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最后活下来的男主在前面去看浴室里被枪击的前一个男主时,前一个男主说要离开安娜,救他自己……到了最后安娜最后被人撞时发现不是男主后十分诧异的表情,然后最后他们又在地铁时安娜在男主手上写了个8,然后男主就看到自己在电影开头看到的老人在吃电影开头时自己给的面包,然后他向左边看过去,肯定是看到了又一个自己,所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逃离循环,所以说安娜说不定就是始作俑者,而且浴室里死掉的前一个男主说不定就是找到了个新的逃离循环的方法__就是离开安娜……
基本都觉得是女主设下无限循环,筛选爱人,这点在后面女主出逃路上撞到人后,发现不是男主而一脸疑惑 可以佐证。
以有∞的初始1号男主上地铁为循环的开始,至影片结尾获胜1号男主看到吃面包的乞讨者,此为循环A。
循环A中除了男主会同时存在几个,包括女主在内的其他人只会同时存在一个。
处在循环A结尾的获胜男主向镜头外看去,一脸惊恐,根据剧情推测应该是又一个男主 初始2号,而此时,在镜头外的男女主家里面,应该还存在一个女主2号,这就与之前 循环里只有一个女主得设定相悖,因此初始2号应该与获胜1号是处在两个不同循环里的。
获胜1号男主是否逃出循环?
个人认为并没有。
循环既然是女主为筛选爱人设下,如果获胜1号已经符合女主要求,那么所有的循环都应当终止,如若一直循环,岂非毫无意义。
而结尾表明循环仍在,获胜1号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女主还在考验他。
点明循环由女主而起的浴缸男主是否是上一任获胜男主?
应该不是。
在获胜1号的循环结尾,贩毒头目已经死了,且贩毒头目虽然也在循环中反复出现,却一直是个没有之前记忆的NPC角色,除非循环重置,否则不会复活。
而浴缸男主是被贩毒头目枪杀的,即可证明浴缸男主非上一任获胜男主。
关于浴缸男主为什么知道循环是女主的问题。
片中男主的选择可大致分为自私型,抛弃女主,这几个最后都挂了,以及爱女主的获胜1号。
浴缸男主可能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他并没有纠结爱不爱女主的问题,而是关注循环本身,找寻答案。
有一个片段,是获胜1号男主返回爸爸的办公室去拿事先放在这的毒品,当时他数次望向办公桌的方向,表情比较奇怪,但是镜头并没有给出办公桌的镜头,男主到底看到了什么?
男主爸爸为什么没在办公室?
这些影片没走给出解释,而这一小段不寻常很有可能与浴缸男主那条循环线路有关。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女主被撞时,旁边的路人中,有一个帽子男是有之前记忆的。
女主第二次被撞,获胜1号想去救女主,帽子男指着男主说“这一幕我见过”,然后获胜1号被吓跑了。
但是这个坑最后并没有被填上。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烧脑指的是复杂但逻辑自洽。
例如微积分是烧脑,2+3=6是脑子烧坏。
而这部电影就是后者。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剧情很混乱,很多地方交代不清楚,逻辑断裂十分严重。
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影在剧情开头试图写一个时间循环的电影(正如影名所言),即男主一号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带着记忆成为男主二号。
回到最初的起点,试图改变过去,创造新的未来。
但是,电影的结尾却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平行宇宙的电影。
男主一号和男主二号的区别不是时间上的先后,而是空间上的不同选择。
但是,稍微看过一些科幻片的影迷们就会知道,时间循环电影和平行宇宙电影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剧本。
时间循环是可以继承记忆的,但是平行宇宙不可以。
导演随意的糅合两种类型的剧本,其结果只能是一塌糊涂。
叙事能力弱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剧情开头,关于男主要干什么、女主要干什么,就这点事电影都没有说明白。
男主假装要坐飞机运毒品,实际上坐火车逃跑,但女主却把火车票拿走了。
女主为什么要拿走火车票呢?
