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喜羊羊灰太郎版关羽曹操,才知道赤壁有多好。。
天雷滚滚无极限!
大生产、解放军进城的梗都出来了。。
还有鬼片feel。
一开始字幕出来的《金刚经》的“一切为有法”实在笑死人。
且不说那会儿道士比和尚吃香,再不说鸠摩罗什当时还没出生,把《金刚经》译成中文,至少把句子写对吧。
后面又看到不知道那个阵营的军士,裸了上身,在打——军体拳。。
军体拳真是历史悠久。
甄子丹估计就没给他们设计武打动作了吧。
很多时候都觉得是一群解放军穿着古代铠甲在说话。
刘备进城拍得也完全是解放军进城,老百姓欢迎的梗。
然后就是各种模仿日本——拍唐之前的历史,你模仿日本模仿个什么劲儿啊。
要不然你捏造出一本漫画来,说我这个是改编自漫画,那我也认了。
汉献帝和曹操一起搞大生产运动那段,好延安啊。。
然后甄子丹从头到尾都面瘫,蜡像feel看到一半,聂远出来的时候,旁边的大叔忍无可忍地走了。
我也想走。。。
这他妈是神马剧情啊?
闯关游戏啊?
《真·三国无双》啊?!
关羽傲骄别扭肌肉受兼有自虐倾向啊,曹操流氓腹黑攻啊,张辽忠犬一只啊!
现在国产片简直无腐不成片了啊!
这电影再一次告诉我们女人都是浮云啊!
不但不爱你利用你最后还捅你一刀啊!!
作为一个腐女俺都看不下去了啊!!!
安志杰好帅啊,邵兵好帅啊,姜文好帅啊,连他奶奶的王学兵都很帅啊!
真是腐到家只能看帅哥帅大叔看奸情了啊!!
编剧自己没那么想非要把人物往高大全的方向靠,结果把自己绕进去了吧?
我呸!
事情是这样的:曹操爱慕关羽已久,终于收入麾下,大喜!
但碍于搞不清关羽到底是弯是直?
于是,老奸巨猾的曹操趁关羽醉酒后安排绮兰去勾引,发现关羽不为女色所动,认定关羽和刘备果然搞基,心中喜忧参半。
于是乎,曹操开始大肆挑拨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当关羽面说“我就是喜欢你”、“刘备是蠢蛋”、“刘备已经过时了,我才是新鲜货色”……之类云云,没想到非但没插入,还差点让关羽給捅了~~硬上不行,曹操只得来软的,一会做饭,一会嘘寒问暖,总之各种小感动不断。
关羽最终还是执意要去找刘备,曹操爱关羽不忍杀,于是挥泪放行…没想到关羽一路遭追杀。
曹操得知后大怒!
狂奔去营救。
危急关头,献帝惊现——关羽!
你敢跟皇上抢丞相???
丞相!
敢跟皇上抢关羽???
皇上!
你敢跟关羽抢丞相???
…………于是,真相大白鸟!
