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堡奇人》是一部很神奇的剧,它给人一种很奇特的观影体验。
从某种角度来说,它的剧本创作并不是能达到神剧标准的,但它的艺术价值不能仅仅用剧本的精彩程度来衡量。
个人来说,这部剧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战争,社会,历史,和人性。
初追这部剧纯粹是因为亚马逊会员买来一直闲置,但又不想取消,遂下了个亚马逊视频,随便点进了一份首页的推荐,开始观看。
老实说第一季前半季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女主做事毫无逻辑,反派脸谱化,剧情除了一盘莫名其妙的录影带以外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但本着如果要在豆瓣写影评就一定要看完一整季的想法,我还是勉强继续往后追了追。
果然后面的剧情中心转移到了史密斯一家上,立马有了看点。
第一季最后更是跌宕起伏的三集,让我看完大呼过瘾。
当然,在第一季最后整个剧的主题还是没有提炼出来,但是三个角色:城户检察官,田上贸易官和史密斯副总指挥的角色已经刻画的很成型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情发展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还是写着写着剧本在追随原著(反派基本没啥戏份)和放飞自我之间跑偏了,编剧似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点可以挖掘:如果有平行世界,平行世界的我们会怎么看我们世界的发展?
这一点在第二季之中被完全的挖掘了,以田上的穿越为契机,编剧为我们展示了,如果日本人赢了二战,他们会怎么看待我们世界的历史发展。
田上穿越了一季,他的故事线没有什么明确的剧情冲突,但我却看的津津有味。
因为那段故事线给我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那些我已经在初中,高中历史课本中学过的历史和文化的碰撞。
这种观看体验十分特别,是我以前追过的剧都没有给我的。
另一边,史密斯因为儿子要被纳粹德国杀死,一心要保护家庭还要查处抵抗组织的史密斯故事线冲突升级。
不得不说鲁夫斯这个演员演技十分高超,把一个父亲和一个城府极深的纳粹刻画的形象生动。
另一方面,城户检察官的演员也展示出了一个一心忠诚于祖国但也心狠手辣的检察官。
这一季剧情问题太多,展开的特别的让人迷惑,我就不多赘述。
但总体上讲,它更多的描绘了在极权政府下,人民生活的状态,我看的还是津津有味的,十分刺激我的想象。
有网友说美帝人民就是没受过压迫,拍个极权政府都跟闹着玩似的,我反而觉得这样的拍反而更“真实”。
过于夸张地拍反成乌托邦的话,反而会给人一种,哇,这不是已经在各种版本的一九八四里看过了的体验。
第三季是我个人观感最差的一季,剧情展开已经可以用“无厘头”来形容了。
而且很多线的展开对主线影响,纯粹是拖时间(女同线),另一方面,很多人物被莫名其妙地新加进来,展开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故事线,看的人莫名其妙(城户的叛徒副官,胡佛企图陷害史密斯,山上的犹太人避难所)。
美术风格和世界观设定的新奇感基本上消失殆尽,留下只剩冗长无味的剧情。
不知道是不是亚马逊爸爸给的预算太多不知道要拍什么了。
第四季,完结季。
总体来说还算是把该填的剧情填完了,观感也算可以。
对史密斯的内心冲突描写十分细致,基本上第四季算是他的独角戏了吧。
丧子之后再见儿子,史密斯对儿子的爱逐渐变态。
演员的演技真的是看得我十分舒畅,以至于后来想想那么不合理的剧情竟然在看的时候合理,十分的被带入。
和上一季一样,这一季又是引入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新角色,不知道是不是上一季角色死光了没得故事浪费时间了。
尤其是城户的故事线,很让我不满。
他的背景故事,个人的纠结和冲突,对祖国的忠心和对战争的憎恶,这些点都是可以刻画的再深刻一些,展开的再详细一些的,但是剧情上处理的极其生硬,毫无代入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其实特别好奇日本人是否能有一个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罪行,反思一下军国主义的恶果。
我看到了编剧和演员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并不能使我满意。
可能和演城户的儿子的演员演技太差,那几个日本将军演技太差有关,光是城户那个演员一个人努力难以支撑起剧本后面的内涵。
其实最后那段城户一个人被关在毒气室的个人发挥已经非常感人了,但无奈最后剧情还是草草收尾了。
最让我无感的是,这一季为了政治正确加了好多黑人的剧情。
我最开始的新鲜感来源于,在纳粹胜利的世界中,社会形态,思想主义肯定和我们的现在不一样。
我喜欢从那个世界的角度去展开想象,挑战自己固有的价值感,世界观。
但这一季的黑人起义剧情无疑是把我们这个世界的政治正确生硬的加入到了剧本中,让我感到反胃。
作为一部历史架空的电视剧,你已经做到满屏幕纳粹十字了,你就一定要加个黑人的故事线来补充下政治正确?
