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家,家(音乐剧),The Family

主演:何弘宇,李梦珂,田依凡,李京旭,冯鑫垚,李雄辉,郭阳翰林,贺淑婧,范卫华,陈宁,王鹏,宋楠惜,金禹伯,阮晟昊,刘恩佳,卢佳,杨阳,陈美林,肇东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家》剧照

《家》剧情介绍

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根据巴金的小说《家》改编,它描写了五四时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通过觉新、觉慧、觉民三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及民主主义的觉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传奇王子奇异男孩2丽人归来加州靡情第一季盖塔机器人ARC与恶魔携手伏魔罗汉蓝裙子爱在囧途高个夜魔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第四季森林战士蝉男宝莱坞之不可能的任务我爱喵星人爱的二八定律相棒第21季反击第八季玩具总动员:派对恐龙极限17滑魂天地人情靡半生法网伊人埃塞克斯之蛇怒海红尘还是觉得你最好2第五指令是非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你的味道

《家》长篇影评

 1 ) 明明是音乐电影,却揭露封建家庭罪恶腐朽

都说文学名著容易改编成优秀电影,中央戏剧学院就出品了首部原创音乐剧电影《家》。

好久不见巴金原著改编的民国题材电影,而在6月15日即将到临时,何弘宇、李梦珂、田依凡、李京旭等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师生出演《家》通过觉新、觉慧、觉民三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揭露了五四时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及民主主义的觉醒,很有实验性和创新性。

中央戏剧学院历时多年精心打磨,并首次以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以电影的方式呈现,但故事和人物确实还原了巴金笔下的封建大家庭。

大少爷觉新受过新思想熏陶的“新青年”,被迫娶了瑞珏,同相爱表姐梅芬分离;三少爷觉慧和鸣凤相爱,却又称为一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18年版《家》对原有的情节、场面、人物等进行了删减、加工、提炼,用当代的方式对其进行诠释,也是大胆创新的地方。

何弘宇饰演高觉新结婚开端,他跟梅芬天各一方,有情人难成眷属,大段伤感的文艺唱腔,电影就营造出一种悲痛欲绝的氛围;不过,在闹新房一段,众兄弟载歌载舞调皮感,还有逼着新娘子的丫鬟唱歌,都有种插科打诨味道。

后面,故事不可避免走向悲剧,李梦珂饰演李瑞珏,田依凡饰演梅芬,冯鑫垚饰演鸣凤 ,各自眼神忧郁、悲愤俱全,都有流不尽的泪水,只能在忧郁、苦闷、悲伤之中红颜早逝,各种过程却非常写意,每一帧都牵动着观影者的心绪情感!

充分展现小说原著思想的同时,增添了新时代青年对感情和社会的认识与思考,冰洁赴美国参加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比利时布鲁塞尔第四届中国-欧盟电影节暨中欧青少年电影节,这让《家》可谓先声夺人。

封建家族的六个年轻人,一次次遭遇挫折,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倾诉了民众的呼声。

李瑞珏和钱梅芬的悲惨遭遇,看似直接原因几乎全部归结到那个懦弱无能、妥协屈从、任人摆布的觉新身上,实则是旧家庭旧礼教问题。

贯穿了20余首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歌曲,并呈现了中国本土极具特色的古典舞、民族民间舞,鉴现代舞的理念来强化肢体语言的表现,所以每个演员都要载歌载舞,这种难度也是很大的。

众演员能在独立舞台上熠熠发光,尤其孙猴子那段舞棍戏非常有亮点,将京剧加入这种音乐电影里,足见刘红梅导演追求的大胆突破。

刘红梅曾表示,音乐剧电影是中央戏剧学院在音乐剧本土化的创作道路上迈开的重要一步。

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音乐剧,关心国产音乐剧的发展。

我们如果设想觉新能够稍微抗争一下,事情很有柳暗花明的希望,不过《家》高潮戏就是众人对“封建家庭”抗争,凸显出青春勇敢追求理想的力量。

 2 ) 电影《家》定档6月15日 音乐剧初登大荧幕

近日,由中央戏剧学院出品,黄海电影股份、中视国影文化、云南华谊传媒联合出品的电影《家》宣布定档,将于6月15日登陆全国院线。

该电影改编自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同名作品《家》,影片聚集音乐剧编剧陈小玲、作曲戴劲松、导演刘红梅等主创,演员由何弘宇、李梦珂、田依凡、李京旭、冯鑫垚、贺淑婧、郭阳翰林、李雄辉、范卫华、陈宁等担任。

