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藏在本届戛纳一种关注里的瑰宝。
故事简单粗暴,世界终结,人类毁灭,文明倾覆,一只黑猫和一群生灵寻找彼岸。
从电影第一镜开始——一双映在水洼里浑圆如MINI前灯似的眼睛——心就化了,彻底沦陷在一只《少年猫的奇幻漂流》里。
装在诺亚方舟故事里的吸猫大片,猫儿带领观众经历它的九死一生,深入但丁神曲一样的史诗壮游之中——躲避鹿群的怒蹄、经历海啸吞没森林,扬帆穿越废都,桅杆刮下它金色的碎屑、直到在透纳油画的怒海危涛之中颠扑不破,沿途收留在大水中逃生的各种小动物,从相互争执对立到互相信赖依存,电影的最后一镜是一排浑圆的大小眼睛映在水洼里,它们默默陪伴着搁浅的鲸鱼。
拉脱维亚导演金兹·兹巴洛迪斯骨灰级铲屎官的身份败露无遗,真是曾把自己化在毛朋友身上过才可以把它们刻划得如此生猫活狗,尽管只有动物,却充满人性。
幸运的是,团队没有足够的预算来升级动物皮毛肌理,因此它们保留了CGI线框模型创建时手绘形象,没有照相写实,却留下了创作时的体温,幸运的还有,电影没有让动物们进化出对白,它们用吠叫啼鸣传递心流,犹如传达神谕。
人类不知何因灭亡,留下很多遗迹,潮水袭来,不同的动物在自然灾害下生存法则代表了不同类人群的价值观和性格特征1、蛇鹫:救助和保护猫咪的蛇鹫反叛同类,被同类族长殴打损坏翅膀并逐出群体,没有能力再飞行了,这个非同一般的蛇鹫掌握了帆船的航向,对它认为不应该救助的贪婪的狗群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在同船动物的哀求下还是选择放弃了,它有坚定的目标,就是航向到最高的山顶,去选择自己的归宿,最终它被天地升华带到了天堂,这个蛇鹫代表着一群有着强烈的是非观念和坚定不移信仰的人类。
2、狐猴:贪婪自私的狐猴,即使大水漫贯也不愿意放弃家园,最终还是因水豚将它的家当搬上船才依依不舍离开家,而狐猴的族群更是由无知贪婪之流组成,死守一堆即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所谓财宝,对着镜子等不明事物围观发呆,这只与大家一同逃难的狐猴开始还是贪恋族群,但考虑与大家结下的生死情缘,还是跟随这个小团队放弃了族群的舒适圈。
它代表着从无情自私中觉醒的人类。
3、黄狗:一开始跟着自己的族群奉行打砸抢的路线,对猫咪偷食己方捕获的鱼展开大肆围剿,但它与猫咪一同脱离险境,有了强烈的认同感。
哀求蛇鹫救下自己的同类后,这些粗鲁贪婪的狗群同伴瞬间就将猫咪从河里捕的鱼全部一扫而光。
在它们一同救助即将掉到深渊的水豚时,狗群突然发现一只兔子随即放弃救助,一哄而散地追兔子去了,将水豚处于更危险的境地,好在黄狗没有同流合污,还在坚持与大家一起完成水豚的救助,代表着那些放弃丛林法则脱离野蛮族群的人类。
4、鲸鱼:总是在猫咪危难时刻救助它的族群,它们高大威猛,但内心无比善良,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而潮水褪去时它又被搁浅在高山,猫咪凑过去表示同情和感谢,影片最后的彩蛋看到鲸鱼又能在水中翱翔,结合最后又看到鹿群在奔跑,说明二次涨潮的来临,鲸鱼又能回归大海了,可以看出导演还是希望好人有好报的结局。
5、水豚:也是温顺善良的族群,帮助收集香蕉食物,可惜猫咪不吃香蕉,帮助狐猴搬家,下雨给猫咪腾出空间,被困山涧时猫咪为救助它差点掉下去,它能一口将猫咪叼住,属于管家型温顺善良的人群。
6、猫咪:小心谨慎地对待外界一切事物,做事独立,我行我素,面对困难努力克服,猫生旅途中遇到了更多的帮助和关爱,使得猫咪从孤独的个体逐渐融入温馨的集体,但自身的修养还是欠缺,所以没能随蛇鹫升华,但这个互助友爱的集体让它们共同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未来。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不管是民族和种族,很多人是因为价值观而走到一起,从而放弃自己的族群,他们有正义、有爱心、有帮助、有协作,面对未知的风险团结起来、各司其职、力量才能强大。
不知是口音还是哪个片段的信息以为导演是法国人,结果一查才知道是拉脱维亚人。
可能因为该片首映在法国吧。
此片是用blender渲染制作的,渲染仅用了两个月。
听到这的时候稍微接触过相关软件和制作的人都沉默了。
可能有的人想的是,我行我也。
导演说他不太擅长写人类的对话,所以这次选择了没有人类的存在,就可以舒适的规避掉这个短板啦!