太尴尬了。
之前看国外剧迷讨论,很多人表示想看史密斯称帝,朱丽安娜穿越后和史密斯互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季都有了,甚至是粉丝想看啥编剧就写啥。
之前在油管上史密斯的演员的访谈,他说他不希望看到最后一季的剧本上有史密斯独揽大权,因为他一开始塑造的角色就是本着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但要为了保护家庭才勉强承担起纳粹内部的权力和地位的一个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后史密斯的建集中营,空袭西部,都是蛮毁人设的(龙妈:你跟我谈毁人设?
)。
但还是因为这个演员演技太好了,我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自然。
在托马斯再被带走时,我能看见演员眼里像噩梦重现一样的惶恐。
在史密斯兴奋和海伦说要把另一个世界的托马斯带回家的时候,我又看见了一个护犊心切的父亲,一种变态的父爱。
当海伦无情的拆穿他已经不配再做一个父亲的时候,我从这个演员的眼里看到了幻灭,看到了一个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逐渐地,慢慢地,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恶魔的男人的绝望。
如果这一季能更多的刻画一下城户和史密斯战后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位置的,性格发生了怎么转变,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心狠手辣的恶魔的,那这一季就可以说是圆满了。
个人观感是最初编剧创造这俩角色,只是想创造俩脸谱化的反派。
却没想到这俩反派人气越来越高,反而主角朱丽安娜被中外网友一致认为是立牌坊的臭*子。
想顺势浓墨重彩地写这俩反派,却发现越往后写和之前冲突越大,没办法只好草草收尾。
最后我想用《黑暗骑士》中的一句话结尾,送给帝国元帅约翰史密斯:You either die a hero,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
《高堡奇人》是一部好剧。
它来自于一部好的同名小说。
(本文来自我的微信公众号:与自己同行)很多人嫌弃美剧总是在讲一个人拯救世界的故事。
但是我想如是一部好的片子,这一点是最可以被忽略的。
因为足够的宽度和深度的故事本身,是丰富而吸引人的。
那个人代表的只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
代表的是和她一样的人。
1。
劫难的锻造。
摧毁与重生。
这里边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女主朱丽安娜经历了车祸,幸存下来,但是浑身重伤骨盆碎裂,无法生育,在身体的层面上是不完美的。
但或许劫难本身令她拥有了更坚韧和强大的自我。
不完美的自己,也是好的。
某种意义上可能更好。
经历可能会改变人,让一个人到达灵魂和心灵的的更深处。
这一点后面剧情的弗兰克,在经历差点死掉历经痛苦,成为一位残疾人。
他深刻反思,灵魂得到升华,后面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作品——表达他内心强烈感受的画作,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标志。
经历了这一切,他终于走上了自我实现的路。
他的心灵得到了自由的滋养。
女主和帝国的“完美要求”,形成强烈对比。
以她这种身体,是属于“不合格的产品”。
是要被淘汰处理的。
有基因缺陷的少年托马斯,开始有症状,最后可能会导致他终身残疾。
他内在有一个受到非常正统的帝国家庭教育而产生的“自我要求完美”的机器。
让他选择慷慨赴死——我不够好,所以我得去死。
这一点除了学校和环境带给他的最主要还是父亲带给他的。
换句话说,他的内在有一个要求完美的父亲。
被视为一种英雄行为,被奉为帝国青少年的榜样。
一个孩子就是这样“为国牺牲”的。
虽然被戴上很高的帽子,但是托马斯的妈妈海伦内心的痛苦悲伤,成为愤怒和恨积压成抑郁。
当最糟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时候,自己的世界被摧毁,重要的人死去,切肤之痛,才会真的去思考——这一切为何如此?
这是对的吗?
我和家人应该被如此对待吗?
我还能这样活着吗?
我想要怎样?
我需要什么?
我能做点什么?
