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还是不错的,奥兹跟维克明显是对照老爷跟二少,都是维克/二少偷老爷/奥兹车轮胎认识的,然后二少成了罗宾,维克成了企鹅人的左膀右臂。
最后二少和维克的结局也是惊人的相似,都是间接或直接死在老爷和奥兹手上。
整体剧情明显是取了《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黑帮斗争的那部分,都以法克内与罗马人帮派冲突为背景,家族内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死于非命,不同的是,《漫长的万圣节》的凶手是隐形的,需要一步步去破解的,最后的真相也更加让人震惊。
而《企鹅人》《企鹅人》则是刀光剑影的黑帮片,观众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从始至终都是企鹅人,都是他为了维护自己“尊严”所犯下的一桩桩罪孽。
前几集是非常精彩的意大利裔美国黑手党故事,非常非常精彩,无论是台词还是微表情还是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是完美的,这个时候奥兹的狼子野心还没有公之于众,一切都戴着一层面纱,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后面一切都挑明了,反而没有前几集精彩了。
全剧的中心就是奥兹的“尊严”,从第一集杀阿尔伯特,到后面回忆他杀死亲兄弟,以及宁愿看着母亲手指被切掉也不愿说出真相,这些都在反复强调奥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明明就是一个从小到大都被人嘲笑的“企鹅人”,却最看重自己的“尊严”,任何侮辱他尊严的人,就算是黑手党首领,就算是亲兄弟,他都能痛下杀手。
关于他到底爱不爱他母亲,索菲娅说得很明白了,不够爱,他更爱自己的虚荣。
他母亲曾经要求奥兹结束自己的生命,说自己不能忍受疾病带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奥兹不但没有满足,并且在母亲变成植物人了,他却还要把母亲放在豪华公寓的顶层,让一个植物人去欣赏哥谭市的美景,以此满足他对母亲夸下的海口。
与此同时,他让陪酒女郎打扮成母亲的样子,用母亲的口吻对自己说:“我为你感到骄傲。
”尽管不够爱,但奥兹也是爱过母亲的,毕竟他最后杀死维克的理由是,“自己不能再有家人了”。
我的理解是,奥兹想要得到认可,尤其最想得到他爱的人的认可,所以对他母亲百般讨好,但是当他母亲说出“你真让人失望,你就是个废物”的时候,奥兹明白了不被家人认可是才最痛苦的,远超过他想要得到家人的认可。
他母亲以为奥兹是有“恋母情节”,所以才杀了兄弟,实际上是因为奥兹天生残疾,他嫉妒兄弟能得到更多的认可,他对母亲的各种讨好,以及多次表示自己可以胜任哥哥的工作,都被母亲非常轻描淡写地拒绝了,好像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一样。
这才是他杀死兄弟的原因。
最后母亲对奥兹说“我的爱足够多,足够爱你们三个”,奥兹依旧没有任何动摇,因为他要的不是母亲的爱,而是尊重,是依赖,是认可。
然而他母亲直到最后都没有明白。
关于维克的死,我个人觉得写得不够好,能说得通,但是不太能让人信服,我个人也不清楚要怎么处理维克,按照《家庭之死》《蝙蝠侠:家庭之死》,最后二少是死了,被小丑残忍谋杀了,是老爷纵容了小丑,是老爷把一个偷轮胎的小孩儿变成了罗宾,所以才酿成了惨案。
《企鹅人》想要对仗工整,最后也要以企鹅人杀死维克作为结局,如果我是编剧的话,我可能会让维克看到企鹅人最丑陋的一面,让他在维克面前滤镜全碎,然后企鹅人才有更有力的杀人动机,但是要跟索菲娅和母亲这两条线都重合上,确实是非常难写,只能说我功力不够,编剧也功力不够。
《企鹅人》存在着两种逻辑。
实际上本剧的主题也正是这两种逻辑的斗争,一种是黑帮的逻辑,一种是疯子的逻辑。
奥兹表面上服从黑帮的逻辑,但是实际上他之所以能出头是因为他遵循的从来都是疯子的逻辑。
