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交响情人梦又拖出来看了一遍,连带着SP,反复看着野田妹的改变和爱的力量。
搞笑而又励志的剧情,充满了宏大的交响乐和精致的音乐厅,甚至于当我闭上眼,脑中只徒留着那根闪闪发光的指挥棒,它在一片闪烁着华彩星光的夜幕里带着荧色的叠影上下翻叠,柔美绮幻的奏出铿锵有力的乐章。
那些激动人心的古典音乐,那些玩弄管弦乐器的初生牛犊,那些热血沸腾的比赛和梦想,这本是一出欢快的演绎,一场华丽夺目的音乐历程,一次五彩缤纷有关变态之森的历险记。
野田妹快乐的肆意增删曲谱,很有技巧的把古典大师的作品乱弹一气,大学的邋遢生活完全没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只为了编注一本她将来会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所使用的曲谱“屁屁体操”。
她的简单和莫名其妙的满足,是因为渺小,当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那么荒唐时,那样的美好是应该值得我羡慕的吗?
是的,我很诚实的发现并且不得不接受了自己的苍老,当我发现野田妹的快乐很单纯时业已证明了我足够衰老到丢失了易于满足的简单心智没心没肺的去愚弄生活。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的鞭挞下出卖那些本不以为意的简单,交换而来的血腥竟然是毒药,生活蛊惑了我们,操纵了我们,于是我苦涩的想要拥抱野田妹的直率与坦诚,以祭奠我那场曾经的变态之森。
我很心痛野田妹逐渐的广阔和提升,虽然那棵小小的爱情种子发芽于一场偶遇的崇拜之中,但我竟然有些反感于野田妹慢慢的转变了她本身就不正常的生活逻辑。
在遇到千秋前辈之前,那个戴着眼镜慈祥和顺的白发爷爷骄纵宠溺着这个孜孜不倦编纂“屁屁体操”的姑娘,保护或是残害着这个心智发育不全的却是天赋异禀的小女孩。
但在门口捡到了失意的天才前辈后,那场追寻梦想的宏伟乐章即被奏响,可怜的野田妹不得不使劲弥补随着“屁屁体操”而流逝的荒唐岁月的人生课堂,她一直被困扰的是,她是利用千秋前辈对音乐的热爱而伪装自己对于音乐要狂热继而崇拜他吸引他,亦或是她热爱音乐的心很纯粹她崇拜千秋前辈的心也很纯粹继而想要攀登上千秋前辈的高度吸引他而拼命努力。
都是因为崇拜,但野田妹不得不面对崇拜对于自尊的打压,以及战胜那些因为崇拜而滋生的迷失,迷失会吞没独立的坚韧,会遭受被崇拜者的轻蔑和唾弃。
当千秋学长带领着S乐团初尝成名成功的喜悦,野田妹仍旧原地徘徊惊恐的维护着“幼儿园老师”的过于简陋的梦想。
只是,我心痛于野田妹此时此刻梦想的摇摇欲坠,迷路费好像上帝的使者般告诉兴奋于千秋一炮打响的演出的傻姑娘,“她现在这样是没有办法和千秋前辈在一起的”。
当个幼儿园老师,成为千秋前辈的妻子,野田妹托儿所水平的心智终于因为爱情崇拜的胡编乱造而被现实狠狠揣了一脚,她当然早就该走出幼稚的城堡,因为为着一份对千秋学长的简单崇拜她必须独自承受温室外的暴躁。
我心痛什么?