四个男人的爱恨情仇…对了,还有一个张辽特么也有基情。
《叶问2》上映的时候,网上流行一个说法,说甄子丹负责叶问,某位青年演员负责2。
看过片子以后感觉差不多如此。
这次《关云长》让我再次想起了这句话。
这一次,甄子丹负责打,姜文负责演。
有此二人,除去“打”和“演”以外的所谓感情戏问题、历史问题、三国题材的突破问题都不重要了。
对影评人来说这是坏事,但对观众来说这是好事。
对观众群来说,五关是哪五关,六将都是谁,这太不重要了。
可能还不如曹操对关羽非比寻常的感情有意思。
人们对关羽的印象,比具体斩了谁更深的,就是“能打”这两个字。
关羽是“武圣”、“军神”,这职称听起来比赵云的“常胜将军”要威武得多,虽然实质上不如人家的实惠。
这么一来,关羽不但得能打,还得打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至于为什么打、胜败如何,先放在一边。
对于这一点,甄子丹是个最好的保证。
甄子丹擅长将多种格斗技融入到打戏之中,使打斗场面丰富新颖,痛快淋漓。
他的打戏,脱离了中国古装动作戏的军体拳、杂技、音效库三个阶段,真正以“打”为核心,即便是在演绎关羽这样一个忠义当头的角色时,也能在每一招表现出你不弄死我我就弄死你的决心,和我弄不死你就得被你弄死的觉悟。
第一场武戏,关羽演出了“温酒斩华雄”的加强版“热饭斩颜良”,马快刀急,只一刀痛快见分晓,落地还打出一个KOEI风格的冲击波,十分合年轻观众的胃口。
东岭太守孔秀,心气胆手脚眼,一杆大枪几轮巷战打得十分过瘾。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漂亮的镜头运用。
对于绝大多数的电影院人群,比起高技术含量的《老男孩》的巷战长镜头,人们更爱看这个。
与王植那一场,是甄子丹武行价值的充分证明。
他能凭一己之力救活任何一个角色,即便是嗓音奇怪、喜欢拗造型、角色设定也莫名其妙的王学兵。
在这一段里,场面空旷开阔,我们能看到多次爽快的俯拍;在这些镜头里,关王刀的运用能得到最好的表现,我相信这也是导演最舍不得滥用的镜头。
除了耍大刀,关老爷在本片中还玩了枪战和二刀流,可惜表现一般。
此外则是毫无新意的客栈戏和看似有创意的关门打戏,这两段浪费了甄子丹的武行才华。
与其拍这个,还不如让他在劈颜良的时候多飞一会儿,一边飞一边讲剩下的故事,都讲完了再落地。
但又一想,颜良不配,庞德的话还行。
平心而论,甄子丹这一版关羽,是距离我心目中的关羽最远的。
黑里不透红的面庞、本应由曹操出演的割须、与庄文强站在一起时尴尬的身高——最重要的是没有了关羽永远顶着的绿帽子(片尾倒也出现了)。
有人管这个叫突破,我觉得这没必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个关羽的形象并不好,但这个片子有很多好的地方,没必要把不好的说成好的。
这些不好的地方,恰恰从反面证明了这点:有甄子丹,打戏有保证。
这里有个矛盾:我们又爱看打戏,又不希望一部动作片全是打戏,因此就有了永远多余的女一号和永远差点什么的剧情。
但这有什么呢,在寻找武戏与剧情的黄金分割点上,只要你有了甄子丹,无需下太多的功夫,因为你的任务有两个:娱乐大众和赚钱。
高台教化和艺术创造则不在其列。
有记者问庄文强:“你知道姜文为什么要接你的这部电影吗?
”庄文强当时就笑了:“当我得知他要来演这个片子以后,我也非常想知道这个答案,后来见到姜文我问他,他说这个剧本里有几场戏他特别喜欢,觉得有这几场戏,就够他演关云长了。
” 姜文所说的到底是那几场戏,导演没说,但看过电影之后,你会发现这一定是一部姜文愿意去拍的电影。
第一,片中充满浓郁的雄性气息,男人、烈马、沙场、有酒有肉有女人,粗粝中带着豪迈;第二,片子虽然粗犷粗粝,但并不粗糙,这是一部带着智慧的电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很有智慧,这些高智商的人物凑到一起,唇枪舌战中,交织昭示了一个庞杂的乱世枭雄年代。
对于《关云长》里所展示的智慧,有的影迷觉得是小儿科,有的影迷觉得来来回回很墨迹,但无论是否喜欢这部电影,大家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一部“颠覆”的电影。
但这“颠覆”里到底隐藏掩盖着什么呢?
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去想,因为影片的放映过程里大多时候充满的是腐女以及充满腐女情怀的男人们的笑声,姜文时不时故意搞笑的表演更是似乎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实力派谐星。
其实《关云长》里所说的“颠覆”,如果再仔细一点去想,可以换个词来代替:拧着。
影片重头到尾都拧着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台词,关云长说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答:“事实上明明是‘携曹操以令天子’……信这话的不是坏人就是蠢蛋。
”千年来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也给拿来戏谑了:“这孩子让他让个梨还行,让酒他就不干了。
” 但让整个影片拧着的核心当然不是这些文字游戏,而是关云长和曹操在整个交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个人世界观,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对中国传统观念进行了180度的扭转,而最后拧出的这个和我们传统印象里截然不同的世界,也许是事情的本来面目——关云长最开始认为“皇命难违”,可是当他看到一个又一个杀手以“皇命难为”为借口以死来他取性命的时候,他最后意识到“皇命难违”只是个用来骗人的幌子,你“皇命难违”,我便“替天行道”;其次,关云长一直试图用杀人来换取和平,曹操之所以器重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但曹操心里明白,这个世界上以为把皇上干掉就天下太平的,全都是蠢货,因为“杀了他,所有人都有作乱的借口”。
最终在关键时刻,曹操迫不得已对关云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人不能治国,法纪才能治国。
”关云长问你能保证这事你可以做到吗?
