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场电影,对时下的年轻人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也许,这就是感染艺术的方法之一,虽然我从来不知道买票入场看电影过后,没有写下一些观后感,要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消化了电影的艺术。
每一部电影都有其深度含义,就连无意闯入观看的《深海寻人》,都比平时期待的电影还让我感受万分。
一个在海里面向摄影机的短发女人,与蓝色海水混合漂亮元素。
那是李心洁,金马影后。
然而她的魅力,我在这一部电影才恍然大悟地发现。
麦色的肌肤,热情的表征;心理医生的身份,智慧女人的眼神,让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开,让思绪只围绕着她打转。
我心中最完美的女人,是集合美貌和智慧。
李心洁在这电影的名字为高静,因为潜水邂逅了陈国栋(郭晓冬饰)。
无奈精心安排在冲绳海底古城的求婚潜水之旅中,发生了意外,国栋永远离开了高静。
但是渔夫打捞上来的尸体只有身体而头颅却不见踪影,陈小凯(梁洛施饰)不相信她哥哥就这么死了,于是开始寻找国栋的头颅。
接下来电影进入了非科学可以解释的阶段,就是神鬼之说。
像Simon(张震饰)可以看到过世的女朋友,然而却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高静可以帮他劝劝他女朋友不要一直赖在他家。
Simon虽然还爱着他女朋友,但是车祸过世的女朋友面容有些恐怖,让Simon无法直视。
一个连灵魂也不愿和爱人分开的女人,是深情还是执著?
而国栋的死,又和一位中国女鬼有关联。
小凯在找寻国栋头颅时,发现了国栋的头颅卡在海底的沉船里,却也看到了女鬼,最后还被女鬼借了身体。
这一部分很传统,每次人与鬼的争夺,鬼必定成功抢夺人的身体。
也许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输给了恐惧。
其实女鬼的目的不在于伤害任何人,而是她的死无法明确地传达给远在中国的父亲知道,以及她强烈想要回家的欲望,至死也无法磨灭,反而越演越强烈。
老实说,女鬼白发的模样还是非常吓人的,而且在海里飘然的白发综合了惊悚和美,让人穿梭在着迷和惊吓之间。
背景音乐《一万年的序幕》李心洁演唱得迷蒙,就像自己也在电影里面海里一样,飘飘荡荡的。
徐克给死亡的诠释是,有心愿未了的消逝者会徘徊在人间,或许伤害人来发泄气愤,或许逗留来保护重要的人。
而国栋正是后者,虽然高静一直没有放弃想见国栋灵魂的机会,但国栋正因为爱她而不愿意出面见她,以免她对自己还有一丝留念。
但逼不得已的,国栋为了保护高静受中国女鬼的生命威胁,以及高静为自己注射过量催眠药就为了提高自己对灵异的敏感度,最终还是放纵了高静伤害自己的阴气而拥抱自己,还是放纵了自己为爱保护的理由。
当高静顶着心理医生的身份,为自己注射过量的催眠药,到她在医院奔跑寻找国栋的灵魂,最后拥抱了国栋死后的模样,我是感动的。
女人,都会深度渴望一个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都渴望一个拥抱和一个依靠。
我紧蹙了眉头,因为故事开始进展到我无法接受的阶段。
通过国栋,高静和女鬼有了正确的沟通,那就是拿着含有女鬼灵魂的金鱼回到她中国的老家,交给她的父亲。
然后,故事转折了。
高静失去和国栋在海底的记忆,想不起来国栋死亡的画面,这个原因在小凯无心的探索中,被揭开了。
残忍的是,那时候高静在海底因为氧气不足产生暂时性的发狂现象,而在国栋遏制着她的时候被她挣扎拿刀刺断了国栋大腿动脉,导致国栋无法从海底游回海面。
高静被小凯救了,却不知道自己是导致国栋死亡的最大原因。
最后,高静完全失去了有关国栋的记忆,变成了全新的高静,但在旧书店里怅然,似乎与国栋的遇见感觉还存在,但她却似有若无的活着。
渐渐的,回忆又流入心底,高静到他们约定的海边居住,看着海,听着风,高静在狂风暴雨的海边似乎死了,似乎醒了。
在人们的眼里,高静死了;在高静的世界里,她还活着,等着海浪卷来国栋放在冲绳古城海底的求婚戒指,等着拿着戒指走入海洋里答应与国栋生活一辈子。
我就这样看着高静穿着纯白的连身裙,投入海洋里,似乎走入打开双手的国栋怀里。
爱情,生在一起,死也一起么?
