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一辆火车被困在了山路上,一名乘客的离奇死亡牵扯出了车上每个人埋藏了十年的秘密……这听上去非常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的设定或许会唬住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模仿《无人生还》或者《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作品,然而耐心地看完这三集就会发现,这部片子的内核是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确切地说,讲的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隐痛。
这个列车上每个人都与十年前的一起事件有关,事件的主人公叫做徐囡囡。
她的母亲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婚,去外地打工,留下徐囡囡和酗酒、不负责任的父亲一起生活。
学校里的男同学听说她的母亲在外地卖身,所以对徐囡囡进行欺负和殴打;徐囡囡的唯一好友被学校小卖部的老板长期性侵,为了脱身,她不得已把徐囡囡也推入火坑……就是这样一个饱受折磨的女孩,在一次同学的殴打下受了伤,被送到医院后却对麻醉药产生了过敏,不幸丧命。
而在她死去后,学校的老师为了压下这件丑闻,不惜贿赂法医,修改尸检结果,导致十年来徐囡囡的死亡真相都被掩埋起来……而十年后,在这辆停驶的列车上,死者就是当年猥亵了徐囡囡和周新雪的老赵。
乍看之下这是一部悬疑推理剧,但是如果真的拿它当推理剧看的人或许要比较失望了,这部剧集的重点很显然不是硬推理,而是其背后讲述的故事。
徐囡囡的好友周新雪被猥亵的时候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当年的她孤立无援,在老赵的控制下,她以为唯一能逃脱的方式就是让另一个女孩顶替她的位置。
她有罪,她坑害了自己唯一的好朋友,并且利用老赵大豆过敏这点,令老赵误饮下大豆酒;但是她又没有罪,她无非是个饱受折磨的小女孩,她即使长大成人,不再被猥亵了,她所遭受的痛苦依旧没有停止,她所能做的只是为自己和徐囡囡复仇。
而这剧中每个人几乎都和周新雪一样,恶果未必来自于恶行,恶行未必出自于恶心。
例如当年欺负徐囡囡的同学韩家斌。
生性懦弱的他为了不让自己被欺负,所以也跟着同学对徐囡囡进行校园暴力;而在偷看到了老赵对徐囡囡进行猥亵后,他却把强奸误以为是性,从而对徐囡囡也产生了性冲动……十年后,为了赎罪,他主动提出为徐囡囡的母亲秋红顶罪,因为十年来他一直饱受良心的折磨。
他有罪,他的懦弱和无知令他伤害了别人;他又没有罪,他的行为是被迫的,是自保性的,如果他没有加入到霸凌者的队伍中去,那么他必将变成霸凌的对象。
同样的,徐囡囡的母亲秋红为了得知真相而设计把所有人骗上车,给他们下迷药,但她的行为仅仅是出于想要给女儿还一个真相。
她的罪或许是当年抛弃女儿离开了家,或许是因为她给老赵下迷药,而导致老赵无法意识到自己过敏而死亡,但谁又能真的指责一个痛失爱女的母亲,十多年走不出悲痛而做出来的举动呢?
周新雪,韩家斌,秋红,他们都是受害者。
他们的错误,都是在面对更大的魔鬼,更大的罪恶的情况下,做出的。
而这更大的最恶,则是社会。
是社会在保护儿童上的集体无知,是社会在对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的集体漠视,是社会对儿童自我保护和儿童性教育上的集体无作为。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这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讲述的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忽视的问题——校园暴力,针对儿童的性暴力和家庭暴力。
而能在我国这样的国情之下,制作出这样一部网剧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这里不得不向制作者报以强烈的敬意。
除了故事之外,这部网剧的演技和制作都非常的精良。
跟许多苹果光从头打到尾的网剧网大不同,这部片在电影艺术的讲究上可以与许多电影媲美。
由列车座椅和卧铺构造出来的镜中镜,充满压抑感的面部特写和复古的昏黄灯光给这部剧集蒙上了一层悬疑和沉重感,令这部剧在美学水准上远超于市面上的大部分网剧。
所以如果有时间,请务必看看《罪途》,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首先,致敬影片中周主任的扮演者李心敏老先生,我甚至是到豆瓣看了演员表才知道原来影片开始的致敬李心敏老先生是您,也才知道致敬是什么意思。
看了龙井说唱的《罪途》MV,看到里面周新雪穿着囚服的画面,那么,她肯定是有罪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她就是杀人凶手,甚至我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如果当年老赵侵犯的那个女孩就是真正的徐囡囡,那么,周新雪是否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说,十年前徐囡囡意外身亡,周新雪缄默不言的是否仅仅是因为周主任的引导封口?