曹操答得也很干脆:不能。
“皇命难违”是狗屁,为皇命去送死是SB,认为把皇上干掉就天下太平的更是白痴。
“人不能治国,法纪才能治国。
”但你能保证这事你做可以到吗?
凭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不能。
也许,这是《关云长》的初衷。
有人说姜文把曹操演成了张牧之,但我觉得不是,张牧之对自己的每次策略都胸有成竹,而片中的曹操一直明白什么是自己能掌控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对于杀人、英雄、和平、仇恨、道义这五者之间所存在的谜团,他心中无解,这盘棋他比常人能看得更远,但他从来没有制胜的把握。
也正是因此,《关云长》里的曹操不是英雄,而是枭雄,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政客。
而甄子丹扮演的关云长,在片中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极度向往和平,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所以在政客的煽动下,一次又一次地去挑战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当他痛苦地意识到事情的真相时,理想幻灭。
在传统道德和愤怒的驱使之下,他选择了对曹操的彻底背叛,而这样的背叛,只会给另一批政客带来福音……这样一个人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正如曹操最后所说:“害死关云长的不只是孙权,还有刘备、孔明……我要让全天下人知道,是那些披着羊皮的豺狼害死了关云长。
” 所以也许从电影角度,《关云长》不如你意,但如果你从影院出来,意识到这是个讲述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合理死亡的故事,想必会让你稍稍宽慰一点。
关云长是一部好片。
个人认为,虽然称不上让子弹飞式的一流,但也属于上乘。
从演员阵营及表现来说,此片的角色可分为四类。
子弹哥饰演关羽,虽然演技略平庸,但保证了武术动作的火爆精彩;姜文大神刻画的曹操堪称无与伦比,无论是戏份还是风采,都压过了本片主角云长哥,孙俪饰演的小妾绮兰这一角色,大部分时间里都较为平庸,倒是最后的高潮部分出了一下彩。
最后就是包括皇帝、韩福、王值这样一类角色,其表演虽然皆不能与曹操大神相比,但对于这个崭新的故事却是不可或缺。
本片之好,从编剧和历史解读的创新来说更可称道。
关羽的故事,中国人皆熟知之,对此解读也已有公论,关云长面对曹操拉拢毫不动摇,为护送嫂子回到刘备身边,过五关斩六将,神勇无敌,忠义无双。
本片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解读,也正合乎香港导演拍摄历史电影的颠覆传统。
而且尤为人所惊叹的是,这颠覆是如此有深度,又合逻辑。
(一)只有曹操懂关羽首先要说的必属曹操无疑。
姜文饰演曹操之出彩,即使片名改为《曹孟德》亦不为过。
此片宣传之时就以关曹“暧昧”关系为卖点,本来以为又是满足腐女恶趣味之炒作,但关曹关系确为本片之核心。
全片剧情归结起来,就是曹操为收服关羽费尽心机,最终却功亏一篑。
曹操在影片一开始的旁白中就已经点明此点:这关羽是他刘备的棋子(妻子??
),怎样才能变为我的棋子呢?
此后剧情发展,皆从此点出发。
曹操爱关羽,他自己说的明白:我就喜欢你。
为什么曹操爱关羽?
他说的也明白:你本是一匹狼,偏偏生了一副羊的心肠。
影片中,关羽武功旷世无敌,得之则可平定天下,若为敌所得则天下难得。
或者说,关羽就是乱世里的战略性武器。
这个战略性武器威力无敌,但极有原则,重情重义,视刘备如亲兄长,宁死不忍负之。
剧中人人都明白这一点,因此关羽离开曹操之时,曹营众将包括皇帝在内,莫不欲诛之而后快,因此得知关羽将留在曹操身边之时,刘备小妾绮兰不惜以身相许,以求为刘皇叔留下二哥。
这些人皆知关羽,更怕关羽,但是他们却都不懂关羽。
只有曹操懂关羽。
曹操知道,关羽义薄云天,绝不会辜负刘备。
既是如此,他又何苦想要收服关羽?
