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乳房也成了一个创作流派。
文学上有《拯救乳房》、《在70年代的乳房上狂奔》;电影就更多了,代表作当首推西班牙导演毕格斯·卢纳的经典名片《乳房与月亮》,为了使其更贴近“乳房派”的创作宗旨,有人给它取了另一个名字,叫《月亮代表我的奶》,果然绝妙。
要说“乳房派”的代表人物,国外的应当是意大利的情色电影大师丁度·巴拉斯,他的几乎每部影片都会有大段大段的乳房裸露镜头,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有恋母情结;而中国香港电影圈的代表人物则毋庸置疑是王晶,这个满脸横肉的死胖子,对女性的乳房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偷窥无罪》、《玉女心经》……他用一部又一部艳情片对女性的乳房表达着敬意,而张文慈、舒淇等具有崇高的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的女明星,都是“乳房派”的当家花旦。
如今,杜琪峰的御用剪辑师罗永昌也奋不顾身地投身到这一流派中,《天生一对》表达的正是对女性乳房的关爱。
但是不同于王晶等人的色情乳房观,罗导的电影洋溢着真诚,充满了趣味,在香港电影一片低迷的时刻,他清新明快的导演风格,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影片虽然致力于表现罹患乳癌的女人的心路历程,但是沉重的主题被罗永昌用轻松幽默的手法表现出来。
影片的名字何以叫“天生一对”?
原来两个主角各有缺陷:杨千嬅身患乳癌,左侧乳房要整乳切除;而任贤齐因为一次不成功的一夜情而留下心理阴影,从此成为“不举男”。
两个苦恼人面对困境表现除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杨千嬅如坠深渊,充满了绝望;而任贤齐则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积极地寻求治疗方法,并且还帮助灰心的杨千嬅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勇气。
电影一直在通过一对男女之口讲述乳癌,用轻松而幽默的方式告诉每个人乳癌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预防,怎样治疗。
沉闷的主题被明快的节奏消解了,同时教给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然,这也是一部爱情电影,爱情是其中重要的元素,其隐含的感情观点就是真正爱你的人是不管生老病死都可以一直在你身边陪伴你的那个。
当然,这有点煽情,也有点落于俗套,但既生在俗世,又怎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叶伟信在2000年拍摄的《朱丽叶与梁山伯》由吴镇宇和吴君如主演,同样讲述了乳癌女子的爱与哀愁,因其沉郁忧伤的风格而被奉为经典。
《天生一对》与之相比,少了一些压抑,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风格,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收获感动,同样难得。
不太合格的女性乳房健康公益广告,很不合格的喜剧电影。
虽然主题是积极有意义的,但是剧本的混乱模糊了视线。
杨千嬅和任贤齐倒是很搭,杨千嬅的相貌平平众人皆知,本片更是将身材的缺陷暴露无疑,任贤齐近年来事业走入低谷,岁月无情,演技实在扭捏的他也变的越来越难看。
不知道是否是出于商业考量顺便捧一下香港新晋歌手侧田,还是让他的人气带动本身的票房,但这戏加的实在多余。
作为监制的杜琪峰,其配角班底倒是来了不少,也许是导演对自己的作品太不自信了。
大家好,我是小如,最近香港导演罗永昌拍摄了一部介绍我生平的电影《天生一对》,由杨千嬅姐姐和任贤齐哥哥主演,分别扮演梁冰傲与V仔。
我虽然是这部电影中最主要的角色和线索,但我并未真正出现在大银幕前,因为在公众视线下,我与外界还是有一层隔膜的,更尴尬的是,这层隔膜竟然成为了杨姐姐和任哥哥之间的定情信物,而我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虽然形象被处理成拼图,非常含蓄与艺术化,但还是不能被放在地铁站的灯箱广告中,这不免让我觉得万分的失望。
姐姐与哥哥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由我开始,也由我终结。
因为小齐医生的身份,他在感受我的独一无二的同时,也发现了我的异样,而当他将这一情况对姐姐说时,却被姐姐误解,受了一顿暴打,这让我非常不好意思。
但姐姐之后,也开始面对我的问题,吃中药,练气功……可以想到的方法,她都去试了。
但这个世界不是围绕我一个在转,这部电影也不是我一个在撑,姐姐的生活中还有其它的问题,一个等了十年,但回来后却在骗她钱的男友,一群吵吵闹闹,没个正经的家人和女友,一个武断,蛮横的老板,再附带一个心机重重的同事……这一切,并不会因为姐姐是个病人,而有所改变,该面对的还得去面对。
诊断结果出来了,我的情况是最坏的那一种,需要把我跟姐姐分开。
她也跟我谈过,说她长久以来,对我小心呵护,从未轻视,小瞧我,而我为什么要这么对她……?