有人点评道非常欣赏导演没有将里面的小动物们拟人化,而是让他们保持了和原本真实兽性更接近的行为和表达。
为什么是卡皮巴拉?
导演说整个制作团队(具体数字忘记了大概不超过20个)一起提名了的动物种类,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导演自己猫狗双全,就选择了猫狗。
尤其是曾经在2012年制作过一个短篇动画电影讲述的就是一只怕水的小黑猫的经历。
这里我查到应该是指Aqua,感谢导演没有坚持这个抽象的画风,让我们看到Flow中如此灵动的小猫。
Aqua海报卡皮巴拉的选择也是很随意的拍脑袋,因为这样的事件中需要一个相对粘合剂一样的存在,卡皮巴拉是一种性格稳定的动物比较适合这个角色。
长腿鸟是非洲的蛇鹫 (原话是secretary bird我当初错听成sacred bird以为是神话中的动物毕竟也比较贴合它的神秘消失)。
它的结局是整个创作中唯一导演用了比较抽象寓言式的方式呈现的。
有意思的是当初写脚本到这里的时候导演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毕竟嘛,是个连人类对话都很苦手的家伙,于是他开始先去搞音乐了。
没错本片中还有大量导演自己闯做的音乐。
虽然最终很多的作品是和专业音乐人合作的,但导演在以往的创作中就以一人小作坊的形式大量使用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这次他在写出一些玄而又玄的音符之后,似乎就找到了处理长腿鸟的归宿的方式。
这里有人解读是归西了,导演竟然实诚地回答道,因为它被部落抛弃身体也受伤,所以最后它自己放弃了。
掺杂一下个人的感触,长腿鸟总给我一种宫崎骏千与千寻小白龙的感觉。
哦导演在被问道受什么电影作品或导演的影响(该提问者也许是想摆弄一下自己的知识底蕴罗列了很多导演和作品的名字),他表示有宫崎骏,但是更多的并非动画作品,他个人很喜欢一些人演的电影。
只不过他不擅长写对白所以没有画人。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神秘的巨大猫猫雕像,被淹没的城市。
为什么有那么多猫的雕像啊!
观众里的狗奴狂怒道。
导演无奈笑了笑,可能就是有个孤僻的艺术家太爱猫了就躲起来搞了很多猫猫雕塑。
他本人也是很爱狗的,但是狗还是比较社会化的,所以电影里也呈现了社会化的动物比如狗和比较独立的动物之间相处的趣味。
而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对2012年Aqua的延申,怕水的小猫能不能克服对水的恐惧,又或者有什么新奇的体验?
这部电影非常的美,虽然没有对话但是内容却非常的丰富。
可爱可能只是它最显而易见的优点。
而这种只属于人类的失语,更让那个后人类文明的归还予大自然的世界显得那么的旷阔,喧嚣,美丽得让我这个生而为人很抱歉的观众感到很,落寞。
是的我在观看的过程中80%的心情都随着黑猫小队的境遇而起伏,但总有那宕开的一抹20%的思绪浸泡在无边的寂寞里。
说不清道不明。
就好像看到鲸鱼搁浅而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却在片尾看到导演有意安排的海平面跃起的鲸鱼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堵在胸口。
这是一部任何人类我都会推荐去看的电影。
仔细想来似乎很少有这样的作品呢。
刚从电影院回家。
看完《猫猫的奇幻漂流》的那一刻,我就决定回家写这篇观后影评。
我超爱,简直可以登顶我个人榜单前xx名的程度。
剧透预警。
故事很简单,一只小小黑猫在林间漫步,它捉鱼、跳跃;背景是风景优美的森林、小溪。
几只狗狗过来捕鱼,小猫捡漏,被狗狗追赶。
突然,洪水大爆发,平静被打破,自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被洪水淹没的世界,房屋、树木、最高的雕像也被淹没。
黑猫在逃亡中登上了一艘帆船,这只帆船上竟然有一只水豚。
黑猫和水豚便开启了一段奇幻的漂流之旅。
在旅途中,狐猴、蛇鹫、狗等动物也纷纷登场,动物们的互动故事是电影的主体。
故事的最后,洪水退去,土地、树木像是从地底被推上来一般。
森林被重建。
整体感觉像是动物公路片。
也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很多相似之处。
电影中途数次流泪。
我好像做了一场深度冥想。
洪水泛滥,水面一点一点淹没旧世界时,好像把我内心坚固的限制性信念也尽数淹没。
风暴袭来,孤零零的小帆船在海面上漂泊,我如此具象化地体验到生命的灵魂暗夜。
蛇鹫在封顶仰望,纯净的眼睛,天空中神性的光与洁白的蛇鹫融为一体,此时电影进展到中后段,十分入戏的观众们,仿佛也进入了这段冥想的最高潮。
最后,世界再次颠覆。
树木犹如巨兽拔地而起,洪水急速退去,土地如此强硬地浮上来,犹如势如破竹的崭新文明。
最后的镜头,是小动物们对着地面的水洼看着自己的倒影。
银幕前的我,也如此崭新。
1.黑猫-灵动小黑猫是灵动的。
我在观影时一直在想,主创人员如何把握小猫的动物性与人性的比例?
