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寒战2

寒戰II,寒战II,Cold War Ⅱ

主演:郭富城,梁家辉,杨采妮,彭于晏,李治廷,文咏珊,周润发,马伊琍,杨祐宁,张国柱,吴樾,周笔畅,李子雄,骆应钧,林文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6

《寒战2》剧照

寒战2 剧照 NO.1寒战2 剧照 NO.2寒战2 剧照 NO.3寒战2 剧照 NO.4寒战2 剧照 NO.5寒战2 剧照 NO.6寒战2 剧照 NO.13寒战2 剧照 NO.14寒战2 剧照 NO.15寒战2 剧照 NO.16寒战2 剧照 NO.17寒战2 剧照 NO.18寒战2 剧照 NO.19寒战2 剧照 NO.20

《寒战2》剧情介绍

寒战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冲锋车案件主谋李家俊(彭于晏 饰)设计逃脱警方控制,与幕后黑手汇合,联手策划更大阴谋。而现警务处长刘杰辉(郭富城 饰),前警务副处长李文彬(梁家辉 饰),和资深大律师简奥伟(周润发 饰)被卷入其中,香港将面临更加大的危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恶灵交响曲迷河紧急呼救:孤星第二季彻夜之歌第二季陪审员盲约来福,来福在劫难逃遗爱全球玩家生死边沿阶伯看见缘分的少女好日子别不好好过二十四道拐天鹅公主:皇室婚礼徘徊桃花依旧笑春风闺蜜离婚指南第一季决胜法庭丈夫、妻子和情人葛丽丝费德事件回到火星该死的歌德企业动物天下第一镖局忽悠世代百万美元酒店舞女一夕一朝一饭

《寒战2》长篇影评

 1 ) 但愿不会有第四部

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港片实在不多了,「寒战」算是其中之一,不过众口难调,第二部如期而至,反响不一,但总的来说不算坏。

剧情设定还是蛮符合大众口味的,坑越挖越深,篓子越捅越大,正所谓权力是政治的春药,不管怎么说,对于香港的法治精神但是比较敬畏;伪3D真的不能忍,除了片头有点儿3D的感觉,期待第三部做个最终了结,不要拖太多部,会让整个系列变臭的。

 2 )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李文彬是在忍辱负重吗?

电影大量眼神特写,还有大量有意味的潜台词,包括李文彬跟莫sir的,莫sir跟phoenix的,我以为他们在用眼神透露着什么,可是最后莫sir真的是黑警啊?!

不不不,可是李文彬在酒庄那里见了幕后高层的时候,明显就一副诧异和格格不入的样子啊,而且他还对他儿子说有机会重新做人,说明李文彬从心底是不认同他们的价值观的。

李文彬是两个对立面的夹层,一面,是整个香港警队甚至整个香港政治体系(意味着法制与安全);另一面是李文彬的前部下,他们帮李文彬背了黑锅,最后不得不背井离乡,丧失身份。

所以,你看李文彬去便利店看两个将要死的部下时的表情,没说一句话,全都用眼神表达。

对于这段剧情,我是这样解读的:躺着的部下眼角流泪,然后死了:我们最终还是失败了,对不起,李sir。

拿着枪站着的部下肃立:李sir,我最后一次向你敬礼,任务失败了,对不起。

(同一人)拿着枪的部下用枪指着自己:李sir,我不会连累你。

现在死剩我一个了,我自杀。

李sir微微摇头:不要这样,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不要自杀。

拿着枪的部下把枪指向了李sir:李sir,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你的嫌疑,我知道后面会有狙击手一枪爆我头,再见了李sir,我下辈子还做你的部下,呜呜呜(然后前部下果然被一枪爆头)李文彬就是一个进退两难的角色,无论往那个方向踏出一步,就算只是一小步,都会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

李文彬到底是不是忍辱负重,这一切大概要等到《寒战3》解决了。

为什么我觉得有《寒战3》?

因为儿子还未死啊,因为冲锋车还未找回来啊,因为很多幕后大佬还未被绳之以法呀……

 3 ) 最寒是人心

看完寒战2整个人身处一种颤栗的状态,全身都是凉意。

可能因为刚刚终结了人生中的某场简单的power struggle, 不免对号入座。

最难猜测是人心,于政治中代入感情的话,则一开始你就输了。

寒战2最出彩的绝不是剧情,剧情诸多硬伤,然而向更多志存高远的导演一样,寒战系列如果最后仍能被定为为一部成功的名垂青史的电影,则应当是胜在人物刻画。

寒战1看的是粤语版,感觉全然不同,虽然大牌们也坚持在普通话版本中真声出演,但感觉真的不只差了几个数量级,希望港片以后能提供双跪,让粤语粉们可以不忍受国语配音的折磨。

说说人物。

李Sir的刻画太成功。

当然这一半以上得益于梁影帝。

李Sir是相信制度的,他最后可以做到的保护儿子的事情就是让他远离政治,我想他那个时候虽然知道自己是棋子,还是有心翻盘的,一直到最后5壮士算是为了保护他而死,他绝没有一刻的良心眠灭希望他们为了不供出自己而自杀(类比一下黄德斌演的彭Sir, 下意识就是掏枪灭口啊),因此李Sir似乎也不完全适合这种无情的权力游戏。

不知道他第三部中是否会完全化身黑魔。

仍然觉得李Sir是一个比刘Sir更高棒的警务处长人选,但是刘Sir识做账啊,香港公务员历来信奉不做不错的真理,曾荫权时代连年缩减开支,我想在这里是有讽刺到的。

欧律师,大家觉得周润发演技出戏,我觉得粤语版应该会相对好很多。

欧在本集中应当是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法治精神化身,稍微超脱一点也是应该的,但的确未见到他与律政司和立法会斗法的场景,希望下一步会好。

刘Sir真的是无表情帝啊。

总体来说刘杰辉这个角色比上一部要丰满,尤其是面对最后的四小时,有运筹帷幄的感觉,但对于刘Sir这个人物有点爱不起来,特别明白旧部下为何不服他。

刘Sir和Phoenix的对手戏比上一部要糟糕,感觉Phoenix这个人物可以更加立体的,虽然在本部里也体现了被职业操守和感情折磨的特点,但有点鸡肋。

既然是前男女友,就professional一点,为何刘Sir完全不爱Phoenix呢?

