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倩女幽魂,胭脂泪。
我觉得哥哥的演技已经到达了顶峰,就照着这个戏路下去也是绝对没有人可以超越的。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少200年。
但是枪王2000让我颠覆了这个看法,哥哥超越的人,是他自己。
在这之前我是在电影频道看的《枪王之王》,古天乐和吴彦祖,题材演员和演技都让我觉得是这么多年来烂片中的一朵艳花。
卓越美丽,与众不同。
难得的坐在电视机前完整的看完了。
结果在片尾的时候看到,是为了纪念张国荣的《枪王2000》。
我就知道,哥哥的版本肯定会比这好。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好!!
其实就其他演员的选择和演技还有整个故事情节,导演的镜头表达来说,都是非常的专业,把片场的气氛整个的带起来了。
人物的心情描写也很到位。
但是和哥哥的演技相比,其他的任何东西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啊!!!!!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里除了哥哥已经什么都装不下了!!
什么破案啊!
镜头感啊!
美貌啊!
音乐啊!
统统都从脑袋里剔除出去了!!
我眼里心里满满的都是哥哥!
他阴郁的眼神,他茫然的表情,他诡异的举止,他变态的行动,他苍白的面孔,他说生日快来的时候的柔情!
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嗷!!!!
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变态杀人狂!
意识不到自己残暴的天真淡定,颓废的神态,挑衅时候的傲气!!
哥哥你不是一个人!
你身体里到底装了多少个不同的人?
枪王之王里面古天乐和你相比就是一坨shi好吗!
什么吴彦祖啊阿sa啊李冰冰啊。
全部统统都是废材。
就连枪王里和哥哥搭档的方中信也远远落后了一大截!
我现在觉得枪王之王已经不能算花了,连草都不如,顶多算一点泥土。
以后再也不要跟我说XXX演技很好,XX是实力派演员。
在我心里,比不上哥哥的演技的人,都是花瓶。
不要跟我说人家长的不好看不算花瓶,花瓶也中给繁多样式复杂好吗亲。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已经淡定不能了!!!
哥哥我爱你!!!
张国荣。
the only reason why i watch this movie.张国荣在我心中是神。
不管他演甚么,演成甚么。
还好,他已离去。
不再有可能拍这样的片子。
不然,也许会模糊一些人的是非观念。
至少是我。
即使他是个变态杀人狂,也觉得他好帅。
而正义的方中信,好傻。
还好,还好。
打分这件事,很纠结。
从张哥哥的演技来说,五星没问题,但是从片子整体的角度来说,只能给三星半。
总体来说,还是给四星吧。
看完整个片子,我不由得在想,如果苗sir不是方中信,如果是梁家辉(或是另一个演技和张哥哥平分秋色的演员)的话,会是怎样呢?
可惜没有如果,更可惜因为苗sir的人物形象被很大地弱化,整部片子好像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官打捉贼的游戏,不同的是这个贼是一个极其会打枪的变态。
可是,这部片子仅仅想传达出这些么?
或者说这部片子有没有可能在厚重一些呢?
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
影片开头,张哥哥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了一个内敛冷淡,却内心偏执狂傲,极度自信的彭奕行。
他寡言少语,没什么朋友,也不需要爱,只有一个小姑凉歌莲痴心跟着他,但是他看着她,一字一句冷冷地说“我做事从来不为任何人”。
如果说这样的彭奕行远离人群,代表了魔性的话。
那么苗sir就是正好截然相反的一个人,他有大把朋友,有一个温柔知性的妻子,对人温雅和善,则代表了人性。
但是人性和魔性从来都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彭奕行代表了魔性,虽然他对歌莲总是冷冷淡淡,但怎么都不愿意她受伤害。
这便是魔性夹杂着人性。
越是在影片的后半段,张哥哥的长镜头,淋漓尽致地演出了彭奕行魔性与人性的挣扎和转变。
记得一个镜头,前一秒彭奕行痛苦绝望,妄图自杀了结,下一秒戛然而止,立即又变成了一副固执偏执,冷血毫不在意的模样。
将魔性与人性的挣扎刻画的入木三分。
作为呼应,苗sir与彭奕行棋逢对手,本质上应是有着共同之处的。
影片开头苗sir和老余在讨论连环杀人凶手的心理,苗sir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
你可以说这段描写是为了突出苗sir在揣摩人心方面极具天赋,也可以说影片就是为了铺陈苗sir其实是人性中夹杂着魔性的。
同理,当苗sir知道阿祖被杀,气极之下,拿着枪要去以暴制暴,这何尝不是一场魔性的挣脱呢?
