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种会搅乱我脑神经的题材及剧本,看完这类片会让我有刚上完厕所的通畅感。
电影讲述一个没人讲谎话的社会,每个人都相信任何人讲的任何话,男主角有天在压迫下发现了讲谎话的好处,就开始利用它赚钱,也利用它安慰将要死去的母亲,谁知这安慰之话被护士及医生传了出去。。。
电影从某个方面严重侵犯了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一些预言,得到很多猛力评击。
不过别以为这是很严肃的片,它是部喜剧,片里有许多幽默及笑话,还有不少大牌明星客串,看得很轻松的。
这是一个现实之外的、根本不知谎言为何物的世界,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只是所有人讲的每句话都是真话。
马克(瑞奇·热维斯 Ricky Gervais 饰)是个电影编剧,这个胖胖的、有着塌鼻子的奔五男人与自己心仪已久的美女珍妮弗(珍妮弗·加纳 Jennifer Garner 饰)第一次约会以失败告终,第二天又被老板开除,银行账户里只有300美元的他被房东限定一天内搬走,因为一个月房租要800美元。
马克来到银行提款以支付搬场费用,结果恰逢银行系统故障,他虚报了800美元的余额,虽然银行系统恢复正常提示马克只有300美元余额,但银行职员相信他的话认为是系统故障,仍给了他800美元。
尝到甜头的马克开始利用谎言谋取任何他想要的东西。
他通过在赌场作弊说谎赢了很多钱;他通过编写虚构而又神奇的电影剧本不仅拿回了自己的职位还名利双收。
马克编造了死后美好的世界只为养老院的母亲临死前心安,但他的言论令在场的医生护士坚信不已。
世界上所有的人们都关注死后世界的新闻,为了圆谎马克只得编造更大谎话,一个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故事——有个人在天上主宰者一切。
而马克,是唯一可以和天上对话的人类。
成功了的马克继续追求着珍妮弗,珍妮弗虽然和马克在一起很开心,但她需要一个相貌出众的男人以给孩子最好的遗传基因。
珍妮弗开始和马克在公司的死对头、英俊的布拉德交往,在两人的结婚典礼上马克公开示爱,并向珍妮弗承认自己之前在说谎。
“当我问你你变得富有成功而著名会不会改变你的遗传,你为什么不直接说是?
”“因为本来就不会变啊。
”珍妮弗最终选择和马克在一起,他们的孩子也学会了撒谎以恭维人的本领。
“如果我们不上床,世界就要完蛋了。
”“我们还有时间去小旅馆还是我们必须马上在这里做?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因为遗传学,会生出很胖的塌鼻子小孩。
”“在我宣布这对新人结为夫妇之前,这里有人能确信能提供更好的遗传基因给任何一方吗?
”可口可乐被黑得不轻, 其实可乐就是棕色的糖水,高糖高热量,对于饮食不健康的人会造成肥胖,还有点太甜。
百事可乐——When they don`t have Coke.影片给pizza hut(必胜客)做了大大的广告。
挺好的题材,前半段还不错,后面就烂俗成关于基因遗传的爱情剧。
老套结尾更是弱爆,当珍妮弗知道马克拥有的一切都是骗来的,她还凭什么选他托付一生?
