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变态的疯子,一个坚持公义的呆子,一个迷茫待悟的师弟,一个求权求变的师兄,没错就是海报里的四个人撑起了这样一个强权和公义,迷茫到醒悟的故事。
一个曾经简单直接只想要公平公义的男孩,得不到答案而浪迹天涯,却在一个县城里找到了这样追求正义的一个人。
是的,假如我们每个人的都能站出来,而不是为了眼前的一时平安而妥协,我们能够得到的未必不会是一个公义的世界,是我们自己放弃了。
师弟要回头再回普城前,看着那群把自己当成孙悟空的孩子们,挑着眉头回答孩子们问的你要去哪孙悟空的问题时,那三个字,真的很帅,不是没事照镜子说自己怎么这么帅的帅,是真正的帅——打妖怪!
众人纵马驰骋在山间的那一个瞬间,热泪盈眶。
师弟在那个呆傻执著的男人身上找到了自己曾经想贯彻坚持的,所以他回去了;而师兄始终是他的师兄,为了曾经那一个鸡蛋,那一份温暖,成全自己的师弟,义无反顾。
再次蒙着眼睛上路的师弟已经不再迷茫,他有自己追寻的方向,太平,不止是马的名字。
是的,就像那个男人面对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明知道会输还要留下来?
”所做的回答——我都没有错?
为什么会输?
时值国家内战、军阀割据的乱世时代,军阀少帅曹少璘(古天乐 饰)因杀害三条人命,被普城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 饰) 绳之于法。
可曹家财雄势大,以强权震慑居民,曹家上校张亦(吴京 饰)得悉事件后,赶来普城取人,在城中遇上多年不见师弟马锋(彭于晏 饰),马锋是位武功高强的浪人,路见不平欲拔刀相助,可是却面临正义与兄弟情之抉择。
这是一部乱世纷争的英雄电影,军阀混战、民生艰难,刘青云所饰演的普城保卫团团长,凭借自己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带领着众人浴血杀敌,终于除掉恶霸,保全一方。
若要苛求,电影也总归有些夸大之处,但总体来说,全篇叙事完整、讲述扎实,动作戏也不乏精彩之处,算是值得一看。
洪金宝在当今的华语动作电影里,仍然是一块金字招牌。
《危城》的武打设计的确也是可圈可点。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吴京与彭于晏最后大决战时在酒厂的一番打斗。
吴京与彭于晏的前情纠葛在电影中得以讲述,本是同一镖局的师兄弟,因为不同的人生选择而分道扬镳。
彭于晏选择逍遥避世,而受到江疏影饰演的老师、刘青云饰演的正义的保卫团团长的感召,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而吴京则为了利益攀附权贵、苟且偷生。
两人互相知根知底,打起来也格外难舍难分。
在成千上万的酒坛巧妙堆积而成的“酒坛山”上打斗,拳脚掌风所到之处,均伴随着酒钢的迸裂和酒浆的喷发,而这独特的堆法亦形成了酒坛之间的波涛涌动,直至最后将吴京埋于其下,又是一次动作片中颇为成功的招数与场景完美结合的范例,不拖泥带水、淋漓尽致。
除了承担了绝大多数打斗任务的两位,一正一邪的彭于晏和吴京,做为本片的第一男主刘青云,非常成功地立住了杨克难这个角色。
这其实只是一个小人物,当大军离城的时候,就那么几个保安团成员,却承担着全城的保卫工作。
别说抵御外敌,便是城中的富商都对他充满不信任,匆匆从外雇来了保镖,更是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直接买通他的多年下属诱引去杀他。
他的任务不可谓不艰难,而每每做出的选择则是情义一肩担,与袁泉的家庭戏,与百姓的交待,都表现得情义深重。
再往后便在说说古天乐吧。
当他出现在江疏影面前,江疏影害怕不已的时候,我还抱有一定幻想,希望这只是个玩心较重的公子。
但后来很快他杀人不眨眼的屠戮,让我完全放弃了幻想。
原来这次古天乐演的是个变态,而且是彻头彻尾丧心病狂的变态,变态得都实在让人无语了。
也许演员当久了,就想挑战一些这样的“怪”的角色过过瘾吧,但只能说,身为观众,从那一刻起显然就是盼着他恶有恶报的那一天。
还好,最终他被收拾掉了,好人也终究得以保全。
邪不胜正,所有的故事一定要有这样的结局。
而乱世之中,生命如浮萍,故事最后的结局归于美好,军队及时赶回救了满城百姓,也给了观众心理一定的慰际。
身处和平时代回望这样的故事,也只愿岁月静好,民生安宁。
如此优秀的作品,为何在豆瓣只有这么低的分数?
