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哈里波特后就流行魔法世界了.这部和第一部"恐龙"相比情节要复杂 ,画面也绚烂些.可能正因为此,我四岁的儿子完全没有第一部百看不厌的兴趣,所以作为一步动画片是也算一种失败吧.
在结构故事上做得出色,从一开始就抛出将哆啦A梦和大雄变成石像的悬念,并不断发力,吸引着观众,并将这一悬念保持到电影结束。
它的剧本完全是好莱坞式的,非常先进。
但是这样制造“玄虚”,就必然牺牲哆啦A梦故事一贯的阳光主题,建设对立面就很容易让故事黑暗起来,于是一不小心就很像哈利·波特式的电影,魔法啊、鬼怪啊、阴谋啊,就全飞上了银幕 。
很好看,我觉得很适合我们去看,体验一下奇幻的感觉。
这个电影是儿童节刚看的,真的很符合童年的梦想.自己小时侯也曾经幻想会各种魔法,想要做什么都可以心愿达成.每次看可爱的机器猫都让人心情愉快,因为它有万能的口袋,真想一把抢过来把它口袋翻个遍.哈哈.每一部我都喜欢看.
整体节奏其实是很紧凑的,基本没有某个时候突然很悠闲来强行日常刷好感度。
一部电影要看的舒服,剧情就得流畅,衔接得有理有据,如果要有些惊喜,就得埋下一些伏笔在后面挖出来。
魔界大冒险,简单概括剧情就是七人小队打大魔王的故事。
故事前期轻松搞笑,到中期开始打大魔王就开始严肃起来了,第一次战败后气氛变得压抑,第二次战败近乎绝望,第三次的成功设计的很巧妙,双方都获得了打败对方的方法/宝具,而主角小队在解决的过程中一环套一环,这样能在危机感中给人战胜困难后的获得感。
而那一环套一环的衔接由于大量伏笔而显得流畅,不然就是智障的强行展开了。
《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新魔界大冒険~7人の魔法使い~》,机器猫最新剧场版,翻拍旧版的魔界大冒险(好像是1984年的)。
旧的我可能忘得差不多了,以致这仿佛是一部新片。
但脚本还是有很多改动。
总得来讲,剧情更加严密,画风更加生动,细节更加丰富,整体很精致。
可看性也强了,幽默搞笑的地方多了些(比如那个“剧终”哈哈)。
主线的叙述甚至设置了悬念——忘记旧版有没有,但是新版显然做得更好。
虽然几个戏剧性转折——石像、肚子痛和美夜子妈,都没什么难度,但是编排得还是很不错。
另外,这部明显把美夜子画更好看了。
而魔法方面怀疑借鉴了点哈利波特之类的作品。
一切都更“完美”了点,令人觉得很喜欢。
缺陷在于更多的修饰可能会破坏一点原有的熟悉感。
类似的情况在新版《忍者神龟》电影也可以找到。
我曾经下了机器猫新的剧场版,03年的《大雄与风之使者》,04年的《大雄的猫狗时空传》,都没能看下去。
我认为这部《大雄的新魔界大冒险》在质量上与那两部还是有一大截的提高。
据说另外一部翻拍的《大雄的恐龙》2006版也不错,再下下来看看。
怀念小时候捧着机器猫剧场版漫画看好几遍,魔界大冒险,云之国,天方夜谭,海底鬼岩城,创世日记……
吵架的两人
别扭的和好
富有同理心的大雄,yyds!