2.弗林克——代表所有被压迫,逆来顺受的忍者。
普通底层人。
女主的男友。
很有艺术的天赋。
可惜帝国需要的是一颗听话服从的螺丝钉,不是一个艺术家。
不被允许发挥所长。
他只能掐灭心中感觉的火焰,用理性按住自己低头做一名养家糊口的工人。
基本上,不要惹事,平安活下去,生存。
是他的信条。
摁着自己,低头做人。
可因为是犹太人,劣等人种,命如草芥,任人宰割。
面对亲人逝去,他在悲痛中升起了愤怒复仇的火焰。
意味随时可能会没命。
但是他已不再惜命。
家人的死,让他被迫反抗。
3.两个世界的两个约翰.史密斯。
史密斯一家是最大亮点。
纳粹的副指挥官约翰史密斯,极其聪明有手段,也是心狠手辣,追逐权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为了他自己也好,为了自己的孩子,他都可以让挡他路的人死。
在被他谋杀的医生的追悼会上,他讲出了当时的真心话:家人高于一切。
可是当他站在权力的高台,面对万人敬礼的时候。
他彻底的迷失了。
不,他彻底的臣服于权力,成为权力的奴隶。
或者“集体”这台机器,已经主宰了他的内部世界。
统治者制造了一台集体的机器,反过来它又推着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成为它的一个细小的部件。
身不由己的往前走。
或许对于约翰来说,他很清楚所有这一切。
他内心是一个自私的人,可以用全力为自己做一些事情。
但是终究,他还是一个帝国机器的,当然也就是统治者的斯德哥尔摩症患者。
虽然他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但是他停不下来。
他中毒太深了。
他已经把自己当做了这个机器的一部分了。
失去儿子,让他开始了良心不安的部分。
在某些时刻里,他内心的某个部分会告诉他,他的双手染满了鲜血。
他和他的帝国是泯灭人性的。
他有不安,尽管他极力的压抑。
但是他做出了选择,而且这是一条不归路。
观众总是抱着理想的愿望。
期待这样的人觉醒,但他中毒太深太久,自我被权势绑架,一边活在对上面的恐惧和绝对服从里。
一边控制和碾压别人。
他本身是这台残酷的机器的最好代表。
对上面是恐惧顺从,对下面控制和利用。
这就是事实。
他也在他的强迫性的内在动力里面,被挟持住,无力挣脱——虽然他知道家人是最重要的,但他还是屈服于权势,集体意志。
他无能保护家人。
儿子的死有给他带来打击。
(在被他谋杀的医生的葬礼上的这番内心话之后,他渐渐的失去了他的家人,也失去了他的自我。
他只是被机器主导的傀儡,越来越空。
越来越不安。
)把自卑弱小的自己藏在冰冷的头脑理性和对权力的追逐后面。
集体意志其实就是上面那几个人的想法。
当权者代表了正确,当权者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意志。
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开始。
如果说希特勒是个精神病人,那么,一个精神病的国度摧残的是无数的人。
一个自恋控制狂魔,其实也是一个严重的施虐者。
他的内在有追求完美的机器。
当他成为一个当权者,权力无限大时,他可以把自己塑造成所有人的神。
坐在这样的位置上,拥有这样的权力,可以在所有的人心中造一台追求完美的机器。
这台杀戮的冰冷的激情,可以灭绝所有的人性。
可以摧毁一切。
可以让亲人之间反目成仇,互相揭发。
尤其是纯真的孩子。
为了逃开内在虚弱的不够好的自己,把它投射在外面,就是要除掉那些不够好的人,大清除。
不断的清除。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完美。
内部的分裂越加严重。
外部分裂也就更严重。
严重的追求完美催生了迫害,悲惨的世界——悲惨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
导致严重的冲突。
这股强迫性的动力,带来了毁灭世界的力量——对内部世界对外部世界都如此。
(图:帝国部长的理想世界计划之一,计划中地中海的大坝,将带来改变人类的能源宏伟理念。
事实上它可能会给地球带来生态的大灾难。
这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落差。