我真的无法想象。
这本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物的人性描写的淋漓尽致。
古天乐:邪,从小被扭曲的价值观,他自己诉说,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教育,造就了今时今日的他,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为人未必正确,但似乎已经没法回头了,那就彻底沉沦吧。
吴京:不甘,不甘心做一个小人物,不甘心被世界裹挟,想要执掌自己的人生,那就要获得更大的权力,在权力面前,其他的都先放一放,但兄弟情深,至死都没放下。
刘青云:众人皆醉我独醒,知道什么是正义,知道从他进入村子,就已经很不幸了,知道,放或不放,都不可能改变结局。
但,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人去死,总要为了什么。
彭于晏:唯一的幸运人,理想主义者,其实,他的正义,总有人,替他买单,镖局的事情,镖局兄弟们用命买单了,军阀的事情,师兄用命买单了,所以,他是幸运的。
强权底下,无王法。
世界何时改变过呢?
看完陈木胜导演,刘青云、古天乐、彭于晏主演的新片《危城》,我一时间呆掉了。
单从影片的艺术层面来说,这是一部完全没办法调动我批评冲动的电影。
它不是特别好,肯定不如陈木胜过去的《天若有情》《冲锋队怒火街头》《我是谁》之类,但你要说它很烂,要挑致命缺陷吗?
其实倒也没有。
影片开场本来让我眼前一亮。
出字幕前的段落,马锋(彭于晏)在客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的出场亮相倒是很有特色,其形象融合了美国西部片中的正义牛仔、日本武士片中的潦倒浪人,以及中国武侠片中深藏不露的侠客。
据说是向黑泽明镜头中的三船敏郎(《用心棒》)致敬,其实也像伊斯特伍德的大镖客对吧?
这样一个形象,在中国功夫片的历史上,好像还真没有过。
不过可惜,彭于晏一开口吐词,就露馅了。
他的那口台湾腔,难以让人把他和一个粗犷的侠客联系起来。
彭于晏是不错的年轻演员,但选角不能硬来啊,这片选角的错误还不止他一个,下面会说到。
之后我们随着故事来到一座虚构的城市——普城,虚构一个城市或社区,在香港电影是很常见的做法。
这么做可能有两个理由,一是香港电影喜欢通过虚拟和架空来摆脱一切现实的羁绊。
因为写实和考据,从来都不是香港电影所擅长,干脆全都撇开,不让观众把故事联系到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因此彭于晏一口一个「我帅吗」,也就没有特别突兀了。
二是,香港这座城市特殊的发展经历,让它自身就很像一个虚拟的乌托邦社区,是天然的寓言故事场所,所以一切虚构的城市,最终都可以方便地指向香港自己。
《危城》大的套路是把两种香港专属电影类型杂糅起来,即民初功夫片加上军阀片。
民初功夫片就是张彻、刘家良、成龙都拍过不少的,《马永贞》《仇连环》《醉拳》之类。
军阀片几乎是李翰祥的专利,《大军阀》《军阀趣史》之类,同时也是喜剧,用很夸张和脸谱化的方式来塑造民国军阀的形象。
但是《危城》对展现功夫、取笑军阀都是三心二意的,正如本文标题所说,它其实更关心几个政治隐喻。
首先是普城这座城市,在军阀割据的乱世年代,原本守候普城的护国军外出征战,只留下类似民兵组织的保卫团,刘青云饰演的杨克难是保卫团首领。
我们得知普城是一座移民城市,其移民又分为好几代,早期到来定居多年的所谓「本土」居民,以及新近逃难而来的难民——这不就是香港上个世纪的历史吗?
