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影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一个封面的吸引,喜欢这样有点冒险又无伤大雅的游戏.当然,这跟本部电影无关,因为这部电影的封面和海报称不上有多美或者是吸引力.甚至另一个译名是<真的爱你>,泛滥的一句.不知道其他人看这部片子是什么感觉,我是从一开始姐姐林秀晶的哑语导播镜头就隐隐感受到一种悲伤的情境,虽然还想不到导演最后会抛一个怎样的绣球给我,只是在她清澈的眼睛里,若有若无的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哀伤.一直觉得林秀晶就是这样一个能给你悲伤感觉的演员,不管她是在笑还是仅仅是默默的坐着,你都能感觉到那样一种淡定又哀伤的美.影片在继续,妹妹天真又带点狡猾的神情很好的隐藏在公主道具的背后,与那个大大咧咧男孩的相遇可以看作是每个人在豆蔻年华都会有的一次遇见,而这种遇见大多是纯粹的没有杂质的,而且是注定要分离收场的.没关系,分离并不影响我们感受它的美好,也许正是因为时间停止在相爱那一刻而完美.姐姐每次询问天气的表情是我认为最温柔的一面,他是一名消防员,因而期待那个下雨的讯息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她和他因为火场而相遇,又因为火场而生死相离.那枚最终无法亲手送达的戒指也就成了她和我们心中的一点疼.很难想象一部电影讲到了4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情侣是怎样的相遇和分离,但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做到了.虽然当中不是每个人的戏分都一样多,但是每个人物都突出得让你无法忽视.包括因为想追回女朋友而从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肉沙包到有模有样的开始做分手中介的车太贤;又或是从一个只顾赚钱忽略了陪伴儿子成长的女强人到得绝症之后一家三口重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廉晶雅,他们都在影片中闪耀着星辉.虽然结局是车太贤没能和前女友重归于好,妈妈廉晶雅也没能逃脱死神的追捕.倒是不觉得的悲伤,分离和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不应兴奋去主动寻找也不应怯懦接受,我们只是要去完成一件作品.如同吃饭、喝水,呵呵
爱而不得,无情分手,生离死别,妈妈不要离开我,哪个故事更悲伤?
我觉得都很悲伤,涉及三段爱情一段母子情。
又是眼眶湿湿的半天,原来放肆大哭也能感到酣畅淋漓的舒服。
四个故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彼此的人物都有串场。
韩国影人善于营造悲伤气氛,泪点低的人会大哭,泪点高的人至少会感到悲伤吧。
剧透提示=================爱情一:女友一直期盼消防员的求婚,消防员提前练习了求婚词,没想到再次参加的任务却是绝命的。
女友最担心这样的事情,但还是发生了,最后看着求婚戒指和火场的告白录像大哭。
爱情二:人肉沙包是个不好做的工作,女友也嫌男子没长进,好在他发现另一商机——替人做分手代理。
建好网站后,别人可以线上下单,分手的情侣说不出来的话,由他到现场传达,因此赚到了钱。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女友的订单,要对自己分手。
他对着玻璃倒影,热泪盈眶,说出了工作时的分手台词。
爱情三:聋哑女孩脸部有烧伤,自卑的她戴着白雪公主大头头套在公园游走,直到遇上一个年轻画家。
画家给她画像,也对她的真实长相产生好奇,爱情渐渐滋生。
爱情又必须是坦诚的,女孩露出了真面目,但男孩要离开这个城市,出国留学。
女孩跨出勇敢一步的爱情面临结束,她把白雪公主头套戴在男孩头上,抱紧他。
母子情:忙于工作的妈妈和读小学的儿子关系紧张,很快妈妈住院,查出癌症。
儿子无意间找到了妈妈以前的日记,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儿子开始主动修复和妈妈的关系。
儿子最后找到故事三中的分手代理,让他告诉妈妈不准和自己分手。
还有一个感人的细节,妈妈有个哨子,每次吹响的时候儿子都会开心。
最后躺病床上吸氧的母亲使出最后力气吹响哨子,在雨中痛哭的儿子突然回头,应该是听到了。
这些个故事,把生活中的那些个不如意放大,起名叫做悲伤。
在电脑前流泪不止,心痛不已。
但是擦干眼泪,关掉电脑,跳回生活,无比的强大和理所应当让人甩甩头,睡觉,明早还有一堆事情。
当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没有悲伤,所以我们拍不了电影。
深爱对方的男子,因为没有钱,被女友拒绝。
后成立分手代理公司赚钱,结果最后接到的一担生意是替自己女友向自己说分手。
下雨了,他把伞放在女友工作的超市门口,冒雨走开。
女友下班,望雨兴叹,情急之下发现门口处一把伞,欣喜而行。
蓦然发现伞角破处,心头一抖。
看到此处,就落泪了。
然而脚趾头都知道,现实中,如是自己,也万不会挑选这个男人,就算他有一张车太贤的脸。
给得了爱情,却给不了面包。
结束这样的爱情不能怨当事人的现实。
只是想说,早干吗了?