我无言以对,我知道自己对于姐姐来说,不但意味着健康,更有关一个女人的自信,但是我……姐姐为了我,竟然有过轻生的想法,我不想再害她,真的。
在弥留之际,我还是要感谢这部电影的各位主创人员:导演罗永昌,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他之前一直担任本片监制杜琪峰导演的剪辑师,作品有《PTU》《大块头有大智慧》等。
罗导这次虽然是初执导筒,但他成功的将这部很容易会走向激情,悲情氛围的电影,始终控制在一个积极向上,笑中带泪的尺度中,从而让内地的广大电影观众能看到这部电影。
影片的主演杨千嬅和任贤齐,一直以来给人一种亲和,健康的形象,不执拗,不强势,跟这部电影的感觉很搭调,还有就是经常出现在TVB剧集中的老演员,他(她)们随性,老道的表演,让影片中的多条情节线,不至于显得过分的跳跃……当然,还要感谢的是原著小说的作者西西,是她的智慧与勇气,让公众能换一种眼光来看待我,从而使社会更关注女性,让女性更懂得爱护自己。
………………最后,小如的墓碑上刻着几个娟秀的楷体字:梁冰傲的左乳房(1976——2006)
好想是上星期电视台播的时候才看的,之前竟然没看过,真是惭愧。
推荐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千Fa,而不无厘头的千fa更是吸引(《每当变幻时》也很正常)。
我喜欢港片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港片都是言有所指,据说现在港片的一个风潮,是关注小市民生活。
这样很好啊,总别那些国家、民族、革命要来得有意义。
我们只是小市民,我们只关心自己。
2006-4-11星期二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温好像又被糊弄了最近真是没有什么片子可看,4月份刚一开始,哥哥的影子就在眼前晃来晃去,真是无奈啊。
把《倩女幽魂》看了又看,连《金枝玉叶》、《大三元》、《满汉全席》都看了,到最后居然看了几部里面恨不得哥哥就露了一面的电影,看得我极度的茫然。
好了,说了那么多的废话,进入主题吧。
我一直很喜欢看杨千桦的电影,能让你开心,没有辜负她大笑姑婆的美誉。
不过据说《天生一对》是他转型后的又一部力作,既然捧了当年她转型的第一步《饺子》这部也就不要错过了。
剧情很无聊,演得很一般,服装还凑活,对白可以不听,就杨千桦的头型设计的还不错。
片子无非讲的两个不会存在于现实社会的人,事业有成,浪漫有加。
杨千桦开的SUV没注意什么牌子,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小齐的马莎莉蒂,nnd,真漂亮。
酒吧,邂逅,斗嘴,艳遇。
缠绵于温暖的闺房中,斯磨于喷香的睡床上,男人发现女人左胸有肿块,亲热嘎然而止。
女人被这种感官上的变态行径激怒,赶走了男人。
然后想都能想到,男人寻找方式告诉女人她有肿块需要检查,女人当然暴怒,因为尴尬,更因为疾病对他思想的颠覆性侵蚀。
检查结果:左乳需要整个切除。
女人开始歇斯底里的寻找所谓的秘方,尝试各种办法,结果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只能宣布放弃。
放弃偏方,但不能放弃生活,不是吗。
身为客户经理的她,开始重整情绪,回到工作的勾心斗角中,回到朋友的疏通开导中,回到感情的真实体会中,回到人生的残酷无情中。
影片比较有意思的无非是最后一个小游戏:两个人,一个人写最想问的问题,另一个人写最想回答的问题。
当然这是在互相都不知道对方写什么的情况下。
猜都能猜到的片子的结局,女人写的“你介意吗”男人写的“我不介意”。
不过这个游戏可以收了,不错。
很无聊的电影吧,我觉得也是,不过定于三八妇女节上映的电影,毕竟有它的意义所在。
感触有两个,其一源于影片的作者:查了一下影片出处,电影看来还是来源于生活的某种感触,时大时小罢了。
引用:《天生一对》原改编自香港女作家西西的著名小说《哀悼乳房》。
她于1938年生于上海,于香港葛量洪学院毕业,曾担任小学教师。
1989年,西西发现自己患上乳腺癌,于是她利用考究的文笔,将自身经历作详细的心理剖析,加上引用大量医学数据及营养计算方式,结集成为现在脍炙人口的名著《哀悼乳房》。
看来,女人经常将自己的生活戏剧化,更有甚者将其作品化,这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其二,开始关心乳腺癌的问题,以下是查询资料后的归总,和大家分享,男的也看看,有没有帮助看了就知道了。
一、了解乳腺癌雌激素过多引起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这是诱发癌变的根本。
所以女性对雌性激素的需求应该保持一个平衡值。
二、乳腺癌的征兆1、乳房有肿块,质硬,不光滑,多为单发;2、乳头有溢血性分泌物;3、两侧乳房不对称;4、乳头回缩,乳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5、乳头或乳晕处出现表皮糜烂、湿疹样改变;6、乳房显著增大、红肿,变化进展较快;7、乳房缩小,乳头位置回缩;8、腋窝淋巴结肿大,有时可感到腋窝内有物体挤压感三、乳腺癌高发人群1、 家族遗传2、 第一次妊娠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3、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体重超重的女性;4、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5、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前的女性都比较容易得乳腺癌。
6、 长期应用雌激素以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许多年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会增加。
一侧乳腺癌患者;7、 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5—7倍四、预防法则1、 控制体重,每周平均4小时的体育锻炼,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减少60%。
(我脆弱的心脏在此狂跳了30分钟以上。
)2、 女性保健品慎用。
女性保健品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方法得当能够保持青春,方法不当,就成了花钱买来的定时炸弹。
3、 生孩子注意年龄。
4、男人也会得乳腺癌?!
