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E4-22:19 (Y:Yousef S:Sana)Y:所以我觉得伊斯兰教 或者说所有的宗教 给人带来的只是无尽的恐惧S:Even当时是病了 那和宗教什么的毫无关系Y:抱歉我不知道我个人觉得 我汲取宗教里的精华部分 把其他的抛于脑后S:那精华部分是什么呢Y:比如说 对他人持有怜悯之心 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善于去帮助他人 积极向上 会为他人利益着想 不自私 就这些S:但这正是伊斯兰教的宗教礼仪 无时无刻提醒着你的那些价值观通过斋戒 通过每天五次的礼拜 这一切都让你更专注 让你铭记 铭记在你一生中做重要的事就是做一个好人Y:你认为我不做礼拜 就会忘记自己应该做一个好人吗S:对我而言 我每天脑子里都会有万千思绪 而且十分紧张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许也一团糟 但每当我开始祷告的时候 一切就都会安静下来明朗起来因为 无论你每天经历了什么 你也记得什么才是做重要的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因为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具象和意义因为你知道吗 在蟑螂的大脑中 有着九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分子 那些抗生素分子 比我们现在用的所有青霉素更强Y:蟑螂 真的假的 这怎么说S:因为 就是你看 这宇宙里 就算是最小的 就算是一小粒尘埃都蕴含复杂你想想看 在这个地球上 就连蟑螂的头脑都具其深蕴每个细节都像是被规划好的 而我 我不相信 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巧合-------------------Part 2 -E5-14:13 (E:Elias S:Sana)E:Yousef人不错S:只是他不是穆斯林E:Yousef是我知道的最穆斯林的男生了 他不喝酒 而且对所有人保持尊重S:是的 可是他不信仰真主安拉E:(笑)不信仰真主安拉 你知道我认识的很多人 他们嘴上说着信仰安拉 可是却依然喝酒 偷窃 和搞破坏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到处去说你信仰安拉 还是活的像信仰安拉至少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是 我的妹妹 能过得很好 跟一个对你好的男生 而不是只会去清真寺的男人在一起S:我不认为妈妈跟你有一样的想法E:你知道 妈妈只是想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对吧只是她出生在一个不一样的年代 不一样的国家 所以她不明白 我们在经历些什么你必须的停止那张哭丧脸了 因为你难过 我也会难过S:我没有难过E:那就好-------------------Part 3 -E7-27:18 (I:Isak S:Sana)S:我只是想让其他的女生看看 Sara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清楚Sara是什么样的 因为她们自己就是那个样子...I:讲真Sana 为什么你对人的态度总是这么强硬呢S:好 那你可以试试以一个穆斯林女孩的身份在这个国家成长 看你能不能做到不强硬I:我有试过 以一个同性恋的身份在这个国家成长S:那不一样没人可以看你一眼 就看出你的性取向不一样 你不会受到别人看我那种眼神你知道人们看到我是怎么想的吗 当他们看到我的头?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头巾 他们会想 我戴头巾是因为我被迫的 而不是因为我想戴若我说是我自己想戴 他们就会说我是被洗脑了 因为我毫无主见在挪威 我们谈论着宗教自由 各种自由 可是多带一条头巾 那就有问题了吗?
而且人们 人们觉得 我们的婚姻很杂乱 所有婚姻都是被安排和被强迫的 就好像我明天可能就会逼着跟我的堂兄结婚你知道当我和Elias走在街上的时候 人们都做什么吗 他们向他吐口水 因为他们觉得Elias在压迫我Elias!
他是那种甚至都不愿意让那个我戴头巾的人 因为他害怕我遭受到仇恨你知道这有多累吗 每天走出家门 心里想着 今天又得向所有人证明你并没有没压迫了I:你觉得人们是这么想的吗S:你试着戴一天头巾试试 你会知道 大部分挪威人都是种族歧视者I:胡说八道S:哈I:我说胡说八道 大部分挪威人都不是种族歧视者这...大部分挪威人都是在乎自由和和平的他们有兴趣 并愿意去了解其他文化 并致力于让其他文化在这个国家运作良好而害怕穆斯林也并不奇怪 因为你老师会从VG和Dagbladet读到 写的那些关于生殖器阉割 还有ISIS恐怖事件 及国外战争之类的种种新闻可是你知道的 大部分人并不是那样的 那只是小部分人 而当你第一次面对面遇见一个穆斯林 你会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称呼为外国人?
外族人?外来文化者?
或者说什么才比较合适呢?
而且你不知道你是否可以和戴头巾的人握手那样算不算不尊重呢?
还有谈论真主安拉 会不会不尊重?
所以 于是最后你就只能什么都不问了 因为...S:或许那样也很好 因为我这辈子以及被问了许多愚蠢的 种族歧视的问题I:不 不Sana 那些愚蠢的问题才是最他妈重要的 人们不可以停止问那些愚蠢的问题 因为一旦他们停止提问 他们就会开始自己给自己编造一个答案 这才是最危险的你必须停止在那些愚蠢问题里寻找是否带了种族歧视 就算那些问题真的很烦人 听起来真的像是种族歧视 最他妈重要的 是你要去给他们解答 你必须给他们解答PS谢谢SKAM的陪伴 Be kind,always. LOVE&PEACE
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但它确实对我影响至深。
大概是它的有趣且深刻,让我从中轻易地、真实地感知到了力量。
它就像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凿出了一个缝隙,透过它望见很多有趣的事情,透过它也照进了很多光亮。
它让人对内试着认同和接纳自己,对外变得心胸开阔且包容。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毫无疑问,《SKAM》是一部勇敢的,出彩的作品。
关于SKAM的影响力谈到它的影响力, 《SKAM》的走红扎实地为挪威旅游业添了一把火,让挪威在当时成了世界级的“当红炸子鸡”。
一时间,不知有多少粉丝慕名前往挪威“朝圣”。
奥斯陆旅游局为此还特别推出SKAM主题游,带领粉丝走访SKAM的标志性取景地。
来源:挪威国家旅游局公众号另一方面,一股“SKAM热”几乎烧遍整个欧洲,电视剧版权被多个国家买下,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纷纷翻拍。
谁能想到这部电视剧最初只是挪威广播公司旗下 NRK P3 拍摄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教育片而已。
如今,《SKAM》的原著剧本也已经被收藏进了挪威国家级博物馆。
而更妙的是,它对人内心的影响。
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但它确实对我影响至深。
大概是它的有趣且深刻,让我从中轻易地、真实地感知到了力量。
它就像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凿出了一个缝隙,透过它望见很多有趣的事情,透过它也照进了很多光亮。
它让人对内试着认同和接纳自己,对外变得心胸开阔且包容。
平行宇宙:让人几乎忘记这本是一个故事《SKAM》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奥斯陆的一所普通高中 Nissens。
在这里上学的挪威年轻人是每一季故事的主角。
导演编剧Julie和团队经过半年采访调查记录,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了笔下的SKAM世界和挪威少年。
每个人身上都有标签,每个人身上又都没有标签 。
Skam的制作人之一Mari Magnus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SKAM并不能代表着整个年轻一代,他们选择Nissen作为参考依据并观察这群年轻人,他们认为当用越小的角度范围(指选择一个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去讲述一个故事,想传递给观众的思想就能越清晰强烈。
灵魂人物Julie所创造的SKAM宇宙,不管是真实的人物还是平行时空的放映方式,都给观众一种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错觉。
而作为观众,自发形成Skamily,仿佛真的亲历其中,几乎要忘记SKAM本是一个故事, 甚至更愿意相信它是一段发生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人生。
这样的经历绝无仅有。
SKAM式的说教因为《SKAM》是一部青少年教育片,肩负着教育任务,又喜欢堂而皇之或旁敲侧击地谈论着社会议题,社会制度、战争纷乱、贫富差距、暴力犯罪、 宗教歧视、 性向歧视等等,所以也有人说它鸡汤味浓。
不过,我却很喜欢SKAM的说教,总是期待它用清清淡淡的方式化解繁杂的问题,随口从角色嘴里说出的几句台词总是深刻又有趣。
比如用“歌舞派对教”来化解宗教分歧,不得不说太妙了。
为了更好地聚焦矛盾,化解矛盾,Julie每一季只讲一个主角的故事,只有一个主角视角,并且有选择性地叙事,呈现最有必要的情节,在分p的镜头里细腻地展示着主角的境遇和情感。
每个她想传达的观念看似随意地流出,实则都是精心设计,而且直击心灵。
SKAM第四季截图《SKAM》真的讲了非常多的大道理,其中我最喜欢的也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Alt er love”: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通常我们理解为万事皆爱,但挪威语的正确意思是“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感谢中二群翻译字幕组科普)Alt er love,我将这句话理解为:爱与自由同在。
万事万物都是自由的,而这自由的背后是爱;反过来说,在爱的前提下,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我们需要对万事万物秉持开放包容之心,并让这爱与自由与世长存。
就这样一路追,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反复感受着,这句话真的就深入内心了。
大概真正的教育就是应该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才是,大概教育的源头本来就应该是爱。
《SKAM》在第四季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Julie聚齐了几乎所有的人,给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
我们本就知道《SKAM4》会是一个完美的断点,剧中的他们如我们所愿成长为更好的样子,最后的视角转换为观众视角,现在该轮到我们成长了。
《SKAM4》最后一集结尾致Sana的演讲由Jonas完成,和《SKAM1》第一集开篇的Jonas独白遥相呼应。
而这番话其实不仅是致Sana,也是说给我们每个人的。
SKAM第四季截图致Sana和每个你:我们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 无规无序为什么要有贫富之分?
