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暴力贯穿始终。
但是可悲的是,这一家子并不是暴力的主动方,他们大部分是被动的。
那些言语的,行为的,还是思想上的,看似玩笑实则杀人诛心的认知和语言,让他们失控。
他们尝试控制,也可以看得到,他们确实在控制。
结果,向着美好的路并不好走。
女儿差点跳楼,儿子离家出走,父亲迷茫,母亲不安。
他们试着在融入,但是并不成功。
希望这次搬家,他们能够成功。
第一次写长影评,还请多多包含来自法国的黑帮喜剧《别惹我》3月7日上映了,这部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第23次引进内地的作品(包括其编剧和制片的影片),由奥斯卡最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监制,汇集了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和戛纳影帝汤米·李·琼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米歇尔·非佛。
这样的奥斯卡级别阵容真可谓豪华,这是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看本片最好的理由了。
本片讲述曾经的黑手党头目为躲避追杀,在FBI探员的保护下隐姓埋名与一家四口来到了宁静的法国小镇,虽然他们还是难逃死路,但一家子也就此显露出黑帮拿手本事,与追杀他们的人决一死战的故事。
片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恶搞,来自当男主角参与当地电影论坛时放的电影正好是德尼罗主演,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好家伙》,巧的是该片的故事与本片几本遥相呼应,有非常多的雷同之处,更是本片的一大乐趣。
还有两段,当这位黑帮头子因为各种不满而寻求政府解决,但得到的答案都不让他满意,他就臆想要当场报复,虽然都是臆想,但他最后还是做了,可见当过黑帮的可是不好惹的,也正呼应了本片《别惹我》这个片名。
本片最大的亮点也呼应了本片的另外两个中文译名《黑帮家族》《他们全家都是黑帮》,因为片中黑帮头子的两个孩子,女孩在放学回家遇见陌生的四个男学生搭讪,她虽然跟去,但其中一个男学生因为撩下她长裙肩带而被她用网球拍一顿暴打,一秒变霸气外露的女汉子,让另外三个男学生看的目瞪口呆,这段足以能让观众看的爆笑不已!
另外那个儿子,在影片开始时没显露出什么本事,刚一进入新学校就被同学欺负,但等到中间他开始展示他偷盗的本领,以及予以那些不良少年最猛的报仇,加上最后真正与追杀他们的黑帮交火起来,真的能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说说演员,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之前曾在《教父2》《我是老大我怕谁系列》中扮演过黑帮,有正剧也有喜剧。
虽然他年逾花甲,但这次再演起喜剧类黑帮可谓驾轻就熟。
奥斯卡男配角和戛纳影帝汤米·李·琼斯在片中再次扮演起警探类角色,只不过戏份不多,没有多少亮点。
奥斯卡女主角提名者米歇尔·菲佛饰演黑帮头子的老婆,虽然她已年华老去,但老有老的美依旧美艳动人。
扮演女儿的美国新生代女星迪安娜·阿格隆在片中大展诱惑神态,前面说到的暴打男同学就已经能征服众多青年男观众了,并在片中与神似斯诺登的男数学老师搞暧昧,就足以能证明她的性感魅力了!
最后说说配音,这次长影再次发挥出最佳水平,再次让我感到物超所值如获至宝!
尤其是胡连华配德尼罗,能将其扮演的一个黑帮头子和父亲完美结合更是绝赞不已。
朱丽松配的老婆,这次没有了在她配过的《老公是特工》的出戏感,也与角色神态贴合到位。
牟珈论配的女儿,同样与迪安娜形神兼备,也再次拿出了她性感声音的魔力,脸型完美贴合也是非常完美。
王琛配的儿子,在看之前就想到肯定是他配,的确不出所料,也是形神兼备。
刘大航配的警探,也不用说,老来精湛,还是形神兼备。
总之,本片值得一看,本片的配音我本人也强烈推荐!
看见不少人和我一样在找电影里的一些插曲,我也找到了这部电影的原声碟,应该是齐全的了。
【Malavit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http://itunes.apple.com/sg/album/malavita-original-motion-picture/id722240186?l=zh电脑里装了itunes的才可以试听。
我一直觉得很多坏人都是环境造就的,有时候想好好说话真的很难,毕竟那些喜欢为难你的人太多了,很喜欢男主直接粗暴的处理方式,毕竟过程不重要结果好就大家好么?
