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狮入羊口

Lions for Lambs,命运迷墙(港),权利风暴(台),羊牯领猛师,送给羊群的狮子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克鲁斯,迈克尔·佩纳,彼得·博格,德里克·卢克,安德鲁·加菲尔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狮入羊口》剧照

狮入羊口 剧照 NO.1狮入羊口 剧照 NO.2狮入羊口 剧照 NO.3狮入羊口 剧照 NO.4狮入羊口 剧照 NO.5狮入羊口 剧照 NO.6狮入羊口 剧照 NO.13狮入羊口 剧照 NO.14狮入羊口 剧照 NO.15狮入羊口 剧照 NO.16狮入羊口 剧照 NO.17狮入羊口 剧照 NO.18狮入羊口 剧照 NO.19狮入羊口 剧照 NO.20

《狮入羊口》剧情介绍

狮入羊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阵容豪华的政治秀。 西海岸大学的两个热血青年Arian(德里克·卢克 Derek Luke 饰)和Ernest(迈克尔·佩纳 Michael Peña 饰),受他们理想主义导师Dr. Stephen Malley(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 饰)的精神鼓舞,决定去做一些积极追求生活理想的事情,奔赴阿富汗参加了反恐战争,但这两位青年绝对没有想到,所谓的战争,无关人类和平、国家大义,只是让自己在战场上活下去而已。 与他们命运紧密相连的另一端,美国国内情况迥然不。在加利福尼亚,苦恼的Dr. Stephen Malley试图以Arian和Ernest参战的事情为例,说服自己的学生Todd(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饰)不要放弃政治学习,但Todd全然反感Dr. Stephen Malley的激进想法。而在千里之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快乐影响盲证圣魇求职保镖班卓琴缘死亡地带2047坤蒂拉娜3完美伴侣临时演员第二季新九品芝麻官第二个妈妈生死十日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六季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爱情游戏乱世微光初恋从打嗝开始孤女沉默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2鬼影双面北野武重返以色列蠢蛋搞怪秀2静静的白桦林普罗旺斯的夏天搞笑一家人这世上没有轻易的工作转生成蜘蛛又怎样!勾引罗宾

《狮入羊口》长篇影评

 1 ) 再说几句

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片子,罗伯特·雷德福真的很认真。

由不得我想起另外一部是他和皮特一起演得中情局从中国救特工的片子Spy game(2001)。

雷德福也是一样护犊子,用自己的一生的积蓄救了关在中国的皮特。

哈哈,跑题了按下不表。

对此部影片很多朋友以前的评论基本很完备了,从媒体的角度,从电影本身的角度都谈了,媒体的可以看一看有人转发的闾秋露薇的评论。

我随便说几句,我原来以为从理想主义到犬儒的演变是中国的现象,目前发现自己的确很幼稚。

从这片子里看是个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这点需要深刻挖掘了。

很多人认为雷德福的美国主体角度有点虚伪,但以及推人把他的角度置换为我们的角度时大家就明白了。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美国的问题就像和尚头上虱子一样是明摆着的。

在他的心中美国是自己的,是伟大的建国者理想的结晶。

如果没有人努力行动光动嘴皮子这个国家就没救了!

可以对比我们对自己国家的态度。

当墨西哥裔和非洲裔小伙子们站起来准备牺牲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子路整冠而亡的时刻。

而象征着中产阶级的白人小孩的犬儒态度却一直代表美国的大部分人。

与此相同的是,在残酷的生活面前大多数中国人后来都变得犬儒了。

自保,遁世,无为,因此把话语权双手奉上。

虽然各个时代总有一两个不安分者挺身而出。

但和总体比例相比还是很少。

如果把这部电影背景放到中国,就像一位豆瓣朋友说的一样,肯定通不过审查。

哈哈哈,想想当年美国对共产主义者的迫害吧,呵呵,其实技术层面大家都差不多,只是角度不同。

三位主要演员功利非凡,分寸得当。

从电影角度说台词太多了,感觉改编成话剧会非常合适。

 2 ) 众人眼中的战争

是美国的政治宣传片?