浪漫的定义,是这样的么?
也许自己做不到的,看在眼里才会被感动,也才会向往。
只是,人不是爱自己的么?
一辈子那么长,我们能爱的,爱我们的,何止一个人呢?
人终究还是自私的,自以为是的,以为对方不能没有自己,而自己也不能没有他。
人,不是懦弱的,可以为爱软弱,但也可以为爱坚强。
电影结束之前,表达的讯息是,高静原来是精神病人。
国栋是否存在,女鬼是否存在,完全是个谜。
两个小时的电影,推翻了一个小时四十五分看了消化了的剧情,很难接受的结局。
这就是结局么?
走出了电影院,我还在问自己。
几个月后我又想起了这部电影,也许,观众接受了什么阶段的高静,那就是我们所能够接受的结局吧。
耳边再度响起了李心洁演唱的《一万年的序幕》,“让未枯的海洋,呼唤心中浪啊…蓬莱何处,青山几度,桑田沧沧,地久天长…一万年的序幕,爱在永恒曼舞…”。
徐克老怪要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种矛盾的浪漫和诡异吧。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纵使那不是一部被人拍摄的作品,依然是个人的艺术著作。
最近在热炒的《深海寻人》看了吗?
这出拍摄历时3年的电影也许是继《七剑》之后,徐克的又一次转型尝试,我很敬重徐大导,不过这只怕又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俗话说:由苦入甘易,由甘入苦却是难上加难。
电影也是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倩女幽魂》,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青蛇》……太多的经典作品,一路载誉而来,也调高了观众的胃口,尽管《深海寻人》请到了李心洁、梁洛施,随后的《女人不坏》也聚集了周迅、张雨绮、桂纶美,美是很美,只是想要魅惑众生,只怕还远远不够,徐大导想要“华丽丽的转身”,还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痴心成狂的神经科医生高静、死在海里的潜水高手陈国栋、善良到对杀兄(尽管意外)之恨都能一笔勾销的陈小凯,《深海寻人》该是怎样的一类影片:爱情片、灾难片(看了就知道和灾难片不搭边)、恐怖片?
嗯可惜,不管做何种猜想,该片都无法满足你的期待。
虽然“鬼后”李心洁对于扮演精神分裂患者驾轻就熟,可是彭氏兄弟的“电梯鬼影”,杀伤力已经大大减弱。
至于海里那个来历不明的白发女鬼,还能吓到谁呢?
说到爱情,确实是贯穿整剧的主线,徐克善于表现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感,也很自觉的用骨子里的浪漫和幻想把故事拍的上天入地,可是这个“蓬莱何处”、双双“化鱼”的现代海洋版“梁祝”,真的让人有点失望。
不是因为没有了黄霑、张曼玉、王祖贤……一部缺乏灵气的作品,就像精致的塑料花,最美好的生命力被抽离了,我们还能看什么呢?
故事里的高静寻不回陈国栋,我却不想看见徐克为过去的辉煌陪葬,如此,就多点耐心,一起向前看吧。
深海寻人---结局出乎意料的让人感动。
是郭晓冬的笑容的魅力,还是李心洁的残酷和无助?
