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动画片续作,本片几乎和第一部一样出色。
它没有重复首部的冒险和青少年觉醒主题,另辟蹊径居然讲了一个与美国当下问题很贴近的故事:红脖子与白左从最初的各种矛盾冲突到最后再度融合。
瓜哥一家是野生穴居人,类似美国的底层红脖子;而所谓的“betterman”(翻译成文明人还是挺熨帖的),处处拿腔作势,自认高人一等,表面各种仁义道德,实际却自私自利,正如某些白左一样。
这种讽刺性,且不说是否合理,确实是黑色幽默味道十足,也让影片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倒是与伊斯特伍德批判媒体和政府部门的《理查·朱维尔的哀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使单从动画片角度看,影片也是想象力丰富,笑点多多,画面绚丽!
特别是一众雷霆狂花“英雌救壮”的桥段!
配合着女子金属乐队的火爆节奏,加入犹如金属乐队MV式的运镜,又女权又酷又有趣!
大概唯一的遗憾,是影片结尾比较随意,用几个细节和一场战斗就消弥了叛逆青春期、独立出家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等等矛盾。
还是过于好莱坞式了。
当然,指望一部商业动画片认真深入地去探讨这些大问题,也有些奢望,毕竟已经看得很开心了。
比第一部差很多,意思表达的太刻意,很多台词感觉说出来一点也不自然。
疯狂原始人遇到文明人,还感化了文明人,感觉好像在表达现代社会的底层人和富豪相遇,并感动富豪,有种为了表达而表达的感觉。
电影里人物态度的转变也很不顺畅,由文明和原始的冲突到理解转折很生硬。
情节和想表达的主题又太俗套,几乎把现代化的问题直接搬到原始社会的文明人那,破坏环境、孤独、远离自然、虚伪还要假装真诚……。
另外,翻译感觉跟电影背景很不大,名称和俗语有网络流行语风格,却感觉很奇怪。
因为剧情不行,虽然画面和特效都可以,但整个看的不投入也不享受。
简单说一下和第一部的对比,以免被认为是故意喷第二部所谓的想象力很多都是把现代的东西,做成古代的效果,树藤的电梯、淋浴、桑拿浴、香水……现代的问题,环境破坏、孤独、人与自然的分离……现代的概念,隐私……这也没问题,可是搬的太简单,实在感觉不像原始人……由这些简单搬运带来的冲突,就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也就很难不做作、难有顺畅的衔接。
多年过去我还能记起第一部的内容,那真正想象了人类祖先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惊讶,逐步学会主动探索。
把可能几万年的人类重要事件变成了咕噜家族的成长史,顺畅而丰满。
咕噜家族从战战兢兢的躲在洞穴,警觉的面对任何风吹草动,到接纳盖,寻找新世界,他们发明鞋子-原始的鞋子,找到火,几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发现这些的时候该如何惊异,电影设身处地的想象了,让我们感到身临其境……咕噜家族从故步自封到真正运用人类本有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需要说创新,今天的人也能感受到应该像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持续做的那样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智慧…… 第二部从内容来说,我觉得可以得三星或三星半,但是我感觉那样懒惰的搬运很不走心,加上一二部的反差,所以给二星。
这是个人感受,凡是有理性判断和合理理由的应该不能算喷吧。
编剧,要把人物表面和潜在欲望,以及他想要的目标,以及阻碍,都想清楚。
人物的潜在欲望与表面欲望一定是相反的,不然没有写他的价值(限商业片)。
在故事进行到那个时间时,呈现出人物互相之间,当时的欲望交织情况。
讲的是人物在当时胜出的一面的欲望。
但该人物表面欲望和潜在欲望,藏在水面下的斗争,还在汹涌澎湃。
正面欲望和潜在欲望,如同孙子兵法讲的“以正合,以奇胜”,正奇是随时变化的。
人物的行动,决定了他当时的欲望是什么,在上面的就是正,在下面的就是奇。
正奇是随时互相变化的。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角色互相之间都是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欲望,互相纠缠,互相启发,回环往复。
这样也能写出丰富多彩的群像戏。
第一组:瓜哥,爸爸表面欲望:一家人都要在一起,但导致了大家不快乐。
爱一个人抗下所有,不爱和家人倾诉烦恼。
潜在欲望:快乐才是一家人。
渴望倾诉的渠道。
阻碍:小伊要和男友离开Hope,文明人爸爸表面欲望:想让盖当女婿,对老婆有轻微的难以忍受。