有些时候看上去好的人根本还不如坏人那么直接,毕竟好人使绊子你也没办法回应。
我也喜欢大女儿喜欢的那种类型的男友,爱学习带有一种忧郁的气质,然后果断是渣男,好吧,发现一个万能定律,一般女生主动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anyway整篇黑色幽默,确实有些粗糙的贬低警察能力的地方,但是看过国外很多游记的都知道法国是一个传说中办事效率最慢的国家,所以我觉得可信度有的,导演营造出的氛围不错,值得一看
《别惹我》,或者叫《黑帮家族》,属于黑帮类的喜剧电影。
一对美国中年夫妇,带着一对读中学的姐弟俩,搬到了法国南部诺曼底小镇。
这家人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怪,原来他们是投诚了警方的黑帮分子,所以被FBI们保护着躲避黑帮的追杀。
但是他们仍然以黑帮的方式生活着,丈夫虽然各种忍让,但是最终觉得还是以拳头对付各种生活问题最为便捷,妻子事情憋在心里受不了于是像神父祈祷,却把神父吓得不轻。
姐弟俩在学校里不久就变得呼风唤雨。
影片结尾以戏剧式地对付黑帮杀手做结尾。
虽然影片有一些桥段有些幽默诙谐,但是整部电影故事过于简单,没有什么大意思。
最后再说一句,以后每次看到Luc Bessen导演的电影我都需要斟酌一下,以免浪费时间。
前两天刚好看了吕克·贝松的电影《别惹我》,相关片段堪称爽文,是那种在小视频会引起疯狂转发的爽文,我一开始也是因为里面的部分片段被吸引过去,看完以后果然也很喜欢。
看完再豆瓣标记以后,想了一下吕克·贝松的作品我巨人已经看过挺多的,而且大部分我都喜欢。
这种喜欢不是那种所谓沉迷的喜欢,就是那种轻松自由没有负担的喜欢。
我不禁在豆瓣上发出我爱吕克·贝松的影评。
先谈谈《别惹我》,故事讲的是一个黑帮家庭的故事。
男主角罗伯特德尼罗是个很出名的明星,但我确实还没有看过《教父》,这点超出我的知识范围。
只说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比较令我惊喜的反倒是迪安娜·阿格隆,第一次看到这个美女是在glee里,里面她的角色就有一种疯狂的感觉,身上有一种很强的美式性感,非常让人喜欢。
当时还特别喜欢她唱的那首marry me,感觉我至少陆陆续续听了三十遍以上,是glee里面颜值让我非常满意的一个角色,可惜后面好像没有特别出彩的角色,我对她的印象也就停留在glee和这部电影里了。
这部里的角色又非常非常好的体现出她的美式性感,那种性张力和眼神里的疯狂,非常迷人,非常,跟电影里妈妈的角色的疯狂性格有一种呼应。
不过我怀疑优酷剪辑掉了一些东西,我老觉得我以前看到的一些片段,在优酷上看到的全片里没有出现。
关于吕克·贝松的风格我是真喜欢,最有名的电影应该《那个杀手不太冷》,但我翻了下我2016年给这部电影的评价,居然是还可以,可见我的品位和大众有时候真的差别很大。
但我始终就是对里昂和玛蒂尔达的感情线很没有感觉。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不会说我不喜欢,但我确实触动不多。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可见再好的作品,对它的感受和每个人每个时间段的经历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让我推荐,我比较喜欢我看的另外两部《安娜》、《超体》,尤其是《超体》,我是18年看的,当时甚至紧接着二刷了,非常喜欢这个设定和剧情发展,最后女主的结局也一度让我非常爽。
最近也筹划着三刷。
《冷月亮》、《的士速递》、《第五元素》也都要提上日程。
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倒是让我想起了爱迪艾伦,甚至吕克贝松的风格更爽文一点哈哈哈,我也更喜欢。
凭着黑帮生活的经历和受保护的特殊身份,家庭成员在普通人那肆无忌惮使用暴力。
可以想象隐姓埋名小心翼翼的生活无聊透了,并且简直是令人生厌。
因此儿子要离家出走,女儿要自杀。
结果在小镇车站,儿子看见了追杀而来的黑帮成员,镜头扫过一张张粗暴、直接、横扫一切道德法律的蛮横无情的脸,和男孩恐惧的表情,成了高潮的开始。
这场得益于运气的死里逃生使一家人又团结在一起,不管是失恋还是失控的校园生活,在巨大的刺激下都不再重要。
于是带着庆幸和失神,大家还将继续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
无恶不作的黑手党大佬接受证人保护计划,举家搬到诺曼底过起隐居生活。
水土不服、情绪压抑加上年龄暴动,驱使他们——干起了好事!
