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时候跟着剧情走会被某些片段打动。
冲着爱情戏的标签去看的这部剧,以为会像人鬼情未了一样以发生在不会有结果的两个主体之间的感情,以为超有看点。
结果感觉被愚了。
男主的内在的形象塑造相比于外在的巨型鱼头实在是不够立体。
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反抗不挣扎,听天由命任人摆布。
之所以还是有被感动到,是一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变成那个鱼人,就算不变成鱼人,我们现在也无法自主自由,也不反抗和不挣扎,听天由命任人摆布。
只会抱怨和不满却不去改变。
不如鱼人。
还挺讽刺的吧。
为了就业,选择人体实验赚钱的久,变成了有着鱼的大头和身体,又有着双脚能够直立行走的鱼人。
从实验室里逃出来,去喜欢的女主那里躲藏,结果被女主又给卖了…卖给实验室继续研究…后来由于记者的采访,女主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和记者一起去实验室找久…确实找到了然后久、女主、记者、久的父亲、律师,怀着各自目的的五个人,踏上了为久争取赔偿的路。
还挺讽刺的吧。
后来…久假装自己死了,远离了人群不学无术的女主考上了公务员记者成为了真正有正义感的人父亲为了大众利益而战斗着律师变成了出名的国会议员实验室的负责教授,被判刑,却是最后帮助久完成他的心愿的人—变成鱼,在水里生活忘了片子里谁说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谎言。
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
以上。
大多时候,新事物的出现会引起一个对立面:一面喜爱一面咒骂。
总是被教导不要标新立异,公众在对待‘前所未有’的朴久时,不知怎么办,集体追捧或者集体恐慌?
还是干脆同化别人,给自己心里安慰?
哪怕做下所有的决定的前提是:朴久单纯善良没有伤害性。
电影讽刺媒体对舆论导向的控制,新兴网络时代,营销与幕后操作大多时候都可以控制舆论走向 。
在这一点上,从我爱豆前一阵儿经历的事情上 深有体会。
朴久在检查身体时的镜头错位也变成猥琐,事实被语言篡改。
故存偏见的媒体该被称为霉体,只管得到自己想要的,对事实不理不睬,互相包庇的行为太让人反感,这些说瞎话的人应该被抓起来啊,可是没有。
BGM总是在该伤心的时候欢快的响起来,荒诞却意料之中。
朴久说“孩子们会打我,可是他们好像也没有错…我只想活下去,作为一个普通的人…” 后来他想到了轻生,但半鱼体救了他一命,看到这里觉得好伤心,除了不停的道歉,好像能做的事只有喝水了呢。
下载的时候,标题是喜剧,可是从头到尾都让人笑不出来。
希望没有素质的路人和粉丝,不要用弹幕,很影响看电影,总让人觉得智商不够。
写于2016.05.27
看介绍是李光洙主演,没看内容就点开来看,看到最后,90多分钟的电影,光洙的面容只出现了两次,一次陷害他的录像中,一次结尾的遗照。
很难说内心的感受,这可是他第一次当主角的电影啊ಠ_ರೃ关于电影中所称的鱼人,我的理解,鱼变人,变的是人头鱼身,所以是人鱼,比如人鱼公主;而人变鱼,朴久是鱼头人身,所以叫鱼人吧(^○^)。
而关于朴久被注射的金枪鱼变异蛋白,为何却是鲫鱼模样,他到底是河鱼还是海鱼的争论,倒没有仔细研究!
(◎_◎;)抛却主演的问题,其实这部看似喜剧的电影还是有一定的深度。
朴久是一个大龄但是事业仍无起色的普通人,普通到初中同学都不记得有这样一位同窗,他追求的也是这样一种平淡而普通日子。
为了生活,他可以去剧组扮演一匹马;为了生活,为了30万他参加了人体实验,不成想1000人的实验者中只有他发生了突然变异。
从此他不仅尝到了生活比他想象中更加残酷和无情,而且更尝到了生活变的不再普通,再也回不去了的痛苦滋味。
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欲望充斥着每一个人,功名,利益,自私,没有人为了追求真正的真相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那位制药公司的会长说的对,价格不是商人决定的,是市场。
而决定市场的是人的所需。
还是欲望。
媒体人关注焦点的转变影响到了大众,人们从同情朴久到支持制造公司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自此,朴久失败的人体实验没有人再去关注,朴久所受到的伤害更没有人去同情,他被社会彻底抛弃了。
所以到最后,他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变回人,宁愿以人不人,鱼不鱼的样子,即鱼人生存,在浩瀚无边的大海,独自孤独流浪。
那个记者,有着媒体人最后良知的人,最初也是想利用朴久事件成为真正记者的人,到最后终于彻底醒悟,像朴久希望的那样,去追求真相……
光洙小可怜 整部影片只有两个正脸还是撸管和遗照 心疼我长颈鹿80s 整部片子说得最多的话是“对不起” 但真的演的很好 通过表情 动作 声音 姿态 感受朴久心态的变化是为光洙来的 本来是好剧本 可以更深刻 但没拍出来 很多想表达的东西都是浅浅一叙 感觉本可以更好 确实有些失望 没有一个人真心实意想帮朴久 爱的人把他卖掉 律师踩着他成为国会议员 甚至自己的爸爸也是想要钱 还有记者们对舆论的混乱引导 用钱摆平一切的社会 总之人权就是最底层的东西 即使做一条鱼 也不愿再变回人类 真的是对人类世界失望 结局朴久在海里的样子 看上去很幸福(鱼头明明很可爱很可怜,怎么会有人觉得恶心呢??