为什么有的人安居乐业而有的人却需要背井离乡?
为什么有人当街遭到唾弃?
为什么有时候你努力行善却招来仇恨?
人们会放弃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我们从未停止对善的信仰而你 sana / 每个你 就是我们要感谢的人因为无论人们如何绝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是拼凑起这混沌世界的重要碎片你今日之所为都将改变明天很难说具体会有怎样的影响何况这些联系通常不可察觉但你所为的效应 都会在这混沌中长存在未来的一百年里我们可能会有能预测人行为所产生影响的机器但直到现在 我们仍坚信恐惧散布,但幸运的是,爱之长存( 翻译来自@cyzrrr / Outcaste )而回顾《SKAM1》同样由Jonas进行的开篇独白又说了什么↓↓↓↓↓致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全球观念正逐向自由开放的市场贸易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一个梦想能够得到实现的世界听上去很棒 也确实如此但是只是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对于大部分人,大多数穷人来说资本主义制度只意味着灾难和死亡在我们虚度光阴 用廉价食物填饱肚子时那些穷人正在工厂挣扎度日薪酬被压榨到最低 工时却不断增加工会联结成违法行为 工作环境不堪入目在为自由雀跃之前 我们必须铭记一件事我们看似完善的社会是建立在由秘鲁人血汗种植出的咖啡豆上我们贪食的廉价食品乃是产自印度无偿童工之手( 翻译来自@不着调字幕组 / walkonthefield )从开始到最后,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我们可以很完美。
SKAM第四季截图我们的一些思考追剧过程中认识了不少小伙伴,说笑着就开了BS的微博,一起创作了不少有趣的作品,总是和微博的小伙伴们一起热烈地探讨解读剧情。
结束后反复再看还是觉得是很美妙很珍贵的东西。
我把部分内容整理分享出来,当作纪念吧。
以下是我的一些微博和小伙伴当时留下的评论(主要围绕第三季和第四季):SKAM4更新之初的一篇SKAM剧评『 LIFE IS NOW&ALT ER LOVE』@560是目標 : ️愿SKAM3像老朋友一样,再见永如初见,忆起时能伴我们走过孤独时光。
感动常在️。
为什么skam感觉很“轻”:为什么skam总给人一种轻描淡写的感觉。
我是这么理解的。
“青春无大事,也不必有大事,因为青春无小事,年轻本身就会放大点点滴滴。
”sakm就是想呈现这种感觉。
拒绝沉重,也不要轻浮,最真实动人的其实是在光影中展示他们平凡无奇的、每个人都有可能碰到的境遇和情感。
isak一直是一个不愿意接纳自己的男孩,每天每天的生活内容在叠加,于他,其实都是重复的伪装和挣扎。
不过显然,Julie没有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这些痛苦,整部剧都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可能她想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去解决它就好了。
她不要过分渲染那种负面的情绪,所以,even发病,isak出柜,其实都是轻轻的一笔。
为什么skam感觉很“淡” :之前说过skam很“轻”。
整部剧都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那是因为编剧不想过分渲染,把人物和故事悲情化、神圣化,没必要。
沉重和轻浮都需要,青春是个抽象的词,把它具象化,真实地呈现才是编剧的初衷。
现在想说下skam给我的另外一个印象:很“淡”。
清清淡淡,以至于有的人不用心看可能会觉得无趣。
都是最平凡无奇的青春日常,编剧写出了那么一点灵性,一季短短的200多分钟,很短,很淡,没有煽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编剧轻轻淡淡地写,但在喜欢skam的我们这些人心里真的是留下了十分浓重的一笔,还是难以磨灭的那种。
像even对isak说的那样,“我从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也从来没有这么热爱过一部影视作品。
这感觉太神奇了。
我觉得喜欢skam是我的荣幸,很满足,很感激。
不要随便评判任何人事物,这大概是编剧在最后一季很想传达给我们的。
然后她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她只做呈现者,不以强烈的主观去评判她笔下的人物。
众生皆平等,所以她没有把一个群体放在乞怜的位置,而以一颗平常心去写,因此也是淡淡的。
正是因为这颗平常心,她创造了一个还蛮美妙的世界。
skam里公认最经典的一幕a helga natt的解读:
SKAM第三季截图关于skam里很多人公认最经典的一幕:a helga natt。
收到even的短信,isak决定回去,这一幕Julie拍得饱满,真挚,动情。
这一幕,深邃,沉默,黑暗,而isak的内心却开始变得格外敞亮通透。
关于这里,我是这么理解的:even是isak的药,治好了isak胆怯的病。
虽然看似从这里开始一直是isak在照顾even,但是反过来看,isak终于跟自己的skam和解了!
那个害怕成为少数、异类并引以为耻,声称“没有精神病在他身边日子会好过很多”的isak已经鼓足了勇气去迎接这些尖锐的难题,他没有像父亲一样选择逃避。
后来我们也看到了,他越来越舒展放松,和之前极力伪装的“小恶魔”判若两人。
爱真的会让一个人变好。
@言溯哥哥抱:水下第一次亲吻,两个人躺在一起讨论平行世界,后来even每次都用平行世界告诉iska他很爱他,到最后两集的升华,就是一个相互救赎的爱情。
你让我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爱与包容,因为你的出现我认可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
是even把iska变成小天使的,真的很美好了。
skam最经典的一幕a helga natt的另一种解读:
SKAM第三季截图又是这个最经典的一幕a helga natt,这次有个非常浪漫的解读。
isak收到even短信离开教堂去找他,这简直就是一场盛大的私奔呐用蔡康永的话说「私奔」的意思是: 這次的愛太強烈,強烈到必須把過去的人生全部做廢 。。。
这会已经不是什么怯懦的小天使了,这次的爱强烈得让他鼓足了勇气“背叛”过去的自己。
SKAM第三季截图关于大合唱《imagine》的解读:第四季的《imagine》大合唱让我几乎泪目,说到底,其实编剧脑海里期待着更加完美的一个世界,每个群体都能舒适生存,被公平对待,你我互相尊重。
听听歌词那就知道了↓↓↓↓↓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试想如果世界没有天堂 ,这不过是举手之劳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试想当所有的人为了今天而活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试想世界如果没有国界,这不难办到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试想当所有的人在和平中活着Imagine no possessions,I wonder if you can试想如果人人没有财产,我想你办得到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试想当所有的人,分享着这世界 关于为什么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才更新到第四集的skam4已经有两幕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一个是sana痴迷地看着yousef的fb被isak抓包,如同isak一脸痴汉地看着even的youtube视频被sana看到,另一个是sana得知yousef不是穆斯林之后搜索如何忘掉一个人,就像isak知道even有女友之后搜索同性恋如何才能对女生感兴趣。
有人吐槽julie的梗都是一样的。
当然是有可能的,一个创作者很容易陷入这种状况,重复。
不过我是不倾向于这么认为,毕竟我也是导演的半个脑残粉...我认为的话这就是skam独一份的“套路”,贵在真实。
真实得就像是一群挪威少年的纪录片一样,呈现了他们的一小段人生,让人忘记了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skam特别的平行式的更新方式,也在把人物向观众拉近,全都在为真实感加分。
其实往前翻会发现相似的场景何止这两个,随便一截就是九宫格。
我的理解是,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导演意图传达的是年轻人正在经历和必须经历的那些恐惧、孤独、信仰、偏见、爱与被爱,它们特别真实可感。
虽然每个人境遇各不相同,但其实他们又存在共性,跨越不同的坎而已,isak最大的坎是性向,sana最大的坎是信仰。
而你同样面对的时候会采取的方式也无非就是如此,比如像他们一样躲闪,害怕,搜寻,以及最后都会以“Alr er love”的方式来和解。
所以不是没有梗可以拍,而是呈现真实的情况而已,skam最深的“套路”就是真实。
SKAM第三第四季对比截图@evak迷妹中心:《SKAM》里有趣且真实的平行剧情,青春暗恋的悸动与面对困惑的退缩,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身影@留璞:我们身在不同的环境,却仍被skam打动,那是因为“我们虽有各自不一样的人生,却都有着类似的青春啊!
