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Fragrance of the First Flower

主演:林辰唏,程予希,李易,刘心妤,邱志宇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热门推荐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剧照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2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4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5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6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4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5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6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7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8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9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20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剧情介绍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剧情讲述已育有一子的人妻怡敏(林辰唏 饰)在高中时候与学妹亭亭(程予希 饰)展开了一段青涩却暧昧的同性密友期,此时的她尚未意识到亭亭对她的迷恋已超出姐妹之间。直到多年后两人再次重逢,那段青春的未竟之爱让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激起了未知的波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明天也要作伴杀手奶爸科学怪物软弱第一次的辣妹遍地狼烟母爱无悔食人鲨赶尸人之摄魂铃赛车狂人2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交叉封锁线隔绝晚上兼职吉他蒙古人放飞理想金斯敦市长第二季战犬出击野武士的美食海底娇娃蓝华ZERO精豆儿山海战纪之狂兽逆袭布莱克威尔的幽灵5攀登者白虎超时空要塞ZERO印第安夏日告白百年虚云鬼怪万圣节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长篇影评

 1 ) 两位双性恋女士的恋爱、成长史倒退及反向教育

我喜爱这个片子,从第一秒就喜欢上了它的摄影入画质感和光线,两位主演的演绎不俗,将成年后的内敛和青春时候的纯洁清新表现得细腻入微。

某些转场对比让我热泪,某些台词具体到令我感伤青春的伤疤竟这么多年还在。

gagaoolala营销的方法将一部不足100分钟左右的的电影长度截取为6个约15分钟的剧集,每周五播出的这种传播方式也很适宜这部剧,每集播出后都有相当热的讨论度,“超话”截止到今天已有越4.1万粉丝和4千多贴子在女同剧中属于现象级别的,观众被细腻的情节和对话吸引回忆了过去的青春相似经历。

我本人与剧集中的情节相互比较或者像回忆检讨我青春时期恋爱做的哪里不对哪里不成熟,现在又有哪里成长起来,每集分割的节点和讨论也是如此吸引我思考,随着第五六集的播出后,我似乎被迎面打了一个闷拳,所以要在此处“叫疼”。

看到第四集我对自己说都2021年了,不概率不会有那种lgbt的阴郁压抑文学结局出现,因为它太老套了已经重复了很多次了,且第一集即交代了同性婚姻已经合法化的背景,两位女主当然能认同两个女人在一起组成新家庭或者新情侣的关系,并且希望结局展现“我们这样不恶心”来比较15年前在校园中的台词“我们这样很恶心”,但我没有看到这部剧的编剧来推翻那种谬误的“恶心”。

随着剧情的推进反而走向了另外一种女性社会压力中的不得已和压抑生活,似乎任何事情都是不能选择的,选择本身也成为了选择需要勇气,特别是第三集到第四集之间交代了亭亭和怡敏已经在恋人的位置在一起相处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毕竟家里要有高脚椅都的青春梦想已经实现了。

但怡敏还是没有对现有生活状态试图作出改变的想法和开始掌控人生。

也只有亭亭提出要不我们带小泽走这样勇敢的话,来尝试压迫让怡敏思考,但显然此前并没有思考什么,因为回答是令人失望的“这是我家啊”+看向恋人的空洞眼神。

异性恋和同性恋没有优先度的孰高孰低,异性恋婚姻对与同性恋情一样的美好,那么相处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两位的对话和相处还是如此的简短不明,如此的如幼儿梦语,言语不清,到底是要走出婚姻迎接恋情还是要出轨一段时间重新回归家庭,你给交待嘛!

面对亭亭提出来的“我们带小泽走”和“我可以陪你”我们怡敏还是不置可否,此处被王仁修拉着王小泽出现的打断了,并且三位成年人、人走入短暂的客厅修罗场,我们怡敏也是一直用眼神指挥亭亭走,送走亭亭(我几乎认为此处出轨已经结局),怡敏似乎想要和仁修修复关系找到婚姻的痛点,突然蹦出“我已经喜欢上别人了”令我不解,也许是慌乱时候的口不择言,亦或者是潜意识倾斜于与亭亭的感情,当我认为bi&bi间终于要豁出去走向新生活了的时候,迎来的是他妈的第六集我们怡敏看着女朋友接回送来小孩,坐在车上听老公的安排不要下车,在车上的眼神也是躲闪不要和女朋友有交流,总之就是在外听话老婆人设。

回家后与仁修吵起来的时候也只从自我角度说起亭亭“她懂我”,没有看出一点想要离开家庭做选择,或者与老公认真讨论的婚姻修复计划和想法在里面,终于还是在仁修说出多次“你走吧,你走”后离开辛苦经营的家庭,漫无目的的开始走向未知,到此处我不清楚怡敏的人物动机,直到她在天桥处坦诚喊出“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个剧集表现的是沉默的大多数的选择吗?

他们从不选择?

他们只做“对的”事情,或被事情(大学-男朋友,怀孕-结婚,与初恋再遇到-出轨,被发现-离家)推着走,他们似乎不具备自由没有选择,令人十分泄气的是我们怡敏几乎没有自由意志(超话中参与讨论的姐妹依靠她表演中的细节来推测怡敏的心理状态可见一斑),那么一切都将没有价值,难道我们只是享乐么?

与亭亭的再遇到只是沉闷婚姻中的一次抬头换气吗?

