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要讲求对等的,不对等的婚姻不会因为爱情而幸福。
以前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其实也可以这么说,不对等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因为不对等的婚姻就会制造问题,制造不和谐,制造痛苦。
因为婚姻不仅仅是2个人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嫁给“凤凰男”并不可怕。
“凤凰男”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可能思想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冲破原生家庭的困境的。
如果能给他时间,他是一定能实现自我突破,成长为他想要的样子。
可怕的是,凤凰男有一个三观不正的妈。
在这样的妈妈价值观的影响下,他很难突破自我,即便他受过高等教育,见识过很多场面。
母亲朴素的价值观影响着孩子的为人处世很多农村的母亲都有“感恩之心”,他们把别人对自己的滴水之恩铭记在心,时刻准备报答。
这对孩子来说是好事,可是怎么报答呢?
却让孩子犯了难。
《婆婆来了》中,传志的妈妈一直跟传志说,我供你上大学不容易,咱家的钱都让你花了。
你哥哥嫂嫂这些钱为了供你,也花了不少钱,你要好好报答他们。
传志说,我知道,我一直记在心里的。
所以,传志为了报答他们,把他们接过来一起住,让自己的媳妇何琳为他们找工作。
何琳尽心尽力帮他们找到工作,可是嫂子在人家家里做工流产,哥哥做保安与人家产生争执,这些账都要算到何琳的身上。
传志的妈妈说:你怎么不能给他们找份好工作呢?
言下之意,你就这样对待你的恩人?
在传志妈妈朴素的价值观里,所谓恩人,就是要供起来,不能让他们受半分委屈的。
如果他们受了委屈,你必须帮他们讨回公道,即便是无理取闹。
因为这样的价值观,传志最后瞒着怀孕的何琳卖了她的房子,拿钱给哥哥买菜摊,替妹妹还钱。
我们不能否认传志妈妈“报恩论”。
人需要有感恩之心,但是感恩也是要有条件和界限的。
不能为了感恩,没有底线,最后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恩情要谨记,方式却要考量。
把钱看得太重让孩子价值观产生偏差母亲正确的金钱观引导,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婆婆来了》中传志妈妈就是因为把钱看得太重了,才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金钱观正确与否,跟有钱没钱真的没有关系。
我们确实需要钱来改善生活,越是没钱的人越迫切地想要赚钱。
但是我们的钱从哪里来?
要从诚实劳动中得来,不能急于求成。
传志妈妈天天把钱挂在嘴边,所以女儿才会想着赚大钱,才会被骗钱。
最后逼得传志卖房还钱。
何琳因为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家庭,她不缺钱,不想为了钱苦了自己,所以面试的那份需要出差的工作不愿意去。
结果传志的妈就为这件事与何琳吵起来。
她说,一个月有两千块钱呢,为什么不去呀?
你不去工作,在家里,还需要传志养着你,他多辛苦啊!
其实,传志就是一个公务员,一个月只有一千五百块钱的工资,他也养活不起何琳。
本来,传志因为与何琳家庭差距,已经觉得自卑了。
可是母亲却还总是在强调“钱”,无形之中给了传志压力,也让他们之间有了一道隔阂。
钱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都很缺钱。
一家人在一起,一起努力赚钱,一起谋划未来,偶尔奢侈享受一下,也是为了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可是,生活中,太多的人,把钱当成了人生目标,当成了活着的唯一目的,最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母亲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这样他才不会为了赚钱走入歧途,也不会为了钱丢失活着的乐趣。
孙子比媳妇更重要,影响了婆媳关系很多电视剧真的很写实。
《婆婆来了》中,传志的妈一听说何琳怀孕,立刻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在意何琳说什么,回不回家。
反而每天换着样做好吃的,给何琳送去。
甚至低声下气地讨好她。
为什么?
因为希望何琳给她生个孙子。
《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里更搞笑。
小曼在饭桌上多吃了几口肉,小曼老公的姥姥就说她:这么多人呢,你把一盘子肉都吃了,别人吃什么呀。
小曼多睡了一会儿,婆婆就说,以后得教育她多干家务。
可是当大家知道她怀孕了,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不让干家务不说,啥好吃的都紧着她吃,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让吃了。
小曼为了试探他们,就说自己怀的是个女儿。
然后婆婆、姥姥、奶奶通通不高兴了,甚至还说让她把孩子打了。
虽然现在已经放开了二胎,男孩和女孩地位一样了,可还是有很多婆婆,心里想要个孙子,重男轻女的观念始终不改。
有这样三观的婆婆是相当危险的,他重男轻女,就必然看重自己的儿子,看不起儿媳妇。
不管儿媳妇多么优秀,都会被看成是自己儿子的本事。
所以,婆媳关系就很难处。
总之呢,不管嫁给谁,一定要认真考量一下婆婆的三观。
如果她三观不正,即便她儿子的三观再正,也不能嫁。
因为男孩要突破原生家庭的樊篱本来就很困难,再加上三观不正的妈妈的教唆,基本上属于无药可救的类型。
通过这部剧,我学习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一家人有什么话都说出来,勤沟通,多商量,多为对方着想,这样很多事儿就不会相互误会猜疑了。
但片子中确实有几处地方有点儿想不通——先说何琳王传志这边:王传志知道妹妹在酒吧里工作竟然都不过问不担心,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关心家人啊?