”十几岁时,不就是这样暗恋,纠结,叛逆,敏感脆弱又无比强大吗!
关于skam的留白手法:skam很多时候都选择留白,或是制造情景打断,或是直接打住。
编剧抛出问题,角色自由讨论,适当的时候戛然而止,但是余味犹在,只不过留待我们自己思考。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四季截图@我是XL爸爸:这让我想到一段话“对于不理解东西,如果我们努力去找的话,总有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或许,偶尔那么一次,去接受我们不理解的东西并就此打住,反而更加明智。
做出解释有时就是缩减可能。
如果我相信一样事物,而你相信另一样,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殊途同归。
” 做出解释有时就是缩减可能。
那些SKAM告诉我们的人生大道理: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三季截图
SKAM第四季截图skam3的两次宗教讨论和skam4的第一次宗教讨论:skam作为一部挪威青少年教育片,实力演绎了什么叫作 “深奥的要浅显地写;浅显的要深刻地写。
深刻的要有趣地写,有趣的要严肃地写。
”skam3第四集,isak问sana为什么信教。
skam3第一次出现关于宗教和性向的讨论。
sana说道,进化论也无法解释同性恋,所以与其批判宗教,不如承认天地之大,而我们知之甚少,尊重每个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吧。
skam3第八集第二次关于宗教和性向的讨论,sana承认第一次的讨论中她错了,同性恋已经成为进化论中的自然机制,而isak问道伊斯兰教有何新解的时候,sana没有正面回应宗教对同性的排斥,她只说道,仇恨并非来源于宗教信仰,而是来源于恐惧。
大概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吧。
skam4第四集,sana问yousef为什么不信教。
第三次关于宗教和性向的讨论。
因为第四季的主题围绕着宗教,所以这里用了更多笔墨大段大段讨论宗教。
下面是他们的讨论(截图见上一个话题的最后三张长图)。
yousef说起even的过去,even曾试图亲吻好朋友mikael,虔诚的mikael因此远离了even,even本该从古兰经中得到治愈,而古兰经里说同性恋应该下地狱,本就躁郁症的even甚至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此处100个心疼even)yousef认为伊斯兰甚至可以说是宗教会激发人们内心太多的焦虑。
sana解释道even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躁郁症而非宗教。
yousef认为即便不信教他也已经获得宗教中最好的部分,比如慈悲为怀,心存感激,与人为善,乐观向上,舍己为人。
sana解释道伊斯兰教仪式就是为了让人更加专注,提醒人们做一个好人。
于她而言,当她头脑一片混沌,不堪重负的时候,祷告让她变得安静,一切变得明了。
万事皆有意义,而宗教亦是如此。
对于宗教,sana和yousef 有很明显的分歧,但是没关系,既然各执己见,那就各抒己见吧。
老生常谈,对万物秉持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只要在爱和道德的前提下,一切都是自由的,信不信教是自由的,喜欢谁也是自由的。
Alt er love❤
图太多太长我就不再放了@Around_highlight:世间本无正魔,人心才分善恶@CarolineSchultz:Alt er love 所有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对宗教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各抒己见其实是一个讨论思考的过程,你一言我一句,将自己的想法向对方述说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不强求观点一拍即合,了解尊重对方的想法才是其意义所在。
@留璞:三大宗教之所以厉害是因为能用几千几百年前的教义指引当代迷茫的人,但如果宗教教义有一天跟不上时代会不会被淘汰或被修改?毕竟万物皆变,爱不变。
@bernolli:伊斯兰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意识形态,而穆斯林是其信仰者,其中又分三种,少部分极端原教旨主义,不搞恐袭却纵容恐袭的大多数所谓温穆,以及希望去除古兰经中暴力反人类的内容极少数改革派穆斯林,第三类是我们要支持的。
@慕渔_: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我们生来平等,想要自由地活,就不能让自己被世俗框架所约束。
我们的精神高度一致,即使有不同的信条,也会相互敬重。
只要在爱和道德的前提下,一切都是自由的。
@Million和苦虫女:skam真正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抛出问题,自由辩论,提供思路,并且不限制每一种可能。
看到这里也觉得很惊奇,挪威高中生的世界观架构如此成熟坚固(当然主要是电视主创思想传达,但是编剧之前对青少年的调研是很重要的,还是能反应大多数年轻人的思想的,只是编剧让这种思想有更成熟的表达方式)总之很羡慕了。
@560是目標 : ️自由的辩解,是因为这些都是学习成长的一部分,去探寻,去讨论,去碰钉子,去坚持,这就是青春。
没有对错,只有自己对立场的解读,只要不超出爱的定义,就没有什么不被允许。
skam真奇妙,每一次回望,alt er love都被细节思考的锤子往心里钉多一层。
skam4第二次宗教讨论:记得skam4第4集,sana问yousef为什么不信教,引出了第一次的宗教讨论。
由sana口谈论宗教存在的意义。
万事万物皆有意义,宗教亦是如此。
第7集,isak问sana与sara有何过节,引出了第二次的宗教讨论。
由isak口探讨挪威的种族歧视问题。
我相信julie一定对在挪威生活的穆斯林做了大量的调查,说得是那么有理有据。
sana从第一季开始就表现得很强硬,现在我们终于懂了,是因为她感到备受宗教歧视,才让她变得好像不那么柔软,不那么可爱。
她必须努力造出坚硬的外壳保护脆弱的内心……这一季sana需要解脱的也许就在于此。
而julie借isak口给了解释。
就像人们误解宗教一样,sana也误解了大部分人对宗教的看法。
大部分穆斯林都不是极端分子一样,大部分人也并不歧视穆斯林,只是极端穆斯林给人带来了恐惧。
大部分人理解多元文化,愿意了解,也愿意接纳。
只是当人们真正面对穆斯林时不知道该怎么相处,还导致问出一堆蠢问题。
但是这些所谓的蠢问题和他们的回答都至关重要,因为当人们不再问问题,你也不给答案的时候,人们就会自己编造答案,那才是最危险的。
julie也并没有洗白挪威不存在种族歧视,只是告诉sana,一旦你着眼关注仇恨,你就会感受到,感受到仇恨后,你也会开始憎恨。
所以,不要互相憎恨,不要因为sara做了不好的事,你也去做一样的事。
这里的长谈又一次将深刻的道理浅显而有趣地表达出来。
而且由穆斯林女孩和同性恋男孩来完成这场谈话,julie我始终是佩服的。
SKAM第四季截图@feelingsuddenly:正是Isak 对Sana 的这段话引起外网上的巨大争议,isak受到很多指责,不少人非常不认同这段话,尤其是有色人种。
小天使说的有道理但一些人心情我也理解,我在国外,有穆斯林同事有黑人朋友,亚洲人也是minority。
歧视不一定被表现出来,但无形中都在,参加过黑人朋友聚会,一些出色的人作者 IT老板等,不少经历曲折,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退回到年轻的时候,他们未必认可小天使的话,或认可这些话从小天使嘴里说出来。
@勋先生是如风的少年:说得好棒,虽然问题愚蠢,但是你的不回答只会让问题更加矛盾。
前段时间看台综,有个女生就说打的的时候司机大叔问她女生跟女生要怎么做,一般人都会觉得这种问题很过分,这个女生却认真的进行了解答,她觉得愚蠢的提问正是一个交流的开始。
这种观点真的很棒。
从宗教认知看isak的成长:isak与sana进行过3次关于宗教的对谈。
第一次质疑,第二次聆听,第三次开导。
单从对宗教的认知问题,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了isak的成长。
我想julie对isak绝对是偏爱的,这个人物她太花心思塑造了。
@认真不是态度是行动 :所有的善恶都源于你眼中看到了多少,心里相信了多少,而不是这个世界真的在改变skam4第三次宗教讨论:我想说的是skam4的第三次宗教讨论又升级了。
回顾一下前两次。
第4集,sana问yousef为什么不信教,引出了第一次宗教讨论。
由sana口谈论宗教存在的意义。
她说万事万物皆有意义,宗教亦是如此。
第7集,isak问sana与sara有何过节,引出了第二次宗教讨论。
由isak口探讨挪威的种族歧视问题。
他说大部分人理解多元文化,愿意了解接纳,但偏见一定存在,不要着眼于它,不要互相仇恨。
第9集,yousef与sana谈斋戒月,引出了第三次宗教讨论。
由yousef口又一次探讨了宗教存在的意义。
斋戒作为伊斯兰仪式,本意是为了克制私欲,生发善意。
yousef之前说过他对宗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他没有斋戒也没有忘记做一个好人不是吗?