可惜的是,方中信的演绎张力远远不够,将一场人性与魔性的挣扎,变成了生气就想找人打个架,消消气。。
不得不说,因为苗sir的形象被扁平化处理,使得整部片子的层次感都弱了。
最后,这部片子不只是苗sir和彭奕行,还有其他的警员,都贯穿着人性和魔性。
警员抓彭奕行一方面是为了所谓的正义,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私仇呢?
这便是人的善与恶。
结尾,彭奕行被杀,苗sir被救,恰恰表明了在人性和魔性的挣扎中,爱是拯救人性最好的方法。
张国荣是我最喜欢的明星了,另外还有一位就是梁朝伟。
在我眼中他两才是真正的演技派加实力派。
演什么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真正融入片中角色的绝世高手。
这部影片我看了3遍了,但还是如此的经典。
影片看完后其实我们观众都很明白,张国荣才是真正的枪王,方中信很明显没有张国荣厉害,从一开始的比赛,貌似方中信的好朋友,负责统计结果的那位阿sir篡改了张国荣的真实成绩,因为张国荣回家之后模拟场景只用了8.7秒。
从一开始方中信他自称的那个冠军根本就靠不住。
最后在电影院的对决,要不是之前因为他女朋友碍事,让他左肩中了一枪,张国荣肯定能从容的干掉方中信。
不过最后的结局当然不能这样,毕竟让张国荣饰演的这个杀人狂死亡是最好的结局,而且是死在高手之下。
张国荣饰演的杀手简直是入木三分,天才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疯子。
张国荣把这个疯子的天才,真正的枪王演活了。
说他是演出来的,这都有点贬低的意思,张国荣那个可以说根本就不是演了,完全没有演的成分,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疯狂变态的杀人魔,而不是我们传统形象中超级贵气,帅到骨子里的张国荣。
张国荣这个角色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完全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的。
其他演员一看只能说演得好,而张国荣这个角色简直就是真正的杀手,那种疯狂的杀戮,变态的心灵,颓废的表情,冷酷的眼神,出神入化的枪技,冷傲的神情,枪王理所当然的名副其实。
当他说“他杀了人,他很开心”,而我看了影片,当他开枪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完全被他那种变态给感染了。
张国荣这一反派角色似乎成了我们心中的经典,成了我们心中的神话,尽管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变态疯狂的杀手,但是我们却同样变态的崇拜他。
而方中信的角色虽然是一个正派的阿sir,但是完全激不起我心中的正义感。
说到底,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张国荣的这个角色。
换而言之要是其他人来演这个角色我们估计会觉得这个只是变态的杀人狂,而根本不回去怜悯,甚至膜拜他,可能反而会欣赏方中信这位阿sir。
但是张国荣的演出彻底的颠覆了坏人在我们心中的不好形象。
我们绝大部分观众几乎没有鄙夷张国荣这个变态的杀人狂魔,反而发自内心的欣赏,膜拜。
呵呵,这种坏人能够给带我们如此奇妙感觉的估计也只有张国荣这个角色能够做到。
张国荣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深入人心,连演坏人都可以让我等如此膜拜,这的确是大神级别的演员。
张国荣饰演的另外一个角色,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同样让我万分膜拜,我觉得比这个角色更加经典,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把欧阳锋这么一个大坏蛋演到让我潸然泪下,深深的吸引我的也只有哥哥了。
哎!
张国荣的角色可以说个个经典,哥哥在世的时候大概也只有梁朝伟可以与其媲美,可以说是影坛上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
而哥哥走后,梁朝伟现今却成了独孤求败,诚寂寥,难堪也!