还是反战宣传片?

看似三条线,实际就是两条线,一条上层政治的意识纠葛,一条是下层民众的观点碰撞。

上层揭露了媒体对战争的推动作用,以及智库对于战争冷酷和好大喜功的态度。

下层从一个教授与三个学生的故事,展现出作为战争参与者(有色人种居多)和吃瓜民众(白人居多)对于战争的态度。

一个角度,是美化美国对于他国的侵略战争,宣传一种敢于践行所谓理想的英雄主义,另一角度也会渲染一些狭隘的反战情绪,即为了政治家的野心,牺牲有志青年。

影片的缺陷,语言表达太多了,比较枯燥乏味。

实际上,对于战争,理想主义者、犬儒主义者、现实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各自有着各自的站位观点和客观环境,随着时间抽的长短以及宏微观的程度的认知不同,以及自身生存与利益格局的不同,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出各种态度。

在现实主义者眼中,从短期利益角度上看战争,上层需要业绩,下层需要待遇,媒体需要热点,军火商需要市场,吃瓜民众需要宣泄情绪等;从长期利益角度上看战争,国家发展需要战略空间,政治需要强化执政优势转移国内矛盾,经济需要战争消费刺激,民族主义需要载体。

而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为自己的真实欲望或目的披上华丽的利他性外衣,比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文主义,和平主义等等,肯定或否定战争,成为犬儒主义者。

犬儒主义也是由于需要凝聚不同认知人群,或者说利用不同认知群体的力量,所采取的思维转换性言行,虚伪错?

相机行事对?

那完全要看各自的立场了。

当然也不乏纯粹出于主观意愿的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和无视于现实的虚无主义者。

战争就像决斗场,里面的是残酷,外面的是情绪。

在战争的思潮中,只有顺之与逆之,谁也分不清,它的到来到底是政治主导,还是民意所致。

微小的我们,或湮灭于其中,或苟延残喘于其下,或贪婪于其上,或远离于其外。

如今,中美南海台海争端甚嚣尘上,双方都在不断示强,战争之影越来越近,希望两国有更多人看到战争的痛,不要滥用民主自由和民族主义的观念,在失控中机械式地毁灭几辈人辛苦创造的一切。

在人类历史中,战争是最极端最无人性的再造过程,是貌似具有人类意志性的熵增定律体现。

 3 ) 「Quotes」

「The Military part has to come first why?↓Because only after we've eradicated the enemy can we then get down to the true work of keeping this new democracy breathing.↓So it's basically kill people to help people.」「I'd like to see Bin Laden dead and gone as much as anybody, but I just don't understand how you cannot want to look at the past, not think it's critical.」「We both put our fighting men at risk. Now, I've admitted my mistakes. When will you? You know, in a sense, we're on the same team. We're team-mates. We both have a responsibility. You've already sold the war. Now, I'm asking you to help me sell the solution.」「If I must choose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eace, I choose righteousness. — Theodore Roosevelt」「Did I like what they did? No. Did I agree with it? No. In fact, it broke my heart. That doesn't mean I don't revere the reasons. They believed the best way to change things in this country was to go fight for it.」「The best way to double the size of the problem is just to turn your back on it.」「World War I, German soldiers wrote poems about the bravery of British grunts, admired them, almost as much as they laughed at the British high command who wasted those same grunts by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A German general wrote: "Nowhere else have I seen such lions led by such lambs." Christ, that statementis so dead-on right now. These starched collars that started this war, that are running it now, nowhere near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 not even in the same galaxy. They're the ones that, when some of our men are blown to bits in the middle of a gun battle, say shit like, "The enemy may bloodied our nose, but we're learning from mistakes."」「How do we know you're going to get it right this time? You know, people are very mistrustful. After 9/11, we had the whole world on our side. Here we are six years later, stumbling through one of the worst times ever to be an American.」「They bank on your apathy, they bank on your wilful ignorance. They plan strategies around it. They try to figure out how much they can get away with because of it.」「What good is a $90,000 Benz if there's not only not enough gas in the tank but the streets and highways are decaying to the point of becoming Third World? If all your rants about Congress and politics are true, if things are really bad, as bad as you say they are, when thousands of American troops are dead and more are dying everyday probably as we speak, you tell me, how can you enjoy the good life? Rome is burning, son, and the problem is not with the people that started this. They're past irredeemable. The problem's with us. all of us. who do nothing, who just fiddle, who try to manoeuvre around the edges of the flame. And I'll tell you something, there are people out there, day to day, all of the world, that they're fighting to make things better.↓You think it's better to try and fail than fail to try? But what if you end up in the same place?↓At least you did something.」「What happened to you, Howard? Time was you would take a punch at anybody if you thought it was justified. You know, you were good once. You can't leave me hanging out here by myself. You just can't do that to Wrong. you expected me to turn in a tidy time line. If we don't do this, who's gonna do it? This is the job! These politicians, these journalists, everybody that says: "Oh, well, if we'd known then what we know now..." It's bullshit! It's bullshit. It was all right there. We knew it, if we had bothered to connect the dots. But we didn't, did we? We just rolled over, right?」「The decisions you make now, bud, can't be changed but with years and years of hard work to redo it... And in those years you become something different. Everybody does as the time passes. You get married, you get into debt... But you're never gonna be the same person you are right now. And promise and potential... It's very fickle, and it just might not be there anymore.↓Are you assuming I already made a decision? And also that I'll live to regret it?↓All I'm saying is that you're an adult now... And the tough thing about adulthood is that it starts before you even know it starts, when you're already a dozen decisions into it. But what you need to know, Todd, no Lifeguard is watching anymore. You're on your own. You're your own man, and the decisions you make now are yours and yours alone from here until the end.」

