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信号》对我来说是隔着时间的长河,某种正义的信念在电波里复活的话,《CALL》更像是一盆冷水。
14岁的我很希望拉开抽屉就能坐进时光机,此刻20岁的我坐在这里,也突然开始希望身边堆成小丘陵的课本可以一页页消散,柜子上摆着的“HYCOSAN”可以回到药店的架子上,让李子维穿过人海走到黄雨萱窗下听见“你要记得今天哦,今天是我们的第一天”,让我重新戴回厚厚的眼镜,回到某一年,回到2020甚至2000之前的随便一年。
那时候的我在日记里写“或许有天,死去的时间和灵魂会重新复活”,于是吴英淑真的复活,她拿起她藏在衣柜里的红色灭火器,温热的血浆沾染的单眼皮像一把锋利又危险的刀。
吴英淑是特别的,虽然那把原本应该作为证物的刀被火焰舔舐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嘴唇在发抖,但她超出寻常地美丽、聪明、偏执,“她是怎么笑得那么急促、可爱又变态的呢”。
为什么呢?
我常常想问这个问题,缘何书妍会拿起那个被诅咒的电话,缘何封住的深渊被夜半惊醒的女人砸开,缘何精心粉刷的海洋绿色墙壁在夜里会暗的像一碗即使有光也照不出一点快乐的巫药?
英淑笑起来的时候,她换上她喜欢的红色上衣的时候,她坐在人群里近乎疯狂地啃食炸鸡的时候,我几乎要忘了那些被咬掉脑袋的小熊软糖。
为什么她会患有精神病呢?
我甚至那一刻有些变态地想,即使她有精神病,那个总是涂着白色粉底,嘴唇红得像血的女人也不该让她只能活在只有蔬菜、灰尘和厚重窗帘的老房子里,她该出去看看这世界。
我为自己这样的想法陷入了矛盾,如果说“巫女”的错是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一个拥有反社会人格的精神病患者,那么“杀掉吴英淑”这件事是什么,吴英淑到底是什么。
吴英淑到底是什么呢。
她会笑起来,对电话那头素未谋面的声音说“要不要我救你爸爸一命”;她会在寂寞的房间里问“为什么要杀我”;她会说着“哥哥这件怎么样”,然后对着发现尸体而瘫坐在地上的成浩叹气;她会蹲在小狗笼前和未经世事的灵魂对视;她会用冷静到可怕的声音对电话那头许多年前的自己说“只要你紧握着这个电话,未来或许还可以被改变”。
她爱极了红色,她爱极了鲜血,她爱极了死而复生的自己,她爱极了掌握脆弱生命和宏大未来的感觉。
我不知道反社会人格归根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站在剧场大幕前开枪的李晓明那一刻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觉得应该用他人的死亡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只能凭现在浅薄的认知将其理解成一种掌控感,一种极度的自爱和自我认知的寻找,一种内在对他人的蔑视和无畏。
当然可以说她受了伤、他们受了伤、这个群体受了伤,那些对社会的恨意不是无迹可寻,但这件事很恐怖的点在于,李晓明没有恨那个剧场里的任何人,如果吴英淑有恨,恨的只是让她痛苦而她无法逃脱的“母亲”,而其他人,其他被杀掉、被毁掉、被用来伤害这些人怨恨的社会的人,那些人什么都还来不及做,他们只是被从属于社会的一个小小的个体。
这个社会大到让人会绝望、会恨的程度,可是死去的是渺小,反社会人格携带者伤害的是渺小、迷茫、不设防、和他们一样受了伤会愤怒会疼痛的血肉之躯。
我也一直在想,那个活在现在的金书妍,对着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流泪的金书妍,穿着紫色裙子头发长长,说着“英淑啊今晚你妈妈可能要杀了你”的金书妍,会否在某一时间也恨上了时间,恨上了善良,恨上了过去逃避错误的那个自己。
就像坐在凳子上发抖的小女孩不会知道是怎样一个幸福又善良的自己正引领着疼痛走来。
快乐的背后是汹涌又庞大的痛苦和悔意,是涂着红色指甲油的纤瘦手背上的疤痕,是脖颈上被藏在温暖的围巾里只对挚爱露出的一处陈年伤口。
我将其归因于时间,是时间把某种幸福的可能摊开在人面前,然后它势不可挡地碾碎一切带走一切,让人短暂地幸福,让人永恒地、不可避免地感到后悔。
“或许有天,死去的时间和灵魂会重新复活”。
时间从未死去,死去的只有我们。
作者:Bind 2018年李沧东导演的《燃烧》,一把火烧出了戛纳场刊最高分,引得万人讨论。
同时,这部影片还将一位前途无量的女演员送到观众面前——在千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申海美饰演者全钟瑞。
时隔两年的空窗期后,本月她终于回归,搭档朴信惠为今年死气沉沉的韩国电影贡献了这部不可多得的惊悚恐怖版《黑洞频率》。
故事发生在偏僻乡村中孤独伫立的空洞大宅中,那里不发生点惨案都对不起这六亲不认的气质。
朴信惠饰演的书妍因为母亲重病而回到大宅,但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的烦躁。
多年前母亲忘记关闭炉灶,导致失火害死了老爸,书妍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拒绝父母合葬。
母亲那边的事情不断,书妍的手机还在回来时不小心落在了高铁上。
无奈之下,她只好临时找出了大哥大一样的无线电话使用。
这部电话,可谓是天堂地狱一线牵。
除了第一次通话正常外,此后书妍不停收到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经兮兮的来电。
在处理全家福挂像时,她发现了隐藏在墙壁后的地下暗室,还找到了记录驱魔的日记和老照片。
这两件物品的所有者,正是电话那头的怪人,全钟瑞饰演的英淑。
这通电话连接了1999年与2019年,确认了这一事实之后,电话两端的同样28岁的两人一开始仅仅是闲聊和听徐太志。
但随着英淑的时间线来到11月21日,幼年书妍跟父母一起来到大宅看房,英淑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改变对方的人生轨迹,救下书妍的父亲。
11月27日,一切如计划进行,原本的世界天旋地转,书妍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这次换她来寻找过去,帮助英淑逆天改命,但仅靠声音熟络的对方真的如她想象般那样吗?