刚刚在看完两期机器猫之后,想起来小学经常租光碟看机器猫的剧场版,都是这种台湾腔的配音。
机器猫里很多科学知识都是我慢慢长大才意识到的。
海底人,恐龙人讲起物种起源;树小子,天上人讲了物种灭绝和雨林的破坏,狗人描述了热带雨林,这一期展示了背斜、向斜,震源深度,震级。
当然,当时的我肯定不是被机器猫里渗透的科学知识所吸引,而是对友情、冒险、善良、纯真的内核吸引。
以至于我一个女孩子,对探险,冒险的事情很感兴趣。
我经常把自己带入大雄的角色,偶尔是静香。
我喜欢这个虽然在世俗定义上看似一无是处的废柴,虽然懦弱,但又无比善良和坚决的心,从来不会勉强朋友留在自己身边,在每次冒险时都全力以赴,为朋友两刃插刀,也在结束后含泪挥手告别,尊重,珍惜每一个朋友。
这也可能让我对友情的定义比较高,可能我认为的朋友就是不计较得失,不牵扯利益的有精神共鸣的知己。
今年已经26了,从初中开始我觉发现这种朋友极少,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几个。
当我丧丧的时候,我好像能从童年得到力量。
看着那个记忆中的自己,有点孤僻和理想主义,极度依赖父亲,善良单纯的自己,在脑海里闪闪发光。
先说下老调,在3D动画横行的今天,能看到大制作的二维已经非常欣慰,更何况是经典常谈的多拉A梦。
撇过那些宅人和宅人喜欢的剧场版,因为毕竟现在追动画的还在少数,况且这些人也应该不会去电影院。
这几年真正在中国院线上映的2D除了国产片,数来数去也就不拉不拉那么几部。
其中之几都是多拉A梦。
寒假例行和朋友看电影吃烤鸭,要不然假期就过不痛快。
只不过去年事多人忙,半年没去电影院,今天得着机会看上一通。
电影院的选择也不多,前面的大灌篮就是那样,贺岁一下乐和一下,之后因为自功夫后对星爷也没了脾气,所以多拉A梦变成了唯一的选择。
小时候看机器猫长大,漫画一本一本买,动画一天一天看,直到现在电视里播还跟着看两眼。
也没对电影报什么希望,本来看这个就是巧合,但是经典的东西只要不出格不上赶着弄出个新花样至少也能看着舒坦。
多拉A梦就是这样。
几十年如一日的小学三年级生野比大雄和他的朋友凭借多拉A梦口袋里的东西以及勇气运气打败大魔王。
单线程平铺直叙,但是就能给我小时候的感觉,让我在电影院里又年轻了一把。
在我看来的不多笑点中魔法世界的描述最kuso,简直就是哈利波特再现,扫帚魔法咒语飞毯,就差下课打魁地奇了。
看来欧美风气对一向坚持风格的日本也有影响。
电影院里坐满了小朋友和家长,我们两个算是主动观影年龄最大的。。。
其实这个电影朋友纯粹是陪我看的,在电影院里靠在朋友身上对着大屏幕傻笑,然后看着朋友无奈的在我旁边睡着,这样才有看电影的气氛。
关键词是哆啦A的07年剧场版。
周二上映马上到到影院看了,其实原来再电脑上已经看过了,不过一到电影院看哆啦A就有写影评的冲动。
本来想写的是84年哆啦A魔界大冒险和07年的对比,后来想想其实我不大记得84版电影的具体了,所以只好改成写漫画版的魔界大冒险和07电影的区别。
标题的原因是我最早看的漫画版本里,把那句物体浮游术的咒语翻译成“呼啦啦”。
话说和魔界大冒险还是蛮有渊源的,首先正好是我出生那年的剧场版,而我看的第一个黑白漫画的长篇就是这个(之前看过的是彩版的鬼岩城),另外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长篇。
也许就是对原版感情太深的缘故,这次07版的改动不很满意新版里加了美夜子妈妈这条线而且还很浓墨重彩了一下。
估计是因为不加这一段这部很偏重冒险的剧场版里就难有特别煽的情节。
然而加上以后有些原来很舒服的地方就显得刻意了。
比如,美夜子救康夫的地方,台词基本是一样的,“你会魔法吗?
如果我们都被抓走了,谁来保卫地球?!