像马罗尼就遵循典型的旧式黑帮逻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绅士”,不玩最脏的手段,做事留余地,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江湖。
而奥兹其实一直遵循的都是疯子的逻辑,也就是做事毫无底线,背叛,黑手,灭门,只要能上位不惜一切代价。
这部分是出于残疾导致的对尊重至大的渴望,部分是上位是和母亲的约定,能让母亲爱他。
至于奥兹尊崇老牌黑帮,实际上也是对方获得了终极的尊重——死后受到纪念和爱戴。
但奥兹注定是无法获得这一切的,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出身,而是因为他的行事手段,究其本质,他就是一位疯狂之徒。
而索菲亚则是被迫卷进了两种逻辑之中,她最初遵循的正是父亲设定好的黑帮逻辑,掌管家族。
但是他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表面黑帮的精神变态,这让索菲亚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一点,她仍然希望走弟弟所设想的黑帮道路,然而奥兹的无底线让她彻底意识到黑帮逻辑的过时,必须用疯子的逻辑才能对抗其他的疯子。
于是她杀死了全家,这时她几乎又要选择黑帮逻辑,但是奥兹的刺激再次让她选择掀桌,不计代价地让奥兹痛苦。
可以说索菲亚的人物变化就是不断地被疯子逻辑刺激,最终践行这一逻辑。
但是《企鹅人》最顶尖的地方就在于,主要角色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使用两种逻辑行事,但是当一人靠着疯子逻辑步步高升时,另一些人不得不使用同样的疯子逻辑才能不被打败。
于是整个环境就会变得愈加疯狂,所有人都开始无底线地行事。
让我们再退一步,这两种逻辑是否有点眼熟?
是的,黑帮逻辑的本质是传统的行事方式和手段,而疯子逻辑则是不择手段。
蝙蝠侠和小丑实际上也是体现着相同的关系,蝙蝠侠只有成为那个疯得穿蝙蝠衣的人,才能对抗罪恶,而小丑因为这种疯狂而成为小丑,他们的对抗则让他们滑向更深的疯狂。
这两种逻辑的对抗正是蝙蝠侠作品的内核之一。
如果给这样一个内核起一个名字,那么我想我们可以称其为——哥谭。
在我看来oz并不真正爱他的妈妈,他不在乎妈妈真正想要什么,他口口声声说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其实都是满足他自己对权利的病态欲望。
这就是为什么妈妈对他绝望并且痛恨,“你就是一个变态”,宁愿让索菲亚切掉她的手指都不肯说他残害兄弟的事实之前剧情铺垫过,妈妈说变成植物人要oz杀了她,可是她真变成了植物人 oz也让她活着,因为这样 oz就有了借口,有了为他干这些“大事”的借口。
他不在乎妈妈是否遭受折磨,他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他甚至不在乎“妈妈”是谁,就像最后一幕中她的情妇浓妆艳抹,来扮演她的妈妈,只为满足他的变态心理。
他要的从来就不是亲情和爱,他要的只是赞美和歌颂。
他并不是真正的爱妈妈,而是需要一个“妈妈”来认可他;他痛哭的也不是妈妈变成植物人了,而是他从来没有并且再也不会听到“妈妈”的赞赏了。
而oz没有杀了她,我认为不仅是他需要一个“妈妈”来作为他干大事的借口,还有一方面就是在报复她,因为妈妈无论怎样都没有认可他,并且说憎恨他,那么就让她毫无尊严地活着,那滴眼泪就能看出她的痛苦。
oz从来就没有软肋,就像他在市政厅中说的“我一尘不染”…这样一个天生的坏种,冷血的变态,善于诡辩,阴险又狡诈,极度的自卑又导致他崇尚别人尊敬的反派,,,不得不说这一版的oz塑造的十分立体完美美剧哥谭我当年就很喜欢,但仅限于前几部,感觉越到后面就越敷衍,像是过家家的动画片一样,脱离了写实情节,各种超能力满天飞,还有无限复活,,所以这部新蝙宇宙的剧集还没出我就一直期待,果不其然,恰到好处地拍到了我的心巴上了,比起罗宾,我感觉这版oz更贴合哥谭,真心喜欢,期待续集!
延续《新蝙蝠侠》的世界观,讲述那场大洪水后,哥谭四分五裂,黑帮分割盘踞的故事。
除了一些为推动情节的刻意降智行为,以及哥谭帮派太弱没面子外,几乎挑不出毛病。
摄影美术让我们秒回阴冷黑暗的哥谭,全员演技在线!