一个完美的假象,代价是后面的人要去承担的。
当事人可以用权力活在自我感觉很厉害的幻觉中。
)特别欣赏作者的一点是他懂人性和心理。
另一个世界里的约翰,选择了不同的路。
因为恐惧被权力主宰裹挟迷失自我,选择了一条平凡的路,当了一个普通人,一名保险推销员。
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个银行家,但后来是患了抑郁症。
在战争中他遇到一些事情,他害怕那种东西促使他做了一些选择。
虽然看似普通但是拥有平淡幸福的家庭生活。
而这个世界的约翰,是纳粹帝国大元帅,跟随了他的父亲走上追名逐利的路。
掌握权力却如履薄冰。
婚姻破裂,夫妻反目。
他的孩子们,被洗脑的小孩,会做自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揭发家人亲人,揭发老师。
主动赴死。
为了“绝对正确”。
追求完美的傀儡。
控制施虐的冰冷机器,代表了无比正确的真理,催生了一代受虐者,受虐者又反过来成为施虐者。
作者懂得人类所承受的苦难,作者如同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一样,写出了这部作品。
4.被抛弃的小孩最终成为父亲的继承者——一个完美的工具。
乔.布莱克,这个年轻人一直在副指挥官约翰的手下干活。
聪明能干,头脑灵活。
他成长过程挺悲惨的,从小就没有父亲,妈妈说父亲抛弃了他们,妈妈在贫困中死去。
而他一直与妈妈相依为命,后面自力更生。
为了见父亲一面,他还得花老大的劲。
要付出很多。
甚至冒生命危险。
有可能他是在为了自己谋求,因为他本来是在工地干活的工人。
一个人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是一件特别郁闷悲伤的事情。
而他的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帝国部长。
更有甚者,是因为想要改变现状,改变世界,推翻希特勒让世界变得更完美的人。
他很挣扎,内心自尊的感受的部分让他一直在表达,他不需要这种抛弃他,一直不顾他和母亲死活的父亲。
其实抛弃是一种很严重的虐待。
但是他的行为在不断的靠近他,努力的靠近。
他内心深处可能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样——越是越被伤害被抛弃就越是渴望得到那个人的认可。
二十多年的漠不关心不管不顾,最终还是孩子自己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这受虐倾向也是够严重的。
这股强大的吸引力每个人都有,越受伤越抛弃越渴求被爱。
最终父亲去世了之后,这个从小被抛弃的小孩,这个被“再教育过”严重摧残后的年轻人,最终深切地认同了父亲的理念。
完美延续了父亲的意志。
所以我们国人一直崇尚的之下出孝子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很严重的虐待和伤害一个孩子,长期如此。
他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乔.布莱克那样的人——一位斯德哥尔摩症患者的完美青年。
绝对的孝顺。
虐待别人,孝顺父母。
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永远依附于父母的意志。
权威的意志。
成为一个完美的工具。
还有更多可能是患上严重的精神或心理疾病。
这部剧作为一个架空同时带有科幻平行宇宙题材的世界其实在前几集有8-8.5的水平,并没有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反抗军把统治者推翻的这种简单剧情,每一集你都会疑问到底Reich到底该不该存在,反抗军到底应不应该反抗日本占领区美国人是牲口,反抗军杀了日本士兵,日本官方会在街上随便抓几个人去杀了(导演可能为了给日本一点积极面,日占区是有色人种缺陷人可以生活的),而德国占领区,美国人甚至是总指挥(Reich的法律就是现实中第三帝国的法律)已经很贴近事实了但是该剧故事性太差,意思就是有很多废话和废角色(女主的镜头我全是快进)如果这部剧能抓住三个主要的对立势力人物(日本的总检察,德国副总指挥,平民里的frank)不要女主,不要joe,就以他们三个的视角去推动故事的话,那会精彩很多