同样的,我也对女乘警找灯时特意提到的那个吉他抱有疑问,所有的推理悬疑剧都必然会在过程中给出一定的暗示,那把未曾被弹过的吉他所给出的提示又是什么呢?
从女乘警的语气中可以得知那把吉他一定是那个男乘警的。
而且,那个男乘警如此爽快的答应了韩家斌主动提出的协助搬尸体的要求,这本来也是一件可疑的事情。
而作为乘警,与韩家斌、秋红甚至是记者交流最容易的也是他,是否镜头刻意的省略的他们之间的某些小动作?
那么,那个男乘警的身份又是什么?
无论死掉的那个孩子是周新雪还是徐囡囡,也无论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谁,而校园暴力事件以及青少年容易遭受非法侵犯的事实是存在的,而这其实也是我们最应该关注和共同努力去改善的。
我们总在说,韩国的《熔炉》那样的电影中国很少拍的出来,诚然,这部网络电影系列剧拍摄手法以及镜头选取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起码它想表达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要知道,即使是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足够开放,足够民主,足够自由的社会,还是有很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还是有很多黑暗腐烂的角落肮脏的细菌在肆虐。
还是希望此类思想深度足够的电影能够再多一点,总比看那些不用费脑筋就能拍出来的爱情剧、狗血剧要好的多。
看了之后觉得挺“惊悚的”,这不是指恐怖片的那种惊悚,而是从灵魂深处而感到的一种惊悚,是对人性的惊悚与震惊。。。。。。
以前我总是认为生活中发生这种事的概率比较小,或者这种事情只会在那种法制栏目上才能看到,而对那些节目,我总觉得是为了教育人而夸张了一些,直到看了几部这类似的电影发现自己想的还是有一点的天真,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也算是对我自己的冲击力比较大吧,我们生而为人,不一定要把人想的多可恶,但绝对不能把这个世界绝对善良化吧,警惕些总是好的。。。。。。
这系列电影是真的很好看,很刺激。
我这个人有个嗜好,就是压力一大就喜欢看烂片,通过疯狂吐槽来放松。
其实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才看了《罪途》,毕竟国内的网大有目共睹。
结果没想到这片居然很有想法,制作上也能看出诚意,最主要的是,它让我走心了。
既然吐不成槽了,那就来好好讨论一下吧。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这会是山寨东快,所以我吐槽的腹稿都打好了,结果看完两集没法用了。
东快讲的是一节火车上的所有人为了复仇聚到一起把坏人给办了,这个戏看到第二集好多人已经洗脱嫌疑了。
秋红第一集结尾就认罪了,这集男学生的悬疑也洗净了,下一集应该就是看怎么抓秋红的余党了。
要说第一集只是看个新鲜,第二集可以说是震撼了。
老赵那个人模狗样的东西居然这么不是玩意儿!
看他一脸横肉还到处要跟人套近乎就觉得恶心!
这种人就是该杀!
分明是死有余辜!
但是这个点一出来,就知道秋红肯定不是随机杀人了,因为在所有的伤害里面,这个对女孩子造成的杀伤力最大吧。
秋红肯定是知道了真相所以把老赵杀了。
但我有个疑问,教导主任怎么知道徐楠楠被性侵过的?
难道他和老赵其实是有勾结的?
另外那个男学生,既然知道真相为什么宁愿去顶罪也不去告诉警察呢?
囡囡这个角色真的好可怜,身心都遭受这这么大的伤害,周围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帮她,或是愿意帮她。
别说别人看不到,其实就是事不关己的冷漠罢了。
学校居然是等到了人被打到送医院才给王超一个处分,这种处理方式不是姑息纵容是什么?
然后看了下集的预告,周新雪因为会有更多戏。
其实她是不是徐楠楠?
徐楠楠没有死,用一个假的身份回来复仇?