这是一个影响到观感的重要问题。
猫性多了,就不能形成一个值得称道的、连贯的故事。
人性多了,被赋予很多人的特征,反而矫揉造作、油腻尽显。
我很好奇编剧导演会如何把握。
前半段,黑猫一直是一只动物性的小猫。
在滔天洪水中求生,胆小可怜,面对天灾时顺应生存本能。
甚至水豚都比小猫更具人的特质(比如拖拽狐猴的篮子,把狐猴带上船,救了狐猴)。
看着看着,我逐渐放弃了揣摩这一比例的心思。
后半段,我不再认为这只小猫应该具有人性了。
它是一只100%的小动物。
只是,就像人群中也会有几个特别聪明、特别灵动一样,这只猫,就是一只灵动的小猫。
灵动的小猫也会有好故事。
我不该以人性为褒扬的标准来测量它的本质。
(后期他还学会了抓鱼和潜水)只是我们站在它的视角来经历故事,多少少了一点旁观的色彩。
我可能反而会花更多篇幅讲讲其他的角色。
2.蛇鹫-神性故事的高潮,毫无疑问是蛇鹫升天。
蛇鹫是近似于神的存在。
世界各种主流宗教对神明的定义,与这只蛇鹫的生命路径都如此契合。
诞生于芸芸众生,洁白如许,心如澄明。
影片的一开始,就救助黑猫为代表的有灵性的生命,正如佛祖保佑众生,上帝怜悯人类。
中途,为了捍卫灵性生命,被同类残害,折断翅膀,再也无法飞上青天。
蛇鹫被断翅后,挣扎着扑棱翅膀、试图追上已经高飞的群体时的身影,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这是属于蛇鹫的灵魂暗夜时刻。
我查了一下,蛇鹫其实不算群居动物。
一般都是出双入对行动的。
而电影里却把它们塑造成宛如黑猩猩般等级分明的群体:一群蛇鹫是一个部落,首领是一只高大优美的雄性蛇鹫。
救助黑猫的蛇鹫因捍卫黑猫与首领发生争执,被踩在爪下。
首领轻轻示意,部落中的部下就过来执行了严酷的刑法:一边一只,把蛇鹫的两个翅膀踩断。
我想编导忽视蛇鹫的非群居本性,塑造这样的高度集群化的场面,也是大有深意。
成神的第一步,就是反抗权威,被属于自己的群族抛弃,重建身份认同、重建对万事万物的信念,把自己本来神之心上蒙上的灰尘擦干净,自然而然就得道升天。
蛇鹫成神的时机也很值得探究。
我查了耶稣和东方神明成神的资料:“耶稣在成神前夕,即他被钉十字架之前,经历了极大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挣扎。
他在客西马尼园中独自祷告,请求上帝将苦难的杯挪去,但最终仍表示愿意顺服上帝的旨意。
此时,耶稣面临着极大的孤独和压力,他的门徒们在关键时刻睡着了,无法给予他支持。
此外,耶稣在成神前夕也经历了对自身身份的怀疑和试探,但他始终坚守信仰。
”成神当下的情境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时,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孤独。
他在十字架上喊出“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这句话反映了他在那一刻感受到的被上帝遗弃的痛苦。
然而,正是通过这一牺牲,耶稣完成了救赎人类的使命,成就了上帝的旨意。
”在东方神话中,神明成神的过程往往充满挑战和磨难。
例如,许多神明在成神前夕需要经历严格的修行、渡过劫难,甚至需要完成某种使命。
这些经历通常是为了考验他们的意志和能力,以确定他们是否具备成为神明的资格。
成神的当下,东方神明往往经历了某种形式的升华或觉醒。
他们可能会获得超凡的力量、智慧,甚至能够突破生死的限制。
例如,一些神明在成神后能够自由穿梭于不同的世界,或者拥有改变自然的能力。
然而,成神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解脱,他们仍需肩负守护世界或维护秩序的责任。
”耶稣与东方神明在成神前夕都经历了极大的考验和磨难,但他们的成神过程和意义有所不同。
耶稣的成神是通过牺牲自己完成救赎使命,而东方神明的成神更多是通过修行和突破自我。
在四只可以称之为“庸俗众生”的狗狗被救上船后,与狐猴发生争执。
风暴袭来,蛇鹫是在此时飞向地面,登上一座高峰的。
这里,我看的时候理解为蛇鹫为了保全船上的其他人,自己飞走减轻载重(但是想想这样的舍己为人也过于中式煽情),后来又觉得可能是“完成了救助众生的使命”,可以回到它的天空中去了。
我无法确定,之后我会再看看其他人的影评,有见解的读者也欢迎赐教。
3.狐猴-恐惧与成长普通生命的成长与进步。
狐猴似乎与很多普罗大众很像。
恐惧是支配行为的主要动力。
不停地把东西放进框中,又不停地被其他动物打翻在地,然后在新的镜头中,狐猴的框又是整理好了的。
天知道他为了维持框里的东西花了多少工夫。
这像不像疲于奔命、追求糊口或追求更多财富的普通人?