反倒是蒋志光的角色很出彩。

眼神动作都很无敌。

据说蒋志光不红是TVB最大黑幕之一,每个人都替他惋惜,不过许多年过去了,评价一个演员好坏,公道自在人心。

总之这部戏的人物,导演虽然下了功夫,也尽全力地搜刮了当下香港神级别的卡司,剧情和个别演员的刻画仍然可以更加深入一些,留待寒战3再战。

另,影片可能有影射特首选举黑幕,但是认为导演只不过是小题大做而已,并非讽刺回归之后的香港证据。

政治在哪里都是控制人心的游戏,政治斗争也绝对不因为所在为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范本,就没那么血腥。

如果看客真的那么认为,只能说too young too naive. 如果你喜欢纸牌屋或者权力游戏之类,五星推荐,但并不是悬疑口味佳作。

 4 ) 李文彬不是反派

我是看完第二部,才去看的第一部,所以对第一部的小反派没有一点悬念。

而第二部里,将李文彬刻画成反派。

我全程都在等着他表明无间道的身份,直到影片结束。

后来一想,还有第三部。

李文彬形象反转,有太多的暗示和理由来支持,这是他和刘上演的一出戏。

至少是他借用刘,上演的无间道。

李文彬背负了太多的情感,父子情都只能算其中的一小部分。

是的,影片故意激化的父子情,也根本不能成为他反转的理由。

回忆第一部中,父子情没有第二部描绘得多,但却成为李文彬失去冷静判断力的导火索。

第二部,仍然想用他对李家俊的爱,作为他投向儿子一方的缘由,显然已经不充分。

因为,第一部的结尾,他与刘策划的对儿子的试探,表明作为警察和作为父亲,哪一个更重要,他心知肚明。

权力,是李文彬在2中追求的目标吗?

也不是。

仍然对比第一部,李家俊一伙策划的政权颠覆案,从第一部就开始,处长一职就已经由家俊拱手献给李文彬。

李文彬没有接,而满眼是对儿子的失望。

第二部也一样,他每次看家俊的眼神都是那种满满的,父亲对不孝之子的失望。

李文彬在家俊逃跑前夜,与他拥抱耳语,对他的爱都集中在那句,“重新做人”上。

那番话还透露出一个讯息,要家俊远离前处长那批人。

因为,“我”最终会将他们绳之以法。

李文彬与家俊第一次私下见面,他也没想到前处长蔡sir会出现,这让李文彬意识到家俊的背后,还有个更大的团伙和阴谋。

说李文彬当场就在脑中制定了卧底计划,以他的经验也不为夸张。

在会所中的会面,李文彬了解到蔡sir一伙人的野心。

还问了些很突兀的问题,揭示出他做卧底的真实目的——揪出这一伙人背后的真正大鱼。

李文彬背负的情感,还有来自1995年那次行动的战友。

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李文彬面前,他把当年的兄弟情,以及心痛藏在心底。

他没有向他们回礼。

当他们被击毙时,他痛到奔溃的边缘。

李文彬的所有计划、行动和言行,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

那就是对刘杰辉的信任。

一方面是对他品格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对他能力的信任。

这份信任来自第一部。

暂时没有迹象表明刘参与了这次卧底行动,但即使他不知情,李也相信,以刘的品质与能力,能与他抗衡,将他在卧底期间造成的损失与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帮助他一步步走向幕后黑手。

第三部将会是复仇,李文彬的复仇。

最后一幕,他看着病房中躺着的家俊,情感中多了恨。

 5 ) 沈旭暉 《寒戰II》:解讀赤裸裸的香港政治預言書

觀看《寒戰II》時,一直在想:到了第三集,還會怎樣發展?

這系列電影不像《無間道》,情節雖然有不少犯駁之處,但明顯朝一個級別層層上升的方向推進,而且越是推進,越是開宗明義指向政治。

要了解回歸後香港政治的變遷,這系列有不少神來之筆,而且有不少inside joke,相信有圈內人在溫馨提示。

一、「主流派」Vs「改革派」,無處不在第一集原來的佈局,主要是香港警隊內部兩派的權力鬥爭,一派代表前線經驗豐富、也懂得警隊種種潛規則的「主流派」李Sir,他們有論資排輩的傳統,也有私相授受的文化,但同時精明幹練;另一派代表資歷較淺、重視現代科技、不滿警隊內部官僚作風的「改革派」劉Sir,背後有現任保安局長撐腰。

一宗人為製造的罪案,就是前一派為了打擊後一派、「奪回」警務處長任命的陰謀。

這樣的情節,的確在回歸後的公務員體系屢見不鮮,不少原來按資歷理應升遷的高級公務員,要麼提前退休、要麼被安置在閒職,或到了該晉升時反而仕途受挫(最新例子來自廉政公署),原因既是當事人接受不了政治掛帥、外行領導內行的「問責制」,也反映有一股希望「change」的勢力,希望壓抑香港傳統精英那些輩份、朋黨、會社文化,認為後者永遠代表既得利益,不能認真進行任何真正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身邊朋友,都會捲入局中而不自知。

傳統精英容易產生互相包庇的潛規則,以及抗拒改變的因循文化,並依賴有自己生命力的官僚體制掩護,在政府、大學、企業、社會團體等工作的新生代,一般都會對這些老人政治反感。

要是有人振臂一呼,要年輕才俊一起「為社會做點事」,「打破老人政治」,「改變出身論」,「救救香港」,「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必然引起大量共鳴,因為傳統精英代表的,確實有一堆值得整頓的結構。

例如我們在大學,有一天校委會主席親自拜訪,「共商大事」,部署一場「政變」,要把那些尸位素餐的高層拉下馬,幫助新生代奪回應有位置,但需要暫時屈就降三級換崗位掩人耳目,大概毫不猶疑承諾的,大不乏人。