(科林法瑞尔一度曾说演企鹅人太黑暗了,需要看动画片才能洗涤心灵。
老妈克里斯汀·米利欧缇这次也算是突破了银幕形象,让观众记住了这位索菲亚法尔科内!
·)每一集最后的美术动画也很好看,每次都会有小彩蛋和新插曲,有几个镜头然后找到了点《潘尼沃斯》开篇动画的感觉!
HBO一周放出一集的老传统,虽然没有网飞一次性放出来得过瘾,但配合着幕后花絮仔细分析剧情、人物和场景塑造等(下一季一定还是要请艺术总监Lauren LeFranc啊!
她好棒!
),和各大评论区的网友猜测剧情走向、点评人物性格等,也是很难得的体验。
——————————————————————————————————————————《企鹅人》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对于纯粹之恶的塑造。
在前面几集的刻画里,给了观众一个假想中好老大,好儿子,好师傅的形象。
我们都以为是哥谭的腐朽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奋起向上,值得敬佩。
真当观众给出“黑暗版美国梦”这一评价时,滤镜在后面几集被全部打碎,企鹅人就是纯坏种,对于母亲是畸形地自我满足,对于手下也可以自私地只顾自己逃命。
对于最忠心的手下维克,最后竟然“狡兔死,良狗烹”。
二者的关系很像蝙蝠侠与罗宾,亦父亦师,而最后维克之死无疑升华了这两个角色。
那一刻的镜头是很平静的,二人坐在湖边谈心,直到触发了“斩杀词”family BGM才慢慢进入。
奥兹奋力掐着维克的脖子,维克在一声声please中逐渐断气,无疑是十分揪心的。
他的家庭被洪水冲走,他的身份最后也被扔进了河中查无此人。
对我来说,这毫无疑问是2024年的年度镜头!
与之对应的是老妈塑造的索菲亚法尔科内。
被父亲陷害暗算,送进阿卡姆进修,落得个莫须有的罪名,出狱后仍得不到家族任何人的尊重,除了自己看上去傻傻的弟弟。
事实上,这季的故事就是围绕着阿尔贝多法尔科内之死展开。
但这并不是一个关于黑道千金复仇的故事,而是关于她自我的觉醒。
她注定失败,因为她恶得不够纯粹,直到最后她才恍然大悟,不能走进父辈的老套桎梏中。
“之前索菲亚以为自己得到了自由,但是没有,无论动机如何,她在做和她父亲一样(甚至更可怕)的事,杀死一个小女孩的母亲,对她撒谎把她送进恐怖的精神处境里。
”所以她最后炸毁企鹅人的毒品老巢,不计一切利益,这一点也是奥兹没有想到的。
影片的结尾是索菲亚收到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猫女赛琳娜的来信,奥兹舔舐着自己胜利的成果,蝙蝠灯在最后一刻亮起。
期待《新蝙蝠侠2》里老爷狠狠揍奥兹(虽然又给我延期了!!!
剧本还没写完?!
绝对另有隐情吧),以及《企鹅人》第二季的故事!
去年看了夜魔侠,今年看了企鹅人,明年我要再看一遍夜魔侠,也就是说,我不但看了夜魔侠,也看了企鹅人,而且夜魔侠还要看两遍。
企鹅人也可以看两遍。
那夜魔侠和企鹅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就是这两部剧我都看过了。
哪一部看了两遍呢?