然后想到那个可怜的母亲。
要强的女人,搭配一个连驾照都没有的丈夫。
不听话的儿子,紧张的生活,我想说根源是当初她的不当选择。
当她病倒,她的丈夫所表现出的无力让我深深地为那个小男孩悲哀。
小男孩儿站在医院门口痛哭,忽然间长大了一样,我想,这是宿命吧。
然后看到我最喜欢的郑宇成这一对。
一个消防队员奋不顾身救出了一个女孩,然后和女孩儿的姐姐相爱。
要不是他的奋不顾身,应该就不会有然后的缘分,又恰恰是这种奋不顾身,让深爱自己的女友,天天盼着下雨。
雨季来临的前夜,郑宇成在火灾中牺牲了。
留下一束花,和一枚珍贵的求婚戒指。
很矫情的故事。
感人吧,女的想让男的安全一些,更牵念自己一些,反而成了疯狂想要结婚的那个人;男的不明白女的究竟想要什么,很努力却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伤心不已。
整个电影里真正让我难忘的一个细节在于,超市里,男的对女的说:你该周期了吧?
要买卫生巾。
这句话,比求婚更受用。
之后是郑宇成救出的那个女孩。
大火之后,失语失聪,脸上还留下了一片疤痕。
她是公园里的白雪公主,在厚厚的面具里扮演充满爱心快乐的天使。
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
点点心事密密匝匝的流淌出屏幕。
这个故事的悲伤之处大概在于,终于敢于将自己展示在爱人面前时,爱人却要远离了。
看着她抱着爱人头上的白雪公主面具,久久不能释怀。
现在想来一片安宁。
对于这样一对姻缘,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据说这是一部叫人温暖的电影。
所谓悲伤,就是矛盾,巧合,所引发的矫情。
也真真经不起睡着之前那点意识的推敲。
但又不能说白哭了,因为哭过之后容易入睡。
生活中的爱情没有注脚。
人最大的悲伤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
——《悲伤电影》故事开始了。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秀贞是电视台的哑语播报员,笑容甜美,她期待每天下雨;辉灿在日记中抱怨妈妈,老是工作,陪她的时间太少;在大火中烧伤左脸的哑女孩淑恩,戴着白雪公主的娃娃头,在公园认识了爱画画的王子;河锡用刷暴的信用卡在超市买单,希望能得到和售货员女友再次交谈的机会。
际遇如此美好,让人感叹,就像天使洒下的种子,期待萌芽。
阳光明媚的城市静如花开。
秀贞的男友准备向她求婚,那个明眸亮齿的大男孩,是个消防队员,喜欢捏着秀贞的脸蛋吻她;妈妈出了车祸,不过却因此时间多了起来,可以陪灿辉一起聊天,一起回家;王子开始小心翼翼的猜测淑恩的容貌,他画下了那些彩色的画,画上只有美丽的白雪公主;河锡为了售货员女友的回心转意努力找工作,做起了“代理分手”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是的,两个人一起,人生便不至于如此荒凉。
相遇,是路边突然绽开的苹果花。
那个城市,我看到,有那么多人信奉着那种叫做幸福的宗教。
一生一世。
祈祷。
祝福。
憧憬。
挽救。
却是艰难的仪式。
当我遇见你的时候,那是上帝慈祥的睁开了眼。
下雨了。
整个城市在悲伤的侵袭中一败涂地。
那些爱情,亲情,一时间,在雨中急转直下。
那场婚前的大火,秀贞在听到遇难者名单后,灵动的手突然变得僵硬而苍白;妈妈被查出晚期癌症,在病床上痛不欲生的挣扎;他要去留学了,淑恩在王子面前微笑,他看见疤痕安静的躺在公主的脸上,她看着自己的心;售货员在网络上留言,拜托河锡自己说出分手,终于,超市门前玻璃映象中的他哭的泪流满面。
只差一点点啊,金色婚戒上铭刻的幸福和她擦肩而过。
句号后的叹息。
逃不脱的宿命。
今天,今天不是要下雨了吗?