电影以音乐剧的形式再现了一段段在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与腐朽之下催生的爱情悲剧。

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和瑞珏、梅芬、鸣凤等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为主线,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新一代青年人反封建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这部电影的演员全部来自中戏的音乐剧系师生,他们表演功底扎实,歌、舞技术全面,都是具有极佳专业素养的全才演员。

影片呈现出的一幅幅时而唯美动人,时而忧郁无限,时而感人肺腑,时而令人叹息的剧情,每一帧都牵动着观影者的心绪情感随剧情的发展跌宕起伏。

该电影以音乐剧的形式初登大荧幕,也成了此片的亮点之一,加之故事主题明确新颖,扣人心弦,展现形式清新脱俗,在音乐剧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为纷繁多样的电影市场汇入一股清流,也为不断提高的大众审美送来清新、高雅、时尚的艺术陶冶。

音乐剧电影《家》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值得观赏的上品佳作。

6月15日请您陪家人一起去影院看电影《家》吧!

 3 ) 中国音乐剧前景无量但请不要甘于平庸

音乐剧电影使用后期配音这个事情我是不赞同的。

虽然目前来说只有12年《悲惨世界》做到了现场采音,但拜托后期配的对话和歌之间衔接能不能那么明显?

能不能不要用Tom Hooper les Mis close up的特写去拍后期配的音?

相信中戏的学生的声乐水平,可是后期配音可以修音唱不好还可以重录,我怎么知道他们是真的厉害?

音乐剧吸引我是在于它的真实性,歌是现场演奏,声是现场全开麦,表演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排练成果。

电影的形式虽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音乐剧这个艺术形式,但我所在的城市,一共就一家影院排片,一天就一场,我看的时候我和同样学音乐剧的女友包场,影片后我俩也是很失望。

还有一些更细致的问题,有时间再补充吧

 4 ) 评价电影《家》

作为国内首部音乐剧电影的导演,导演刘红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要拍音乐剧电影,是因为这类型电影在国内的关注确实相对较少。

但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风格类型电影,音乐剧电影应该要被更多的观众看到,也是满足大家的多样化需求。

不同于国外的音乐剧电影,这次拍摄音乐剧电影《家》,是整个主创团队经过思考之后的慎重选择,更多的是希望用音乐剧的形式去弘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也希望通过对《家》的改编创作,探索原创音乐剧电影的民族化特性。

《家》作为文学经典,深受读者的喜爱,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翻拍文学著作具有一定难度,处理剧情时,首先要在保留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不引起原著拥戴者的反感,又要让其在影片中找到新亮点看起来不枯燥乏味,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

通过试映会证明《家》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影片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的一段段或生动或凄美的故事引人入胜,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而现场我们也了解到在这部戏的创作中主创们的付出。

导演刘红梅介绍,这次在影片创作中,特意去研究了四川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当地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融入到电影里,同时也大胆地融入了摇滚音乐元素,将民族风格和时代性相结合。

而在舞蹈的部分,则大量吸收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和中国戏曲等的创作元素,也借鉴了现代舞的创作理念来强化肢体语言的表现。

据悉,音乐剧电影《家》已于6月15日全国院线上映,并将于6月赴美国参加迈阿密国际电影节,9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2018年第四届中国-欧盟电影节暨中欧青少年电影节,届时将为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增进中欧人民友谊搭建新桥梁。

 5 ) 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剧

第一次看音乐剧 对音乐剧不了解 无法评价 不过观众席貌似有大神 说融合了摇滚、爵士等多种风格 连连称赞作为一个看过《家》原著的人来说 就剧本、改编、再创作部分完成得非常好 原著以新、民、慧三兄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旧家庭专制对青年身心的残害。

电影在准确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上进行再创作,将切入点放在小说中女性角色上,即鸣凤、梅芬、瑞珏、琴上,并以鸣凤、梅芬、瑞珏的死将电影推向高潮。

电影忠实还原了觉新、梅芬、瑞珏、觉慧等人。

最令人惊艳的是觉新。

新婚之夜,觉新与周氏对话,最后觉新两次低头哈腰说这“我就来”,印证了小说中觉慧说的“作揖主义”。

只是将鸣凤性格改动得大胆一点,在鸣凤、觉慧第一次相处表白阶段,个人认为有些不妥,鸣凤应该是内敛、隐忍,这是她“底下人”的身份所决定的,所以她不会直白的向觉慧表白。