我们知道因为女主怀孕了。
但女主怀孕和火车票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女主担心男主抛下自己跑了,那么为什么要私自拿走火车票呢?
火车票被拿走,意味着男主只能坐飞机,按照boss的计划去完成交易,因为如果男主既不坐火车也不坐飞机,那么boss仍然会认为男主私吞货物,男主等待的只有boss把他打死。
难道女主因为自己怀孕了,所以希望男主遵守boss的安排?
这就是女主所谓安稳的生活?
还是说女主希望男主直接报警,然后把这对小情侣因为贩毒全都抓进监狱里?
根据电影中男主熟练的藏毒品就可以看出,这不是男主第一次犯案了。
剧情中间,在开头男主一号死后,女主撞上了男主二号,这个男主二号直至电影结尾也没有任何身世的交代。
这一段是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
正常的时间循环电影,走向时间循环时,一定会告诉观众从哪里开始主角进入了循环。
比如睡一觉醒来发现一切都是昨天的剧情。
又或者干脆进入时间机器等等。
如此交代观众才会有代入感。
电影里任何交代通通没有。
给人的感觉是重新开始叙事。
男主二号哪来的?
他是经历过时间循环,还是没经历过时间循环?
男主二号和男主一号什么关系?
我最开始认为是经历过时间循环的,也许影片到最后会交代男主二号的身世。
理由是男主一号和男主二号在面对女主时的对话完全不一样。
很明显男主二号已经知道了剧情。
撞上女主后,不同男主的反应:男主一号:你手里拿着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录像带?
谁杀了我?
男主二号:我们又来到了这里(说话同时四处张望行人和周边环境)。
(女主安娜被撞后)这次我要用不同的方法。
问题来了,影片未解之谜,男主二号是怎么知道剧情的?
我们看到最后,影片的主视角一直都是男主二号。
这导致当我们回顾剧情时发现,男主一号和男主二号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男主一号选择不救女主,男主二号选择救女主,正是选择的区别造就了两个平行空间。
但如果是平行关系,男主二号是怎么知道男主一号的剧情呢?
在浴室里还可以教训另一个自己,义正言辞的说自己应该救女主。
男主二号怎么知道男主一号没有救女主呢?
要知道男主一号最后是死在浴室里了。
如果要填补中间的空白,我们还需要再拍一段,剧情是男主一号被杀后,重新醒来变成了男主二号,结果发现一切照旧,然后听新闻、和女主吵架、最后再一次撞上女主,醒悟过来原来自己是在循环里。
但是这段剧情电影里竟然不拍!
然而我的脑补还不成熟,主要在于男主死而复生的设定是需要重点介绍的,所以后续剧情还要提及这个设定,后面的剧情也要添加很多新内容。
因此,如果男主一号变成男主二号,观众需要大量的脑补,脑补内容足以拍一部新电影。
脑补过多的电影是不合格的。
脑补如同美术作品的留白,适当的留白的确可以增加作品观赏性。
但是你不能在一张白纸上随意点个点,然后剩下的全叫留白,这是耍无赖。
就挺弄巧成拙的,观众为了圆剧情连克隆人都出来了,真是辛苦大家了。
结尾处,男主角高高兴兴的带媳妇回家过年,鞭炮都买好了,结果一抬头,卧槽,这不是那个我开场碰到的老头吗??
老头从口袋掏出的不是我之前给的半个面包吗??