狐猴一开始怕水豚,水豚的力拔山兮能把他的全部财富都拉走。
后面出现任何新动物的时候,弱小的他都很警惕。
他怕各种动物。
他试图取得同类狐猴的认可。
这里有2个场景:一是他们在行船中遇到了另一船狐猴,the狐猴看见他们的时候非常非常兴奋,把他们叫上船,希望他们能接纳自己,回到狐猴群体中。
甚至拿出自己宝贵的镜子给他们看,试图争取一点社会地位。
但黑猫等其他动物把他的同伴吓走了。
狐猴们离开了,the狐猴的脸上充满了不被群体认可的失望。
二是洪水消退,地面出现的时候,他意外逃出船,还带着自己的珍宝,镜子虽然被摔碎了,但是足以让他在狐猴群体中,坐在最高位、最中央,被一群同类团团围住。
他在此间的社会排序是第一。
他渴望合群,渴望自己在群体中有名望、有财富。
正如普罗大众,认可世俗价值,并削尖了脑袋,努力迎合价值观,赢了耀武扬威,输了就为强者马首是瞻。
狐猴最珍爱的2个东西,一是被麻绳捆绑的球,被意外扔进水中;二是那面镜子,最后也被狗群争夺弄碎,冥冥中也带着一丝说不上来的悲情,似乎暗示那么拼命获取什么的那些人,最后往往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狐猴的人物弧光在于最后,黑猫找来,问他同伴们的下落,狐猴此时已经凭借镜子成为群体之首,胆怯懦弱的他此时何等风光,他假装不认识黑猫,不愿意放弃之前的人生中从未出现的风光。
但是黑猫走出去的时候,他还是追了上来。
他放弃了这一切,要带着黑猫去救船上剩下的动物。
这个角色,于是丰满立体起来。
4.水豚-依靠水豚是什么呢?
可能受到简中互联网对“情绪稳定的卡皮巴拉”豚设的影响。
我觉得电影里的水豚真是意外地活跃。
会上岸主动救助狐猴,会主动咬住香蕉树枝来获取食物,会在危难时刻掌舵开船,也会请求蛇鹫让无辜的小狗上船。
但水豚确实是善良老大哥或老大姐的形象。
5. 金毛-简单质朴我觉得主创团队对狗有很深的成见。
其他几只芸芸众生狗,属于愚钝的动物,完全被本能驱使和支配,没有任何成长。
金毛狗呢,虽然有着主角光环,但是也太傻乎乎了吧。
不过,他把皮球放在蛇鹫脚边,让蛇鹫扔、他去捡,这是完全把蛇鹫大人当做主人了啊!
后面好像还把谁也当主人了来着?
狗子真的很抖M。
但是狗狗开心时会快乐地转,会舔其他小动物,单纯、快乐、善良,在野兔的诱惑和群体压力面前,依然坚持救助自己的同伴,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6.鲸-灵性与智慧鲸,在很多电影里,往往会是救主角一命的那个“救世主”。
而且他对其他反派的压制往往是降维打击类别的。
小鲨鱼咔哧咔哧咬人,鲸、巨大的、静谧的、神性的鲸一出场,仿佛是大自然的神使来执行他的使命一般。
我也查找了一些鲸的暗喻:“鲸鱼因其庞大的体型和深海生活习性,被视为拥有神秘力量的存在。
例如,在北欧神话中,鲸鱼是海神波塞冬的坐骑,象征着海洋的神秘和力量。
在因纽特神话中,鲸鱼是骗子之神创造的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其与神性的联系。
”在《圣经·旧约》中,先知约拿被鲸鱼吞入腹中三天三夜后获救,这一故事象征着重生与救赎。
鲸鱼因此被赋予了“重生”的象征意义。
鲸鱼的死亡(鲸落)也能在深海中创造出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死亡中的新生”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再生。
这在电影里也有格外明确的表现:洪水泛滥,天灾近在眼前,但巨大的鲸得以出现;洪水退却,世界重归宁静,但鲸被困土地,无法动弹,身体逐渐焦渴干燥。
鲸鱼被认为是海洋中最具智慧的生物之一,它们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的情感智慧。
在许多文化中,鲸鱼象征着智慧、灵性和内在的指导。
(我强烈怀疑主创人员很懂身心灵)。
鲸,在这里似乎相当于高维智慧。
这仿佛告诉我们,无论陷入怎样的险境,高维智慧面前,它们都只会显得无比可笑,就像克苏鲁怪物根本看不见弱小的人类一般,高维智慧也根本看不到任何我们纠结的焦虑、痛苦、不安。
与鲸对话,就等于和内在的灵性世界对话。
7.母性整个电影,我认为充满了母性主义色彩。
母性世界的核心观念通常围绕着“母性”的特质展开,如孕育、滋养、包容和保护。
这些特质不仅体现在人类母亲的角色中,也被扩展到自然和宇宙的层面。
如果说现代科学、优胜劣汰、有条件的爱和关注、人定胜天、改变,是一种父权社会的文明,那么母权社会代表的,就是另一种更神秘学的方向。
母性的本质,是一种内在的灵性力量,象征着直觉、同情心和内在的智慧,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是不可知论,是敬畏,是顺应自然。
这种灵性力量与自然紧密相连,正如电影中宇宙洪荒的变迁……强调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实现心灵的觉醒和成长。
这个话题说多了内容会很多。
我们看这样的电影为何解压?