我只是很情绪的羡慕野田妹彼时的无知,因为从无知走向有知会渐渐拨开迷雾明白很多撕心裂肺的成长必须面对的血淋淋,我矛盾于人必然失却纯真的成长之路,却已然明了血淋淋的反面是强硬的阳光普照。
野田妹会遇到千秋学长,喜欢且崇拜。
他是一直在野田妹的世界里处于巅峰的人物,是同年龄层里的佼佼者,他懂得比她多,做得比她好,凌驾于她之上,值得被人赞美和崇敬。
虽然他们仍旧需要一起学习爱和被爱,然而每跨出一步,他们更为惺惺相惜。
女人的爱源于对心爱男人的一份崇拜。
我觉得这是真理。
男人性阳,女人性阴,追随着他的脚步继而攀登上那块原本只属于他而现在却属于我们的高地,当他某天略带惊异却疼惜的发现她已与他并肩,并竟然坚韧到他可所依,于是她绚烂的那样可所爱。
SP中野田妹和千秋学长街边争执的一段,是最令我感动的情节。
虽然很不浪漫。
但这一幕,正是千秋前辈猛然发现原来野田妹已经不用仰视的角度爱慕他而是平等的和他一样尊重音乐并且为他心所系,超震撼的证明女性崇拜其导向的正确性。
当然前提是爱自己也要足够多。
野田妹渐渐变成一个正常人了,所以当我重新看到他们初遇时野田妹堆积的垃圾山,和野田妹当时一无所有的崇拜,会觉得那样辛酸。
我好似和野田妹一起经历着这些成长的煎熬,对音乐的爱和对千秋学长的崇拜。
甚至于所有形形色色出现在片中的人物,和所有他们这些人物的音乐梦想,迷惘,感伤和坚持梦想的勇气。
当大家流着泪看到千秋学长作为指挥家的成功时,身边所有的乐符都为之披覆感动和感伤,那独立追求音符内蕴的痛苦印记,走过,彼此的伤痕,于是,高潮时候很辉煌,甚至可以触发一个局外人的狂热,引向哀伤。
他们和它们,鲜活而又夸张的形象,哆啦B梦,贝多芬晚年失聪的凄凉,站上世界舞台的野心梦想……所有的所有的,片中出现的意象,都很沉重。
成长的骨节很沉重,成长的爱很沉重,成长的被认可很沉重,成长所认知的灰白很沉重,成长的被尊重很沉重,成长的超越很沉重,成长的膨胀梦想很沉重,成长的自尊被伤得很沉重,发现成长很沉重的真相更是重中之重。
我不太懂我怎么会用这样的情绪来面对这部搞笑而又励志的剧集,只是,我欣赏并感动于野田妹的成长,小小的感伤有“屁屁体操”相伴的姑娘。
受够了韩剧的拖沓和JJYY,于是选择在这个冬天回归日剧(貌似《NODAME》是秋季强档)。
久违了的短小精悍,经典的搞笑情节,及其漫画的小小细节,好听的音乐,穿着白色衬衣的养眼的玉木宏……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出制作人员的诚意和用心,而不是动不动就用血癌车祸打发半夜三更还在熬夜看碟子的我。
穿插在搞笑情节里面的,是天才的千秋、不按理出牌但才华横溢的野田妹、摇滚白痴阿峰等等处在逆境,决不放弃,如平常人一般以微小的力量向着目标努力奋斗的场面。
鼓舞之余很是感慨,怎么我们自己拍不出这么清新明快的偶像剧、励志剧?
剧中援引的音乐也很出彩,看完之后费老劲才弄到,现在还一直存在手机里……
看了《交响情人梦》,果然,日本人真是变态得无敌纯情得可怕。
作为一个抵触日剧的顽固分子,本人在到处看到天花乱坠的评论进而接受了鱼头的强力推荐后,带着狐疑准备瞅一瞅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后果惨痛,一下忽忽看完了整部。
在进程中多次用满含水分的眼睛死瞪着屏幕,一边呲牙咧嘴。
边看边觉得,不堕威名啊!