黑人反叛军……真不是我不待见黑人整个过程这个brc没说出一句有见解的话还是满篇freedom和fight ,还搞上恐怖袭击了历史上的黑人搞运动详见黑豹,直接剿灭日本人的狡诈和阴险凶狠在有些地方体现不错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嘈点就是反抗军那几个人那几条枪,没爆发大革命就夺权成功了。
还有史密斯这最后都夺权了还搞大清洗,这完全违背星条旗了。
女主这版本存在感低到离谱还有这妻子女儿背叛丈夫爹大义灭亲他再坏再无耻那也是保护你这个家的丈夫希望等她们在被普通民众唾沫星子淹的时候想一想被她们害死的丈夫
高堡奇人在国内应该不是什么热门剧。
支撑我看完四季的,一是宏大的世界观,二是一些演员的演技(城户检察官,史密斯等)。
第四季本来以为会有什么从平行世界带领军队过来的情节,但显然并没有这样的预算。
事实上,第四部的剧情不仅没有让人眼前一亮,更让我觉得它对不起如此宏大的世界观。
没有帝国间的全面冲突,没有第二季那般的权力博弈,反而是一小股反抗军主宰世界。。。
行吧你赢了。
这个剧很多情节都不能深究。
暗杀极为简单,不论你是日本太子,帝国领袖还是军队高层,机密大臣,想杀就杀,发完便当就走人。
一撮反抗军把日本人推回太平洋。
很多地方显示出的政治斗争能力宛如未成年。
最后的停火和从平行世界走出来的人都很迷。
更不消说广受诟病的女主角了。
史密斯和城户是两个极其有人格魅力的角色,还曾幻想过他们回到平行世界正常生活,然而他们实在是作恶太多,必然不得善终。
可以说是他俩撑起了这部剧。
失望归失望,总算是看完了四季。
可能以后少有如此世界观的剧了。
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看一眼得到的信息大过声音,词语以及其他任何媒介,直觉就是比意识更快更直接。
这个小说名字叫高堡奇人。
没看过原著,直接看的本剧。
这里的高堡奇人是一个电影放映员,因为经常接触胶片,无意中发现了那些穿越过来的人带来的影片,他可以判断某些信息,因此抵抗组织都自动的汇聚在他周围。
剧中历史的转折点是罗斯福的被刺杀,刺杀之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没造出核武器,失去了战争。
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个世界的希特勒比高堡奇人更早的注意到这些影片的存在,他看到了几乎在所有的平行世界中纳粹都输了,输的原因,无外乎经济问题和武器问题,所以希特勒首先派人干掉了罗斯福,然后优先发展了核武器。
这才有了先发制人,华盛顿挨了一颗核弹结束了战争。
副总指挥史密斯才有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副总指挥是在核弹解决美国之后加入纳粹的,可想而知他的利用价值就在于揭发逮捕旧军官,瓦解霉菌地下抵抗组织,同时,高堡奇人的出现,让希特勒可以更集中性的获得那些录影带。
高堡奇人在美国,因此史密斯副总指挥才奇迹般地获得了晋升,他升的太快,以至于被柏林的元勋派们嫉妒,海德里希要专程跑到北美来最后试探史密斯到底属于哪一派。
我觉得,希特勒其实根据那些录像带已经预测到了这次刺杀,所以才毫无惊喜的瓦解了刺客的意志,可惜他不会也不可能穿越,其他的世界不适合他生存,他也不能抗拒死亡。
希姆莱说的对,要遇到正确的人。
他遇到了希特勒,从一个养鸡场主变成帝国二号人物。
史密斯也是因为高堡奇人,而改变了自己的进程。
人总是需要比其他人多的信息,才能突出重围。
否则就是垃圾一坨。
是这样的
前三季黑人都没什么存在感的,我还以为和犹太人那样被鬼子和纳粹搞了个种族大清洗呢。
第四季凭空冒出一个黑人反抗军?
要搞政治正确也不能这么不要逻辑啊。
至少在前面铺垫一下也好啊。
被黑人装了几个简易炸弹就把鬼子都吓跑了?
编剧有点历史常识吧,1亿玉碎你怕是没听过。
而且剧中前三季塑造的鬼子是什么形象?
都是不怕死的。
太子被刺之后,因为破不了案,一个接着一个要自杀,那可是满满的荣誉感。
和前两季对比,这第四季拍得什么鬼啊
若是我们二战失败了,纳粹和鬼子瓜分了世界,会是怎样的光景?