当自己过去变成了别人的未来,其实书妍的人生和这家人的性命一直被掌握在陌生的英淑手里。
《黑洞频率》式的家庭温馨时刻戛然而止,接下来是血光四溅的“看不见的恶魔”。
作为全片最大的看点,全钟瑞与朴信惠靠表演撑起了一个个的“阴间”通话。
许久未见的全钟瑞演技依旧老道,把一个反社会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疯子”演得让人汗毛直竖。
轻浮和满不在乎的处事细节与其骇人听闻的分尸恶行反差强烈,一举一动都让人猜不到接下来的她还要怎样大开杀戒。
中年的英淑则是阴气沉沉,比塞满尸体的地下室还要阴森十分。
朴信惠此次进步颇大,幼年书妍被烫伤时,成年的她倒地抽搐加惨叫,这段内容都是即兴发挥,效果生猛。
可惜该角色最后才揭秘的一部分人设只留在了幼年期,没能再接再厉多制造几重反转,也就导致朴信惠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即便如此,二人的出演仍然足够出色,韩国NAVER观众评分打出的8.4分中,40%的赞誉给了该片的表演。
可以说,是她们的演出撑起了整部电影。
还有23%的好评给了靠颜值都能出道的本片导演李聪贤。
与朴信惠同岁,年仅30的他此前只有短片作品。
这部长片处女作原本计划3月时在院线上映,受疫情影响几经周转最终卖给了Netflix。
虽然是首部长片,但《电话》呈现出的整体效果不逊色于许多商业大作。
惊悚恐怖之余,导演还出色地展现了即时的时间反馈,前半段历史改变时支离破碎的世界重组,还有结尾处从2019年跨时空看1999年搏斗留下的新痕迹出现,非常带感。
影片也杂揉了许多惊悚片惯用的经典元素。
冷飕飕的大宅与地下室的连环杀手不必多说,英淑的宗教线则类似于《魔女嘉莉》《娑婆诃》。
被驱魔折磨的英淑也对应了该片的“if”主题:如果父亲活下来呢?
如果英淑待在精神病院治疗呢?
如果书妍选择借用叔叔的手机呢?
用平行世界分析每次世界线的改变,电影由果至因的逻辑简直折磨大脑,书妍能保留记忆的设定也相当困扰。
不妨这样想:将每次"if"当作一种发展可能,而导演选择将这些可能连接起来。
被抓不被抓,死或不死,大宅的三次变化与结局赋予英淑与书妍“写作剧本”的编剧职能,电话就是她们手中的钢笔。
对于本片结局,我认为合理的解释是:2019年英淑的消失并不是死亡,那通电话已经改变了她的命运,此时此刻她并不在大宅中,书妍也并未看到她烟消云散。
而她之后再次拨通了打往1999年的电话,告知自己要干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她让过去的自己一定拿着电话,从而引发略显突兀的结局。
但是!
这不符合书妍怎么改命都留在原地和没有新世界记忆的设定。
所以权当这又是一次”if“吧,连上更黑的收尾也符合之前书妍越改命越崩的节奏,就讲究个”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算不上严谨到严丝合缝的该片,很多细节是很难捋清楚的,像是过去在发生驱魔仪式时,观众还根本看不出世界线发生了什么改变,2019年的地下室就开始冒烟了。
《电话》里的时间难题看不破也说不破,用这个来折磨自己更是大可不必,毕竟,爽到底的惊悚寒颤和两位女主才是重头戏。
没错,我就是女魔头吴英淑, 你们以为女主角是谁?
金书研?
别逗了,她只是我的一枚棋子罢了。
看到这么多评论在讨论反转结局烂尾,甚至有人说我精分!
就离谱!!
你们根本就没看懂,下面我就以女魔头吴英淑的第一视角给你们剧透,还没去看电影的请自觉回避,看了说烂尾的请细品,看了我的发炎还敢说烂尾的你请电话保持开机,给我等着!
(小声bb)————————————————————————————————————————————— 在下 吴英淑 ,杀人女魔头,砍了人家头还要告诉他女儿是什么样的感觉的变态大魔头。
我摊牌了,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第一句话我就在撒谎设套了。
打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因为善希都告诉我了,什么?
你问我善希是谁?
就是小卖部那女的。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未来的善希早就来过这个宅子接到过我的电话了,我还通过跟她童话套出了自己将要死亡的消息。
可是这个天煞的女人她不帮我,气的我去找小时候的善希用开水烫伤了她的大腿威胁她。
你不信?
不信你去看44分50秒,我的神婆老妈去了善希的小卖部,发现了她的腿伤。
什么?
凭什么说这是我干的?
请看1小时033秒。
善希是不是这样说:“没有她妈妈我现在可能早就死了”。
没错我的神婆老妈去了小卖部看到了我干的“好事”回来就拉着我做法驱邪,你还不信这是我干的?
好嘛,现在信了吧?
那你们回头看看我第一句台词:你说的没错,我妈真是个疯婆子,我彻底被关在家里了。
这话是对谁说的?
这话是对善希说的?
no!
善希才不会说我妈是个疯婆子,上面不是说过了吗?
善希跟书研说过没有我妈她可能早就死了,是我的神婆老妈救了她,所以善希没理由背后骂神婆老妈是疯婆子,真相只有一踏记!
就是我在撒谎设套,金书妍就是入套的那个人,书研注定是要败的, 结局反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从金书妍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入了局了。
那么接下来我跟书研的所有对话都是在演戏罢了。
所以接下来请各位看看我的演技如何: 书研第二次接到我的电话,我继续用跟善希说话的口吻忽悠她,并且把地址透露给了书研,这小傻子自家地址总该知道吧,然后引书研去密室,你以为那相框为什么掉了?
因为我把过去的钉子给拔了,小改了一下未来,算是一个小实验吧,只要书研拿到了我的遗物,那就说明未来确实可以改变,那我在未来已死的事实就有机会改变。
很明显书研上钩了,此后我极力渲染我的神婆老妈有多可怕,还顺便套出了书研父亲意外身亡的事情,自此我就知道,一命换一命,书研能救老娘的命!
当我在电话里告诉书研或许我能救她老爸一命的时候,请看我的小表情,眉毛一挑嘴角微微一笑,若有所思,这可绝对不是在想什么救人一命的正儿八经的好事情呢。
然后书研逛街去了没接到我电话,我那个急得呀你以为我为什么急?
因为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啊。
等到书研查到一些我的在未来的死讯的时候再看我的小表情,书研先是问我的神婆老妈在哪?
此时我嘴角一歪,紧接着书研告诉我我会死,我为何却又出奇的冷静了?
因为我本来就知道嘛,对不对?
是不是很多细节都开始变微妙了?
这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所以最后我完成反杀还有谁敢说是烂尾?
最后我和书研妈妈一起摔下楼之后有谁能真正确认我死了?
并没有吧?
未来的我消失了就一定是那时候的我死了?
不一定吧?