形容这部短短11集的日剧,再没有比“美好”更合适的词汇了。
最可爱和打动人心的当然是人物,以我现在的欣赏水平,人物永远置于编剧,技术等等之上。
女主角野田妹是我心目中继赤名莉香之后最富个人魅力的女生了~~~可以用各种肉麻的词语形容。
“只要你一微笑,世界就会因此而熠熠生辉。
仿佛在呼吸般,变得生动起来了。
”这样像水晶一样透明单纯的人啊,却没有水晶的冰凉,温暖美好,天真质朴。
当她用那双明净的眼睛真挚纯洁地看人时,即便是谋划贿赂,理由也如此温暖人心;即使在垃圾堆中弹钢琴,也那样美好的让人心惊。
她的爱纤尘不染,爱一个人不因为有钱,帅甚至有才,而是爱他的全部,爱他高高在上的死相,爱他的臭脾气和苛责。
我们可真受不了这个傻得近乎没大脑的家伙,在痛斥她给人带来不现实的坏影响的同时深深地被感动。
无怪乎那些剧评们都带着对美好之物的感激之情描写着这一玫瑰色的梦幻。
男主角帅绝人寰,帅啊帅啊超级帅,内敛不花心上进内心温柔外表冷酷。。。。。。
(本花痴撞上了电线杆子。。。
)不过这种人设很模式化,乱幻想的片子里,帅哥差不多都这样,只是这部演员选的很贴切。
在这样童话般的人物和故事中,每个人都单纯可爱,每个人都心怀善意,坏人都改恶从善,gay们都执着善良,没有恶意竞争,有才能的人互相敬佩,互相帮助,所有的阴霾都会散去,所有的明天都在交响乐中绚烂生辉。
我喜欢乱七八糟的野田妹,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但自己也默默努力。
我喜欢野田妹垃圾堆中的钢琴,也喜欢大家都说她是变态并且仍旧爱她。
总之,看到比自己还乱七八糟的人很兴奋~~~嘿嘿嘿鉴于日本的民族性,日剧向来很有速度感,短小精干。
某人关于日剧和美剧的简介很恰当,引用之:“我一口气看完了15集《绯闻私校》,简直是热血沸腾。
尤其是看开始的5集,我觉得好莱坞的编剧实在是太牛了!
所有的韩剧和日剧青春偶像剧跟它一比,都显得寡淡无味。
但是这种极强的戏剧张力,很难一直保持, 当日剧和韩剧在后半段开始对观众进行情感诉求的时候, 美剧为了保持那么高的叙事效率,仍旧必须翻来覆折腾男女主角和配角, 相当有没事找抽的嫌疑。
当《GOSSIP GIRL》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六个人的张力讲出花样, 开始靠引进新人物,制造新矛盾,挖掘新前史吸引观众时, 我开始有些失望了。
这大概是美剧的毛病:那种激动人心的东西,很难在人的心底留有回味, 也很难有一些小细节,让人想起自己的恋情和人生。
而这些,日剧和韩剧(很少的一些!
)却能做到。
我想说,美剧缺乏一种叫做“隽永”的东西。
当然,你也可以嘲笑我,怎么会有人在电视剧中追求这种东西?
”就是这样,看美剧哭是比较可笑和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欲望都市》为什么能会成为几乎不可逾越的巅峰?
作为美剧中极少数的人物富有个人魅力,心理刻画细腻,层次丰富(对我这样的外行是这样的)的佳作,仅凭借情节热播的后来者自然难以望其项背。
desperate housewives和cashmere mafia的女人们缺乏那种独立成篇的个人魅力,而且看到刘玉玲做一个没有东方文化根基的香蕉人和白种人一较高低有点伤心。
prison break则是典型的情节取胜了,反复折腾,第一季就审美疲劳,第二季传说直接沦为公路片。
后来就漠不关心了。。。
这部片子极大的一个美妙之处还在于音乐。
全片配乐几乎全部采用古典音乐,却不觉得枯燥,反而成为了一种享受。
和情节的高度整合性,使观者伴随着主角的经历,或哭或笑,或喜或忧。
看了片子后,我再一次燃起了对古典音乐的向往。
持续进行了“如果我有钱,就去***”之类的yy。
古典音乐原来是如此之美,能够表现丰富的感情和细腻的层次,引导人心灵明净。
如同《约翰 克里斯多夫》里面那个描写音乐的名段--“音乐,你这心地清明的朋友。。。
”。
无论看到野田妹的钢琴独奏还是千秋指挥的交响乐,都是如此打动人心。
《贝多芬第七交响乐》不同于《田园》,《命运》之类,本来是没有特定标题的,需要自己体会,但导演带我这种古典盲看到和感受到了绿色的春天。
柴科夫斯基高难度的《胡桃夹子》,粉红色的莫扎特,德彪西与恋人漫步的甜蜜,都很感人。
重点是,无论野田妹演奏什么,看到她我就很感动。。。
哇!