舞美方面也做得非常棒,很多细节能看出团队的用心。

比如鸣凤死前找觉慧,电影进行再创作将两人一个置于楼上、一个置于楼下,空间的距离拉开,暗合两人爱情的不可能,以及作为“上面人”的觉慧不可能完全理解“底下人”鸣凤的心理。

另外在觉新、梅芬的爱情线上,舞美给出了全剧最美的布景,突出了两人美但充满遗憾的命运。

除此之外,很多细节能看出创作团队的用心。

比如以巴金写的信开头,长兄的死正是作者创作《家》的动力之一,也是觉新的原型。

整部剧能看出团队的用心及诚意,在忠实还原的基础上又不落窠臼地再现了家的悲剧。

 6 ) 音乐剧电影《家》中国传统艺术与电影的完美结合

 《家》是巴金先生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开篇之作。

作品主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和瑞珏、梅芬、鸣凤等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为主线,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新一代青年人反封建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家》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中外读者的广泛喜爱,在1940年、1941年先后被吴天和曹禺改编为同名话剧,也曾在1941年、1953年和1956年三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作品登上大银幕,更在200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搬上了电视屏幕。

  音乐剧电影《家》的演员全部是来自中戏的音乐剧系师生,由中戏音乐剧系2013级学生和老师主演,由2014、2015及2016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友情出演。

他们表演功底扎实,歌、舞技术全面。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演员,来诠释和演绎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成长历程,穿越时空和历史,用青春致敬青春,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导演刘红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要拍音乐剧电影,是因为这类型电影在国内的关注确实相对较少。

但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风格类型电影,音乐剧电影应该要被更多的观众看到,也是满足大家的多样化需求。

  不同于国外的音乐剧电影,这次拍摄音乐剧电影《家》,是整个主创团队经过思考之后的慎重选择,更多的是希望用电影的形式去弘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也希望通过对《家》的改编创作,探索原创音乐剧电影的民族化特性。

  在影片上映之后,很多观众对于影片当中所呈现出来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导演刘红梅介绍,这次在影片创作中,特意去研究了四川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当地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融入到电影里,同时也大胆地融入了摇滚音乐元素,将民族风格和时代性相结合。

而在舞蹈的部分,则大量吸收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和中国戏曲等的创作元素,也借鉴了现代舞的创作理念来强化肢体语言的表现。

HQHRH���LVC 《家》是巴金先生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开篇之作。

作品主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和瑞珏、梅芬、鸣凤等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为主线,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新一代青年人反封建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家》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中外读者的广泛喜爱,在1940年、1941年先后被吴天和曹禺改编为同名话剧,也曾在1941年、1953年和1956年三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作品登上大银幕,更在200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搬上了电视屏幕。

  音乐剧电影《家》的演员全部是来自中戏的音乐剧系师生,由中戏音乐剧系2013级学生和老师主演,由2014、2015及2016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友情出演。

他们表演功底扎实,歌、舞技术全面。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演员,来诠释和演绎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成长历程,穿越时空和历史,用青春致敬青春,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

  导演刘红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要拍音乐剧电影,是因为这类型电影在国内的关注确实相对较少。

但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风格类型电影,音乐剧电影应该要被更多的观众看到,也是满足大家的多样化需求。

  不同于国外的音乐剧电影,这次拍摄音乐剧电影《家》,是整个主创团队经过思考之后的慎重选择,更多的是希望用电影的形式去弘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也希望通过对《家》的改编创作,探索原创音乐剧电影的民族化特性。

  在影片上映之后,很多观众对于影片当中所呈现出来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导演刘红梅介绍,这次在影片创作中,特意去研究了四川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当地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融入到电影里,同时也大胆地融入了摇滚音乐元素,将民族风格和时代性相结合。

而在舞蹈的部分,则大量吸收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和中国戏曲等的创作元素,也借鉴了现代舞的创作理念来强化肢体语言的表现。

 7 ) 在电影院看了场音乐剧,这部电影给了我太多意外

电影院太传统了,或者说国产电影的形式太传统,不算去年《爱乐之城》和年初的《马戏之王》,有音乐、戏曲元素的电影屈指可数,除了《如果爱》和《华丽上班族》,甚至想不到什么和音乐沾边的电影。

当然,这类题材也不是很受观众欢迎,《华丽上班族》票房折戟,《爱乐之城》扛着奥斯卡的大旗取得不错的成绩,《马戏之王》也没有达到预期。

那么创作这类题材的电影,肯定是出于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作为电影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刘红梅导演的《家》就是这样的作品,同时也填补了音乐、戏曲类电影的空白。