”。
但是因为多了前面飞毯上的那段康夫给美夜子打气的段落,这段总觉得怪怪的。
不过相对来说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主要对美夜子妈妈这条线不满的,是因为加了这条线之后,原来贯穿全篇很流畅的冒险故事被拦腰斩成了两段。
前面拿魔界冒险这部分独立出来而且加了很多内容,后面是到魔界的历险则因为篇幅限制减少了很多。
而砍掉的很多内容都是原版中的精华,最重要的是胖虎对人鱼唱歌那一段,我一直以为这是全篇中不亚于最后魔法帽的包袱,然而因为魔界历险的压缩,这部分被完全去掉了。
这实在是让人不满的事。
最后还有一小点,不过可能只是个人感觉,结局里美夜子的话,因为线索的变化,变成了美夜子对小静说想把头发留长,然后是个很傻的表情。
而原版里是这样的:“你果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的世界也是这么美丽吗”“恩。
经过这件事以后才发现我们的世界这么美好”另外琐碎的东西,没有预言球里五人组的影子,没有月亮上的兔子,没有土星光环上的午餐,没有预言球、长生不老药和飞毯的广告,出木衫没能露下脸;相对的有粉红色的可爱老鼠,各种华丽的表情,原来飞毯里的小会议室变成了宇宙飞船(囧),中间假冒剧终的效果肯定比漫画要好很多(当时是全场哗然,笑死我了),烟花之外的巨型蓝色狸猫入侵,而美夜子在康夫的世界上也有了结局。
个中优劣,大家见仁见智吧。
ps:07版小静裙子上升的尺度可比原版大多了,大概就是"汀吧啦嘿"比"呼啦啦"强的地方ps2:片子里本来还有个包袱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没表现出来。
哆啦A梦“看宇宙超人!
”康夫“看足球小子!
”……两人“咦,为什么打不开?
”爸爸“忘了怎么开电视吗?
除了按开关还要有咒语。
看新闻联播。
”……ps3:08年的剧场版是树孩子,原来只是中篇,所以大概致敬结束,又要开始原创了吧。
ps4:配乐很好听,但是没找到下载。
blog原文链接:http://sakinijino.com/archives/833
虽然叮当已经改了全球统一的名字叫做多啦A梦,但我依然喜欢管他叫机器猫。
我想藤子不二雄先生一定与我有着相似的童年,普通的家庭、普通的身体、普通的脑子、普通的能耐,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会被体质强壮的孩子欺负,会被大脑刁钻的孩子嘲笑,会羡慕那些家庭富有想买啥就买啥的孩子,会佩服那些能力超群的孩子却又怎么也无法学得像他们那样。
然而有了《机器猫》,藤子先生让我们平庸的童年里拥有了最不平庸的梦想。
如果说康夫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庸常现实,那么机器猫就是那份对梦想的执着。
在这份梦想里,竹蜻蜓是自由自在的追求,空气炮是强壮有力的象征,随意门是远走高飞的愿望,一切的一切,都是企图摆脱现实的憧憬。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来自二十二世纪神通广大的机器猫并没法拯救康夫丝毫,那些梦幻的道具反而搅乱了他原本的生活,游走于成功与失败的落差之间,一次次希望一遍遍失望,康夫还是康夫,没有强壮如大熊、富有如小强、聪明如木杉、机敏如小静。
但是,嬉闹之间,康夫虽然没有改变命运,却真真正正的收获了现实生活中的温情,原以为懵懂不知的小静,其实心里早已对他暗生情愫;原以为刁滑刻薄的小强,其实是个聪明坚忍的好友;原以为狂暴粗糙的大雄,其实是个有情有义的大哥。
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身边那常被忽视但有无处不在的暖暖温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藤子先生的去世,虽然工作室仍然坚持每年推出一部大长篇,但机器猫的结局问题已经开始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各种版本开始充斥坊间,一种是“返回说”,康夫的孙子怕机器猫非但无法帮助康夫,反而养成他的依赖心理,结果召回了机器猫,机器猫在未来始终关注着康夫长大成人。
一种是“禁止说”,由于时光机器开启,来观光的未来人太多,给这个时代的人们造成了困扰,时空管理局立法严禁时光穿越,机器猫被迫离开康夫。
最灰暗的是“自闭说”,康夫其实是个自闭症患者,住在精神病院里,一切的故事都是他按照身边人的形象幻想出来的,从来就不存在过什么机器猫。