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以发生乳腺癌。
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以癌变,一般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
那么,哪些男同志最容易成为乳腺癌患者呢?
睾丸发育不全,有隐睾、睾丸萎缩等问题的男性要特别注意;男性肝功能损伤后,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也会导致体内雌激素过多,引发乳腺发育症,最终可能形成乳腺癌。
另外,还有一些男同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乳腺癌患者,如为了治疗前列腺肥大或者前列腺癌而应用雌激素,长期应用异烟肼、奋乃静等药物的男同志也要提防。
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很低,大概只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率的1%左右,但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和淋巴管短,癌细胞更容易扩散五、重点必看1、乳腺病最爱“白骨精”?
工作压力大、夜生活丰富、过度爱美是导致发病的主因 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不久前提供的一项统计显示,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中,半数以上为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
另据报道,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并有年轻化趋向。
有专家指出,被戏称为“白骨精”的“白领、精英、骨干”女性人群已成为乳腺疾病的高发人群。
原因一:过度爱美损健康 专家分析,“白骨精”多为城市人口,这类人群往往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喝酒等,这些特有的情绪和生活方式,更易导致乳腺疾患。
另外,由于“白骨精”注重保健和爱美,多使用保健品、减肥产品、丰乳产品及嫩白、抗皱化妆品等,而这些产品多含有雌激素,会提升乳腺疾病发病率。
原因二: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 那些已经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良性乳腺疾病的“白骨精”们,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这是很多女性都有的,只要对生活没什么大碍,工作本来就忙,哪有时间去管它?
另一种则是过于紧张,担心会发生癌变,吃不香,睡不好,在本已繁忙的工作、生活上又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专家指出,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良性乳腺疾病会恶变,因此不可忽视,但也不能过于紧张,不良情绪反而会加重病情。
2、女人身边的乳腺癌杀手(1)邻苯二甲酸酯它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
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也指出,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使男子精液量和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形态异常,严重的会导致睾丸癌,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
而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是最高的,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
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别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为了减少邻苯二甲酸酯对人体的危害,平时要注意最好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
不要用聚氯乙烯(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成分)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正确的做法是把食品移到耐热玻璃器皿或陶瓷器皿中进行加热。
(2)PhIP在2005年四月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讨论会议上,专家指出,当肉类在高温下烹调时,会产生PhIP,我们经常食用的烤肉和油炸肉食就是其含量最高的载体,实验室老鼠进食大剂量的PhIP后,会出现乳腺肿瘤。
后经分析得出,PhIP在人体中起到和雌性激素同样的作用,在一次应征了试验结果。
(3)生育单身,40岁以上未婚、未孕,或者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
25岁第一胎生育者相比30岁生育者,乳腺癌患病率仅为后者的1/3。
(4)性生活性生活质量会严重影响乳房健康。
国内数据表明,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中,86%的人性生活中从未有过性高潮。
长期处于性兴奋而未有性高潮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比经常处于抑郁或者愤怒的女性更大。
(5)嘴边的隐患:烟、酒、咖啡因、高脂肪等等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
饮酒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
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或少饮酒。
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咖啡因的大量摄入,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
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资料来源:sina,sohu,《中国医学》《时尚健康》《健康生活》《信息时报》《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37c医学网》、美国《癌症研究》杂志等后记:这段时间,很是关注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好的预防措施因为时间空间有限,没有写出来,下来可以和朋友们分享。
这是个严峻的话题,让我写的时候冷汗直冒,大家一定要认真关注。
和楼上兄弟有共识侧田的戏加得实在多余最后的生卒年让饕餮笑出声来的当然这是唯一一处算了暂且当他是立志吧!