 4 ) 控制国家最好工具是军队,控制人心最好的工具是宗教

很少参与电影评论,但这次忍不住要说些什么。

看到别人的评论,感觉更多的是批评自己国家的制度(也许是我肤浅吧)。

但我要说一句,我们是不是已经被西方的这些文化电影教化了呢?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制度,每个国家的制度都有他不健全的地方。

不论是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

我们总看到其他国家制度的完善,愤怒自己国家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国家和社会太过了解,却对别的国家的国情和社会不甚了解。

这是恰恰是那些想颠覆我们的国家想利用的。

看看近十年被那些所谓正义国家打着正义的旗帜颠覆的所谓独裁专制国家,有几个国家的人民过上了比原来更好的生活。

其实国家制度有时说穿了就像是宗教的理念一样,很容易迷惑人心。

那些所谓民主国家正是想通过这种文化洗脑一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但你们认为他们的目的真的是为我们好吗?

我并不是要大家排外,正相反,我希望从外来文化中提取好的精华弥补自己国家的缺陷。

但不要被他们利用。

不要犯“人若好,必生疑;人若坏,必信之”的毛病,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文笔不好,希望能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

 5 ) 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剧情由三条线组成。

第一条线,记者采访克鲁斯:克鲁斯为了国家安全,奉行全球干预政策满地球找事,正在实施一个在阿富汗的小规模军事行动时,把记者找来想播发这条新闻影响舆论,而记者有着40年的从业经验,察觉出这个小规模军事行动规模实在太小,只是一个故意的苦肉计,士兵很有可能白白送死。

而克鲁斯口中说这个行动是为了“国家安全”,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将来竞选总统造有利舆论。

记者希望对克鲁斯进行道德批判,但克鲁斯反驳说你别光说我了,你们媒体也不干净,我想干的事没有媒体也干不成。

第二条线,大学教授找一个最近经常翘课的学生面谈,说你这个人有天赋,你得努力,你得上进,国家的未来,美利坚民族的希望就靠你了;现在上层政客太虚伪自私了,有能力的人被他们领导着,就像狮子被羊领着一样。