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联系到最新的时事,把这看成是对当下ISIS肆虐所导致的欧洲难民危机的影射,事实上这影射相当直白,没人会领悟不到。
新的难民来到了,原居民分为两派意见,是拒之城外,还是让难民宾至如归?
这就是德国、法国现在天天议论的焦点呀。
电影非常理想化地让收留难民成为普城的主流意见,这是因为「同理心」起了作用。
作为主流观点,收留派提出:我们曾经也是难民,是普城收留了我们,现在我们可以收留别人了,这是善意的传递;另外,假如现在普城遭难,将心比心,我们也会希望有别的城能收留我们。
不过电影对这个议题浅尝辄止,本土居民和新到难民之分歧在后面的剧情再无涉及,他们难道就没有冲突和矛盾吗?
他们对石头城军阀的不同认知,是否会让故事随后的矛盾更加复杂和多元?
这些可供开拓的空间全都付之厥如。
普城的危机果然来了。
军阀恶少曹少璘(古天乐)在普城杀害了三条人命,被保安团逮捕,即将处决。
曹的手下,由吴京率领的兵马前来营救,如果普城不放人,便要屠灭全城老幼。
冲突于是展开,是息事宁人做顺民,还是不畏强权与恶霸斗争?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道德抉择。
经过中间的几番反复,起先是容忍、投降,最终不堪受辱揭竿而起,这就是影片的全部内容。
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像一个道德完人,能屈能伸,能文能武,最终由他和马锋(彭于晏)带领全城百姓,击退了曹少璘的部下。
曹少璘最终死于普城百姓之手,民众觉醒的含义呼之欲出。
等到曹少璘的父亲,军阀曹瑛再度率军来袭时,护国军从天而降,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敌人,拯救了普城。
如果你心思活络点,那一定懂这些情节的意义。
《危城》的叙事正是遵照上述主题严格执行的,女老师、学生、铁牛、阿廖的相继惨死不断深化危机,马锋与昔日同门师兄张亦(吴京)之间的恩怨纠缠也围绕着展开,直到最后的高超决战。
虽然广大民众的觉醒是普城度过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作为电影,还是要突出非凡的英雄人物,正如本片的英文片名「Call of Heroes」召唤英雄出世所宣示。
《危城》作为功夫片其实差强人意。
保卫团的团长杨克难诚然是第一英雄,但他展示出的武术技巧就太敷衍了事,毕竟刘青云不善动作吧。
所有他的功夫镜头要么是碎片化剪辑中的近景特写,要么是简单地挥舞鞭子再用后期特效弥补。
来来去去就几个简单的姿势,打斗场面拍得太单一了。
马锋(彭于晏)与张亦(吴京)的同门内战从动作戏上说,应该是高潮部分的重点。
应该说洪金宝和陈木胜还是动了心思的,几万个酒坛子密密麻麻堆叠起来作为打斗的场所,造型会令人联想到骷髅/死尸,色彩阴森恐怖,视觉冲击力足够。
不过打斗过程太简单了,并无让人记得住的动作设计。
最终张亦的落败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师弟即将遭难,他很难令人信服地动起恻隐之心,为救师弟自我牺牲,这不是很圆满的解决方案。
《危城》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军阀少帅曹少璘(古天乐)的形象处理。
老实说我看到后来难以置信,这是一个高度扁平化、脸谱化,毫无性格弧线的角色。
我们在港产片里实在见过太多这类癫狂恶少,无厘头,玩到尽,杀人如麻,远远赶不上李翰祥四十年前拍过的那些军阀形象。
我对古天乐没有偏见,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角色,古天乐的塑造也非常莫名其妙,每次他出场,都叫我十分尴尬错愕。