我记得是夜魔侠,没错,就是夜魔侠。
那企鹅人看了几遍呢,目前为止一遍还没看完呢
这一季看下来观感完全好于预期,科林叔版的Oz从新蝙蝠侠到这部个人剧,风格逐渐趋于成熟,把一个卑鄙小人演的淋漓尽致,个人十分喜欢。
索菲亚和马罗尼斗不过Oz在我看来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虽然是心狠手辣的黑帮头目,而索菲亚在阿卡姆的十年甚至被逼成杀人不眨眼的疯子,但却仍然是性情中人,是办事有准则的人,是做事能被预料到的人。
但Oz不同,他生来就是一个自私到极点的人,阴险狡诈,撒谎成性,拥有智商极高的犯罪头脑等等都是他的标签,但这些都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他那副你永远看不透的面孔。
他可以一边说着自己有多爱自己的母亲,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她手指被切断也绝不松口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他也可以在上一秒还在和你像家人般交谈,下一秒就把你活活掐死,暴尸街头。
没有洗白,没有反派的标准开局,Oz出生即为恶人,不知阴暗的哥谭市在权利更迭后会发生什么,但我对新蝙蝠侠宇宙的未来很看好。
刚看完大结局,现在聊一聊感受。
我是首先把一到六集看完的,当时看完觉得企鹅人这个角色富有人格魅力,幽默风趣,做事心思缜密,对于手下也十分照顾,然后还十分的孝顺。
然后之后看第七节,发现奥兹是个畜生,他可以为了他自己的一点私欲,残害自己的亲兄弟。
然后第八集呢就把奥兹这个角色完完整整的变成了一个纯正的畜生。
我主要就是想谈一谈第八集。
这一集呢反而我个人认为一共有四个反转。
第一个就是他妈妈拿酒瓶刺向奥兹,因为我没有想到原来他妈妈对他有这么大的仇恨;第二个就是各个黑帮二把手杀死老大的情节我个人认为这一部分剧情比较经不起推敲。
因为我感觉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必要去谋权上位。
我也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到企鹅人在前面第六集结尾的时候演讲对他们有这么大的煽动性,那很明显的是讲给老大听的,第六季的结尾也没有铺垫,也没有镜头暗示之类的。
第三个反转就是企鹅人又把维克托干掉了,这个反转的其实我比较惊讶,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第七,八集的时候,导演就很明显的想说几个人是个完完全全的混蛋,并不想给他塑造一点正面形象。
但有人说这里是几个人害怕维克托在后面干掉自己,但我其实更认为他就像自己说的那样,是害怕家人成为自己的弱点。
也害怕维克托发现自己的真相。
因为在维克托斯里的奥兹还是一个很可靠的大哥,我感觉奥兹更像是不想辜负他,所以就把他干掉了,虽然这个逻辑很抽象,但确实也合理。
第四个呢也是最能让奥兹这个人物形象立体的反转,就是最后结尾的时候,他看望他妈妈,然后他居然还找了一个替身去扮演他妈妈以来满足他自己的自尊心。
那为什么我说这个情节是最让我喜欢的呢?
就奥兹他整个人物形象以及动机在前面的几集,大家都认为是他想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生活,所以他拼命拼命的努力。
但其实呢这都是取悦他自己,他的母亲其实也只是一个他获得自尊心的途径,一个来源而已,他根本不关心他母亲到底是什么感受,他只关心他能不能从他母亲的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尊。
鹅妈在之前也让奥兹在自己没有行动能力的时候了解自己,奥兹也并没有这么干,因为那样他就不能感受到他自己意淫的母亲对自己的骄傲。
鹅妈最后的哭泣,我其实更认为是悔恨自己没有干掉奥兹,也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对不起自己死掉的那两个儿子。
我其实认为让鹅妈成为植物人这个桥段是一个点睛之笔,因为鹅妈一旦变成植物人,她就没有办法继续表达自己对奥兹的恨意,那么奥兹呢也可以就像他自己想的那样,他妈妈会以他为傲,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然后除了第八集之外呢,前面几集剧情都非常紧凑,一点不拖泥带水,我一直以为下一集或者下下集才会讲的情节,结果在下半集就开始讲了。
非常的紧张刺激,非常的酣畅淋漓,神剧。
我本来是抱着看一看新蝙蝠侠番外剧的兴趣来随便看看的,结果没想到出人意料。
很特别的反派剧集,也是很特别的反派。
企鹅人可以说是要啥没啥,只有一张嘴。
基本上纯粹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这个同盟那个。
也说不上话术有多高明,也就是画饼卖惨赌咒发誓。
说真的,比起企鹅人,我要更加喜欢索菲亚这个“反派”。
那样一个尊重父亲相信父亲的小女孩,遇到了这样绝望的惨绝人寰的地狱,要说索菲亚不变成这样,那才叫古怪。
故事里的薄弱环节太多。
比如企鹅人总是三两句话就能说动敌人,甚至所有帮派的二把手齐齐杀老大(这可能吗?!