然后看到有说大豆酿酒感觉比较奇怪,想到警察说老赵身上没有针孔,那应该是酒里下毒了吧。
但不管结局是什么,其实看完第二集心情就非常复杂了。
老赵这种畜生,因为昏庸的老师和贪钱的法医躲过了制裁,逼得秋红这样的可怜人以身试法。
结果是可怜人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坏人倒是很洒脱地死掉了。
但这种事真的并不少见,原来有个纪录片就说好多入狱的女性都是常年被殴打,最后被逼到绝境只能杀夫。
然后她们就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这里面的秋红应该就是这样了。
特别希望这个剧的最后一集是老赵自己喝酒心梗死了,这样秋红和她的余党虽然是抱着杀心来的但是其实是无辜的。
这样恶人有恶报,死去的囡囡可以瞑目,秋红他们也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了。
《罪途》其实是一个提倡保护妇女儿童的教育片,能把教育片拍得这么好看,机油情与理的对抗,又非常的具有娱乐性真的很厉害,给主创们打电话,希望最后一集别烂尾,别让人失望。
PS鹅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上片?
都已经买了会员了,下一集还要再等到周五,想要急死人啊!
PPS还有这明明就是个迷你剧,又不是复联123,豆瓣还要弄成好几个entry,感觉也是醉醉的。
相比于第一部,第二部的节奏明显慢了,第一部的节奏偏快,以至于我们在看到影片结束的时候,几乎是没有空闲来对于剧情进行过多的思考的。
在看完第一部之后。
很多人开始细细地对应有的剧情进行了回味。
不但对于其中的细节进行了复盘。
而且对于第一部结尾处留下的悬念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但是这一切到了第二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用缓慢的节奏将我们大多数人的热情降了下来。
第二部要还原的是十年前的案情,但是这一点对于观众来说可以视为是整个系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但恰恰是最精彩的部分,导演很想用一种非常严谨的逻辑进行呈现,但最终展现给观众的却不是那么的严谨。
甚至有很多的细节上的疏漏以及剧情上的拖沓。
教导主任一把年纪却要爬车窗与女白领进行对话,这是一个有来无回的细节。
如果说第三部教导主任可以在车外结束自己的一生的话,那么他在第二部爬出车外的决定则是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如果教导主任没有在车外发生意外,这一切就显得有些滑稽。
而我们从预告片来看的话,教导主任在第三部已经坐到了车里。
如果不是乘警主动开门的话,爬上一个一人多高的车窗还是很费力的。
第二个细节就是女乘务员在去男乘务员的房间里找灯的时候,给了墙上挂了的一把吉他一个特写。
这样的特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可以在第三部进行解答的话,那么这一个细节是可以加分的。
但是如果没有解答的话,这样的细节是不必要的。
甚至有点累赘。
如果我们在观看了第一部以及第二部之后,对于第三部就会有着很大的期待,那么一切应该有的原因和观点总是会在结尾处得以呈现。
这也就使得第三部的剧情发展以及最终的揭秘变得十分重要。
而第二部显得有些鸡肋则是在情理之中。
我们首先看到了回忆里的女白领,对于之前经手过的这个案子进行了高度还原,而这样的还原的基础则是依照第一部已经埋下的主线。
然而这个主线并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
女白领的水瓶上面有针孔,但是这瓶有着针孔的水却出现在了老赵的身边。
这期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曲折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
而这瓶水到底是不是最终致死老赵的凶器,这一点也只有在第三部才会有答案。
而第一部结束时候的疑点二,则是秋女士声称自己是当时的助理医师。
另一方面自己又是囡囡的亲生母亲。
而囡囡遇害的时候她却不在囡囡的身边。
这样的说辞自相矛盾。
而且并没有解释,自己对之前囡囡的死的那种愧疚。
这一切的谜底,依旧是寄托于第三部影片。
教导主任的观点就很明确了。
十年前因为怕产生负面影响过大,因此私自将整个事件压了下来。
而且将对于学校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这一切从中作梗之后,对于最为致命的证据确实绝口不提。
而这样的包庇纵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说还有一些疑虑的话,那么教导主任跟老赵之间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本片当中弱化了两个人物,一个就是囡囡当时的好友,另一个女生。
另外一个就是电商老板王超。
这两个人在这一部中的存在感明显较弱。
而且没有承担太多的故事主线。
如果在第三部的时候,进行爆发的话,那么我们一点也不会意外。
由于第一部有着太多的反转,而第二部明显在揭秘的过程中略显拖沓。
以至于我们对于第三部的结尾就多了一些期盼。
如果上述的内容都不够精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一种观点。
如果将列车上的人都进行率选的话,除了打酱油的乘务员之外,那么乘警本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些故事呢?