一直与奖项无缘的古天乐,多年来在银幕上展现的形象始终是表情僵硬,性格阴冷,时不时会出现高度紧张化的情绪。
这在杜琪峰的黑帮犯罪电影中也许是恰当好处的,他只需要收敛自己的表情就可以了。
但离开杜琪峰的电影,需要演员放开手脚张扬表演的场合,古天乐那不自然的僵硬冷笑,总是显得轻重失衡,进退失据。
另外,古天乐四十多岁年纪,演个大帅还差不多,你硬要他去演轻浮癫狂的少帅,年龄不对,这只会误导他的发挥。
《危城》还有很多香港电影或者说华语电影的通病,例如群众演员全体业余。
这戏偏生群众演员的戏很多,经常乌央乌央一群人,还都有台词,每次镜头一扫到,群众演员一张嘴,我就出戏了。
综合来说,在烂片云集的当下,《危城》尽管有种种毛病,但竟然是不多的还有少许看点的电影。
起码故事的逻辑不算离谱,道德两难的存在也成功勾起了观众的注意力。
最重要的是,影片内层表达的意识形态诉求,是当下这个世界真实且迫切的问题。
如果说香港就是普城,那香港的命运会和普城一样吗?
转载自《虹膜》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注:本文包含严重剧透内容。
(其实这片也没啥可透的)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了《危城》点映。
这部电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很陈木胜。
<图片1>看陈木胜近年的几部作品:《男儿本色》《保持通话》《全城戒备》《新少林寺》《扫毒》,口碑都较为平庸。
陈木胜电影均为商业动作大片的风格,成本却并不高,往往还有大牌明星加盟。
前些年主要和成龙,吴彦祖,谢霆锋合作。
近年与古天乐,刘青云合作较多。
陈木胜电影主要有“三板斧”:动作,爆破,煽情。
而且都很夸张。
形成独特的“陈木胜美学”。
<图片2>这种电影,看片头,知结尾:一开始坏人一定会得意,好人一定会受压制,好的一方肯定有人会死,最终结局肯定会惩恶扬善。
<图片3>一开场,江疏影饰演的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逃难,途中进了一个小酒馆。
胡子拉碴的彭于晏趴在酒馆桌子上睡觉。
小屁孩对其指指点点:“看!
猪八戒!
”此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小朋友,你是什么时候瞎的?
你见过这个身材的猪八戒?
”<图片4>随后彭于晏被打劫的混混吵醒。
在这里,这俩混混明显借(chao)鉴(xi)了《天下无贼》里的冯远征老师和范伟老师:一个略娘炮,一个略口吃。
彭于晏一开口,我的内心再度崩溃:“大哥你的台式国语腔太让人出戏了啊!
”<图片16>随后便是一场精(wu)彩(liao)的打戏。
彭于晏夸张地教训了俩混混,扬长而去。
江疏影对彭于晏钦佩不已。
后来在普城,二人又相遇了。
江疏影非常善(sheng)良(mu)地请求彭于晏大侠护送小屁孩们走。
果然被彭于晏当场拒绝了:你谁啊?
果然,圣母Flag一立,马上报应就来。
古天乐饰演的曹少帅登场了。
这个反派角色是一个无差别杀人疯子。
就是他在学校里肆意杀害老师的。
在疯狂的笑声中,他砰砰砰几枪,杀死了卖牛肉面的铁牛(姜皓文 饰),杀死了江疏影,还杀了一个小孩!
不得不说,这个“无差别杀人疯魔”的反派设定在国产片中还是很罕见的。
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杀人狂魔,就是要把大家都玩死才高兴。
而年过四旬的古天乐,居然把这个疯狂的公子哥演得浑身上下散发着渗人的邪气,眼神和表情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古天乐近年疯狂出演各种好片烂片(尤其是黄X鸣的烂片),表演忽上忽下,质量参差不齐。
但可以确定的是,《危城》里的古天乐的表演绝非面瘫,是这部片的演技担当!