然后再继续低头划水。

这周末看完所谓“HE式的开放性”结局后还是久久想要发泄一番不满,诚然,欧美姬剧倾向于描述在一起之后相处的剧情,东方姬剧倾向于描述在一起之前的剧情,文化上的差异令我天然更加喜爱这种内敛和细腻及女性秘密风格剧集拍摄审美也是我十分钟爱的,但在内核上面我认为在此时此刻是不妥的或者完成度欠缺,此剧的描写角度是怡敏的角度几乎是怡敏的全部生活,我们从怡敏的视角来看,但没有感觉到怡敏从高中到30多岁的成长,高中从父,结婚从夫,还是那个高中生的怡敏,即使大胆到“出轨”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爱人,什么样的家庭。

难堪到几乎是被丈夫赶出家门,与亭亭在天桥上最后一场戏,两人一个狼狈的穿着毛衣,一个穿着急随手拿出的男朋友的外套,红着眼洒泪台北深夜的天桥至上,两位30几岁的双性恋女士发泄后共同感动随着我这些天单曲循环的主题歌慢慢远去、淡去,可是,一会儿她们要各自到哪里去呢?

我的女朋友一直在生活中不断地教育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难道导演/编剧要传达的内核也是如此两位女士需要各自的家庭或者男性友人来支持生活和经济面临难以抉择的困境吗,我不同意。

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年轻姬的时候看the L word时候被局中人tina的一句台词“我们可能真的成就了lez girl电影,想一想那些中西部女孩看到此剧的情景”所振奋提示焕醒了自我意识,我不就是当时那个“中西部”女孩之一。

我的女朋友一直教育我“艺术本身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传递达出来对人和和世界的理解”。

此剧传最终所达出来的思想和理解我实在不能认同全部,人生并不是漫无目的随波逐流,也不是偶遇焕发的短暂出轨的美好,艺术是keep on the sunny side和自我意识觉醒,这些我认为是道德之上的东西,很多人指正剧中出轨的道德瑕疵和亭亭提出可以立即与男性友人分手的“渣”,但是我认为只要有女性意识觉醒,拥有了和对生活把控的能力,这些所谓道德瑕疵并不影响其整体的价值,或者我在此处找到一种知晓理解两人秘密的感觉,但漫无目的或者根本无目的的出轨和无感觉得感受硬凹造型的风景和转场现在想起令我难过,我和嬛嬛一般喊出:这么多天的观剧感情竟是错付了。

希望传说中的粉丝向第二季能有些硬内核,不要把选择本身作为拥有阻力的选择。

 2 ) 足够美好的现实主义(我爱学妹)

这篇不是二刷三刷后的新感受。

2年前看过一遍之后就再没有完整看过,只在小红书上偶尔看到cut。

是什么唤醒我新一波的回忆与感慨呢。

是因为前几天看了贾静雯和曾敬骅出演的霸总姐姐小奶狗的故事有感(《此时此刻》EP10)。

因为看到有讨论帖说奶狗关键时刻怂了不能原谅,似乎是美好爱情有了污点等等。

还因为我昨天看了一个二十多年就看过的汤姆汉克斯的电影《美人鱼》cut,男主发现女主是美人鱼以后本能的拒绝了女主的靠近,让女主很伤心。

以上两个故事,突然就让我联想到当初也有一种声音表达对学妹竟然有男朋友感到失望和疑惑。

其实这就是现实。

我理解好的文艺作品是让人们看清现实且依然相信通过努力明天可以很美好,而非看不清现实且相信明天不管怎样都必须美好。

纯情的人有纯情的价值标准,但世俗的大多数也有着看似俗套的生存之道,一味苛求“完美”换来的不可能是好的爱情,只是激情的昙花一现罢了。

勇敢并非一开始就心无旁骛直奔目标,因为这不现实,大多是莽撞、头脑发热。

勇敢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加持才行,是在权衡利弊、斟酌再三之后仍然愿意为了对方去冒险,去迎接未知的挑战,相信爱可以克服困难,才是真的勇敢。

我的观点是,正因为学妹有男朋友,才让这个故事更真实,更动人,立意也更深刻。

当初学姐的拒绝和否认给了学妹多么沉重的打击,多年后,俩人一见面,学妹并没有对学姐当年的“放弃”耿耿于怀,而是直球表达对学姐始终如一的爱意,帮她照顾孩子,体贴她的情绪,甚至有点“卑微”的维系着这段易碎的关系。

学姐为这段感情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足以让学妹看到俩人可以有未来呢?

(当然学姐愿意和学妹在一起,这对学姐来说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说学妹有错,她错在不该和学姐一起后还和一个不怎么喜欢的男生维持恋爱关系,但她对学姐有多少错呢?

我认为并没有。

因为人的勇敢不可能是无条件的,必须知道对方的心意才能下定决心,这句话看似自私却也十分实际。

(结尾处学妹也对学姐说,只要你愿意和我在一起,我马上就分手。

学姐没有离婚啊,俩人只是出轨,学妹有自我保护意识是人之常情。

)这也对应了我前文所说,好的作品告诉我们什么是现实,以及该如果依照现实创造美好的未来。

如果我们抛弃现实活在梦幻中,我们会苛责学姐怎么还不离婚,学妹怎么还不和男友分手。

但,现实真的很难。

尤其是学姐还有一个自闭的孩子。

其实荧幕前的我们是怎样的生活的呢,是否也经营者一段不咸不淡的感情,过着不好不坏的人生,甚至我们都没有学姐学妹幸运,至少她们遇到了彼此且将对方照亮,虽然不知道未来在哪,到至少感到温暖也隐约看到些模糊又微弱的希望。