妈妈,我爱你啊。
只是求你,求你不要离开我好麽?
爱情来的让人措手不及。
直到被塑料奶瓶砸中之后才恍然大悟。
来,傻孩子,在这灯花如树的午夜,抱着我的头痛哭一场吧。
如果爱情已被透支,你愿不愿意再给我三个月用来补偿呢。
原来,一切都只是看似容易。
那些种子,终于开出了悲伤的花。
苍白。
清冷。
没有颜色。
人生最大的悲伤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
我舍不得你,因为,你对于我,是幸福的载体。
幸福走了,温暖还会停留吗?
即使停留,又能维持多久?
那些别离和失去带来的伤感和泪水,原来那么强大,那么难以抵抗。
雨停了,一切不可回转,也不曾记录。
微熏的阳光如此沉静,甚至让人忘记了雨季曾经来过。
虚构种种,唯有幸福是热情和眷恋培烤出的幻像,就像陶瓷暖色的花纹,只要相信,便可永生不灭。
所以,我更宁愿相信。
相信这一切的悲伤故事都是接下来幸福的注脚。
也许,秀贞还会找到另一个火焰般热烈真挚的男人,辉灿会一天天长大成熟,淑恩会和她的王子在几年后前缘再续,河锡的女孩会依旧和他一起漫步在雨中的伞下。
也许,只是也许。
那些选择和命运,是感情无能为力的。
一夜过后,不在痛心中失眠,便在微笑里眩晕。
只是悲伤永远是回忆的绝症,销魂蚀骨。
心伤神肃。
于是,很多年后。
我们会指着那个灰蒙蒙的城市,告诉自己,那天黑夜里一场寂寞的大雨,褪去了原本属于这个城市所有的缤纷灿烂。
不过请记住,那些空洞和冷漠的骨架,曾经驻守过那样温暖的原色。
《悲伤电影》其实并没有多么地悲伤,更多的是温暖还有美好。
从开头的音乐开始,到最后半个小时,电影一直都是轻松的,让人不由地微笑,为那些可爱的温暖的小小细节而感动:电视台女主播每次播音前询问天气预报,因为男朋友是消防队员;七个“小矮人”每天夜晚都给脸部烧伤的“白雪公主”传短讯说“公主,晚安”;“分手代理”对着超市玻璃倒映的自己,传达女友分手的委托,然后留下一把伞,默默祝福;小男孩在病床前让爸爸别哭,怕妈妈听见,自己却躲到医院门口在大雨里嚎啕大哭。
这些都让我一直想到落落的那本小说集的标题——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情。
因为是悲伤电影,所以,其实结局很容易就猜到:消防队员最终也许会葬身火海;“分手代理”无法挽回女友的爱;白雪公主无法和王子在一起幸福生活;小男孩生病的母亲也将会离开。
可是,过程中所充满的温暖和甜美,如甘露般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海报上,是八张笑中带泪的脸庞。
而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也正是这种笑中带泪的悲伤。
让人笑中带泪的电影是好电影,而让人哭笑不得的电影则是烂片。
显然,《悲伤电影》是前者。
每个人的结局都在缓慢走向悲伤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每个开始的后面隐藏着未知没有如童话般完美的结局 悲伤缓慢渐入影片很美,很悲伤哭了
雨季即将漫延整个城市,结束燥热。
浇熄每一场火灾,包括我心中的火焰,一直在等待你的求婚,希望你的心中因为有了牵挂而不至于在每场救火中都那么奋不顾身。
在听到有火灾时我的心就会揪起来,因为我爱你。
可是当我用手语播新闻时,我听到你的名字,丧生。
我甚至于没办法马上反应过来。
它陌生又熟悉。
我爱上一个人,有很多话想跟她说,可是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买了戒指,终于鼓起勇气要跟她求婚。
在餐馆等她,她去播新闻,我反复演习要跟她说的台词,可是火灾来了。
———————————————————————————她要与我分手,毕竟爱情不是一切。
我没有钱,靠挨打赚一些零用钱。
我开了家分手公司,替人转达分手讯息。
在第一场雨里,我站在她兼职的超市门口,跟自己说她的分手的话。
已经三年了,他一直没有钱,我们的生活始终没有光亮,这样的日子为什么没有尽头,从前我也以为只要有爱我就能活下去,可是原来不可以,只是我还爱他,该怎么办?