确切的说,《家》是音乐剧电影,由中央戏剧学院出品,刘红梅执导,何宏宇、李梦珂、田依凡、贺淑婧等人主演,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名字稍显陌生,其实他们都是中戏响当当的实力派。

这部电影根据巴金的小说《家》改编,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放在第一位。

看这部小说时我刚上高中,至今刚好过去差不多20年的时间,但对于人物塑造和故事都记忆犹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会褪色,也不会被遗忘。

小说描述五四时期成都的一个大家族,觉慧、觉民、觉新三人把不同个性,最终不同命运,封建家庭的罪恶和腐朽、封建制度对声明的摧残都描绘的淋漓尽致,而青年们反封建斗争也让人心情激荡。

因此,尽管是音乐剧电影,基于小说改编的《家》有扎实的故事、起伏跌宕的命运转折、以及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这也是电影让我印象更深的两个地方。

小说有小说的优点,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力信马由缰,电影有电影的长处,在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和小说相互印证,导演对剧情节奏的把握,以及每个情绪点的烘托都恰到好处,比读小说更有感染力。

而在角色上,形象具化了之后则增强了对其的认知,何宏宇的高觉新,李梦珂饰演的李瑞珏等都非常出色。

其实从艺术价值到表演的难易程度来说,电视剧、电影、话剧音乐剧是逐渐升高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有艺术追求的演员,可能演电视剧片酬很高,但到了话剧只是象征性的收劳务费,因为这对他们来讲是表演艺术的尽情释放,也是对自己很大的挑战。

很意外,《家》中的青年演员们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组成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小群戏,这也是和传统电影的不同之处,可以更直接的感知到演员的表演。

让我略感困惑的是,不太清楚音乐剧电影的创作方式,是像一般音乐剧那样,在舞台上即兴表演呢,还是像传统电影那样,一场戏会反复拍很多遍?

从《家》中,还是能感觉到很多音乐剧中即兴表演的意味,不管是哪种拍摄方式,对于演员们来说都非常难得了。

当然,音乐剧电影不是没有缺点,受限于舞台,置景和镜头运用都较为单一,不像传统电影有那么多变化和有趣,但单一的场景,反倒更有益于观众沉浸到故事和演员的表演中,算是有利有弊吧!

另外,服装和美术都有很高的水准,也能感觉到确实下了不小的功夫,特别是在服装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上,不但符合角色形象,也和场景的气氛相统一,起到了情绪传达的作用。

看电影《家》,其实相当于看一场100分钟的音乐剧,但一张音乐剧的票动辄数百、上千元,这样算起来,几十元的电影票是相当超值了。

音乐剧电影太少人拍了,能有一部上映实属不易,也是很难得的机会,希望能有尽量多的观众到影院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到更多的导演投入到这一类题材的创作中来,要不然,我们在影院就只能看到越来越多味同嚼蜡的传统电影了。

 8 ) 用唱念跳的载歌载舞,赋予经典新时代华彩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反反复复被人排演,形成一次次轰动效应,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有着挖掘不完的艺术矿藏。

巴金的小说《家》绝对就是这样一部旷世杰作,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已不知有多少版本的话剧、电影、剧集先后上演。

而今,刘红梅执导的这部《家》,不但填补了中国没有音乐剧电影的空白,还以载歌载舞的样式,赋予这部名著新奇的魅力。

任何一部名著拍成电影都需要删繁就简。

这部《家》也是例外。

既忠实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对原小说的情节、场面、人物、话语等都进行了适当裁剪、加工提纯,使之更符合当代观众的观赏口味。

而作为中国首部音乐剧电影,其展现出舞台与实景相结合的特色。

声光电的配合之下,一幕幕舞台场景在巧妙转化。

参演的演员们通过歌唱表演与台词述说、舞蹈动作与肢体语言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

本片发挥出音乐剧善于抒情的特点,将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情感关系,作为重点表现的线索,再现了一段段在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与腐朽之下催生的爱情悲剧。

影片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和瑞珏、梅芬、鸣凤等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为主线,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青年人反封建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具体说来,影片是以演员们的唱、念、跳来诠释角色的性格与遭遇。