是因为现代社会是父权社会(中性意义,不是只现在的男女对立,指整个社会氛围)。
而阴阳平衡确实是比较舒适的存在方式。
母性文艺作品正是缓解父性社会的清热散。
平衡一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给人带来的各种压力。
写了这么多,我觉得真的很值得一看。
风景很好,看看仿真风景也能实现“大自然20分钟效应”吧(我觉得)。
也很解压。
引起了我很多很多的思考,甚至今天写下来的不足一半。
希望今后能慢慢分享。
另,因为只看了一遍,细节处会有误读、遗漏,或者我解读比较主观,请见谅。
欢迎一起讨论。
好久不见一部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剧,电影诞生的目的在于通过多重影视化手段突破人类的想象,结果基于各种商业考量,往往螺狮壳里做道场,还是在讲人类之间相互倾轧和帮助的故事,终于有一部可以抛弃人类,以小黑猫为视点展开。
变成猫才发现,原来离开了武器傍身,完全依靠体型和力量,狗可以欺负猫,遇上蛇鹫,张开一米三的翅膀,压迫感极强。
本片连拟人化都不要有,猫就是猫,天性怕狗,跑起来感觉没有狗快,有点吃力,可以灵巧地钻过倒下的树干,狗被拦在原地,还能轻松爬上高台,钻进破碎的圆形玻璃,躺在床上休息。
大洪水一来,晃动的镜头,在水里飘摇的小猫,外面的观众似乎和它共振,同样感受到水漫过胸腔,无法呼吸的挣扎感。
虽然主角没有人,在没有人存在的世界里,仍然可以找寻到某种人类踪迹,谁修建精巧的房子,猫咪神的塑像,没有完工的阶梯,路过一只人类的手和一张严肃的脸安在一个硕大的头上,到达天柱前,拐过惊险的弯,两旁是和威尼斯一样繁复华丽的水上建筑,谁修建了它们。
水豚是最先上船的动物,他充当船长的角色,也许到了大洪水的末世,能够生存下来的是心宽能睡的人,无论前方有多大险阻,它都能保证充足的休息。
这艘诺亚方舟的第二个船员是小黑猫,它胆小又敏感。
水豚邀请了第三个船员,一只贪恋珍宝的狐猴。
等船驶到一处岸边,金毛不请自来,它以黑猫的朋友自居。
蛇鹫是被迫上船的,它在本族首领面前保护了黑猫,被同伴踩断了一边翅膀,被迫离开群体,成为船员。
动画片情节虽然有点平,但其中有微小波动,小猫被狗追逐,掉入水中,被蛇鹫抓到空中,蛇鹫之间的打斗,都会配上律动的鼓点,急促的音乐,加重故事性。
黑猫多次掉入水中,除开一次是被鲸鱼救起来,其他时候都是自己挣扎着爬回船上或者爬到岸上,故事情节自然而然发生,没有刻意的被营救与感激,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关系淡淡的,好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末世片,手拉手福祸相依。
就像因为她们一意孤行,非要救下四只狗,蛇鹫生气,离开她们,也是淡淡的,没有万千不舍的别离,或许无论是灾祸当前,还是人生旅途上,其他动物本就是陪伴者,那些花儿慢慢就走散了。
但是它同样说明,完全不同的物种,水豚、猫、狗、狐猴、蛇鹫是可以共存,甚至互相帮助的。
小猫从接受蛇鹫赠予的鱼,到自己逐渐学会捕鱼,将捕到的鱼分享给朋友,是一个逐渐将彼此纳入朋友范围,逐渐熟悉的过程。
里面还探讨了一个人性命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漂泊的大海上,遇到求救的同类,救还是不救,这一问题在丧尸片里经常出现。
救下来以后,发现彼此对友善的理念完全不同,有冲突,没有激烈的对抗,它们最终在旅途的岔路口追逐兔子走掉了。