主题曲:一万年的序幕,掩盖着浪潮,卷着梦想,携着爱情,浩瀚而浓醉地给自然铺上人类最为美丽的装饰。
蓬莱,是心中的追求,是两个专一之人内心的归宿,是一夜泪水填筑的磅礴壮丽的臂弯,是海边破屋窗外的明媚,是从昨天的落泪中看到的明日的淡忘。
无论事实藏在哪里,在影带的刻痕里,在深海的某处,还是在内心竖起的壁垒之后,那种处在混沌中却仍依旧清晰真切地割绞着人心的过往,会在张皇中令你顾盼,会在镇定中让你回想。
那枚戒指,是海潮送回的希望,也是恩佳给予自己的解脱,更是遥远的,来自爱的呼唤。
爱情悲剧?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爱情悲剧只是因为掺杂了死亡的情节但在我看来即使死亡最终毕竟在一起 又怎算是悲剧呢和那些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且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人来说怎又不能算是一种解脱呢“听说大海里面有一个地方叫蓬莱,所有的人都可以跟大自然一起天长地久,听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长生不老,那的生活与世无争,是个真正的世外桃源,海洋是所有生命的开始,只有珍惜海洋,才能知道怎样尊重生命,这样我们才可以明白,什么叫永恒”喜欢片尾那海边的小木屋,那一席白衣的高静。
沙滩上的那枚戒指定是命中注定,是国栋在蓬莱的呼唤,这样的宿命让高静幸福而快乐,在她回想起事实之前停止思维...一万年的序幕让未枯的海洋 /呼唤心中浪啊/寻找足迹飞啊 /海鸥孤影落沙啊 /鱼儿银浪亮啊 /穿越长虹荡漾 /一万年的序幕 /不用低语深藏啊 /蓬莱何处 /青山几度 /桑田沧沧 /地久天长 /海天隐入朦胧 /大地翠意情浓 /一万年的序幕 /爱在永恒漫舞 /一万年的序幕 /不用低于深藏啊
上映的当天晚上就去看了,看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徐克担当的导演,所以特别的好奇,不知道他能拍出怎么的一种调调出来,其次是因为李心洁有很长时间没有新的电影了,所以也想看看她这次的表演能否有新的东西在里面。
12号下了班后便开始计划着晚上的安排:奔影城买票(晚20:15)-简单的解决下肚子问题(晚19:00-19:30)-打电玩(晚19:40-20:00)-提前10分钟进场(晚20:05)。
小插曲--到了影城买票的时候,售票的工作人员特别问了一句:您就买一张票吗?
当时听了有点诧异,于是呆呆的点了点头。
(买票的时候并没有在意《深海寻人》是部恐怖片)后来才明白售票人员为什么要问这个。
场景一 电影一开始就是高静的一段旁白:说10个人中有2个人会有人格分裂,有2个人会有抑郁,有2个人会......100人中至少有9人有心理疾病,我想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少与多,强于弱的问题,那些自称自己心理很健康的人,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其实挺让人恐怖的,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在束缚,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失衡,导致的结果也是无法预测的。
场景二 高静推开那扇古旧的白色木门看到最初印象里的国栋完好的站在那里朝着她微笑......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咯噔”了一下,“呀”的一声叫了出来,这时的感觉是我想要的,是美好的感觉,也是一种坚强的信念,就算是再老套的情节在适当的时候出现还是会让人心里泛起一片涟漪。
老徐让这部片子的节奏紧中带松,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缓缓垫出让人情绪平静下来的音乐,主题音乐好似一根线贯穿于整个故事当中,听到它就会让人动情起来。
另外海底的景色真的太迷人了,可惜是带了也许的忧伤在其中。
片中高静幻想的那些事情我的确把它当了真,以至于自己都开始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又是虚幻的,看来李心洁对这样的角色还是驾驭有余的,从表演上来说和她以前的作品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感觉没能蹦出新的火花。
个人认为老徐这次找李心洁来出演高静的角色有点失败。
走出小木屋奔向那片海......
一这些天城市总是在下雨,偶尔急一些,更多时候,只是细细的雨丝在天上飘啊飘的。
看完《深海寻人》,从影院出来时候云很厚,天阴的不行,就觉得象在海底。
如果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也许就会象鱼一样游起来。
远远的西南角的天际,云层堑开了一点缝隙,数道银色光束透射下来,不住地变幻,象海面上的阳光。
再过一万年后,这里会不会象与那国岛周围一样沉入海底呢?
城市里的一切高楼大厦只成为考古的遗迹,鱼群的游乐场;或者人类已经象电影结尾处的国栋和高静一样,进化成了海洋里的物种。
水是他们的天空,不再走路,只是飞翔。
国栋说,这世界上还有一片海,比这大海还要大上许多,就是人海。
大海再广阔,沉到海里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捞上来,但如果在人海里和一个人失散,也许就真的再也找不到了。
在人海里,很难不迷路。
二“你知不知道?
”“什么?
”“地平线其实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每次我们看见地平线的时候,都会以为到了尽头,但地平线的那一边是什么,很少人想过。
”世界上有那样一种人,喜欢不断地胡思乱想,山那边是什么?
海的那边是什么?
地平线的那一边是什么?
永恒是什么?