带着这个想法,男主角扭头一看,表情十分震惊。。
影片在此结束。。
没错,循环无休止,这只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整部影片90分钟,大家看着看着,懵逼了。。
懵逼的原因在于,明明是循环类电影,就要重复重复再重复,但从影片主视角的来看,有好多过程,主视角并未经历过。。
于是,大家就很容易联想到看恐怖游轮时的心情,一样是主视角、一样是一个环境,但从头到尾,好多过程主视角杰西并未经历过。。
对比两部影片,惊人的相似。。
比如,《恐怖游轮》中,主视角并未经历过在餐厅碰到自己的过程,只是后来为了打破循环,刻意去餐厅见另一个自己。。。
而《逃离》中,主视角也并未经历在地下车库碰到另一个自己开车的过程,也只是为了打破循环,倒车引另一个自己进来,来那个人对视,然后驱车离开。。
再比如,《恐怖游轮》中。
主视角并未经历过在夹板一层被自己直接打死的过程。。
而《桃林中》。
主视角并未经历过在浴室被另一个自己把头往镜子上撞、然后用袋子闷死的过程。。
太多的相似之处。。
尤其是结尾,《恐怖游轮》的结尾,主视角继续上船,开始循环,去经历之前没有经历过的过程,比如蒙面杀人、在甲板上被直接打死等等。。
而《逃离》的结尾,主视角一样继续坐地铁,开始循环,去经历之前没经历的过程,比如躺在浴室中,说离开安娜的那个过程、被自己闷死的那个过程。。
整体来说,虽然是匈牙利版的《恐怖游轮》,并且套路也和,《恐怖游轮》一样,但整部影片营造的气氛和悬念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且比起恐怖游轮,多了一层内循环,满分10分,可以给7.5分
应该说这是一部硬的片子。
几乎没有硬伤,除了洗手间里面的那个熄灯的瞬间。
至少我认为这里的链接是一个bug似的过渡。
没有《恐怖游轮》处理那么自然流畅。
我不知道最后一个男的是怎么出来的,如果那是循环的话,那么他不应该说,莫比斯环是什么东西?
他应该知道的,因为早前就知道这个是在他手上,而且,也只是抹了一半而已,应该还有一半在手上的。
有可能是因为那个熄灯,重新启动了一个全新的循环,在这个新的循环里面,冒出了一个新的角色。
还有他穿的是一件新的衬衣而不是白色棉质内衣。
也有可能是最后的那一幕就是时间轴的开端。
但也无法解释,他为何像左边看过去会是一副惊恐的表情。
所以这个也被我否定了。
乞丐老人是关键线索,影片开头和末尾,他身边绿色围巾的女士的面是不同朝向的,可以说是不同的时间轴。
所以我认为,新男主有可能不是看到旧男主,至于看到什么就不清晰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电影本身粗粗看,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细看还是有问题。
不过说回来,人家又不是做成物理教学或者数学教学纪录片,没有所谓,好玩就好。
由于bug问题,我觉得应该给4星的,不过男主的演技太好了,超水平,又加了分。
给5星。
恐怖游轮剧情很简单,基本看到一半就猜到八九分了,正因为剧情太过简单,所以循环就显得毫无破绽而被某些人奉为经典,本片为什么总是被人说bug太多?
因为大家都忽略了恒量和变量的问题,恐怖游轮很明显是恒量的循环即每次循环都一样,本片就是变量循环,最恐怖的还是一直在递增的变量循环,即大循环不变,里面的每个小循环却一直在变化而且是根据每个男主不同的选择而变化,就产生了像蝴蝶效应一样的效果,每个小循环相互作用影响又始终跳不出大循环。
所以显得剧情逻辑很乱让观众理不清头绪,但这也正是本片的出彩之处。
2017年的时候,看过这片子。
当时刚离婚一年,对情感方面的事情很悲观。
那时候我觉得,这片子并非描述时间循环。
而是表达爱的循环。
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无限循环。
男主角从一开始不爱女主,要一个人逃跑。
逐渐转变为更爱女主,要跟她长相厮守。
最终因爱的力量而变得更聪明更敏捷更强大,并战胜boss。
所以逃离循环靠的是爱。
看起来很美好是吗?
