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Poster。
名字太弱了(英文的更不行!)。
剧情简介写得很烂。
不过,还真的挺好看的...Casting也算费了苦心,两个型男之间的情愫,有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有些桥段和对白场景,好笑的当下,同样值得回味。
P.s,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补下这部电影的康熙来了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bLy0ixLU
还记得那些夜晚,台北公园里那群纵乐迷失的孩子,池中的红莲就像跳动的火苗一样,他们眼中燃烧的欲望比火焰还要灼人他们是一群青春鸟儿,他们的爱注定漂泊,对于年轻肉体的渴念和对于爱的信仰,世人的不理解和他们对社会的背叛,使他们活得并不那么轻松清凉夏日,湛蓝的游泳池,有着两颗小虎牙的可爱男生跳进水里,又一次看到梦中心仪的男子为了寻找他,小天来到了台北,接触了这里的同志圈子,也遇到了他梦中的爱人白铁男被人抛弃过,患上了爱无能,可以一夜清,但不能接吻直到遇到17岁像是露珠一样清新的小天,他发觉自己爱上了他,两个人欲言又止终于在一起了可是爱情中总是有那么多不解和误会,关键在于你能不能面对自己的心,是不是坚定的想和他在一起伤心的小天要离开台北,这时候被伤心欲绝的白铁男追上了,一席话留了下来有很多细节还是很搞笑的,比如说里面有个水电工来修马桶,他实际是朋友们派来勾引小天的小天问你是谁,他说台北水电工!
·#¥狗狗当时正好过来喝水,看了差点喷我一电脑,他说《台北水电工》是特特特有名的A片哈还有结局时候他们关于英语学习的对话,嘿嘿“love的三个时态是:love,love,love。
”没有过去式的love代表永恒的爱,永远处于一般现在式,成为一种事实的爱。
“loved呢?
爱也是会过去的。
”“love是没有ED的”(哈哈,嗯嗯,没有障碍)“我们...可以跑快一点,把它追回来。
”可能是白先勇笔下的同性恋情给我印象太深了吧,看《17岁》的时候心想这就是时尚轻松快乐版的《孽子》,他们就是这个时代里的阿青,龙凤...再说杨佑宁和金勤也参加过电视剧版《孽子》的演出啊,看来我这想法还是挺符合导演审美的
流连于豆瓣的影评论时,我突然想起了这部片子,才发觉我的17岁已经离开了四年。
那时候,同性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新鲜、好奇让我走进了这部电影,现在留下的是记忆碎片。
杨佑宁称不上是一眼望上去就能让你惊呼“帅”的人,囊中羞涩的阳光笑容至今让人记忆尤新。
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男男之间的爱才更算得上是同性爱。
看到有人说好看到看了10遍的评论,忍不住半夜去网上找来看了,结果真是忍不住想喷饭,还真是部无聊幼稚滑稽的"好"片呢,说偶像剧吧算不上,搞笑吧也不够搞笑,想表达同志爱的轻松明亮?却一点真实感都没有,比搞笑港片还没水准,严重的上当受骗,我得赶紧睡觉把我的睡眠补回来 = =
很適合愛看帥哥的人買。
這套劇的劇情不太有力,三流的愛情故事,情節大路,不過因為是用搞笑輕鬆的方式來演譯同性戀,所以看起來會有點新鮮。
主角楊祐寧長得很陽光很帥,演技很不錯,在電影裏完全能給你一種羞怯小男生的感覺,但是本人的感覺卻是很剛強的。
《十七岁的天空》是一部2004年的台湾电影,由陈映蓉导演。
演员有杨祐宁、Duncan、金勤、季宏全、杨俊明和张大镛,是一部同性恋浪漫喜剧。
电影全部由男性出演,没有女主角及女演员。
杨祐宁凭借作品获第41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
在电影中,杨佑宁扮演了一位单纯真诚的十七岁少男(周天财),他孤身一人来到台北决定展开一场疯狂的性冒险。
大城市的天空与小地方完全不同,周天财好奇而又不知所措,他在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先是遇见了自己的国中同学,后来经同学介绍在健身房打工,由此结识了自己的心中的白马王子(白铁男),两人从相识到相爱,一起克服种种误会和偏见最终走到了一起。
《十七岁的天空》是一部同志爱情喜剧,从故事本身出发,出场角色不多,没有过多隐喻,也没有太复杂的人物关系,算不上是一部构思精密的作品,但与此同时,电影节奏流畅,记叙直白,剧情发展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看下来觉得轻松愉快。
男主角的故事不是人人都会经历,却又足以让同龄人产生共鸣,这样的作品可以等同于台湾版的《山楂树之恋》,不过基调更为积极欢快。
同样的十七岁,不一样的天空。
电影故事很纯很真诚,但看过影片后才发现,清纯的与其说是影片,不如説是杨佑宁本人。
干净的面孔,清澈的双眸,天真的笑容。
杨佑宁诠释了一个十七岁男生的青涩和对爱的渴望,一个人撑起了这片十七岁的天空,坚信爱是一种信仰。
作品教会大家沉思,爱情并不存在傲慢与偏见,初恋、热恋、失恋也只是一些普通的元素,如果爱情真的发生在同性之间,那么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的组合其实并不会有多不同。
最后,我要谈一谈影片的拍摄技巧。
导演重视写实度,作品相对于《艾草》《孤火》等作品拍摄经验更为丰富,同样没有高难度的画面、酷炫的技巧,大部分是演员对话的场景,甚至连摇臂的痕迹都未曾看到,大量使用特写,至多也只是滑轨的平移,可是作品却将需要表达的镜头诠释得充分到位。
从《春光乍泄》到《蓝宇》,华语同志片总是让人压抑沉重,而《十七岁的天空》却让人眼前一亮,既没有当时重量级明星演员加盟,也不用太烧钱,让所有人知道同志片原来还可以这样拍!