那时候书研的妈妈确实改变了未来,理由就是未来的我脖子上有刀伤,但是在那次搏斗中我并没有受到这一记刀伤,不信你们去看,我摔下楼后躺在那,还特意把脖子伸长给你们看呢。
所以这次改变未来关键因素应该是这场打斗过程中书研妈妈最后把我推下楼这一举动导致了未来的变化,与我死或者不死是没有关系的。
至于说精分的,你们只是被导演的烟雾弹迷惑了,我这么个高智商和书研这种小傻瓜那能是同一个人?
阿西吧,这不是侮辱人吗?
好了,解析完毕!
本来写了个比较严肃的评论了,但是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看了看前面写的那篇好无趣所以重新采用女魔头的口吻来写,有些情节纯属个人猜测,是没有确凿证据的,所以不喜勿喷,只是有一点,女魔头一开始就撒谎设局是肯定的。
最后希望大家能看个乐呵—————————————— 再补一下全片的细节,这个导演了不得,我得改五星了!!!
由于是归纳全片的细节,所以以下内容跟上面有些重复,看烦了可以直接跳过到第九点开始看首先,我给电影的细节分了两种,真细节和假细节。
导演就是在各种真真假假的细节之间反反复复地疯狂暗示又疯狂掩饰剧情线。
先说假的,我称之为烟幕弹,因为这些细节确实是为了掩人耳目,掩盖剧情线的。
比如关于精分的线索,都是28岁,手掌一样大,脑子肿瘤,刺耳的耳鸣,书研幻慌证,彩蛋处老妈消失了书研似乎没反应,这些似乎是暗示书研和女魔头是同一个人,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这是一部精分片,那它就不及格了。
其次是伤疤的线索,书研两次腿伤,书研妈妈脖子上的刀伤。
最后就是结尾彩蛋看似bug的生硬反转,20年后女魔头的消失似乎无法解释,大家热衷于讨论这个bug结尾而忽略了另一个隐藏的bug。
接下来说真细节,有些甚至没有证据,仅凭猜测,但就是没有证据仅凭猜测所以才有细思极恐的效果:1,女魔头的台词:你说得对,我妈真的是个疯子,我彻底被关在家里了。
这句台词似乎是打错电话。
2,电话的设定:大家都知道未来只能接听不能呼叫过去,其次大家都忘了过去的电话其实只能打给未来,这是一部不可能打错的电话。
那么是女魔头的台词穿帮了?
这就是隐藏的bug。
但是这绝对不是bug,而是女魔头的话有问题。
3,小卖部善希的腿伤,似乎是被热水烫伤的。
4小时候的书研被女魔头用开水烫伤。
都是烫伤,你细品。
5,女魔头的妈妈看到了小卖部的善希(小时候),撩开了她的裙子,看到善希的腿伤回去就把女魔头绑起来做法。
6,女魔头妈妈在电话里警告书研不要再接电话,会被伤害的。
7,书研找到小卖部的善希聊过,小卖部的善希表示没有女魔头的妈妈自己可能早就死于非命了。
5,6,7三点暗示女魔头弄伤善希,同时第7点还印证了上面第1点和第2点,女魔头的第一句台词确实有问题,那么就解释一开始女魔头电话真的打错了?
这个隐藏的bug还是bug吗?
你细品。
品完了我继续:8,女魔头的微表情,她提出或许能就书研爸爸的时候,有点想要干坏事的表情。
书研询问女魔头妈妈在哪里的时候,女魔头嘴角一歪,书研告诉女魔头会死的消息后,女魔头非常冷静,书研不接女魔头电话的时候,女魔头比较狂躁不安。
9,蝴蝶效应。
改变未来的设定是过去一变,未来是在相应的20年后才会做即时改变。
书研妈妈跟女魔头房间搏斗的痕迹在未来的书研的房间并不是早就存在,而是即时跟着改变。
女魔头擦地上的字也是如此,书研的爸爸的复活和再次死亡也是如此,甚至密室墙上的挂画突然坠落造成动静引导书研去密室也极有可能是钉子被拔了,未来的挂画钉子即时消失导致挂画跌落。
10,幻慌证是真的吗?
女魔头有理由害怕书研放弃母亲,毕竟对他们的母女关系并不是真的十分了解。
11,20年后的女魔头脖子上的刀伤。
12,女魔头与书研妈妈搏斗摔下楼,最后脖子上没有刀伤。
13,证物,证物一号,凶器刀子,暗示证物不止刀子,但后面笔记只记载了报案人拾荒者,确实没有其他的了。
但是导演还是写了证物一号。
我觉得导演在暗示警察的笔记本也是证物。
14,笔记改变了,证物一号确实销毁了,报案人拾荒者也死了,但是在这一刻历史即时改变了。
笔记上出现了新的报案人,书研的母亲。
笔记一直记到警察陪同书研母亲来到房子调查,书研母亲使用无线电话,与后面剧情完全一致,暗示从女魔头销毁凶器到警察被杀这段时间历史没有改变,里面记录女魔头住宅和书研妈妈报案,那么这本笔记本就变成了新的证物。
15,女魔头跟未来的自己通话时说了一句:有打听到什么吗?
应该是在打听这本笔记,但是这本笔记是刚刚即时改变历史之后的新物证,所以女魔头肯定不可能在这20年里找的到。
16,另一位警察,他两次敷衍了事,第一次到女魔头家里随便一问就准备要走,也不记笔记,书研妈妈到警察局报案,说有人失踪,他只是回复你可以走了,我们会按程序处理的,这暗示他是没有办案能力的,那么以前的凶器被销毁了,线索断了再加上拾荒人死了,这个警察肯定不会接着追查了,毕竟拾荒人无依无靠死了没人知道,案子不差也罢。
17,刀疤女魔头告诉过去的自己:你可能会死。
这句话意味深长。
脖子挨刀这可是致命伤,刀疤女魔头用可能会死警告一下过去的自己是不是很合理?
或者她还记得二十年前自己用了可能会死这句话来警告自己,所以必须原模原样的说这句话以防历史改变?
刀疤女魔头说这话好像无可厚非。
但是按因果逻辑来说,她活了20年,没必要说这句话,因为历史不变的情况下她是不可能会死的,所以可能会死有另一层含义。
18,刀疤女魔头告诉女魔头不管出了什么差错,一定要握紧电话。
首先,差错我猜测就是那本笔记。
其次我猜测刀疤女魔头不仅可以跟过去的自己通话了,也极有可能可以跟未来的某人通话了,因为20年间她没死,电话始终在她手里,她是可以一直保持跟未来通话的,那她极有可能又一次得知未来出事了。
19,笔记本的去向。
开头的细节上面用女魔头的口吻描述了就不重复了,接下来梳理一下有关结局的细节,首先我觉得关键点在于女魔头销毁凶器之前,书研从警察局偷出了那本警察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虽然原来的记录因为罪证的销毁而跟着消失了,但是有新的内容出现:就是书研妈妈报失踪案,警察陪同书研妈妈去女魔头家调查。
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新的线索直指女魔头。
彩蛋里面女魔头说出了差错的差错,应该是只这本笔记本不见了。
你可能会问警察死在女魔头家,笔记本不可能有人带走怎么会不见?