当关羽要离开自己,他又为何不杀之?
定论是,曹孟德爱关云长之武略,爱关云长之仁义,爱关云长之为人。
但是本片的解读不是如此。
魏将皆要杀关羽,曹操怎会不明白关羽不能降必要杀这个道理?
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又岂会因为爱才这种感性的理由损害自己的大业?
唯一的解释是,曹操有办法,也有信心可以收服关羽。
因为曹操懂得关羽,明白他内心的矛盾和渴望。
关羽是什么?
他是武的化身,人人都看得见;他是义的图腾,人人都很了解。
但他归根到底是一个男人,这一点,只有曹操懂。
身为一个男人,关羽渴望一个家,需要家里有一个自己爱的女人;在经历了无数的杀戮以后,他就会厌倦,会痛苦;他渴望结束这个乱世,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传统的解读里,关羽是一个解释“义”的符号,影片则把关羽还原为一个人。
是人,就有情,就渴望情。
家和心爱的女人、杀戮的疲倦、对安居乐业的渴望,都是关羽的情。
曹操问关羽:你为什么不愿意留下?
关羽答曰:因为你们这里没有情。
关羽的心底里渴望着作为一个人的情,但是可悲的是,他为了他终生坚持的“义”,一只在压抑着自己的“情”。
他对刘备有君臣之义,所以对不能领曹操的情;他对刘备有兄弟之义,所以不能对绮兰有任何“无礼”,因为这是他大哥的女人,是他的嫂子。
关羽所秉持的义是如此沉重,以至于即使被下了春药,他的情都能被克制住。
这固然值得敬佩,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此为人,是否有些太过辛苦,甚至可悲了呢?
情义情义,我们常常连带说起,但这在关羽的内心,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时刻刻折磨着他,让他不再是人,而是一个象征武和义的冰冷的图腾。
关羽自己说:我的心早已空无一物。
何异于人间失格。
(二)义的崩塌关羽内心的痛苦,曹操是懂的,因为懂得,所以会利用,所以有信心留下关羽。
怎样让他变成自己的棋子?
曹操的办法是“动之以情”。
曹营皆是降将,说明曹操极懂人心,极懂收服人心。
关羽心中所想,他一清二楚,关羽内心挣扎,他也洞若观火。
但是一开始,曹操还是想用传统的办法收服关羽,他请出皇帝,赐关羽汉寿亭侯官位,莫不想关羽当堂讥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曹操颜面尽失。
既然关羽对官爵嗤之以鼻,曹操便以“义”来争取关羽的心。
他告诉关羽:我曹操治下,百废复兴,六年没有一个人饿死。
关羽说难民怎么办?
曹操说我回去就给他们解决户口。
曹操带着皇帝亲自耕作,对关羽道:不是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天子挟曹操以令诸侯。
正是新三国里那句话:没有我曹操,这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霸!