学生就说,努力不努力有区别么,反正我看不管怎么努力都一个鸟样,改变不了什么,我不如吃饱穿暖平安一生得了。

教授说那至少你努力过啊,看看我以前那俩学生,他们就有“勇气”,努力了一把,虽然他们努力的方向我很不赞成。

你别学他们参军,但是你可以从政啊,你别光想着自己凉快啊,得拉国家一把啊。

第三条线,刚才教授口中的两个参军大学生参加刚才参议员提到的军事行动,由于情报失误中了埋伏。

最后记者违心的播发了新闻,路过阵亡士兵公墓时似乎眼眶湿润;翘课学生看到了这条电视上播出了军事行动的新闻,但是却不知道其中更多的的内幕---两个理想主义的学生因为政客的某些自私目的,战死沙场。

沙发上的另一个同学在电视上分别看的是电视购物节目,明星绯闻和虚假的新闻,联系到《黑客帝国》,看电视的普通百姓也许脑子后面没有插电线,但是眼睛前面的荧光屏充当了电线的作用;他们看到(和认识到)的东西虽然不是全然由电脑画出来的,但距离”现实“也有很大距离。

有两个字形容这种情况,洗脑。

教授会在周二知道翘课学生的人生决定,我想连编剧也不肯定什么决定是对的。

这个电影反映了现实,但同时也似乎反映了现实的无奈。

虽然教授是理想的化身,但可能教授也认为理想很大可能只是理想,人们并不能改变什么。

他最后对翘课学生说人是会变的,虽然我现在对你寄予很大希望,但很大可能你以后也变成了我不希望看到的那种人,消失掉了现在的优秀特质。

个人看法,影片主创虽然认识到了各种问题,但是却感到无力解决;虽然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但似乎他们也说不清年轻人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不同现在政客的事情。

比如美国的干预政策,单边主义,给自己培养出了不少敌人,影片中借记者之口让他们汲取教训,避免再犯同样错误,但看起来没有效果。

我想这时中国的传统智慧在搞明白这些问题上也许能够帮的上忙,比如《道德经》上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满地球找事自然会给自己找来满世界的事。

不找事则无事。

但平常人都有欲望,在欲望的控制下就不得不找事。

克鲁斯想往上爬,记者想获得更多的工资,政客和媒体联合起来促成了另一桩军事干预事件。

教授看起来是为了公共利益,但是他的公共利益大概就是开奔驰所需要的石油和公路,可以说是全体美国人个人私利的交集。

两个学生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崇高理想下稀里糊涂送了命。

这里的崇高也许只是为了大家都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做的镀金奖杯,好让那些牺牲了个人的利益(同时满足了大家的利益)的人事前有个信念,事后有所慰藉,而慰藉也仅仅是慰藉罢了。

在一个人人追求所谓“更好生活”社会中,没有道德制高点,崇高有时仅仅是自私的借口,大家只是在进行利益的博弈,永远没有举世公认的道德标准。

据说导演很多年致力于环保,至少环保看起来是满道德的:)最后翘课学生还没有给出他的人生选择,一个有自由思想的人在一个丧失信仰,难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的社会中,做出选择是困难的,特别如教授所说,你的选择将会影响你的一生。

而大多数人,正如两个参军学生演讲时围坐的大多数学生一样,他们人生选择的目标是明确的(所谓爱情与事业),而考虑的仅仅是途径而已。

导演最后也许想知道,你的选择是什么,你想怎么活着?

 6 ) 这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生命与信仰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坚持与放弃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勇于站出来说话的电影,这是一部号称这个星球上最帅但还没得过奥斯卡的阿汤哥投钱,一个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双料得主罗伯特雷德福导演,又请来了这个星球上最会演的不知道得过多少次奥斯卡的梅尔斯特里普,三个人一起合力出演的电影。

单听这些“这是”,你就可以确定,这是一部不能不看的电影。

可是,当我们到达电影院,才知道,这是,一部没有字幕的电影……于是,这成了我们大家人生当中,最受打击,也是看的最无聊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有六个,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点,阿汤哥跟梅尔斯特里普,是在一间办公室里,罗伯特雷德福跟他的学生,也是在一间办公室里……一个黑人哥们儿跟一个拉丁哥们儿,在一个鸟不拉屎的雪山上。