可惜最后女主角画的 “∞” 让整个故事大反转。
“ 逃离安娜,救救自己”。
我想这段莫名其妙的对白才是故事核心吧。
以爱的名义困住另一半,这个故事在《消失的爱人里》已经讲过了,崔健的《花房姑娘》也是也是这么表达。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没有爱就没有力量,有了爱又堕入无间。
人生就是这样循环,逃不出去的。
2022年02月。
我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以前看这片子,感觉很悲观。
认为人生必然因情感而陷入无限不重复的悲惨循环。
所有生活琐事里的不愉快,都因情感无法互通而持续重复。
人的情感,总归还是负面大于正面意义的。
我现在成熟了一点,有些不一样的思考了。
突然觉得这部电影非常正能量。
女主角想要得到男主角的爱,最终得到了;男主角想要变的更强大以摆脱boss的控制,他也做到了。
说的大一点,女人想要家庭幸福,男人想要改变世界。
这些他们俩都做到了,最终都成功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爱过程虽然很艰难,很辛苦,而且很大的风险。
但是真心相爱,结局一定是升华的。
所有的磨难都有回报,都不会白费。
他们俩儿成功,都有一个契机。
那就是觉醒。
男主角第二次重复,突然觉醒了。
女主角撞到路人,突然也觉醒了。
女主早就知道生命就是在重复的挣扎中觉醒并升华。
并且她不断的以各种方式试图让男主明白这个道理。
她知道又要开始新的试炼,所以坐地铁的时候在他手上画“∞” 以示提醒。
并且她显然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无限循环。
因为男主内心有爱,所以他们可以轻松面对下一次循环。
最后男主角被画上 “∞” ,他又一次觉醒了。
觉醒要靠天赋或机缘。
但爱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很强的选择。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向死而生。
不断觉醒,不断超越,最终走向圆满。
这一切的动力,都是爱。
这个片子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他的设定,简单来说就是:单时空+个体穿越,无限循环+循环嵌套这种设定几乎是所有时空片中驾驭难度相当高的一种组合了。
这个片子的高明或者说“烧脑”之处在于镜头给了一堆不同状态的男主充当让人眼花缭乱的障眼法,其实各位仔细想想,无限循环下,最不需要去硬刚的就是 到底出现了多少男主A,B,C。。。
硬怼无限数量的男主没有意义,真正该分析的是循环的类型,而这几乎确定是有限数量的!
循环A:男主不知道循环,女主牺牲,男主被boss打死循环B:男主知道循环,女主牺牲,男主被循环C的男主闷死循环C:男主知道循环,女主生还,男主生还大循环C嵌套循环B嵌套循环A当然男主不用从A到C一层层毕业,影片的主视角男主亦即说出“要做不一样选择”的男主是从A跳出直接进入C的。
这之间出现的其他状态的N多男主,各位对号入座即可。。。
因为影片结尾的拍摄手法,导致该部电影有2种结果:第1种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即大循环套小循环,事情远没有结束。
第2种是我比较赞同的想法,就是男主已经逃离循环,但是这个男主却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本体了。
很多人喜欢拿这部和《恐怖游轮》比较,觉得照搬套路,毫无新意,而且bug超级多,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该片有着本质的不同,接下来我详细解答。
影片最先要明白的有几点:1、从开始部分到男主杀死另一个自己之前是封闭式循环(即永无止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循环,可以有细微差别,允许有bug,但是结果不会变)。
2、任何循环的发生,都是由时空震荡引发穿越,导致时空错乱,引起时间自我修复导致的。
片中男主和女主每次都会死,就是时间修复的结果,但是由于男主无休止境的穿越,导致一直在循环里。
3、封闭循环,看似坚不可摧,但是是极其脆弱的,只要欺骗时间修复,替换自己,就会打破循环。
这一点闪电侠第三季有类似。
片中男主打破循环其实是意外,他之前做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没有用,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撤掉无关紧要的牌,还是会全部倒掉,只有撤到关键的牌才能停止。
最后他下决心杀死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便是在完成时间修复,这个自己代替了他死去。
也正是由于他的操作,引发时空震荡,封闭循环出现缺口,致使女主没有撞到男主。
但是真正救了女主的关键是反派boss的死亡,同样的时间节点,反派boss代替了女主死亡,时间修复完成,循环结束。
也许有人要怀疑循环远没有结束,也许是这样,但也许根本不是,也许男主已经逃离循环,结尾男主看到乞丐吃面包,男主吃惊,因为影片开头已经发生过了,但是现在镜头并没有给出旁边人的镜头,到底是不是男主并不知道,就像最后女主没有撞见男主一样,也许给乞丐面包的根本就是其他人。
也许你还要说那个8字,但那也不是重点,没准那个时间段就流行画那种符号,也许是别的女人画的,所以他之前会擦掉。
片中封闭循环部分还有被杀死的本体让男主离开女主那个,那是循环内的,要明白那个循环是无休止境的,不知道循环了多少次,有变化是肯定的。
既然已经脱离循环,也就是那已经成为过去,过去发生的什么,对现在又有什么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多人觉得这部没有恐怖游轮严谨,但是这部我感觉比恐怖游轮还要好。
这2部有着本质不同,相同的不过是都有时间重叠而已。
逃离注重的是时间自我修复,打破封闭循环以及时间悖论的问题。
三角注重的是维护循环不被破坏。
可以说根本就是两回事,但是殊途同归,最后都是因为爱,一个因为爱而拯救,一个因为爱而维护。
开头我说过,这个走出循环的男主可能不是本体,但是对于封闭循环来说,谁又能分别本体和副本?