———————————————————————————妈妈,我爱你,不要死。
儿子,对不起,我爱你。
———————————————————————————在你离开前的最后一个夜晚,让你看到我的脸,这是白雪公主与王子相遇的夜晚,整个游乐场的灯光闪亮。
悲伤电影
看不看,犹豫了很久。
《悲伤电影》,只看到前两个字眼,就有些犯怵。
看过30部以上的韩国电影,你自然会对韩国影人对于“悲伤”把持的能力有了分明的了解。
营造悲剧氛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他们对于伤感的渲染,不是轻易而卤莽得将最好的东西毁灭然后示众;他们不动声色,让你知道什么是完美,然后眼睁睁得看着完美缺了、变了、没了。
看过超过50部的韩国电影,自己对这种刻意的悲剧有了免疫力。
免疫力就是,你不会太介意,不会小心翼翼,更不会意兴盎然。
还是不喜欢那张海报,所有人都笑中带泪,足够煽情,而且太像某片。
《Love Actually》也是心中最爱之一,几个故事并行不悖,感人至深、活泼有趣。
《Sad Movie》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借用了前者的结构。
当然,珠玉在前,若是硬搬喜剧过程,更像此地无银三百两般。
不如用自己最熟悉的风格和手法,反其道而行。
结果就是主题——Sad。
什么是悲伤?
灵魂中隐隐作痛的深刻伤痕吗?
电影开头,就是蓝天与耀眼的阳光。
那样明亮的光线,刺痛人的双眼,片刻恍惚中会看不清四周,但是却由着那刺痛更清醒得感受感伤。
足够幽默,足够浪漫,足够亲切。
几位演员都是韩国家喻户晓的大牌,而乐天世界游乐场也让人有故地重游的感觉。
柔美光线、风趣对白、浪漫爱情、骨肉亲情,该有的都有了。
可是,还是若有所失,因为从一开始就知道,无论这些人都多么善良,多么深情,多么真挚,他们却注定没有结果,更直白地说,他们注定没有一个完美结果。
面具——第一次为申敏儿的美丽而震撼。
也许这样的美丽引起天妒,她从大火中死里逃生,却失聪失语,面颊还遗留了火舌燎过的伤痕。
虽然不失开朗性格,她却只能在那个可爱的面具之后去关注她的爱人。
那个年轻的俊郎画师,也为她所吸引,对面具之后的真实面孔好奇至极。
百般推脱与挣扎后,申敏儿在精心修饰过之后,和心爱的人面对面。
画师为她的美丽震惊,她却轻轻地卸去粉饰,把伤痕展露给爱人。
对于心爱的人,最好的表达就是坦诚相对。
真实的自我,即使不是完好完美,却依然是一个爱你的真我。
互相面对也是分别序曲,画师落寞得表示,他要到海外留学。
敏儿却微笑着,把可爱的大头娃娃面具套在他头上,再紧紧抱住他。
想起那部老旧的电影,贝多芬的女学生在他失聪后在他身后说:只有你听不见了,我才能说我爱你。
原来爱人都有这样的敏感与脆弱,只有隔着这个面具,我才能拥抱你。
哨子——我们都是孩子,我们也都会做父母。
至于处在不同位置的心态,却都可以在母子的故事中寻到。
我们是不是也曾对父母抱怨,觉得被忽略、被冷落?