相信智慧,渴望独处,看不起咕噜家族粗鲁潜在欲望:想做好父亲,让女儿幸福。
不是渴望独处,是渴望家人交心,渴望交心的友情一开始瓜哥的表面欲望和Hope的表面欲望互相碰撞。
Hope虽然看不起咕噜家族的粗鲁,但他靠智慧激发了瓜哥的潜在欲望,让他开始倾诉苦恼,所以两人初步建立了表面友谊。
当两人发现自己都不是“好父亲”的时候,发现让家人快乐才能真正在一起的时候,瓜哥的潜在欲望和Hope的潜在欲望瞬间吻合,所以两人热泪盈眶,如胶似漆的成为香蕉兄弟。
第二组:小伊,大女儿表面欲望:炙热的毫无保留的爱情潜在欲望:心心相印阻碍:父亲讨厌他们腻歪。
盖渴望去tomorrow,但她不理解那是什么,盲目的同意。
盖,男生表面欲望:有爱,但要寻找home,tomorrow。
一开始以为文明人的家就是他找的,但其实不是。
潜在欲望:在寻找心的归处。
阻碍:瓜哥想要一家人一起,不让离开。
小伊想要毫无保留的爱,不懂得妥协。
这组比较容易理解:小伊想要毫无保留的爱,盖也追求爱,但认为找到hometomorrow,才会有真正的爱。
盖来到文明人家园,以为那就是他想要的hometomorrow,小伊认为那不对。
最后盖也认识到错误,真正理解到和小伊和家人在一起,就是hometomorrow。
第三组:奶奶表面欲望:混吃等死潜在欲望:雷霆狂花阻碍:衰老和没有响应的人。
文明人妈妈表面欲望:想让盖当女婿,爱干净爱独立,看不起咕噜家族粗鲁潜在欲望:想让女儿幸福,渴望狂野,羡慕咕噜家族的亲密无间阻碍:环境和缺乏引导者。
这组很炫酷,混吃等死的奶奶带着变化最大的文明人妈妈及一群女人,化身雷霆狂花,拯救男人,打败金刚。
第四组:工具人哥哥表面欲望:喜欢窗户外的风景潜在欲望:喜欢外面的世界晓晓表面欲望:不喜欢被过度保护,想去外面的世界潜在欲望:摆脱束缚,获得友谊小珊表面欲望和潜在欲望完全统一,就是吃、闻、打!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人会像瓜哥或者文明人一样,或禁锢他人的心灵,或在心中建一道高高的围墙,但是,一旦当他想做某事时,他就会发现,这些他自认为服从他命令的人,实际上愈来愈疏远了他。
有些父母喜欢用暴力使孩子服从,但越是这样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越是调皮捣蛋。
孩子越来越调皮,暴力便越来越严重,暴力的越来越严重,越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越来越调皮,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总会长大,离开父母,但有的父母却不舍得孩子离开,到最后反而使孩子悲守穷庐,却又将复何及?所以,有些时候,就应该放下心来,接受别人的离去,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疯狂的原始人2》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阖家欢电影,它把不同年龄层的审美进行了平面化的分层,再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老少咸宜的效果。
真的展示了剧本行业的工业实力,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阖家欢难就难在跨年龄层的众口难调。
低龄化剧情小孩看得高兴,大人如坐针毡,比如《熊出没》;而成人化的剧情又往往吓哭小孩子,就像《西游降魔篇》、《美人鱼》。
《疯狂的原始人2》明显有多重的审美层次:给小孩子:猫和老鼠式的滑稽表演,萌物,惊艳的场景(比如蝴蝶拟态的森林)给青少年:酷儿文化与中二病,Daddy issue (过度被保护/美国式城乡文化冲突)给青壮年:Meme 大爆炸,拼命地玩梗给中老年:复古审美(八十年代风)+ 男女矛盾(恋爱、夫妻) + 儿童烦恼给严肃的影评人:多元文化包容 + girls power而妙就妙在它把一部电影不同的领域分配给不同的审美:文本风格:偏儿童,滑稽表演为主人物设定:给青少年,以酷儿文化为主戏剧冲突:青少年的叛逆,中年人的焦虑剧情线索:给中老年,从高墙出现开始,剧情的线索就无限向《金刚》靠近主题升华:给影评人,女权+移民+多元文化包容导致各种审美没有直接的冲突,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才让观众特别满意。
每个年龄层的人都不必 get 到其他层的快乐,只需要 get 到自己的亮点就足够满意了。
举两个典型例子:一、两家女儿骑剑齿虎出墙探险一幕:给小孩:儿童奇幻,比如蝴蝶拟态的树林,在猫来时一片片飞走给青少年:女孩式友情,对酷儿文化的推崇(看到每一个伤疤都哇哦)给中年:充分表现了中年人酷爱好车的激动,实现了野兽对跑车的反向比喻(通常把跑车比喻成野兽)给严肃的影评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碰撞哦,自由和主体意识萌芽哦!