《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便是这样一个历史的如果。
在这样一个法西斯统治的世界中,有一位住在高高的堡垒上的奇人,传闻他写下了一本幻想小说。
而在这个小说中,却是日本德国失败了,我们同盟国取得了胜利。
趁着五一看完了美剧版的高堡奇人。
先说结论,打分6/10。
改编自同名历史小说,听说改动幅度很大,而且原著比电视剧更难啃。
有亮点的历史同人,但仍然充斥着美国式的小气和资产阶级的傲慢。
只能说美国真的不懂何为革命,何为斗争。
不推荐一般人花费时间观看。
## 高堡奇人高堡奇人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两个互为if线的世界观设定。
法西斯胜利的世界里,奇人写下的小说其实就是我们这边现实的世界。
而在我们现实世界中,奇人或者说作者写下的又是对面的世界。
两个世界相互都只存在于幻想之中,唯一的纽带便是这个住在高高的堡垒上的奇人。
但是整部剧四十集看下来,唯一有意思的却还只是这个世界观。
甚至这个世界观都被庸俗化了。
变成了量子力学和平行世界,还可以相互穿越诶到后面德国还想派军队穿越过来占领我们这边,我是真的看无语了。
我所想象的高堡奇人,应该是一个极度孤僻,满脑子幻想的狂人。
他深居于高堡之上,没人见过他,世上却都是他的小说流传。
到了剧里,却变成了一个随便逗人玩的老顽童。
他向游击队悬赏那些从我们现实世界带过去的电影录像带,报酬是日德鬼子的情报。
这样游击队就可以根据这些情报去反击鬼子。
但是这些情报都是他从看过的电影中推理出来的,我也不懂他是怎么能靠其他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来推理他自己的世界的情报。
反正一般美剧遇到这种深度的问题就不会再往下细究,经不起推敲的。
前两季还有点神秘感,最后他为了和老婆见面还假装给纳粹做起了宣传电影。
现在的美国人就只会玩这种家庭情感了吗,搞得人人都像速度与激情里的大光头,太掉价了。
在我的想象里,这种孤僻的人首先就不可能有任何朋友或者伴侣。
最不济编剧把高堡奇人写成一个象征符号都行,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
这样搞实在是太俗了。
这样的美式俗气在所有角色身上都有体现。
所有的角色都有割舍不开的家庭,为了家人放弃信仰,为了家人铤而走险,为了家人不择手段。
美国人除了家人就没别的驱动力了是吧?
哦,好像还真没了。
## 约翰史密斯全剧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德国党卫军副总指挥,约翰史密斯。
但他却是正儿八经的正米字旗人,没有雅利安人血统。
同盟军快要失败时,为了老婆和孩子投降了德军,谋得了一个高位。
但是身居高位的他却有一个天生基因缺陷的儿子,按照纳粹的法律这样的“残疾人”是要被直接消灭的。
儿子本来一直被父母蒙在鼓里,得知自己身体的真相后,为了不让家族蒙羞,毅然选择自己主动火化。
讽刺的是,儿子死后被德帝国渲染成了英雄,拍了他的电影和纪录片,所有的孩子都崇敬他的“勇敢”。
但约翰和孩子的母亲只能被这种扭曲的世界所裹挟,一边忍受着丧子之痛,一边承接着纳粹的捧杀。
即使之后已经做到帝国元帅,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他依旧对这样的残酷法律毫无办法。
而后约翰得知在我们的世界里,儿子还活得好好的。
便没忍住穿越过来我们这边来见他儿子。
但短暂的相见后就得知儿子受国家的号召,想去应征美国对越南的战争。
无奈之下,约翰又一次看着儿子的后背,离自己渐渐远去。
截至到这里,我认为是全剧对纳粹和战争最好的批判。
纵使约翰能够穿越世界重新见到死亡的人,但是让他儿子死亡的原因却永远也无法改变。
一次是因为纳粹的洗脑,一次是因为爱国精神的感召。
原因不同,却都让儿子**自以为勇敢地**自己选择了走向毁灭的道路。
无论约翰做什么,在哪一条世界线里,等待他的都只有爱子的离去。
战争,战争从未改变。
从约翰这个角色其实可以看出,编剧不是不懂。
他把对强权控制意志的批判埋藏得很深,其中穿杂了对纳粹和越战的批判。
只有把这两个批判结合起来,找到儿子两次离去的共性,才能看到他真正在批判什么。
这也是我说的亮点所在。
## 城户武我说编剧有点想法,但还是屁股有问题。
从日本帝国总检察官城户武这个角色就可以看出。
剧中美国被日德两国瓜分,城户的地位和约翰差不多,都是秘密警察头子。
平时的工作就是抓特务,搞暗杀。
城户这个角色也塑造的很丰满,为人冷酷,不求私欲,还会有放跑敌人这种偶尔的“温柔”。
到这里发现问题没有,这两个着力塑造的角色,都是黑中带点白的类型。
可以看出编剧就是用这套屡试不爽的方法,来传达魅力。
我承认这样是很有魅力,看到后期我都不看其他人的戏份,只看他们俩的。
但问题是,这两个人可是秘密警察头子,手上沾了多少人的鲜血。
还给他黑加白?
所以我都是一直捏着鼻子在看。
编剧告诉我这种杀人魔鬼也有善良的一面,那祝福编剧家人被杀的时候也能想起他的善良哦。
和这种塑造魅力反派相反,剧里对本来应该是正派人物的塑造可就别有用心了。
这里面的抵抗组织活脱脱像个恐怖组织,无组织无纪律。
平时做的抵抗方式就是搞暗杀搞炸弹。
领导人甚至说出了不用管法西斯报复平民这种惊天言论。
我说怪不得法西斯会获胜了,我方都是这样的虫豸怎么可能打得赢二战?