犹如超级英雄般,他们行侠仗义,看得大快人心。
那些无法无天的地头蛇们——污染环境的无良企业家,装腔作势的水管工,校园的小恶霸和小碧池们,是时候吃点苦头了。
这个故事构思相当出彩,影片苦短,好多料浅尝辄止,学校逼走儿子,女儿恋爱,都几笔带过,本来可以谱出精彩乐章的。
也许更适合处理成电视剧,闪回中穿插过往的黑道生涯,暴躁并诙谐着。
前面大半截故事都是这种黑帮老手摆平门外汉的一边倒,三下五除二搞定,暴力指数达不上标。
导演只得多次安排老罗面上忍气吞声、内心暴虐对手的老桥,隐姓埋名中,不得不低头的无奈,化作他的惨然一笑,笑里满是利刃。
下回看到有人对你这么笑,赶紧道歉的好。
这片子挺古怪的是,有好几层不同亚类型片的底调。
一双儿女大闹校园,是青春残酷喜剧,老罗和米姐的互动宛如经历中年危机,一家子与敌对帮忙的斗争,又像一出科恩兄弟的老派黑帮片。
交替着演一通,像拽着观众在不同的时空里晃荡,到最后汇成一股线时有点拧巴。
造成这份错乱感觉的不止题材,也有选角原因,两代人年纪差距过大,父亲年过七旬(从老罗的装束看他一点也没有扮年轻的意思),儿女还在青春期,爷孙辈才说的过去。
既然是黑帮分子,伤天害理的事情肯定没少做,于守法公民,想说爱他们不容易。
影片虽对过去只字不提,但米姐忏悔后,神父的表现已说明一切。
这老夫妻俩弄断过的骨头估计够搭一副霸王龙骨架,双手沾过的鲜血能让献血车歇业好几年。
“十条规则”的闪回画面,让我们一窥黑道生涯的冷酷喋血,却成为老罗辩白罪行的理由。
这大概每个黑帮分子都会做的,即便再十恶不赦,总会固执的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或是被逼所致。
电影也认可这份自我开脱,反正对于观众来说,只见他们杀黑帮暴徒,教训不良分子,简直是当代罗宾汉,当然不反感,反而鼓掌叫好。
这个黑帮家庭也有所有家庭都有的问题,年龄差距大,代沟严重,搬迁频繁,令矛盾益发严重。
餐桌上为几句脏话就闹的不可开交,禁止子女爆粗的父亲对fuck一词顶礼膜拜,夫妻虽共享同样旺盛的暴力因子,却互不认同对方的做法,一对子女也有各自青春期的叛逆困扰。
一家子貌合神离,正面临分崩离析,突如其来的外敌令他们瞬间凝聚,爆发出求生和互救的小宇宙。
《黑帮家族》——黑帮不是关键,可以无碍的换成骗子、劫匪、杀手等等,家庭才是核心元素。
影片用了很长篇幅描写家庭争端,却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搞定强敌,吕克贝松挂个动作片的招牌,看点却不在动作,就像他曾经在《杀手不太冷》里做过的那样。
成名演员但凡和某类型角色捆在一起,免不了被恶搞或自我恶搞。
老罗演了一辈子黑手党,老了向自己致敬,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必不可少。
一听他们要放美国电影,我脑中就跳出各种黑帮片画面,最后真没叫我失望。
所谓人戏合一,没有比这一段更精准的阐释。
观众的银幕上下,电影里的银幕上下,所有时空的局限都被打碎了,映后老罗娓娓讲起“那些年,黑手党的真人真事”,进一步搅浑了真实和虚构,因为众所周知选的这部电影,本就以取材真实的黑手党故事而著称。
直到最后,电影内外的观众都稀里糊涂的相信,老罗演的就是他自己。
(文/方聿南)
《别惹我》是一部不错的消遣电影,在你无聊甚至心情抑郁的时候,德尼罗一本正经的搞笑会让你乐起来,并在酣畅的剧情推进中让你窝在沙发里爽出眼泪。
如同习惯了唐国强演皇帝、成龙演警察、阿汤哥演间谍一样,我们对于罗伯特•德尼罗的印象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往美国黑帮上靠。
这不是因为他演类似的角色太多,而是,斯科塞斯把他挖掘得太彻底,以致于演起黑帮角色时简直如鱼得水顺手拈来咋演咋像。
关键是,德尼罗演绎类似的角色时,总是能轻易地俘获观众的心,会因为其不凡的魅力而忘了这是一个黑帮分子——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都挺钦佩和喜欢这个黑帮分子的。
从《教父2》到《好家伙》,从《赌城风云》到《盗火线》,你很难不为这个嘴边有颗痣说话喜欢撇嘴的家伙而倾注欢喜之情。
而在《别惹我》里,罗伯特•德尼罗给了另一种黑道诠释,更展现了他令人欢喜的另一面。
你甚至会喜欢上这样一个动不动施加暴力的家庭,可能会是因为暴力所带来的某种畅爽感,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一家子施加暴力时那种毫不犹豫与毫无顾忌。
这一家子,不管老小,没有一个是好欺负的,而且一个个的都是狠角色。
老婆可以因为超市老板的几句风凉话而引爆煤气罐,炸得淡定从容;女儿可以因为几个男孩的猥琐意图而棒打下体与脸蛋,直到棍棒粉碎悠然离场;儿子可以因为男孩欺负而运筹帷幄养兵几日,有计划性的报复打得毫不留情;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老爸就不用说了,大把年纪了,可以把想坑钱的水管工打得骨架多处断裂,可以把饮水公司经理整得皮开肉绽,年轻时的暴力史,在放映会上放映《好家伙》时的滔滔不绝便可窥知一二。
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黑道家族”,一个真正不好惹的家庭。
而人们会忍不住喜欢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得体的礼仪和时不时的幽默趣味,而是因为:他们毫不犹豫毫无顾忌的暴力,满足了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想要宣泄但又有所顾忌和约束的“暴力倾向”。
不管怎样,生活总是会或多或少有不如意之处,当你置身某种无法忍受的情境时,你很难不在内心生出一定的“暴力倾向”,因为那是宣泄情绪的一种便捷方式。
但基于道德约束以及理智控制,没有人会轻易使用暴力来宣泄情绪,更多的,是隐忍的蹦出某句国骂,然后生活继续。
所以,当银幕上有一堆人比较接地气的遇到某些阻碍或烦心事时,能够毫不犹豫的以暴力解决,那种酣畅爽快,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谁没遇过几个混蛋一样坑价格的水管工或其他的什么?