有时候会有答案,有时候没有,但无论怎样,他都会不停地走,不停地想,不停地要去看看。
在他心里,永远没有尽头。
1986年,潜水员新嵩喜八郎潜进了日本最西端的与那国岛海域,“我正在海里搜寻一些漂亮的新景色,不知不觉间游到那地方……我简直惊呆了,一根根毛发直竖起来,那是我毕生从来没有见过的伟大建筑遗迹。
”在深海海床上,他意外发现了无数匪夷所思的石质建筑:巨大的石柱,经过打磨的阶梯,人工运河,雕刻……专家们判断,这里很可能是一万年前的古文明废墟,这些建筑可能是传说中的史前太平洋“MU文明“留下的。
多年以后,徐克在探索频道看到了这座海底古城,突然间,有一种冲动,要去那里拍一部电影。
就有了《深海寻人》。
以前曾经有朋友给我看过潜水时的照片,就跟杂志上的那些同类照片一样,并没有引起什么特殊的感觉。
但是那天在影院里,宽大的银幕整个充满了我的眼帘,暗绿的海水,气泡,海底礁石,珊瑚,头顶海面投射下来微微波荡的光,就象我也置身海水之中,完全体会了徐克的感觉:“觉得自己就象鱼啊鸟啊一样,是在飞翔,游来游去高高低低,自己可以任意控制,完全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是一种享受。
有时候一大群鱼游过来,你回头一看,在阳光下全部发亮,一阵阵银色的浪,还能看到彩虹……”那个时侯,奇怪的是我竟然想起了安徒生童话,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
没必要评价《深海寻人》的好坏,对我来说,什么惊悚、浪漫之类的划分毫无意义,并且,它确实算不上一部好电影,它只是一段路程,喜欢的人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心。
三吕克贝松也拍过一部潜水的片子《碧海蓝天》,电影中,让雷诺扮演的亚舍最终死在海底,他的对手和朋友杰克却在一个夜里纵身跃进了大海。
亚舍说,你说的对,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更好。
徐克说,拍戏的时候自己像主人一样,回到我想去的地方去,所以那一段时间,我在那儿活得很开心。
拍完戏回到城市去,遇到了各种现实的问题,我觉得又回到疯狂的世界里了。
《深海寻人》开始时,心理医生高静说,在这个城市中,100个人里有9个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我想徐克也在此列,他是那种有分裂人格的病人,头脑一半在现实,一半在梦境,常常尝到割裂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拍电影,就让梦境有了一个逃离现实的出口。
二十年前开始看徐克的电影,看他纵横穿梭在一个个梦境之间,兰若寺的鬼魅世界,龙门客栈的血腥江湖,峨眉山顶的仙魔幻境,……翻翻覆覆一路行来,满眼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在影院黑暗的坐席上,常有恍惚之感,那银幕上的故事才是值得经历的人生。
徐克从小跟父母一起坐船从越南到香港,后来又远度重洋去求学,“一直觉得坐船出海这回事其实意义很重大”。
他说,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个个都有很大压力,所以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想去海的另一边,找个新的开始……其实如果你看过每一部我的电影,就会发现电影里的主人公们,大多数都在找他们自己的“蓬莱”。
《深海寻人》里,我最喜欢的一幕就是高静终于找到了她的“蓬莱”。
那个四面透风的海滨木屋,对她却是回到了故乡。
外面暴风雨正接近,黑云压境,电闪雷鸣,木屋里,小小的烛光中,她一身白衣,象初生婴儿般干净,脸上满满的全是宁静喜悦。
四近期的报纸娱乐版和电影杂志上,挤满了《深海寻人》的各种消息,徐克马不停蹄地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出席各种不同的座谈会首映式,喋喋不休。
他鬓发班白,尖翘的胡子也已经灰白相间。
他老了。
以前这些事大概都由施南生打理吧,如今却要全部靠自己了。
坊间流传着徐克和施南生的婚变消息。
两个人任由外界猜测,不解释,不澄清。
徐克说,真不真不重要,我觉得事实跟大家没关系。
看着他努力地在不适合他的人海里挣扎适应,真是艰难。
但是在这样老去的过程中,他毕竟发现了一些东西,找到了一些东西,象一个秋天的老农夫有了自己的草垛和谷仓。
——你看清了生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循环,这并不是危机。
我有很多朋友都不在了,我觉得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是很自然的事情,人都有生有死,有衰老的过程,不需要去证明什么。
”——人生在世,肯定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放不下的,但放不下,又怎么能真正开心?