真的很怀念哥哥,怀念哥哥的那些电影。
这部电影是2000年的,哥哥患上抑郁症是2002年,而且是生理性抑郁症,不是心里的,脑部化学物质分泌不平衡,绝对不是入戏太深,哥哥出了名的入戏快出戏快,而且也不是本色出演,每次演的好,都认为这是哥哥的内心,教哥哥学枪的老师,说哥哥本身并不喜欢玩枪的快感,反而是方中信更喜欢,但是哥哥学的快,连开枪的感觉都能触摸到。
如果是荣迷的话就不要随意猜测哥哥,先去认真了解再发言。
今时今日再看《枪王》不甚唏嘘。
哥哥将主人公从一个正常人变到精神崩溃的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追求极致完美的古怪个性到最后被逼走向极端,时而癫狂时而正常,都觉得那些表情就是哥哥自己的。
让人忍不住去回想哥哥曾经的人生。
电影很好,《枪王》是罗志良独立担纲电影导演的第一部作品,镜头、节奏、故事、叙述都很纯熟。
动作、枪战的镜头和节奏都漂亮,内心戏的发展和表述都到位,故事也收放到位。
双雄的故事形式总让人模糊了正邪之分。
你不知是希望彭生赢还是苗SIR胜。
常常结局也最多猜对一半。
终究都是神一般的人物,但终究是将自己误在自己身上。
现场都是粉丝来的,影片开场张国荣名字出现时就响起掌声,哥哥出场一个镜头又有掌声,最后也以掌声结束。
我幸是其中一员。
我觉得单纯从表演上来说,这是张国荣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在比赛场一枪将精神失常的人当场杀死后,离开精神咨询所的Rick,冷冷地对着Colleen说:“刚刚我没有对医生说:其实开枪的时候我觉得很快乐”神经质+歇斯底里,却依然保持高度的冷静,Rick就是这样一个极度自我矛盾的人。
他曾试图拔枪自戮,目光里充满着痛苦和悲哀。
(这一段,是我眼中的电影高潮;中国人里,恐怕除了张国荣,很少有人可以这样表现出来)
《枪王》这部片子看完,我又被震撼住了! 如同看过《倩女幽魂》一样,不过张的《枪王》竟然给人一种心理扭曲、变态,嗜血、魔性杀人狂的感觉,说老实话,我整个都被HOLD住了!。
剧中的哪些警察之类的,对Rick重重阻挠,本来内心忧郁的他在女朋友被拘留,又被挑衅的情况下,心理极度扭曲:你知道,那种被某种心理阴影+外在压力共同扭曲出的变态心理吗?
而恰恰是这种阴沉忧郁又极度压抑的变态心理才能造就一个极其强大的杀人狂!
“他进入了枪局,装配好枪械弹药,然后开火……” 他报复了那个在比枪的时候经常给其制造压力的那个警察,并且让那个警察也尝到了有高手在身后的压力!
可谓实在变态,有仇必报!
狠!!!
他为了救女友出狱,去找XXX,XXX让他赶快离开这里,他让XXX帮他救女友,他开枪打中XXX面部,XXX当场面部血肉模糊。
就是这个镜头,充满了模型,Rick拿起枪说话的语气和笑的表情,简直就像是一部恐怖片,这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连我看来都觉得直冒冷汗!
《枪王》讲的是枪,也即是人性中的恶是如何扭曲一个人的心灵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首先因为剧本限制,电影中没有通过旁白等方式告知观众阿力已经人格分裂的事实。
所以观众对人物心态的理解就只能通过张国荣疯魔般的表演。
最让我惊讶的是张国荣哭泣的一幕,那张脸,的确只能用扭曲来形容。
几年前写的了,也发上来吧……============================================说过要把看过的他的每一部都写下来的。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部片子,但这不影响我对里面张国荣让人叹为观止的演技的佩服。
我记得有人说过,好的演员懂得用眼睛来演戏,若拿中国的举例的话,梁朝伟算一个,然后,除了张国荣暂时不作二人想。
记得很久前的一个访问,95年前后,张国荣被问及如今最想尝试的角色,他笑笑说,变态杀手。
你怎么将他同这种角色联系起来?
确实,他演过太过不同类型的人物——书生,名伶,警察,无赖,落魄的小人物……他生活中时常笑的没心没肺,私生活低调到极致,然后一出手就是震撼四座的惊艳。
你觉得他有太多不同的侧面,但在看《枪王》之前,你如何能想象那样的他?
但是,看完之后,又有人说了,啊,这就是他啊,这肯定是他真实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你看,真正人戏不分的,究竟是谁?
说来还是那人太造孽,每一部戏都演得入木三分再无人可模仿,演员疯魔容易,带着观众们一起疯魔就太不应该了,所以,总结的话还是,都是张国荣你不对,谁让你演的这么好,而且屡教不改,所以专家们从来都不会考虑给你一个肯定,本色出演嘛,为毛要拿最佳男演员?
是吧?