而sana在斋戒期间却没有律己,对sara和noora做了很不好的事情。
而其中的原因是人们对伊斯兰教的偏见。
加之伊斯兰教对男女不平等的要求让sana对自己的信仰不禁有所质疑。
于是,yousef用他的歌舞派对教言论给sana洒了一波鸡汤。
他说这个世界就是一场大型的歌舞派对,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小团体最好,自己的预热派对最嗨,但现实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好人,但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不过是不想孤零零的一群人,相互依靠罢了。
所以不是宗教使人抱团分裂,世界本就如此。
“世界是一场大型歌舞派对”,简直太神了,我被yousef可爱到了,我被julie打败了,跪服。
yousef又说:科学告诉我们人和人是不同的,而民主理念是人人平等,这也许才是社会需要宗教的原因。
老实说,这点我怎么看都有点说不通。
科学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就可以解释人人平等,何必是宗教。
虽然言论不一定准确,但是,这部青春教育片,竟然讨论起科学、民主、宗教三者的关系了,我又跪了。
宗教和科学,之前skam3里isak和sana已经讨论过了,现在晋级到了试图讨论宗教和民主的地步了。
不过skam最擅长的就是抛出问题不给答案了,或是留白,或是浅尝则之,毕竟这类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怎么说呢,问题永远比答案更重要,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本身就够了。
综上,yousef解决了sana的疑问,你只需要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伊斯兰就行了。
这里直接打脸sana麻麻说的话,看到了吗,我信“歌舞派对教”,你信伊斯兰教,我一样可以帮助你坚定你的信仰。
yousana是soulmate无误,赶紧在一起吧!
我就特别喜欢看你俩聊天,至于yousef的撩妹技巧据说是幼儿园小朋友教的,我就不评价了。
再再表白一下julie。
上一次的谈话发生在isak和sana之间,gay guy and muslim girl以好朋友的身份讨论宗教和偏见。
这一次的谈话发生在yousef和sana之间,一个非穆斯林男孩告诉一个穆斯林女孩宗教的意义。
而我们知道,伊斯兰教是反对同性恋,反对穆斯林女性与非穆斯林男性结婚的。
敢挑战穆斯林题材已经很了不起了,表现的手法和尺度的把握还这么精妙,我再跪。
SKAM第四季截图@桃桃桃桃桃桃子君:能把民主科学宗教跟谈情说爱这么完美融合的也就Julie了。
歌舞派对教可以的。
@fzy不是硝子做的:一个非穆斯林帮助一个穆斯林坚定信仰,挑战宗教尺度但是不激化信仰冲突,剧情设置确实巧妙,Julie麻麻真的很厉害。
@何事苦苍生:yousef是看到世界的虚伪了,他想要全部推翻,创造完全独立的自我世界。
我也觉得大多数人构造并向往的是高刺激,以快感冲击维持的生活,就像泡沫一样,永远充满噪声,所以尼采才会说,摆脱一切绝对的力是十分重要的。
@zoom-zesty :这一整p都在告白,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在大声叫喊着“我好喜欢你!
” 说出来可能不信,Yousana是SKAM里面进度最快的cp了!
你看人家连“我家有秘制食谱,来我的宗教和我结婚,生多少小孩你说了算”都讲过了。
@shermagooooo:他俩的“恋爱”、“糖”基本上都是基于以探讨人生、宗教,非常走心的是yousef这一p又谈到sana说过的“蟑螂大脑”理论,一样的眼神,一样的BGM,s对y揣着不想说破的爱,克制的爱,很绿教特色了。
@留璞:even不像noora是 sana的闺密,不像isak是sana的“ buds”,他只是sana哥哥的朋友,交集本不多,的确只能侧写。
但如果没有even和他曾经试图自杀的过去,yousef不会对宗教理解的这样透彻,因为,能撼动信仰的唯有生命。
好爱这个系列,为什么没有在我的校园时代看到!!
每个经历青春期的人都应该看一看这个系列,是当之无愧的青春情感教育片!!
因为III入坑的,相见恨晚。
然后确实是因为想多磕一点evak所以看了第四季,啊哈哈但是也确实也经由sana这个主角引发了很多思考。
sana是经典的文化融合产物,身为穆斯林,身在非穆斯林国家。
文化冲突、宗教冲突,就是很明确的看点,她的虔诚信仰时常令她和周围爱派对的同学们格格不入。
其实我原本以为剧情会从穆斯林文化对她的束缚展开,因为剧里展现了她妈妈对她的控制等,直到她和小天使在长凳上的一番对话,才发觉,啊,我错得离谱,原来她是很真挚的信仰者啊!
戴头纱完全是她自主的选择,没人强迫她戴,而她厌烦了向周围人说明自己没有受到压迫的事实。
这件事其实很深刻。
我还可以延伸举出很多相似的例子,但究竟孰对孰错?
我现在也很难判断了:比如家庭主妇真的低人一等、值得同情吗,也许有人是真的热爱做美食照顾家人,却非要让她出门追求事业?
比如i人从心底里觉得独来独往更自在,却总有人觉得这不合群或者可怜?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以一个人的价值观去抨击另一种价值观,是否过于傲慢?
也许你眼中的被压迫的一方,人家在这种环境下是甘之如饴的。
回到本剧,sana宗教信仰特殊,但青春期跟同龄人没什么不同,也会遇见心动的人,给安排的男主也很英俊,但又是个异类,是穆斯林年轻人中不信仰真主安拉的一个。
选择不信仰某个族群传承的神,这是一件更有勇气的事。
男主在解释这件事的时候说但他已经学到了宗教好的部分,当场觉得导演编剧真的都是很温柔的人啊。
还有sana对友谊的重视,也非常动人。
以下为摘录。
亲爱的sana,这段致辞是写给你的。
为你准备这段致辞,是因为你今天邀请了我们齐聚一堂,而明天美国总统可能就要下台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乱的世界,很难知道到底有何规则。
不然为何会有人贫穷而有人富有;为何有人舒适安全而有人却得逃亡;不然为何会有人在街上争吵;不然为何有些时候你试图想做些好事,却反倒遭受怨恨。
人们选择放弃也并不奇怪,因为我们都可能会不再相信美好。
但是谢谢你一直都没有放弃,sana。
因为,就算你可能某个瞬间感到无力坚持,但没人是会永远孤单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巨大混沌中的重要环节。
你今天所做的,都会对明天产生影响。
很难准确地说出这是怎样一种影响,而且你通常也不能看出他们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
但你一举一动带来的影响,都会在这场混沌中的某处停留。
未来100年,我们可能会有某种机器,它可以算出我们一举一动都会导致什么影响。
但是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坚信:恐惧会传播,但,幸运的是,爱会蔓延。
Sana這一季的主角就是之前被我稱之為神的Sana。
當你身為主角,就會降落到到人間,顯露出現實的一面。
整季圍繞著"穆斯林"的議題,所有你理解的,你不知道的各種穆斯林議題,都在這季一一由Sana家族呈現。
這季也是不少小鮮肉。
Sana哥哥的朋友們讓我們跟前幾季一樣,從精彩的對話開始吧!
Yousef & Sana我吸取伊斯蘭教的精華但我不是穆斯林Sana與Yousef對話Sana:你真的不信真主阿拉嗎?Yousef:你知道Even嗎? 之前一直跟我們玩在一起的Even。
Sana:恩Yousef:我覺得他是同性戀。
因為他有一次親了Mikael,然而Mikael是虔誠的教徒,所以他很刻意的和Even保持距離。
他完全被嚇壞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Even想透過《古蘭經》治癒自己,他開始在網路上發各種《古蘭經》裡的經文,那些”同性戀最終得下地獄”之類的經文。
你知道嗎?
Even他還嘗試過自殺。
所以我覺得伊斯蘭教或者說所有的宗教,給人帶來的只是無盡的恐懼。
Sana:Even當時是生病了,那跟宗教什麼的毫無關係。
Yousef:抱歉,我不知道了。
我個人覺得,我吸取宗教裡的精華部份,把其他的拋於腦後。
Sana:精華的部分是什麼?