这部影片给正在思考平面创意的饕餮多少帮了些忙俺也是学广告的
終於看完買了多時的《天生一對》影牒。
看完後有一種很久都沒有過的感覺。
不知道是感動還是甚麼的﹐呆呆的坐在電視前﹐有點speechless。
在網上找尋這齣戲的資料﹐才知道原來故事是改編自作家西西之《哀悼乳房》﹐是作者自己罹患乳癌的親身經歷。
可能是因為乳癌從來都是女人的大忌﹐而我身邊也有人患過﹐令我對這個題材特別敏感。
當然﹐這不單是一個關於乳癌的故事﹐也是一齣愛情小品。
因為有這個病﹐教曉了女主角(楊千嬅)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任賢齊的一句“我不介意”﹐也令人會心微笑。
誰不想找到一個真心愛自己﹐不會計較自己少了一邊乳房的男人呢。
最不滿意是林家棟大騙子和側田奮鬥史的兩條支線﹐跟故事格格不入﹐太假了。
片尾楊千嬅被送進手術室前的微笑﹐和對著乳房輕輕的道別﹐做得真好。
http://wintervalley.blogspot.com/2006/06/blog-post_18.html
很多香港电影都关注生活小细节,又拍得不那么沉重,只是轻巧地带过,所以觉得这倒是一部有趣的片子. 最好的创意自然是1976到2006,有谁给自己的胸部这么算过命的?
只是恭慈恩的出现让我大惊失色,原来美女姐姐已经如此这般老了?
学到最多的,还是关于掷硬币的方式,字就是去,花就是立即去.于是以后都可以效仿,字就是吃火锅,花就是马上去吃火锅.随着自己的心意,连不好的选择的机会都不给自己. 既然是立志影片,看完后自然有一点点的感动,爱你的人不会介意.
原以为杨千桦演得一定是一部搞笑片,哈哈一笑就算了,没想到这是一部关注女性自身健康的片子,看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想,就像她读的书上说的那样,癌症对每个人来说机会都一样,人人都有份,谁也躲不了,那么这一份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
绝望,不知所措,忽然觉得着世界就不是你的,任何人与事都不再有关,更可怕的是,你的存在与否,似乎毫无关系,别人只是不希望你的死牵连到他的生活,冷酷的东西总是在最冷的时候展现出来,这时候,如何面对?
如果是我呢?
车子一次一次的撞过来,她躲开了,因为没有人真的不想活下去,除非他真的绝望透了看破红尘想换另外一个世界过活。
我一直都认为去死比活着需要更多的勇气,要承受更多的苦难,我宁愿痛苦的活着,更何况,活着的时候,并没那么痛苦。
那么灾难降临的时候,哪怕只能活一天,也要借助身边人的力量,借着世界上存留的美好,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勇敢面对,不幸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是自己,但又为什么不是,凭什么你更幸运呢?
不过多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才是真的好。
你介意吗?
为什么会介意?
如果得了癌症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那与肝癌、胃癌、肠癌、子宫癌等等相比,乳癌是最能接受的了,至少与那些维持你生命的器官比较少个乳房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最小的。
女人会害怕因为失去乳房被男人嫌弃,女人的乳房对男人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能接受男人看外貌选老婆,但看乳房选老婆,想不通。
。。。。。。。。。。。。我保证要是我得了这病肯定好好的仔细的认真的看一遍。
你介意吗?我不介意!
只是喜欢杨千嬅去看的 这个电影已经不知所云到觉得片名也是完全不搭界
杜琪峰的电影还是值得看的。片子其实落了港剧的俗套,按理说该给三星。但已经很难看到用90分钟讲一个饱满故事的影片了,多加两星,为了陪伴我长大的香港电影,为了杨千嬅。
他害的我总是找不到美国电影天生一对~ 乱世公益电影
无功无过,但不要再盲目说任贤齐帅了好不好……
首先对两位主角杨千嬅和任贤齐就不感冒,剧本又写得那么勉强,宣教味未免也太重了,情节突兀、硬套,毫无新鲜感,香港片真是越来越滥,越来越不可救药了。
不好。
还是很喜欢杨千嬅啊~
讨厌任贤齐的脸。
原来是那一对!
在电视上看的
第1877-白开水,毕竟主题积极乐观,杨千嬅那时还年轻。
拯救乳房...
就当公益片看得了
红丝带主题,软工艺广告
实在一般啊
竟然有抚摸的镜头。
转台看到的 不知道剧名 于是百度 结果百度出来的净是些什么任贤齐坦言摸了之后有生理反应 什么俩人吧啦吧啦 。。。。。。。。😑
值得纪念,高三下学期某周五,晚上,大家都回家了,我留宿学校,在静寂的学校里,躲在教室开投影仪看的……结果可能是被保安发现并告发了吧,周一被班主任叫出去问是否有此事,承认,然后,“哦”了一下,啥事没有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