而且看完后竟然不自觉地做指挥状,其实在别人看来可能更近似帕金森氏症,唉最后,还是觉得日本是个非常奇怪的民族。
不是极夸张,便是极沉重,喜欢拍各种不伦之恋,有各种变态的审美。
严肃片喜欢营造诡异的美感,比如深黑压抑的静默,死寂中鲜血缓流的凌虐之美。
搞笑片又超级不现实,经常做出没大脑的事--汗,怎么像在说自己,完了。
感觉似乎他们压抑忙碌惯了,受不了像韩国人那样唯美地渲染美好的感情,于是隐藏在搞笑中真情流露。
不过还是得承认,他们搞这个还怪有一手的。
28届讲谈社少女漫画大奖作品改编,看过之后,一点儿也没有它是横空出世的震撼,与我们从少女长到成人间看过的日本漫画来比,它缺少的是,只有这个讲故事的画者的独特体验和非它莫属的述说。
但是很明显,讲故事的人,并不存在任何野心,也并没有准备把她的触角伸得太远,这种态度很老实,她只是单纯地说一个有关“少女”的故事,所以对于女人,或者男人,甚至少男,它的吸引力甚微,对于少女来说,也绝对不是冲击力,而是一种温柔和享受。
就象台词里反复讲到的,现在是“享受快乐的音乐的时间”。
讲故事的人,希望的就是我们,不觉得负累地享受,而且快乐。
前几天看《美国偶象》,主持人采访其中一个歌手,问到在竞争的女歌手关系好不好?
她答,很不错,主持人和评委都不相信,有一个人问,“难道他们不是来比赛的吗?
”这是个笑话,但是在少女漫画里面,这样深层次的成人相斗,机关算尽都只是挡路的一个小石子,绝对不是大山。
日本一向喜欢过于夸张的搞笑,有时,会让人觉得笑不出来,但是这个里面,却运用了很多,象漫画一样的镜头,比如打人可以把人打飞,不高兴的时候,眼珠根本看不见,只有眼白露出来,一伸手出去抓门,手绝对堪比利器,门上皆是爪痕。
就连女主角走路,也是会模仿着书里的样子,八着脚走路,还好,绝对不觉得夸张,反而是会会心一笑,对于常看漫画的人来说。
漫画出世的时候,对于不够美型的画风似乎有颇多争议,但是我自己却还多少有点喜欢这种简单的干净的画风。
整个故事里,她递交的不是粉红色的梦幻,是一种淡黄淡绿和纯白的干净,男主角一直穿着白色的衬衣,带着天生的骄傲的艺术家的气质,而男配角和女主角虽然大多都七零八落,乱七八糟,衣服的色彩并不统一,甚至身穿着黑色的T恤黑色的和服上台演奏,这种色彩仍然传递的是青春的活力,而非黑暗的压抑,也许这和男主角是指挥有关,从这一点上说,他确实做到了把不同的个性,擅长不同领域的人都掌控在他之手,又作出相应的配合,让人对他少年指挥的天才做出了信服。
不过相反,我不太喜欢剧里的女主角,虽然我们知道,漫画小说世界里难免有些夸张,但是她是天才,她听过一遍的曲子就能记下来,她有她想象的世界,她从来不用功努力,是的,她是天才,她用了二个星期的集训,虽然她那般刻苦用功,没有拿到第一,但是是险些没有拿到第一,你看着她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夸张实在是不太公平,这样的幻想世界也实在是不太公平,因为比起那么多,冻在寒东里死去或者活来的腊梅,那样的芬芳都显得愚笨,而这样的人,也能为她的不努力,不用功找到理由,她没拿到第一的时候,许多关心她的人哭了,连她自己也沮丧了,只有我松了一口气——这才公平。
这还没完,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死死地抓住了自己喜欢的男孩子,以他的老婆自居,于是有那样优秀的男孩子,任劳任怨给她打扫垃圾屋为她进厨房,我看得心惊胆颤,因为不得不感叹,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把人生描写得如此轻而易举???
