的一句台词来看。

说明他和真希波都很有可能知道并同意唯的观点(三人在以前本来就是好朋友)。

只是出于私心,他大概也希望碇源堂能让唯从初号机中解脱。

>>>>主题解析以上,是关于《终》剧情方面的解析。

但实际上,能否看懂EVA的剧情,向来便不太重要。

有多少人真的看懂了EVA呢?

可这并不妨碍无数人奉之为神作。

所谓的宗教、机甲、哲学元素,只是这部动画的外壳,属于额外的乐趣。

其核心,仍旧是关于人的矛盾——主要是人对现实中存在的痛苦的逃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

绫波丽的孤独,明日香的逞强,碇真嗣的自闭。

这些,不论是在TV版或新旧剧场版中都是一样的。

感知到这些,也并不需要观众具备什么宗教哲学方面的知识。

不过,要好好理解EVA旧剧场版和TV版,尚可只谈作品。

但要好好理解新剧场版——特别是《终》,就无法绕开痞子(庵野秀明)的个人经历。

这部终章讲述的是真嗣的成长,是他与大家的告别。

但,更是痞子与EVA的正式告别。

上:真嗣,下:痞子(纪录片《庵野秀明的1214日》)在制作EVA之前,痞子曾度过了4年消沉抑郁,无所事事的生活。

这之后,基于"不能逃避"这样一个核心概念,他萌生了拍EVA的想法。

当时的目标非常宏伟,想的是做出能让自己觉得死而无憾的作品。

而一个创作者能做出的最伟大作品的方法,无他,只有"剖析自己"这一条路可走。

所以他才说:EVA是我的生命,我将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融入其中。

那是我的一生。

我的生活本身。

他做到了。

卑鄙与自私,孤独和痛苦;对于"他人"、自我、世界近乎病态的厌恶和渴望;这些真实到甚至会让人感觉到不适的心理刻画,以及对于特摄、机甲的热爱;他把自己所害怕的,热爱的,擅长的几乎所有事情,全都奇妙地融合进了EVA。

也因此铸造了这部动画无可撼动的地位。

痞子自己当时对于TV版结局很满意。

真嗣最终认清并接纳了曾经厌恶的自己和世界。

尽管是以意识流的方式。

然而讽刺的是,痞子想告诉观众不要逃避现实。

许多观众却转身把EVA当做了逃避现实的法宝。

因为过于抽象化的处理,情节的突变,两大女主下场并不如人意等各种原因,导致了许多观众对TV版结尾的不满。

甚至还发生了有人给痞子写了恐吓信,在痞子工作室门口喷漆之类的事情。

因为这些言论,痞子当时一度想放弃动画。

不过,当时的他还年轻气盛,便拍了部成为无数人心理阴影的旧剧场版作为回应。

虽然他不承认这是用来报复和针对观众的作品,但看过的观众应该都能看出来,报复之心算是相当明显了。

开场就让真嗣对着明日香的裸体搞事情,就像是在说:所谓的女神,所谓的CP,只不过是真嗣意淫的对象罢了。

最后还在奉上一整轮精神污染后,放上了观众们在看电影的现实画面,并打上了一行字:爽吗?

(这就是你们要的真实的结局)

对于痞子而言,一吐为快,爽可能是爽了。

但这同时也表明和揭露了他自己并未能放下EVA,走向现实的事实。

教起别人来头头是道,回到自己却泥足深陷。

那时的他,也仍然只是一个沉迷在幻想世界中的死宅。

想拍别的作品,却发现自己总是绕不过EVA这道坎。

痞子是个十分在意观众想法的创作者。

而不论是TV版还是旧剧场版。

相比于前面无尽的压抑与痛苦,结尾的转变都显得太轻飘飘了一点。

一个虽然是好言相劝,但过于意识流,让人难以理解。

一个相当于痞子指着观众的鼻子在骂:整天活在梦里干嘛呢?

醒醒吧你!

都有些背离了痞子想让大家走出幻想,不再逃避的初心。

那就索性再拍一版。

便有了这2007年开始的新剧场版。

此时的痞子已经47岁,结了婚,人也变得温和许多。

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他的老婆,安野梦洋子。

安野梦洋子是一名漫画家。

二人的婚后生活,被她画成了一部叫做《监督不行届》的作品。

里面关于痞子性格转变的刻画,可以作为新剧场版中态度转变的参照。

遇见老婆之前,痞子是一个极端缺乏生活常识的死宅。

结婚之后,尽管安野梦洋子也受痞子影响,渐渐变成了一名"宅妻"。

但相对地,痞子也受到了她的影响,开始慢慢走进现实生活。

学会整理房间,锻炼身体,稍微勤洗澡以及换衣,甚至能照顾生病的妻子!