就好比亲人离开我们,那种感觉一定会很痛,但一个月之后,那种痛就会变轻一点,一年后,会轻很多。
又好比说你失恋……可能你跟她昨天还是好好的,但今天突然就要分手,你一定会很难受,会跟朋友喝酒,会找方式发泄。
可能一年后,你找到个比她更好的,但心里还是会放不下她,不是因为你有多爱她,而是因为你会不甘心,会觉得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
其实它是已经结束了的。
但是因为它没有以你料想的方式结束,所以你就会放不下,会觉得别人欠你一个完结。
但其实这个完结你是没法子向人求的,因为根本就没人亏欠你。
我们常说做事情有始有终,但很多时候,事情往往是有始无终,或者无始无终,始就是终……所以人要学会放下,不能纠缠在这里面,不然,一定不开心。
他说,人生到最后还是要找寻能够让自己快乐的地方。
五来到这个海滨城市好多年了,后来却越来越少去海边。
每天生活的轨迹只是在单位,家,饭店之间重复往返,间或去电子城相熟的碟商那里,有好看的片子会去电影院。
以前还会去图书市场逛一逛,现在就只在网上了,卓越,当当,淘宝,几乎能找到所有想要的。
想一想,却不知道幸福还是悲哀,再也没有那种为得到一本书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了,得来的容易,也就没有了那种漫溢全身心的幸福和满足感。
我知道这就是迷失。
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海里迷失,找不到自己。
我知道徐克的蓬莱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最想找到的那样东西,但其实是找不到的。
我努力驱除内心的恐慌,不停地看书,看电影,那是一些寻找的心留下的遗迹,有时候在山上,有时候在海底,有时候在伤心咖啡馆或者洋葱地窖,我只是想找到他们,喝杯酒,说一会儿话。
我知道世界上存在那样一种人,其实他是个孩子,无论年龄长到多大,只是一个孩子,他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停留,他不停地走,每一次到达都是起程,每一个结束都是开始。
那是他们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没买到喜欢的P三儿,漂亮的鞋子穿起来又膈脚,郁闷之极,我于是冲到电影院,在片子开始前两分钟做到了大银幕前。
看了这部有我喜欢的两大美女+三大帅哥的电影今天总算痛快了下。
意外的是,回到家,兴冲冲的去看豆瓣的评论,竟然一片骂声。。。。
似乎大家对大名鼎鼎的徐克拍出这样“乱七八糟”的电影感到失望。
有位网友归纳的很是“精辟全面”:“电影的一开头说“地球再过50年就要灭亡”,以为是背景为25世纪的科幻片,出现厉鬼的时候以为是鬼片,女鬼开始讲上海话的时候以为是喜剧片,女主角开始寻找回忆时以为是文艺片,男女主角定情的一本书的封面出现了第30次时以为是这本书的广告片,最后男主角说“我们要保护海洋”时,我们认为是环保公益片。
故事每往前发展一点,就看起来很像结局,我就安慰自己:不可能的,后面会来一个大翻盘,我会惊喜——这是徐克啊!!
最后的最后,我们认定这是用来骗投资方的钱的充账片。
”真佩服这位网友敏锐的感知度和出色的归纳能力,确有同感。
可我还是要为这部片子说几句好话,因为我的确被它震撼了。
片子开头,大银幕中满眼茫茫无际的宽阔海面,耳畔呼呼的海风夹杂着震耳欲聋的机器的轰鸣声,不禁让我有种置身海面飞翔,无依无靠而心生恐惧的真实感。
这才想到,刚刚买票时看到显示屏上的“惊悚悬疑”四个字。
可再一想,我是安全的坐在影院里,顿时满足感汹涌而上,充实了刚刚还在郁闷的心灵 片子里多次出现深海潜水的镜头。
我从未尝试过潜水,不是没机会,只是虽然对美丽的海底世界心生向往,却还是缺少些勇气。
我害怕那种伸手无所依无所倚,不能正常说话、呼吸、行动,同时又要承受来自四周深无可测、一旦汹涌便完全无能为力的海水的压力。
然而,当我看到干练、专业的心理医生心洁独自潜入五彩缤纷的蓝色深海,静吸片刻,潇洒的摘掉潜水镜,取下呼吸器,以最直接最自然的状态享受海水的包裹,任头发随海水飘散,再一次让我对海水心生向往,恩,潜水,已经是我近期要实现的愿望之一了!