走题了。
时隔6年之后第二次看《枪王》,看完依旧不喜欢,说不出具体原因,就喜好来说我对这种题材的片子是充满热爱的,此片的故事虽不说有多么完美也可以打上个七八分,但,就是喜欢不起来。
上网查相关评论,却发现喜好者不少,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呼——啊,彭亦行(Rick),请你射向警察的子弹狠一些,再狠一些!
摊手,所以说那男子天生就该被人狠狠妒忌,你何苦演一个变态反派都演到所有人为你振臂欢呼然后开始怀疑自己心理有问题?
张国荣为演此片花了大量时间磨练枪技,练到最后教他的射击教练都赞叹不已说他对此极有天分——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
哦对,前两日重温的霸王别姬,里面教他京剧的梨园名家也是如此评价他。
嗯…顺着某些颁奖评委会专家的“本色出演”意见那岂不是虞姬其实是个变态杀人狂?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恶搞的。
说回影片,《枪王》的片头,张国荣饰演的Rick十足帅气——干净利落的短发,锋利的眼神,准确到位的动作,几分钟就勾画出一个冷静又酷酷的射击高手形象。
然后,从哪里开始变化了呢?
他给某大款改枪,大款试枪,打纸靶嫌不过瘾于是叫人换了死鸡来,子弹颗颗打过去,白肉横飞,站在身后的Rick面无表情地看着,渐渐,眼神变调,微微晃动,已然动了心。
接着,剧情发展,他第一次开枪杀了人,之后去看心理医生,出来等电梯,他转过头对女朋友说:“我知道我杀了人,但是我很开心……真的。
”话至此,他眼神定住,嘴角扬起一抹笑容,我在屏幕后面不寒而栗。
后面的戏,大部分时间Rick都处于非正常状态,像是被逼到绝境的秃鹰。
女朋友被捕,警察的步步紧逼,杀人于他,已不仅是乐趣,而变成了发泄仇恨的途径,他开始丧心病狂,开枪专往身上打,一枪不够,再来第二枪,第三枪,非要给对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倒在地上决死挣扎的人,脸部肌肉不曾动过半分,眼神里却已经透出了残忍和嘲讽。
几场闪回,独自一人的Rick对着镜子举枪,喑哑着嗓子自言自语:“Are you ready ? Yes !
”他扬起冷笑,继而皱眉,然后崩溃,拼命地砸东西,倒在地上抽搐哭泣,嘶哑着嚎叫。
触目惊心。
化妆师下了很大的功夫给张国荣抹上黑眼圈,弄乱了头发,灯光师打下了阴影,摄影师调好了角度,然后你看他是怎么变成一个濒临崩溃的人,颤抖的身体蜷缩的四肢,那淹没了整个镜头的痛苦和绝望——当然,你是知道,那干涸的眼睛是作不出来的,那眼睛里的血丝是画不出来的,好多人跟我一样,看着那样的他手脚冰凉,一时间神思恍惚,想到太多的事情。
我知道这又中了他的圈套,那男子若知道了必会躺在沙发上笑的得瑟,然后摇着头说你呀真是傻,那只是演戏罢了。
确实,当所有人都在用之后的事情来揣测他当时的心境,然后演变出一系列的意淫和叹气,他们便看不到事实其实是在枪王杀青后不久,那张姓男子便蹦蹦跳跳地去开了好几场“拉阔”演唱会然后笑的依旧没心没肺像个猴精,那片子对他来说真的就是一部片子罢了,就像以往的那么多部一样。
是我们太自作多情。
老戏骨黄秋生当年看完《枪王》后摇头感慨,Leslie真是演的太好了。
然而让我遗憾的却仍是同一件事情——他演的太好了,以至于衬得其他演员都黯然无光索然无味,而故事本身又不足以饱满的配得上他的演技,所以看完之后,总觉得有一股劲憋在心里,没有呼出去。
高手过招才会精彩,但放眼整个香港或者整个中国,能够压得住张国荣或者和他旗鼓相当的人实在少之又少,回顾他往年的一系列作品,若不是影片本身足够的出彩,那就是为他选了很好的搭档。
搭档好的片子比如《胭脂扣》里的梅艳芳,《英雄本色》里的周润发,《春光乍泄》里的梁朝伟,影片好的比如《霸王别姬》,比如《倩女幽魂》,比如《阿飞正传》。
而《枪王》两者都缺,张国荣的出彩就难免有一股“独孤求败”的寂寥,虽然这样说难免招人非议,但《枪王》里的演员和他,差的等级太多,着实无法对手。
整部片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第一次看见那样的张国荣,目光紧紧地盯着前方,然后像是变异的怪物,透出彻骨的寒光来,接着,眼神微微闪烁,漾起几许笑意,却又瞬间被这寒光浸染成了杀气——那是双十足扭曲又残忍的眼睛,根本无法直视。
他沉默寡言,语调都没有升降,但他微微侧头看向女朋友问:你不觉得我有些自闭吗?