),比如他明明被抓身陷险境,又因为对面的剧情需要刻意轻敌而逃脱。
可笑的是明明是混帮派犯罪,却非要说的自己是替天行道替穷人逆天改命似的。
Victor的结局我一早料到。
因为隐藏在企鹅人所谓的大哥形象背后的只有极致的自私和对他人的彻底漠视。
尤其是揭露了他童年的那段。
要这么说起来,要排名最冷血狠毒毫无人性的反派,他也算一号吧。
企鹅人剧集和新蝙蝠侠电影非常像,制作上质感都很不错,但剧情却让人一言难尽,总有一种又好又不好的拧巴感。
个人对剧集不满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对索菲亚的塑造有点流于表面,她虽然看上去很有气势,很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却是个肆意妄为的小屁孩,最让人困惑的是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她只是在反对和逃离自己厌恶的而已,她自始至终都是囚徒的状态。
而且她弄死全家上位后的剧情特别不真实,有一种女频作者脱离现实的美,爽是爽了但经不起推敲,哪个黑帮老大是这样的?
真的会有小弟听她命令而不是取而代之吗?
最后一集她打算把所有财产都给帮她除掉企鹅人的人自己离开哥谭,那试问之前被她收买的小弟为什么还要听她的,还要送她去机场?
一个准备金盆洗手抛弃一切的老大谁会跟她?
而剧集另外一个让我不满的点就是企鹅人最后杀死维克的设计,我明白编剧想表达什么,但这种写法把后面的路都堵死了,企鹅人就是一个纯出生,这个角色已经没有进一步塑造的空间了,而且让观众有一种吃夹心巧克力到最后发现里面包的是屎的恶心感,整个8集看了个寂寞,观众会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看一个纯出生的故事,一个丧失人性的角色就不是一个人了,观众之前再怎么共情他最后也只会把企鹅人当成一个怪物而已,啐一口然后不想再看一眼。
最初我確實非常同情奧茲·科布——盡管知道他是罪犯,但我被他的某些人性光輝和值得敬佩的特質所打動。
當奧茲悉心照料母親、收留維克多、向我們展現其因身體殘疾長期遭受歧視的經歷時,我感同身受。
在某種意義上,我對他的第一印象與《絕命毒師》中的沃爾特·懷特非常相似:雖然都是壞人,但你總希望他們能成功並超越常人。
你會支持奧茲對尊嚴、榮譽和尊重的渴求。
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劇集尾聲觀眾與角色之間的關系動態竟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隨著劇情推進,劇中埋藏了令人脊背發涼的線索——這個表面臣服於黑幫的「雙面代理人」,實則操縱著馬羅尼與法爾科納兩大勢力的生死棋局。
他一面偽裝效忠,一面暗中培植個人勢力,讓人不禁猜想:此刻他究竟在多少個漩渦中同時掀起風暴?
即便母女二人確系黑幫成員,但奧斯瓦德仍選擇將她們活活燒死——若是一槍爆頭也能瞬間致命,何苦用這種緩慢淩遲的方式,將痛苦最大化?
第四集更揭露了他如何背叛戀人索菲亞:僅為了在組織中攀升高位,竟任由其蒙冤承受阿卡姆監獄長達十年的肉體酷刑、精神摧殘與永生難忘的屈辱。
我們依然為他屏息,依然期待他能改寫劇本——甚至在某個瞬間,我幾乎忘記他是個惡徒。
這正是「企鵝人」成為影史最精妙反派的核心:他操控人心的精密算計、引導觀眾共情的天賦異稟、以及對「冷酷本質」的完美掩飾,甚至讓Victor(某種程度上作為觀眾情感鏡像的角色)都對其深信不疑。
這種將觀眾置於共謀位置的敘事手法,堪稱現代犯罪敘事的巔峰之作。
在終章倒計時階段,他精心編織的「良知假面」徹底碎裂。
我們發現他殺害兩位兄弟的真相——並非此前暗示的意外身亡,而是親手製造的謀殺慘劇。
而在大結局,當母親顫抖著揭穿真相時,他竟選擇用手術刀般的精準,將她的手指生生截斷,而非懺悔罪行。
更駭人的是,當老婦人以 dementia(老年癡呆癥)為由試圖喚醒親情時,他竟通過顛倒黑白的心理操控,將母親的質疑扭曲成病癥妄想。
這個角色的終極墮落印證了一個永恒的黑暗寓言:權力的迷宮裏,唯有暴君才是永恒的幸存者。
哥谭市这个条件有什么用?看着就是普通贩毒帮派争斗的故事…
三观尽毁的恶心电视剧,也是美剧经典套路了,和无耻之徒一样,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全靠drama
一面近乎疯狂的摧毁这个家,一面拼命的维护供养这个家,是同一个家,跟表面人畜无害实则歇斯底里的自闭小登谜语人不同,企鹅人属实一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畜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颠覆哥谭的野心埋在一腔油嘴滑舌下,爱恨情仇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连母亲也不过是用来投射欲望的容器。
三集看下来,我只能说,我已经把Batman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了这么好的Penguin谁还在乎Black Rat?