这位看上去义正词严的警官是不是真的像自己外表所描述的那样正义凌然?
研究生的故事已经充分的说明了,外表是可以对于任何人进行欺骗的。
而且在这个重启十年前的案件中,这个乘警是为什么成为了这个乘警的我们也会在第三部中有了答案。
乘警认识记者,这算是一个线索。
而且十年前的乘警应该还是一个公安系统的重要参与人员。
而现在为什么成为了一名乘警,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
而整个十年前的故事基本上东拼西凑了了一大半之后,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校园霸凌外加性侵,仅仅就这两个题材就足以让我们很多人都感到震惊。
是不是我们压抑了太久以至于接触到这样赤裸裸的对于真相的描述之后,反而感觉这一切不是很正常。
或者说我们已经熟悉了黑暗?
或许,在第三部中所有的问题真相大白之后,一切就都会给予我们答案。
这是一部以悬疑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
片子聚焦了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很多社会问题,这比之前看过的《熔炉》更让我心情沉重。
第一集和现在的这集,都在结尾给我们来了一个措不及防的大反转,让整个案件越来越扑朔迷离,让看的人眼前一团迷雾。
这部片子并不只是单纯的讲述一个事件,而是带着使命,讲述了性侵背后的故事。
它将事件发生背后的事血淋淋的挖给你看。
“徐囡囡”只是一个被侵害的万千少女的缩影,现实社会中,还有很多“徐囡囡“正在被侵害着。
看着那些不爱吱声,正被期负的孩子,你还能淡定的袖手旁观吗?
剧透凶猛剧透凶猛剧透凶猛列举一下我接下来的猜想:死者老赵是人渣中的人渣,我看不可能有洗白余地了(第一集他用色迷迷的眼神打量那个女同学的后背,我就起鸡皮疙瘩了,明显他比那个直接上手的网店男要危险啊。。。
演员还蛮厉害的)而对一个人渣,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有把他干死一百遍的理由,尤其恋童癖这种扔监狱也是要被轮爆菊花的。。。。。。
所以真的每个人都有杀人的嫌疑。
秋红:第一个被排除的对象,但正因为是第一个被排除,也不是没有最后反转的可能。。。
想想尼罗河上的惨案吧也许她和凶手一伙,也可能她就是故意认罪来达成其他的目的。
从她是徐囡囡妈妈这件事上看,很有可能她的目的其实是——不仅杀死老赵,还要让其他人都一起身败名裂,毕竟他们都是加害者所以搞不好记者跟她就是同伙,因为记者是最合适的传播消息的人选。。。
韩家斌:这什么名字我好几次都打成嘉宾。。。
第二个锁定的嫌疑人,戏份还很多,还有黑历史。。。
这种人选基本上可以排除是最后的boss了吧。。。
演员又长得比较帅,现在的小鲜肉都不会轻易接大反派角色的但我觉得他一定是徐囡囡之死里的关键人物!
帅哥资源是不能轻易浪费的,他的犯罪知识又那么好用。。。
他暗恋徐囡囡,却因为看到了不该在那个年龄看到的东西,生理上产生了某种变态妄想。
难道这不会对他将来的人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阴影吗???