却又是可怕的天真和坦然,如此复杂的对立面都在这个男人身上得到统一,于是看的人恍然点头,哦,没错了,这才是天才型的变态杀手,嗯,就应该是这样的。
《枪王》,2000年的片子,不知什么原因,那年他甚至没有被金像奖提名,但金像奖依旧邀请他出席了,并且还是作为颁发“最佳男演员”的嘉宾,然后他依旧去了—— 一如十几年前某次访问上面黄沾笑谈的那样,Leslie真是好有体育精神。
那晚他穿一身白西服,玉树临风地站在台上,带着淡淡笑容说了他有生以来在颁奖礼上最长的一番话,从他很小那时候说起,从有九条命的猫说起,他谈及好多部以往的作品,并真挚地感谢香港以及香港金像奖的所有评委,底下的观众和出名不出名的嘉宾都看着他,全场安静无声。
然后,他开心地宣布影帝是梁朝伟,并亲自走下台扶住因为喝酒而醉晕晕的伟仔,将他拉到领奖台,和他拥抱亲吻。
那是他最后一次站在那个舞台上,香港人从此再没有这份福气。
这部电影是疯癫与文明的对峙,是现代理性主义对精神异常者的胜利。
作为肇事者的现代文明却要摧毁它一手制造的“精神病人”。
Rick第一次开枪的起因是杀了一个炒股失败、希望利用保险体制挽回最后损失的人。
这个人的精神失常而胡乱开枪本身就是被无人性的制度逼到绝境的产物。
Rick因为枪杀他而被唤起的杀人欲望是连锁效应。
而一系列被杀的人都是后面接续下去的受害者。
文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走到自己的反面。
疯癫与文明的对峙最集中地表现在电影当中的两组爱情关系上。
苗氏夫妇的爱情是智性和理性主义的,代表着某种现代文明社会的理想,警察和医生的实用主义组合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Rick和歌莲的关系是一种相依为命,但紧张、危险并焦灼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导致了戏剧性的生成,前者只是反衬。
就像《东宫西宫》里的警察和阿兰一样。
这种关系直接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在枪法和冷静程度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苗氏夫妇的高度契合推动了苗志舜的成功,而Rick与歌莲既相爱又相互妨碍的关系却导致了后者的失败。
就苗太太来说,她明确地知道先生的职责,因而尽管表现出人之常情的关心和悲痛,但总是在关键时刻对丈夫进行理性的劝告。
苗志舜骨子里颇有几分Rick式的冲动,也正是这种潜在的转化可能性使他得以与Rick构成平衡的对手关系,理解并推理后者的行动计划。
是他太太对他的制约、以及他对这些建议的理性遵循才消解了他性格当中极端的方面。
在电影的结尾,苗志舜因为遵循苗太太“什么都不要想,慢慢呼吸”的忠告而活了下来,倔强的Rick却因为采取相反的举措——坚持走出去,并在瞬间脑海里浮现出他和歌莲过去压抑生活的无数片段——而很快死掉了。
其实就算他不是因为违反科学原则而死,他在枪杀歌莲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玉石俱焚。
从这里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极大失败:第一,导演想表现两组形成对比的爱情关系,但是他没有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表现出的通过交叉的两组爱情探讨理想性关系的精神分析能力,因而处理得太过简单。
苗志舜夫妻的关系太过理性化,遵循的完全是工业社会分工协作的实用主义理念,只不过被强加了一层恩爱的感情油彩。
而在Rick和歌莲这边,原本应该具有张力的爱情关系也被消解了,一个具有高度智慧和精神病态的杀人者所爱上的,却是一个痴情、倔强但是绝对头脑简单的女性。
有张力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双方势均力敌的基础上的,结果歌莲这个人物没能起到与Rick相互制衡的作用,反倒让我们觉得许多麻烦都是这个女人一手造成的——带了个警察署的不开窍的人来学枪,以至于挑起Rick和苗志舜的比赛;比赛场上她不知道及时避开而迫使Rick为了她开枪,导致Rick被幻觉折磨;Rick在枪杀警察的紧要关头她居然握住枪,迫使Rick对她射击,这种射击直接导致了Rick两败俱伤的策略(他本来跟苗志舜说“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见到你”,是想离开了)。