“不肯付出就推到老天爷头上,等到真的失去了才在这边难过。
”我们知道,原来每一个相遇,都是看似偶然的必然,是命运,是任你在抗争都无法逃离的枷锁。
我给影片打7分,却给杨佑宁打满分,当然,如果你实在接受不了同志电影,也建议去听听片中《我知道你的快乐是因为我》、《在身边》、《我们的爱啊》这几首经典的音乐作品。
《十七岁的天空》可能是所看过最阳光最轻松的一部同志电影了,它不像《蓝宇》带着忧伤的蓝色基调,也不像《夜奔》中只是默默地把爱放在心中到彼此天各一方,更不像《霸王别姬》有生离死别的烈变。
《十七岁的天空》在陈映蓉的镜头下,是一个洒满了阳光的同志天空,每一个同志都想拥有这样一片天空。
陈映蓉镜头下的同志都是快乐而善良的同志。
在2004年《十七岁的天空》上映时,电影成为续之后《蓝宇》同志圈内争相观看的电影,当年《蓝宇》的上映,每一个同志都想成为蓝宇希望自己能遇一个捍东,为爱为捍东献出所有。
看过《十七岁的天空》大家都希望自己像铁男和小天一样,在阳光下来一场漫浪的爱情故事。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大家的幻想,只有少数的同志上演了蓝宇、小天般忠贞或是漫浪的爱情,大多数的同志还在上演《喜宴》和《夜奔》。
也许在直人看来,这一群男人疯了,世上这么多的美女不爱,却喜欢上男人。
电影中不曾出现任何一个女性,整个台北就像一个同志世外桃源,他们可以很自我生存,他们可以身着妖艳的服装或是可爱的行头行走在大街上,就连街口路遇的行人也是同志,他们可以当街向一个男生示爱并背起他大胆向前冲。
当看过影片后,直人也会露出微笑,原来男生和男生间恋爱也是这么微妙。
同志电影一定会有帅哥,因为同志都很臭美,有些还很自恋。
杨佑宁成为《十七岁的天空》中最大的一个卖点。
杨佑宁小麦色般的肤质,洁白的牙齿,再加上酣酣的笑容都成为他男女通杀的招式,已不需要太多的演技,大家已被他的外型所吸引。
杨佑宁的处男秀被当年的金马奖所肯定,在颁奖礼上,小男生依旧很稚气要求林大美女穿着浴袍出镜和他会面。
正是因为他的有时稚气和可爱被大家所喜欢。
陈映蓉做为一名女性导演可能过度的把同志生活理想化了,过于的波拉图氏了。
但至少她给很多同志画出了一个美好而瑰丽的梦,让世人用另一角度去了解同志,同志生活并不是完全都是性,也并不是所的同志都生活在阴暗的落,同志生活偶尔也有灿烂的一面,同志也可以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生。
《十七岁的天空》不是同志电影最好的作品,但给很多80后的同志带来了希望。
関錦鵬是同道中人,一本曖昧的有些色情的《北京故事》,一個有關包養的不齒話題,因爲融進了導演自己的情愫在裏面,所以分外動情,讓《藍宇》成了一部同志愛情的經典。
李安是電影大師,一個滿是粗口的故事劇本,一個被我們火舞黃沙,與狼共舞模式化了的西部背景,在他的鏡頭下唯美的宛如江南小鎮,《斷背山》的愛情真切的觸動了那顆藏的嚴密的心,如同描白同志的一生。
陳映蓉不是同道中人,執導水平也還不至於爐火純青。
雖然她煞有其事的率劇組人員去GAY BAR體驗生活,但她不明白芸芸同志,肯去GAY BAR,甚至敢于出柜的畢竟少數,而在那裏面張狂宣洩的更是少只又少。
或許影片展示的也正是非同志對同志的一般看法:迷亂,沒有愛情,娘娘腔... ...雖然影片也在努力的去演繹愛情,甚至也有爭吵、和好的百轉千回。
但如今連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已不是這麽的童話般完美,更何況要背負更多壓力的男男之間的愛情。
都在說影片很純,十七嵗的天空,有著不同于一般愛情的清澈。
但看過影片后才發現,清純的與其說是影片,不如説是楊佑寧。
乾淨的面孔,清澈的雙眼,無邪的笑容。
楊佑寧一個人撐起了這片十七嵗的天空。
《十七岁的天空》预告片2004年的电影《十七岁的天空》彻底颠覆了我对同志电影的观感,是的,非常地彻底。
先说明哦,它可是跟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半毛线关系都没有。
台湾的,陈映蓉导演。
大致算算,它与1983年独立出版的《孽子》整整隔了二十年。
二十年呐,是怎样的天翻地覆,完全一扫同志电影常有的阴郁、压抑和边缘,它就欢欢喜喜,阳光耀眼,热闹喧嚣,可爱极了,好玩极了,开心极了。
主演是杨祐宁,那个《花儿与少年3》里那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真男人好大哥,当时也才22岁,小麦肤色,身型纤长,笑起来憨直又纯良。
十七岁小处男一枚。
趁着暑假,奔着破处,兴冲冲地从南部到台北投靠老同学童文宇,从而结识了一帮超有爱但又爱耍贱的好Gay蜜,以及口碑超差的绝世“大渣男”白铁男。
最后当然是老套路,纯情小白兔超强治愈表面渣、实则伤的好男人,从此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对,就是套路,但套路怎么了,还不让人喜闻乐见,皆大欢喜啊?