比起法西斯的暴行,这些抵抗组织甚至做得更出格更激进,这合理吗?
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哪里了?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去哪里了?
所以我说屁股歪,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资产阶级傲慢甚至都不加掩饰。
## 贸易大臣贸易大臣本名田上信介,但我觉得叫他大臣肯定更好。
他是日帝国中的主和派,反对和德帝国开战。
甚至为了战力平衡将德国的核技术偷了过来。
注意,大臣主和并不是因为他是爱好和平的人,只是觉得日本打不过德国。
但是大臣为和平所作出的努力都是真的。
一直到第二季结局,大臣从我们的世界带走了一卷电影录像带。
这卷录像带让德国误以为日本已经研发出了比他们强大得多的核武器,故放弃了开战。
从结果上来讲,大臣的努力确实避免了战争。
然后就死了,可能觉得这人一直在用易经八卦算命,太神棍了不好写。
大臣也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看的时候也不会跳过。
因为他代表了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主张和平的势力。
你敢想象一个日本帝国的贸易大臣竟然是整个世界最主张和平的人吗,真的讽刺。
## 其他其他角色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女主和前后期的男主真的都是依托答辩。
女主完全不会听人说话,硬是要自己霸蛮,折磨别人也折磨观众。
前期的男主我是完全不理解他存在的意义,就为了和女主出个轨谈恋爱吗。
后期新的男主更是查无此人,因为和女主的剧情全跳过了。
要我说真男主还得是约翰。
至于元首更是出场少得可怜,哪怕多写点元首的戏份都比现在有意思。
豪斯曼至少还是个工程师疯批,希姆莱继位真的只会对元首进行拙劣的模仿。
你说天皇啊,天皇在读战败诏书呢。
真的就只在最后读撤军诏书的时候出场了一下,合着美国人就记得这个名场面是吧。
看着依然比较舒服,可惜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展开讲讲,很多地方也是可以缩减的,感觉剧情发展方向有点歪,或者说视角太低。
我觉得是过于关注城户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了,黑人反抗军在剧情展现出的力量来看跟一个帮派差不多,居然也花了那么多笔墨,还接管了日军遗留下的土地,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毕竟我也不是专业人士。
还有田上,居然一开始就死了,佛了,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再深挖啊。
从第三季的结尾来看第四季应当是有很多大场面或者是政治层面的博弈,可惜都没看到。
最后一集简直可以说是烂尾,仿佛是拍到最后才发现剧组没钱了还是赶紧套个感人的结尾进去吧……
从第一季追到现在 说实话我看到第九集结束的时候 都感觉这是我这几年看过最精彩的美剧了!
不管是精致的各类场景和服饰 武器等细节 可以说是十分精美!
让人真的感觉就是一个平行世界 毫无违和感 还有九集以前的情节设置 紧张刺激 高潮迭起!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灯塔 主导全人类抗击法西斯的大旗 还开发了54 56式武器,支持领导黑色共产主义-真是666哈哈哈。
剧情反转也是大呼过瘾 尤其第九集里的戈兹曼 史密斯清洗纳粹管理层 我的天!
看到这里简直精彩纷呈 都不忍心看大结局。
可是!
着大结局什么鬼!
史密斯死的不明不白?
日本总督就这样成了黑社会?
帝国最精锐的穿越实验室就这被游击队攻克?
太多槽点了 最后美帝国和黑人怎么相处?
还是继续分裂 还有后面穿越回来的人到底是谁?
是另外几个平行世界的难民吗?
总之 虎头蛇尾 有点遗憾!
First scene I already cried when the driver comes out. Second scene killed my favourite character. Violence produces more violence. E5’s cafe scene in the parallel world. Good season overall, but like many have said, the ending truly is disappointing. Feel rushed and too many questions unanswered.
脑洞大开变成脑瘫,杀死一人就改变世界咯?传送门说开就开咯?
结果真的搞不懂,剧本不好, 就那么结束了, 真的TM最后一集真的是, 就是那些连人数都不够的组织,就就...,这个TM什么剧本啊,
一口氣看完四季,劇情跌宕,男主角一個個的死。最有趣的是對威拳種種反人類做法的神預言。法西斯家庭指導員甚至可以指導元帥的家庭生活。孩子們對教師上課內容的jb ,然後⋯⋯就自己看吧!
