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没去电影院看。
中国版《堂吉诃德》,想起孟京辉的话剧版。
有疯子,有傻子,还有很多内地的熟面孔。
有点二,但是最后结局那段挺具有现实意义的。
有时候,聪明反而是“魔障”。
101214晚外公家
荒诞与现实荒诞与现实其实并没有多远,他们相互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无法分辨。
生命中的敲钟人在哪里?
或许答案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
先不说郭涛的表演,最出彩的是王刚对桑丘的演绎,塞万提斯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笔下的不知名的小配角被一个中国人演的如此神似。
还有就是扮演道长的仁兄,台词说的那个顺流,不得不佩服。
当时一听他说“八卦门的当然是为八卦而来”就忍俊不禁,太有才了,呵呵。
一部电影,可以有很多看法。
只要有好的立意,都值得去尝试,现在很多的电影不都是褒贬不一么?
真没有见过几部大家都异口同声来评价好坏的片子。
这部电影也一样,很多人都说是一部烂片。
我感觉是太荒诞了点,但却有很多现实意义。
江湖是什么?
唐的眼中的江湖就是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有云游大侠走南闯北,为民解难。
而现实中,他给人的感觉是个疯子。
最后的市集中的那段肺腑之言还是非常令人钦佩。
借来自: 捏脸大王南方 的评论中:“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了危难不会袖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没错,我是来送死的,但是为了翠花姑娘,为了街上的所有人,该来我还是要来的。
”荒诞么?
或许这些话还是会让一些人不屑一顾,这里我想起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还是在部队的时候,探亲回部队的长途车上遇到有人用卑劣的手段骗钱,我站出来指出还被人误解为同伙,而当时我还穿着军装!
冷漠,有的时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看不清楚自己。
就如同自己认为的现实在别人眼里却是荒诞不羁一个道理。
荒诞与现实并不遥远。
《魔侠传之唐吉可德》(以下简称《唐吉可德》)是一部整体来说很糟糕的3D电影。
虽然在个别以CG为主的镜头和场景中,3D效果尚可一看,但整体效果非常糟糕。
在真人实拍的中近景镜头中,3D效果几乎没有,而在部分真人和CG背景合成的大全景镜头中,前后景关系和透视比例都有问题,起码就我而言,我觉得有头晕的感受。
最糟糕的还是在画面亮度方面。
3D电影都普遍存在着画面偏暗的问题,但《唐吉可德》的画面暗到无法容忍的地步。
由于我看的是单机3D放映厅,所以画面亮度整体偏暗,夜戏部分如果戴着3D眼镜的话,几乎一片漆黑,完全看不清画面主体(细节就更谈不上了)。
据看过双机3D金属幕的朋友讲,画面偏暗的问题同样存在。
从3D电影的角度来说,由于《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存在种种技术缺陷,是一部不值得去影院观看的3D电影。
但如果它是一部普通的2D电影,那么这部电影还算延续了导演阿甘从《大电影2.0》、《高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某种标志性的导演情怀和叙事风格。
只是由于本片十分勉强地做成了一部3D电影,因此它的这些微弱优点全部被技术上的醒目缺陷掩盖,从而失去了它本应被观众重视的卖点。
如果《唐吉可德》仅仅只是一部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那么它的这种大无畏的山寨世界经典名著的叙事风格,以及对中国传统武侠片的解构和嘲讽,或许还可以引起足够的关注。
但现在几乎所有的批评火力都被本片糟糕的3D效果所吸引,这种在叙事上的努力企图还没有表现出苗头就被直接火力覆盖了。
虽然《唐吉可德》是一部很糟糕的3D电影,但我并不想去过分地讥讽和打击这一点。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3D电影无疑是迟早要去尝试的一种新的技术形式,总要有人去尝第一只螃蟹。
虽然现在阿甘啃的满嘴是血,但对于中国3D电影来说,勇敢地去应用这种新技术是必须的。
没有应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标准,而没有标准的话,那就什么都完蛋了。
《唐吉可德》由于资金、经验、人员素质,甚至可能是态度的问题,在3D电影的尝试上得到了一个很糟糕的结果。
希望它的失败对于后来者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借鉴作用。
3D电影的视觉奇观能够放大电影的优点,同时也能加倍放大电影的缺点。
而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不管它是几D的,一个好的电影故事都是最基本的起点。
就像现在已经成为3D电影标杆的《阿凡达》一样,虽然很多观众对它的故事提出了许多质疑和不满,但无论如何,《阿凡达》的电影故事是在水准之上的。
你可以说它没有新意或俗套,但你也很难从里面找出根本性的错误。
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阿凡达》才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3D电影。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种技术上的差距是必须要正视的。
所谓的“技术差距”,并不仅仅只是那些昂贵的前后期设备,包括商业类型片的基本叙事技巧和编剧能力,都是我们要必须承认的技术差距。
如果说钱能买来的技术是“硬技术”的话,那么结合本土市场的文化特点而发展起来的成熟叙事技巧,则是无法用钱买来的“软技术”。
这就像是我们可以买来汽车的生产线,但却买不来成熟的设计能力一样,想要在“软技术”方面达到可以和好莱坞类型片在市场上正面角逐,需要的是不断的市场应用和由此得来的经验总结,还有及时的市场正面鼓励。
这却恰恰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所缺乏的。
我姓唐,名吉,字可德。
《管子·内业篇》里讲,不可止以力,只可安以德。
父亲希望我认真读书,做一个顺应时代,善于赚钱的劳心者。
而我却更沉迷于武侠小说,我一直在想,爷爷传下来的这杆霸王神枪,有多长时间没有用了?