好多人批评说海底世界的画面与DISCOVERY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者要求也太高了吧。。。
两者着重表现的东西完全不同,自然拍摄工具、方法,选择的海域、团队海底拍摄的专业程度以及资金的投入都不尽相同,难道只要是出现在屏幕中的类似场景的画面都要拿来比较吗?
我一直觉得生活长大在水泥都市中的人,如果热爱潜水,或者只要有心去享受潜水都一定是热爱生活,充满能量的人。
导演、演员也都是普通人,不是专业的潜水员。
相信影片中呈现出的画面一定包含着他们的极大的勇气,坚持,和对电影深深的热爱。
有好多次我也误以为已经是结尾了,结果峰回路转,还有意想不到的下文。
被骂的最多的就是让大家都误以为是故事的实情,可到后来才揭开一切只不过是心洁臆想的情节。
心洁痛苦万分,注射药物自我催眠见到已经死去的郭晓冬后,晓冬告诉她白发女鬼跟着她其实只是想得到她的帮助和人们的关心,她只是希望和家人团聚。
这不禁让我想到《灵异第六感》中一个个追随着小哈利的冤魂,想到全国为四川遇难同胞哀悼的三分钟里响彻云霄的如同遇难者哀嚎的鸣笛声。
也许晓冬的死只是一个代表,他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甚至已经死去的人都需要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
而所有的冤魂,在了去心愿后便得到安息,而一切也终归于平静。
生活又出现和暖的阳光。
片子开头有句话说得好,尽管科学已经让人类可以潜入海底,可却永远无法完全探知它的神秘,就像对人脑的研究。
所以很多事是没有答案的。
影片的结局就好比故事的答案。
而生活中的事实却不会因为被写成故事有了个结局就嘎然而止,而是永无止境的继续着。
还记得开头李心洁说,科学统计,城市中每100个人就有9个人需要看心理医生。
现实生活带给每个人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放松。
所以今天我选择到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我觉得很享受 P.S.早上又接到苗苗的电话,她说,人老是不高兴不正常,可要是老高兴也是不正常呀,所以像我这样一阵开心,一阵郁闷才是正常人嘞,嘿嘿,大家也是吧:)
昨天晚上睡不着觉,脑子里反反复复的出现这部电影的画面,今天迫不及待的回到家,打开电脑,讲出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精神科医生高静和海底摄影师国栋一见钟情,直到有一天国栋计划带高静去海底去取那枚他为自己真爱准备的戒指。
在水下意外发生了,高静由于在水下时间过长而“氮醉”失去了意识而误杀了国栋。
回到岸上的高静失去了那段记忆,于是她开始在脑海中寻找,为国栋的死编制了一个恐怖的故事。
慢慢的情绪稳定的高静从脑海中走出来,凭借那仅剩的记忆的碎片去找寻国栋。
她顺着与国栋的定情画册“蓬莱”,为了一句“只要你到蓬莱就一定能找到我”,只身前往“人间仙境”。
高静就在当初国栋在蓬莱住过的小木屋里面等待着国栋,一场暴风雨之后,醒来的高静在沙滩上发现了那枚定情的戒指,于是她奔向了大海。
两个相爱的灵魂永恒的厮守在了一起。
很感谢徐老怪给了我们一个这么美好的故事,当然也要感谢他的别有用心,一场对于人脑和大海这种浩瀚而未知世界的探索。
不错,对于脑海和大海的广袤来说,几百年的现代科学还根本不能完全解释,在我们看来它们无疑是恐怖的,也是神奇的。
我们不能因为未知而否认他们的存在。
正如《十二猴子》里面对于时空旅行的认知,因为别人的看法与我们知道的相悖就否定它,觉得他是精神有问题的,不过现实告诉我们其实他是对的。
虽然是电影,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因为它是未知的,并不能否认电影里的就是真实的。
“深海寻人”中徐克把高静对国栋在脑海中的“找寻”拍的恐怖惊悚,正是由于人本能的对于未知的恐惧。
他们两个人的职业也决定了他们一见钟情,“精神科医生”与“海底摄影师”,同样都是对未知探索的职业,也正是这份双方的探索精神,才完成了这浪漫的深海寻人。
我们的生活亦如电影里的情节,对于未知我们恐惧好奇,对于爱情我们执着勇敢。
电影最后的美好结局也许就是徐导带给我们的对于生活的希望吧谢谢徐克!
谢谢这份希望!
这份很美的希望!