大胆推测一下,他在这件事后已经变成了一个恐女症,想硬都不行。。。
嗯热爱同性交友的朋友们,你们有机会了当然他需要治愈自己的恐女症就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在这个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凶手,然后顺理成章被凶手利用。
毕竟犯罪知识什么的还是很有用的。。。
完了越说秋红越像凶手怎么回事网店男:这货太傻逼了,如果不是凶手,下一集总觉得也会被凶手干死。。。
看得出他嫉妒死了韩家斌。
也是,人家比他长得帅,也比他会念书,还会装好学生如果他参与了杀人行动那一定有九成原因是想报复韩家斌吧完了,越说越基了。。。
教导主任:这可能是我最讨厌的一个角色了。。。
老赵虽然渣到想吐但并不是生活中那么常见的人,主任简直是每一个学生的童年阴影,靠我觉得主任没有胆子杀人,他太废物,一点都不懂掩饰自己的秘密。。。
但他绝对是那种会不小心搞失手的类型,就是传说中的,我发起急起来我连我自己都砍。。。
所以主任杀老赵的理由只可能有一个,就是被对方威胁了,冲动犯罪。。。
不是计划中的事情这个可能性其实还蛮大的,虽然主任看起来一点都不萝莉控,但他应该是那种只要你能帮我忙,我管你私下是什么货色的人。。。
老赵手上有他的把柄一点不奇怪呵呵法医:并不是因为法医是美女我才这么说,但是法医嫌疑看起来的确蛮小的,大概因为我觉得她怎么都没啥机会打听到老赵干的事。。。
现在她看起来比较想干死记者是真的。
除非她从记者那里知道了老赵的所作所为,然后一拍即合,准备替天行道,故意装成两个人关系很不好的样子。。。
唔。。。
这什么雌雄大盗设定啊我靠女学生:跟法医一比,这位小美女嫌疑就大多了,毕竟现在的两集里面她都没有多少回忆剧情。。。
但她是徐囡囡的好朋友,没有藏着大秘密是不可能的,另外她看韩家斌的眼神真的很耐人寻味。。。
结合之前的韩家斌恐女症分析,女学生当年可能是被他狠狠拒绝过的人之一,这让她对自己的好朋友产生了误解(所谓的一个人脑补出来的三角恋,不对,四角恋?
完了肯定是她爆料给记者的),之后对徐囡囡和韩家斌都产生了深深的敌意,一点都不奇怪。。。
我这么漂亮为什么没人爱之类的而且她好像一直认识老赵,这个事情就更加细思极恐了。。。
最坏的想法是,她的好朋友死了,她没有在朋友被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心怀内疚,又被韩家斌拒绝,可能一个想不开,然后就成了老赵的玩物。。。
然后反过来更加怨恨韩家斌和徐囡囡。。。
天啊这是什么残酷的世界希望小姑娘不至于这么倒霉吧,但我觉得我的推测很可能就是真相了。。。
唉记者:这位就真的是最不像杀人犯的一个了,我没见过杀人犯这么话痨的,但配合杀人就很有可能,看过《unnatural》吗?
记者为了追求猛料是会不择手段的。。。
前面分析过了,他最有可能的配合对象是秋红,不说了最后可能的嫌疑对象:乘警:其实一切都是主角乘警在脑内的臆想,他吸入吐真剂后产生的幻觉太严重了。。。
记者!
就是你在捣鬼玩弄他吧!
我看你俩似乎也相爱相杀好基友很多年了。。。
两个乘务员:你俩眉来眼去的我一早看不顺眼了,女乘务员的镜头还谜之有存在感。。。
所以,他们俩才是真正的雌雄大盗。。。
快跑啊大家!
一个猜想居然打了这么多字,我真的是闲的。。。
那个女乘务员去拿手电筒,特意说了下那把吉它挂在那里这么久却没弹过。
而那把吉它应该是那男乘务员的,他为什么不弹,是为了纪念什么吗。
而整个卧铺只有那八个人,乘务员应该能做得到,至于下毒的东西他也应该碰得到!
他到底是囡囡的什么人?
我猜凶手应该是周新雪和男乘务员!
是他们做的局!
他们应该是囡囡的闺蜜朋友。
而囡囡母亲是他们叫来见证这些人的所做所为。
你们觉得呢 再补充一下: 吉它是周新雪的,周新雪在酒吧里混过,那男的喜欢周新雪.应该也会是那个学校的人.而周新雪应该就是徐囡囡,至于尸检报告都说是徐囡囡了,这个反转就看导演怎么圆了.
这两天被一部叫做《罪途》的新作刷了屏,它看上去十分严肃完全没有网感,却刷新了点击记录。
这部作品是一部严肃向的网络电影,豆瓣评分7分以上。
怀着好奇心打开第一集,首当其冲的感受是剧组应该很穷,车厢里连铺盖都没有。
但第一集结束后,却被彻底惊艳到了,让人陷入了焦虑——凶手到底是谁啊!
怎么和我猜的不一样?