留下来的还是这几种动物,除了蛇鹫,在形似八卦的阵上涅槃,猫遇上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对象,一只在大洪水退却后搁浅的鲸鱼。
在洪水时代,它是绝对的强者,离开水,它就是一尾即将窒息的鲸鱼。
斗转星移,强者不会永远成为强者,总有体力和智力变弱的一天。
之后就该叫做,猫的报恩。
小行星撞击地球,树木的根茎破坏地下铁,高楼大厦被风蚀倒塌,动物入侵城市,洪水和火灾交替,重回没有人类的世界,动物一派生机。
里面的家猫都会下海捕鱼了,狗还是示好的一脸狗像,因为狗比猫的驯化时间长一万年。
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动画电影,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全是动物的叫声,但丝毫不显沉闷,剧情节奏收放自如,几乎没有任何尿点。
故事以小黑猫的视角切入,原本生活在林间无人小屋的小黑猫,突然遇到了水面的快速上涨,无路可去的时候恰好上了一只漂流的小帆船,穿上原本就有一只憨厚的卡皮巴拉,于是两个小动物就在小帆船上相伴而行,后面又遇到了爱积攒东西的狐猴,性格温顺的金毛,还有勇敢孤傲的大白鸟。
大白鸟为了保护小黑猫,被鸟群头领揍了一顿以后抛弃,翅膀也受伤,但它对于小帆船的控制似乎很有心得,于是五个小伙伴一起踏上了漂流之路,期间小黑猫意外落水差点淹死的时候,还被一只跟着小帆船的大鲸鱼救起来,大鲸鱼一只跟着小帆船,在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
虽然一路还遇到了狐猴群和狗群,但原本的这五个伙伴之间的友情已经超越了物种。
到达圣山的时候,最聪明且已经恢复飞行能力的大白鸟通过了穿梭之门,飞向了另一个空间。
洪水快速褪去的时候,小帆船即将坠入深谷,小黑猫、狐猴、金毛一起努力,把不太善于跳跃的卡皮巴拉救了出来,看着几个小动物欢快的躺在一起,观众们也为它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当小黑猫看到搁浅的大鲸鱼时候,虽然帮不上忙,但它在大鲸鱼跟前久久不愿离去,在小帆船的旅程中,它已经把大鲸鱼当作了好朋友。
影片中鹿群两次飞奔而过,就是预示着水位会发生变化,影片最后的彩蛋里,大鲸鱼又回到了水中,就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小帆船已经没有了,但剩余的四个小伙伴已经到达圣山附近,即便再次涨水,它们也不会无处可去了,很有可能它们也跟着大白鸟的足迹通过穿梭之门去到另一个空间了。
虽然是奇幻风格的动画片,但主要还是讲的小黑猫的成长之路以及几个动物小伙伴跨物种的质朴友情,很简单却很有内涵。
仿佛一群演员穿着皮套在假装动物,就一部没有对白的作品来说,我作为观众就会假定你有野心,但以最终的成品看来,或许就一开始是有野心的,过多的拟人化和不多的真实动物反应,在这段旅程中将动物们那不被人理解部分的神秘感消磨殆尽。
音画更是糟糕,感觉全程只在LR两个声道做混音;画面上从头至尾可能只有风格一致的画面和帧率不变的稳定品控值得夸奖了,即使不去找诸如穿模、阴影一致性的瑕疵,画面完全没有动态模糊的感觉,但却又有大量跟随、摇晃、快速移动的镜头,整个画面直接就闪烁起来了,肮脏凌乱。
关于各种动物的姿态,要放吉卜力那估计是直接被骂出工作室的水平。
估计还是拟人化的方向拖了后腿,狗从水里翻到船上竟然是用前腿一次撑上的,猫你说爪子勾住木板直接上去这没问题,但狗的指甲认真的?