《寒戰》的改革派警員,大概如此。

二、一切由港英開始:「主流派」的社會網絡問題是在現實政治,對傳統精英制度和既得利益的打擊,必然伴隨另一件事而來,就是新的(次級)精英階層和新既得利益集團的出現。

然後他們也會建立自己的馬房文化,找到有利自己的官僚機器和「程序公義」加以利用,於是做的一切,也是「捍衛核心價值」。

結果原來要改變的,除了改變了人,整個結構還是換湯不換藥。

在《寒戰II》,警隊「主流派」的後台開始曝光,包括前警務處長蔡Sir,與及打算競逐特首的現任律政司,黨羽包括一些立法會議員和商界大亨,掌握的資源包括商界脈落、黑白二道、資訊科技(也就是能進行黑客、追蹤一類行為的編制)、網絡打手,他們要扶植根據論資排輩原則理應擔任警務處長的李Sir。

千方百計讓李Sir登位,並非因為這個位置的級別有多重要,而是集團日後進行的佈局涉及非法事務時,必須有自己人關照。

這是警局、廉署、海關、公務員事務局等位置忽然變得高度敏感的原因。

「主流派」代表誰,其實呼之欲出,就是港英時代培養的傳統精英。

他們對英國而言是可靠的,甚至被交待在回歸前的政治部有一定角色,也就是暗示和掌控政治部的英國人還有來往。

律政司在英國讀法律,系出名門,能為主流精英接受,那些議員之間以英文名互相招呼(例如「Lydia」,即當年行政局首席議員鄧蓮如的洋名),前警務處長蔡Sir在機場使用英國護照,而傳統公務員(例如李Sir強調「2005年前入職那些」)明顯會傾向這一派(為甚麼是2005年也大有玄機,自行意會)。

他們對新朝代打破舊日潛規則十分不滿,這裏有利益、意識形態、身份認同等諸般原因,所以不惜佈局,不惜一切爭奪特首位置。

不少看似毫不關聯的社會事件,例如一些無頭兇案、神秘襲擊、人為意外,在這類框架下,就可能聯繫在一起了。

三、另起爐灶的團隊:「改革派」的社會網絡被設局挑戰的「改革派」局長,是否就毫無還擊之力,或是否代表正義?

自然不是,不過這些都在暗場交待。

改革派的警務處長幾乎是空降直升,提拔他的人自然有宏觀佈局,電影交待他的後台是保安局長,他面對危機時,也是第一時間向局長求救,據律政司司長交待,局長又是有意競選特首的候選人。

如此一來,一切就可以解釋:打倒改革派警務處長,其實是隔山打牛,同時在鬥競選特首的對手,但表面上,「司長」和「局長」依然在同一「有共同理念的施政團隊」。

這就是毛澤東「鬥而不破」的鬥爭藝術,教人想起不久前,香港兩大問責局長忽然被免職的事,兩人背後各自代表的兩大勢力是誰,呼之欲出。

「改革派」警務處長既然缺乏自己班底,也信不過舊人,似乎出身也不屬於傳統精英(片頭一段港式英文一出,立刻被身旁精英嘲笑,那是他不是「精英自己人」的強烈線索),自然只能不斷不按章程辦事。

例如濫用權力,擅自決定組成編制外的「clean team」監控名人,繞過正常程序便宜行事,拉攏原來威望不夠、經驗不夠的新生代(例如公共關係主任),乃至其他部門的新生代(例如曾合作的廉署年輕調查員),組成一隊長期處於作戰狀態的秘密團隊。

保安局長能夠把心腹在警隊提拔,在其他紀律部隊,自然也應該有類似佈局,所以警務處長建立的體制外網絡,可以在必要時協助特首選戰,不能小覷。

四、真正的造王者與「境外勢力」到了這裏,差不多就是《寒戰II》的結局了。

但比上集更明顯的是上述一干人等、包括那些疑似候選人、甚至背後的造王者,其實統統還是棋子,真正的幕後大玩家,似乎會在第三集露面。

他們是誰?

純粹按邏輯和劇情蛛絲馬跡推論,代表傳統精英的「主流派」容易為西方社會接受,和西方文化接軌,由港英培養,靈魂人物前處長蔡Sir除了有政治部經驗,退休後還在南非、以色列等擔任顧問,明顯在外國吃得開;那位負責溝通機密訊息的外籍洋妞,更令人以為在看《鐵金剛》。

但訴諸「外國勢力論」之餘,對「主流派」更有力的支持,只能來自內地某一派系,否則海歸司長一類傳統精英不可能不知道,在回歸後的香港,沒有任何北京「上線」,任何謀劃也不可能成功。

這些內地支持者對香港「改革派」把他們在回歸前已圈定的利益也一併革掉同樣不滿,一直謀求翻案。

這集團能把「借屍還魂」的前警員安全潛伏,不可能沒有內地某些關係支援,這條「線」聯上去聯到誰,對我們蟻民而言毫無分別,反正就是一個極小圈子內部的殘酷遊戲。

因此強調「依法治港」的「改革派」局長,和保安局長商量後,對犯罪證據確鑿的蔡Sir也不敢硬來,只能提出讓他離境、不再干政的「和約」,明顯是對對方背後人物有所忌憚。

假如只有「外國勢力」,處理反而可以直接得多(不過為了能通過電檢,相信第三集難免把明的一層推給外國勢力,內地部分只能讓人曲筆想像)。

至於「改革派」的後台也不難猜度,有意打破傳統精英壟斷的人,不可能是昔日壟斷經濟的財閥,也不可能是和這些財閥合作有加的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發跡的新貴,而必然是從前處於二線地位的次級精英。

保安局長既有意競選特首(當然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必然不會放棄這位置的工作需要,和內地對口單位建立聯繫,這裏可以借助的潛在網絡,可以相當驚人。

這一派既以改革自居,對貪污賄賂的敏感度理應比另一派更高,但假如他們被指控涉嫌貪污,例如警務處長被指收取賄款「五千萬」(為甚麼是「五千萬」,當然又是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就足以歇斯底里地反擊。