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尽善尽美,皆能体现出剧组的用心。

舞台场景随着剧情不断变化,或鲜红,或明亮,或灰暗,虚实结合中,展现梦境与现实的剥离。

演员们的自唱与独舞、双人唱与双人舞、合唱与群舞,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时而哀沉,展示角色们的或柔情蜜意,或顺从无奈,或悲痛愤怒、或挣扎反抗,无一不牵动观者的心。

为委曲求全一生的觉新,思想进步的青年觉慧,俊俏而又倔强的丫鬟鸣凤,温润如玉的太太瑞珏,一个个人物都被演绎的出神入化。

故事有着极强的舞台表现张力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架构得。

讽刺、感伤、愤怒、抗争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开篇大少爷觉新的包办婚礼。

舞台上大红灯笼高高挂。

觉新放弃了深爱着的梅芬,娶了根本没见过面的瑞珏。

懦弱的觉新委曲求全、忧郁梅芬的痛苦煎熬、贤良的瑞珏逆来顺受。

三个人的独唱,被在画面上有机交融,显示出三个人的婚姻悲剧在上演。

其后,克安、克定等长辈为老不尊,来搅闹洞房花烛之夜,他们如同群丑唱着油腔滑调、显露出他们奸懒馋滑的丑陋不堪。

丫鬟鸣凤的被逼出嫁而自杀一段,极具艺术感染力。

冯乐山用异常滑稽的唱与跳,来调戏年轻貌美的鸣凤,老色鬼的形象跃然而出。

而画面上的乌云滚滚,衬托鸣凤被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处境。

冯乐山对美色垂涎、陈姨太的恶意利诱、高老太的专横冷酷,先后投身而鸣凤拒绝来当小老婆,其歌声有着哀转久绝的凄凉,其舞蹈显示内心的悲痛欲绝。

最终用投湖而亡来控诉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

那盛开鲜艳的荷花,昭示其在淤泥中不染的高贵灵魂。

诸如上述令人印象颇深的段落在片中比比皆是。

片中的歌唱不但以歌剧、摇滚、爵士等西洋音乐来展现角色们的咏叹,还融入了川剧等中国戏曲元素。

而在舞蹈方面则是以现代舞基础,吸收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的某些特色,来强化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换言之,影片有着中西合璧之妙。

参演的中戏音乐系师生,则表演异常扎实,歌、舞技术俱佳,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而这部音乐剧电影《家》的出现,无疑是为纷繁多样的电影市场汇入一股清流,可让人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9 ) 时代青年的觉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音乐剧电影《家》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

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一样被封建的旧势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泪形容憔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法反抗的只能自我了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样,我真真希望她可以和觉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

如今这个年代看新青年的觉醒,实在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当年的女子剪发尚且被卫道士们批得一文不值,惶论主宰自己的人生,自主寻找生命的另一半。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凭借个人的力量和整个传统风气对抗,又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更进一步说,即便是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革新者,在茫茫浓雾中也容易失去方向,那条正确的,可以创造新世界、打破旧瓶颈的道路在何方呢,他们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手中又无拐杖可依附,人生是迷惘的,爱情就更被缩小成点滴的泪光,悬在心上,不悲痛的时候不被想起。

巴金曾经说过性格懦弱的觉新有他大哥的影子,这三兄弟中,我最讨厌的,也正是觉新。

名字里倒有一个“新”字,思想处事却一点不新。

他总说他是牺牲了幸福换来家庭的平静的,可他的决定却让梅、他的妻子和他三个人都同样的痛苦,这样的平静能算是平静吗?

梅表姐已被硬生生的拖离人世了,下一个受苦的人又会是谁呢。

觉新就是鲁迅黑房子里被唤醒的人,无门无窗他无法逃脱,倒不如在昏迷中悄悄死去的人幸福。

这个绅士的家庭已经走到没落的边缘了,觉新也明白老太爷的强势、朱门的繁华不过是烟花落尽前最后的绚烂,他却想用尽全力拖延那一刻美好,多么卑微的心愿,多么徒劳的挽留。

觉慧的热情和鸣凤的爱慕点燃了黑夜里的火光,可惜我们的觉慧生在这样一个动荡多灾的年代,青年的责任感使他把对爱情的关注降到最低,终于,鸣凤不甘做个百岁老头的妾香消玉陨了,觉慧徒然在她投湖的岸边游荡,难道是想收集鸣凤消失前的点滴温度吗,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死于如此荒唐的绝望;那个悲凄的时代,到底埋葬了多少活泼爱笑的灵魂呢。