以及,化身成了猫奴。

这份变化体现在新剧场版的剧情里——绫波丽会为了真嗣而学做饭了👇

明日香也会开始试着与大家合作了👇

黑丽化身好奇宝宝融入生活的过程,其实也就像是痞子融入生活的过程👇

各种打斗场面也更加趋向于酷炫,而不是以前的让人毛骨悚然。

这次,痞子不打算对观众说教了。

要传达的意思一直没有变,但,他的态度变了。

作为EVA的创造者,这最后一次,他只打算同EVA好好告别。

有点像是,我就到这里了,愿不愿意听,那就请诸君随意吧。

听起来好像是挺简单的一件事。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痞子心力交瘁。

在制作终章的纪录片《庵野秀明的1214日》里,痞子给人最大的感觉就一个字:累。

一方面,是因为痞子虽然对生活很随意,对作品却十分严苛。

一方面,前面已经说过,《EVA》汇聚了他的毕生心血。

重制EVA,其实也就是再一次将自己放入当时痛苦和孤独的处境。

却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沉溺于那种状态之中。

想要推陈出新,实在是太过困难。

前两部还算好,毕竟和老版在剧情上是一致的。

但在《Q》播出后,铺天盖地的差评,让痞子再一次陷入了自闭。

他甚至两次差点自杀。

不过在慎重地考虑到了卧轨和跳楼的情况后,因为怕痛而最终放弃了。

幸好,在周围人的帮助下,他终于扛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老婆和朋友一直陪着他;导师宫崎骏也力排众议,拉他去给治愈片《起风了》配了音;还有个《哥斯拉》,也算是多多少少拯救了他。

新剧场版里,通过渚薰的台词,坐实了轮回说。

如果结局里真嗣还是觉得痛苦,那么就退档重来。

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痞子这么多年来创作EVA被反复折磨的过程。

在TV版中,痞子也曾给过一个没有EVA版的结局。

美里是老师,真嗣和明日香以及绫波丽是同学。

没有自闭,没有孤独,世界美好得像童话。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自己骗自己。

所以从《Q》开始,痞子将以前的设定悉数推翻。

以前是所有人都希望他驾驶EVA,但他必须得驾驶。

现在是所有人都不想他驾驶EVA,他却偏偏要驾驶。

而这最后一次登上EVA,为的却是告别EVA。

告别的决心非常清晰,但告别的方式满怀深情。

所以出现了最后的特摄式拍法。

摄影棚、摄像机、幕布的出现,都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地告诉观众:他是在摄影棚里鼓捣出来的EVA,是假的。

这些不是真嗣的记忆,而是痞子的。

但,为什么要用特摄式的拍法?

因为痞子深爱着的,就是特摄。

所以,他这次让每个角色都得到了美好的结局(除了美里还是有些遗憾)。

这也是有着诸多叙事上缺陷的《终》,之所以能有9.2分的缘故。

渚薰,终于等到了真嗣获得幸福。

明日香,终于得到了肯定,14年前对真嗣的心意也得到了回应。

24年前,真嗣补完,回头看见明日香就掐住了她的脖子。

24年后,同一片海滩,同一个明日香(融合了旧香和新香,注意看战斗服),但真嗣这次说的是: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绫波丽,终于圆了"希望真嗣不用驾驶EVA也能获得幸福"的梦。

也通过黑丽代班,获得了新的人生意义。

碇真嗣,终于选择不再逃避,重写了这个没有福音战士的新世纪。

碇源堂,终于如愿以偿,以一种牺牲而不是满足私欲的方式。

而他所代表的,正是过去的痞子。

而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源头,也被融进了新剧场版里——新加入的角色,真希波·玛丽。

这个角色最开始不太受粉丝们喜欢,因为她几乎从头到尾都像是个不属于EVA世界的工具人。

阳光开朗,一往直前。

出场的时候便哼着"前进三步,后退两步,人生就是one two punch"👇

与使徒交战时,又喊出了"虽然好痛,但是很有趣,所以没关系"的台词👇

可以说,从一开始,她担当的就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

她不属于EVA的世界,但这正是她存在的意义。

她是一个对生活永远心怀希望的象征物。

她可以是你爱上的人,也可以是你爱上的食物或风景。

她代表的,只是某种能帮你拥抱现实生活的力量而已。

所以,其实无所谓CP不CP。

即便是影片最后,两人牵手奔出了象征着EVA世界的车站,但这更大程度上像是黑丽所说的,"建立联系"的意思。

真嗣已经不再害怕与他人建立羁绊而已。

>>>>写在最后,再见了,所有的EVAEVA。

痞子的欲念之火,他的生命之光,他的罪恶,他的灵魂。

是他必须讲出来的故事,是拖累他的负担,是纠缠他的梦魇。

他依然爱着这些角色,所以才给了他们温柔到不像话的结局。

但,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吻了。

EVA里描绘的问题,永远都会存在,因为永远有人年轻,有人困惑。

实际上只要不伤害到他人,沉溺于幻想又有何不可呢,虚拟本就渐渐成为了现实。

不过,对于痞子而言,当片尾白鸽飞起之时,这场跨越了26年的黄粱一梦,纠缠了他半生的EVA之旅,到这里就正式结束了。

痞子下部编剧作品是《新·奥特曼》,导演作品是《新·假面骑士》参考资料:1.【ネタバレ有り】最速!