心疼我光洙)
鱼人同音愚人,到底我们是被玩弄的那个,还是被伤害的人是被玩弄的那个,我们靠着自己各种巴结讨好为自己铺石子路,走得硌脚,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鱼人,一穷二白,现在,连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也没有,他却坦坦荡荡,不用像这个无力的世界妥协着什么;最终,他回归大海,仍是自由来去,活得像一条真正的鱼,像我们祖先期待得那样,要不像一条北方鲲,要不就是那只大鹏鸟,它们没有相似的地方,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能够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可以来一场像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大概就是我们人类从原始文明以来最向往的那一点;船舶,飞机,哪个的发明不是让我们能接近我们的原始向往更近一步。
他,是一条鱼,一条孤独的来去匆匆自由的鱼。
二十九岁的打工男功不成名不就,因贸然参加试药,意外变成鱼头人身的变种人。
梦想成为报导真相、揭发不义的社会新鲜人,被指派调查鱼男的真伪,意外掀起一波震惊全国的社会骚动。
年轻人失业率逐年高涨,对社会感到绝望却也无能为力,鱼男的出现成为新世代的精神寄託。
但在大企业与媒体操作下,舆论风向球再次翻转⋯⋯。
导演权五光大胆剖开当代社会的丑陋面向,讽刺媒体造神与妖魔化怪象,仔细探究民众闻鸡起舞的分化对立,以荒诞寓言包装人性的残酷冷血。
《鱼男悲歌》如同照妖镜一般,映出现今乱象当道的畸形社会,以无畏的眼光捕捉资本主义的变形记。
以知名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走红的李光洙首次担纲主角,精彩诠释面临困境的茫然世代。
看电影一半的理由是为了看李光洙,结果他的正脸以非常奇特的方式仅仅出现两次。
这部电影还是很深刻的,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批判性题材一定不会播出。
韩国和中国一样,科技都在不断地发展(发展程度当然不同),动不动就搞举国体制,为了发展保证政绩或者科研成果,不知道背后有多少牺牲,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永远比想象中更复杂,更严重。
抛开科技研究的角度,这部电影还影射了很多,比如社会对青年人的期望,一方面希望你变得优秀,一方面不希望你“与众不同”,年轻人在矛盾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到底怎样才能符合父母的期望?
到底怎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而这所谓的认可真的重要吗?