那个世界也很奇怪,不管你怎么优秀,长相不好一样是失败者。
黄西,这个第一位在白宫说相声的美籍华人博士在片中露了个脸留下一句台词。
很久没碰到这么有趣的主题的片子,虽然在内容上多少有点硬伤,但不妨碍这部片子独树一帜的构思。
电影虚构了一个完全不可能存在于现实里的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色恐怕是:没人会撒谎。
是的,这个世界的人,天生没有这个意识,以及这个技能。
所有人都是开诚布公的态度,直白的表达,坦率的交流,真实得淋漓尽致的表现。
简单纯粹清晰明了,前面三分之一的镜头都在描绘这个超出想象的世界是多么的让人匪夷所思又,有趣。
广告都是真实的台词,约会都是真实的感受,被炒鱿鱼得到同事真实的鄙夷,我不喜欢你就是真的不喜欢你。
直到,这样的模式也意味着,你得不到慰藉,感受不到关怀,没有安慰,没有恭维。
嗯,没有,人性。
而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主题简直是类似天秤座和白羊座的两极,圆融与直白的碰撞。
显然,任何事一旦走向极端,都未免狭隘。
这部电影会带着我们从另类的角度去思考:谎言,究竟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可惜故事的后半部似乎有点走偏了,从对哲理性辩证思维的探析,突然转入对所谓优质基因的评判。
虽然男主有名有利聪明幽默有情趣有爱心又体贴还懂女人,女主也真心喜欢男主,但却不想跟他结婚,因为不想生个蒜头鼻的胖小孩。
所以,这个莫名以外协主题结尾的故事最终只是告诉我们:对于资深外协来说,丑和胖,是硬伤,且难用其他物质领域弥补。
嗯,作为一只典型金星人,本人深以为然。
当然,最后肯定还是大团圆了,毕竟,爱大于一切咯。
都是套路,呵呵哒。
吃普通火锅的时候,先要端上来一锅滋补清汤,然后等待汤水滚沸,接着放各种你想要的食料,备好选定的小料,开涮开吃就成了。
我看电影《谎言的诞生》,享受的就是这样一餐热气腾腾的火锅美味。
开场时不温不火,只等剧情发展下去,直到第一个谎言带出的高潮,开始添各色喜剧食料以丰富餐桌。
目的是要在“轻浮”的喜剧内核里打造出“四方云动,八面来风”不可小觑的气势,就如酒桌上要洋溢出文化气氛一样,“杯里乾坤大,壶里日月长”。
打上瑞奇.贾维斯名号的电影是怎样的风格,对于观众而言并不觉神秘,他创作喜剧的天赋早在英版的《办公室》里就被印证过了。
这次三职双肩挑,再次制作出这样一部看似无厘头,却别有洞天的喜剧,在意料之中,但也有意外的惊喜。
要说整部电影,编剧若没有深厚的功力,很容易把故事讲进死胡同里。
在一个没有谎言的地球村,在不需要对语言进行任何修饰的交际交往中,编出一些无法想象的奇闻怪事,倒是不难办到。
但你若要想沿着这条索道,翻越到山的另一边,还要带回山外的阳光雨露,就要技巧与力量了。
就编导的才能,瑞奇的表现要优于他的表演技能。
特别喜欢本片中到处可以思考玩味的小片段、小对白。
养老院的大楼外写着“A sad place for hopeless old people”;百事可乐的广告无奈地向可口可乐抱怨“when they don’t have Coke”;篡改圣经里的十诫,并记录在了披萨盒上;婚礼上忠诚彼此的誓言也都变成了“一生全力守护孩子”的保证;牧师身后代替神祗的马克画像更是点睛之笔,诸如此类等等。
这些都是精华,却不是全部,不过是小试牛刀,但仅从这醒目的看点就能了解此剧笑点担负的另一项重任了,让你笑着动脑筋。
全剧的思想内容纵横交错,没有绝对独立成立的论点,像是在玩一个语言游戏,求得辩证的统一。
不辨真假,你说真就是真,你创造出“谎言”人们也无法理解你意会出的“假”,就是走一个西式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即使没有谎言,也有才华横溢的失败者(loser)。
即使没有谎言,依然存在勾心斗角的名利场。
而这样繁杂又清晰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可以为故事结构及故事内涵争光添彩的,也足矣弥补电影中存在的缺憾,像某些不考虑成年人对煽情的过敏反应而赤裸裸注射催泪剂的桥段。
说故事的转折点,当然要从马克的第一句谎言说起,这样才能重塑马克的形象,丢掉刚失业、再次被爱情抛弃、即将沦落街头的衰男形象。
当他把银行账户上的三百刀变成八百之后,辩证的论题就被扩大化了。