这部电影得梗概,就是他们不停的对话,于是,这部电影就这样开始了……然后,这部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其间,阿汤哥始终没离开他的办公室,他的整部戏都在他的办公室里,这部戏里,他最大的动作就是脱掉了他的外套,他第二大的动作,是又把他的外套穿上了……当然,这期间他还去办公室的里屋打了一个电话,这就给了梅尔斯特里普充分的个人表演空间。

想到《世界大战》跟《牒中牒3》,看来拍片挣钱跟拍片砸钱所需付出的劳动量果然不一样。

再说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先生,他的劳动量中等,首先,他的办公室没有里屋,这就限制了他的发挥,他在开始对话前的第一件事也是脱掉了外套,咱年纪虽大却也不能输给靓汤,在他结束谈话前,他的最后一个动作是穿上了外套,好像这是导演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设计,另外,尽管他整部戏也没走出办公室,但他还出现在了两个场景,都是回忆的,一个是课堂上,一个在饭店里,由此可见,雷德福还是很累的,因为,要出三个场景……最后是这个星球上最会演的梅尔斯特里普,她是这部戏里最劳累的人,首先,她打的去找阿汤哥,在办公室里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接着,她竟然又打的回到了她的办公室,跟另一个人进行了五分钟的谈话,当然,这期间她也不能避免的脱掉了外套,这部戏好像是在告诉我们巨星在电影里面都会脱掉外套,当然,我们没有看见她穿上,但是,据可靠证据推断,我们可以断定她穿上了,因为在下一个场景里面,她又打的了,在车上她的外套穿在她身上……总起来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虽然除了我之外的其余六个人全都睡着了而我也基本没听懂说些什么,但这依然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们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下午。

对了,上面忘了介绍最重要的一句:这是一部肯定不会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

 7 ) 打败我们的终究是现实

一个故事,三个视角。

1)投身战争的学生,他们为了摆脱国内的环境,摆脱经济上的困顿,而选择去参加阿富汗的战争,为了以后能一身轻松的继续求学,继续朝改变的路上走。

就像教授讲的一样 - IF, If you come back, sadly, they never made it back. 残酷的社会么?

2)议员与记者的对话,议员向记者推销战争的新策略,来吸引大众来热情投身战争。

凭着几十年的经验,凭着女性的直觉,她知道被告知的跟真实情况又会十分的不同,苦于生计还是向大众推销这个策略,送更多的士兵去参战。

3)教授与他觉得有能力的学生的对话,他,有思想,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渐渐变得不再关心学习,只是想看透了社会,而随之无所在意。

教授惜才,引导他用行动去做出改变。

但是最后决定永远是自己的,在不想长大的时候已经悄然长大,在不想做出决定的时候,已然做出决定。

2,3两段话都是或多或少被1所影响。

我蛮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而近几年看到类似影片也越来越多,似乎不相关的一件事,结果却是整个电影所表述的核心。