《寒戰III》其實已不需要開拍,因為真正的特首選戰,快來了。

五、周潤發飾演的大狀議員,與「舊香港人」的無奈說到這裡,我們就能明白《寒戰II》忽然加入的大律師議員「簡大狀」,動用到神級影帝周潤發客串飾演,角色設定充滿表面的矛盾(就像香港「一國兩制」充滿矛盾),就不是無緣無故的跑龍套,而是有深刻寓意的。

周潤發代表的,就是那些重視香港核心價值、但對回歸後兩派作風同樣不滿的舊香港人,特別是舊香港最後的精英貴族。

簡大狀是律政司司長的師兄,曾暗示論資排輩自己早已當了司長,也許因此之故,社會地位和潛能,似乎比一般律師和議員更高,也可能是代表法律界的議員。

他幼年貧苦,苦學成才致富(令人想到一些被稱為「香港之子」的律政官員),根據傳統精英公式晉身議會,出入高級會所,喜愛舊式相機,有一群本身已是大律師的徒弟像家臣般隨時伺候(香港有這派頭地位的大狀屈指可數),在回歸前,肯定是眾人吹捧的天之驕子。

他面對「主流派」律政司的拉攏不為所動,明確表示對這一派還在依靠昔日潛規則指點江山的反感。

不過與此同時,他對「改革派」警務處長經常破壞規矩的作風同樣不滿,對重視程序公義的律師而言,那一派一旦全面掌權,又是導致樂崩禮壞、「特事特辦」的悲劇。

他原來對大局模棱兩可,而且也不見得鐵面無私(例如出場時和犯罪外甥的交往就是明顯包庇),最在意的似乎是自己的派頭和面子。

最終不得不介入,一來是律政司司長親自游說,他終究要服從社會資本遊戲,不願意太得失當權派;二來有「不願意當別人棋子」的自負,這更多源自對自己精英身份的驕傲,多於宏大的社會抱負。

但當他捲入,加上有一定社會能量,人已在江湖,而江湖無情,就是很刻意的懂得獨善其身,大環境已不容許。

六、三大主角的家庭宿命,與香港的宿命最終,簡大狀還是等到自己的愛徒為此慘死,才豁出去歸邊。

愛徒那段莫名其妙的感情線,象徵了對舊香港的愛。

這種無奈,唯有在香港切實生活的一代人,才能心領神會,乃至相視苦笑,領略到一切好像足以呼風喚雨的能量,在真正的權力面前,不過摧枯拉朽,到了最後,人生、理想、名譽、地位,不過如此。

其實就是「主流派」的李Sir,也是由始至終極度清醒的。

他原來辭職退休,拒絕四大地產商按「潛規則」邀請當顧問,未嘗不是真的希望退出江湖。

他被逼「落水」後勸兒子「和這幫人距離越遠越好」,明顯知道政治黑暗,已不是舊日香港精英那套遊戲,不過又是因為兒子的不能自拔,連自己也不能突破宿命。

就是「改革派」的劉Sir,自身同樣不見得有太大權力慾,只是要「為香港做點事」,但當被要挾、受傷的是妻子,激起他的男性英雄主義,也同樣不得不根據劇本演出。

到了最後,主流派、改革派、中間派的精英,原來一律都是棋子,雖然本身一律能明見千里、精明能幹,也知道大局如何,卻也一律因為各自的最親家人卷進漩渦,而在泥沼中較量,活像希臘神話中,那些被天神操控的民間英雄的悲劇。

沙盤推演下去,這寓言的終極結局,能不教人悲哀?

沈旭暉 信報財經月刊 2016年8月號

 6 ) 凛冬将至

4年前的《寒战》一鸣惊人,同时口碑两极化,在于它是一部洋溢着高度理性的作品,摆脱港产警匪片通用的个人英雄主义,将格局提升到整个香港政治生态,主题也从讴歌正义勇气,转换为体现权力制衡和法治精神。

主角往往职位极高,思维清晰,理智挂帅,哪怕情绪暴动,也是为了突显气势和震慑场面,都是策略的一部分。

几乎没有抒情段落,几乎所有台词全是功能性的,大义灭亲也是二话不说。

这样的编排,令人耳目一新,也自有引人入胜之处。

但形似“机器人电影”,也将一部分观众挡在了门外,很难欣赏一部所有角色都藏起感情按照既定程序和利益逻辑行事的电影。

情节中矛盾重重,却不会有人、最起码是主角真正失控,而看电影的乐趣之一,就是享受安全的失控。

对此,《寒战2》试图做出改观,加多感情成分,增加失控倾向。

刘杰辉与妻女的温情戏重演了一次,其余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上演了相应的感情戏,简大状饮酒忆故人,李家俊含泪别慈父,而李文辉与前下属隔着玻璃的阴阳诀别,更是大有盛年港片中黑帮或卧底归宿的悲凉无奈之感,十分令人动容。

但妥协也就到此为止。

案情方面,延续了前集的现实特色,关键逆转来得轻易而合理。

上一集是一个环境特征分析,立刻揪出了彭于晏这个卧底;这回是一个跟踪拍照+云端存储,瞬间让幕后主使现出了原形。

远远没有一般警匪片那样抽丝剥茧,神乎其神的推理手段,这才是真正的刑侦工作的形态。

它旨在揭示,现实中的政治游戏也好,警匪对阵也好,挑战秩序的一方,都比电影描述的艰难得多,真正的牵一发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没有那么多穷途末路柳暗花明的戏剧性。

《寒战》系列执意弱化戏剧性,又要拍出好看,是最大的挑战。

梁陆导演直面挑战,完成度极高。

从直观层面,《寒战》系列与传统港产警匪片的最大差距,就是角色戏份越多,越少上演动作戏。

刘杰辉身居警务处处长高位,亲临一线枪林弹雨,一是出于歹徒胁迫,二是法外行事的必要,让他得以有施展身手的机会,俯身在车门后避让步枪扫射,小马哥般飞身跳跃滑行击毙对手。

但这样的理由太容易告罄,很可能到了下一集,主角只需唇枪舌战,扣动扳机的工作,全部交由那些只出现警员编号的特技演员即可。

有人讲,《寒战2》比第一集更讲究,须做好大量功课。

台词中的部门、编制、职位和程序,有专门的科普文进行讲解。

个人感觉,倒没那么夸张,稍稍了解即可,甚至不懂也不要紧,那些有着长长头衔的掌权者,就像瞬间被爆炸掩埋的SDU队员一样,只是作为权力斗争的背景走个过场,在小黑屋里煞有其事的会谈,是以一种大歌剧式谈笑风生平天下的华丽姿态展现,更多的是满足观众对权力高层博弈的好奇一窥。