这时出现了虚伪与真实正反两方,说谎的马克代表虚伪,不知谎言为何物的芸芸众生代表真实,然而,这样的对决,却引出了怪异的后援团。
马克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善良”的支持,而胸有“真实”的人们身后站着的却是“伤害、嫉妒、势力、愚蠢、自私自利。
”其实,对于通过说谎飞黄腾达的马克而言,也没有绝对的受益与转运。
他深爱的女人始终不肯向他的蒜头鼻做出退让,甚至到后来撼动了女人的心,却依然未改变自己在未来岳母心中无能无才无貌的印象。
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马克都是在有预谋的情况下设计的。
在母亲弥留之际,感人至深的安慰就是缘自爱的即兴发挥。
当然,有时也会因为求爱心切而纵容自己的嘴巴为所欲为。
在大火中救下婴儿又巧遇大狗熊的故事够考验一个人的智商,或许就是这番不经推敲的胡诌,反而表露了马克可以成为优质丈夫、伟大父亲的迹象。
通俗理解,这两段的贯通似乎也在契合一些平常的事理。
我们所说的“善意的谎言”并不是虚伪的假话,这个世界若不想在无望与抑郁中毁灭,我们需要适当的沉默与宽容的赞美。
这也说明谎言并不都是洪水猛兽,如果出于爱,那么谎言就是爱的宣言,爱的真言。
反过来,用辩证的看法分析谎言,就要正视谎言性本恶了。
这自然有条件,马克懂得收放自如,所以没有犯错。
但一旦把握不好度,谎言就会被欲望控制,最终成为伤人伤己的武器。
这部影片无形中也给女人们上了一堂课,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她们最保险的长期饭票。
马克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尊重女人的男人是最值得信任的。
马克与布拉德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外表上输给布拉德的马克,在内在价值上高出布拉德无数个点。
布拉德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妒忌,因为自身平庸而妒忌,因为自私自利之心而嫉妒坦荡磊落之人。
而在对待安娜时,更显出了两个人的不同。
马克是爱屋及乌,完全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应该是本能的,非谎言。
而布拉德不仅对安娜的饮食习惯独断专行,甚至对安娜的母亲出言不逊。
这也恰好做了另一个对比,曾经安娜也在马克面前,告诉听筒另一头的母亲马克是个如何如何失败丑陋的肥仔。
绝好的事例,直言与粗鲁为伍,再次证明有些“直言”比谎言锋利,它们存在的价值有时就是为了刺伤善良可欺的人。
又要说到一个没有绝对定论的话题,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个问题答案就在此,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就像灵魂与躯体同在才是凡人一样,没有再透彻的领悟方式了。
电影快要结束时,马克自暴自弃的一身行头,真有点“神”与你同在的效果。
那是咱们所说的抖包袱,用搞笑的方式衔接上后来的重头再来,揭示最后一个话题——勇气,也算抖得有价值。
爱与不爱,为什么不问自己的心,而要问上天?
喜欢瑞奇在结局耍的几个小把戏。
马克不要用谎言抓住心爱的女人,第一次他没有那样做,这一次他也不会。
安娜跑出教堂的那一刻,应该不是了解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她是用勇气冲破了世俗的偏见与狭隘,也用行动证明了爱能超越一切的事实。
电影中,几段轻快优美的插曲为故事增添了一丝活力,在搞笑与严肃中融入了浪漫的气息。
虽然还能感受到马克掌握谎言并为所有苦闷的人带去希望时,那长长的一大串鸡皮疙瘩,但回想整部影片,还是收获大于失望,快乐多于抱怨。
这是一个奇怪的世界,人人自发地说真话,在这里听不到一句谎言,自然也就没有伪善、虚假和欺骗了。
现在常常会抱怨生活中充满了谎言和虚伪,善意直言成了过街老鼠,要能生存得下去必须会说谎。
那么给你一个真实的世界会怎么样?
别人会直接把你的缺点放在嘴上,对于你的评价和观点也会直抒其口,对于任何事物不再有假惺惺,该是啥就说啥……是不是有些好奇和期待?