Yousef:比如說,對他們持有憐憫之心,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善於去幫助別人,積極向上,會為他人的利益著想,不自私。
就這樣。
Sana:但這正是伊斯蘭教的宗教禮儀,無時無刻提醒著你的那些價值觀。
通過齋戒,通過每天5次的禮拜,這一切都讓你更專注,讓你銘記,銘記在你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一個好人。
Yousef:你認為我不作禮拜就會忘記自以應該做一個好人嗎?
Sana:對我而言,我每天腦子裡都會有萬千思緒,而且十分緊張,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許也一團亂,但,每當我開始禱告時,一切就會安靜下來,明朗起來。
因為無論你每天經歷了什麼,你也記得,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萬物都有著自己的具象和意義。
你知道嗎?
在蟑螂的大腦中有著九種不同類型的抗生素分子,那些抗生素分子,比我們現在用的所有青黴素更強。
Yousef:蟑螂?
真的假的?
這怎麼說?
Sana:這宇宙裡就算是一小粒塵埃都蘊含複雜。
你想想看,在這個地球上,就連蟑螂的頭腦都具其深蘊。
每一個細節都像是被規劃好的,而我,我不相信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巧合。
Yousef:如果宗教那麼好,為什麼它成了分裂社會的元素?
我們想法不同嗎?
Sana:那其實還挺酷的。
他活得比任何穆斯林都更穆斯林!
Sana與哥哥的對話哥哥:Yousef人不錯。
Sana:只是他不是穆斯林。
哥哥:Yousef是我知道最穆斯林的男生了。
他不喝酒而且總是對所有人保持尊重。
Sana:可是他不信仰真主阿拉。
哥哥:(笑)不信真主阿拉?
你知道我認識很多人,他們嘴上說著信仰阿拉,可是卻依然喝酒、偷竊和搞破壞。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到處去說你信仰阿拉,還是活的像信仰阿拉?
至少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的妹妹能過得很好。
跟一個對你好而不是只會去清真寺的男生在一起。
Sana:我不認為媽媽跟你有一樣的想法。
哥哥:你知道媽媽只是想讓我們得到最好的對吧。
只是他出生在一個不一樣的年代,不一樣的國家。
所以他不明白我們在經歷些什麼。
哥哥看起來很吊兒郎當,但其實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跟主見。
而且,他真的很疼愛妹妹。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最感人的一幕就是Even跟Isak合唱John Lennon的Imagine。
Even & IsakEven看到Sana哥哥朋友們一群人進到派對中,頓時慌張不知道怎麼唱下去,Iska馬上上去跟他一起唱,搭配John Lennon的Imagine,真的太感人!
太有愛了!
那些愚蠢的問題才是他媽最重要的
IsakIsak和Sana對話Isak:難道不是你自己說的,你生平最厭惡的事,就是在朋友背後捅刀嗎?
Sana:真的不是有意讓這些事牽扯到你的。
對不起。
Isak:ok,那你當時的計畫是什麼?
怎麼樣才能不讓我牽扯進來。
Sana:我完全不在乎Sara那群人會不會對我有意見。
但是你應該先來問問我,在你拍攝我的私人聊天紀錄之前。
Isak:對不起。
我只是想讓其他女生看看Sara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Sana:他們清楚Sara是什麼樣的人,他們自己就是那個樣。
Isak:為什麼看Sara不順眼?
Sana:他就是個種族歧視的小婊子。
他當著我的面撒謊,還在我背後計畫著把我擠出巴士活動。
Isak:還是說,可能他想把你丟出去是因為你是盛氣凌人的小婊子?
講真的,Sana,為什麼你對人總是那麼強硬?
Sana:你可以試試看以不強硬的穆斯林女孩身分在這個國家成長。
Isak:我有試過以同性戀的身分在這個國家成長阿。
Sana:那不一樣。
沒有人可以一眼就看出你的不同,你不會受到別人看我的那種眼神。
你知道人們看到我是怎麼想的嗎?
當他們看到我的頭巾,這是他們第一眼就會看到的,他們會想我戴頭巾是因為我被迫的,而不是因為我想戴。
如果我說我自己想戴,他們就會說我只是被洗腦了,因為我毫無主見。
在挪威,我們談論著宗教自由,各種自由,可是多戴一條頭巾就有問題了嗎?
而且人們覺得我們的婚姻很雜亂,所有的婚姻都是被安排和被強迫的,就好像我明天可能就會被逼著和我的堂兄結婚。
你知道當我和我哥走在街上時,人們都做什麼嗎?
他們向他吐口水,因為他們覺得我哥在壓迫我。
我哥耶!
他甚至都不願意讓我戴頭巾,就是因為他怕我受到冷眼。
你知道這有多累嗎?
每天走出家門,心裡想著,今天又得向所有人證明你沒有被壓迫。
Isak:你覺得人們是這麼想的嗎?
Sana:試著戴一天頭巾你就會明白,大部分挪威人都是種族歧視者。
Isak:胡說八道。
大部分挪威人都不是種族歧視者!
大部分挪威人都熱衷於自由和和平的。
他們有興趣並願意去了解其他文化,且致力於讓其他文化在這裡能運作良好。
而害怕穆斯林也不奇怪,因為你老是會從新聞裡讀到關於生殖器閹割、關於ISIS恐怖事件以及外國參戰人員,所以你知道的,大部分人並不是那樣的。
那只是一小部分的人。
而當你初次面對面遇到一個穆斯林時,你會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可以說外國人嗎?
外族人?
或外來文化者?
那樣算不算不尊重?
你不知道你可否和戴頭巾的人握手。
談論或問起真主阿拉會不會不尊重?
於是,最後你就只能什麼都不問了。
Sana:或許那樣也好很,因為我這輩子已經被問了許多愚蠢的、帶有種族歧視的問題了。
Isak:不!
不Sana,那些愚蠢的問題才是他媽最重要的。
人們不可以停止問那些愚蠢的問題,因為一旦他們停止提問,他們就會開始自行尋找答案,這才是最危險的。
你必須停止在那些愚蠢問題裡尋找種族歧視。
就算那些問題很煩人,聽起來像是種族歧視,回答那些問題很重要,你必須去解答那些問題。
Sana:見鬼了,你到底是何方神聖?
我發誓你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我的Iman(領拜人)。
Isak:我不是說在挪威沒有種族歧視,肯定很多。
我沒有以一個穆斯林女孩的身分成長過,但是我相信我,我也像你一樣迷茫過。
可是只要你開始去尋找仇恨,你會找到的。
但當你真的找到仇恨,你也會開始仇恨他人。
Iska交了Even這個男朋友之後變得超級成熟!
連Sana都嚇到了!
當你經歷越多會越明白這個世界,有人選擇討厭這個世界,有人選擇更加正面對這個社會,都是一種選擇。
你選擇怎麼看待世界將影響世界怎麼回饋給你。
世界就是個大型派對,沒有人想孤單一個人
SanaSana與Yousef對話Sana:我試圖告訴自己,人們對伊斯蘭教並沒有什麼偏見。
但真的有點難。
我的意思是說,連你都認為宗教是分裂社會的元素。
Yousef:講真的,我覺得社會無論如何都會分裂的,就算宗教不存在。
我舉個例子,當你參加一個畢業派對,你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你認識的人,那你就可以跟他們站在一起,不用孤零零的。
我想,整個世界就像那樣。
Sana:你覺得整個世界就像個大型的畢業派對?
Yousef:人們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一方,但其實現實沒有具體的善惡之分。
只有一群不想讓自己顯得孤單的人,他們相互依偎組成團體。
Sana:所以你的意思是所有的人類都是一樣的?
Yousef:是的。
Sana: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和人之間是完全不同的。
Yousef:或許那就是社會需要宗教的原因。
民主的理念並不是建立在人和人完全不同,而是建立在每一個個體的價值皆為平等的基礎上。
這個理念不是從科學角度得出的。
但我不知道假裝說偏見並不存在有沒有用,但你所要做的是展示出真實的伊斯蘭教。
Sana:你其實就是穆斯林吧!
你只是嘴上說你不是。
Yousef:很遺憾,我真的不是。
Sana:但你怎麼能夠確信你是不信神明的?
Yousef:我不像你一直能感受到神明。
Sana:但我也不是一直能夠感受到。
我也會不時心存懷疑。
Yousef:但你就是相信神明的。
Sana: 你怎麼能確信的知道?
Yousef:我不知道。
你知道我的意思,你相信世間的一切都只是隨機的嗎?