层层政斗包裹的核心,还是一个带有谍报元素的警匪故事,除了警匪片常见的跟踪、押运、营救、拘捕、追逐、火并等大动作的商业噱头,还加入非常时髦的信息战桥段。

导演无意让人烧脑,相反,可以看出他们降低观赏门槛的努力,用解释性的台词不断梳理脉络,剔除观众难以消化的晦涩成分。

也因此《寒战2》的立意很高,呈现的姿态却比1更具亲和力。

它也未曾想替代教科书,普及港府权力结构,只是足够让观众对此发生兴趣,在戏外延续了观影感受。

相比那些被奚落为一部部超长预告拼起的系列电影,《寒战》系列摆明了是在拍大银幕电视剧,反而显得真诚。

顺带科普一下,系列电影可单独成篇,只是共享世界观和事件因果的,称为第一部,第二部……比如《蜘蛛侠》系列,《虎胆龙威》系列;互相剧情衔接高度紧密,犹如将一部超长电影拆分开的,称为第一集,第二集……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系列。

两者之间当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通常都能区分开。

《寒战》的拍摄间隔虽比《指环王》久得多,也非套拍,但无疑是分集电影的最典型范例。

它不只是在结尾卖个关子,留个悬念,你可以感受到,叙事都像是一个大故事中的一两个章节,情绪上也持续发力,从不会有尘埃落定之感,只是稍稍喘息,就要面对下一个挑战。

哪怕临近结局,也往往叫人意识不到,等到字幕一出,唤起一种戛然而止的错愕、满足、怅然若失和主动回味。

《寒战2》的政斗已经触及港府的权力巅峰,阴谋分子毫不避讳觊觎行政长官职位,再往上,已经没法找出更大的boss来了。

有人说,这是导演给自己挖了太大的坑。

我却觉得不然。

试看美剧《24小时》,第一季就把阴谋上升到美国总统,之后还不是出到第九季,一路都让观众兴致勃勃。

只要地域够广,权力编制足够复杂,人性的叵测足可以让斗争永无休止,绝不重复,常拍常新,《权力的游戏》斗了这么多年依然人气不坠。

说起来,《寒战2》跟《权力的游戏》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都以严寒为母题(一个冰雕造型,一个凛冬将至)其中刘杰辉识破叛徒用的信息不对称排除法,跟《权力的游戏》第一季小恶魔揪出告密者的手段如出一辙。

相隔千年,相距千里,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里,人类的诡计却总是一样管用。

(文/方聿南)

 7 ) 寒战2就是缓冲,给3留下无数待解的线头

2012年推出的寒战反响很好,但并非因此推出续集。

寒战结尾时,刘杰辉(郭富城饰)收到绑匪电话的画面预示了寒战是一早规划好的系列电影,寒战2的开头,也从这通电话开始(刘参加完丧礼回程的路上接到)。

所以,个人觉得以「续集往往逊色」来看寒战2未必恰当。

2的定位应该就是缓冲,给3留下了无数待解的线头。

若导演发挥正常,3应该会是一部很出彩的电影。

这和十几年前推出、被奉为香港警匪片最高点的《无间道》系列也差不多,中间那集扮演了承上启下的功用。

首先一点,李文斌(梁家辉饰)的黑化被很多豆友说牵强,其实有迹可寻。

在李家俊(彭于晏饰)被刘杰辉打成筛子前,李应该是双面间谍,准备在关键时刻跳忠。

立法会权力及特权委员会的质询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都是浮在表面关乎舆论的东西上(传媒都会直播),所以PPRB的Phoenix(杨采妮饰)才特别紧张(注:PPRB是警察公共关系科,所有的媒体联络都经它,也负责发新闻稿、准备发布会)。

所以在质询前,刘杰辉的心腹紧张的无非是他的乌纱帽和长俸(香港公务员的退休金,注:这是政府工特享,因为香港并没有法律规定的统一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障制度)。

这解释了李文斌在质询时说的那几句话(很紧张地不停在擦眼睛,或是出于愧疚?

),在实质上对刘杰辉和整件事是无关痛痒的,最后质询这场大戏不也没了下文?

但对幕后黑手们而言,这是一次绝妙的表忠。

后来李文斌看到了冲锋车、了解了阴谋的全貌,他一步步在接近黑暗力量的核心及掌握确实证据。

所以从废车场回来后,对儿子说,「不要让我知道你在哪儿,离这些人远些,重头开始」,无不暗示了他准备好跳忠、布局把别人一网打尽——让儿子不要回来以免受牵连,去哪儿也别告诉自己,这样作证时也不必昧良心隐瞒。

如是,李文斌居然没有发现欧咏恩(Janice Man饰)在车上偷拍也顺理成章——这分明是李故意的。

这张照片将成为庭上极其关键的证据,到时候照片上的三个人中,李文斌是卧底、李家俊已远走,所以受罪的只有幕后黑手蔡元祺(张国柱饰)。

但转折就是儿子被打成筛子。

确实,如果从第一集的表现来揣测李文斌的心理,拿着冲锋枪乱扫市民的李家俊活该被任何一个好警察制服,但也不是被打成筛子啊。

何况,早前李文斌算是求过刘杰辉放他「罪不致死」的儿子一条生路,刘也答应了。

虽然上一集中,李说,儿子拿起枪就说明走了太远,从此生死与自己无关,但这集他也说,亲手将儿子绳之以法,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毕竟父子情。

再有,李文斌一定是重情义的。

都说警察和黑社会一向一体两面,脑袋系在裤腰上来讨生活的,都极讲手足情义。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李文斌的黑化也受到他的旧上司、旧下属的出场影响,何况他对自己派去做卧底、结果要弄成假死、离开香港不能回来的下属还心怀愧疚。