猫猫这边,开头那几分钟里的受惊吓然后低身压耳的画面,是出现在猫猫看见某物,而非感觉或听见某物之后,就是事件发生-声音也出现了-猫猫回头-看见发声物体-受惊,太敷衍了。
突袭之洪席卷八荒,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猫猫惶恐落水,水豚驾船救援,狗狗追猫登船,诺亚方舟初组联盟。
狐猴贪财集金把玩,白鹤护猫宁折羽翼,虎狼闯舟凶夺资源,巨鲸环水护舟得岸。
凡俗狐猴沾金取利后仍随猫归队,灵性白鹤舍己救难后终顶峰成仙,守神巨鲸伴舟远行后却退潮难行,独身猫猫结伙识友后渐习技重生。
漂流显真性,生死见凡仙。
星球洪潮有循环,动物密情会绵延。
劫难常有,而互助不常有;竞争常在,而合作不常在。
深水藏恶,但不藏真情;波涛卷命,但卷不走神性。
所有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都在影射人性,但本片不落窠臼,极致去拟人化,极致平视动物,极致还原自然,清新手绘与活灵动画交织下观感极佳,无对白独叫声的听觉效果清爽,这在迪士尼大流动画下简直是一股清流。
猫猫的奇幻漂流 (2024)8.52024 / 拉脱维亚 法国 比利时 / 动画 奇幻 冒险 / 金兹·兹巴洛迪斯
内心从看的第一秒吐槽到最后一秒想着奥斯卡什么什么的还是动画片评分也不错就坐下来看完了,评价就好像是在看本科生的课程大作业建模是最让人绷不住的。
那些猫猫狗狗的建模,搞不好是用MATLAB画的,能够在里面看得到面网格,还有那种渲染上色出错的问题也能看得出来;而且那么大只鲸鱼落到水里面,砸起来的水花就那么一点。
建模约等于十年前的给他爱5。
此外完全没有故事情节,配乐也基本上等于没有。
动物的行为也非常诡异,根本就是人的刻板印象。
小的情节走向极其幼稚,看到一幕,你就能猜到10秒钟之内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说,你看到几条狗在争镜子,你就知道镜子一定会碎掉,看到猫咪离开很伤心,就知道那个浣熊还是什么东西,一定会追上来。
但是角色的动机和行为莫名其妙,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那只鸟莫名其妙的要救那只猫,甚至是最后付出了翅膀被折断一只的代价。
配音方面,从头到尾动物可能就是那种录了几十个配音,然后搁那儿挨个播放。
举几个特别明显的失误的例子,发洪水的时候,水不应该是那么清澈的;猫咪也不会在没有人的时候发出撒娇的喵喵声。
能感觉得到,这个电影其实是想要某种程度上致敬李安的少年派,然后大洪水呢说不定也有什么诺亚方舟之类的意象。
但是电影就是烂电影,画面也不好,配乐也不行,故事也没讲好。
奥斯卡奖能颁给这种电影,我觉得他明年颁给什么初中生用PPT或者flash做的动画都不无可能。
故事结尾劫后余生且可能面临着新一波海啸的哥几个看着水面倒映出自己;就像碎掉的那面🪞一样能看清自己;而这些动物们又何尝不是人类的🪞;人类又是否通过movie这面mirror看清了自己水位下降我们开心,但鲸搁浅了,彩蛋里鲸活了是我们开心的,但那意味着水面又升回来了,那🐈⬛🦮🦫🦝则又要遭遇生存危机,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没有最好的结局。
非常道家的一部作品珍惜自然 敬畏自然 欣赏生命
西方人的诺亚方舟情结,动物拟人化,唯有狗还是很狗,拉布拉多多好啊!比起动物的隐喻,让我更感兴趣的是片中那些淹没的文明。同是没有对白的动画片,还是喜欢去年的机器人。看这部电影一开始想到的是纪录片人类消失后,后面又想起诺亚方舟的考古发掘,中间看困了。
高貴的動畫,看完之後你會覺得某些動畫如此聒噪
一只小猫咪的末世冒险,以及如何和其它种类的动物共同生存,很容易想到那款叫Stray的游戏。叙事几乎全部依靠不同动物的真实特性和反应(甚至同类动物不同品种的不同性格,比如片中那只拉布拉多和其它狗狗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因此全片无对白,甚至把拟人化的笔触减至最低,也有极具想象力的段落设计。不过猫奴看得真心累,全程为大银幕上喵星人的冒险心惊胆战,每次它深陷险境不断喵喵叫,我脚趾都抓紧了,比看汤姆克鲁斯爬迪拜楼还紧张。
一种将动画复归于原始形态的作者意志,从简的算法甚至不需要观众调用任何解码系统去阐释文本,毕竟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一切都是触手可及的,当你放任视线与思绪跟随动物和潮水一起流动,就可以享受到最纯粹简单的观影乐趣,但这个复杂的时代或许已经很难容下这样的简单了。
没朋友,找朋友,丢朋友,好朋友。
配个赵忠祥老师好一点
从始至终感受着来自猫猫身上难以言说的哀伤。
有意思,不会因为我们是同类就真的是同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独立并不意味着孤独,合作也并不意味着同流。有些人只能一起走一段,也有些人会随时离开。充满哲思的flow。
很羡慕大脑特别活跃的人擅长写作文
吸猫片,不爱猫的感觉很一般!