但是我却喜欢她开了窍一样在思考,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喜欢呢?
怎么样还可以更喜欢呢?
她可以过这样的一辈子,做个快乐的幼稚园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唱很有趣的歌,是因为她没有长大,拒绝长大。
她可以爱她的男孩,仅仅所做的事情,就是给他和他的乐团送便当,站在台下倾听他的音乐。
但是,他说,没有家长会放心把孩子教给她;但是,她想,和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人可以走多远呢?
除了天份,除了野心,其实最主要的不是追求自己贴近更贴近自己的东西吗?
有人问,难道这样,原石非要被开采,然后送去雕琢最后被展示出来的光彩华丽动人,是不是一定要比流在原地默默无闻的原石更快乐?
我是这样想的,上天给你的才华,不是让你自已只顾上自己的快乐,而是能够给予这个世间更多的东西,创造回馈给这个世间更多的东西,这是天才的使命。
讲故事的人很自信,作为这个剧最大的成功就是,编剧导演都知道音乐的魅力,而且信服音乐的魅力,每一集里都有相当一部分是演奏,钢琴曲,小提琴,双簧管……一直到最后登上舞台,礼服、灯光、指挥棒……那确实是让人激动人心,让人在音乐的魅力面前只能沉默或者鼓掌,那未必是世界最顶尖的,但是从这故事里每一处的细节,你都知道,他们在爱着,音乐。
迷路费对小野田说:你若不能更加直面音乐,你就不能从内心享受音乐。
可以引申为:你若不能更加直面人生,你就不能从内心享受人生。
玉木宏,一个男女俱流口水的俊俏哥儿,出得厅堂入得厨房,钢琴家务样样来得,居然被邋蹋的野田妹收服,这种没天理的事却是日韩剧的惯用伎俩。
看金三顺配玄彬就知道了。
该类型日韩剧中的大帅哥必有以下特征:洁癖(出身背景良好),自闭(有过一段很受伤的记忆),敏感(典型的艺术家气质),自大(其实是自卑),具有强迫症的初期症状。
乍一看是忧郁的花样美男,但施法不当易遭受空前冷遇。
美男只有交给野兽,看野田妹是如何下药的。
洁癖要靠脏来治。
野田妹飘着异味的香闺让爱洁如狂的玉木君忍无可忍,主动开展大扫除,一并连她多日未洗的头发也帮助洗净吹干。
自闭也不怕,敲开门讨饭吃,面皮老老肚皮饱饱。
敏感、自大更是小菜一碟,反正只要迟钝和自行其事就好,别太拿帅当回事。
表面看来玉木君横得不得了,将野田妹当作一条麻袋甩来甩去,实际上玉木君一步一步沦为包揽打扫、做饭、洗头的欧巴桑和钢琴陪练。
后来,玉木君受强迫还上了瘾,万里追踪野田妹到穷乡僻壤,愿结秦晋之好。
跟金三顺肆意醉酒,又不讲卫生又实施暴力,却蹭上了另一洁癖患者玄彬的床,一样让人大惊失色。
可见对这样生活在真空中,一点病菌都碰不得的洁癖患者一定要下猛药。
当然野田妹也不是孤军作战,不仅有米基这只色鼠助阵,还有诸学弟学妹在旁吆喝,把玉木君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洞穴里逼出来,让他无暇伤春悲秋,辜负大好时光。
而野田妹本人也是一块被埋没的良材美质,于是两人同受赏识,结局皆大欢喜,看得观众中诸多资质平平的野田妹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拿身边又臭又拽的帅哥一试身手。
日韩剧真是激励人的斗志,又满足了自我幻想,看帅哥受虐也着实过瘾,有那么多潜在的虐待狂与臆想症患者,要不红也难啊!