二、雷霆狂花给小孩:不明觉厉的夸张表演给青少年:酷得不要不要的给中老年:复古的配乐、出场介绍、朋克风、暴走族、废土风给严肃的影评人:女权!
就问你怕不怕电影的这个女权主题,这几年已经成了好莱坞的显学了。
《超人总动员2》、《无敌破坏王2》、《疯狂动物城》、《惊奇队长》、《神奇女侠》、《冰雪奇缘2》……都有充满自信、独立的女性主角拯救男人或打败男人的反传统桥段。
作为左青我对此当然是非常支持的,毕竟 The Teacher 就讲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嘛,中国男人尤其是工业区的男人,早就习惯“怕老婆”的文化了,这叫尊敬懂吗?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电影里层出不穷的玩梗。
贯穿始终的是金刚梗,从穴居人家庭看到高墙的那一幕起,我满脑子就是即将出现的“金刚”了。
当然最爆笑的是那段猴子梗,原来铁拳猴不仅是铁拳猴,还有铁头猴(脑子里响起了“少林功夫好”),铁尾巴猴,铁布衫猴,最搞笑的是还有一闪而过的铁蛋猴(疯狂打另一只猴的蛋蛋,但屏幕只给了双腿,估计这个梗是不会污染小朋友的),真是太污了。
最污的当然是 Banana 兄弟梗了,我当场就想刷个 “你不对劲”的表情包
我笑的最大声的还是那些影迷梗了,最经典的当然是致敬指环王的梗,“趾”环王——这里就不剧透了。
导演玩梗玩上瘾,最后还让鸟撞到了第四堵墙。
这些梗,小孩和老人恐怕不能 Get 到,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
因为《疯狂的原始人2》审美和喜剧元素是分层表达,同步推进的。
这种创作方法非常值得国内的动画从业者借鉴。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电影可以跨年龄,但某一个层面上的审美和逻辑要始终保持一致,也要符合该层次主要观众的预期。
难怪国产动画时时深陷众口难调的困境。
动画电影很容易成为跨年龄层的作品,每个年龄层都按自己的审美提出要求。
以我中年人的心态来看,《姜子牙》主题挺成人化的,但戏剧冲突很幼稚。
《哪吒:魔童降世》角色始终巨婴心态,缺乏成长。
《大鱼海棠》则纯属不带脑子的中二病。
剧中出场的角色明明上有老下有小,但都按小孩子的逻辑行事……可电影又不甘愿低龄化,硬要把小孩思维套用到宏大逻辑中,自然让主题或戏剧冲突崩得不成样子。
最让人反感的是前半部分强行荒诞搞笑,后半部分强行死角色煽情,到最后强行崇高升华主题。
逻辑跟过山车似的。
好电影是不同线索的切换,坏电影是同一线索的断裂拼接。
我觉得他们从剧本工业的角度,都应该好好学学《疯狂原始人2》。
角色言行举止可以幼稚一点,人设可以中二一点,但戏剧冲突要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剧情逻辑要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而故事主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
这样才能换来口碑,也恰恰是市场需要的。
喜欢动画电影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心灵奇旅》啊!