也许可以明白主角在有选择权的时候,依旧选择做一条鱼吧。
我看过的电影不算少,但这部却是让我真正想写些什么的。
可以说韩国描写社会黑暗面的电影不少,最有名的便是熔炉。
小女孩畏惧的眼神是我始终记得的一幕。
它由真实事件改编,与戏剧营造出的社会丑恶相比,显然现实存在的人性黑暗更胜一筹。
但《突然变异》不同,她本身就是建立在荒诞的戏剧冲突基础上,人怎么可能变成鱼哪。
电影过程中,导演用他巧妙的镜头成功把我带入了那个世界。
我感受到的是朴久内心的孤独,不是人,也不是鱼,不容于世俗,有人喜爱他,有人仇恨他。
有人为他欢笑,有人为他流泪,可那又有什么意义,他最终还是无处可去。
朴久,不善言辞,个性木讷,没有自身的主见,喜欢一个人,就算被她背叛也没有任何怨恨,“我一直想为你做些什么,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这是他进入实验室前去见爱人最后说的话,也是电影中他第一个离去的背影,转角侧影中透露的悲伤仿佛渗透进我的心里。
父亲,律师,记者,爱人,这四个在他变成人鱼后一直围绕在身边的人,他都以诚相待。
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 讽刺人性冷漠,可以说,导演与编剧很好的利用了戏剧冲突来实现这一目的。
久去找朴宝英饰演的光洙女友(珠真),珠真一边敷衍久,一边不加思索的拨打制药公司电话,出卖久几乎是她的条件反射。
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说在用残忍的方式来对待久,乙醚实验中,35cc错打成95cc,出错人员竟还能在玩笑,看到那一幕,我不禁脊背发凉。
久的葬礼上,记者同事只关心新闻素材,丝毫不在意久的离去。
2.体现现代社会大V掌握着少数人的话语权,律师懂得利用舆论,卞博士所在一方也懂,不同的是,他们为了利用舆论,不惜捏造事实,然而,无知无觉的民众只凭耳听便做出判断,忽视久受害者的身份,在心里先为他定了罪。
3.现代年轻人只知追逐热点,电影中提到,久的事件出现后,形象被制作成周边,学生购买周边,求拍照,久顶着鱼头做出爱心的一幕其实很荒唐,也很讽刺。
4.影片最后给久一个选择的权利,变回人还是继续当鱼,久选择当鱼,很多人解读为对社会,对人性的失望。
我倒不这么认为。
久在不知道人生归处时,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回人时,他的梦想便是做一个平凡的人,找一份平凡的工作,娶妻生子。
可知道自己可以变回人了,他的梦想却变了。
是因为他没有勇气去面临社会的压力,宁愿保持鱼身,在大海中终日飘荡。
<图片1>是不是因为李光洙才想到看这部电影呢?
很大一部分,毕竟我还是很喜欢看起来蠢蛋,其实聪明入骨的男孩子的。
李光洙很聪明,第一次担任电影主角挑到了一个很好的题材。
虽然在90几分钟里露脸不到三次,每次不超过一分钟。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最俘获人心的主角。
李光洙之于鱼人就如法鲨之于frank。
明明有颜值却非要玩才华。
不过反正看电影么,总要不那么不肤浅地看几次的。
<图片2>原本想看蠢萌的李光洙,却看了一个多小时蠢萌的鱼。
在电影里一个一无所长且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想赚钱,要么捐精,要么试药。
李光洙饰演的朴九显然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无良制药公司的实验里,他变成了半人半鱼的鱼人。
新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把他当做英雄,有人认为他是骗子。
他对有些人来说是朋友,又是有些人的明星。
是一部分人信奉的神明,也是一些人打击的恶魔。
他既是鱼,也是人。
片子一直在用喜剧的角度给我们讲一些智能苦笑的故事。
鱼人的外表像一面镜子,照出来的是最深层最现实的东西,他不怎么说话却让我们又哭又笑。
<图片3>人类讨厌未知,社会排斥异类。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么奉做神明,要么贬为渣滓。
他的身边皆是矛盾。
父亲想拿到补偿金,记者为升职拍摄纪录片,律师想赢得民心支持弱者,所谓”女朋友“也只是内心有愧陪伴左右。
世界因为无法改变的鱼头变了。
在实验室时,医务人员不小心用错了剂量却对着痛苦的鱼人哈哈大笑。
社会的眼里鱼人的外表即非人的内在,没有人觉得这样的样貌依旧是个值得尊重的人。
每个人都在拼了命同化自己寻找认同,鱼人爸爸最大的梦想是想让他儿子考上公务员。
高中的时候看的卡夫卡的【变形记】(反正这不是富二代进村真人秀),读到主人公变成甲虫时旁人的态度是震惊的。
荒诞现实主义跟这部片子如出一辙。
大家依然关心着他没法工作该如何去支撑家庭,没人关心他变成一只甲虫要如何生活。
社会在冷漠里膨胀扭曲,一觉醒来,变异成一只甲虫或者一条鱼的应该是人们的思想。
<图片4>鱼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明星,一个效应。
说明这并不是个例。
同样觉得自己格格不入的人们将鱼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标榜着自己。
这两天看了【金星小姐】画面很糙,剧情很糟。
但理儿很明。
一样是绝无仅有的外表,但金星心如明镜。
讲到在比利时遇到出租司机的事,她说:“无论人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职业背景,性别状态,人就是孤独的。
”生来孤独,生来我们都是鱼人<图片5>后来鱼人死了。
没有获得爱情,没有得到尊重的死了。
这不是主旋律电影,告诉你相信就会成功。
那他被什么杀死了?
社会舆论媒体导向逃不开干系。
电影里除了鱼人的另外一位男主是个记者,受任拍摄鱼人的纪录片。
面试时他被问到“为什么一定想当一个记者?