再啰嗦几句。

勇敢并非所有条件都不在意,一味地追求一种自我牺牲式的英雄主义。

勇敢是我看到了彼此的感情,知道彼此的心意,预见到未来有很多的困难却依然选择携手前行。

比如学妹要和学姐一起抚养小孩,要面对出柜后父母的不理解,要面对学姐前夫常常出现在她们未来的生活里,学姐会再次退缩的可能;而学姐要面对离婚后和学妹一起生活,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上很可能会出现分歧和嫌隙,学姐能不能顺利面对出柜后的压力等等。

如果俩个人表达爱意的同时一起正视问题,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担心和恐惧,我相信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幸福的未来。

写在最后,学妹就像是活在现实中又时刻可以为了爱情而变得勇敢的梦幻精灵。

我相信她的直球里有很多心酸和苦楚,我相信她对学姐的爱已经包含成熟的理性,只要学姐回应,她会全力以赴为爱情。

 3 ) 浅写一些个人观点

去年只看了前三集就弃剧了,因为不想等更新+不太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今年想再试着看一遍,每集20分钟很快也就看完了从拍摄手法和演员演技角度来看这部剧是很不错的,能表现出暧昧氛围和心动感觉,但是从内容来说我还是相当困惑但好像又能get到那么一些…我总觉得所要探讨的问题其实跟lgbt关系不大,毕竟异性恋中也有很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得到了又抛弃周而复始的故事。

江怡敏跟丈夫结婚十年,孩子都四五岁了,遇见多年前暧昧过的学妹钟亭亭后出轨了。

如果放到现在看,台湾已经允许同性结婚了,那么这样的行为还能算是勇气之举吗?

婚姻像是两个家庭的合并,况且也有了孩子,怎么能说断开就断开…?

但也许这样的看法就是剧里想反驳的,江怡敏婚前想留学,却因为男方的事拖着,拖到最后结了婚怀了孕成为当代典型家庭女性中的一员;儿子患有自闭症,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但丈夫不管不顾要拉着儿子去看吵闹球赛,责怪儿子玩食物;日常生活中丈夫也是什么家务都不做,连自己衣服放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些琐碎像穿石水滴,将爱情一点点磨没。

而这也是大多数我们的父母在生活中的样子,操劳的母亲与在家几乎什么都不干的父亲。

但怡敏丈夫“十年辛苦赚钱养家”,怡敏本人默默承担所有家务琐事照顾小孩,有哪一方是容易的吗?

(其实看的时候我还猜过怡敏丈夫有没有出轨,但没提到哈哈哈,如果出了确实会有些俗套)是父权社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吗?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做了就能改变吗?

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需要考虑自己该做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没关系”,毕竟做一次选择就意味着承担一次责任,当然这也很难,特别是当所有选择都似乎有“答案”时。

但成为“女性”就是做了相应“女性”的选择。

“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跟别人一样?

”(咱们就是说,女性探索道路还是好难…(老调常谈…也许还有点偏题…?

))在这里粘贴一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打开):https://mp.weixin.qq.com/s/xlmZU0upbg2cxTPFsCG36Q那最后怡敏被赶出家门,和亭亭在天桥相拥真情流露的勇敢时刻,究竟是属于勇敢出轨了呢还是勇敢面对了多年来一直被自己忽视着的内心呢?

亭亭从一开始就有点女铜的“老好人”形象:载着怡敏回家,挨了骂也不反驳还为怡敏着想,甚至多年以后还会在尴尬场景为怡敏打圆场。

也许亭亭是从重逢后的尴尬聊天中听出了怡敏的婚姻不幸,她依然对怡敏表达着爱意,甚至在见完怡敏夫妇后还给怡敏发暧昧消息:“王太太,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但是看的时候真的很心动…)而在和怡敏暧昧不清的同时,她还有一任男朋友…(异性恋的感情不是感情吗…?

想结束就结束吗……………或者剧里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份感情是用来给家长交差的?

或者是说受社会压力所迫?

那男方也是吗?

…?

)这也许就是属于亭亭的勇敢,从怡敏展开,又在怡敏这里发展。

可是亭亭真的能确认怡敏的感情吗?

怡敏有家庭有孩子,最初丈夫在身边时否认两人的关系,甚至在最最开始,“我们的关系太近了,我们这样很恶心”。

那么怡敏婚后的愿意靠近,是因为婚姻的无聊压抑还是因为真的心之所向呢?

而亭亭的勇敢靠近,是因为对过往未得的执念还是因为真的爱怡敏?

那么说到底让我矛盾的就是剧中人物的恋爱观,我觉得谈恋爱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前期是很甜蜜很让人心动,那新鲜感散掉之后呢?

(这也是我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这让我有点好奇如果在之后的剧情里怡敏和亭亭在一起,那么她俩将会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是新鲜感永不消散,还是消散了又不断复燃,还是像怡敏的前任老公一样,又一个循环?

亭亭记得怡敏的高脚椅和最初的梦想,怡敏自以为铁直却还是不可避免地向亭亭靠近,也许会有美丽结局吧,虽然爱情是短暂的。

“在进入彼此生活的关系中,一个人的自我会受到考验,所以那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最佳时刻。

狡猾、自大、奉献、充实、宽容,所有这些特质都将会暴露出来。

”这也许是一个哲学问题,爱的责任与新鲜感是相悖的吗?