随后发生的故事就顺风顺水,意料之中了:古天乐被刘青云抓起来,吴京饰演的曹军上将来普城要人,给一个晚上的时间,不放人就屠城。
在刘青云纠结的过程中,这一晚上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吴京的一个手下带人来偷袭,想要抢走古天乐。
结果没成功,杀死了刘青云的手下,自己也被杀。
在这场动作戏中,其中有个使用搪棍的手下,贡献了颇为精彩的武打桥段,让人印象深刻。
随后,廖启智饰演的廖叔受到钱庄老板的蛊惑,把刘青云引入陷阱。
在刘青云的劝说下后幡然醒悟,帮助刘青云杀出重围,自己壮烈牺牲。
嗯,完全在意料之内呢。
其中有句台词很值得深思:刘青云愤然地对廖启智讲:“难道给他们跪下就能保住性命吗?
”廖启智则悲怆地说:“先跪下吧!
”
然后,彭于晏跑到城外吴京的大帐内与其会面。
二人居然曾是同一镖局的师兄弟!
最后,刘青云被全城百姓下跪求放掉古天乐。
被逼无奈,辞去保卫团团长职位。
然后……终于天亮了。
刘青云把妻(袁泉 饰)女手下以及彭于晏安排出城后,去放古天乐。
这一个晚上的信息量可真是大啊!
被放出来的古天乐会放过普城的百姓吗?
当然不会。
于是曹军开始烧杀抢掠。
主动投降的钱庄老板也首当其冲地被打死了。
刘青云也被古天乐吊起来折腾。
普城百姓幡然醒悟:无论反抗与否都是死,不如斗争到底!
于是在回到城内的彭于晏袁泉等人的帮助下,普城人民展开了可(kang)歌(ri)可(shen)泣(ju)一般的反抗。
惩恶扬善的结尾开始了,电影到此似乎差不多该结束了。
不过,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危城》竟然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片尾疯狂的古天乐拿着手枪对刘青云射击,却被刘青云的主角光环弄得百发无中。
终于,古天乐和刘青云面对面对峙,古天乐手里有金色手枪,而刘青云手里只有一把大刀。
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古天乐奸笑着举起手枪,眼看刘青云无路可逃。
不过主角一般不会这么轻易地狗带。
正当我等着出现什么子弹卡壳,第三人助攻等“神迹”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让我目瞪狗呆:古天乐开枪的那一刻,刘青云迅速竖着举起大刀挡在身前,只听“Duang!!!
”的一声,大刀正好挡住了子弹!
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当场古天乐和观众就一起懵逼了!!!
就在观众还没从这神奇的场面回过神的时候,更魔幻的场面发生了!!!
只见刘青云背过身去,把大刀往脑门子上一拍:“Duang!!!
”嵌在刀上的那颗子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出去击中了古天乐的脑门!!!
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一把刀不仅可以挡子弹,还可以射子弹!!!
这不就是义和团未竟的梦想么!!!
<图片14>而且脑门中弹的古天乐还没死!
从二楼摔下去了!
而且还没死!
爬起来跟没事儿人一样!
随后,被愤怒的群众围殴致死了!
<图片15>要我我也打啊!
古天乐啊古天乐!
你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据陈木胜透露,这个刀挡子弹,射子弹的段落是洪金宝大哥设计的。
并说“最重要的是相信这些是有可能发生的。
”对此,我只能表示:<图片17>当片尾曲响起的一刻,我正感慨那个刀射子弹的设计如此奇葩的时候,我朋友说了一句话:“普城是不是普选啊?
”这句话如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整个人愣住了。
后来在映后导演交流环节,朋友举手向导演问了这个问题。
导演打哈哈说:“普城就是普通的城啦!