演技没得说,最喜欢的还是Meryl。

 8 ) 命運迷牆

《命運迷牆》,一齣短得可以的荷里活電影,探討一個非常具影響力的話題,影響人類的前景,揭開目的與目的背後的衝擊。

兩段對談,簡單化的形式,卻發揮一種關鍵作用,外面的戰爭就在談笑間發生,托特的失望透過對談表現,他口中的政客亦由湯告魯斯與梅麗史翠普的對談透視出來。

兩段對話發生在戰線上,透過教授的憶述及史翠普的質疑,突出所謂反恐戰爭的問題,教授認為的不可行,兩名學生堅持服役,與托特的心灰意懶產生一個交叉點。

政客的手段下,產生兩種人,一是被國家,被政客遺忘而堅持為國家出力的人,另一是倒轉來放棄對國家,對政治抱上有盼望的人。

戰爭的一個行動,串連在四人兩段對談上的作用非常具體。

死去的兩名服役學生,在訪問一邊與在勸喻一邊都是加強著對談的張力的,這種手法令對談的劇情不動而動,越簡單卻越難表現的技巧,有著這種關鍵作用。

站在迷牆一邊是史翠普,另一邊是托特,好像是三件事,又像是一件事,走進胡同的不只是戰爭,還有價值觀與信念。

片長一個半小時的電影,解構著目的與目的背後是一種怎樣的矛盾,寫實地反映當前的問題。

幾個主要角色的個性透過短短的描述表現出來,身份的對立更彰顯了人物特徵。

整齣電影出奇地流暢,在這種探討前題下殊不感到沈悶。

信念是在現實中產生,亦在現實中動搖,絕不是一種幻想,像我們面對街上那群為明天區議會選舉,作最後衝刺的候選人,那種奇妙的心態與他們的背後被聯想或實際的情形。

 9 ) 政治和战争,永远如影随形

政治片,三条叙事线,三对人物依次登场,大段的对话,观点纷呈,仔细听下来倒也没有太多新意。

靓汤和梅姨这组主攻政策和战略,但也无非是高层拍脑袋,还要冠以救世救民的名头,媒体不甘只做传声筒,但独立的声音又注定被压制。

罗导和安德鲁·加菲尔德这组对话听下来到有点意思,新新大学生显得对政治上的那套伎俩了然于胸,选择独善其身,不愿充当工具,老一辈教授谆谆教导,强调莫做旁观者,哪怕参与失败和旁观失败结果一样,但参与意味着你曾经do something。

最后一组两位大学生在参军前的宣讲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比如我听起来甚是刺耳,虽然他们是爱国青年,但表达出太多令人生厌的优越感和大国主义。

最后散的散,死的死。

90分钟处戛然而止,有点突兀。

看之前没想到除了那些耳闻能详的大牌,还有略显青涩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这哥们四年前饰演一名大学生,现在居然演了个高中生,真是越活越年轻啊。

看完本片不由又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究竟是因为美国的敌人太多,而让世界各地都有美国军队的身影,还是因为美国管得太多,而让世界各地都有美国的敌人。

 10 ) 911事件前后美国对恐怖分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最近一不小心看了两部美国拍摄的关于“恐怖分子”的电影,一部是拍摄于911事件前的《与魔鬼同行》;一部就是针对911事件后民众对恐怖活动的反应,由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狮入羊口》。

很明显的是,由于911事件,美国对恐怖分子的观念在事件前后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光从电影的拍摄角度和情感就能完全体现出来。

蓓蓓的电影世界:http://blog.sina.com.cn/bblovesmovies    《与魔鬼同行》的北爱尔兰恐怖分子由布拉德皮特扮演,我必须很花痴也很负责的说布拉德皮特演的法兰基·马奎尔是我见过的最帅的恐怖分子!

而且这个恐怖分子一点不恐怖,除了在面对敌人,仇人面前杀人不眨眼以外,他也有他自己爱的人,尊重的人,并且愿意保护的人。

虽然我对于北爱尔兰的共和党之战的历史不了解,但是布拉德皮特成为共和党恐怖分子之一也有其历史原因在其中。

一个八岁的孩子亲眼见到蒙面人冲进自己的家里枪杀了父亲,这个对于幼小心灵的孩童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

所以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内心充满了复仇和憎恨。

《与魔鬼同行》把一个恐怖分子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孤胆英雄”的角色,而这种带点同情与浪漫的描写恐怖分子的方式自从911事件后,就再也不复存在。

    《狮入羊口》讲述的就是911事件后,面对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民众从大学,媒体和政客三方面提出的怀疑与观点。

这部片子就是不同身份,代表不同观点的人之间的对话,政客与记者的对话,大学教授与学生的对话,而这些对话的内涵和主题完全把电影提到了任何商业情感片无法比拟的高度,在这些对国家,社会,政治,战争,人文和道德提出质疑,表示怀疑的赤裸裸的现实下,任何小众的情啊爱啊都显得微不足道。

其实我并不赞同豆瓣上某些影评批评此片说只是提出了现如今存在的各种当今政局,道德和社会问题,却没有给到答案。

而我认为不仅是导演,甚至每一个生活在当代的人都没有权利和完全的信心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觉得罗伯特雷德福做得很好的一点就是敢于把这些问题能够通过他自己擅长的方式和能够发挥力量的领域展现出来。