 4 ) 她们的故事,不过是一场梦的重量

作者: pASslosS 是的,这部每集仅「15分钟」,片名有点小清新的6集短剧,下周就要迎来大结局了。

实际上全片加起来也只有一部电影的体量,被拆成这个样子,相当于让观众花上一个月的耐心看完一部电影,而且要为最后的15分钟再等上一周,着实煎熬。

无论如何,这种播出方式都是对观众不友好的,但《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一上线就拿下豆瓣高分,此后一连霸榜数日,这种现象合理么?

还算合理,因为每年毫不遮掩地讲述女同故事的华语影视剧简直凤毛麟角,而「结合真实当下」就更是一种奢求。

本剧导演邓依涵本身是有心理学背景的,她曾创作过《亲爱的卵男日记》的剧本,导演过短片《玫瑰色的裙》,前者探讨了同志的生育困境,后者是关于青少年的性别认同。

由此可见,《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同样属于她所擅长的题材类型。

若要形容《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首先需要坦诚的是,我并不觉得这部剧在横与纵的拓展上有多么给人惊喜,如果说它有重量,大概也就是一场梦的重量。

但「梦」又是不可被低估的享受,事实上,有很多观众需要并愿意等待一部剧或是一部电影提供这样的梦,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部剧的内容已经被观众疯狂扩写了,以至于每个情节都能成为结合个人经验进行讨论的故事底板,如此,它的价值终究是大于那场梦了。

影视剧中,同性情侣间的虐恋一度是无法动摇的故事底色,台剧《孤恋花》和《逆女》都是经典案例。

这些故事往往比异性恋的虐恋故事来得更写实、更凄惨,如今每当人们谈到同性恋情侣的故事,也总容易把「勇气」这个词搬上台面。

的确,在同性恋的世界里,「勇气」需要被用来对抗更多的恐惧。

在这部剧中,从青少年到成年,学姐怡敏和学妹亭亭始终被内心真实的声音炙烤着,如果没有真正的成长和释然,这种痛苦还会持续更久,那么她们的灵魂中始终有那么一块不曾直面世界,某一个自己也没有「活过」。

我想,剧中她们青春期时的恋情和对自我认同的探索是《水仙花开》式的。

成年后再相遇,一人已有枷锁般的家庭,一人仍在自由地漂泊着,她们之间的阻碍是《卡罗尔》式的。

《卡罗尔》但最后影片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纯净,更像是简单质朴的《爱的甘露》,这部les片是1985年的,有着对性少数群体非常排斥的时代背景。

但无论有着怎样的阻碍,该影片最大的价值是对女同性恋爱情故事的处理方式,《爱的甘露》完全是「唤醒式」的,旨在唤醒她们在被压抑的日常里对情感的知觉。

而且《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颇具女性气质的一处是,它不争夺情感,而是专注于向内的,对个人情感的审视。

或许这才是能够引发共鸣的地方,剧情没有以结果为导向,而是让角色在个人情感世界里寻找自洽,归根结底还是类似的问题——「我的爱是怎样的爱、我的爱是否足够隐藏/暴露、我的爱可不可以(单向/双向)地持续下去」。

两个女主都有类似的困扰,只不过处理方式不同,这就诞生了冲突,但就算观众会入戏,跟随剧情评比出谁在情感中更胆怯,谁在情感中更吃亏,这些判定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分歧,因为这只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因人而异」,毕竟亲密关系里创造遗憾的方式还是非常多样的。

其实剧中有很多值得细抠的细节,因为导演和编剧给的点都很精准,各位列文虎克们大概已经把这些细节吃透了。

其中可以肯定的是,林辰唏饰演的怡敏是个双性恋,而程予希饰演的亭亭虽未明示,但她应该更偏向女同性恋一点(仅根据剧情推测)。

对此,影片处理得真实又得当,她们除了性取向上的差异,以及互有好感的事实,隔在彼此之间的障碍物并没有因为同性婚姻的合法而瞬间瓦解。

台湾2019年通过同性婚姻法,此后人们的观念至少已经升级到对「同性之间的爱情是爱情,同性之间的婚姻是婚姻」的认同。

但除此之外,有待升级的观念还有更多,比如关于家庭构成的传统概念,夫妻分工的既定模式,一切都涉及到两个生命体长达一生的理智规划,如果说性取向是关于爱情,那上面的这些基本都与爱情无关。

对于已经进入家庭的双性恋来说,如果不是非要进行抉择,选择「既定的生活」并不像女同性恋想象的那样痛苦。

就像第5集那句亭亭的质问「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和大家一样」。

事实上,双性恋女性爱上一个男人、进入家庭、育儿并成为母亲的选择并不是一种背叛,就像不想生育的独立女性同样没理由指责想要生育的女性,这都是很正当的个人选择。

但亭亭需要面对的问题的确很狰狞,那就是,双性恋确实可以做到「和大家都一样,只和你不一样」,而且她没有违心。

「她不必去特别」,这既是自由的一种,也是特权的一种。

但另一面,怡敏身上还叠加了「母亲」的社会身份,这让故事的现实层面变得更加复杂,而且不难发现,怡敏也是受困的,她更容易拥有被社会所默认的「女性理应拥有的东西」,一个老公、一个孩子,还有一个传统的异性恋家庭。