不得不承认,这部低成本的作品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这种惊喜感和《心迷宫》类似,看到了年轻影人的追求。
其实,与其称《罪途》为系列网大,倒不如说它是类似于BBC的迷你剧。
如果没有猜错,第二集结尾仍会有大反转,而在密闭空间中继续撑够两集,说明编剧在结构上是用了心思的。
影片一开头,暴雨如注,一个诡异的小女孩站在车厢之间哼着歌谣,列车遭遇山体滑坡被逼停。
两个蹭铺位的乘客,在一节车厢发现了一堆尸体——哦不,他们只是都晕过去了,编剧并没有乔治.马丁附体。
然后乘警何赫发现,其中一个乘客已经离奇死亡。
配合即时的闪电,死者面目狰狞。
这个类似恐怖片的开场,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鬼片,但在过半之后,故事真正的内核涌现了出来——十年前,一个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女孩囡囡,因为身世被同学欺凌而受伤,最后因麻醉过敏死在了手术台上。
而这节车厢里的所有乘客,都和十年前的悲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车上发生的一切,如同一场来自逝者的复仇。
在这个悲剧里,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活,这个悲剧的缔造者们,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
当观众看到一车人集结坐着面对面敬烟分享零食,欢乐地聊一些家长里短的时候,很难将眼前这一派和谐的画面与他们过去制造的悲剧联系在一起。
《罪途》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的复杂性,街上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背后很可能都有不堪的一面。
反过来想,那些做出无法原谅的大错事的人,也时而会露出疑似善良的本质。
(影片开场,大伙坐在一块儿相互敬烟。
)王超是一个痞气十足的网店店主,吊儿郎当的,手脚也不干净,看见漂亮的周新雪上来,主动帮她搬行李,在遭到拒绝后,往人家屁股摸了一把,还讥讽周新雪是夜店出来的坏女孩。
韩嘉斌则温和许多,他是犯罪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确实挺有研究生气质的),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主动提出帮乘警何赫调查凶杀案,但是总给人感觉目的不纯。
吴主任是标准的学校领导老干部作风,一身官僚气,似乎他对十年前的案件也隐瞒了什么。
护工阿姨看起来是个很平凡的劳动者,没想到她背后掩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这个秘密让我都惊呆了。
女法医冷漠十足,一副什么都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想沉浸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而今的她是医药代表,让人好奇她十年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导致她没有再从事法医一职。
漂亮的周新雪一上车就吸引了两个年轻男孩的注意,韩嘉斌似乎还把她当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究竟像谁?
她有着怎样不堪的过去?
记者梁夏是十年前事件的报道者,但他被质疑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他热切地来赶这趟火车,希望知晓十年前的真相。
这一切都让人十分好奇,也增加了猜测“谁是凶手的”难度。
似乎每一个人,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地犯案。
在乘警的缜密推理下,案件的嫌疑人露出水面,并很快承认了罪行。
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么?
没有,毕竟后面还有两集。
于是反转如约而至,原来之前的嫌疑人说了谎,凶手另有其人…仔细看了看评论,因为都是发生在火车上,很多观众会自然联想到《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点我不太认同。
毕竟人物关系,故事背景和叙事方式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罪途》在表现手法上,和1974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克制,没有刻意煽情。
从下集预告来看,乘警会继续抽丝剥茧的拼凑当年的真相,并渐渐揭露更为骇人的事实。
昨天《罪途》刚好放出了幕后花絮,看得出是个非常朴素的组,在空地搭了一个简易棚,两节旧火车外面围了一层绿幕,就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拍了35天。
在狭小的空间可以自如调度,视觉上没有压迫感,导演和摄影的功力还是非常在线。
当年《釜山行》是用两排长屏幕同步播放列车外的景色,《罪途》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这样算来,每集的特效量是非常庞大的,难怪后期做了这么久。
缺点当然也明显,比如节奏有些缓慢,人物在某些极端情境下的反应不够真实,过于平静。
但主演们的对手戏都十分精彩,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人设框架下竭力发挥,用飙戏形容不过分。
值得庆幸的是明天就能在腾讯视频看到第二集了,法医和退休教导主任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研究生到底有没有问题,明天一上映就能揭晓。
然而18号才是真正大结局,所以这种猜测的焦虑不会停止,还要继续下去。
先吐槽:为什么豆瓣要分成三部啊,明明是一个故事,评价起来好麻烦>.<整体来说第二部的节奏明显就提上去了,第一部埋的伏笔也得到了解答,现在唯一还没解释的是开场那个座位上明显的划痕。
其实从悬疑的角度讲并不是什么心思缜密的惊天案件,但这也合理,第一集暴露的秋红并不是犯罪之王,她只是一个思念女儿的普通母亲,能想出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相处同一个空间,并且因为是护工所以拿到药,也是很合理的。
还有UU开头的短信真是可怕啊!!!