排片实在太少了呜呜呜可以去支持一下。
以下是我的影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81881(不要翻到最后,后面都是牢骚)完全没有想到,能在这部动画电影里,看到如此自然有新意的女性叙事。
不是苦大仇深的社会批判、纠结复杂的女性成长或悄然生发的意识觉醒,也并非《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中那种昙花一现的、设计刻意、显然只是在讨好观众的,公主联合救王子的戏码。
和《阳光姐妹淘》中女主们年少时一起打架的状态很像,但只有这一部分而没有成年后的部分,也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理解方式了。
本片以一种极其中二,而因此饱含传统意义上男性浪漫的方式,让女性角色组成一支“雷霆狂花”小队。
然后在顺理成章毫不刻意的剧情发展中,她们承担起了拯救男性的任务,让人热血沸腾。
没有任何地方突兀,但是又会让观众自省:为什么女二出场的时候我会觉得她必和女主抢男人?
为什么以往看到这样的剧情都是男性角色?
女孩子们为什么不能这么中二而快乐呢?
猛禽小队活该自闭,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效果还没有雷霆狂花好。
原始人遇见文明人。
世界观极富想象力,高艳的配色和各种生物、道具的精致设计每一幕都在给人惊喜,奶奶的头发喜夺全片MVP。
同时,这种世界观下,原始人和文明人的冲突,很自然地映射出现代性对人的异化。
我们的距离是不是在变遥远,家庭关系有没有变淡薄,注意力会不会过多放在那个“窗户”上,家园或者说城市是不是我们的巢穴和壁垒......然而,近几年的动画电影大制作都有这个通病。
正如大闹互联网的世界观触碰到了网络暴力与灰色地带,却将落点放在朋友爱;二分之一的魔法的世界观触碰到了被现代科技文明助长的人的懒惰,却依然选择讲述一个成长故事......更为宏大的叙事基本上没人敢碰,所以都只能通过几个点来映射现实,但不加以讨论,便显得头重脚轻。
本片应该说尤为如此,除了现代性,前半部分还讽刺了中产阶级,讨论了家庭教育中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问题,但收束在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上。
不过还是要说,本片呈现的东西虽然杂,但不乱,而且幽默、富于想象力;问题也许没有讲清答案,但是一定让人有所体会;最后考虑到上文所说的女性叙事,以及有讲得很清楚的家庭关系问题,克服外界干扰的青少年爱情故事本身也很动人,本片的完成度还是相当高的。
相较之下,同样是新建世界观,世界观映射的主要内容也很相似,但无论是想象力还是在主题的探索上,迪士尼《1/2的魔法》都远远不及本片。
但其实我有时候会想,动画电影一定需要一个boss吗?
本片如果踏踏实实找到某种方式,呈现两种文明,或者说两种思潮,在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下,逐渐融合的过程,加以呈现,是不是能把现代性的这些问题讲清楚?
不过再想想,如果真这样就看不着雷霆狂花了,只得作罢。
说完了故事和主题,最后来讲讲具体让我印象很深的地方。
本片开头原始人狂吃东西的那段,好像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吃东西的状态,我对其中几幕都有些模糊的印象;假发被雷击那一段,好像是某部电影里变成蝙蝠的德古拉,但我不记得哪一部了......片中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很熟悉的场景,不过确实说不上来具体是在哪里看到的,希望有人能汇总一下致敬和彩蛋。
大猫就是汽车、蜜蜂蛰就是喝酒,本片的想象力真的绝佳;被扯下的花生、无处不见的心形,剧作用上了每个细节;猫咪和剑齿虎的结合、蜘蛛和哈士奇和狼的混血,动物们的设计与形象刻画也给人惊喜(当你觉得本片对中产阶级和现代性的讽刺过强,仿佛在肯定原始生活时,电影又经常让动物们充作人性担当,和野蛮的原始人形成对比,展现出在这场文明的比较和交融中的不偏不倚)。
其他容易剧透的我不多说了,诚推本片,感谢它在我对迪士尼甚至是所有美国动画电影正失望的当下,送来了些许安慰。
稍微补充一点缺点吧,优点上文说得很明白了。
本片在剧情和主题处理上必然比不过《无敌破坏王》、《机器人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动物城》这些迪士尼的安身立命之本。