我个人觉得笔记是出现了空间转换,因为书研从过去的历史中把笔记本带来了,一直拿在手里。
那么在女魔头销毁凶器改变历史这一刻,20年后刀疤女魔头那里的笔记本就消失了,出现在书研手里。
最后书研跟刀疤女魔头搏斗之前进过放灭火器的杂物间,出来之后手里没拿着笔记,我猜测是放那个杂物间了。
这是我想不通的点,如果笔记只是藏在女魔头家,那就好像不会对女魔头造成威胁,但至少这本笔记是脱离了魔爪,成为了有可能对女魔头造成威胁的存在。
然后我们再看彩蛋玻璃门后面,刀疤女魔头跟过去的女魔头的对话,过去的女魔头问刀疤女魔头打听到什么,要知道20年来电话始终在女魔头手里,那女魔头就极有可能掌握了前后四十年的信息。
所以又是如开头一般,刀疤女魔头知道未来的自己出事了,她在打听出事的原因,但他应该不知道导致自己未来会出事的是那本笔记,因为这是书研刚刚带过来的。
所以这次她无从下手,只能找过去的自己再次改变历史了。
然而此时警察已经来到过去的女魔头家,要改变历史,就在这次与书研妈妈的非死即活的搏斗中做改变,那就印证了刀疤女魔头那就看似奇怪的警告:你可能会死。
因为历史改变了的话刀疤女魔头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最后简单总结整个故事的剧情线就是:女魔头从未来的善希那里得知自己未来会死的消息,利用电话一顿操作杀了很多人,多次改变了未来,然后成功躲避死亡活了20个年头,之后,女魔头又通过电话知道自己未来又出事了,然而这次她她始终不明白自己出了什么差错导致东窗事发。
所以她不得不告诉过去的自己要再次改变历史去寻找新的出路,结尾就是她成功的又一次改变了历史,开启了新的求生之路 总结: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用了黑洞频率的框架,更是把闪灵的那种推敲细节细思极恐的恐怖做到了极致。
也难怪最后女魔头砸门致敬了一下闪灵 。
所以个人觉得这部电话是站在两部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经典巨作的肩膀上完成的诚意之作,目前由于细节被忽略导致观感变差只有7.6分,我觉得它值得8.6分,你会给它几分呢?
콜...敢问朴信惠,是谁给你的勇气和全钟瑞搭戏?
居然还有粉丝吹爆演技?
这片本值3星,因朴信惠的白眼从头翻到底,我最多只能打2星了。
[苦涩] 全钟瑞又是何方神圣?
听名字很陌生?
全钟瑞的处女作就入围奥斯卡,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第二次,距离小金人仅一步之遥!
这部作品就叫《燃烧》!
PS:本人始终认为韩国电影对于奥斯卡的冲击有3次:1是《思悼》,2是《燃烧》,3是《寄生虫》,可惜,个人认为前2部更值得!
[裂开] 李俊益的细腻和李沧东的文艺,本该远胜于拍类型片的奉俊昊,无奈西方人对于东方文化情感的表达仍然水土不服!
一个不入流的流量小花旦,本不值得我占用朋友圈吐槽,可朴信惠的粉丝竟然还质疑我男神曹承佑?
说我曹又老又丑?
还说更希望朴信惠能多和李敏镐李钟硕这样的男星合作?
这又是什么操作???
个别小朋友们请不要肆意暴露自身的无知和自大好吗!
曹承佑拍《春香传》的时候才19岁,就已经走上戛纳红毯了!
随后大钟百想双料影帝加身,但凡有作品就次次入围青龙!
不仅如此,曹承佑还是一名优秀的歌剧演员!
不接广告,鲜少通告!
就这几点,足以让人仰望!
反观朴信惠,10多岁就凭童星出道,如今都30岁了,演戏依然只会翻白眼!
WTF就这点来说我也很赞同这群粉丝的观点,毕竟演技这东西骗不了人,没有就是没有,非常不和谐的对手戏只会拉低另一个优秀演员的表现,甚至拉低整部作品的档次!
因此还是李敏镐和李钟硕这样的段位更合适吧,反正白眼你翻我来我翻你,倒也映趣成辉、相得益彰!
[翻白眼][翻白眼][翻白眼]相形之下,就连玄彬都能被衬托成“TV部门男子最优秀演技赏”的百想提名,可见朴表演之惨烈!
[裂开]奉劝贵圈粉丝耗子尾汁!
[让我看看]最后贡献一组截屏,看朴信惠的“演技”!