草率的结局……
编剧要有多么失智才能编出如此儿戏的剧情 靠几个散兵游击队就把和纳粹分庭抗礼的日本人吓得屁滚尿流卷铺盖跑路 这让八年抗战的国家的人民情何以堪啊
古董商的故事线体现了平民在乱世的挣扎,城户总督察故事线体现的一个理性的坚守底线的努力。。女主角是为了故事而设定的超人存在,帝国元帅则是一个野心家的征途。 黑人反抗军的故事线激励人心,但是更像是政治正确。但是最后的结果虎头蛇尾,但是正义最终获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电视剧里面对二战的恶行其实有了很全面的描述:例如关东军在满洲国的恶行通过城户的儿子的表现,例如纳粹的集中营通过元帅的计划体现,例如毒气室甚至都设在了日军督察部,还有所谓的雅里安的优越性的宣传等等。。很真实。。。多重世界宇宙的故事其实给这个系列电视剧做了正名,它让他不像是一个幻想剧集,而是另外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情。
看女主都看吐了。政治正确再发展下去,耶稣都要变成黑人了
分数:70不温不火的看完了,看来还有续……但简介说,最后一季了。好吧,结束吧。
为了完结强行降智,两星是给大元帅和检察官的演员,
对大国博弈冷战政治有了男频小说般的粗浅理解,但还是好喜欢这个设定和演绎它的勇气,也对一天一变的政体非常共情Im living in it,对了两大反派的离场都那么优雅有范,写好反派是这个剧赢最大的地方
神剧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只能扼腕叹息。重要角色贸易大臣开篇即成弃子,仿佛暗示了结局质量。对史密斯的角色处理不可理喻,他本是爱国者,一次次被触动,是距离觉醒最近的人,结果成功让美国独立了反而去搞原教旨纳粹主义?他为了保护儿子不惜违背纳粹法则,眼睁睁看着孩子因制度而死,却在最后试图把另一个世界快乐健康的儿子拉入危机四伏的黑暗世界?这完全违背了他作为父亲的性格特征。前三季朱丽安娜、弗兰克、田上都以不同方式觉醒了(虽然第三季起叙述已经头重脚轻),后面本该让史密斯完成临门一脚大放异彩,结局却辜负了角色之前积累的复杂性。三四季共同问题是主题没能聚焦,叙事低效,破碎拖沓,真希望平行世界有个更好的版本。
我快气死了!就这就这!你好歹再加一季讲那边的人和这边的人合作搞约翰啊!他死得太憋屈了吧!明明是最有魅力的角色!花了这么多时间铺垫他的上位历程,就给我看个这!但是不管怎样幼稚,怎样扯淡,我还是坚持看完了,而且看完之后有很大的空虚感…真是不好评说
最后两集强行喂屎,什么狗屁结局啊,枉费老子追了那么多年。城户还有John还可以更深刻的刻画,结果就这么个破结局。狗屁女主浪费那么多的剧情干嘛?完全就是瞎凑数。最后穿越就几把来了一群游客?编剧的脑子都喂狗了吗!
场景、服设依旧吹爆,柏林国会和作战会议厅可以说会成为架空历史剧的里程碑了!所谓政治斗争,用大白话说就是谁看谁都不顺眼。即使胜利、巩固了,还是会有人动摇,这也属于四季过来一直在渲染的部分。希姆莱从鸡农到“吸氧羊”(笑),元帅上位直逼《钢铁苍穹》
纳粹小鲜肉和贸易大臣不见了,突然冒出政治正确的BCR线索,女主神棍化,最后一幕是世界大同???多加一星给细节设定和政治想象。
一二季五星,三季2星,四季3星
被结局气得哭笑不得,编剧真的很努力了,把PKD原作挖成个巨坑,结局也很PKD(烂尾)风格
全剧最有意思的就是预告了。到底是多无聊我才会坚持看到了结局,然后被结局疯狂喂💩…… 原著开了1/3发现也很无聊哈哈哈。真的是被打败了。
看到第五集刘预感会烂尾果不其然。女主是减分项,满口自由正义,为了所谓的理想,男友布雷克都成了牺牲品。田中开局挂真可惜,城户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却是一个充满父爱的父亲。副总指挥为了家人用尽手段,却被最爱的人害死…除了女主,都是演技派!女主减四星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