其实都是本体,不过时期不同而已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科幻电影中,有个套路被用的非常多,那就是“无限循环”这个梗像最早的《土拨鼠之日》到后来的《罗拉快跑》,再到近两年的《源代码》、《明日边缘》等等,都把循环梗玩到飞起
此外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比如《时空罪恶》《恐怖游轮》这一类,早就超越了纯单点循环模式,而是被加进了更多的内容这种类型的电影难免烧脑,但是看完又叫人血脉喷张、大呼过瘾
今天君君再给大家推荐一部相似题材的电影它不仅脱离了单点循环这个体系,而且更像是在循环里不断迭代——《逃离循环》I 2016 Hurok
这是匈牙利去年4月份新上映的一部犯罪科幻片讲述了一对毒贩情侣在他们的最后一次贩毒任务中,背叛了他们大佬,最后被困在时间循环里,不断挣扎的故事豆瓣评分 7.0
IMDb也给出了 7.1 的高分
乍一看故事简介——关于背叛和自我救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恐怖游轮》的确,许多观众在看的过程中一直拿它和恐怖游轮做对比,不过细看你就会发现,两者的差别还是不小的
虽说笼罩在前辈的光环之下,也说不上有什么大突破,但影片依旧有着自己的风格特色
男主是个毒贩子,一直跟着黑帮大佬贩毒性格懦弱、无能,而且没什么责任感
女主叫安娜,作为男主的女盆友兼好搭档,在电影中扮演一个谜一样的角色甚至引领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
影片开头一幕是关键——男主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有个乞丐来乞讨,男主顺手掰了一半面包递给他乞丐把面包放在了右边口袋里,这一幕和影片后面的一幕蜜汁呼应
此时的男主手上有个醒目的标记“∞”显然,这个标记的意思是无穷无尽,和电影主题紧密相关
回到家的男主发现,女友安娜居然怀孕了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他们本打算彻底逃离毒枭的控制,就在这几天内行动
安娜不愿意打掉孩子,也不预备这种时候跟男主逃走两人产生了很大分歧,不欢而散
男主出门和着急忙慌的安娜撞了个正着此时的男主是一副冷血+暴躁的反面设定,一心只想从女主那里拿回火车票,然后一走了之
奇怪的是,安娜却跟撞了鬼一样惊讶她说自己之前明明已经亲眼目睹男主被贩毒老大枪杀了,而现在男主居然又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上看,两人似乎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一来二去,女主在横穿马路去追男主的时候被车撞飞,当场身亡
惊慌失措的男主,第一时间选择了逃跑!
在这之后,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
譬如,同样的地点,又出现了女主和男主相撞的一幕两人还发生了一样的对话
并且,女主这次同样死于车祸甚至,男主依然选择不管不顾,走为上策
故事的另一端,男主被黑帮老大射杀了一次又一次,却每次都有一个新的男主无限参与着整个事件的循环当中不止是他,连同女主、老大和周围的一切也都参与其中
甚至,男主还遇到了一模一样的另一个自己!