第二,Rick杀人太多而且濒临崩溃,死是我们预料到的结局。
但是由于Rick明显是影片引导我们同情的对象,因此结局当然不能像《发条橙子》那样被“治好”或是失手被警察杀掉。
最好的结局莫过于像《新上海滩》的处理方式一样使两人一起死亡,从而让电影在高潮中结束。
结果居然苗志舜存活下来,见证了文明对疯癫的胜利,理性对非理性的胜利,警察对罪犯的胜利,强势对弱势的胜利。
导演这样处理未免缺乏人文关怀。
第三,现代心理学强调人的一切经验对其性格和认知的共同影响。
不管演员如何强调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使他区分开戏和生活,扮演这种角色所需要调动或唤起的精神潜质总是不利于人在社会上的正常生存。
我不知道一个演员在接拍电影之前是否会对电影所能达到的成就有所预期,并衡量达到它所需要的代价。
如果是的话,leslie 接拍《枪王》和《异度空间》未免失策。
4星是给leslie的表演。
类型片,剧情就比较薄弱了,或者说剧情完全就是为人物服务的。天啊,哥哥的演技真的是,没谁了。三星的影片,五星的张国荣。
这两天看的都是些啥电影...没比树海春好。
除了张国荣,没啥看头
故事的节奏控制的还好,有比较正宗的港片味道,但情节实在难经推敲。
癫狂。港片的特性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的转折都刚猛到无以复加。上个镜头看心理医生,下个镜头几年后当杀手,第一单就各种爆头,以至于职业生涯马上结束。 双雄对峙就没想讲道理,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一对一。飞虎队,机关枪,从头到尾都是摆设。
看前1/4还想:难得有部可以说方中信能帅到和张国荣媲美的片。但一到警局,给张国荣侧脸大特写,跳下高速邪魅一笑——好了方中信你还是输的。与其说这是电影,更像是他的侧写。
剧情过弱,感情戏趋于表面,全靠哥哥一人发挥,又是这样的悲剧角色:“其实有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杀了人,但是我很开心”
从新回看枪王,才觉得枪王之王还是有断距离,差别不在导演和编剧,而是演员。
2024.04.01 晚上7:14纪念21周年第一次看哥哥饰演的反派,看到了他不一样的一面,斜着贴脸的特写镜头语言让人更能感觉到一个冷峻老成的变态枪手,“枪不是用来救人的,是用来杀人的”,太会演了。
我只知道 我杀了人 那一刻真的快乐
我最先看的是古天乐版的枪王之王,感觉拍的挺棒的,后来才知道这是仿照张国荣版的,但是由于先入为主,我对这部片子并不太感冒,感觉就那样,总是觉着剧情不怎么连续,虽然张国荣在里面冷峻的表演是我深深的折服,但是对于这样轻描淡写的过长剧情实在是没什么兴趣,也许在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吧。
方中信戏份也不少,愣是被对面戏疯子衬得像浪费进度条来的。
人物动机铺垫不够
老历八早在寝室的时候和妞妞一起吃外卖看的T T
看过枪王又一次刷新了对张国荣的认知,他演过的角色涉及各个领域,还真是演什么就是什么。
他又演一个精神病。。。受不了。。。
又是一个中了无疯魔不成活的疯子,倘若每天如同这些角色一样生活,那一定很累呢。哥哥的脸在光影里美绝了。动作戏都蛮有看头,感情戏相比起来就弱多了,看黄卓玲那一脸傻气就倒胃口,不过结尾的内心戏演的还不错。方中信明明很帅啊,就是编剧编的这个角色太不讨喜了。
2.5。除了张国荣其他一无是处,但他的演法也被傻逼剧作带偏了。
哥哥就是那种杀光所有人还会让人心疼的杀手。程序正义真的很重要啊。一直强调不拖累,恰恰是害怕自己拖累吧,正如一开始不见血恰恰是因为害怕自己开杀戒。
没交代好rick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杀了一个人引起如此巨变是否过于突兀。rick接下杀人委托就是为了快感?而且警方没有直接证据而进行的各种操作让人觉得难以理喻,唐牛这个角色的设定又有什么作用?反派从有魅力变成病态,督察人设也不讨喜。故事的发展和转场处理的不够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