为什么马峰的马叫太平?
寓意就是天下太平。
从小到大我看过很多警匪片功夫片,我的偶像是李小龙。
他的片子结构都很简单。
希望大家别想太多。
”<图片18>虽然导演否认了,但如果我们从政治隐喻的角度分析解读这部电影,把普城-普选-香港联系起来,仿佛用一把钥匙打开了《危城》的大门,整部电影如刀劈竹子一般迎刃而解:少帅讨厌读书声,老师学生逃普城。
城官军队皆不在,强大势力围城来。
先行跪下亦无用,奋起反抗惩暴凶!
至于“少帅&强大势力”“学生”“城官”“军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事儿说起来就复杂了,没个一两万字说不清楚。
话说上世纪80年代啊……等下,好像我的快递到了,我去拿一下……
#欢乐暑期档#之#电影危城# 讲真!
这部电影是我近期看过最烂的一部片了!
槽点颇多,给一星我都嫌多!
说是动作电影,除了吴京的动作戏部分还值得一看,其他动作戏拍的确实太假。
彭于晏出场,从造型到痞痞的动作(配音台湾腔太重,一秒出戏)直接大话西游至尊宝即视感。
哦,不得不说,电影里面刘青云和阿廖,彭于晏和吴京之间的感情戏……还是蛮基情四射的!
整部电影剧情设置略狗血,编导大概想表达公道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但古天乐这个角色简直神经病一样的存在,脑残一样的台词对白,一言不合就开枪,拿杀人当儿戏,最后开枪打到刘青云刀上,刘青云一使劲,子弹居然直接弹到古天乐脑门上!
然后还特么不死!
说出一句,老天爷都是挑人死的!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后他是被最最普通的老百姓一叉一刀围攻打死的……嗯,最后说一句,这个电影,严重不推荐电影院看!
根本不值!
想看的朋友等电影下线网上下载随便看看就好……ps.评论只是针对影片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也就是说像电视剧,morning哥用了个更贴切的词语“网络大电影”。
举例不限一处。
1、灾民衣服感觉很新很干净,料子质感的感觉吧
衣服
2、发型化妆很现代电视剧
我们公司90后IT就是这种发型3、颜色不接,比一线卫视的真人秀还严重
青
品4、光很平,古天乐出场脸都看不见,他身后如果灯笼亮着都能好看一些
随手截个《盗墓笔记》对比一下
5、特技没有加分
16年的电影22年才看,对人性拍的这么深刻,演员们也都表达的精准到位,但是评分才5.9,实在太低了。
好像无论什么时候,清醒的人总是极少数,看看整个的局面,只有看的透的还有活路,其他的愚民基本都被割韭菜了。
曹少帅:天要让其亡比先让其狂,一直在作死的边缘试探,最后成功把自己送走马峰:活的通透,也是最令人向往的人物,潇洒自在,仗剑走天涯杨克难:身体力行的诠释了正义要有人做才称得上正义(懦弱太容易被利用了)周素素:侠女风采,给袁泉设计的打戏实在太漂亮了张亦:人还是要择明主,不然就是无谓的牺牲剧中百姓为求自保跪求团长开恩释放曹少帅,以及第二天早晨狱前杨团长和百姓们的眼神交流,加上最后年迈的老者砍曹少帅的那一段,真的是把人性表达的淋漓尽致。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但是觉醒后的力量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愚民不愚,缺的是教化和感动,但往往达到这个程度都会有一定的牺牲,和莫名的悲壮,可歌可泣。
电影的剧情设计非常紧凑,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主题,让观众在短暂的时间内体验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普城保卫团为了保护城里的百姓,不得不与强大的敌人抗争。
这种保卫家园的情节让人感到十分亲切,同时也充满了正义感。
尽管电影的剧情紧凑、角色形象鲜明,但还是有不少地方让人感到不明所以。
例如,少帅的死法有点逗,虽然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原理,但毕竟这是电影,勉强能接受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