并且自己跟自己之间还发生了殊死搏斗
究竟他们是如何卷入了时间的无限循环当中?
而男主发现自己被循环了之后又会怎样应对?
最关键的是,他们最后有没有逃离循环呢?
君君这里就不再剧透了,留给小伙伴们自己去看吧,故事绝对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整个故事在看的时候烧脑程度不亚于其他经典之作不过影片揭秘的过程非常自然,带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去看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然后形成线索链,最后让你恍然大悟
不过这种做法让影片整个逻辑难免有些混乱,这也是初看时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不过,电影在细节设计上还是颇为大胆的,影片初期挖下的小坑都在后边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整个剧情仿佛一个连笔画,既要兼顾循环的本质,剧情还要在循环内不断发展,还得填坑,蛮有难度的说
循环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整体模式仍然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但主角在循环里不断进化,往循环里不断套新循环的模式却是不太多见的,虽说有点扯淡,但想法倒是有几分新意
从某个角度上看,电影的确很像是黑帮犯罪版《恐怖游轮》,而且从逻辑构思上看,《恐怖游轮》似乎更禁得起推敲然而作为一部匈牙利冷门科幻电影,整体呈现效果还是让君君惊喜了一把!
都说看这类电影,七嘴八舌解密过程比观看时候更有趣这个故事也不例外,里面的很多细节都值得去反复观摩尤其是影片的结尾,有人说也可以理解为《盗梦空间》那样的开放式结局
究竟结局是什么意思君君也不敢妄下结论看过或者看完电影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君君已经准备好迎接你们的的神脑洞啦!
还不错的小成本作品,逻辑再通顺一点就好了
未看到一篇解析能毫无漏洞的讲清整个逻辑
缺剧情,没办法圆上,这就是时空循环片的致命弱点,想搞噱头,但是含糊其辞,你以为是开放结尾,可能他本来就没想讲明白,离《恐怖游轮》还远着呢
《恐怖游轮》加《彗星》。自己杀死自己,自己还未杀死自己,还是有点意思。
讲真………… 我一天之内同时看三个同一个人 我也会吓的当场晕倒谢谢 这是我在循环类片子中最怕的一个镜头了
意義是啥
影片第35分钟男主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才产生了“第二个自己”,可他根本没有理由去做出这样的选择,用平行时空的观点解释的话他也不会讲出“这次我得用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台词。影片所谓的循环根本不是闭合的,存在很多逻辑上的含糊与漏洞,有些严重到直接影响了剧情发展,忽视这些问题的话还算可以一看。
为循环而循环 剧情很乱 不够严谨 喜欢楼道里的猫猫
恐惧这种循环游戏
可能这个题材看多了就不觉得新鲜,除了结局挺有创意加分之外其它都不是太好。这电影中的男主其实是一个十足的渣男,女友怀孕表示失望,在杀他还是她时,他让那个杀他老婆,又偷车又推人的,真是让人无语,就这样的人在经历这些就变好了吗?看来结局是变好,但本性难变。
導演自己知不知道是要表達什麼。
又是死循环 抬走抬走
挺喜欢这类世界线封闭的电影的,即便设定算很老套,但关注每次循环中周边的小道具的巧思还是很有味道。
不吸引人。。。
分高了,玩概念的片子如果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那本身就不值得高分,何况好的剧本像《恐怖游轮》似的循环是靠剧情推动自然形成的闭环,本片的循环是写好一个循环,靠完全不合理的人物动机和走位强行形成循环,还有一堆无逻辑bug
太老套了。
又是这种循环片,确实腻了,bug非常多,2位主演的表现也平庸
有点意思
免疫 提不起劲 腻了
这类型电影最忌讳画面凌乱纷杂,观众无法即刻串联剧情,也就是叙事不清晰。导演把控全局能力很差。再一个这个类型实在是太多了,泛滥题材,没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