就连皇帝本人都说,正是曹操,他这个皇帝才有白饼,有肉羹。
曹操这一连串作态,莫不是在告诉关羽:我曹操不是乱臣贼子,我也在为江山谋一统,为百姓谋福祉。
你关羽所追求的义,不是在刘备那里才能找到,我曹操一样有。
曹操此番作态,绝非虚伪,而是用事实说话(后面韩福和王植的部分证实此点)。
然而关羽此时并不相信曹操。
曹操以天下大义拉拢关羽失败以后,便另辟蹊径。
曹操得知关羽与绮兰之间的纠葛,便想出给他下春药,妄图使二人发生不伦关系。
此计很是阴毒,也很是高明。
一方面,此计可破坏关羽和刘备的兄弟之义。
关羽因辜负了对刘备的兄弟之义,可能出于自责不敢寻找大哥。
但刘备亦为枭雄,不会舍不下一个女人,到时刘备把绮兰许给关羽,关羽恐怕更对刘更加死心塌地。
春药一计高明之处在于,绮兰不仅是刘备的女人,更是关羽心爱的女人。
曹操懂得关羽,懂得他为了对刘备的义,压制对绮兰的情。
关羽曾说过:我没有家。
送关羽回房前,装醉的曹操对真醉的关羽说:云长兄,你留下来帮我,我给你一个家。
曹操要留下关羽,便要利用关羽的情,勾起关羽对家的渴望,对心爱的女人的渴望。
这份渴望被上了一把叫做“义”的锁,而曹操的一剂春药,便是这情锁的钥匙。
可惜的是,曹操又失败了,他低估了义在关羽心中的份量。
而关羽也得知了大哥的下落,将要离开曹操。
关羽来向曹操道别,曹操闭门不见。
假若曹操真心想要履行他和关羽的诺言,应该前来相送。
但是曹操没有,关羽封金挂印,自行离开。
众将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谁都知道关羽如何一刀劈死颜良,若放任离开,将来某日这一刀就可能取走自己首级。
可曹操悠悠然一句:放行。
曹操果真如此豁达,如此重诺?
若有此份诚意,他送送关羽又何妨?
其实,关羽擅自离开,众将欲杀关羽,曹操莫不心知肚明。
只要顺其发展,待时机一到,曹操打出一张王牌,则关羽之心可收矣。
关羽先诛杀孔秀,后诛杀韩福。
不愿杀戮的关羽问两人为何不放过自己,两人皆言道:皇命难违。
尤其是杀韩福一段,更是动摇着关羽的心。
董卓一把大火,洛阳一片废墟,如今曹操治下,百废待兴,曾经刀枪暗器天下一流的福字号也放下屠刀,从事生产。
关羽为了全与刘备君臣之义、兄弟之义,不仅要放弃自己所爱之人,更要向兄弟拔刀相向。
曹操未必能料到关羽与韩福的关系,但他却知道,属下众将为了防止再起干戈,定然会诛杀关羽,阻止其回到刘备身边。
深深厌倦杀戮的关羽,不仅要屡屡提刀杀人,更会认识到,自己好像成了阻挠江山一统,破坏百姓安居乐业的魔头。
这是与他对刘备之义的反动,是它心底深处的情和渴望。
诛孔秀、杀韩福,深深地触动了关羽的情,刺痛了关羽的义。
洛阳一战,大难不死。
关羽为了减缓情义冲突对他的折磨,进行了一次挣扎。
他想要抛开自己的情,于是拜托僧人将绮兰送到汝阳,使让自己动情的绮兰远离自己,同时为了贯彻自己的义,他专门选择祸害百姓的贪官污吏诛杀之,以此说服自己,他不是阻挠江山一统、破坏百姓福祉的魔头。
然而,曹操在得知关羽诛杀卞喜之后,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曹操的王牌,就是王植。
王植,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百姓的离开、王植的自尽,儿童的引导,百姓的唾骂,曹操的出现,英雄的维护。
一切布局都如此完美。
关羽问王植:为何要疏散百姓?
王植答曰:不愿多造杀孽。
为何要为难关某?
王植答曰:惟愿多留将军一刻。
这都是再告诉关羽:你若不忘刘备,你若一定要与曹魏为敌,便是破坏天下一统,便是无形中再造杀孽。
最后,王植不惜以死告诉关羽这一点,而且是自尽于其青龙偃月刀下,这不能不对关羽的心理构成极大的冲击。
尤为刻骨铭心的是,当关羽发现了疏散的百姓,百姓莫不视之如仇寇魔头,以石子击之,狂呼杀了他杀了他。
这一刻,随着武神的轰然跪地,关羽心中的“义”也轰然崩塌。
这就是自己坚持的义吗?
换回的只是百姓的仇恨和杀意。
失去了自己的义,关羽宁可死在一个普通百姓的手中,不做任何反抗。
曹操,此时,恰如其分地登场了。
他下了封口令,告诉关羽:英雄你来当,小人由我来。
时机之巧,分寸之准,令人咋舌。
一个人绝望的时候,给与希望是最为珍贵的。
曹操的话,其实是告诉关羽,你过去的义没有了,我这里还有,我这里不仅有义,还有情。
因为你来了,情便有了。
(三)情的湮灭曹操:袁绍就要打来了,助我一回。
关羽:如何?