🤣
《电话》内容悬疑烧脑,情节环环相扣,全程虽然没有多少血腥骇人的画面,但剥茧抽丝解开谜题后却细思极恐。
影片叙事并不复杂,就不大篇幅梳理故事线了,仅从演技和结尾彩蛋两方面聊聊我的感受。
两个女主分别是全钟瑞饰演的英淑和朴信惠饰演的书妍,炸裂的演技给影片加分很多。
前半部分还不明显,因为英淑的母亲一直以来都在通过“施法”帮助女儿克服精神障碍。
但当英淑发现母亲想要杀了自己之后,摈弃了最后一点人性,反社会人格也暴露无遗,反手杀了母亲,彻底沦为冷血的恶魔。
真正的爆发点,也就是精彩的开始,是书妍发现英淑杀人真相之后的那通电话。
第一次被书妍挂断电话,英淑先是缓缓地伸出舌尖勾了下上唇,然后牵扯着嘴角露出冷笑的表情,邪恶的眼神好像在说“该死,被你发现了”。
她终于扯掉了面具,露出本来面目,咒骂着“贱货,你难道忘了我对你的恩情”。
此时的书妍被吓得整个身体剧烈抽搐了一下,颤抖的双手握住电话,手指紧张地攥紧话机,那种恐惧和震惊通过微小的细节动作和微妙的表情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英淑不仅毫无愧意,反而一再让书妍帮助自己逃脱罪责,在被书妍第二次挂断电话拒绝后,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气得想要砸烂电话,但扬起的手悬在半空又犹豫着落下了,无处泄愤的她用拳头疯狂捶打着浴缸里装着尸体碎块的袋子,对着电话歇斯底里地咒骂,散乱的头发遮住了隐约可见的狰狞侧脸。
平静下来后她拿起话机坐在地上,任身后浴缸里的血水漫溢开来缓缓流到身边。
而电话那头书妍被吓得惊慌失措,她没想到自以为交心的好友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她慌乱地扯断电话线,双手抱住头压抑地啜泣,因为怕父母听到所以隐忍着不敢发出声音,然后抬起头惊恐地环顾四周,这一系列动作很容易把观众代入到那种压抑恐惧的氛围里。
这样的细节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
至于结尾彩蛋,我感觉不仅没有烂尾,反而是最精彩的部分,如果你想要一个Happy Ending,也可以选择忽略彩蛋,这就意味着淑英当年从楼梯上摔下去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皆大欢喜。
但作者想要表达的并非如此。
我更喜欢彩蛋这个结尾,仔细分析,在99年的那场打斗中,书妍的母亲和英淑同时摔下楼梯,但两个人都没死。
书妍母亲先爬起来,以为英淑死了,准备带小书妍逃离房子。
由于当时99年的英淑昏迷着,所以19年的书妍得以从被英淑追杀的困境中脱离,然后跑到墓地遇到母亲,享受了一小段没有英淑的幸福时光。
但99年的英淑其实在警察来之前就接到了未来那个自己的电话,并嘱咐她一定要握紧电话,此时此刻过去未来都是英淑拿到了电话,也就意味着局面早就完全被英淑控制。
之后99年的她从昏迷中醒来,杀了书妍的母亲,这就导致了19年墓地甬路上,书妍的母亲前一秒还在书妍身边,后一秒就突然消失了。
(即过去和未来两条时间线是平行推进的,过去的某个节点的动作直接影响了未来,并且同时发生)影片最后被蒙着的白布掀开,小时候被捆绑在椅子上的书妍变成了长大后被捆绑的书妍,也许自那以后的20多年,她就一直被英淑囚禁在这间阴森恐怖的地下室里。
作者这个结尾的反转其实很巧妙,把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强行通过过去改变未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就像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态反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已成定数,沉溺其中并无意义,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此时此刻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如题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超时空来电》,剧情大部分都相同啊,要么是翻拍要么是抄袭。
但是我网上也没看过翻拍的新闻稿,倒是搜出来一堆吹导演颜值的通稿。
剧情方面,有些bug实在说不通,女主实力卖蠢,另一女主武力值逆天。
警察都是废物。
当然,如果你当成一个精分片来看,以上当我没说。
如果后续我看到有翻拍的通稿,我会来改到三星的。
以上。
NETFLIX新晋惊悚片《电话》将时空逆转的概念,在其结尾玩出了高难度。
1999年的女杀手给2019年的女主打电话,发现可以通过干预1999年发生的事来改变2019年的现实。
不同年代的人能够神奇地通信,如此设定并不是本片原创,但结尾的神转折把我打得很懵。
看到很多人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又重刷了电影后半段,反复琢磨了下结尾的因果关系,在这里给大家参考我的解读。
原创思路,原创分析,欢迎批评打赏。
首先亮出我的观点:结尾的转折是女杀手电话给自己留下信息影响的结果,通过警告自己会死挽救了自己并改变了未来,基本符合电影逻辑和设定。
好了,下面让我们详细分析。
为了理解影片结尾,与其加上电影里没有明确给出的概念(平行宇宙或者量子力学),我觉得不如先尝试剖析既有的设定。
关于电影中未来如何被过去改变,有两条规律对我自己理解结尾特别重要。
时空逆转的规律一:只有通过片中电话传达的信息才能改变未来的走向。
在1999年女杀手的电话打到2019年之前,未来与过去像同一条时间线上等距的两点向前推移,1999年为2019年的因,2019年为1999年的果。
而电话在这个因果轮回之外,直接沟通了1999年和2019年的两点,让1999年的女杀手了解了未来的走向,从而精准地干预而改变了历史。
在女杀手干预之前,2019年的时间线是按照没有电话存在的前提推演得到的。
女杀手改变了未来后,2019年的新现实也是从1999年对应的时间点继续推演得到的,比如女主的父亲活下来让女主生活富足了很多,但这种推演也是不考虑电话的存在的。
所以当女杀手在1999年再一次通过电话的信息改变现实时,2019年就需要再次改变。
时空逆转的规律二:只有当干预未来走向的事件确切发生的时候,这些事件在未来的结果才会实时更新。
片中1999年女杀手和2019年女主通话是这两年的同一天甚至同一时刻,把两人的时间点对应了起来。
我们发现第一次女杀手改变未来的时间,也就是女主爸爸起死回生的时间,不是女杀手和女主通电话的时候,也不是女杀手决定救他的时候,而是女杀手确实地关掉灶台救了她爸爸的时候。
即使电话已经把未来的信息传达给了过去,如果这些信息还没导致确切的事件在1999年发生变化,那未来就还没有被改变。
影片这种对时间的精确掌控体现在每次改变未来对应的时刻上,比如女杀手刚擦掉地上的红字,2019年的红字也同时消失,以及女主被女杀手烫伤,留下的疤痕也是在2019年实时更新的。
地上的字由于女杀手在1999年擦掉而消失如果以上两条规律贯穿电影始终的话,我们来试着解释下电影结尾。
电影结尾比先前的叙事逻辑更复杂,原因在于打电话的人物变多,除了2019年的女主和1999年的女杀手外, 还有2019年活下来的女杀手和1999年女主的妈妈。
电影最后女杀手血洗访客这一段,有两部分电话通话内容,根据时空逆转规律一,只有这两部分通话中的信息可以改变未来。
一是1999年的女杀手和二十年后的自己有简短对话,这段对话到影片最后才揭晓,是告诉自己女主妈妈和警察的到访,而自己可能在当晚死去,并告诫自己无论如何抓住电话。
因为2019年当时女杀手还活着,在她的记忆里自己活过了当晚。
但她记得女主妈妈曾用过屋里的电话,意识到妈妈如果接到未来的信息,可能使女主翻盘再次改变未来,所以警告年轻的自己抓住电话,不给女主继续改变未来的机会。
第二部分通话便是女主和1999年妈妈的几段对话。
第一次接到妈妈的电话,女主很慌乱,告诫妈妈离开女杀手的房子,但妈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警察挂掉前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
当女主和妈妈都被女杀手逼到楼上房间内时,女主又给妈妈打气,出主意怎么干掉女杀手。
虽然女主的灭火器自卫法没派上用场,但似乎让妈妈平静了下来,开始了对女杀手的反抗,最终和女杀手一起摔下了楼。
影片结尾难理解的是2019年(或2020年初)现实的反复几次改变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来细数当时未来都有哪些改变,以及是如何通过上面两部分的通话而改变的。
女主屋里的玻璃由于妈妈和女杀手搏斗被打碎在女主妈妈空手接刀后,被女杀手追到房间里血刃。
这时我们看到女主在2019年的房间出现了墙的崩裂,血迹,以及玻璃打碎,这些未来的变化是由于妈妈的反抗新出现的,也就是说先前女主给妈妈在电话里打气,促使了妈妈反抗,根据规律二,反抗过程中确实发生屋子的破损实时出现在了未来。
而未来更大的改变,发生在妈妈和女杀手摔下楼时。
女杀手这时血流不醒,虽然生死未明,但根据未来女杀手突然消失这一变化,最大的可能性是女杀手的死在这一刻已成定局(不考虑电话的后续影响)。
同时发生的是女主发现屋子变得破败不堪,因为女杀手死掉后无人居住了。
后来女主在父亲的墓(根据死亡日期判断)前见到了活下来的妈妈,身上手上还留着当年的伤疤,大哭,圆圆满满。
女杀手的房子在其死亡后破败然鹅!