但只有罗伯特饰演的“作家”狠狠地教训了人家一顿——真的是够狠的。
如此一来,那种观看的愉悦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仿佛自己也发泄了一通,爽的不行。
而《别惹我》值得休闲放松的另一方面,则是整个故事的短小精悍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黑色幽默。
你甚至能够感受到某种昆丁或盖里奇的趣味在影片里彪悍飘荡,同时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最终的酣畅淋漓而感到畅快。
你很难不为萝莉一般的少女拿着机枪扫射的画面暗爽不已,也会为故事其中所蕴含的家庭团结与互爱而感动。
《别惹我》里不管姜是老是嫩,都还挺狠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直截了当的狠,让观影过程畅爽不已。
乃们有神马可抱怨的?
经历了辣么多烂片的洗礼,有大半年都没有看过像样的片子了,就好像常年吃地边摊今天终于在家里吃了一顿地道饱饭一样,乃们有神马可抱怨的?
我从来不迷信权威,吕克贝松也一样,这个杀手不太冷 碧海蓝天我有多爱他可素我从来不迷信他权威都tmd是狗屎!!!
但素,这是一部好片子!
黑涩会怎么了、?
乃们以为黑涩会就得枪林弹雨,就得东躲西藏,K!!
那是爷十几年前玩剩下的啦!!
爷现在就好个写写回忆录,修修下水管道,和老婆亲热,关心儿子教育,打探女儿初恋 等等好吧也是老了,K!!!
人都有老的时候好吧!
乃们看的就是一个黑色会大佬人到晚年,四处逃难,躲避债主的电影,乃们有神马不满意的不满意的去看教父啊?
去看纽约黑帮啊去看大时代啊只要你们不嫌电影老就行
法式幽默加美式枪战,什么都别惹我,不然战斗力十足的一家四口,外加一条狗都能把一队黑手党秒得渣渣都不剩
略搞笑,略单薄
good fella那段蛮有趣的
罗伯特 疯狂一家人
平庸。
谨记黑名单吕克贝松。整部片就像女儿和数学老师的本垒,干得仓促,泄得快。DA的甜心风格真腻。
公映
黑帮这个设定觉得好无聊好搞笑
真正的爽片还要什么青少年竟然打得过职业杀手这种逻辑,没关系,不重要,爽就完了
没意思
吕克贝松式的笑不出幽默
法国男生果然是一如既往的满脸雀斑的丑
敬老给三星。
吕克贝松洗洗睡吧
All I want to say is that: Thats so cool!
很好笑啊
黑色幽默 乏善可陈
贝松,德尼罗加上汤姆,让我无法不去看试映,可惜啊,如果哥几个都年轻十几岁,就是另一个黑帮传奇。如今腆着肚子信手玩票的罗伯特也无法撑起这松松散散零零碎碎的家庭剧,还好年轻一代的表演相当抢眼,如果最后血拼杀手能再血腥曲折一酷到底,那还真对得起咱的期待。
吕克·贝松的这类商业片,感觉随便糊弄一下就是一部电影,不,是一个商品,配乐也干脆用王家卫的得了。漫画式的卡通暴力,一家四口让人感觉蛋疼的麻烦和无尽的话唠,干脆连最后几个黑衣男人打几枪的戏份一并免了岂不是更省钱,反正也是全靠配乐和剪辑,这货就是三流的商品制造而已。★★
其实十分钟就可以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