看了电影你就知道,没有谎言的世界也是让人疯狂的。
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秘密,他人会随时和你分享隐私,邻居会告诉你他晚上要自杀,医生会告诉你熬不过当晚,办公室的秘书给你眼色的同时说她一直讨厌你……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似乎大脑某个部位不用工作,话直接可以说出口,而不用三思后行。
于是当一个人发现他能说谎时,立马这个世界在他眼里都变得不同,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拥有财富、名声、地位。
可是最重要的爱情,他却得不到,因为他是个塌鼻子的胖子。
用谎言可以让女孩为你着迷,却无法阻挡她选择帅哥以获得最优质的基因,谎言也会遇到阻力,也有办不成的事。
这个时候,能用得上的还是真心和实话,去感动她改变主意,选择这个次品基因。
很巧妙的构思,也诞生于这个世风日下的环境,满足于人们想要真实、想要友善的单纯想法。
只是任何事物都不能走上极端,否则只是从一个疯狂的世界走向另一个疯狂罢了。
太多人抱怨这世界充满谎言,没有谎言的世界是不是会更加美好呢?
从这部影片的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你的下属在下向你汇报工作的时候会直接说出对你的不满;每个看到街头流浪汉的时候都会对他说你是一个无能的失败者;当你被解雇的时候没有人回来安慰你取而代之的却是冷嘲热讽;当你和美女约会时她会直接表明不会和你上床甚至亲吻并明确的告知你这次约会的迫不得已。
没有谎言的世界并不美好,看来守恒的定律用到哪里都合适,要不怎么和谐...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开始,当人们把mark逼入绝境的时候,那个没有词汇可以形容的事情发生了,哦,在我们的世界里那东西就叫做谎言。
故事的独一无二性使影片的可看性增加不少,毕竟我们都想知道mark的自圆其说可以坚持到什么时候,世界会被mark变成什么模样。
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故事影片的主人公可以蒙混过关,可是编剧同志就不好办了,影片的确实通过mark在这群冷血没有矜持的人们的嘲讽中获得很大的娱乐性,可是难道人不会撒谎就一位着这些正确的事情就必须说出补课么?
人们就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没有矜持,冷血无情?
好吧,都是为了娱乐,可是剧情从此进入悖论之中。
我一直在观察影片中会不会出现包含宗教意义的情节,还好,没有出现这个期待中的bug。
最后结婚的地点不是教堂,mark取而代之成为人们心中的上帝,这段还是不错的,用谢耳朵的话就是satirize,isnt it?
...还有很多不解得地方,比如难道mark就不会调情么?在全世界都相信他之后,为什么和美女独处的时候还要用在火灾中就出一个孩子和一只熊的故事呢?...并没有笑点呀..演员们呢...说实话我是冲着tina fey 来看这电影的,没想到人家只是个跑堂的,挖苦几句之后就没有了踪迹。
两外mark身边的来年更为朋友存在的意义很是不大,既没有自习的刻画却又总是出现在屏幕上,Jonah Hill只是也就奔着Ricky Gervais的名头老的吧。
说回到来看两主角Jennifer Garner和Ricky Gervais,怎么也看不出来mark身上的灵气..还有Garner..这会彻底傻大姐了..荒诞确实是一种艺术,我相信这个剧本更适合舞台剧,发挥的空间可以更大...谎言的诞生可以说是荒诞,可是又要立志又要讲道理就大可不必了,来个彻底癫狂不是更好么。
设定非常新颖,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里,觉得你丑就直接说觉得你丑。
但其实很多话是没有说出来的必要,也不代表撒谎,影片中好多话都是为了说而说。
男主角大脑被激发之后可以撒谎,这对他来说好像是机器猫的口袋一样,简直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影片总归不能那么演,演的非常保守,就骗了点小钱,让人觉得有这么好的能力不好好用下真的可惜。
波澜不惊的一部小成本电影,没有特效,没有大牌,纯粹是看一乐呵。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它把各种矫饰去除,说明事情的真相。
以下是它对一些事物的说明:1.敬老院:那是孤独无望老人的伤心地;2.恋爱:寻求后代的另一半较好的基因序列组。
作者似乎忘了基因有隐性的。
3.婚姻:寻求经济稳定、身体健康,承担抚养后代的义务。
4爱情:他让我感到有趣。
本片厉害的是要说明”我们在天上的父”。
您知道,“若是他不许,则一根头发也不会掉下”。
于是主角手持两块比萨饼盒(摩西的两块十戒板)来讲述天上的父所说的了。
这个天人沟通者在各大宗教中,都是“先知”级别的。
下面就是自从有了全知全能的祂以来,头脑单纯的人们反复要问的了:“如果他行善举、为什么许如此多恶事”“不违戒即可上天堂,则何事为违戒”“这么多年,这要紧话只对您一人说?