然鹅!
然鹅!!!!!!!!
以上未来的改变都是由于第二段女主和妈妈的对话导致的,而第一段女杀手和年轻的自己的对话还未影响到未来。
因为根据时空逆转规律二,女杀手跟自己的对话暂时还没改变确实发生的事件,所以还没有改变未来。
于是,当大家预期电影结束的时候,导演冷不丁地闪回了女杀手的对话,原来女杀手对自己的死早有预知,这种预知改变了一切。
接下来她在血泊中猛地醒来,双目圆睁,如同从地狱里重生。
仿佛是未来的死讯引发的恐惧唤醒了女杀手。
影片并未具体刻画女杀手醒过来后的所作为,使这里的起死回生有些模糊,也许是她为自己包扎止血,让自己活了下来。
但根据最后的镜头,女主被绑回屋内,加上女主妈妈在未来消失,能够推测女杀手杀掉了女主妈妈,年幼的女主继续被囚禁。
因为时间线上,女杀手醒来,囚禁女主和杀掉其妈妈都花了一些时间,所以在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之前,未来还未改变,女主享受了没有女杀手的一段短暂时光。
这是结尾转折不闪腰的关键机理。
这两次时空逆转的嵌套,确实使结尾的逻辑线十分难找,但也令故事更跌宕起伏。
在女主命运急转前后对比中,影片戏剧性在结尾爆炸。
女杀手在血泊中醒来
吹爆全钟瑞的演技,实在是太上头了,让人止不住的回味,影后之位当之无愧。
演员和角色本就相互成就,吴英淑的成功,使得观众可以跨越现实,向虚拟招手。
如此深刻的艺术,不正是电影的价值所在吗。
向来以为好的塑造,不是只靠美貌制霸,更离不开人物的声色情感、一举一动。
否则心就无法抓紧,更别妄谈所谓的喜爱了。
开始的受虐让人心疼,往后的疯狂令人咂舌。
看着她就这样活生生的出现,啼哭、大笑、哀求、咒骂……无比恍惚,又特别真实。
也许自己真是一个怪胎也不一定,毕竟那准则是人定的。
但我也有喜爱且渴望交流:一遍遍翻寻着磁带,那是偶像的歌。
勇敢的跑出家门,那是赶去救火。
是啊,善恶的砝码你追我赶,天平的两端时刻跌宕,一旦悲剧产生,背后往往充满忧伤。
不管怎样,这样的女孩都值得被爱吧,虽然可能也会被其所害……这座房子妥妥的虚幻,飞逝的光阴却又让两人相连。
电话拨通,带来的既有神秘,又有恐惧,映照着心底不愿触及的柔软。
可惜没如果,如果又奈何。
有些美好本就该留存在梦境与回忆之中,若要执意拉回到这个世界,那么流走的也必然导致遗憾。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劝君惜对眼前人,莫使悔恨驻心间。
一通电话连通过去现在的设定并不新鲜,以前就有《隔世追凶》、《信号》,也有广播剧《遇上1983的女孩》。
它们共通的设定都是,现在的日期,通过电话会联系到N年前的同一天。
在了解设定之后,本片的剧情走向很顺理成章,没什么意外的地方。
(所以在某些解说电影的短片,直接在视频标题已经一句话剧透了整个故事……)惊喜的部分女2身处过去,女主身处现在,过去可以影响现在,会觉得女主只能被对方要挟,无计可施。
但女主角居然很聪明的用方法设下陷阱,这是全片最大亮点。
以为是神伏笔的地方1.神婆。
神婆在要杀女2的时候,女2问为什么要杀她,神婆回答,因为女2会在未来引起多起死亡事件。
这时我以为是神伏笔,觉得后面应该会讲到,神婆通过某种方式,接收到女主角或者另外的未来人(未来的自己之类)给的提示,让神婆杀了女2来修复未来的时间线。
真是这样设计成剧情循环的话本片就惊艳了(像《恐怖游轮》)。
可惜,并没有……神婆只是路人。
2.善希。
影片中,女2一直想打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善希,不小心才打给了女主角。
而善希这个角色一直在女主角长大的现在也是存在的。
还有一场戏,是神婆进去了善希家,看着善希,这时还给了善希特写,看到善希脚上有伤(跟一开始的女主角一样)。
种种迹象,让我觉得善希应该是个重要角色,可能曾经帮女主角挡灾,使原本女主角受伤变成自己受伤;又或是未来的善希联系上过去的神婆,让神婆杀女2……结果,善希只是个全程路人……看的时候需要忽略的BUG1.因果逻辑BUG。
时间是线性有序的,12345这样排列下来,从1到5必定经过234 。
但电影当中,如果在1救了人,在5会马上复活;再到2时杀人,5时那个人会消失。
……既然在2就死了,根本没经历过34,那在1时救的人怎么会马上在5的时候存在……这个BUG贯穿全片,不止发生在人的存活上,还有在环境物件上,房子的字迹在过去写未来马上出现,在过去擦未来马上消失……2……太多就不细说了,例如女主接到女2电话得知对方处境紧急,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报警;例如过去的电话,谁拿起都是打到女主角接(你们只会按重拨键吗);例如女主角改变过去之后,身体是有变化的,自己却没有这些年的回忆;例如女主角改变过去之后,不是上网确认事件,不是打电话确认亲人是否健在,而是自己到处乱跑……以上这些BUG,本来已经主动忽略——如果结尾能看的话,就不会太在意小瑕疵。
可恶的是,结尾却是更大的BUG,让我一下子把忽略的缺点都记起来了。
(就像,平常男方犯了一些小错误,女朋友是可以忍受的,但某一天犯了不能原谅的错,女朋友会一下子想起他过往的种种不是)多余的结尾本来,片尾如果是女主和妈妈一起走着就结束了,那么电影虽说结尾含糊了一点,但整部片还算及格,而且结局温馨。
但,导演就是要画蛇添足,在结尾来再一次鞭尸,像极了《大话西游》的唐僧,你以为终于结束了他却接着“only you”。
烦不烦?