但绝对比迪士尼在《疯狂动物城》之后的所有作品都要好(皮克斯归皮克斯,迪士尼归迪士尼,两者的风格、定位和质量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很抱歉之前把《寻梦环游记》记成了迪士尼自己的作品),包括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大闹互联网》、《二分之一的魔法》。
故事上,动物城、机器人总动员、无敌破坏王的反派,以及头脑特工队高潮部分的危机事件,都是一开始就有铺垫的,而且高潮部分的战斗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反派也都有自己的作恶理由。
疯狂原始人1中的高潮也是如此,直接促成片中原始人父亲打破固有观念。
不像本片中的巨型猩猩,出现得的确十分突兀,就是为了让主角打boss而生生造出来的boss。
主题上,以疯狂动物城为例,朱迪和尼克在是一对恋人之前,他们首先是朋友,他们的友谊代表了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这两个群体的友谊,因此电影种族歧视与乌托邦的主题通过爱情的主线只会得到更好的诠释,也就不会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但本片中文明人与原始人的核心矛盾,也即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现代性与中产阶级的问题,其实确实被规避掉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因此,其实电影现在的评分非常符合我对它的预期,它的确是有很多缺陷的。
我也理解,哪怕只因为剧情的不完善,也必定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
它很符合我的口味也有很多亮点,所以我愿意给它打五星,但我也理解打二三星的人。
而补充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优缺点都有,我也相信大家都能看到。
每个人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真的不必纠结自己和主流意见不一致,也不必觉得讨厌这部电影就一定是尬黑。
喜欢或讨厌,理由充分即可。
(只是不给理由的结论真的很容易让人反感)
尽管大众给予这部续作的评分相比前作差距不小,但我仍然认为这两部电影一样优秀。
人们对美式动画续作的期望一直以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疯狂原始人2》无论在剧情冲突还是创意上对不落于前作下风。
稍显突兀的是最终结局仍是一般冒险片的打Boss环节,显得有些平庸,前期的各种对立处理都很不错:年轻的情侣、父与女、现代人与原始人等,都将不同意识形态的观点表达得不错。
再加上一些不低级而有趣的笑料,这部电影谈不上为这个系列添砖加瓦,但也绝对值得一看。
首先还是依旧喜欢《疯狂原始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导演不用,第一部的导演更注重画面感,看完第一部觉得太好看了,当时在电影院一直很激动,这么多年了终于迎来了第二部,还是依旧很好看,虽然不如第一部那么优秀,但是依旧不错,唯一觉得导演审美上不是很那个,下面就让我来吐槽一下豆瓣上的垃圾们👇总以为自己好像多牛逼似的,可悲人,内心太肮脏了…………一部动画片都要来吐脏水,真是让我看到了世界大了什么鸟都有,想到了那句“杯弓蛇影”说的就是👇这种人。
最牛逼的就是还有一堆随声附和的人…………
通常情况下我是对影视作品向时下社会话题献媚、妥协和硬凑是忿懑不满的,如少数群体、女性平权、BLM。
但如果几年后让我选一部代表这个年代的女权话题影片,我会推荐《疯狂原始人2》!
Thunder Sisters部分视觉效果和观影笑果炸裂💥真的如同雷霆一般!
哈哈哈哈比《复仇者联盟4》硬凑的女性超级英雄一起往前走的尴尬场面,这部动画电影融合的反而自然而融洽!
看电影我们在看什么?
无非是体验一把现实无法体验的梦,生命也因此被延长,而以梦工厂为代表动画电影,不受真人影片人体的限制,完全是想象力的恣意挥洒,泪水与欢笑的齐飞,饱受现实重负的成年人,在这两个小时里可以做回孩子,那些平日里听厌的鸡汤大道理,也会触及心窝,被小小点化一下。
文人酸馊刻意煽情复读画皮有什么意思?
最近几个月最值得走进院线的影片只有这部《疯狂原始人2》起初还有点担心,甚至电影开始部分也在担心,担心这又是一部难逃动画电影续集质量滑坡诅咒的电影,但看完后我愿意给之完美的评价。
曾几何时一直被不良观影观众打扰愤恨不满,但想随机遇到高素质的观众在文化之都的北京想必是选择前列。
这场观众都好棒啊!
好像和他们握手拥抱致意,在高级包袱笑点同时发笑,间或也忍不住鼓一下掌,但都是不打扰周围人观影情绪的程度,全场笑果极佳,完美的观影体验!
What a beautiful day!