被阉割的《深海寻人》文/四月物语观影前,我不知道大陆版和传说中的港版啊台湾版啊有什么不同,只是在看的时候确实能感觉到很多段落有些跳脱。
在影院里能看到徐克的这部作品,还是优于在家中欣赏的,那些刻意营造的音效一点都不会从耳朵里跑掉。
故事还是有些曲折的,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在本片中寻找表演的技巧,只是顺着导演的心思一点点的走进电影里,在谜一般的海洋里呼吸。
李心洁演唱的主题曲分为数个段落散在故事里,好像每段歌词都不大一样。
就是这样的有些凄美曲子和时而诡异的气氛融合在一起,整部电影几乎都是这样。
而徐克追求的技术层面也有很多展现,比如陈国栋(郭晓冬)和高静(李心洁)拥抱时的火焰,比如高静注射药剂时莹蓝的血管。
故事一波三折,高静和陈国栋相识,而后陈国栋遇难,随后又加入苏珍菁的线索。
明眼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这条线索在大陆版中的时断时续,从常理推断一定是被剪掉了。
从这个本应是主要线索却被咔嚓的角度来说,整部大陆版沦为审查制度的牺牲品,徐克的想法经过了再加工,是好是坏都由不得他了。
大陆版的结尾虽然看似自圆其说,但在许多观众看来好像出现了几个不同意义的结尾,然后却把它们拼成了一个好漫长的结尾。
徐克原本的故事究竟是怎样呢,下面开始完整版剧透,请谨慎观看。
在完整的版本中,小凯(梁洛施)恋上苏珍菁,后因冲突,小凯和高静将苏珍菁杀害并分尸。
然后,高静才遇到小凯的哥哥陈国栋,并产生恋情。
谁知,一次潜水意外中,高静因氮昏迷出现幻觉,将陈国栋看成苏珍菁,并掏出刀误伤陈国栋致其死亡。
而小凯因恋上高静,并未营救自己的哥哥,这样陈国栋便很无奈地告别了人间。
接下来,精神科医师Simon(张震)才出现在诊断高静的画面中,形成了大陆版中高静的病人是Simon的情节。
结尾看似是相同的,知道真相的高静投海自尽。
据说原来的电影叫《深海寻尸》,主要是同性恋和分尸的惊悚故事,而不是我们看到大陆含情脉脉的纯情片。
巧合真巧合绝对巧合昨天,我稀里糊涂地回顾了一下2046,在大脑一场纠结的情况下,我只记得一个标号2046的房间,和一句话:“每个去2046的人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因为在2046这个地方,一切都不会改变。
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去过的人没有从那里回来过。
” 略微震动,便昏睡过去云云今天,我饶有兴致地看了《深海寻人》因为某些有剧透控的同学对我说,是个恐怖片,还有人头抛来抛去,于是我带着类似于崇敬《咒怨》的心态观看了此片。
那么,我们就照着恐怖片的套路来好了。
首先是,李心洁小盆友,看到她人,我就很相信这是恐怖片。
然后人家又是心理医生,那就更加恐怖片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所谓恐怖片老是喜欢拿心理医生开涮。
这是一种对正常职业的妖魔化!
)高医生(李心洁)走进电梯,有个没头没脸的黑衣人闪来闪去。。。
很好,真的是恐怖片。
接下来么,该有的都有了,无头尸,人格分裂,冤魂附体,阴阳眼,药物幻觉。。。
还有招魂和人鬼情未了。
不能说很出色,但人家恐怖嘛!
后来就更符合了,李心洁小朋友为了摆脱怨灵,将怨灵附体的鱼(无语)送回家乡上海。
于是彻底解脱,觉得世界无比美妙,接着遇见了已经死去的男友。
截至此时,我觉得结局该出来了,要么就是人家郭晓冬压根没死,只是怨灵缠身,接下来该复活复活,该追忆追忆;要么就是郭晓冬的灵魂来告别,顺便说说进天堂啊什么的美好愿景。
但是,接下来的两三分钟里,只见两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走向“幸福生活”去了,啥都没交代。
然后,徐老头子告诉你了,人家李心洁从一类似脑CT机器里出来了,然后说她的记忆都给删除了,原来,从头到尾都是她一个人的幻觉,她的病人才是她的医生,她求助的院长已经死了三四年了。。。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两句话:1 生命是一场幻觉 2 我觉得我被耍了。
好吧,念在徐克的份上。。。
接下来,徐老头子又给剧情安插了一不大不小的“暗号”1016.在之前的剧情里已经出现过,一个底部用红漆标号1016的玻璃杯,在无头尸的灵堂里,在李心洁家里(当然这些目前归结为幻觉,暂时omit一下)李精神情况很不好,于是乎张震和梁洛施就琢磨着把她记忆给删了。
然后李心洁就住在1016房间,用1016的杯子。
好吧,我很好奇,这个杯子会又怎样的剧情??