我要做一个云游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而后流芳千古……前两天我问弟弟,你知道堂吉诃德的故事么?
他说,嗯,就是那个满脑子都是幻觉的傻逼,全是不现实的想法,跟风车打仗。
我说没错,小的时候我也听老师和长辈说,堂吉诃德是一个不识时务的疯子,他的故事用来讽刺了那些空有幻想,不切实际的人,是一个典型的被嘲笑的反面人物,不过现在大家对这个角色宽容多了,很多人肯定他古典唯美的中世纪骑士精神,视他为一个敢于行动,正义勇敢的人。
老弟狐疑的嗯了一声,接着看83港版的射雕英雄传。
我问自己,堂吉诃德这样的人来到中国会是怎样的境遇。
面对这样一个圆融粘稠如嚼烂的泡泡糖一样的社会,堂吉诃德所面临的痛苦和危险,肯定要比面对死板而守规矩的风车巨大得多。
多亏电影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堂吉诃德的精神横跨欧亚来到中国,附体在一个出身背景相似的人身上,这正是测试堂吉诃德精神在中国的可行性发展的一次尝试。
依据电影这个媒介的需求,这次尝试是成功了,堂吉诃德成功的从一位理想主义者成长为知识分子,唤醒大众推翻强权,抱得美名与美人。
但现实中,一个堂吉诃德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都是极其困难的,更别提有机会获得话语权和女人的青睐。
一个被认可的堂吉诃德身后,必定躺着一万个被嘲笑的堂吉诃德,可谓一堂功成万堂枯。
他们想要成功,拥有了必要的思想和能力,还要攒好足够的运气,这可不比中彩票容易,但堂吉诃德们明知如此,依然自我执着的前行,不以个人成功为目标,而以弘扬公正为己任,我认为这种精气神,就可以称之为公民意识。
此刻,我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堂吉诃德精神在中国存在的意义,就是打破沉默、召唤正义。
即便现在大部分小堂吉诃德们还很幼稚冲动、任性愤怒,但这种精神也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更不应该招来“愤青”“不且实际”等自以为成熟的冷漠回应。
给堂吉诃德们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其中就会有多一些堂吉诃德长成为参天大树,日后为我们顶烈日、挡风雨。
最后,再引用影片里主人公说的一段话。
面对敌人骂唐为疯子时,他说:对,你说的没错,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
在你们的眼力,我只不过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
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像我这样的头脑简单的傻瓜,遇到危难不会修手旁观,坚信邪不压正的简单道理。
现在,这个世界更加需要这样的堂吉诃德,请允许我奉他为优秀公民。
虽然整个片子的基调都定在喜剧的层面上,但是就像是一本漫画书,总会有让人感触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感触点上大家早已有了共识。
从开头唐吉可得就严肃的说明了自己的宗旨:精神。
一直活在自己虚幻的世界中 ,当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了,大侠就真的是大侠了。
最后的结尾是因为情感上的慰藉还是因为理想的实现,唐主角不再有了自己的世界,反而因受他影响的奴仆出现幻觉,当一个人能改变另一个人的时候,重要的已不再是最初的初衷,而是被改变之人会怎么延续吧!
我曾经看过的两部阿甘的电影虽然也不高级,也很要命地三俗可是不装逼地来说,还是好玩的甚至有一点点可贵的理想主义者精神和“周星驰的眼角一行泪”的小人物情怀可是我对他的一点好感截止到我看到这个电影前!