王传志的妈妈没有任何过渡就开始特别理解何琳了,看得出不光是因为有了孙子。
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 还有就是王传志的妈妈卖肾回来,这几个孩子为什么不送她去医院检查就得出我妈“剩下的日子不多了”,(ps,我有个邻居肾不好,切除了一个,现在养好了,身体倍儿棒);另外,王传志卖房那点儿我觉得编剧写的不是很合理,一个高才生,头脑有,知识有,就算一开始不会处理家人关系什么事儿都不顾及何琳感受,那么两个人好不容易在分居一个月且老婆怀孕后和好了,能还犯这种错误么?
所以一些矛盾看起来像没事儿找事,找茬吵架似的。
再说刘小雅这边:其实小雅跟婆婆的关系可以说相当糟糕了,尤其是那场“骚货争执”发生后,我觉得没有几个老人在得到儿媳妇这种评价后还能对她好的起来。
所以方鸿俊刘小雅离婚后,这位婆婆的通情达理,使劲儿撮合,我也不太能理解。
这部剧中,我最心疼的是何琳。
因为王传志根本不像个男的!
虽然能理解他,全家人辛苦供他念书,现在到了回报家人的时候,所以尽量满足家人的要求。
但是,也要有是非观和立场。
该说的话就是要说,比如他妈妈、哥嫂的不讲理,正因为他的懦弱不会处事,才让自己的老婆与家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而且这种放纵,也导致农村的家人始终不能适应大城市的处世之道,碰了很多次壁。
所以,我真希望何琳与王传志离婚啊谁知道最后又和好了。。。。
这个和好在我看来也很牵强,因为我实在没看出来王传志有多爱何琳,而何琳有什么理由原谅自己这么“低能”的老公。
不过有一点,作为已经在围城中的我非常认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所以门当户对非常重要。
男童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套优秀的视听教材——《婆婆来了——如何打太极》,相信你们一定会觉得有用。
我们都知道,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复杂的,当你的媳妇儿和你妈妈水火不容,你首当其冲要担负起调解与沟通的义务 可是这是很累的,这是很消耗体力的,所以这时候,你最佳的逃跑路线就是——打太极打太极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抽象而深奥,50%的男士要经过生活长期的历练,才能领会其中精义。
而这时,你很可能已经被婆媳俩折磨得奄奄一息 而另外50%呢?
噢,他们离婚了 但是现在!
福音来了!
我们特别推出了这一套优秀的教材——《婆婆来了》,可以让你在一天之内学会“打太极”!
这套教材配有全套视频,故事主人公王传志,就是一位太极高手。
当婆媳矛盾爆发时,他总能磨磨嘴皮子,就哄好两个女人,不花钱,不花力,不用走后门托关系,推来让去间,强虏灰飞烟灭!
童鞋们,认真研读完本套教材,你也能成为太极高手!
从此婆媳矛盾不再烦扰你,你也不用再面对二选一的难题,你既可以留妈妈在身边照顾饮食起居,又可以把娇妻拥入怀怡情养性,她们或许常有不快,但男人以事业为生命,其它的,你只需要学会“打太极”!
很多人会说剧情特夸张,贬低了当代农村人的形象。
我想说,你没有身临体会你不会明白人世间很多自以为的复杂关系。
我老家便是从农村来的,我是亲眼见过农村老奶奶骂街,与儿媳妇对着街开骂,甚至一度动手开架。
别看老奶奶年过半百,那股倔劲,狠劲不输年轻人啊。
刚开始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真的太喜欢了,有些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剧情不一定和我们现实生活一摸一样,可是所表达的意思很接近,能看得出是从真实生活中提取的典型案例。
因为我身边就有两对和电视剧中的很像,只是很不幸,她们的结局不是那么完美,最终婚姻都到了尽头,真的很可惜......其实这不单单是婆媳关系,也体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孩子,对于80后独生子女,父母在她们身上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的好,不想让她们吃苦受欺负。
于是在很多方面有些父母代替孩子解决了本应由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独立的最佳时期,造成了现在有些80后对父母过分的依赖,也就是所说的“啃老族”,那么究竟是父母错了还是孩子错了,其实谁都没有错,只是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要说“两代人有代沟”,其实不难理解,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做,多理解多沟通,代沟自然而然就会化解,也有很多父母和孩子向朋友一样。
由于我们的传统观念,有些父母觉得我生你养你,你就得听父母的话,如果不听话那就是不孝顺,白养你了。
然而时代是在进步的,人的思想也一样,有些父母经常用他们心里的那个“尺子”去衡量周围的一切,然后作出判断,却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心里还会认同自己的行为:“我是你妈我还不了解我的孩子”“我觉得某某不适合你”“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等等......可是他却忘了这是谁的人生?