这边解释一下便利店一幕,全片演技最惊艳的Roy Ho(杨祐宁饰),枪指自己是告诉李文斌自己要寻死,再指向李文斌是因为做过警察的他,很清楚狙击手就在对面房顶,看到这样的行为会毫不犹豫地扣下扳机。

这和他埋怨李文斌没保护好兄弟没半毛钱关系。

有为了自己命都可以交出来的下属,才有李文斌水到渠成的黑化。

以上大篇幅,都是在阐述我个人觉得李文斌黑化非常合理的依据,之后想说这部电影丰沛的政治隐喻。

有一位豆友左丘失明的影评说,寒战是法治电影,而2开始像反腐电影,并且如此解释两者的区别——「反腐电影和法治电影的区别,就在于反腐电影追求结果正义,坏人得到惩罚,这是反腐电影的高潮。

至于谁是坏人,为什么是坏人,通过哪些程序来认定他犯了哪些罪,这不是反腐电影要表达的。

法治电影则在讨论,法律是什么,权力的相互制衡是什么,如何通过程序来实现正义。

」这段深得我心。

2012年7月任职特首的CY狼,4年时间把香港搅得天翻地覆,无数次逾越法治,施以人治。

今年,他老婆龙虾为了女儿在机场大用特权,用特首牌头吓唬机场职员,把「我爸是李刚」带进了特别行政区。

虽然寒2的剧本肯定一早写好,到这事发生时估计都拍好了,但这种英式法治逐渐让位于共式人治的趋势,完全地镶嵌在香港近年的社会气氛里。

前特首曾荫权受贿上庭,前政务司司长许士仁和新鸿基的郭炳江私相授受双双入狱,连查贪污腐败的廉政公署廉政专员汤显明也卷进送礼门…………另外,政府在面对Occupy central大型公民抗命运动时,把法治的意义进行了扭曲。

大律师公会的人几乎尽数支持公民抗命,因为抗命者自愿被捕受审,用自己的牺牲来唤起社会对不公义法律的关注,这非常契合法治精神。

但在政府的舆论战中,法治被等同于了不能犯法这样low的解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法限权”和“以法达意”本来是步步上升的,法治应该向往以法达意,但在CY狼和政府那儿,法治就是个有法必依——那法从哪里来呢?

立法机关普选了吗?

立好的法不会错、不能改吗?

不然黑人、女人还受歧视呢!

再加上前一哥曾伟雄(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在位)在处理Occupy中的大型公民抗命运动时的鹰派作风,和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毫无逻辑的政治检控,都是这4年里香港的真实政治气氛。

所以片子里那个去哀求简奥伟(周润发饰)、野心满满要当特首的律政司司长才如此low-b,一看就是坏人。

被简奥伟一句「你这是司法干预立法」给顶了回去。

所以,我估计第三部里头简奥伟的戏份会非常吃重。

他是法治的化身,置身于这场权谋争斗之外的资深大律师。

他跟李文斌鼻眼相对说的那句,「我下半辈子跟你玩」,既出于对爱徒、养女牺牲的愤懑,也是从殖民地时期一直传承下来的法治精神的殉道(他还是英国牛津毕业的呢)。

简直是高等法院顶上正义女神Justitia的化身。

另外,保安局局长(注:香港政府设三司十三局,局是负责决策的,再往下是负责执行的。

所以警务处就是个隶属保安局的执行单位)陆明华(刘德华饰)的戏份也应该会增加,毕竟2里头说了他也要竞选特首。

但他应该不会是反派,因为刘德华演的反派一只手都不用就数完了,无间道里头演卧底在警队的黑社会,演着演着就成了急着帮自己洗白、洗心革面的浪子回头了。

而且他大半时间是以警察身份示人的,所以——大哥他就是不会演反派啊!

我大胆预测,陆明华与刘杰辉代表了公务员系统升上来的人(类似前特首曾荫权、现财爷曾俊华),那另外那挂黑势力估计是某共钦点的亲中势力了。

那,寒3内地应该就不上了,说不定就变成《十年》了。

不过,陆明华与刘杰辉不也说「非常时期、非常方法」吗?

没办法,政治现实。

李文斌不还在寒1里头给ICAC的小娃娃洗脑,说政府里头权谋的游戏规则么?

连简奥伟也对自己师弟说,要是我玩这游戏,律政司司长哪里轮到你?

所以不玩这游戏的简奥伟,估计是寒3里头的super hero。

拭目以待。

 8 ) 明星越多越狗带!期待3

这基本上是一个打酱油的狗带戏。

出现的所谓明星太多,最后导致谁都是记不住。

开场文咏珊一直逼逼逼演一些看着没用的情节,其实就是为了最后狗带,让周润发发火。

唉!

导演的心机啊!

啧啧!

周笔畅两句台词,领盒饭去了。

彭于晏一个涌抱,乱枪打……没死,留到3了。

一直说好的杨佑宁,什么腹肌什么噱头之类的,真的出现就是一个满脸流汗,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快速狗带领盒饭。

周润发的出现只是为了洗出现场皂片,交完皂片领盒饭再见。

其他TVB老脸,很多都是脸熟叫不出名字,然后,有一些人常年看古装扮相,突然穿西服……很不适应啊!

剩下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就是郭富城和梁家辉互相吼来吼去。

如果吼,就是演技指数的话……郭天王呈现了嫩牛五方脸,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种妆太厚的感觉。

梁家辉一直呈现了一种隐忍,隐忍,也不知道忍个什么劲儿……为了三么?

那么简单预测一下,其实梁家辉是卧底?

只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所以布置了一堆事儿,结果!!!

因为儿子被乱枪打死(没死)于是真的要加入反派么?

无间道?

计中计?

郭富城其实本来就是打入内部的ZF势力,在一直靠吼的过程里,黑化了……其实一直领盒饭的马伊琍,本期只有两句台词,但是考虑到其大陆的身份,搞不好自己或者自己的爹可能是幕后BOSS?

细思极恐,所以郭富城的身份有的发展的无限可能?

这到底是谁下的一盘棋?

搞不好这其实是无间道2.0版本。

总之,这是一部看的不过瘾,也没有一翻转多的桥梁版,而且我也不懂为什么这样一个电影非要3D,给我派的还是IMAX版本的,神奇!!!