(此刻的我脑中忽然闪现2046这个数字,然后浮想联翩。。。
)接下来呢,就是李心洁找回忆。
她总是记得一个叫做国栋(郭晓冬)的名字,记得一本叫《蓬莱》的书。
小小感慨一下:不会吧,王家卫情节出来了,找回记忆!!
于是她找呀找呀找(个中详情忽略),找到了国栋的小木屋,找到了取景地,于是乎她过上了,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
沙滩 木屋 白裙女子 海中蓬莱 真文艺!
原来它是一文艺片啊。。。
瞧瞧这个文艺圈子绕的。。。
好吧,我还是念在徐克的份上。。。
然后有一段画外音,照我理解是国栋自小到大的类似心路历程之类的东西,童音,少年音,成年因:“海洋,是所有生命的开始,只有珍惜海洋,才能知道怎样尊重生命!
” 靠!
又给雷得七荤八素,原来是一保护海洋资源的公益片啊。。。
徐!
您老人家。。。。
为了展现人家老头子自圆其说的本事,他终于在差不多结尾的时候,借梁洛施之口用倒叙手法,点明:国栋做只专注海洋资源保护。。。
苍天哪不带这样玩的呀!
结局么。。。
掉在失事地点的求婚钻戒,通过水流的复杂运动,自动爬到李心洁待的海滩上(这个情节很偶像剧),于是李小盆友捡起钻戒,什么都想起来了,于是乎,向着大海奔去。。。
结束了我想说,那么 1 0 1 6呢??
没头没尾的,无疾而终的!!
某一瞬间,我想明白了,人家李心洁一定是去坐2046了不对,应该这样讲“每个去1016的人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因为在1016这个地方,一切都不会改变。
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去过的人没有从那里回来过。
”哇塞,终于理解了本片的真谛了!
所以,梁洛施小朋友,别跪着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洗洗睡吧。
-本人的剧透到此为止,我想对剧透给我的那位同学说:你丫耍我呢??!!
我也想对徐克小朋友说:你丫也耍我呢??!!
最后,我还有几点牢骚和感悟:1 那个主题曲填词填的。。。
真是太主题曲了。。。
人家所谓“一万年”台词就小小的一句,你至于这么唱来唱去嘛。
2 徐同学,你的主题很不顺滑,很多小分叉,回家用飘柔吧。
3 这个叙事手法,倒叙插叙来回嵌套,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4 我知道你是在内地拍片子,那你至于这么整上海话吗?
满大街的女鬼,偏要安排个上海郊区的粤语系女鬼。。。
难道是为了表示现在香港人越来越把上海当回事了是吧先这样吧我也坐着2046 或者1016 或者xxxx 找回忆去了
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
近年的国产鬼片里是绝对不会有真鬼了。这部算是看过的国产恐怖片里算不错的,如果把它当爱情片来看的话。
徐克怎么了嘛
从不怎么好看---到离谱---到癫狂---我真贱
那个头有点危险
这实在是一场噩梦般的煎熬,如同精神病人在耳边长达两个小时絮絮叨叨的呓语,严重怀疑这是徐克在被催眠状态下拍出来的东西。
定位为爱情片就真好看~【肖遥推荐‘384的肖遥】
剧情还不错
徐老怪怎么堕落成这个样子了。
前半部以为是个恐怖片,吓死了;后半部发现是个爱情片,哭死了。。。直到抽搐……
徐克想干嘛?····
没被吓到,被气到了。
吓死我完了
看港版
我还是蛮佩服徐克的野心的
伪惊悚+伪鬼片+伪文艺+伪环保+伪爱情=狗血大烂片!!!
乱。
记得看过,但是不吓人。剧情有点托踏。
被那些照片震撼
我说,还不如《荒村客栈》呢。配合着大家所说的无删减版补完情节,即便是说圆了故事,仍然意义不大。这个故事值得书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