Sana:不信。
Yousef:要是你不再信仰神明了,歡迎你加入我的宗教。
選擇這段才說說對於Yousef的想法,他真的是一個很尊重別人的人。
他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選擇信仰的原因,是個意志堅定的人。
雖然在愛情上覺得有他有點不夠大方,應該更主動去跟Sana告白,但想想Sana是這麼霸氣的人,也算是可以理解他的難處了。
沒有誰承諾誰,如果真的在一起,或許會有很多困難,但,期待他們可以克服。
朋友的重要性再次展現令人心疼的Vilde,還有表現極佳的Chris,那個畫面過於煽情,不得不哭。
Chris & Vilde在最後一集的片段才呈現Vilde的家境狀況,Chris為了Vilde煩惱到跑去校醫去諮詢。
Chris本身的戲份是少的,最後這裡真的讓人覺得超暖心的。
尤其他對Vilde說:如果你有任何的困難或煩惱,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都在這裡,你可以隨時跟我說。
如果你需要一個人傾吐的話。
一個人要鼓起很大的勇氣才能對朋友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當你決定要說出這樣的話,就表示你已經做好準備要接收所有的負面能量或是朋友的所有困境。
生活在微笑
Noora女神最後的最後,Sana在家中舉辦了派對,邀請了所有他愛的人,真的非常溫馨。
獻上大家給Sana的致詞:Jonas的致詞to Sana (作者Noora/William/Isak)親愛的Sana,這段致詞是寫給你的。
為你致詞是因為今天你邀請我們齊聚一堂,這股和睦團結將在明天把美國總統(川普)推翻。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難知道規則的紛亂世界,不然為何會有人貧窮有人富有?
為何有人舒適安全,有人卻得逃亡?
為何在街上有人被唾棄?
而且為何有些時候當你試圖想做些好事,卻反倒遭受怨恨?
人們選擇放棄也並不奇怪。
我們都不願意再相信美好。
但是謝謝你從未放棄,Sana。
因為就算某個瞬間會是這樣的感覺,但沒有人會是永遠孤單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巨大渾沌中的重要環節,你今天所做的都會對明天產生影響。
很難準確地看出是怎樣的影響,而且你通常也看不出來他們如何被聯繫起來的。
但你的一舉一動帶來的影響,都會在這場混沌中的某處停留。
100年後我們也許會有某種機器,它可以算出我們的行為對導致什麼影響,但是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堅信,恐懼會傳播,但幸運的是,愛也會蔓延。
SKAMSKAM真的是滿滿的政治正確跟正能量還有超多好聽的歌!
感謝SKAM的存在讓我知道挪威的青少年想法、生活;也刺激著我的思考,不管是同性戀、穆斯林、各種看待人事物的想法。
你過的好嗎?
你開心嗎?
你有好好照顧自己嗎?
Be kind to everyone and yourself!
完结撒花,感谢有skam的日子一开始看第四季的时候,我其实对它有很高的心理预期,毕竟之前看过的宗教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或是庄严肃穆,或是叛逆反抗;一开始明显的暗示了宗教对女性的性暗示,然而,之后却没有sana极端的抗争,而是描写了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烦恼,友情,亲情,她没有摘下头巾,也没有尝试喝酒,疯狂地亲吻一个男孩,或者“引发一场革命”。
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才明白了导游真正的意图——她想表现的不是一个非凡的革命者,不是抨击和反抗宗教,她想传达的是理解、尊重和爱。
由于恐怖主义和文化差异,以sana为代表的穆斯林往往被“一棒子打死”,正如isak在剧中说的,人们不了解穆斯林,加上舆论的影响,许多人对穆斯林的都有误解。
有的人甚至认为穆斯林中的男性一定是压制着女性的,戴面纱就是对女性自由的限制,而穆斯林都是在公共场合引爆炸弹的恐怖分子。
其实用一小部分人来评判一个群体是非常不公平的,就像没有中国人愿意因为一些不讲秩序的中国游客而被别人看作一个不讲秩序的人。
没有一个群体是完美的,我们并不能因为恐怖主义而去完全否定伊斯兰教,更不能因此去仇恨甚至排挤穆斯林。
其次在观剧中我发现有很多希望sana摘下头巾,和yousef接吻,挣脱宗教束缚之类的评论或弹幕,当时我想起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中有这样一段话:“其实,我们的女士只包一皮了一块头巾,车下满街的伊朗妇女完全是黑袍裹身,严格得多了。
对这件事,外来人容易产生简单的想法,觉得这里的妇女太可怜了,需要有一次服饰解放,理由是这样的服饰禁锢了妇女的身心自由 ,遮盖了妇女的形体美,阻断了现代的社交 活动和国际交往。
这种想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从文化人类学和民族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并不公平。
我想,除了中国古代裹小脚,以及有些地方的土著穿鼻、撑颈等明显带有生理伤残的一习一 俗应该废弃外,对于一般的服饰文化没有必要树立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记得以前我曾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讨论过清初和清末汉族士大夫在“毁我衣冠”的问题上所产生的严重心理挣扎,可见此事关及一种历时悠久的文化尊严,比简单的明及饰解放”深刻得多。
我们在德黑兰街上专门为黑袍的问题问过几个年轻的女学生,她们的回答是:“我们的这个服装传统已延续了一千多年,而且与我们的宗教有关。
我们没有感到压抑。
”由此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一段时间,伊朗、土耳其政一府曾明令要求人们把传统服装改为西式服装,但到七十年代积极呼吁恢复传统服装的,主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青年。
他们甚至认为,只有穿上传统服装,才能恢复自己的真面目。
我想此间情景有一点像中国餐饮,一度有人提出中国餐饮太复杂、太浪费,油腻和味一精一也不符合健康要求,提倡西化餐饮,但到后来即使是年轻人也渴望恢复祖父一代的口味。
在这类事情上外人一厢情愿地想去“解放”别人,有点可笑。
至于是不是毁损了一般意义的女一性一美,我看也不见得。
我们一行中很多人得出一个以前怎么也不会相信的初步结论:从雅典出发至今,各国女一性一之美首推伊朗。
优雅的身材极其自然地化作了黑袍纹褶的潇洒抖动,就像古希腊舞台上最有表现力的裹身麻料,又像现代时髦服饰中的深色风衣;她们并不拒绝化妆,却让一切干扰的色彩全在黑袍中躲避,只让唇、眼和脸颊成为惟一的视角焦点。
这种风姿,也绝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寒碜。
”没错,每种宗教或者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三观强制性地加给别人,正如我之前所说的——理解,尊重和爱。
当然,伊斯兰的教义中的确存在问题,导演也在剧中指出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导演通过对sana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她的挣扎、迷茫,导演并没有塑造一个伟大的圣人形象,而是通过一个平凡的穆斯林女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少人说这一季sana的人设崩了,其实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这让我想起原来因为好奇心而点开的视频“变性人在厕所里会做什么”——首先,ta们可能会先上厕所,然后去洗个手,还有可能补一个妆。
这个视频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变性人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同样,skam这一季也在通过拍摄sana那些平凡的错误和生活的描写告诉我们,穆斯林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平凡人。
但是你却能从这份平凡中,看出伟大。
Julie说Yousef就是第二个William,Cengiz说他演不来,所以给Yousef加了一点点温柔,一点点幼稚,一点点善良。
所以Yousef真的是捡来的男主。
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引出Sana感情和信仰的矛盾。
但经过这番折腾,Yousef的人设实在太招人喜欢。
帅气温柔、善良正直,会做饭爱小孩,除了有点稚气未脱之外,简直是完美的男友。
但这些不足以让他特别。
他身上最独特而珍贵的品质,是他对世界与他人的看法,是他对别的生命的绝对尊重。
他聆听Sana与自己对世界完全不同的认识,因为他知道她的信仰与自己完全平等。
他在与Sana的关系中从不采取主动,因为他了解Sana宗教的束缚、尊重Sana的选择。
他在见证过Even的痛苦之后选择退教,承受着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和外界眼光,只因为他对生命最朴素真挚的热爱,让他选择了自己的良知。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Yousef成为了表达整季主题——宗教的最佳人选。
只有他能够毫不费力地走进Sana的内心,与她谈那些她从不提起的话题。
只有他非教徒的身份能最大程度的引起Sana对自己宗教的怀疑——“穆斯林女性为什么不能与非穆斯林男性结婚?