我几度摘下眼镜,都觉得只有字幕有3D效果啊!

感觉如果三就是我说的那些内核的话,那么直接放在2里不就是很高潮的么?

最后,希望导演不要再玩全明星阵容了,真的明不明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情节!!!

把多余的戏份留给郭天王和梁影帝。

不要让他们只靠吼来飚演技了,我看的真心尴尬啊!

 9 ) 飙戏的感觉真爽

这个电影看得爽。

香港的影帝级别的高手们一起飙戏,年青的演技同样出众,这样的电影,我觉得故事什么的,差不多就行,而且本片的故事,说起来,也是不真实。

上升到政治斗争了,上升到了上层的争夺,虽然不太懂香港的运作模式,但感觉起来,就很假。

但这个不重要,当作一种故事设定好了。

反正这片就看一众大咖的演技了,郭的演技一对比,果然比梁差了不少。

彭于宴虽然戏份不多,让人印象深刻。

明显有续集,续集快点来吧。

 10 ) 李文斌——一个代表着寒战系列最终走向的男人

大量剧透!!

没看电影的慎入!!

我对于寒战系列是抱着无间道系列的态度看的,香港的警匪片,无间道系列一直都是个标杆。

所以,我主观的就把无间道系列的一些感情色彩带入到了这个系列影片之中。

看过《一代宗师》的人都知道,本山大叔在里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有人做面子,就要有人做里子!

”香港警司亦是如此。

看过寒战1的人都知道,警徽的意义在整个剧情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桥段。

然而最终对于警徽的意义,也是网友们各有各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警徽就代表了本山大叔的那句话。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李文斌之前的手下就是因为作了卧底,洗底之后没办法继续在香港混下去,所以才造成李文斌之前的作假账,以供养自己的这些手下。

他觉得亏欠他们。

他们为了香港的安全作了自己应该做的,最后却无法得到认可,只能黯然的作一个无名人。

在寒战2里,这些老手下,为了挺李文斌当处长而被幕后黑手利用了,包括自己的儿子李家俊,都被幕后黑手利用了。

李文斌看到这点,其实是非常非常心痛的。

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透露,包括李文斌对于欧咏恩说的那句台词,大意是香港警司里有好人也有坏人,你还太嫩,不明白这些。

包括李文斌最后对儿子说的话,离这些人越远越好。

都是这个意思。

这些都说明了,李文斌从头至尾,都是一个好警司。

他预感到自己必然要被幕后黑手利用了。

于是,他将计就计,打入这个组织的内部,以从内部破坏这个组织。

而他在法庭(不太清楚香港具体把这个环节叫做什么,姑且叫做法庭)上的那段表演,实在是十分精彩。

他把李家俊指控刘杰辉的那段话说出来,就是为了给那个组织的人看。

以证明自己彻底要入他们的伙儿。

于是,组织的人信任了。

这之后的场景就是,组织邀请他参加重要的会议。

一大批幕后黑手现身,这也让李文斌认识到幕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黑手,坚定了他要打入内部,做一个“无间行者”的决心。

于是,接下来的情节,李文斌的表演越来越精彩。

指挥莫sir提出议案,以罢免刘杰辉。

这样就让莫sir暴露了。

而主持行动,则是最让他痛心的事儿。

为了将无间道继续下去,他不得不牺牲上一代的无间行者们——自己曾经的手下。

并且在这个环节里,他利用了一个很粗鄙的通风报信的手法,让韩sir和老上司蔡sir暴露了。

这都无形中支持了刘杰辉的行动。

包括他最后听说手下劫持了人质,就立马亲身前往。

他想去质问手下,你们难道为了我连最基本的警察的誓言都忘记了么?

然而他来到现场,就发现手下还是不会去威胁市民的。

而他最后和手下隔窗相望的那个镜头,就代表了两代无间行者之间的相望。

第一代人为了一切,牺牲了。

而李文斌,将继续下去。

为了香港人民的安全和利益,为了香港的法治社会,他甘愿牺牲自己。

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里子。

最后,刘杰辉走出警司,两个镜头很有深意,一个是香港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一个则是警徽!!

注意,警徽又在重要环节出现了。

也许,刘杰辉内心也和李文斌有着某种默契,他清楚李文斌在做着什么工作。

两人一个做面子,一个作里子!

绝代双雄,将在寒战3里最终攻破这个幕后的组织!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知道有人认同我的这个看法没。

反正我是认同了。

这个影片,剧情简直棒极了。

PS:梁家辉能把握这么一个角色的内心,实在是超赞超赞超赞!!!

———————————————————————————————————————————分割线以下,补充一些关于李家俊的看法。

看电影时,我进场早。

看到了开始的那场冰人抽象的枪战,那场抽象的枪战,似乎预示了很多:包括潜伏者的牺牲,以及警员的受伤等等。

这都预示了寒战2里的两场枪战,是重大看点。

最后一场,李文斌手下的无奈死亡,上面说了,就不说了。

再说李家俊和刘杰辉的那场似乎很脑残的枪战。

来来来,脑洞大开的推测来了:李家俊似乎自始至终都是黑化的部分大于白化。

然而在他与刘杰辉的那场枪战里,我似乎看到了他白化的可能性。

有人说刘杰辉是打不死的小强,说李家俊一个智商接近两百的人枪法这么烂!!

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也太扯了。

那么扯淡之后呢?

电影在李家俊拉开车门拿机枪下来扫射的时候,特意给了一个几秒的停顿。

那几秒,其实就是李家俊决定自己和刘杰辉生死的时刻。

他决议下来开枪,然后以保全刘杰辉(故意瞎比打,让刘杰辉有时间作出反应),牺牲自己。

他下来第一件事儿就是打掉刘杰辉的手枪,这样刘杰辉一定要回车里拿新的手枪。

而这个举动,就是为了提醒刘杰辉,还有一个人在你背后,你只注意我你就肯定死定了,把他逼回车里,也是为了保护他。

而刘杰辉躲到一个小摩托车后面,李家俊竟然一直打不死他!

这也再次证明了,李家俊很有可能是卧底!