其实要我说,没有结局该多好,没有结局就是说机器猫依然还在,就是藤子先生的梦想一直还在,就是我们的希望一直还在。
但如果非要给《机器猫》加上一个结局的话,在众多的版本中,我更赞成“没电说”。
某天机器猫突然没电了,若要装新电池,机器猫醒来时会失去一切与康夫曾有过的回忆;若保持现状,记忆则不会消失。
结果,康夫选择了保持现状。
他把机器猫深藏在壁橱中,擦干泪水,发奋学习,从吊车尾的小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学家。
他倾尽所学终于修复了机器猫,当他同妻子小静一起按动开关的时候,机器猫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康夫,我等你很久了。
”多么伟大的结局,机器猫终于教会了康夫追寻梦想的能力,不是靠那五花八门的道具,而是因为那至死不渝的情感。
为了这份友情,康夫忙碌了几十年,再没有时间偷懒,没有时间犯傻,没有时间懦弱,没有时间逃避,为了再次见到机器猫,康夫用尽了最好的时光,去学习如何能再见他的方法,同时,他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康夫终于被改变,改变他的,就是那暖暖的温情。
《机器猫》是藤子先生许我们的一个梦想,他是虚幻的,但却又是真实的,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跟随着自己的机器猫,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为他奋斗。
我想,无论多大年纪,我都会看看《机器猫》,不为别的,就为那暖暖的感觉直入心房。
大雄习惯性的诸事不顺.老师耳提面命,棒球场上屡战屡败,回到家里老妈例行蹂躏,最后被书埋了,这都是一定要发生在大雄君身上的事情.哆啦A梦君是救世主.他的道具会造成幸福的假象,然后再陷入更大的不顺,最后通过更多道具的配合,事情有了美好的大结局.小静的作用就是可怜一下大雄,然后被大雄掀裙子.但是大雄为什么能够诸事不顺却成了杀神的英雄呢?试想如果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孬.他有有钱的老爸,有很挺的发型,智商比大雄君好,脸型也比大雄君更接近瓜子脸.那么哆啦A梦的故事就不会经久不衰.在这个世界上,弱者是多数.或者说,大多数人,相对于他们擅长的方向,他们不擅长的东西更多.他们容易成为很多方面的弱者,他们需要同情,需要有故事告诉他们不是这样的,弱者也可以杀神.说到底,我们都是靠着希望的给养在过活.大雄君的故事给我们希望,给我们继续战斗的理由,因为在做后的那一刹那,我们也会成为英雄.看到大雄君,我就会想起tom和jerry里的大灰猫tom.身为一个理论上强者,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这种时刻,更多人喜欢的却是诸事顺利的jerry,喜欢他的智慧.这种倾向完全与喜欢诸事不顺的大雄君这样的事情发生冲突.也就是说,主人公在影片中的角色和我们现实中位置更加接近,就更容易博得观众的喜欢.无论他们愚笨还是聪明,故事终归是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希望也永远在我们的手中.
怎么没标记TAT 第一部在电影院看的剧场版,多啦A梦是我永恒的爱TAT
。。。。。。。。。老了
只因为喜欢机器猫
还行,有了机器猫魔法算什么。
剧场版就是好看~
受了HARRY POTTER的影响吗。
2007年 第二十七部
最无聊的电影之夜
这种设定感觉就是哈利·波特流行年代的产物,有违哆啦A梦的世界观。
这部挺好的
071203_home
【个人评分 6.4】还是那个笨笨的大雄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变成魔法世界,但是菜比还是菜比大雄啊你可长点心吧.设定还行,但是还是没有TV那种温馨的学校家庭生活有意思.原来这石像是魔界世界的自己穿越回来啊,这个创意不错.
画面蛮精致的,还搞了个高端的平行世界。但是真的找不回TV版的那种感觉了..........
6
这个剧场版印象深刻,但不够老版的丰富
女主怎么像出木衫,最后捆绑姿势好出戏
小时候一直都在收集多啦A梦的长篇漫画,很喜欢这部~
证券投资课看的啊~
多了没必要的人物
2008.2.13 美嘉欢乐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