前两天一直在看《交响情人梦》11集+2SP,很过瘾。
生性散漫仅仅把钢琴当作个人喜好的女主角,在遇到男主角之后,为了跟上他的脚步,开始刻苦的练习钢琴,赴法留学,最大的梦想就是和男主角同台奏响钢琴协奏曲,她弹琴,他指挥。
一个原本懒散不堪的人因为爱竟可以变得如此强大。
我沉睡了很久的爱的神经被触动,我感觉自己和女主角很像,有天分,可是因为散漫,始终成不了somebody,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无争。
偏偏她遇到了他,他是那么优秀,闪闪发光。
她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差距,于是发奋努力,在他的帮助下,渐渐地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这样,她也开始发起光来了。
相互鼓励,相互打气,朝着同样的目标前进,这样的爱情在我眼中,也是闪闪发光的。
因为这爱情里包含了希望,包含了理想,显得格外珍贵和动人。
那就是我想要的爱情,因为爱而想要变得强大,变得闪闪发光。
野田妹,......你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么
公司对面开了一家港式甜品店,我对甜品一直有着超凡但不脱俗的热情,于是中午我约了朋友心怀憧憬而去,要了一碗杨汁甘露,还有甜不甩,芝麻糊,奇异果汁西米露。
吃完后,我却颇为失望,同样都是用西米,芒果,牛奶,白糖为原料做出的甜品,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些芒果和西米本很可以成为一碗绝世好甘露,但很可惜的它们没有遇上巧手,于是被白白的埋没了。
拍电视剧也很像做甜点一样,即使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原料,也可以拍出品质截然不同的剧集。
这里面的奥妙就在于各种调味料的比例,柚子和芒果的比例,搞笑和煽情的比例,纯爱跟成长的比例。
我喜欢日剧,正因为日剧里的比例调配很合我的胃口。
前几日看了许多朋友跟我推荐的《交响情人梦》,说实在,不能说是制作十分精良,比那些耗资巨大的HBO剧集比算是比较简陋的,但却十分生动搞笑讨人欢喜。
东西好吃不好吃,关键不是食材有多珍贵,龙虾鲍鱼未必就比生滚清粥小菜来得更落胃。
交响的主题还是日剧和我都向来喜欢的励志,日本人很能励志,而且可以把人励的心潮澎湃遐思不已。
玉木宏扮演主角千秋王子,扮相十分俊朗,白衣黑裤已经是的机关枪级别的杀伤力。
曾经有一阵子屏幕上流行臭硬汉黑面汉,这两年玉面书生似乎又开始走红了,但是那些少女系少男我实在是无法接受,还是玉木宏这样俊朗阳光的形象我却是喜欢的很。
女主角是眼下流行的邋遢兼卡娃伊兼严重内八字型,现在是否为了增强平凡少女们的自信心,让她们更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感,所以女主角都是如此随便。
比如我,虽然我不是少女,但我这人也挺不修边幅的,房间永远是这里一堆书那里一堆杂志,于是我看到女主角的不修边幅更甚于我,胸中便有找到同志的温暖感和我还是挺爱打扫卫生的自豪感。
在剧集里那女主角天天跟八爪鱼一样粘着玉木宏,贴身倒追,令我等从小就没主动过最多就心怀一下不轨的女性同胞,看了觉得这世道变化真快,自个真是落伍了。
当然,这也可能都是男人搞出的本子,诱拐女孩们向电视学习,主动出击,这样男人就省事多了。