如果说这电影是垃圾的话,抱歉,垃圾也是有骨气的如果说这个3D能这么死不要脸只是为了技术存在而不管其他的话不好意思,我觉得沙特馆的3D巨幕电影都比您像个故事
一句话影评:好看两句话影评:如果你对演员有信心的话,这个电影不会让你失望。
这是部靠演员撑起来的电影。
三句话影评:真别当3D电影看,把3D眼镜摘了看效果更好。
故事主线很明朗,如果不对照原著看,没有明显的硬伤。
如果抱着看烂片的心理来看,那你就会失望了,最起码比《三枪》好看很多,心理有数了吧。
第四句话:没有哪个导演喜欢拍烂片,花个上千万上亿的,故意拍一个烂片,除非是导演脑子有病。
我真的是很难用简单的几个形容词来描述这部电影。
这个···不是说拍的不好,而是导演在迎合观众这个层面上做的还不够。
但的确他是有自己想法在电影里面的,在特效制作,魔幻的环境氛围,服饰道具,台词,还有音乐都可以看的出,这个电影是下了功夫的。
看完不会说你觉得这个电影票不值就对了。
第五句话:个人是很支持国产电影的,特别是内地电影,虽然一直没有看到很优秀的电影出现,看真的可以看到我们的导演在很努力的尝试一些新的类型的电影或者是新的视角去讲述一个新的故事。
这个方向是可喜的。
而且觉得用正面的情绪去面对现在这些电影中的不足才是可贵的。
比如一个小孩子,我们去鼓励他,善意的告诉他哪里还需要努力,可以做的更好。
尝试着用更宽容的心去接受我们自己的电影。
第六句话:我喜欢的几个情节:1 翠花不断地提醒唐吉可德:“我叫翠花,不叫香香公主”2 唐吉可德手执一朵花对着坏人们说:“我就用这个 让你们三招” 那种情怀啊3 “我是司马迁的第十四代传人司马万”4 “你叫很三,那你哥哥一定是叫很二吧”第七句话:有待改进的地方:1 演员太出彩,故事显得有点散。
2 镜头运用方式不够流畅。
3 3D技术方面的确是欠缺的太多了。
国庆节回老家,跟康同学和她的同事一起吃饭。
康同学的同事一直念叨“唐吉可(三声)德”要上映了。
我纳闷道:“是堂吉诃(一声)德吧?
”康的同事纠正说:“不,是唐吉可德。
唐吉可德是国产的一部电影,3D的哦。
”柯呃——可,三声可。
唐吉可德,普通话歪念,听上去跟我们家乡话正儿八经念一样——这样的读法让我想起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莎翁的名字用我的家乡话读法听上去就像是在问一个科普知识问题——“啥是逼呀?
”话说,在今天以前我还没看过3D电影呢,因此一直在影评界低三下二抬不起头来。
从今天下午十七点四十以后,土老帽韦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高呼:“我看过3D电影啦!
我看过3D电影啦!。。。。
呃,什么3D4D,原来不过如此。
”导演。。。
唐吉可得圆了我的3D梦!
谢谢阿甘老师。
不管3D的二哥是不是2B,在烂片中使用新技术高科技都是应该鼓励的,这也是我给阿甘老师的 《唐吉可得》打一星的原因。
编剧。。。
我记得去年冬天在电视里看过俞白眉的访谈,他说他刚出道的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剧本,一写就写好多天。
房间里有几个地铺,有储备了几个月的粮食,写作的那段时间不下楼,不和任何人交往。
几个月以后出门,看见邻居和路人,不由自主的就想冲对方笑。
那种笑是一种久闭后看见同类时的表达欲望。
那段话说的我怦然心动。
从此对俞白眉非常有好感。
当时我想,有这样创作经历的人,内心一定踏实安详,写出了的作品一定真诚深刻。
不料今天看完电影出来,一看编剧的署名,竟然是他!
他竟然写出了“唐吉可德”这样的神作!
难道他就不怕塞万提斯先生泉下有知,托梦抽他耳光吗?
郭涛先生。。。
很早以前我发现,郭涛先生自从主演了《疯狂的石头》以后就不会演电影了。
表情和声音常常用力过猛。
我们笑点真的那么低吗?
我们需要的是幽默,不是胡闹。
拜托你真诚一点行不行?
大屏幕上你丑态百出,电影院里所有人都绷着脸面无表情,这种情景是很尴尬的!
故事。。。
还有比英雄救美女,然后美女嫁英雄更无聊的故事吗?