曹操:十万大军,去两万,自溃。
关羽:岂不是还要杀人?
曹操:这已经是和平最低的代价。
关羽决定留下了。
曹操的计策成功了,不着痕迹。
关羽不知道,魏将不知道,皇帝也不知道。
因为曹操看透了关羽,用他的情,毁灭了他的义。
绮兰急了。
关羽、绮兰、刘备是一个俗套的爱情三角。
但是俗套的剧情放在宏大额历史里,往往会升华到不一样的境地。
年轻的时候,关羽为绮兰杀了人,沦落天涯,追随刘备。
衣锦还乡之时,绮兰早已认不出当年的小青年,却对刘皇叔心生爱慕。
尽管如此,关羽却并未心有芥蒂。
他是一个义重于性命的英雄。
即使在梦里,关羽都不能对绮兰有所表示。
越是遮掩,越是欲盖弥彰。
绮兰,是他心底里的痛,更是他心底里的爱。
是证明他还为人的一点点的情的证明。
可悲的的是,绮兰最终证明的,是她对刘备的爱。
经历了春药一事,绮兰知道了二哥的心意。
当关羽向她道别时,她说愿意和关羽在一起,只要她向刘备提出要求,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刘皇叔,绝不会不答允。
在经历了腥风血雨后,绮兰对于关羽的情和渴望也有所理解。
她向关羽抛出了家的诱饵,为的却不是回报关羽对她的爱,而是成全自己对刘备的爱。
只要牺牲自己,便可换得关羽重回刘备身边。
绮兰对关羽的了解,远不及关羽对她。
面对爱与家的诱惑,关羽只是一句:如果我不愿意随你回去,你还愿意和我一起吗?
直白的揭穿,往往是刺入心底的匕首。
关羽不想心底里的那一点情沦为爱的欺骗,于是赤裸裸的撕破了绮兰的伪装,换来的是绮兰的以死相逼,接着是欲诛之而后快的的决绝。
在这个问题上,绮兰和那些曹魏将领一样,深知关羽不能得之必须杀之。
她自然杀不了武功盖世的关羽,但却杀死了关羽的心。
眼前这个人,自己为她杀人逃亡,为她过五关斩六将,为她和大哥团圆而杀人无数,还来得却只是一柄匕首。
哀,莫大于心死。
然而心死,却莫大于挚爱消殁眼前。
弩箭贯穿了绮兰的胸膛,她就这样死在了关羽的面前,在挽留关羽不成,刺杀关羽亦不成的绝望和崩溃里。
关羽经历了义的崩塌,决心留在曹操身边,即使未必相助,也绝不相敌。
但是转瞬间,他又经历了情的湮灭,那长年以来,被冰冷的杀戮掩埋的、心底里的小小的情,那是关羽尚且为人的证明,那是他对于家、对于爱的仅存的执着,就这样被无情的利箭彻底射穿。
义理的破灭,与人可能只是心死的无奈,情的破灭,却是导致无休止杀戮的暴力潘多拉魔盒。
关羽的愤怒,直接奔向那弩箭的源头。
皇命。
难违!
(四)曹操其实此刻,最愤怒的不只是关羽,还有曹操。
关羽这枚棋子,为了为我所用,曹操百般算计,万般筹划,等的就是关羽告别绮兰的这一刻。
英雄嘛,难过美人关,可要是过去了,那便海阔天空,任君翱翔。
但这阔的是我曹孟德之海,空的是你刘皇叔之天。
青龙偃月刀即便不能斩向刘备,但只要不斩向自己,便是巨大的胜利。
况且还可以用来对付袁绍江东之流?
曹操计策已成,美梦成真,心中喜悦可谓无以复加。
胜利的果实越甜美,失败的痛苦便越惨痛。
密林里,曹操跑过去,皇帝说:是我下的诛杀令。
皇帝的这道令,射死了绮兰,射怒了关羽,射疯了曹操。
如果把关羽放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他的归属足以决定天下的归属(正如剧中塑造的那样),那么你便可以理解,曹操的愤怒和无奈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曹操的梦想,是天下一统。
说的难听点,他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和抱负,说好听点,他是为了修补刘姓江山,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兵祸连年颠沛流离之苦。
挟天子,是为了这个梦想,收服关羽,是为了这个梦想,被蠢人和坏人千秋唾骂,是为了这个梦想。
可是关羽用刀指着他说:你想一统天下,绝不可能。
前一刻,这个男人还决定留下来,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诛杀袁绍两万大军,然后平定江东!