第一集的时候觉得这些短信肯定有问题,但没想到是这个意思。
真是一帮畜生!!
第一集里其实乘警识破秋红的原因很有意思,王超在最早的时候被噩梦惊醒的时候,就说“我的脸烂了”“我打过她哪儿她就打我哪儿”,说明囡囡的伤其实很明显;但是秋红一直坚持说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伤,因为她作为一个不行的家暴受害者,主观上认定施暴者都会试图掩藏伤痕。
乘警发现了这个疑点,还是很合理的。
还有一个点我比较在意,她说回来之后一直在戒毒所做护工,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人?
刺激到了她这里要再吐个槽,一个女乘务员和一个女餐车服务生,两个人都好奇怪哦,怎么这么平静啦,搞得车上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嘛?
很多人猜这两个人有嫌疑,我觉得纯粹是导演没调度他们而已…不过如果真的达到了干扰观众的效果也算是不功不过了。
然后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开场的两个贼眉鼠眼的人跑哪去了(胸毛哥很让人在意啊)…其实也蛮好解答的,这俩哥们一直坐在餐车里,伺机等着去蹭卧铺,所以乘警知道他们两个没有嫌疑,而且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误以为是食物中毒什么的,每当做凶杀来判定。
所以两个小哥不见了我可以理解,不过下次导演能都交代一下吗?
悬疑片人交代不清楚很容易让观众发生误判呢!
预告片没有给太多的信息,应该是为了不剧透,我注意到周新雪的演员是朱颜曼滋,而且写的主演,现在还没多少戏份,估计是第三集要爆发吧?
难道她其实是囡囡嘛….细思极恐。
演技渣
鼓励一下吧,表演最好居然是小女孩。
心情沉重,但是很高兴能在网剧里看到这么勇敢的题材
1、还有必要弄这么成三部曲吗?精简一点、废话少一点、没用的信息少一点,网大也要学会讲话;2、编剧用英美剧的那套野心太明显了,但设置的空间、人设都很没有说服力,故弄玄虚,硬要反转。
看一部时觉得一般,不真实。但看完全部三部,值得四星!
还是很尴尬的演技 以及一些没意义的台词
到了第二部越发觉得是想赚钱才做成三部的,很多地方可以不用那么拖拉。但是第二部又引出了家暴和恋童的话题,社会议题实在是太棒了。三星鼓励一下。
bug略多
平淡。
作为小成本影片,剧情设计上确实超过了一些所谓的大片,虽然仍存在一些为人诟病的无用剧情,但整体上仍旧能够抓住观影人的眼球,一直看下去
很牵强啊,还是要鼓励一下吧,虽然看得睡着了,团队有诚意没实力,继续加油吧。为什么最近的国产犯罪片都一杆子忽悠到00年代?暴裂无声也是,有什么讲法吗……
电影以悬疑为形式,聚焦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社会现象塑造了各个不同人物的前史。这是一群生活被撕碎的人,通过撕碎他人的生活去品尝忏悔与重建的过程。看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如此可恶不可饶恕,却又那般鲜活感同身受。电影对人性的丑陋刻画入木三分很真实,社会热点议题折射出的现实引人深思
无师德者吴阎王;旁观者周新雪;恋童癖者老赵;暴力狂王照;伪君子韩家斌;篡改者法医;七个全部不是好人,造成了对囡囡的直接和间接伤害。
挺好看。
硬着头皮看下来的。没什么可看的,讨论的话题也不深刻…
第二部开始慢慢解开十年前的谜团了。还可以,魏出来想顶替秋但是被警察识破。恋童癖老赵真的应该去死。
残酷真相浮出水面,罪该万死。
觉得感觉还缺少点什么
三部曲明明可以湊一起,為什麼要分開來。
还不错,看完心情有点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