再说了,郭老师扮演的唐大侠一点都不像个英雄。
如果有哪个美女爱上这样脑袋被门挤过的英雄,那她的脑袋就一定被驴踢过。
故事结局,桑丘说唐大侠的梦想就是归隐田园,男耕女织!
我操,丫的梦想不是打通任督二脉,武功盖世、天下第一吗?
什么时候又成归隐田园了?
他就是从田园出来的归隐个球啊归隐?
另外插句闲话,我有个中医朋友,我曾经真诚的向他打听过打通任督二脉这件事。
老先生考虑良久决定告诉我真相:“任督二脉是不可能打得通的。
如果真的打通了,结果很可能是大小便失禁。
”——所以,各位大侠还是小心为妙。
总结:这部电影告诉我们:1.围观的永远是群众,群众里永远藏龙卧虎;2.要想造反打倒有权有势的个人和团伙,又傻又疯又笨又色都没关系,关键是要会演讲有煽动群众的口才,据说我们D就是这么夺天下的。
嘘再说就跨省了。
其实就画面、特效、细节而言实在是不敢恭维。
唐吉可德受伤,桑田在山洞里照顾唐吉可德,烧的居然是煤炭?!!!
但是个人认为电影不能只看表面,只看有没有打斗,打的精不精彩。
那这部片子影射了那些东西呢?
第一、令狐干爹等一群人代表了一些官员,无所作为,只是混纳税人的钱,等着退休。
第二、影片前期出现的一些假大侠,什么武林高手,代表了一些社会中的假教授、所谓的专家、某些歌手、影星等所谓的艺人。
第三、影片最后出来的真正的高手,丐帮帮主、螳螂拳掌门人等就是社会中真正有能力的人,迫于令狐干爹等人的权势所压,不敢出来说真话,不敢做真正的自己,更是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优势,只能隐姓埋名。
第四、影片从开始一直到战胜了令狐干爹,整个就是阴天,颜色也很昏暗,这就是说社会受令狐干爹的压迫,很昏暗,直到战胜了令狐干爹,走在世外桃源,鸟语花香。
第五、当唐吉可德到京城的时候,镜头所表现出来的京城处在悬崖峭壁之中,京城是什么,就是特大城市!
第六、司马道长那就是现在给明星做包装的推广公司,也是给假教授、假专家、假官员做包装的,能让这些人有高学历,有各种传奇经历。
第七、桑田收利益的诱惑跟了唐吉可德就不说了,在这要说的是当令狐干爹封桑田去做县令,唐吉可德送桑田离开的时候,桑田说的一句话——“主人,请允许我再说一句俏皮话,最后一句,要不然我会憋死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白薯。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但是又有谁有能力让某些人回家种白薯呢?
至于唐吉可德大家就自己想吧。
这就是我看这部片子的感受。
《唐吉可德》这部电影教给我一个道理:武侠片是可以教育群众的。
篡改一下郭德刚的话就是:“电影是干什么的呢,是教育人的。
”不管怎么说,阿甘的这部中西混搭风格的武侠片,起码达到了教育人的目的。
这也许算是一种回归吧。
想当年看黄飞鸿或方世玉系列时的那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情绪,在近些年的武侠片中是不大容易找到了。
现在的武侠电影大都忙着讲述个人情感,不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打戏也没有早些年的武侠片来得痛快了。
因为这些影片(也不说名了,反正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些)的善恶观越来越模糊,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变得很复杂,弄得你都不知道到底该向着谁。
《唐吉可德》这次回归传统就做得好,坏人就是坏人。
对付敌人不用客气,给机会不要的就直接消灭。
尤其是唐吉这个疯子还总是不信邪——消灭敌人时也不用管他干爸爸是谁。
于是,令狐、西门、东方等等儿子辈的坏蛋就开始倒霉了。
“这孙子咋不问我爸是谁呢?
玄武堂的坏人们永远也想不通的逻辑,想毕我们观众也大都想不通。
就是想通了也不能说呀。
导演是在不顾客观现实的一顿瞎编吧,谁叫他阿甘是排烂片出身的呢。
和平社会、太平盛世的思维逻辑不是有铁定的先验性吗,怎么就多出来你唐吉这么个鸟在瞎咋呼!
你看人家翠花不都认命了,隐没市井中的武林高手们不也服软了,你爸你妈不都教导你要做个“顺应时代善于赚钱的劳心者”吗!
怎么能多出你这么个疯子?