他们最初的意愿是什么?
是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觉得对的方式生活?
还是按照孩子自己感到的幸福方式生活?
当然前提是不违背道德和法律。
父母的行为可以理解是希望孩子不要走弯路,那么我们就把道理说给孩子听,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不要忘了孩子工作结婚了,标志着孩子大了,要承担他们自己的人生,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早点让他们独立,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孩子幸福做父母的也就欣慰了,这才是父母的最初意愿!
希望大家都能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度过人生的每一秒!
我很喜欢【佛教歌曲:莫生气】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电视这几天在热播呐老妈天天坚持看着,我断断续续在旁边也蹭了几集…琳琳的婆婆表演味道也太重了,太刻意了… 一点农村人的朴实都没有… 一样扮老,和蔡明的马大姐也差太远了。
怎么不直接请一个年纪相当的人呐?
还有这个剧拍的也太假了… 婆婆给了20万,这房子产权就有他家的份了呀… 北京现在的房价… 不现实吧还有琳琳,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吧… 琳琳的爸妈也很淡定,看到女儿被婆家欺负,居然还如此淡定… 是亲身的嘛…看了几集,看了真的很纠结… 很佩服老妈,这种一边看,一边说傻、不现实,还坚持看下去的精神哟…
虽然整个电视剧编造的痕迹过于明显,不过也多少体现着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由衷感叹门当户对的重要!
文化差异、家庭背景差异、成长历程差异过大的两个人真的不能走在一起,那将是两个家族的灾难!
爱情是风花雪月,生活是柴米油盐......我认为电视剧中还是体现了农村人的自私自利、狭隘等等缺点,同样也表现了何琳太小姐脾气,不会替他人着想的毛病!
但总之两个人就不应该有开始。
一脑残导演,一脑残编剧丑化农村人,恶化城乡关系片子夸张得不像样子传志一筋的愚孝,竟然是个大学优等生;何林一味的顺着他家人为所欲为传祥和他的老婆,一肚子自私自利的坏水,让我想起了《孔雀》里的傻胖儿子和x媳妇..农村老母亲,剧中,整个一势利眼,谁对自己有利就对谁好;开头的爽朗与结局时的身明大义,3种格格不入的性格,被导演和编剧硬生生地安了她的身上...何林的父亲母亲,很文化,很有知识,很有修养任凭女儿受多大的委屈,也只能在家里表示“强烈愤慨”、“强烈抗议”....一个畸形的剧本,一个畸形的时代背景,一个畸形的意识形态一个可笑的故事,一个可怜的丑化农村人的武器看完之后,才发现,我们才是最可悲的观众.......
我看了这部影片以后,很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终于找出了答案。
我和片中女主人公的遭遇一样,几乎是翻版。
甚至婆婆家为了要我们家的房子,还让她儿子谋财害命,害死我父母。
甚至还要害死我。
这一切不是夸张,而是结婚这么一年多来切实发生的事情。
农村人不理社会公平,不理法律,以为只要她想要的,她就一定要她儿子办到。
你对她好,她认为是应该的,甚至还要得寸进尺;你不理她,她为了财产,就能指挥她儿子愚孝,害死你全家。
真的很可怕,象噩梦一样,我只求快点结束这个婚姻关系。
其实,结婚前我和我老公的感情很好,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理想。
但结婚后,一切都变了。
就如我老公自己所说:“结婚前是我们俩自己的感情,结婚后是你和我全家的感情”。
我和他全家的感情就是要我们把我们的房子卖掉给他姐,把我父母的房子卖掉给他全家。
所以,所有准备找凤凰男的女孩们,你们一定要了解清楚他家的品性,为人,是否善良,是否看重钱,是否懂得尊重你和你全家,不要以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这么简单。
我是有多无聊...
这就告诉我,农村男人不能找,单亲男人不能要。。。
剧情太烂,表演太浮夸
女主好任性。
前面的部分我觉得都可以理解,观念不同,环境不同,但是最后王传志卖房的部分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了,不知道是编剧故意丑化还是现实改编
生气
挺有意思的,突出来农场和城市的思想观念冲突
学到很多。
喜剧片
shit
最后结尾情节道出天下母亲对孩子的那一番话很感人。
当年看得津津有味。。。
90%的家庭矛盾是由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但在国内,不被父母插足的婚姻又有多少?
严重偏离原著!!!骗了我3个小时的时间(快进看完)!!
这片子挺二乎的。婆婆太假了,还不如不要说方言。剧情太狗血了,一点不现实,且编排的不顺畅,台词也一般,角色塑造也没见出彩,浪费一堆演员啊。
电视剧比起小说 给人留了些许希望
同事在看,真是恶心死我了!!!什么极品婆婆哦!!!!!去shi好了!!!
这是那个写《我本善良》的陈宝华吗?怎么一到内地这种垃圾剧的写法一学就上手?妈的,内地这个大染缸,谁来谁他妈的遭殃。
垃圾。
婆婆实在是种很恐怖的生物,想起办公室的同事天天和我说她和她婆婆的事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