一样的爱情,没毛病。
而且里面既有梗又有料,值!
这直接导致我当时迷了好一阵子白铁男,周群达Duncan,低沉却又软软糯糯的港式普通话好撩人。
专业的滑浪风帆选手出身,那身材,哎,真别提了,撩人指数又直线上升N次倍。
还有金勤,他的童文宇骚包又善良,失恋那段真是太有趣了,忍不住疯狂打call。
我觉得这部片子中用的配乐都非常好听,又能很好的陪衬当时的剧情。
喜欢的朋友可以下了来听听。
1. 洛客班:我想你的快乐是因为我2. Ben(B.A.D):我们的爱啊3. 黄立行:你身边4. 灵感:褪色5. 戴爱玲:可惜你不在According to the sub of the movie
片中全部角色竟然全是男性,湾湾的电影得是有多少乌托邦的同同爱情!爱情永远是电影的恒久主题,本片中的男性们展现青春活力,不再悲伤,不再含蓄,他们追求自我生活,勇敢表现,追求真爱!2004年台湾电影人的态度也是难得!片中歌曲《我想的快乐是因为你》好听!不过男性观众们,还是以喜欢女性为多数吧?
杨佑宁是本片最大的亮点,整部电影全靠他一个人支撑了起来
我有病!我爱你 你……你神经病!我讨厌你
很早之前因为小S看的。可印象中完全看不下去。。。
为什么这么的阳光?歌曲好听,谁的歌,耳熟
挺欢乐也挺囧。故事很简单,杨佑宁倒是很耐看的娃。"我们不要再猜了,我累了。"最后的对话笑死我----"我有病。我爱你。""你神经病。我讨厌你。"如果爱会过去,那么我们一起的跑,把它追回来,如果你跑不动了,我背你。
好二,特別二,非常二......
台灣早期少見的同志愛情喜劇,可愛逗趣又日常溫馨,完全是BL漫畫的套路,看得開心、笑個不停,也就夠了。
Gay版白银时代
虽然是同志片,但是也是温馨喜剧的同志片,跟断臂那种装B文艺片又不一样了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女人……
看了蛮久了都不记得剧情了,就记得还不错似乎?
麻痹这样的片子不要推荐给我看!!!我就说不出来一处好的……
很喜欢 那几个姐妹 爱情是可以烂俗的
杨佑宁真是可爱~HE的哟
The man world, the gay world.非常非常与众不同的同志片,太有爱了。
好可爱的钙片。。。天然呆什么的最萌了!如果你是一枚既不帅又不壮,既不沧桑也不潇洒的基友的话,推荐你走天然呆路线。。。男女通吃~
那白铁男也太丑了吧
93分钟的电影看起来感觉只过了30分钟,情节微傻,傻到让人轻轻一笑轻轻开心。杨佑宁和Jason在里面还真是年轻一比
全片无女性与直男角色出现,我猜导演是想塑造出一个完全没有世俗眼光与偏见,不带凝视的「同性恋乌托邦」,但很难令人不怀疑是她为了满足自身欲望在让演员们按照自己的恶趣味来进行表演。对应地,全片情节很简单,无非是纯情小处男杨祐宁(表演大失败)意外地打开了情场老手登勤的心房,但拍得可谓是毫无章法可言,杨祐宁基友三人组的支线完全是废戏,其中也只有金勤表演合格(他与《孽子》中的角色虽然是同个类型,但在表演上有细微变化)。各场戏间情绪也毫无层次可言,人物也完全没有成长与变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可以看出导演拍了一大堆男明星的素材哪段都不舍得剪。大量对着镜头的独白和对话以及各个角色挤眉弄眼的夸张表演也许是为了赋予作品调皮基调,使人物更加卡通化,但看上去完全是矫揉造作令人反感。唯一可取的是原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