许多人都说,看到鸣凤投湖的一段哭了,我只觉得心有凄凄焉,摆在面前的,无非就两条路,嫁人或者去死,苟活着或者期待下次轮回,那还不如期待轮回更好。

觉慧的悲凄没持续多久,他又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去了,也许这就是命运吧,历史长河里不乏为爱受尽千般苦楚的男男女女,如晨星一般显现又消失,唯有抛下儿女情长的,才被称作真正的英雄。

你说英雄无情太伶仃,可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啊。

这部电影和现在很多商业电影不同,不粉饰太平,不作壁上观,苦和痛,旧事物消亡前的挣扎新事物出现前的牺牲都一一显现;可是,他仍然是充满希望的,虽然迷雾笼罩的前方,但是因为有了这些充满热情的青年才有了希望,才给了现在的我们现在的自由与美好,才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10 ) 中国原创高雅艺术领先于世界

建国以来,巴金先生的名著《家》经过了历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在影视和戏剧舞台上不断的展现出精彩的表现。

这次,中央戏剧学院刘红梅老师带领的艺术系精英团队精心打造的音乐歌舞剧电影《家》,以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这部电影是一次伟大的创新,看过之后对中国的高雅艺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有了一种更深刻的体会。

这部创新电影,深刻的诠释了巴金先生的《家》的艺术内涵,痛快淋漓的鞭笞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压迫和奴役,深刻的刻画了被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受到的双重压榨。

尤其是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青年一代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在追求幸福生活中受到的摧残。

该部作品在故事架构、演员艺术表现、音画配合以及颜值各个方面都是一流的水平。

看过的观众无不被剧情深深地感动而潸然泪下,充满了对旧社会统治阶级无比的仇恨。

这部电影无论从艺术水准还是意识形态两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

提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这部作品,大家更加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保持信念坚决捍卫劳动人民来之不易的领导地位。

《家》短评

演的都不错,结尾有些潦草

4分钟前
  • 越见春和
  • 力荐

两分钟后

9分钟前
  • 在周六
  • 很差

2021.07.19

13分钟前
  • 因酉
  • 很差

音乐剧的形式很有意思,看着挺感人的,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太承重了,尤其是女性家本应该是个温馨的地方,可以开开心心在一起,聊天的地方

18分钟前
  • 记忆
  • 推荐

想看都去买票

22分钟前
  • 北京观影团

他们的父母太草率了!

27分钟前
  • 丹丹
  • 还行

李京旭小哥哥请继续加油!

30分钟前
  • 年逝
  • 推荐

这个太棒了

34分钟前
  • 力荐

让人耳目一新的歌剧和舞台剧的结合体!每个演员歌唱的太好听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36分钟前
  • Noora
  • 力荐

何以为家

41分钟前
  • 韩小鱼
  • 还行

震撼到了

45分钟前
  • 亦威
  • 力荐

戏剧改编的舞台电影?一般般吧。

50分钟前
  • 我已隐身
  • 还行

悲剧,说到底还是旧社会的错

51分钟前
  • 阿妃
  • 力荐

“这爱恨的家,让我要出发。”

55分钟前
  • LT_0424
  • 推荐

能看出舞台版应该是不错的作品,但作为电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适应电影这个载体。

56分钟前
  • 普通人.
  • 还行

电影里原创歌曲都很不错,演员们演唱舞台表演功底都很不错,不少片段让人惊艳,不愧是中戏音乐班的学生!当然作为电影来看,观众们可能觉得这部更像是一部舞台剧,毕竟主要场景全部是在舞台上完成拍摄的,更期待能看到现场版!(观众的确很少,文艺小众电影仍然需要培养观众)

59分钟前
  • 得失寸心知
  • 推荐

4.5 好

1小时前
  • 大梦一场
  • 推荐

路上随意在优酷打开的,没想到是音乐剧。本身《家》原著故事是很好的,也有很多面,音乐剧要截取主心人物还原需要把握好。主线原来还是长孙和他两个爱人的故事,主题可能是新旧社会对女性地位和权力的挖掘,但是中间有一些片段如社会环境变化、新青年觉醒等等,篇幅可以缩减一下。把多点时长给目前有些强拉的尾声曲,会更符合我的期待。

1小时前
  • 繁解
  • 还行

舞美超棒

1小时前
  • ok
  • 力荐

5分 个人觉得歌剧表现比较高亢激烈 而剧本家是沉闷的腐败的低落情绪 不搭 但现场很多人觉得好

1小时前
  • yankuang151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