这个其实在枪战的最后,李家俊和刘杰辉抢手枪的时候有所体现,作为一个不看表就把时间精算到秒的人,在那种情况下,他明显能计算出来手枪距离自己很远、很远、很远,远到一定能让刘杰辉抢到,而自己做出牺牲。

他仍然果断地冲向了手枪,为的就是让刘杰辉打死自己。

这在早先的剧情里也有透露。

包括李家俊对父亲说,你一向都不顾家。

他是否隐含了自己没办法,被幕后黑手利用了。

而他的父亲却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做一个卧底?

两人都是为警队着想,最终都选择了,做卧底。

还有一点存疑:地铁爆炸案。

李文斌在指挥行动时说,他们不可能会用真炸弹杀处长。

而事实是,那个箱子,真的是炸弹。

但是这个炸弹最终爆炸的时间,似乎太长了。

难道李家俊对此不会做一些手脚?

这点似乎可以弥补剧情上炸弹不能快速爆炸的硬伤。

包括李氏父子最后的对白,I love you, Daddy!这简直就是两人死别之前的告白。

李家俊已经抱着必死之心了!!

最后,李文斌质问刘杰辉的场景,亦是如此。

我儿子牺牲这么大,我让你保全他,你都保全不了!

当时我都以为李家俊就此牺牲了呢!!

最后,李家俊竟然没死!!

说明刘杰辉打的时候,也都没有照着要害打!

这一切,都是戏啊!!

做给幕后黑手看!!

一门三杰!

李家也不是吃素的!

让我们当棋子???

你们就要抱着被我们鱼死网破的准备。

幕后黑手,你要小心了!

《寒战2》短评

男人的宫斗戏。从第1部警局内部的斗争,上升到了政治领导层层面。梁家辉连背影都带戏。彭于晏让人惊艳。隧道内的连环车祸,停车场的爆炸特技都值得一看。周润发那条线怪怪的。这部留下很多没交代,等第3部。(芳草地粤语版,假3D)

6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制作精良 节奏十足 配乐的精彩让影片有了灵魂 三大主演+各路反派的演技十分出彩 杨佑宁那场自杀戏很惊艳 美中不足的就是 线太多 有点繁杂 台面上的台词过多 使得角色符号化严重 郭富城的两次死里逃生其实可以再设计一下 否则太主角光环了 梁家辉和张国柱两个人演的出神入化 加分不少 期待第三部吧

8分钟前
  • 一匹马赛克
  • 还行

可怜了那些飞虎队炮灰

9分钟前
  • 獨孤求敗
  • 推荐

就发现女律师挺美的,结果,竟然这么早就死了?!差评!!我摔!!!

12分钟前
  • 听霜书生
  • 还行

三星半。专访开始前,郭富城走路带风地杀进采访间,“好看吗?好看吗?觉得好看吗?”好想回他:港真,文咏珊真的好好看~~~严肃脸:在我这,真的算好看。好的,气场、信息量、细节调研、创作野心;不好不坏的,狂放正能量;坏的,乱,差点就崩了,介于“卧槽爽翻”和“哎呀搞屁”的,中间偏下位置吧。

14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香港法治宣传片。有几段不错,比如刘杰辉最后的反制,水平挺高。相反彭于晏这个人物有点写飘了,高开低走。我觉得段位高的反派一定是哲学家,不然也就小打小闹。

15分钟前
  • 北野文
  • 还行

都打成筛子了居然还没死,长的帅就是好啊。。。

17分钟前
  • 漆黑天使复活
  • 还行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哪里去了?全是套路啊!郭富城还是让人感觉好欠揍。

21分钟前
  • 七彩云男
  • 还行

中二病晚期患者的胜利

22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依旧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客观讲寒2是一部很有制作感的港片,做功精致,美术、摄影、剪辑、配乐非常硬朗,故事上还是略有欠缺。不和无间道作比较影片确实需要很强脑力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展示香港这个行使普通法之优良典范的地区,它以具体实践体现了以法制和法治精神作为核心价值全面转为高层政治斗争。

27分钟前
  • 影评终结者
  • 推荐

不为别的,只因为郭富城太恶心!

29分钟前
  • 黎黎一笑
  • 很差

郭富城能不能专心谈对象 不要再接戏了

31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有涉西背景的前警署老大,权力小黑屋的暗箱操作,有好警察也有坏警察。。。又寒又黑的战争没有现实材料基础,就有点天马行空,而且最后电影的“港味”起势——无论什么人群的斗争都会不自觉得拍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匪帮争斗气质。

33分钟前
  • 合纥
  • 较差

看了第二部,确定第一部真的是虚张声势而已。可结尾梁家辉、杨佑宁、吴越这场戏太动人了,真正的默契、信任与交托是无需言语的。在规则、法律、权术、内斗的冷冷计算中忽现遗忘已久的江湖情义,即便依然克制不着一字,仍令人潸然泪下。

34分钟前
  • yuanhan
  • 推荐

不得不说前半场还是不错的!后半场敷衍且没高潮。雷人的台词:“你在我和女儿心里是永远的警务处长!”。。。。。。。。。刘sir这太太可真选错了😂😂😂两处出戏的地方:1.郭不是原声,听的极为别扭。2.距离第一部3年后还大谈法制。

35分钟前
  • 刘建明
  • 还行

二刷,不如第一部,但还是港片中的极上乘之作。这次野心更大,还加入了司法系统,以及……共济会性质的精英小团体。

37分钟前
  • 破辐
  • 推荐

几年前看《寒战》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啊,直接略过了续作,六公主播《寒战2》瞄了一眼,惊觉不简单啊,非常隐晦,但就是当下的缩影。——HK就是中国最棒的城市!

39分钟前
  • 菡蕖冬来
  • 力荐

动作片还是少讲政治

42分钟前
  • kulilin
  • 还行

沒有一場戲是合理的,兒戲到令人崩潰,搞得警察政客智商都有問題似的。兩個人重複上一集疊詞吵架那場戲,實在是太尷尬了

4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很差

这是要冲着拍电视剧的节奏走的吗?节奏略平。

49分钟前
  • Ec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