”他鼓励Sana为自己的性别骄傲,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他支持Sana坚持自己的信仰。
他告诉Sana他的信仰对她永远包容。
他说民主的基础并非人人相同,而是人生而平等。
退教的经历带给了Yousef异于同龄人的的成熟与气度,使他能够用自己的博大的胸怀,拥抱和自己不同信仰的Sana,拥抱气球团和Even,拥抱自己。
我爱Yousef Acar,爱他的自尊自信,爱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爱他恪守的良知,更爱给他爱与宽容的小小圈子。
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Julie至今没有讲清楚Even和Yousef的过往,和Sana的故事也止步于对未来的期盼。
但他们的故事远未结束,世界上永远存在偏见与误解,也永远存在Yousef这样坚守正义的人。
社会不断发展向前,但爱与宽容永存。
被Yousef带大的小孩也一定很柔软善良嘿嘿。
致辞——诺拉、威廉、伊萨克亲爱的萨那:这段致辞是写给你的。
为你致辞是因为,今日你邀请我们齐聚一堂,这股和睦团结将在明日把美国总统推翻。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难知道规则的纷乱世界,不然为何会有人贫穷,而有人富有?
为何有人舒适安全,而有人却得逃亡?
为何在街上会有人被唾弃?
而且为何有些时候当你试图想做些好事,却依然反倒遭受怨恨。
人们选择放弃也并不奇怪,我们都会不愿再相信美好,但是谢谢你从未放弃,萨那。
因为,就算某个瞬间会是这样的感觉,但没人是会永远孤单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巨大混沌中的重要环节。
你今天所做的,都会对明天产生影响。
很难准确地看出是怎样一种影响,而且你通常也不能看出,它们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
但你一举一动带来的影响都会在这场混沌中的某处停留。
100年后,我们也许会有某种机器,它可以算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导致什么影响。
但是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坚信:恐惧会传播。
但,幸运的是,爱会蔓延。
台词: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和人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或许那就是社会需要宗教的原因。
民主的理念,并不是建立在人和人完全不同,而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价值皆为平等这个基础上,这个理念不是从科学角度得出的。
——尤瑟夫要是你不再信仰神明了,欢迎你加入我的宗教。
——尤瑟夫他好得我都配不上了。
——埃文你知道为什么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吗?
因为无论我一天过得多么糟,你总是能找到方法让我开怀大笑。
——薇尔德
生病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看完了已经毫无印象的skam4,从未想过第四季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感动。
这一次,感觉离skam的世界更近了。
他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鲜活,鲜活得仿佛就是我身边的朋友。
I care them,I miss them. 虽然第三季已经看了千千万万遍,但season3并不是skam的全貌,只有看完每一季,通过不断切换主角和配角的视角,才能意识到每个人都并不完美,每个人都有着相似或不同的迷茫和课题。
我也终于意识到,这部剧为什么叫羞耻,每个人都在羞耻于什么。
有那么多缺点的他们,却依然散发着光芒,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无论这些勇气从何而来,朋友的撑腰,爱人的理解,家人的支持,还是自己给自己打气,生活,就是这样在朋友爱人家人的一言一语中慢慢展开,彼此启发,相互支撑。
“这个世界还不够好,但我们很完美。
”“此时此刻,生活在微笑着呢。
”“恐惧会传播,但幸运的是,爱会蔓延。
”无法形容四季skam对我意味着什么,它已然扎根于我心底,成为了一种对生活的信念和力量。
All in all, Skam is about love, about how to love.We love Skam. Thanks for accompanying, always.
早安,世界第一甜的CPskam携Evak在万众瞩目中强势回归啦初心依旧,美好如初,甜蜜升级2017.4.11 miss u so much
史上最高颜值耽美剧来袭让多少人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心跳加速、全程痴女笑三、四、五刷都不过瘾的挪威清水BL神剧..
Even和Isak要同居了分分钟送你黄金狗粮炸成烟花
请随意感受一下这夫夫的同步率evak现在的感情已经在Julie麻麻笔下彻底升华了北欧撩神他扰乱人心的技术算是登峰造极上来就亲亲做大腿
好甜啊一屁股做扛把子双腿中间!
宝贝!
膈不?!
就问你坐着舒服吗!
这搬家同居了没羞没臊的生活要开始俩人闷得儿蜜赛蜜糖的小日子要闪闪发光了
一想到同居就开心到语无伦次做图全程保持老母亲微笑
痘哥一脸WTF的经典表情又吃起了狗粮!
第四季啊啊啊被e神撩的日子两个接吻狂魔
卒。
干嘛啦!
吻脸颊什么的太可爱了
好开森啊,仿佛在糖里打滚一样isak乖乖从最开始的被动接吻大街上不好意思接吻到现在主动亲亲亲😘当着朋友们顺势还坐在even怀里,甜的不行不行了
嘿嘿嘿已深度中毒、无药可治的宝宝们..留下的感动的泪水吧
全世界的老一辈各有各的不同,全世界的小年轻大体相似。
人气如盛夏般火热的挪威青春偶像剧《SKAM》经历了四季如今已完结。
该剧满足了少女对偶像剧的所有想象。
肤白貌美大长腿,滑板黑泡开轰趴,事实证明全世界的小年轻都好这口。
偶像剧之三大法宝 偶像剧三大法宝——颜值、爱情、BGM,本剧一应俱全。
这个世界够以貌取人的了,更以貌取人的是演艺圈,更更以貌取人的是偶像剧。
试问萌萌的小甜塔小仙女们有不爱的嘛?
虽说艺术的世界包罗万象,但全世界偶像剧的审美相对单一,偏爱甜美可爱的长相。
少女时代爱上一个人是因为爱上一张脸,这一点没有比偶像剧的创作者们更清楚的了。
偶像剧的爱情观非同寻常,这是一种近乎原教旨主义的爱情观,这爱情始于一见钟情,而又能从一而终。
在爱情面前,家庭、学业、事业、金钱都要靠后,背叛整个世界也不背叛对方。
道德也归于虚无,感天动地的爱情让观众甚至忘了其中的第三者行为。
本剧的BGM主要走的是黑泡风,E神撩弟的过程中还不忘推荐NAS大神的好音乐,小天使面对心爱的人忍不住展示Rap神技,眉哥说最爱90年代的校园嘻哈,气球小分队简直像是行走的黑泡团体。
虽说每一首音乐都百分百好听,但鉴于“艺术宁求不过,不要过火”的原则,整部剧BGM的泛滥在我心中算是白璧微瑕。
偶像剧之金科玉律 偶像剧的金科玉律就是——跟现实反着演。
很多偶像剧主角多愁善感、百病缠身、喜怒无常,中国目前最火的偶像剧类型修仙剧剧中人物个个仙气十足,不食人间烟火,而随着日本ACGN文化漂洋过海而来,又多了腹黑、傲娇等多种属性,总体说来偶像剧主角在性格上都够特别,但现实中有多少人会喜欢这样的人呢?
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来说,现实中明明热爱热情似火多过高冷傲娇啊。
在这方面,中国的先辈早已为偶像剧写出了超级范本——《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在中国早已位列仙班,但它的灵魂依然很偶像剧。
从现实的角度,谁不觉得薛宝钗更好呢。
她身上有一种最为大众所欣赏的优点——情绪稳定。
然而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啊!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一段殿堂级描述简直奠定了多少年来偶像剧女主的经典基调,也奠定了偶像剧对病态美的不懈追求追求。
《SKAM》用了同样的梗,给Even安排的病症是狂躁症,直到小天使人妻上线,病情才逐步好转。
偶像剧应该不会安排脓疮、半身不遂之类没有情调的病,偶像剧里的病人大多面色苍白、弱不禁风,再加上直抵人心的容貌和才情,让人觉得楚楚可怜又有挥之不去的艺术气息。
白血病、肺结核、哮喘、狂躁抑郁是这种艺术病中的王牌。
至于宝玉究竟爱黛玉什么呢,我觉得书中早已给出了答案。
面对宝钗的劝上进、劝读书从而博功名,宝玉是十分反感的,宝玉说林妹妹是不会这样做的。
看来宝玉爱的是跟自己一样放纵不羁自由奔放的心灵。
人间烟火气太重容易变low,偶像剧需要超脱。
所以偶像剧少有表现婚后生活,印象中有此表现的是《恶作剧之吻》。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都只有爱情,没有婚姻。
结婚是现实主义,恋爱比结婚更有诗意。
自由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是偶像剧的灵魂。
性、宗教、同性恋 要说中西偶像剧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性的态度。
看看《SKAM》里复杂的同学和情人关系,就知道西方的开放不是浪得虚名。
我不知道中国实际情况是怎样,但我知道中国偶像剧不会这么拍。
跟西方的无性不欢相比,中国偶像剧的主角多是禁欲系,这是中国人骨子里对清纯和忠贞的执念。
Eva和Chris仅仅是睡在一起并不是在一起,Vilde大方地跟朋友分享自己性生活的细节,这样的生活对于很多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只可远观。
由于国情不同,西方偶像剧会关照中国偶像剧几乎不涉猎但在西方政治正确而又时髦的如穆斯林、LGBT一类群体。
Sana,一个穆斯林女孩,宗教带给她的清心寡欲,在酒精与性的花花世界,不断将其撕扯,使她带着一种怨恨面对这个世界。
头巾——这个自己身份的明显象征为她无故招惹了敌意,被他人排斥为异己,这是西方国家部分人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
母亲常常告诫她不要忘本,而她的朋友想要带她过更自由的生活,如何在保持自己的同时,拥有挪威人朋友,这是一个问题。
不同文明、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除了产生火花也产生痛苦。
宗教给了她神性,爱情给了她人性,在神性与人性间摇摆让人神伤。
即便高傲如女王在心爱的男孩儿面前也会露出羞涩的笑容,为了心爱的男孩儿也可以暂时放下祷告,爱情让人如此卑微。
可惜的是最终还是没有挣脱宗教的羁绊。
Yousef说宗教的存在只是人们为了避免孤独依偎在一起,这样的思想对于Sana接受起来是不小的挑战。
剧终时分,该在一起的都在一起了,只有Yousef人在他乡为全剧带来一丝淡淡的哀愁。
相对穆斯林,编剧给同性恋安排的命运可是好多了。
Isak撒谎、怼室友、放朋友鸽子、给基友恋情搞小破坏——都没人diss他,公开恋情他的直男朋友们接受起来简直是毫无压力。
作为剧宠Isak不必经历Eskild所说的“即使被殴打、被歧视仍不掩饰真的自己”的命运,在路边与Even亲热时被路人甲鄙视了一下已经算是人生的“重大挫折”了。
然而现实中的人会这么nice吗?