这些东西一旦拥有,那么对于家庭中的女性而言,其绑定程度要远远大于男性,毕竟同性婚姻的合法无法改良异性恋婚姻的经营模式。

所以倒不如承认怡敏从来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她不那么追求自我探索,于她而言,如果想做忠于内心的「好爱人」,代价是做社会眼光中的「坏女人、坏妻子、坏母亲」,这是普遍的女性困境,是不分性取向的。

因为怡敏这个角色优柔寡断,以至于观众一直怀疑她根本不喜欢学妹亭亭,除了在老公面前装不认识亭亭,下图中这种微妙的细节也被导演捕捉到了,哪怕无人逼迫,她还是会更靠近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但是她并没有达到令人厌恶的程度,因为林辰唏把怡敏这个角色塑造成了「惊弓之鸟」,任何有悖于安稳现状的变动都是令她怯懦的,不只是耗人的工作、老公和孩子,可能还有突如其来的真挚情感,无论事好事坏,都是对当下的威胁。

同性之爱的重新萌发对亭亭来说是试探和失望的回声,但对于怡敏,则是要重新经历亭亭已然经受的一切考验,如此,她的胆怯和疲惫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然你看,她对丈夫出柜后得到的反应,和当年她对亭亭说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回过头来再看「勇敢」的亭亭,她一直在承担选择的代价,这样的故事如果放在内地就更惨了,因为在「不能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代价,最后变成了「别无选择的代价」。

怡敏当下的恐惧比对出了亭亭的勇敢和包容,这点很难否认。

所以看待这样的关系,不是爱与不爱的区别,也不是爱与更爱的区别,我宁愿把她们看作两条错位的平行线,两个人处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困境,如果不能对彼此足够包容到一种同频的程度,任何为爱冒险都将是幻想,毕竟冒险的代价很大。

在同性婚姻没有合法的社会里,这个挑战就更大了。

其实在第一集就被狠狠虐到了,两个女生的婚礼,太稀少了,当时怡敏的表现也暴露了她从来没有正视过个人感受的事实,而那没有被唤醒的部分就像终生携带的死胎,感受着诡异的阵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郑宜农为该剧创作的同名主题曲,其歌词直白到可以直接作为全剧主旨,同时也是最简短和诗意的点评。

「那终将是我认识世界的那一天。

」「那是生的渴望,必须要靠近你。

」「那阵无畏的风将经过我们,嘲弄着那一公分的距离。

」抽出这三句歌词,倒着排列,基本就是本剧大体剧情了。

郑宜农演唱《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郑宜农本身就就是公开出柜的艺人,由她来创作主题曲再合适不过,这里面可能多多少少有她自己的感同身受在。

不过还是要说,观众非常需要更多关于女性情感和女性处境的影视作品存在,我认为关于女性的故事远远没有被挖尽。

因为更多作品还是围绕着那几个最醒目、最为人熟知的焦虑命题做铁饭碗,作品之间互为复读机,把不同的女性经验进行瓜分并各立门派,持「虽期盼发声却不真正交流」的姿态。

但在看完这部作品之后,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情感世界是复杂而丰富的。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资金投给这样的作品,一部电影时长拆成六集播放这种事最好不要再出现啦,真的残忍。

 5 ) 怡敏

把怡敏斥为自私有些过分,也掉入弯直二元对立的陷阱,忽视双性恋的认知困境。

的确,如果没有自闭症的孩子和总缺席的丈夫,她几乎不可能再爱上亭亭。

同性恋情在她那里成为备选方案,而非平行的考量,就像厌男恐婚的侄女埋怨自己不是女同一样,把爱次等化为逃生通道,女同作为父权制鄙视链最底端又被较低端的同胞骑着脖子当马遛了一遍。

可是怡敏何尝没有为爱而爱呢,她只是不知道有两份爱时该怎么办。

难道一个人有选择却不坚定,就要被剥夺讲述痛苦的正当性吗。

对孩子和异性恋家庭的偏好和维护并不全出于传统模式的规训,她真诚地关怀和享受孩子的成长,亭亭也是;至于丈夫,事业家庭两难全和浪漫爱消退本就是中年人普遍困局,而且两人之间也有协商的机制。

爱最大的告白宣言属于年青人或者纯同性恋或者其他此类能够做单选的人,碰上双份牵绊时,这个逻辑要么偃旗息鼓,要么更加气势凛凛地审判道,好一个不负责任的利己主义者啊——可是怡敏说出了“可是”。

我绝不为父权的说教辩护,不欣赏把性少数当成出逃父权的后花园,也不赞同不负责任地贪求兼得主流认同和私情,但问题在于怡敏的复杂性没法被这三条批判归纳,爱也没法仅靠勇气和真心兑现,我们为什么不能诚实地面对人自我影像的含糊和抉择的迟疑呢。

在一个怡敏很可能比亭亭更多的世界里,我们除了为亭亭热切的爱受屈折而悲伤,为什么不能也听听怡敏捧着心脏在手上却永远找不到一副合适的镜片去看清咫尺之间的故事。

LGBT are not used to and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 that patriarchy lead to,so do “love/courage matters ”,that's man's limit

 6 ) 仔仔没有深刻的爱上亭亭,而乐乐却深刻的爱上了学姐

仔仔的演技最好时候应该是后来的我们MV当她和王大陆站在门口,低头不语她拿着衬衫,她狠狠打他,仿佛在怪他,最后亲吻他

我第一次看着MV掉下眼泪是的歌是歌,但那一刻,你共鸣着这个已婚女人怀念着以前的爱人不论是幻觉还是真实的重逢那一刻,感受到这两个相爱的人,爱而不得的痛苦女主角的演技让我信服这一切,相信确实真实发生着犹如你我生活中憧憬着,和过去的爱人相逢,你们寒暄,你们走在一起,最后你们想起来分离,你们想起来当时的疼,你们开始责骂对方,开始恨自己最后却还是忍不住,摸摸这个人的头,同时狠狠的咬伤他的唇,记住疼痛,最后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

她也有小孩,同时身体内孕育的生命也让她充满着温柔的母爱她走过一家洗衣店,把衬衫丢入进去,对着树洞说我好想你,你在哪儿?