”答案一:祂的严厉公正和人们的违约。
答案二:尊祂的教、宣祂的功,赞美祂。
答案三:这是最难的,您得显点神通。
分海、死而复活、飞升这一级别的。
由于第三个问题没有回答,男主人公依然不被人奉若神明。
这是好事。
因为让一帮不会说假话的人到宽容这个级别,不知会发生什么呢。
男主人公有自知之明。
假使你活在一个只能说真话的世界,会是一番如何的情形?
而所有的谎言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
很好的题材,可演绎的实在有些差强人意。
谎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背叛还是欺骗?
人脑又是如何区分真实和幻象的,又有多少的谎言,仅仅是因为对方的认识水平到不了那个位置。
他看见了A面,你看见了B面,两个截然不同的面,却其实是一个真实物体的不同位置。
本来好好的阐述一下谎言诞生的本身意义,还有谎言为什么叫做谎言,以及所谓的谎言其实不过是一种另类的诠释。
而我们所厌恶的谎言,更多的是恶意的欺骗,而非一个人错误的认知。
好好的从这个角度,这会是一部大有可为的电影。
可越看却越落入俗套,越看越觉得题材被浪费了。
换汤不换药,包了一身好皮的烂俗爱情电影。
人的本能,包括说谎。
这是一部从头至尾都貌似简单,但很悲哀的黑色幽默电影。
整个片子下来,我很矛盾,很挣扎。
对于任何人来说,很难去接受一种简单平时的生活,承认吧。
无论你生活在多么噪杂的城市,抱怨了许久城市的喧嚣。
人,其实是惧怕寂寞的,而且,都会有点理想主义。
电影就是以一种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由始至终都在引人发笑,因为,显而易见的是,电影中的社会现象是可笑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人云亦云的现象,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后果并不是我们每个人可以承受的起的。
而我们每个人脑子里大多都是相同的垃圾堆积着,区别是,有的人把它转变成了财富,而有的人被俘虏而已。
所以,不用再去争辩什么。
这个年代,界线, 已经不明显了。
前面铺得很大,后半段不好,应该继续荒诞下去才对嘛
当一个乐呵...
1.11 可以有更多更多的玩味,但编剧不得不选择了爱情结束完美,谎言=选择,增强信念为自己加码
塌鼻子小胖子挺可爱的- -有趣的电影!
看完才知道是讲爱情的
要是大家都这么说话那可省事了。
结尾弱掉,前面好。
刚看他主持金球奖还凑合 看他演戏怎么那么恶心呢????!!!可惜了自己的好本子
好烂的电影啊。。不知从何说起了。
哇,一个充满赵行德的世界
我 想 睡 觉
瑞奇·热维斯自编自导自演,黑色幽默的讽刺片,形式和创意大于内容。
好吧,宗教幻想片……
略微有点点弱智的感觉,大概是谎言开始之初人也没办法不单纯吧,可是现在如你我,不过都是在一个没有太多东西是可以去轻易信任的世界里,不想害人,起码也要守卫安全吧。
真诚的电影 不接受的喜感
概念是好的,但是就是怪怪的。不说谎,人就看着那么傻吗?难道不说谎,带来的只有负面的影响,为什么完全不提没有谎言的好处。
还有点意思
一个有点哲学意味的话题,被拍的像个不负责任的小品。。。导演只是耍耍小聪明而已
编剧其实是想说,所有的spirit类型的东西都是lying,全都无法求证,也没人见过。lying是严酷生活的缓冲品,你可以不信“神”,但是你没法子离开对spirit的迷信。
创意很棒,还有tina fey,jennifer这样的大牌。。但是这个英国人和simon pegg一样,让我很无好感~更不要说他硬给自己套个love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