因为著名台词“那不是活着,你那叫没死”而对《疯狂原始人》有滤镜。
所以《疯狂原始人2》出来了马上去看了,然后怎么说呢,只能说“那不叫延续,你那叫没死”吧。
或许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疯狂原始人2》给人感觉很“满”,因为满和缺乏新意,所以主题很不突出。
首先,卖点当然是“疯狂”和“原始”,穴居人走出洞穴,在荒原里横冲直撞,和男主一起寻找“明天”,影片落点是“明天就是你(女主)啊”,所以这样看,似乎想要表达爱情是人类的归宿,但是这一条线的表达,非常的肤浅,男主女主悄悄话、构想未来、以及随时想MUA,我都不知道带孩子来看是否正确了。
第二条线,父亲对家族的维护,强调家是一个主题,在一起才安全,对女儿想要出去组建小家庭非常烦闷,很想把准女婿踢走,这条线比较好玩的一点在于,进入文明家庭后,母亲也非常享受“空间”和“隐私”,孩子们也是,让人很难不联想到,最想维持“封建”家庭的,都是握有权力者,也就是爸爸。
这条线的落点在,更多的“家人”一起生活了。
第三条线,文明社会对原始社会的冲击,一家人闯入文明人菲尔家里,菲尔是男主盖父母生前好友。
动画片里用各种很搞笑的方式,表现了电梯、垃圾通道、抽水马桶、淋浴“现代”生活,还有穴居人没有见过的床、窗子、独立房间。
对,还有因为菲尔引进水源而产生的有先进生产力的庄园。
这里引进水源是事后事态发展的伏笔。
第四条线,男人的逃离和隐私。
菲尔有个秘密洞穴,在那里躲开妻女,独享清静和鲨鱼奶。
感觉这种桥段让人会有些许共鸣,但是也就这样,毕竟现在男人下班在车里待一会再上楼,女人周末拎本书躲进咖啡馆,对生活和责任的短暂逃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吧。
王后逃到森林里独处两个小时的故事,讲过太多了,所以这条线除了表现文明人对野蛮人的诱导也没什么作用了吧。
然后父亲瓜哥还马上就识破了。
第五条线,农场里的香蕉不能动,在谜底揭开以前,我们看菲尔热情、理智、开明,但是呢他有一条铁律,就是绝对不能动农场里的香蕉,在瓜哥吃了所有的香蕉之后,菲尔几乎崩溃“我就这么一条规矩”,到这里让人觉得,无论怎样开明的环境,一定是有且至少一条牢不可破的“规矩”,当然后来谜底揭晓,这个感觉又被冲淡,这也是这部影片让人不喜欢的地方,他给人累积的情绪不是层层递进的,而是不停的怀疑、消解,每条线索之间的互相冲突,让人觉得非常胡乱。
第六条线,晓晓和小伊的姐妹情,晓晓羡慕小伊的野性和伤疤,于是和小伊一起野,然后被野蜂蜇成了“气球手”,这一部分给人的感觉,好像找志同道合的小姐妹,就为了一起尖叫一样,可能她们要是在现代,会一起追星吧。
第七条线,“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长辈有多厉害”,老态龙钟的姥姥,原来是霹雳女战士,在大家去营救菲尔、瓜哥、盖的时候,再次组建霹雳战队,给女战士们每个人都取了一个很“霹雳”的名字,真的又中二又尴尬,看到这段的时候,好像正在听钢琴曲呢,突然跳台给我放了一段孙红雷的霹雳舞。
第八条线,铁拳猴和“金刚”。
为什么不能吃香蕉呢,因为香蕉要给墙外不明势力。
当瓜哥吃了所有香蕉,没有办法“献祭”香蕉的时候,他们看到了铁拳猴,看到一只铁拳猴的时候,瓜哥和盖夸张的嘲笑菲尔的胆小,然后他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铁拳猴,他们被铁拳猴抓走,打扮成香蕉的样子,献祭给铁拳猴畏惧的“金刚”,这一段感觉融梗了好多经典电影,当然也可以说是致敬。
结局是霹雳女战士们打败“金刚”,救出三个男人,大家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
第九条线,香蕉兄弟好尴尬好尴尬好尴尬,好好的动画片,突然卖起腐来,台词还那么尴尬,导演是为点啥啊。
看完电影,感觉就这么多,写出来给大家排雷吧。
第一部就不觉得好,这部也一样,理解不了这系列为何这么多人喜欢
垃圾电影,难看的一逼,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嘲讽现代文明和男权社会的矫揉造作的动画片儿,虽然不觉得被冒犯,但是毫无带入感。女朋克万岁,娘娘腔SB,这种固定模式的臆想恰恰证明并非来自女性手笔,真是搞不懂现在的好莱坞,一群大老爷们儿为了政治正确矛头向内直指自己,牺牲动画片最纯粹的天真,从《玩具4》就开始了。对了,姥姥脱衣那一刻真的辣眼睛,宁确定这不是高级黑吗?