我们会不会在做父母的时候,慢慢得疲倦、迟钝,觉得孩子越来越陌生?
我们有没有那样的日记,记着过去,记着心声,记着爱?
我们有没有那样的幸运,找到一条通道和父母、和孩子打开心扉?
我们会不会那样不幸,嚎啕着和亲人分开?
我们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们找到答案又能怎么样?
雨伞——这是个说“我爱你”如同呼吸般轻易的年代。
爱你,可以呐喊,可以狂呼,可以手舞足蹈。
这是个分手都需别人代理的冰冷年代。
“好离好散”简化为只要我觉得好就可以和你散。
你是不是还爱我,不是重点;重点是分开时,我不想让你看见我的面容,连背影也最好别看见。
通过别人的口,说出分离,我会更心安理得,至于你是否觉得受伤,不好意思,与我无关。
错了吗?
错了谁会来指正?
对了吗?
对了谁人会夸赞?
真爱也不过是那把雨伞而已,在雨天里,虽然残破却是最及时最体贴的关爱,但是在晴天,却是破烂而狼狈的累赘。
贫贱夫妻百事哀,绕开对于贫穷的恐惧,也丧失了对于真情的执着。
指环——那个求婚的指环,来地太晚。
本来就是男才女貌,情深义重。
因为责任和勇气,郑宇成救助了秀晶的妹妹,也成全了两人的爱情。
同样的责任和勇气,却成了秀晶的心病,太爱所以太怕失去。
而消防这个行业,却又是那样的无情和危险,一切都可以顷刻间化为乌有。
最好的恋情,都会成为过去;本应该拥有的,却会因为错过而永失。
带着这个指环和那样的回忆,秀晶究竟要多勇敢,才能平静从容地继续生活?
所有的感动,都是鲜活的寓言。
可惜,浪漫的是电影,悲伤的是生活。
夜未深,再看一部电影才睡吧。
于是看了《悲伤电影》。
我以为它会像所有的温情电影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直到接近末尾十分钟时,我才醒悟:它不是童话,它是“悲伤电影”。
悲伤电影讲述了发生在四组人物身上的四个故事:母与子、准备结婚的恋人、准备分手的恋人、向往一段爱情的少女和她的暗恋对象。
为了便于复述,我把它们用演员的名字标识一下:母与子有廉晶雅和一个可爱小孩演绎、郑宇成和林秀晶演一对准备结婚的恋人、车太贤和孙泰英则演一对准备分手的恋人、向往爱情的少女由申敏儿演绎,而她的暗恋对象不认得,姑且用帅气男生来替代。
他们四组人物并不完全相互认识,但有一些交集:林秀晶和申敏儿是一双姐妹,而消防队员郑宇成曾在火海中救出申敏儿,然后他和林秀晶约会了;可爱小孩曾和车太贤同坐在公园的秋千上,最后车还帮可爱小孩带话给母亲;孙泰英与其它组别的人没有直接联系,仅有一次郑和林去超市买东西是,是孙给他们结帐收银的。
悲伤电影的叙事是在不同组别之间转换和交叉,大概因为我对这些演员都比较熟悉,所以倒不觉得混乱。
为了方便我回忆,我仍然按组别来复述。
廉晶雅是一个女强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被小孩搞得很头痛。
小孩对母亲有点意见,常作出一些叛逆的行为,但她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老师给母亲看了孩子的日记,日记也只说讨厌母亲,没有说缘由。
一次在送小孩上学的路上,母亲刚把孩子放下车,开走,就发生了车祸,住院了。
小孩写日记说,这样妈妈就不会一直加班,对他发脾气打他,他可以天天看到妈妈,他希望妈妈一直生病,母亲看了日记,终于明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孩子发现了母亲以前的日记,记录了从怀他的意外到抚育他的艰辛,孩子和母亲就通过日记相互知晓了对方的内心,母子俩变得非常和睦。
“我希望妈妈一直”生病这句话竟然变成了一句咒语,母亲得的是癌症,小孩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在母亲弥留之际,他让车太贤去告诉母亲,自己一直很爱她。
郑宇成是一个消防队员,和自己救过的敏儿的姐姐秀晶拍拖。
敏儿不能说话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大火造成的,反正秀晶的职业是新闻节目的手语主播。