你忽略了整部电影的BUG,终于来到结尾,导演却唯恐你没看到有BUG,还恬不知耻地弄一个大BUG贴到你眼前让你无法忽视!
这样的结尾,女2是什么时候连通上以前的自己?
是在现在女主角救妈之前?
——那么女主角就不会产生出有妈的现在!
是在现在女主角救妈之后?
——那么 bug1,女主角如果救妈成功,就不会有现在时的女2,所以女2没有办法跟以前的自己通话;bug2,女2的现在时就不是对应过去的此时,而是变成可以跟更早的时刻通话,这跟整部电影的逻辑相悖!
导演根本自己都没理清楚逻辑,却自我感觉极好再弄个bug结尾……
个人认为《电话》结尾的反转并不算“彩蛋”,不是隐藏的另一个假设,而是本就设计好的结局。
并且这样的结局是恰当合适的,甚至是完成度很高的。
那么要解决的问题来了,结尾到底是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我认为结尾并不是平行宇宙,也不是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
如果看过韩剧《信号》,或正在追《空洞》(《化时为机》)应该能一下子理解这个时间设定。
简单来讲,是过去的人使用特定的电话,打给了现在的人,过去的人得知情报,做出改变,现在也相应受到影响,即蝴蝶效应。
影片一直是过去打电话到现在,也就是只有小英淑这边可以打给大书研这边,反之不能。
因此,最后的电话,是小英淑打给书研,问:“查到了吗”(指定罪的证据),但接电话的是大英淑,她告诫过去的自己“握紧电话”。
剪辑到最后,可以起到一个点题的作用——只要有电话,她们的命运就还有机会改变。
“紧握电话”是一个概念上的点题,而非人物的实际动作。
所以,小英淑并非一直紧握电话,如此电话才会落入过去的妈妈手中,大书研得以与过去的妈妈通话。
也并非电话救了小英淑的命。
还要明确一点,过去与现在,是实时对应、实时更新的状态。
比如在过去,小英淑杀了爸爸,现在坐在副驾驶的爸爸就立刻消失了。
且改变的方式是眼前的一切成为灰烬、碎片,这点和《空洞》惊人的相似。
因此过去的妈妈把小英淑推下楼,两人昏迷,生死未知。
对应的,现在的大英淑也就不见了,此时的她并不是“暂时死亡”,而是时间没到,所以她现在不应该在这追杀大书研,综合最后一幕,可以理解为“推迟追杀”。
趁着过去的小英淑昏迷的时间,大概有几小时没有交代,现在的大书研暂时躲过危机,赶快狂奔到医院和墓地找妈妈,发现妈妈还在,母女和解携手离开。
两人走远,妈妈却忽闪忽闪地消失了。
这是一个反转,但也很好理解,昏迷了很久的小英淑没死,醒来了,把妈妈彻底干掉。
对应的,现在的妈妈立马消失了。
最后一幕大书研被盖着白布绑在椅子上、一脸惊恐,代表着大英淑还活着并且没被抓,还是来找她了。
也有人认为,大英淑害了那么多人,尤其还有警察,怎么可能没轰动?
但实际上,是有铺垫的,妈妈报女儿失踪时,一个漠不关心只是走流程,另一个关心的则被杀了,加上韩影、韩剧经常黑他们办事无能之类的。
所以无人问津也说得过去。
简而言之,结尾是经过了一波三折,改来改去,书研的双亲最终都死在了英淑手下,最终书研也被英淑绑架。
是一个完全黑暗、不留余地的故事。
但为何我说这样残酷的结尾,才是这部电影应该有的结尾呢?
或说必须这样设计的理由。
理由一,影片基调。
《电话》定调为悬疑惊悚,同时掺有恐怖片常用的元素,比如孤宅、废墟等,还有驱魔的元素,走得是神秘黑暗的风格,可如果停在母女携手离开墓地,会是一个令人“松口气”的结尾,属于不幸中的万幸;寓意上会落到“最终打败邪恶的是伟大的母爱”、“母女和解”之类的层面上,不是说不可以,而是作为悬疑惊悚片,有些温情了,在情感基调上和前半段不符。
所以我觉得结尾不存在同时这样或那样的可能,从风格的一致性上看,就是反转而已。
理由二,主题立意。
这部影片基本和同类型影剧表达的方式差不多:讽刺,已发生的过去不可改变,怀有妄想,一定会越改越糟糕。
本来死于火灾事故的爸爸最终死于凶杀;烧伤的痕迹还是回来了;女巫、警察、种植草莓的叔叔无辜送命(草莓的意象选得好,草莓汁颜色隐喻血腥);原本因脑瘤卧病榻的妈妈却能获得新生还与女儿和好,就太美好了。
从结尾能看出导演的野心,如果没有第二部就当作一个反转,但也可以为第二部留下余地。
作为一个90后新人导演,这部长篇处女作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
它的电影语言非常成熟,简单一提:1、色调分明不会令观众混淆,暖黄色调是过去,冷色偏蓝是现在。
2、几场“改变”的特效与转场也做得很精致。
3、演员选角好,全钟瑞作为新人演技太有灵气了,朴信惠由爱情剧向类型电影的转型也可圈可点,虽然相较下弱了一点,但是改变了我对她“演技不怎么样”的印象。
而且不需要男主角拯救的双女主设定,两人完全撑起来了。
4、故事结构完整、环环相扣,没有明显的bug可以挑,即使各路解析不同也都还能说通,反转也是出人意料,以为是相互拯救的姐妹情,结果是断不掉的恐怖孽缘。
但也有一些可惜的地方,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英淑沦为杀人魔的犯罪心理一笔带过,没有深入探析她的内心世界。
我们看到她从可怜到可怖的方式是通过情节反转,而非回到人物内在去看悲剧成因,那这个反派的深度就没有出来,变成了标签化的“杀人魔”。
影片中只有一闪而过,罪案记录中写英淑有反社会倾向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英淑最终杀红眼的行为对应她的反社会倾向,这点很容易理解。
近些年韩剧韩影,除了反派一般都是反社会外,主角们也开始出现轻微反社会了,让这个设定变得有点烂梗。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后面的,这种精神疾病很少在影剧中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百度上定义为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