只在说猴语的时候笑了,剩下的不像是在看动画片,情节的想象力倒退回了剧情喜剧片,爱情线就像丘比特之箭一样缺乏说服力,而且诉求太多啦。
谁能想到今年最动人的台词竟然出自这部动画片:“我终其一生去寻找一个名叫‘明天’的地方,却发现‘明天’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你。我要找的明天,是你。”
还是不错的,没有太套路也没有太个人英雄。男生闯祸女生拯救,两家人整整齐齐。
也就流水线作品吧,没啥特别之处吧?我居然觉得还没神奇女侠2好看……
关于墙,关于生活,关于封建。已经一年多没进过影院了,梦工厂的视觉效果做的是真的好。And you're my tomorrow。
卖萌,卖腐,输出女权,最后自带恶搞,就是一部骗小女孩的片子。
也太别扭了,这种摩登原始人故事模型的趣味不就是看“现代生活古代版”么,第一部的发明家小创意,追求人类进化的冒险好奇和科学精神到底有什么问题啊?是觉得“文明救赎野蛮”的命题不符合政治正确?为了反而反也太用力过猛了。这可不是上纲上线,而是各色指代性元素实在太明显,对边境墙、文明人的讽刺有点魔怔腌入脑了。行行行知道编剧你是大善人啦,和《青春变形记》搁一块看实在太讽刺,那边亚裔移民忙着披上文明皮,这边不想当文明人教师爷非常尊重移民欢乐一家人。只能说幸亏节奏夸张高饱和度的花花绿绿抹掉了很多叙事上的不适,核心人物完全不符合儿童叙事、一副成年人的面目可憎也能强行PG13合家欢。
不觉得有什么笑点,挺油腻的。而且每个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不一样,没有谁对谁错。非要在一起的话就过分了,有点失望的一部电影
21世纪了,还能排出这么东方主义的电影,觉得弄点女权色彩就能蒙混过关吗?恶心。
第一部就不怎么喜欢来着,第二部依旧emmmm,讨厌的因素很多……
哈哈哈我喜欢雷霆狂花那一段!!
想要狼蛛(
Girl power的事还是好评,金属雷霆狂花拯救男性同盟。可是文明人只有自私虚伪,大家都该拆了家到野外扎堆睡?哈士奇版六眼蜘蛛看得人脊背发凉。
天哪!我是真心觉得好看,看完后我真的有点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请【雷霆狂花】原地C位出道,我要为她们疯狂打Call。真的是热血又不失幽默,炫酷又不乏趣味。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潮迭起,结合高饱和度的色彩表现力,真的是王炸一般地出彩,这种好看是那种你看完以后毫不犹豫的自然感受。这样的视听体验称之为享受毫不过分。还有用打拳击作为交流语言的铁拳猴,疯狂尖叫的鸡海豹,以及奶奶这让人无比惊喜的“假发”,真的让人是刻骨铭心般的印象深刻!“我在寻找明天,明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
好好看。两个女孩子的友谊真可爱,带她第一次出去飙飞猫,第一次找到生命中的好朋友的那份喜悦。也许走着走着会散了,可是别忘了,对同类朋友的渴求也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呢。他们的农场真是厉害了。最惊喜的当然还是奶奶了,最后的姐妹们可以出番外了,头发真狂野!真的太适合加班间隙来充充电了!
色彩缤纷,笑料不断。比起第一部是有点失望的,但还是部让人看得很开心的电影~
故事冲突、发展、困境解决,所有的一切都是烂大街的桥段,大杂烩图个乐子也要配色这么花里胡哨的。提不起兴趣,太闹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