这也算是这一部分好莱坞商业电影人能够为社会做出的一点贡献和给到的一点舆论力量。

所以看完此片,我对参与此片演出的罗伯特雷德福,汤姆克鲁斯,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其他演员有了钦佩之心。

我觉得他们虽然是商业电影人,靠着电影事业在吃饭,但是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影响去做一些对得起这个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愿意用公众人物的形象去质疑一些不正常的政治和道德现象。

而我也更能从此片里感受到美国的舆论自由和公众话语权。

这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言归正传,虽然此片有着很高的道德评价,但是此片仅仅是从民众的角度来阐述对恐怖分子的态度。

而对于恐怖分子,他们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残忍的代名词,仿佛他们俨然变成魔鬼的替身,没有血肉之躯,以及普遍人类该有的情感与善良。

911后对于有恐怖分子的电影,我们对他们的感觉就只有一个字:怕。

再也无法从美国电影里找到对恐怖分子人性化的描述和展示。

这就是911事件带给美国的影响,极端而又至情至理。

《狮入羊口》短评

2013.0406

6分钟前
  • 皂君庙小弟
  • 还行

阵容豪华,大牌云集只为表述一个谎言,太政治化了。罗拔烈福老了,俊男与美女一样,不许人间见白头。

10分钟前
  • 蛮荒之地
  • 较差

纯噼里啪啦的讲话,不适合我看。

13分钟前
  • 5S
  • 较差

和美国政治紧扣。。演员很大牌。。剧情很一般。。感觉没必要把该类题材放到银幕上还浪费了优秀演员。。

18分钟前
  • vivien
  • 还行

没看懂

21分钟前
  • 恒源祥 书书书
  • 还行

虽然有点煽情,结构有点蒙太奇,但我觉得是一部不错的青春片啊。

22分钟前
  • 比萨诗章
  • 还行

cliche

27分钟前
  • DEW
  • 还行

电影虽然不会只是导演一人的意念输出 但一定会有导演的表达 导演作为时代中的个体也必定会受到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算得上现实世界少有的大型真人秀了

31分钟前
  • YiQiao
  • 较差

反战还是辩护?倒是平民对国事的参与热情让人感叹。

32分钟前
  • 蛮爷
  • 还行

观赏本片的前提是对美国宪政和国际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可惜我不在水准线上,虽然看的饶有趣味,但对其中的微言大义并不了解,只能看懂两士兵从学校踏上征兵路到牺牲的那一段轨迹,斯特里普和雷德福表演精彩,克鲁斯有点浮夸,也许是他诠释的政客就是如此虚伪做作,一部导演演讲政治课的电影

34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绝对的明星阵容,可是。。。罗伯特·雷德福在这部片子里演得不错,导的不行

36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一直觉得罗伯特.列福执导的电影很有想法,本片也不例外,唯一问题是情节有点做作和刻意。但是舆论、政府、爱国者、普罗大众,四方的设置很成功很合理。对于战争的缘由、责任、矛盾的希望都简单概括说明。

37分钟前
  • christann
  • 推荐

政治学应该不叫蝴蝶效应了?直接是生死攸关。一边是愤青要将自己的激进理想付诸实际行动,一边则是用他们不幸的经历去教育另一个异类。人类真的只会在“起码,我们试过”的安慰中螺旋前进吗?

39分钟前
  • 一苇杭
  • 推荐

很喜欢

43分钟前
  • mm@home
  • 力荐

说教意味太浓

44分钟前
  • 恶人谷主
  • 较差

redford老爷子搞砸的一次。

45分钟前
  • Richard Wang
  • 较差

为了作业看它,真煎熬。

50分钟前
  • snowmelt
  • 很差

本来是抱着硬着头皮啃的心态去看的,没想到是这么精彩的辩论,看完后很感动,但我暂时解释不清这种感动。

53分钟前
  • tamashi
  • 力荐

三条线不停的切换,难收尾,难展开,浪费演员!

56分钟前
  • atmosphere
  • 较差

聒噪。

58分钟前
  • BlackBir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