所以女孩们看这样的剧集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轻易的被糖衣炮弹打中,即便是玉木宏这般的超级糖衣炮弹。
剧集是关于古典音乐的,所以剧情里也涉及到不少交响乐的内容,此剧演员还算选的可以,那些乐器演奏的细节都还过的去,没有出现国产剧里一看就是不会拉琴的人在那拉琴的画面,装的还是那么一回事情。
不过对于电视里出现的那些对音乐的描绘好坏则完全没有听出来,除了小提琴还能听得一点,钢琴则完全不懂了,那些人在我看来都弹的粉好粉好。
包括弹的乱套的女主角,我也觉得很不错。
不过这部电影的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励志。
虽然是励志,但整部电影都十分可爱,十分卡通,剧中有许多漫画效果的真人再现,比如人被扔过来的书打的飞起,整个人被拎起来放到椅子上等等,还有漫画般的白眼,都十分窝心。
这就象是甜品里的独门秘方,加上一点点,味道便完全不同了。
在出差一周多后回来,看上这样一部优质甜品般的剧集,还是非常非常的让我开心的。
這句話很多人都說過:“這部劇是我古典音樂的啓蒙。
”昨天我在電話里這麼重複了第N遍的時候,SNOW故作傷心地說:“太失敗了,你古典音樂的啓蒙居然不是我!
”喜歡千秋跟野田的相處方式:就住在隔壁,經常碰面,經常有事沒事去蹭個飯。
抱住他的胳膊撒嬌耍賴抽風,一旦發現遠勝於自己的地方就會想要追上,然後不吃不喝地努力。
這個時候喜歡也變得不那麼重要,【我喜歡你,不是現在只喜歡你而已,我想要以後都跟你在一起,所以我要努力,努力追上你。
】千秋是挺難讓人反感的優等生。
儘管有著音樂世家的背景,儘管有著被著名指揮家陪伴的童年,他並不是天才,倘若不努力,依然會淪為平庸。
有一幕蠻有意思的,龍和野田他們搬了電暖桌去鬧騰,千秋想要安靜學習,做了諸多努力都宣告失效之後,他忍無可忍地大喊:“拜託你們出去讓我安靜地學習吧!
”誰能輕而易舉地成功呢,光輝背後都是辛苦。
已然那麼優秀,已然可以輕鬆地獲得很多榮譽,聽得“米奇”新專輯的“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米奇說:聽到這支曲子,每一個音符,就知道他這二十一年沒有浪費一分鐘。
21年啊,完成一隻交響曲,不可想像。
開始發自內心地尊敬交響曲和古典音樂家們,要怎樣的發福推敲和千錘百煉,怎麼樣才能覺得這支曲子可以交給觀眾了。
還喜歡清良,小提琴公主。
其實相比較千秋而言,清良的優秀更為真實。
千秋的家世背景,千秋的才華,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 = 但是清良,優秀的堅強的樂觀的自信的美麗的清良,R&S樂團首席小提琴手的清良,清湯掛麵的直發和乾淨俐落的穿衣風格,背著琴箱走在路上都是神采奕奕。
包括後來跟龍分開兩年,孤身一人前往維也納進修兩年,而後嬌憨地抱住他的脖子說:“我可以回日本了吧”然後就笑著哭了。
原本對西洋樂器完全不感冒的,原本連貝多芬巴赫舒伯特的長相都分不清的,原本根本無法從頭到尾聽完整支交響曲,原本以為就這麼自顧自地迷醉在國風和詩經里,做一個別人眼裡宋朝穿越來的女孩兒。
這部劇,忽然就在眼前打開了一扇窗,那些沉鬱或交響情人夢者激昂的曲子,原來寄託著一樣的情感,原來也是一樣的斟字酌句,一樣的尊敬與忐忑。
小提琴的悠揚,大提琴的端莊,鋼琴的優雅,還有指揮家修長的手啊,忽然就從雲端引來仙樂,不知今夕何夕。
我一直頭疼我的外國文學,因為不感興趣,所以從來看也不看。
但是因為古典音樂,因為聽了曲子就會想要知道背後的故事,看了故事就想知道故事的年代背景,然後慢慢就觸摸到了文學。
後來我居然開始看外國文學!!!