“既然有能力的聪明人全都躲起来,那也只能让疯子出来勉为其难了”,导演是这么说的。
让聪明的人们都出来看看,这些纸老虎、瓷老虎、布老虎们是怎么给奉成真正的老虎的。
因为大家都害怕呀!
大家都怕了,那帮叫嚣“我爸是XXX”的儿孙、搭勒孙儿们当然就不会麻爪儿,就敢出来欺负人了。
阿甘的影片向来都将现实跟幻想划分得比较清,该逗乐的地方就逗乐,该出来说教的地方就说教,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特别是那些照搬好莱坞的特效镜头,把《盗墓迷城》、《黑客帝国》、《指环王》等大片里的众多经典经典段落都移植了过来,不为别的,就图个乐儿。
而当唐吉与桑丘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寻常世界时,故事的奇幻色彩又会超速地萎缩,让现实生活立刻布满了影像中的边边角角。
导演的路数就是:该玩时就好好玩,该说事儿时就老老实实说事儿,别两下里弄拧了。
老百姓的世界里可容不下太多的奇思妙想。
城管打人了,公务员退休了,行骗的写书了……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切侠义精神在这里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因为生活的世界是不能想咋玩就咋玩的。
《十月围城》里的街头大火拼不也要适当地照顾一下港英当局的面子吗?
所以,《唐吉可德》最后以流氓斗殴的方式完成了正反派的终极PK,这倒是很符合现实的,奇幻不会在这里出现,因为人民群众正睁大眼睛看着呢。
于是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多数武侠片都喜欢把战斗场景设置在没人的地方,有人就有生活,就不能违背生活原则任由想象胡来。
正是这样,当唐吉最后干掉了那帮龟儿子的干爹时,导演才会采用运动员欢庆的方式来作为战斗的结束曲。
当唐吉胜利后被群众抛上天时,我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郅治、邓华德他们。
总之,幻想就算是在武侠片里也是要有个分寸的,尽管我们都希望英雄永远都能无所顾忌地说:“你爸爱谁谁……”
又沉默又鸦雀无声的,又红又仨代表的,这是要反啊。。。
我不觉得这是烂片,相反的,在这个荒诞的故事里,我很为那种傻气的精神所感动。我觉得这部影片是真诚地反映着原著精神、甚至进一步将其理想主义化、宣扬和呼唤这种精神的。正如那段台词所说,“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而总是要有人站出来当这个唐的。
政治不正确的非主流影片
林嘉欣一晃而過。明顯拯救不了這爛片。
背后的思考,别一片骂声,虽然确实娱乐性,不乏哲理的电影
买电影票的时候,以为是美国大片。当电影一开始,我看到包哥的时候,心碎了,原来是国产烂剧。于是,带着抵触的情绪看这部所谓的3D电影。没想到还不错,挺逗的,花钱买个开心也值。没想到最后结束的时候,阅影无数的我居然有被感动的feeling。感动我的是包哥明知自己是草包,还要站在强大
世上有很多东西在诱惑着我们,但精神是我们万万不能缺失的。唐吉可德虽然是妄想,但一旦进入社会“洗礼”一番,妄想就会变成现实,这是事实,但无论是妄想还是现实,精神是最重要的,这是支撑、是支柱
本來想看看林嘉欣的
就为了那一段话,给了四星,如果聪明人说这个片烂,想看好片的话,希望他们自己想想中国为什么没有好片,一个人带着镣铐能跳出什么好的舞蹈。
烂片,此间省略无数关于烂片的形容,可惜了我还跑去看电影首映,看完很想抽自己……TT
珍爱生命,远离烂片
讽刺意味十足 林嘉欣的戏太少了
疯子在哪里!
关于中国武侠痴迷者对当时社会的信念幻想。有些无厘头的搞笑,呵呵
片子很一般。但是为了最后这段话“ 我就是一个疯子,生下来就是,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疯子傻瓜而已,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既然那些有能力的聪明人都已经躲起来不做事,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如果这条街上的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鸦雀无声...”给4星!!!
一群有名的人沦为拍这烂片……结尾两句台词给个两颗星
真不想承认 我看过
至少比大笑江湖好很多吧,一星给郭涛,一星给客串林嘉欣,一星给秦沛,一星给原著里的西班牙骑士
幹…我手賤!
在电影院刚看的 3D效果不是很尽如人意 就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 最后也有了一种大侠精神 王刚 刘桦等几个配角还比较出彩 陕西演员和元素比较多 电脑合成效果这个阿甘是比较在行 片子的剧情很平 只能给个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