企鹅人升职记
剧情很一般,但就还能看,最大槽点是,女主进修了那么久,一点技能没学会啊。。。黑帮也只是小打小闹幼儿园
不是闷片就是神片的!
7.4分。不知道为什么,这里面的科林·法瑞尔,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一个Fucked Up的憨豆先生。对于原作的企鹅人不太熟悉,但是觉得还是蛮可爱的一个角色。科林·法瑞尔正常发挥没什么可说的,另外一位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女演员克里斯丁·米莉奥提,在餐厅里的那段戏确实让我有点害怕,但是审问企鹅人那段就有点儿掉档次了。可能是我太久没有看类型片了,上一次让我觉得光看着就有点毛骨悚然的女演员,还是《Elle》里的伊莎贝拉·于佩尔。虽说卖点之一是承接了《新蝙蝠侠》里,格雷格·弗雷泽的映画风格,但是过多的白天戏还是冲淡了哥谭阴郁的感觉。再配上一位Fucked Up的憨豆先生,让这部剧在我心里的感觉变得有点……复杂。
CF身上一直有种“我觉得他没在认真演但他真的是天生强演员”,不过演鹅略有一丝丝过火,收一点点正好。Sofia我刚在Fargo见过,其实最初在Modern Love见她就很喜欢 - 有更大的舞台施展太好了!鹅妈amazing!最后一集写得好 || Happy Together用得我骨头麻了 || You were born into opportunity so you can afford to think in black and white
这最后两集都被抓到多少回了。下次请别BB,一枪崩了!
针不错啊
天生坏种,顶级变态
兜兜转转又是原生家庭的罪
没看下去
前3集封神,第4集索菲娅的遭遇有很多漏洞,这个爹为什么跟女儿这么过不去?结尾团灭不出意料,很老套,不过意大利黑帮家庭好像也没有别的解决方法,第5集和萨尔结盟也是,编剧在刻画企鹅人上下了功夫,但是却在刻画配角索菲娅和萨尔上用的心思太少,感觉到了很强的工具人属性,所以无法完全反面映衬出企鹅人的聪明才智,第6集更是疲软,索菲亚和萨尔似乎就是给企鹅人铺路的垫脚石,结果是必然的,但是编剧不应该去报着这种想法去写剧本,就算最后反转,索菲娅把企鹅人母亲扣为人质或者直接杀了,或者把小黑杀了或者扣为人质,不正是经典男频桥段,失去重要的人,从而获得巨大的成长buff吗?感觉索菲娅和萨尔联合起来也就和企鹅人五五开,抓不住重点,剧情也推进不起来,不知道老相好存在的意义企鹅人为什么之前没有预料到她的背叛,感觉很不聪明
DC能不能把电影色调调亮啊,我睡了好多次了,太暗了。
我不喜欢罗蝙,我不喜欢美国往事,我不喜欢现代启示录,我也不喜欢这种毫不平视的底层描绘,更不喜欢这种充满了自我陶醉的台词。最主要它是客观的难看。而且所谓的质感好就是多上黄色调,多给高信息街景,特写的时候镜头给点轻微摇晃,可是它连最基本的正反打都拍的很呆啊!在其他地方上强度只会让人觉得更空洞
活成父亲重返阿卡姆,荷包掏空路边无名尸,顶层豪宅中风一行泪;所谓的人民英雄,说多了搞不好自己就信了。临时上位的疯子女当家为何输给了话术大咖?当成选举寓言看也未尝不可。作为黑帮剧还是简单低幼了点,作为漫改剧嘛确实挺极致了。角色塑造优于剧情发展,也许这是大部分观众期待《小丑2》能实现的故事吧
企鹅人是一个武装心腹也没有啊,几个黑帮骑墙跳墙速度也太快了,开了个皮包公司就把哥谭拿下了?250125//
企鹅人能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难题,也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周旋于各个势力之间,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思想蛊惑他人(这点类似索伦攻心为上),最后亲手掐掉自己的弱点,至此枭雄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