皇帝!
混蛋!
少年皇帝用渴望表扬的眼神看着曹操时,曹操心里的愤怒恐怕已经到了顶点,他恨不得立即杀了这个报废了自己梦想的昏君。
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便是,当你恨一个人入骨欲立刻诛杀之的时候,却又不得不留下他的命。
杀了皇帝,天下人又有了造反的籍口。
曹操只能这样告诉自己,也只能这样告诉关羽。
当曹操抓着皇帝的肩膀,内心的狂澜、脸上的表情、到最后世界上最艰难又最自然地笑容,当曹操看着关羽持刀离去,身上透露的那种无奈、失望和一切成空的纠结。
这个曹操的一切情感,我实在想不出如何用文字来描绘。
只有姜文的演技,只有姜文的演技,不,这已经不是演技,是化身为彼的天然,才能把这一刻的曹操刻画若此。
在曹操这个角色上,姜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是最好,没有之一。
(五)结尾影片把关羽请下神坛,塑造为一个人,一个受情义折磨,勇猛却又脆弱的普通男人。
这个男人有三层:勇、义、情。
编剧导演无比牛叉,可惜子弹哥的表演稍显不足。
这三层关羽,勇自然是没话说,二哥眼一睁,人头满天飞。
义这一层,多少演了些出来。
至于导演最想表达的情,子弹哥的功力明显不足。
甄子丹变成了甄子呆,武打明星终究是武打明星。
关羽本是一匹狼,却天生一副羊的心肠。
曹操对僧人说:我可没说过我是羊。
曹献相争基友夺,帝都户口孟德诺。
耳闻群臣掌声起,黑灯关门基友戏。
曹操和汉献帝抢关二哥,张辽在旁闷骚,许褚没事下下春药,三嫂忙着和邓超结婚,皇命难为啊,要法律不管我就把电影院烧了
昨天看了《关云长》,非常喜欢。
今年喜欢的几部电影都被观众骂烂片,颇有些苦逼……这片我给五颗星。
无关片子质量,只是个人喜好。
看片名还以为会讲关云长的一生,但实际上只演了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段。
之所以选择这个片段,我的理解是——这次短短的经历是关云长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彻底粉碎了他的价值观,让一个爱憎分明的单纯青年变成了一个怀疑世界,怀疑自我的虚无主义者。
关云长本是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君子——尽着降将的本分,为他的刘大哥保持着名节,敬让天子体恤百姓,与“奸臣”曹操保持距离划清界限,无时不刻地努力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但当看到曹操把国家从乱世中解救出来,连皇上都乐于将天下交予他治理时,关云长发现那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传说与眼前的景象不同,与刘备告诉他的不同,他动摇了。
但重于忠义的关云长还是选择要回去,那时的他还天真地以为“只要我问心无愧,行得端做得正,便是对的。
”一路上围追堵截的遭遇,多是让他伤心的——恪尽职守的孔秀,带领百姓重建家园的故交韩福,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王植,通通为了一道荒唐的皇命死在了自己的刀下。
一辈子努力在做一个君子的关云长,不知何时变成了残害无辜,屠戮忠良的恶人。
此时卞喜那句“你就是和我一样的!
”对他来说相当的刺耳。
关云长一生建立的各种准则,被百姓纷纷丢来的石块砸得粉碎。
曹操很快又给他上了重要一课——“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虽然凭着最后的良心阻止了曹操杀死王植的手下,但此时他已明白:独善其身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终于关云长承认了曹操,准备放下自己曾坚如磐石的准则和感情(甚至又被捅了一刀也没关系),帮助他去实现一个更实际,对天下真正有意义的目标时,这个黑暗中的希望之光被那个中二皇帝给掐灭了。
关云长一反君臣之礼指着皇上的鼻子咆哮,不再相信曹操辅佐这样一个天子会有什么前途,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政府主义的道路。
两人咬牙跺脚愤愤而别,心里却埋下了爱(!?