但为何学妹和学姐最后天桥那段感受不到这份爱而不得的矛盾?

是学妹的演技过于出色,当她大颗大颗的泪水落在那句所以这次你又要抛下我了吗

仿佛这十几年背负的一切压垮学妹的最后一根稻草你的学姐还是要抛下你你依然是孤独一人,不论你身边有谁

而学姐却没有接住,有一瞬间我仿佛出戏你说我也有小孩,你是为了报复我吗你说我很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是最后一次眼里却没有那种疼痛,那种挣扎,那种矛盾你才发现她有男朋友,当你众叛亲离的时刻,当你以为你可以去到一个温暖的怀抱,亭亭会温柔的抱住你说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一起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却发现她自身难保,支离破碎你是不是应该更绝望一些

这里我想起了tlw的Jenny,当她觉醒决定和Marina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人家和她说,对不起,我有女朋友,我也是被包养Jenny那种绝望迷茫,对自我身份,对自我认识,对未来,都是致命的

美国人也是拍了好几季Jenny的故事,当时看的时候,只觉得Jenny恐怕是疯了但多年后,发现生活真的不是只有黑与白我开始觉得Jenny前两季神经质的可信,甚至心疼起来那是十几年的作品也许导演也看过花香最后的男朋友出现真的是非常棒这个作品最后有了落脚,你我真的都是普通人我总觉得在戏里仔仔没有深刻的爱上亭亭而乐乐却深刻的爱上了学姐演技是一回事比如想见你里面柯佳嬿的三重人格层层交替,也能让你赞不绝口但真的没有那么入戏,你知道这是属于片中人的感情你希望他们在片中圆满幸福而花香,却让我完全跳出剧集,我希望剧里的人幸福,希望演员幸福,也希望自己幸福如何让观众共情,显然不仅仅是演技的问题

 7 ) To:曾经深爱过她的那个你

很喜欢这部剧的感觉,最最喜欢最后在天桥的那一段,没有背景音乐,只有风声,车子行驶过的沙沙声,镜头拉远,天桥上两人面对面站立仿佛一副轻柔的静景。

惊叹于程予希的演技,很多细节,眼神,表情,太独到。

也很想感谢亭亭这个角色,被程予希演得极致鲜活。

天桥的对话看得我心疼,心痛。

无比疼惜亭亭,这个即使千疮百孔,血肉模糊,也用最坚强刚毅的一面去包容怡敏的所有。

她只是感情中更加勇敢的那一位,但是她不是“金刚不坏”,不是不会疼,不会伤心,更不是不会因为你的否定言语而自我怀疑的“石头人”。

相反的,她有血有肉,懂得爱,懂得勇敢,更懂得如何去爱!

可是,可惜,可谈,可悲,这份爱太不对等,对方的她,自如地享受了这一切爱,却还要控诉亭亭的“不忠”,她看不到她的伤心,看不到她在背地里的难过心碎。

写到这里,我都觉得可笑。

可是这份爱恋又多么不科学啊。

不科学的一个敢爱敢恨的亭亭却这么爱一个软弱自私不敢面对自己的人。

可是爱,从来也都不科学,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又何来那么多神伤。。。。

我沉溺于结尾,感慨而又悲伤,我写下这些,足以好好告别曾经深爱过她的那个我。

再见,曾经那个满腔赤诚的你。

愿你今后依然勇敢真诚但也好好地疼爱自己。

 8 ) 个人碎碎念

陪伴我读过了凌晨两点腿疼睡不着的一个夜晚现在是凌晨四点眼泪还哗哗地流 视线也很模糊其实细数看过的les片真的少也就是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 和 率知完这种副线等等所以也造成哭成这傻样 哭到下巴抖了看到弹幕对结局很不满、说什么三观炸裂但确实这就很现实啊…如果是我也会这样无助现在现实有多苟且、压力有多大,高中时两个灵动的女孩子就有多美好。

几大泪点:“那你为什么都不理我”委屈哭了“我非常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机会,因为每一次都像是最后一次”学姐毕业装大方去拍合照 联想到自己毕业的场景了…也是在装大方呢“我很喜欢你,可是…”学姐用力抱住她(共情过强了“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女生不是你,我可能会更有信心。

”————————来看这个的一大原因是是我能找到的耽美都渐渐沦为流水剧(雾)可能会渐渐更喜欢台湾作品两位主演讲话轻声细语 台湾口音下 本福建人是觉得非常生活化 很真实很日常的对话 不同于像之前追的《以家人之名》日常对话的疏离感 给人感觉的就像巨高质量的vlog 可能这也是我能共振的原因吧~以及海报好漂亮 画面好漂亮 美女好漂亮啊~亭亭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

 9 ) 遇见花香观后感

先从人物分析开始吧。

学姐(江怡敏):她是一个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就像亭亭说的是掌上明珠,而且从两个人的零碎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学姐家中,父亲是有话语权的那一个。

