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风雨情
Wunderkinder,爱乐时光(台),大时代小神童(港),神童
导演:马库斯·罗森穆勒
主演:哥德昂·布克哈德,凯瑟琳·弗莱明,娜塔莉·爱娃隆,米歇尔·门德尔,罗夫·凯尼斯,凯·维辛格,古德伦·朗德格里比,迈克尔·布兰德纳,马克·扎克,英戈·诺约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1
简介:汉娜(Brigitte Grothum 饰)、阿布拉夏(Elin Kolev 饰)和莱利萨(Imogen Burrell 饰)是三名在音乐方面有着接触天赋的音乐神童,通过音乐,三人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友谊。战争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开始了,德军攻陷了乌克兰,这让汉娜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和危险,在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刻,莱利萨..详细 >
3星半,这是历史记忆里非常残忍的事件之一,但导演并没有把残忍的大部分展现出来,而是用相对温柔的叙事表达出来,尤其以音乐这魅力般的东西来呈现,但是更深层的残酷也被历史这个东西给记忆
"这就是战争吗?为什么汉娜成了敌人?因为大人是白痴。"镜头色调和音乐都太美丽,把很一般的剧本衬托得也美丽起来。在二战沉重的题材下,其实最撼动心灵的是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孩子们简单纯真的视角里战争的含义。残酷现实里人性的一丝温暖。男孩的小提琴拉的太神了,就是两女孩演得太呆滞。
中规中矩。男孩终究没能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因为他的音乐伙伴被战争夺走了。
二战犹太人的电影我看过很多很多,但是这部我可以说是最差的!这电影就是拍的不好用BGM来补的典范!
整个电影的中心思想不就是“因为大人们都是白痴”吗。
结束的有点突然。每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都受不了
哇,满眼都是电影中的正太啊,太口爱了啊。二战题材总是带着眼泪,尤其是这种通过战争中的儿童表现的,让我想起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孩子们的友谊纯洁的就像三块石头,大人们则都是白痴。最后《野蜂飞舞》的那段剪辑很精彩。
三星半
画质配色音乐都不错,算是弥补了剧情和构图上的缺憾
跟《泰坦尼克》一毛一样的结构,带点《钢琴家》的沉重。看不了这种的,太痛苦。
也许我们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幸存者吧,是音乐让我们还能有待来日,可是那场战争似乎真的是改变了太多,阻隔了一切本来可能更加美好的感情。多年以后你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宣告你的回归,我很惊讶于内心依然会涌起的那份涟漪,我们也算是一起经历过许多,那样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也终究是难以替代的吧。我很想知道你这一路的风雨是怎么扛过来的,想知道你还会有怎样未了的心愿,我想陪着你一起去实现。
从天才琴童的视角反映纳粹的残忍,很巧。
“为什么有战争?因为大人们很愚蠢” 8.1/0.32万 【IMDb6.8/0.76万,全球票房15.73万美元】
就像片中所说的,大人们都是白痴。讽刺的是斯大林和希特勒前一天还是朋友,第二天就成了敌人,而片中的“神童”却超越了种族和国籍,在战乱中用音乐耕耘了一片纯净的土地,从他们的视角来审视战争,只会让人觉得政治是多么的虚伪。电影拍得很工整,但是情感却很饱满,就算煽情过猛,但我还就吃这套了。
无力的控诉,低幼!
音乐太棒,主题不错。但就电影本身,感觉欠缺火候,虎头蛇尾,没有重点,小演员比较目无表情,使人觉得就是在演戏。
全凭小提琴增色
是战争更残酷还是人性更残酷?说到底都是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阴暗面凑到了一起,与权力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对于上层,出于各种用心,自然是会有争斗,权力的逻辑就是要扩张吞并,那么军官们、士兵们、民众们是为何卷入战争的?又为什们有的人能抱持善,抱持同情,而有的则用一种冷漠来对待这场运动,是类似这种清洗运动,包括奥斯维辛甚至WG等,面对同胞,哪怕是种族阶级略有差别,为什么可以有善和恶两种情绪出现?分别心是不好的,罪过是上层的,但是仍旧想知道我们的善在面对巨大的恶的时候,会跑到哪里去?
音乐 儿童 欧洲 战争 之二
电影本身实在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