彩蛋最后还是给咱们大鲸鱼一个好结局了…不然我可得难受死😣
我很喜欢!!如何把去人类中心化叙事和讲一个人类也能看懂的故事相结合做到了很完美的平衡。最好的是动物们大部分时间的神态、习性、决策、习惯、本能都完全不拟人!!但同时每个动物的性格又非常鲜明甚至急剧代表性。人类灭亡的世界残酷且美好,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温情,真好啊。另外这个片子何尝不是一个对当下时代的温柔的预言呢?在末世大灾难之后,不同人种习惯年龄语言的人类是否也可以像这些动物一样互帮互助呢?这么想的话是不是又有点人类中心了呢?片头小猫是一个人,片尾他有了伙伴,但大家可能还是会分离,但也无所谓。毕竟生存本能与互相合作并不需要什么“加入我的海盗团吧”这类自我感动的口号啊!
运镜非常蠢笨,第一眼塞尔达
在荒芜时代大洪水来临,化身为动物的“人类”向圣山漂流。被人类塑为地上灵性之神的猫,在神像顶端等来了诺亚之舟,孤身却常常惊惧的黑猫,孤身但情绪稳定的卡皮巴拉,和三只脱离群体的动物,虚荣自我的环尾狐猴,盲从的狗群中友善的金毛,叫板权威和宗族的鹭鹰。共同驶过文明的遗迹,所有船只都指向那同一个终点,水珠升腾,等待召唤,属于天的高洁之鸟羽化登仙,属于地灵的猫被凝结人类情感羁绊的玻璃球托起,顾虑蒙昧狗群的动物甚至没有登上圣山的机会,浮沉于人间又如何。洪水退却时环尾狐猴聚集在议事厅,推选新一任只看着自己的王,终究没有忘记共患难的情谊,终究只有独立的个体才能结伴更好的生存,鹿群是天命审判的灾厄象征,鲸是海中持剑又仁慈的天使。我们靠在一起看着倒影,我又是谁?
画风极美。动物的拟态也很真实细腻。运镜与调度是VR式的。故事和人设则像是启示录,大洪水、船只(方舟)都具有寓言色彩。更喜欢前面一小时,是童话,富有趣味,几个动物构成了和谐的小共同体,对比当下的时代境况更显珍贵。最后半小时迈入了神话了叙事,靠神迹推进,人物命运与人物关系的交代也较为仓促。
技术不错、画面很美,但是无对白和镜头实在太催眠,一直到救卡皮巴拉时我才来精神,接着就结束了……
全程内心都是:猫猫小心!猫猫快跑!猫猫你没事吧?猫猫的小鱼干!猫猫,猫猫…好可爱的一群小伙伴啊,好心肠的卡皮巴拉,友好的小憨狗,贪财的狐猴,高冷的鹭鹭…镜头很丰富,运镜很流畅,有种佛性,隐隐在洗涤
看了这片,是很喜欢人类死光光的美好设定!但导演编剧应该是喜欢猫咪但有虐待倾向的变态。让猫咪不停的受惊吓和落水,太折磨人。还有我真是看的厌狗症都出来了!有两次可以让那群没有教养的土匪流浪狗死,救什么?结果为了猫猫折翅被族群遗弃的蛇鹫在妥协救那群死狗逼后随着极光离开,救过猫猫异鲸因为大陆再次出现而搁浅,猫猫一定特别盼望水慢慢没过脚面,就像一开始的异动一样。就连憨厚善良的水豚也差点牺牲。开头两分钟就让我更他妈讨厌狗(杜宾除外),都她妈还给你鱼了还他妈追。烂玩意儿!真看到流浪狗欺负小孩老人欺负流浪猫,就想弄残。讨厌犬科,灵长类。更加厌恶!全剧最大遗憾没看到这群杂种狗死,不爽!
美不胜收的动画佳作,对自然的呈现特别细腻。真实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取代了语言对白,在尊重动物习性的基础上只作了尽可能少的拟人化塑造(独立又机警的猫猫、或忠诚或无赖的狗狗、痴迷收藏品或自恋的狐猴、随遇而安的水豚、境界更高近乎分有神性的蛇鹫,还有神出鬼没的守护者巨鲸)。大量低机位运动长镜头效果,配上写实自然声与恰到好处配乐,沉浸感太足。天气效果逼真,山水风光秀丽,无论天朗气清、云销雨霁,还是细雨迷蒙甚或狂风暴雨,画面中的葱茏绿意、神秘遗迹、猫猫雕像、宏伟废都和幻彩极光都相当迷人。强度最高的一段审美体验,当属蛇鹫不断飞升而猫猫只能渐次落地的场景。整体上也是猫猫在遭遇洪水浩劫后不断历练成长、从独来独往到与其他动物互帮互助缔结友谊的过程。人类文明失落的世界观不加解释,与结尾都供人自由想象。(8.3/10)
三分三十秒和羅小黑同時打了個悠長的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