她和母亲是附庸,一个靠丈夫赚钱来花,另一个对父亲的管教言听计从。

这种长年累月的服从性家庭教育下,形成了学姐在任何边缘行为下都会习惯性地退让、忍耐、服从的软弱性格。

在她的世界里,是没有反抗和对峙这一说的,也没有所谓的自主的权利,因为这些都是在父权笼罩的家庭中不被允许的存在。

所以当她和亭亭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或是说早已质变只是在她尚能欲盖弥彰的范围内时,她要强迫自己在这段关系里后退,退回到最初她的价值观中的「朋友」的范围。

即便这种退出让她痛苦,但是她也会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这是其他人眼中「正确」的选择。

怀着这样的想法,她结束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又听从家里的安排结婚生子,看似过上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亭亭没有再次出现,可以预见到怡敏的一生都只是从一个笼子走到了另一个笼子中,麻木且认命。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句话完全就是她的真实写照。

她每天除了要像男性一样上班,还要照顾有精神障碍的儿子,回家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角色。

她的丈夫像是另一个巨婴,一个生活上的白痴,他对于妻子在生活中的面面俱到坐享其成,以至于怡敏只是参加一个婚礼,他帮忙带一天儿子,隔天孩子就因吃坏了肚子而腹泻。

同时,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便再晚,吃完的餐具也应该是由妻子回来收拾的。

面对这样的丈夫,怡敏有想过要反抗吗?

显然没有,她认命了,「命苦呗还能怎么样呢?

将就着过吧。

」大概是这种想法。

所以当她从沙发下抽出丈夫打了一天的电玩手柄,拖着疲惫的脚步去收拾餐具,听到丈夫对婆婆「夸赞」自己「把一切都弄得好好的」的时候,她感觉不到高兴,只是觉得悲哀但无力。

在这段婚姻关系中,她进一步彻底地失去了自我,连手机桌面都是儿子,一周五天在外出差的丈夫,完全指望不上。

面对精神障碍的儿子,她显然要付出比其他母亲更多的精力,因此她的生活里,没有「我想要」,只有「儿子需要」,说得难听一些,这是一个守活寡的母亲。

而亭亭的再度出现,仿佛向她十五年死水一般的生活中投了一颗石子。

她自以为压下去、只是一时冲动的少年情愫再次唤醒,或者说她沉睡的自我意识终于开始觉醒。

这逼得她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早已面目全非的自己。

十五年后的重逢,惊喜、愧疚、感激以及过去未能表达的爱使怡敏感受到了短暂的快乐。

而亭亭对于她生活上的帮助,也让她感受到了家庭中另一半「同伴」的作用,因此她开始重新试着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情感。

过去,她对于自己与亭亭之间的感情是极力否认的态度。

可当她在婚礼时看到一对女生同样幸福地举办婚礼分享喜悦时,她产生了一种对于「生活在别处」的好奇与兴奋。

所以当亭亭试探性地对自己做出情侣剪的亲密接触时,尽管她感到紧张,但同时也怀着猎奇的心理,就像她高中时代在亭亭的怂恿下第一次相互触摸对方的身体。

最后的拥吻是她情感到达的顶点,这一刻她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完整的人。

从她主动抚上亭亭的脖子,对她的吻予取予求时,这十五年来的委屈,悲愤,懊恼,对过去自己软弱逃避的愧疚,以及从未消失过的爱,瞬间把她和亭亭淹没,在这一刻,她用行动代替了语言,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对亭亭那么多年的爱第一次正面做出了回应。

江怡敏终于成了江怡敏,而不是王太太,或是小哲妈妈。

分割线————————————学妹的晚点发。

 10 ) 拉丝般的细腻

分享些很细腻含蓄的描写细节,这个剧细细去品味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无声传递着无法诉说的爱

在这,号码没有备注。

解答了我之前的疑惑为什么那段对话如此细致描写。

“是我”“我知道”“你号码又没有换”听到这时,我以为是她留下了她的号码,看到后面没有备注,才知道是她已经刻在了她的心底里。

但是也不知道何时她把备注删去了是不敢面对吧

局促地删删写写也没发出消息收到婷婷的“明天我们见面吧”难以掩饰又极力克制压抑的笑,然后抚摸自己的脸大概在想我老了吗?

我还漂亮吗?

她还会觉得我好看吗?

镜头再扫向了护肤品,不由暗喜真是“女为知己者容”啊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短评

虽然林辰唏尴尬溢出屏幕,还是给个及格吧、、仔仔业务能力请加油

5分钟前
  • 还行

三星半~先不说本质上就是人妻出轨,知三当三的事情。我不觉得所有的ntxl的故事都要这样拍(虽然可能在东亚这种更真实,p.s.ntxl真的好惨,在西方就和女权绑在一起,在东方就和家庭绑在一起)江学姐真的好自私,她谁也不爱,她每一步都第一个想到保全自己。喜欢亭亭不是因为亭亭本身勇敢正直又漂亮,而是因为亭亭懂她,给她快乐,包容她。就很离谱了…从来没有站在亭亭的角度想过她会怎么样,这算什么喜欢呢。每一次都要退缩还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自私又爱逃避。如果第一次喜欢的人这样…确实是够倒霉的了…

7分钟前
  • 2084
  • 还行

第三集woc!学妹你他妈也太牛了!!!