看过国外的一份调查,很多同性恋者表示不敢坦白的原因是因为从坦白的那一刻起基本告别异性恋朋友了,从此只能在同性圈混。
这肯定不是所有人的遭遇,但也肯定不是个别现象。
剧中挪威五美情比金坚,然而现实中如果一个穆斯林不喝酒、不乱性、不跟外族通婚,融入西方主流生活的可能性有多大?
由此我想到了海外华人。
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不知有没有记错:日本人走到哪,最后都要回家;韩国人走到哪,在哪安家;中国人走到哪,把家带到哪。
很多华人似乎也从未全心全意融入西方主流生活。
我没有要褒贬谁,只是觉得融合的最大难题在于双方骨子里不是一种人。
世界平权运动一波波,但人类依旧难改党同伐异的本性。
剧中众人合唱约翰列农的《imagine》,这是偶像剧所表达的世界大同的梦想。
然而越美的梦境越难付诸实践,少数群体的血泪之路也并不是偶像剧能承载的。
我们为什么需要偶像剧 青春要酷炫,行乐要趁早。
这是偶像剧告诉你的事。
于是你真的以为努力就会成功,以为这个世界真有人爱你,天真地以为不管你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周围的人都会不离不弃。
但事实上还有好多偶像剧从未告诉你的事。
偶像剧不会告诉你酒精、大麻、性其实很容易伤身。
偶像剧没有告诉你世界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人,很漂亮的人未必有漂亮的内心。
偶像剧没有告诉你人性中的残忍、肮脏与龌龊,人生中的苦痛与挣扎。
偶像剧没有告诉你世界上很多感情没那么纯粹,更多的时候是爱恨交加。
偶像剧里人与人之间和解总是很容易,就像从未受过伤。
然而,我们爱的不就是这种被美化的人生吗!
艺术从来不是治世良药,它只是精神乌托邦,迎合着人类内心的逃避主义。
偶像剧作为一种流行艺术类型从来就跟深刻无关,它不会过多地涉及人性,这是属于偶像剧的肤浅。
粉丝不是不知道真相,粉丝只是人艰不拆、难得糊涂。
在偶像剧中我们暂时忘记那些负心与薄情、忘记人生在世种种的不如意。
有时候我们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只能在别人的人生获得一点安慰。
生活如此苟且,偶像剧带你去看诗和远方。
如果我们向往剧中的生活,如果我们能为了偶像,努力读书、努力健身、努力学滑板,努力变漂亮,一心向善,那真的再好不过了。
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这是偶像剧的积极意义。
都说影视艺术是造梦,而偶像剧这门艺术则更为具体,它营造的是一个少女的梦境。
纵然岁月催人老,但青少年俱乐部却是铁打的营盘。
这里面还包括人不在但心未远的大人们,取次花丛仍频频回顾,对中二风一生钟情。
或许人性中对青春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而年少时分也更为单纯而不谙世事,所以少女梦尤为瑰丽与迷人。
这梦千年不醒,至死未休。
即便像我这样的大人,经历过理想和爱情的幻灭,但我还是宁愿相信这样的人生。
我在世上的言不由衷、我的强颜欢笑都是假的,只有看到Isak和Even紧紧相拥留下的泪是真的。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才华与美意没有被世界所辜负; 愿满腔热血不会冷却; 愿世事变,没有将你我掩盖。
有点失望,下半季故事全线崩塌,我真的相信Julie因为某些理由被迫仓促改剧本,甚至在最后一集改了主视角,这是贯穿全剧四季最不一致的表达,Sana的故事匆匆结局,只能拿别人的视角来顶上,或许喜欢Noora和William,Eva和Chris,Vilde,Isak和Even的人会很高兴,但这真的不是一个连贯完整的结局好吗!
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的探讨与解读过于肤浅与表面
剧情虎头蛇尾、支离破碎,经常靠大段的独白而不是情节推进故事。强拉Evak人肉背景板过度消费。可惜了Sana妹子这个角色。
不得不感叹挪威教育水平实在是高,三观正。本季伊斯兰部分没有触及核心。另外,从剧中能看出北欧离婚率及心理异常比率是相当高。
就一般校园剧青春剧,看有些评论还以为是多么深刻的片子(但哥哥elias好帅好帅😍)
后面有点模式化,审美疲劳。
封神季……无数次落泪,最后哭得肺都要呕出来了。会记得很多场景,失败者联盟的红色小巴车来接走Sana的一刻,和暗恋的人在河边漫谈世界本原的一刻,Muslim和homo成为挚友的一刻,躁郁症男友走向成熟与平静的一刻,窥见傻白甜少女藏起来的沉痛辛酸的一刻,所有人齐声合唱imagine的一刻。恐惧在传播,但爱也在蔓延。谢谢依然相信,仍未放弃的人。
前五集节奏把握得相当完美,五集之后就开始乱来,逻辑错乱,挖坑不填,轻重不分。据说Julie在停更那一周前后都忙着改剧本,也许是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吧。有点可惜。
丑
imagine这首选得好。
第二季那一对分手了,宗教信仰部分还可以。
不捨得看完,真不能接受這就是完結篇。看人家過的高中生活,再看之前的自己,再來一次的機會恐怕是沒有了,只能偶爾出國時假扮一下高中生來色誘高中生了。今年年底跨年是berlin,順便去個norway體驗下青春期的躁動。
完结撒花。最好的系列校园青春剧,没有之一。最美好也是我最期盼的愿景——爱与平等。Takk for alt.爱会蔓延。My tie is blue and I love you😭!
可能是因为实时追剧看得不连贯,总觉得节奏有点问题…因为是完结季所以拼命往里面塞很多东西的感觉,重点不突出。视频外的更新没看,对剧的理解应该会有一定影响,不过也没兴趣再完整串一遍了。Sana和Yousef在一起还是挺粉红的。
虽然还没有正式出第一集,但是在b站已经撸了好几遍片段,我小天使和e神真的是太甜了啊
这季在这些大话题下编剧的白左式YY和解味儿太冲了。然后加个大拼盘不能再赖。Sana和上上季Noora一样,详细展开之后呈现着与所有女孩雷同的思维和内心,索然无味。
skam很厉害的地方在于在偶像剧和青春剧的边缘试探,倾斜着通过。无数个接近狗血的地方都挽了回来。bgm和演员表演特别加分。但真的只是一场狂欢,或者一场梦,虚假性挺大的。现在对这类已经有抗拒反应了= =
三观正!
8.5分,2017年的剧我到2019才看完,关于宗教,关于信教与不信教,关于女性权力,关于穆斯林我们有很多误会,他们也不是完全反对LGBT,我们总以为他们是被迫的,又不曾想过,他们的角度而言,他们也许真的喜欢并享受着...会引发思考的剧集是好剧,关于青春背叛重归于好,欲扬先抑在Skam里也是熟练且常有的(最后一集群像,我反而有点关心同情起Vilde,以前觉得她又蠢又傻,后来觉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看完了 就记住了最后一个bgm:lover where do u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