”<图片6>上司看都不看他一眼说:“你是地方学校毕业的?
”网络世代的发达,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
几篇报道就能把非人道生物实验变作诺贝尔医学奖最有力的竞争者,几个采访就能把无辜的少年描摹成猥琐的性侵犯。
媒体道德界限模糊与不可估量的舆论力量让人背脊发凉。
里面有个情节,一个老太太带着一桶红油漆恶狠狠地说:“让人恶心的家伙,滚回你的北朝鲜去”并且把油漆泼向鱼人。
与北朝鲜八竿子打不着,但牵扯到爱国政治一切就是正义。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片中是真的“资本控制舆论”鱼人之死反倒促成制药公司研究新药,媒体纷纷抹黑鱼人。
看看赵薇事件,程度比北朝鲜油漆不知轻到哪里去了。
<图片7>鱼人的梦想是作为一个平凡人平凡地活着。
很简单又很难。
大家在为他吵得不可开交时他沉默着喝水,离家出走却不知道走去哪里。
他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我非常努力地去想可是脑海里一篇空白,他们会打我,可打着打着我却笑了。
”鱼人总是小心翼翼,卑微着悲喜。
对于一切默默接受且对于自己造成的麻烦愧疚。
这显得很可怜,也很可悲。
然而鱼人还是没有死,他早就知道自己可以有变回人的法子,但他想以一条鱼的身份活下去。
既然不能成为一个平凡的人,那不如做一条自由的鱼。
他选择了大海。
有些事情,这个死鱼眼看得比谁都清楚。
<图片8>最后看到有人说:本来没想哭的,一想到李光洙这个傻小子就泪目了<图片9>详情关注微信公共号:EVElab<图片10>
我觉得很好啊,虽然可以更流畅清晰,但是从立意到镜头表现力来看都很有想法和野心,甩掉内地年轻导演无数条街的用心。
叙事混乱、啰里八嗦,还浪费了好几个高潮和反转点......还能再差点吗?
李光洙好可怜~~~明明拍了电影,跟没拍一样~
这绝不是一部喜剧片。虽然没有露脸,但感觉光沭演的还挺好的,那么落寞的背影与低沉的声音,完全不出戏。鱼人就像上帝之子一样,这是个测试,也帮助了身边一些人变好与思考,最终做出了一个那么勇敢却又伟大的决定,挺好
结尾还可以 前面的铺垫可惜被拍得太枯燥无聊了
心疼长颈鹿!
资本主义把人变成鱼
结尾收的不错
虽然是揭露社会,但是一点也不深刻不好看
韩国流水线的变异片,画面引起反胃,故事情节更反胃,电影想表达的主题可以,但是拍得一点也不深刻。
最后一幕,宽广的大海,自由的人鱼,干净纯粹的游向深处作为结束让我多给一星。
光洙李光洙
映射了人类社会的贪婪、懒惰、自私、荒诞……揭露身边人身边事的丑陋行径,也暗喻作为人类的我们,始终还是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你是要成为芸芸众生里普通的人类,还是要做徜徉大江大海里,自由无拘束的鱼儿?
类似于变形记的利益,但整体过于平淡了。李光洙演技还不错,第一次电影男主结果全程带个鱼头,也是心疼......
剧情忘光了!但这sb头套这两年怎么就莫名火了呢!
感觉评分好低啊。我倒没觉得拍的很差,至少会让人反思一下不是么。全程代入我光洙我就心疼的不行,有的地方稍稍泪目了一下,感觉记者才是男主这样。光洙拍这个真心不容易,么么哒四星。
剧情还蛮跌宕起伏,以至于到最后我都没弄明白主人公们若隐若现那复杂的个性.我想这种不好拿捏把握的戏演起来一定很累.突出要夸一夸人鱼的造型超出想象,非常真实.李光洙的动作和声音表现,令这个角色异常生动.社会分派、人言可畏、医疗黑幕、人性光芒、媒体职责…每个都有点到,但仅仅是点到为止的无力
一筐猪好可怜 变成了条鱼
谁能想象看完电影的当天就吃鱼头是怎样的心情😂😂喜剧成分更多一点吧
我一直想,李光沭从头到尾基本没怎么露出过脸,但看完片子隐隐觉得他演技还真的不错,虽然不知最后露的那个屁股是不是他的。电影很好,剧本也很好(很多人会看不懂),电影就是应该带着这样批判和讽刺的目光去看社会才算得上是艺术。最后,当初他选择放弃做人,做一条鱼的时候,我竟然会那么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