)的种子,只等赤壁一战再相会。
吐槽:1 关云长说曹营“没有情”,哇擦这都不算有情你们蜀国到底得多不堪啊!!!!
2 曹操无疑是最大的苦逼,小媳妇状靠门框,每天看着关云长给傻逼织毛衣。
有些事真不是努力就能有回报的。
3 强烈期待关云长出续集,非常想看看刘备是用什么手段让他追随得如此死心塌地,以及“有情”的蜀营生活。
4听到和尚一句“天堂中有地狱,地狱中有天堂”时,瞬间觉得洛阳城里的天堂不就是传说中的和X社会么,不禁笑出声了。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你高尚得像个圣人,也休想人人称颂。
世间无善恶,只看你站在哪条路线上。
正文:天涯海角任你行,是直是弯我来定——那一段关云长与曹孟德不得不说的奸情虐恋。
番外1: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肌肉男——忠犬受张辽的故事。
番外2:丞相,总有一天你会俯在朕的盔甲之下——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汉献帝的内心独白。
番外3:奈何青梅竹马,相爱却要相杀!
——韩福与关羽在“黑社会”的当年情。
番外4:所谓皇命难违,只是想用我卑微的爱情为你的天国祭奠——秦琪那苦逼的暗恋史。
前传: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那一刻,我发誓要得到你——曹操与关羽的初见。
PS:姜文与邵兵俨然已经官配了么。
那时不时的牵牵小手,摸摸大脸什么的,那缘定一生不离不弃什么的,那眉目传情那邪魅一笑什么的,姐的狗眼被刺瞎了千百回啊千百回!!
再PS:孙俪啊,回去和你家那口子多演几部军旅题材偶像剧吧成吗,别争着抢着上大银幕了,真心不好看。
关公身高9尺,汉尺与现代尺寸正常换算的话因应是2.17米,冷兵器时代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然夸张的说他的百来斤武器怎么使的动,即使没个2米多的话我保守估计一米九是绝对有的。
可现在片子里的关羽一米六几,最多一米七,虽然长须和面相极力去接近,但是如此多的身高差未免也太难为“关二爷”了吧,一个一米六多的人怎可能如此强悍呢?
哪个SB写的剧本,一星给姜文。
狼爱上羊,爱的疯狂…小白脸,马尾辫~
看到三分之一无聊的要命 看不下去 就从电影院里走了
曹兄真霸气!关二哥更像个剑客
看到豆瓣的5,2分,吓我一跳 人物是很单薄 历史被改的很好笑 可是谁让我就是看着姜文顺眼呢。
和老爸一起看,老爸说看不懂。这种搞基的东西您还是看不懂的好……
其实我也知道虚构了一段历史,可我还是喜欢这样的英雄人物。英雄,你来当;小人,我来!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是头羊!姜文简直帅呆了~~~
关云长就是一悲催人物……
曹操隔着千年的喊话
姜文不错!
女淫啊。。
本片为曹操翻案,是天子挟曹操以令诸侯;也为关羽之死翻案,他是被刘备和孔明给害死的。豆友译名:迷失的刀郎,太能搞啦。
这是一个叶问和土匪的故事。。剧本差,对话很恶,孙俪乱入太那啥了。。基本就是一部搞笑片。。。
这是一个曹操爱关羽,关羽爱刘备小妾,小妾爱刘备,刘备爱曹操的多角恋故事。剧情颠覆得让人发狂,片名虽为关云长实则却是一部为曹操洗白的片子。洗白的程度令人发指,让我这个曹操迷都无法接受!PS姜文演技确实好,其他人跟他一比顿时成了矮子。
爽
终于目睹了基情四射( ̄▽ ̄")
嫂子~不可以~~~
姜文霸气 问叔英雄!
《关云长》是一部既无灵魂也无生趣的电影。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个苍白无力的功夫好汉,他的“义薄云天”被简单粗暴地演绎成了“不想杀人却不得不杀人”和“大哥的女人碰不得”。他一路过关斩将的拼杀,也如同代码般机械而单调,丝毫激不起人们的肾上腺。一百分钟的观影过程,仿佛一段极其漫长而疲劳的旅程
甄子丹这部很帅啊,虽然结局很无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