10分钟前
  • Po!
  • 力荐

可是。已经不能够再欺骗自己,那是生的渴望。

15分钟前
  • 萨罗迈拉
  • 推荐

小众题材里的台湾小清新,故事性不强。

20分钟前
  • nolike
  • 较差

我们都有各自的人生轨迹,有相遇的时刻就免不了离别的到来,但没关系,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彼此,微小的交汇点记录了所有的美好与痛苦,短暂的相遇,成为了彼此一生的回忆,就像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你已成为了我生命里最动听的那首旋律,在懵懂的春天呼唤新生,在炎热的夏日驱散烦躁,在泛黄的秋季吹起涟漪,在漫长的冬夜温暖心窝。一切美好终会如期而至,一切等待都会有所回报,一个眼神越过千山万水,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一个亲吻超越千百轮回,我相信,此刻便是永恒。人世间最动听的三个字是“我爱你”,最无情的三个字是“对不起”,也许我们注定无法在一起,但我知道,我会一直喜欢你,我可以为你放弃一切,也可以为你改变自己,而不变的唯有那颗爱你的心。时间在流逝,岁月在荡漾,花会枯萎,叶会泛黄,雪会融化,人会衰老,但爱不会凋零。

25分钟前
  • 三色堇紫
  • 力荐

最后一集太戳心,亭亭天桥那些话,太真实又太梦幻,最喜欢这一集的亭亭。到这一集,亭亭终于是个完整而立体的“人”,她不再那么“完美”,她没有独自守候这份感情,她也会交男朋友,她会常常换工作,也常常换男朋友,她不再年轻,她没车没房。到这一集,亭亭第一次叫出了学姐的名字“怡敏”,学姐终于变成了可以平视的人,亭亭可以自由表达她的不满、她的怨愤,多年集聚在内心的情绪终于全盘托出。到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亭亭对曾经的一切并未忘记,她记得自己伤痕累累:记得学姐曾说过的“我们这样很恶心”,记得学姐让她去交男朋友,记得学姐多次抛下自己,记得学姐的自私,更记得学姐对她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待感情的不自信、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但是但是,纵然再多再多的伤害,我依然喜欢你,十五年后我依然可以对你说“我喜欢你”!爱这样的亭亭!

28分钟前
  • wiilx
  • 力荐

这个把拉拉拍的好不堪,一个出轨又怂,一个傻大胆破坏别人家庭,玩弄别人感情,还特别有理。能不能拍点纯甜的拉剧?!!

32分钟前
  • 李特莱文
  • 较差

林辰唏形象加分,故事聊得不深刻,但有写意的情感和烂漫的时刻。你笑起来,我哭起来,都是因为意气风发变成无奈的拥抱

36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3.0】作为被观众审查的电视剧角色,怡敏有得选吗?倘若她抛夫弃子选择爱情,这部剧势必被观众的口水淹没,“道德高于爱情”乃是华人世界不以对错为转移的做人准则。倘若她回归家庭,即意味着编剧认同了同性恋的错误性(同性恋是可以不做的)。在LGBT仍被主流视为“不道德”的当下,爱情的坚持本身就是一场身份政治,所以戛然而止的结局后面,我希望怡敏顶住世俗压力选择爱情。

39分钟前
  • 文森
  • 还行

学姐一方面介意别人的眼光,所以选择跟普通女人一样找个有房有车的男人结婚生子,另一方面又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在亭亭的温存、体贴和短暂逃离压抑的轻松中动摇、迷失,然而她却从来没好好想过自己到底想要跟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了解亭亭多少。学姐的颜值和演技完全get不到,CP感全靠学妹一个人死撑,这么高的分我不理解。

41分钟前
  • 沐珑秋刀
  • 还行

对这种结婚了又旧情复燃的桥段实在很反感…

44分钟前
  • 荆棘
  • 较差

比起男同甜腐无脑剧还是更细腻一点的,俩女性格和外型的反差也有点意思,然而制作还是糙,啥时候东亚地区能不再把性少数题材当亚文化小成本非主流去拍啊。

45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太过清新了。学妹很可爱,学姐over ging了。实在不懂分数怎么这么高

46分钟前
  • Luna
  • 还行

第三者或是婚内出轨可不行啊!(第二季结束婚姻在一起我磕爆!)

49分钟前
  • 123
  • 还行

还是适合改成短剧,做电影有点勉强。学姐确实是能吸引人一直盯着的那种。还有比final更适合刷剧的时间吗?!

54分钟前
  • 小や
  • 还行

没有政治正确性支持lgbt的意思,只单纯感觉台湾拍同性片有点上路了,比起很多夸张的类型片,做得格外有真实感。

56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林仔仔除了和学妹相处外,演技太尴尬了。可爱的学妹可以不这么卑微吗?你喜欢她什么?迷惘不坚定随大溜自私唯唯诺诺吗?看得生气。

58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还行

看了两集居然还是不咸不淡的平淡剧情,作为一个同性题材只拍暧昧氛围而不进剧情主线我真的是理解不了,两集掐头掐尾也有30分钟了,不短的时间了,还不能讲明白一个故事吗?我人生中最宝贵的30分钟不会再回来了……要拍这种小情节的东西麻烦先拉片一下《以爱》可以么?再不济阿黛尔和烧女图也是看过的吧,现在的故事跟常规的台湾偶像剧有什么区别?创新在哪里?在这个品类里的创新又在哪里?被这个分数骗去看的我表示愤怒。

1小时前
  • 夜礼服假面
  • 较差

都tm9012年了还搞得这么阻力重重的

1小时前
  • Serutopia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