秀晶一直希望宇成跟她求婚,宇成第一次准备求婚时,戒指滚在找不着的地方,致使他迟到,害秀晶生气。
秀晶说,她希望能跟宇成结婚后,宇成在跳进火海时能考虑她哪怕一下。
火不仅带来了敏儿的失声,也许还带走了他们的父母(这点电影中没有交代),所以火对秀晶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东西,而对宇成来说却不是这样。
他总是最勇敢帅气的消防队员。
有一次新闻节目中播报有两名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受伤,把秀晶吓死了,立刻赶去医院,还好宇成坐在手术间外面,说:“我没事。
”宇成偶然找到了戒指,准备第二次跟秀晶求婚,但是又在关键时刻发生了火灾,宇成殉职。
秀晶播报新闻时听到殉职消防队员中宇成的名字,呆掉了。
她再也无法与他相见了。
最后,消防队的同事把一盒录影带、一枚戒指、一张照片转给秀晶,他和她通过录影,相互说了“我爱你”。
车太贤是一个无业游民,靠在拳击馆当人肉沙包挣一点钱;孙泰英在超市兼职收银,她想和车分手:“三年了,没有任何变化。
三年前,我在超市Part time,现在我还是在这里Part time;三年前你没有工作,现在你还是没有工作。
”孙泰英这样对车说。
这样的两个人,各自没有未来;在一起,是一起没有未来。
我能理解孙泰英说这话的痛苦。
命运在这时候给了车一个转机:他偶尔帮一个女的和一个男的分手,那个女的给了他一点钱。
他突发奇想,做“分手代理”,为那些想分手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的人“代言”,这个职业果然生意很好,车似乎看到了可以不和孙分手的希望。
但是到最后,他收到了孙的定单,让他告诉他自己:她已经有了别的爱人,希望他能够找到新的爱人,过幸福的生活。
车在孙工作的超市外面对着门玻璃中的自己说完了这些话,他把雨伞留在超市门口。
下班时,孙没有带伞,看到丢在门口的伞,就打起了它。
走了几步她发现伞面有一节没有支着伞骨,那是车的伞。
敏儿不会说话,脸上有火灾时留下的疤痕。
她在游乐园演“白雪公主”,穿可爱的衣服,戴很重的头套。
秀晶和宇成有一次说要给她介绍男朋友,她说不要,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她喜欢一个常来游乐园画画的帅气男生,为他拣掉在地上的画画工具,帮他把椅子和画架搬到阴凉的地方,但她从不愿在他面前摘下头套;而那个帅气男生越来越好奇她长什么样,他画了很多想象中的“白雪公主”不戴头套的样子。
“七个小矮人”为了鼓励敏儿,把帅气男生说成第八个小矮人,还给他们安排了一次见面。
敏儿为了这次见面,画了很厚的妆;而小矮人们还在敏儿有疤痕的一侧,打上很亮的光。
敏儿坐在那里等帅气男生把她画下来,帅气男生说,你比我想象得还漂亮。
帅气男生知道了敏儿不会说话。
画完后,敏儿跑到洗手间把妆洗掉,坐到男生面前,说(其实是写)再帮我画一次吧。
帅气男生说,下个月我就要出国研修了,敏儿在心里说,我知道,傻瓜,所以要你再画一次。
她把头套戴在帅气男生头上,最后拥抱了他。
终于讲完了。
好累。
导演一次次地让我们不希望的事情变成现实,而我们希望的东西却从未达成。
我们不希望小孩说的一句“我希望妈妈一直生病”变成真话,而它就是变成了事实,而且是不治之症;我们不希望宇成在某次救火中殉职,可他还是死去了;我们希望宇成能成功求婚,可他没有做到;我们不希望车太贤为自己的分手“代言”,可它还是发生了;我们希望那个帅气男生能够爱上敏儿,可是这段爱情没能发生。
所有一切都不符合我们的想象。
我还不能猜到导演选取这四组人物的原因。
因为如果是其它导演,他可能用更具象征意味的人物: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
看《悲伤电影》时,偶尔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幻觉:像是在看《一一》。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
想搞明白生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看剧时流得最多的眼泪是为敏儿。