シンエヴァが理解できなかった人のための解説·考察,vunder_taro,note.com2.三把枪、三重弑神、第一使徒渚熏与七封印:EVA新剧场版完结后的一点探讨,阿贝拉德,知乎3.EVA终讨论,NGA4.新世纪福音战士,维基百科文/钱老板

 10 ) 即刻起,我告别少年。

黑暗中公牛插座与蓝牙耳机充电的两个红点,如同我与灵魂深处初号机对视。

现在是西历2021年8月13日凌晨3点13分。

我身边躺着老婆和孩子。

熟睡的他们并不知道,就在现在,她的丈夫,他的爸爸,告别了少年。

我是一个中年男子,同时我曾经一直是个少年。

之所以说一直是少年,并不是因为我还把自己当做是那个扭捏、自卑、恐惧外面世界的14岁小孩,而是因为我一直有个剧没追完。

那个剧在2001年的夏天,在我曾经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打开了我,击碎了我,重塑了我。

现在,《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在手机上放完了,我终于完成了身为那个少年要做的最后一件事。

而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终》成为了我近年来所看到的最杰出的作品。

以庵野秀明为核心的主创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当他们为这一轮重启画上终止符时,他们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而且他们统统做到了。

可以预见,豆瓣上、营销号上、知乎上将会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名词解释和万言解析,会有人吐槽莫名其妙,会有人争吵是不是圈钱。

一切仿佛就如同上世纪末那样。

但对不起,我现在告别少年了,那些是少年才做的事。

看懂所有的对话,重要吗?

看懂每个人的阵营和动机,重要吗?

在我眼里,统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仅仅是这一句话:“再见了,所有的EVA。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他们基于一个跨世纪现象级全民性文化大IP所开发出的绝世行为艺术,是对因为他们曾经挖的坑做的孽而跳不出来的少年少女们的一次最诚恳的对话。

所有曾经深刻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影像和声音,他们重新拆解、重组,搭好一个新的架子。

这个架子无比华丽、繁琐、充满新和旧的细节,如同一个迷宫让人迷惑和炫目,然而,当你高高飞起,向下俯视,这个架子无非就搭出来三个字:“长大吧。

”长大吧,肩负起你该肩负的责任。

长大吧,放下你曾经放不下的悔恨。

长大吧,去迎接正在迎接你的爱。

长大吧,EVA不是圣经,它也不是宗教,走出影院,面向生活,面对现实,正视绝望,拥抱希望。

我竟然从未意识到,我的少年时代,是这样结束的——一次彻底的摧枯拉朽,一次完美的荡气回肠。

(完)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短评

再见了,所有的EVA。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有多爱你。2013-04-27 想看:话三年嘅,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十年都嚟紧头啦老細!2022-12-06 电影票补全

6分钟前
  • Callvados
  • 力荐

ewwwww,没有人想走进碇源堂的内心世界,谢谢。

8分钟前
  • 明安
  • 较差

我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初中时把盗版vcd推进播放机的那个中午 而今天的这个夜晚就仿佛是在与那个我告别 さようなら全ての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9分钟前
  • iano
  • 力荐

文戏和武戏的割裂,想起第一部用大半部讲述如何开出一枪的震撼,也随着世界观的庞大慢慢没有那么喜欢了。 不过这次大家都没有那么痛苦,回归“正常生活”,黑白素描,线稿,都更感人。

13分钟前
  • 姜大噪
  • 还行

真是既搞了新意思,又照顾了老粉情绪,不仅所有主角都来一段总结陈词,连老TV版绫波丽叼面包片的喂屎结尾都做了成人社畜版的豪华升级,真是有心了。如果有《风花雪月》爱好者,看到最后武器的制造过程,应该心有戚戚。

15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一脸懵逼,说了个啥?