韩剧《灵魂维修工》中郑素敏饰演的女主就得了这个病,最终被治愈了。
放到《电话》中,英淑对书研的感情变得越发执念、不受控,可回想一开始两人也有很愉快的聊天时光,交流喜欢的歌手,两人聊天的时候都会躺在床上(一种很轻松的姿态),直到书研开始“怠慢”英淑,让英淑的情感不平衡了,这种病会让她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博得别人的关注,以证明对方是“爱”自己的,如果感到一点点不被关心了,就会崩溃。
包括片中所谓的“驱魔”时英淑的状态,其实是情感不稳定、狂躁的表现。
英淑的病没有被正确对待、治疗,最终演化为杀人,通过令书研痛苦的方式来提醒她自己的存在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而电话是情感连接的媒介,如果英淑打不通电话,她就感受不到书研对她的关注,于是她会通过杀人的方式叫书研“快接电话”。
从这一立意上来讲,《电话》其实可深入展现的点有很多,但遗憾没有过多交代。
总体上,《电话》作为新人导演的作品,融合各类型的元素,显出了导演成熟的调度能力,结尾的设计也看得出野心,并没有败在结尾,好看度和完成度在今年的韩影中都相对算高。
也推荐大家去看冷门韩剧《空洞》,同题材、相似度很高的情况下,《空洞》比《电话》拍得更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影评剧评~
2020即将结束终于等来一部优质惊悚片,朴信惠全钟瑞两种不同类型的女人因电话结缘,改变了一方的命运,但是埋下嫉恨的种子又如此简单,等事态脱轨才惊愕地确认她才是不折不扣的杀人鬼!区别于《蝴蝶效应》等片重点改变过去重塑未来的桥段,《电话》中途像脱缰野马,让人眼前一亮,聚焦于双女主的生存缠斗,注定剧情惊险刺激。最后的彩蛋看似给出另一种结局,其实细品英淑那句“握紧电话”,应该能get到真结局的黑暗(全钟瑞真的吓到我了!!!!看完后根本不想再回看任何她的镜头!!!((本来开头挺同情她的,还美滋滋吃起了养尊处优温柔大小姐x出身凄惨小恶魔的cp,结果她们竟然杀红了眼!!!!我懵了!!!!!
全程无尿点,推荐[奸笑]。全钟瑞演的太好了,这种角色稍不注意就有装腔作势的嫌疑,搜了一下,94年生人,出道就演了李沧东的《燃烧》获得新人奖,这是第二部作品,厉害了👍
前面很好。父亲复活之后天使女主智商清零。恶魔女主全程让人反胃。
3.5,还能看,格局太小了
玩弄时间却不同步更新记忆,比蝴蝶效应差远了不说,导致逻辑不能自洽。草莓农场距离大屋也近得发指,被炸了居然一分钟不到就跑回家威胁小孩了。
不错啊。节奏很好,设定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是非常有意思。
黑洞频率与隔世追凶的新时代变式。
音乐9 画面10 导演8 故事7 表演10 印象10 平均8.9/10 纠逻辑就没完了,谁让人拍得好看,顾不上细想呢。可惜了,因为疫情,上映时间拖延大半年,最后只上了Netflix,大银幕上看肯定很爽。94年的全钟瑞,又一部记住了她某一面的作品,下一部是?她现在就是趋向吴政世的档次,当朴拿着照片去问他认不认识时,他的反应明显是喜欢过,自然、不做作、又很明显,神仙级的表演了。印象最深:全的挑眉、捏玩具熊的纤维响、被咬掉脑袋只剩下身子的小熊橡皮糖。导演嘛...像个宝,各方面都可以期待下,结尾本以为停留在拔高到母女和解的高度,没想到最后楞揪回到了惊悚,也是很逗。
乱七八糟的,没觉得多好
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干脆,过去改变了,现在就跟着改变,也不去把设定要写作无法改变那一套导致裹足不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比较流于形式,因为过去的改变意位着只有金钟瑞的角色比较实在的心路历程,而现在时空的朴信惠就变成了一个空洞的碎片的存在,她既不是很多个她,也不是最初的她,她只是为了设定能记得最初的她和此时被剧情推着走的她,相当的拧巴,好的朴信惠的表演不是什么大袈裟,多多少少在观感上也制造了烟雾弹。基于《超时空来电》《黑洞频率》等等作品,这个电影并不踏实,还有着我很不喜欢类型片里很爱乱用的巫女元素,全片执着于行动线的推演而忘记了应该去注意的许多人物关系的部分。
唉,低幼的时空观真的无力吐槽... 我是看朋友圈有人说朴信惠演技好才决定看的,这尼玛是拍了个啥。
和正义连线是《信号》,和爱情连线是《想见你》,和恶魔连线是这通《电话》!别捅马蜂窝,别惊动恶魔。女子不弱,为母更刚。对至亲的歉意,非要到最后一刻才能被唤醒么?不看到最后,都不知道是谁逆风翻盘。继《燃烧》后,金钟瑞再次贡献了精彩的表演,相比之下,朴信惠被欺负成弱势群体了都。企图改变过去的人,真的能躲得过被反噬的命运,吗?
无鬼怪设定,穿越时空的来电,一念变差改编很多人的命运。剧本有点神,《屏蔽呼吸》的窒息感+《蝴蝶效应》的连锁,还加了结局意外Buff
就这?就可以爆款?不就是拿了《黑洞频率》的创意魔改了一下嘛,电话穿越不是1990年代才有的梗吗?编剧该解释一下女主角火车上丢了手机的那条线,现在的设计里女主角全程靠电话解决问题,始终没直接跟大反派对决,全靠配角们上手,本身就是剧作上的问题,再加上这个不能细想的逻辑,本质上就还是Netflix批量生产的大数据产物。
撑着看了一半,连快进的兴趣都没有了。装模作样又没诚意的东西总能迎合需求,为啥呢?因为啊,装模作样的精致是最受欢迎的,为啥呢?因为真正精致的稀少啊,不精致的又特别艳羡精致的就拼命模仿精致就造就了各种鬼马的精致,可是,骨子里的自卑总是需要出来透口气的
看着过瘾,全钟瑞太口爱了
除了有点炫技,完全看不出是90年导演的处女长片,太从容流畅了。全钟瑞200分
都是对话,看了一会,看不下去
这不就是韩剧《信号》设定吗?这么一对比我都觉得我给信号差评对信号不公正了。
超时空设定用来讲惊悚故事还挺好玩的,后面越演越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