似乎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有缺陷的、自卑、孤独又乐观生活的少女。
她心里说爱这份工作,她看着镜子摸着脸上的疤痕,小矮人们告诉她他只是第八个小矮人而已。
姐姐和宇成怄气时,她在客厅里喊出:“你们起码还可以说我爱你”,这是她在剧中唯一一次自己发出声音,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她为了见他把自己脸上盖很厚的粉,他见到了她,夸她漂亮。
但她还是把真实的自己告诉他,和他告别。
我们可以想象,她比谁都要难过。
导演没有让童话发生。
因为,现实就是这样。
韩国电影一直很清淡。
人漂亮,画面也漂亮。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作《悲伤电影》。
不知道原文的名字是不是也是这么个表达。
我喜欢看能打动人心的电影,这里的打动人心狭义可以理解为让人放声哭泣。
所以当我看到它的海报的时候,就立即被它吸引了。
前阵子一直很矫情。
读个书看个电影话剧演出什么的都热衷从中琢磨出点儿主旨,升华出个什么思想什么的,尤其要到人性、人生、生命那境界去。
为了证明自己走的是有思想有深度的知性路线。
看了这部《悲伤电影》,我照旧哭得稀里哗啦,赢得了心理上的不少爽快。
但是这回我没照旧矫情,因为我突然发现那根本没必要,太可笑。
动容的地方,于每个人都不同。
触碰到了你的那根神经,表达了你所想,就觉得是部能在心里留个位置的电影了。
比如这部,情节按说很老套:因为身患癌症时日无多才与幼子卸下隔膜相互理解重拾亲情的年轻母亲;一直期待消防员男友向她求婚的女孩,却在实现愿望的边缘,永远失去了她的男友——他就在求婚前在烈火中牺牲;公园里扮演白雪公主玩偶的聋哑并且脸上有烧伤疤痕的女孩爱上公园里的街头画家,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摘下玩偶头套面对画家让他为她画一幅肖像的时候,画家也要离开她去外国读书了。
但它还是赚走了我的眼泪。
因为那个病榻上的母亲让我想到了我的姥爷。
我忽然开始自责我为什么没有多陪陪我的姥爷,总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不去看他,有时甚至因为想多睡一会儿。。。
我忘记人的生命都是有时间限度的了。
还有那个脸上有疤的但是眼神清澈的聋哑女孩,和这样一句话“面对心爱的人的时候,不要去看镜子,只看你的心。
”或许,面对电影的时候,我们也不该去看别人的评论,而只看我们的心吧。
从悲伤中体现真爱 - 不过单从电影角度来说,作为真爱至上的反照还是略显单薄和刻意
还是不错的
韩国版的love actually
哎....
看到的都是悲伤么?。。。
为什么是喜头悲尾啊——再一看电影名字释然了……话说“真爱至上”的结构究竟衍生了多少部类似的都市爱情片……只是一部又一部,看罢不同的恋人不同的归宿,还是轻易就被推开心门,暗自抚慰最柔软的那份同理心……// PS. 这算林秀晶的颜值巅峰了吧……
这部韩国电影让我有点惊奇..我很喜欢....
每每看到白雪公主和她的七个小矮人,就觉得很开心
有点无聊
反正都哭了
被海报吸引的。结果看完真觉得太狗血了
不行喂..本来开始各种有趣,但是各种狗血我接受不能呐..还是其实这种题材拍讽刺比较好吧
我脸盲…… 看了一半了才搞清楚有几个女人…… 另外片名就是sad, 所以消防员是剧本杀的吧。
作为恋人絮语确实比香港版的更为深刻丰富感人至深。无论是从画面,情节,配乐等来说都是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做好你自己的,不要留遗憾。就够了。
自己对自己说分手
大半夜的,好睏。。。一點哭不出來。。。老鄭挺帥的,編劇怎麼老愛給帥大叔安排挫死人的結侷呢???
这个名字还真没白起,泪如那个泉涌啊,纸巾伤亡无数。。。且作用持久,第二天早上回想起郑宇成那段还继续飙泪。。。估计是什么纸巾厂商赞助的。。。
腻歪
感动!
都是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