16分钟前
  • 猫乐可
  • 较差

从14年前的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2007) 开始,经过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2009)与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 (2012),终于在距上一部上映9年后等到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终(2021)。今天花了近8个小时,将新剧场版四部完整看了一遍。不想将它与旧的TV+OVA对比,毕竟时隔多年思考与表达述求已有巨大变化,很想感谢庵野秀明如此用心地将青春回忆如此颠覆且完整地重新制作了一遍,这样收尾至少我是满意的。尤其是碇司令的补完剧情,当初年少懵懂地接触到EVA的我们如今也早已中年,经历足够多有心无力求而不得,对此段落颇有感触。关于Evangelion的故事,在我们的青春结束多年后,也终于结束了。

19分钟前
  • 羊男
  • 力荐

以前我承认没看懂eva,现在我看懂了,庵野秀明啥也不是,整部电影毫无逻辑可言,剧情过度极端生硬,虚幻与真实的切换与今敏相比简直天上地下

24分钟前
  • pavel
  • 很差

作为番外倒是尚可,但是我不太能接受福音战士的正篇终章是一部如此轻飘飘的、美轮美奂而毫无深度的作品。毕竟也是时代不同了,TV版、剧场版前期所处的时代犹如怒涛一般,人们在不停地挣扎、思考,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并将其投射到了艺术作品之中;而如今大娱乐化的时代,影视画面更精良、色彩更绚烂,但是再也或者很难见到有些离经叛道、持续震撼人心、甚至领先时代的艺术表达了。

29分钟前
  • 新世纪腐银战士
  • 较差

很吃粉丝情怀的片子。当然EVA和美学的底子在那里,差是不会差的。明日香的剧情,我感觉也算是种迎接现实,绫波丽渚薰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大人,我只能说结局并不童话,但完全能明白,相当合理。对真嗣,或者该说很大一部分男人而言,最后选择的女人,不会是那个刻骨铭心的女人。大多是一个坐末班车到来,恰好在这里,不再提往事的女人。

34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あんたが好きだった。でも私は先に大人になった。”

38分钟前
  • 恶霸
  • 力荐

章北海:“没关系的,都一样。”/ 2021.8.13完整版一刷

41分钟前
  • Von.Y.Erick
  • 力荐

为完结而完结。

42分钟前
  • 尼 这
  • 还行

剧情和导演有很大的问题。最好的新剧场版仍然是破。

45分钟前
  • K。
  • 较差

最后大家的退场情怀拉满,其他都极其平庸,过程处理远不如真心为你

50分钟前
  • 一只酸奶牛
  • 还行

观旧版时和同样披着宗教外衣的《魔法少女小圆》比较,觉得各方面都远逊于后者。如今看完新版觉得主题最相似的其实是庵野秀明前老板同时期的《千与千寻》。和当年贫穷的制作相比新版的阵容无比奢华,每一幅画面都十分精良,而剧情却没太大的进步,粉丝向属性十分明显,仍未成为我认可的佳作

55分钟前
  • 特立独行的猪
  • 还行

其实从《真心为你》之后,重启的剧场版我都当同人看了。《序》和《破》还能接受,之后的味道,我吃不太下去。 这么多年,最后一部更像是一个告别吧,片子拍得更直白了,制作水准更高了(但3渲2的镜头真的出戏) 里面给每个角色都有了明确的结局,但是这个结局真的不错吗,见仁见智吧。 只能说,这是片子对我来说只是一次告别,可能也是痞子自己的一次和解。仅此而已。 我不想说痞子已经江郎才尽,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在《真心为你》,甚至是《破》里就画下句点。 再次感叹,TV版和《真心为你》是伟大的艺术品,甚至他自己都无法复刻,而重启的剧场版,更像是商品。

57分钟前
  • 马德发
  • 还行

动画还可以这么难看啊。你喜欢以前哪个桥段,加量喂给你。绫波丽问“这个时候我该说什么”,经典吧,好嘞,问十次。温泉企鹅可爱吧,没问题,来二十只。请你做一张梗图,中间那个二号机上写“我的胃口”,围一圈量产EVA上面写“新剧场版:终”。当初变形金刚真人版出来的时候大家就狂欢,一连三四部审美疲劳了,才终于开始有人说事实:它变形过程完全没逻辑。其实卖拷贝的变腥金刚就是冲着美国大俗观众这个市场去的,原作对它来说只是个骗钱的噱头。本片也一样。那么多叫好声,都是舆论氛围的裹挟,从众什么的;硬要说好的就是没品味。210814|241230、31又看。先我一步成为大人、朋友们想拉我回来、只想与所爱重逢。遭遇重创正逢万家灯火、恐即将回归孤独、想到她一定在陪家人而且注定有缘无份,看到碇元度与唯重逢是唯一安慰。1改3

1小时前
  • Rorschach
  • 还行

随机抓10个打满分的eva厨,能有一个不照着维基百科给你把整个故事说明白了算我输

1小时前
  • ホノオル
  • 较差

2021年4月6日,从下午2点开始看,看到傍晚7点,睡着4次,中间用水喷了自己五六次,真的催困,明明睡眠已经足够充足了,但还是抑制不住的困意,太意识流了,前作全部都看过,不管是新老版动漫还是剧场版,EVA总能让我快速入眠,真棒。一星给结尾曲,一星给助眠效果。

1小时前
  • 半仙宋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