我居然走在路上也會拿著書看外國文學!!!
我想我真應該好好感謝這部劇。
我喜歡聽人講故事,又總覺得電影太匆匆,所以15集以內的電視劇是我的心頭好。
從容又不冗長,速度不急不緩,最合我意。
但是又要帶來正面影響,我不喜歡看過之後只看到兩個人的愛情,分分合合紛紛擾擾,講不完的雞毛蒜皮勾心鬥角。
這部劇,完全符合我的一切要求。
如果只能推薦一部日劇,那麼我的答案永遠是《交響情人夢》。
O(∩_∩)O附:劇中出現的曲目。
【Orchestra Du Nodame Live CD1】 01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 (主题曲音源) 02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四乐章 03 贝多芬 第九号交响曲 D小调 作品125 合唱 第一乐章开头 04 盖希文 (服部隆之编) : 蓝色狂想曲 (口风琴版) 05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06 莫札特 双簧管协奏曲 C大调 K.314/285 第一乐章 07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一乐章 08 布拉姆斯 第一号交响曲 C小调 作品68 第四乐章 09 萨拉沙泰 卡门幻想曲 10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四乐章 11 盖希文 (服部隆之编) : 蓝色狂想曲 (片尾曲)【Orchestra Du Nodame Live CD2】 01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第八号 C 小调 作品13 悲怆 第二乐章(NODAME版) 02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第二小节即出错版) 03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04 莫札特 夜之女王的咏叹调 (歌剧[魔笛]) 05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峰版) 06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 第五号 作品24 [春] 第一乐章 07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A大调 作品92 第一乐章 钢琴版 08 巴哈 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第二号D小调 第三乐章 萨拉邦德舞曲 09 拉赫曼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作品18 第一乐章 (双钢琴版) 10 萧邦 练习曲 作品10-4 11 德布西 喜悦之岛 12 史特拉汶斯基 彼得洛希卡3乐章 第一乐章俄罗斯之舞13 舒伯特 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 14 莫札特 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NODAME与千秋版)
一个邋遢,幼稚,疯狂,头脑简单的女孩,却吸引了“万众瞩目,光芒耀眼”的千秋。
一点也不惊讶。
野田妹是小女生,她不懂事,粘人,撒娇耍赖,让人放心不下。
开始的时候,每次千秋不由自主的为她做各种事情后万般无奈的自言“为什么我非要做这种事不可”,让人不由捧腹。
她的爱和幻想从一开始就直白的展现在千秋的面前,却让他受之泰然,不用担心对她有什么责任,不用顾及她有太多情绪,仿佛她只是一个小狗,喂饱了就好了。
“像喜欢小狗一样的喜欢她”,这让我想起了《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里面的Gigi,男人一开始只是喜欢她们的粗神经,喜欢和一个不需要当成女人的女人相处时的轻松愉快,然后发现原来她们也是感情细腻的,而且他还相当在意她的感情,于是发展出一段爱情。
这是个生活中也存在的普遍现象么?
我想,其实野田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女生。
她有她的光芒,暂且不说她与身俱来的天赋成就了她很大一部分的独特魅力,在我看来,她吸引千秋的地方有三:一是她的独特,为什么音乐学院有这么个邋遢幼稚的女孩子,为什么和她的生活差距那么大,却对她习以为常的暖炉桌着迷,为什么她的天赋和梦想有迷一般的差距。
她偶尔也会机灵的想到睡在暖炉桌很久后会口渴,她偶尔也会说出惊人的话,她甚至会拒绝王子一起留学的邀请,要知道“他用了多大勇气才说出这句话”并且相信她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她不按牌出牌,她的生活永远有惊奇和精彩等着他发现。
二是她对他的梦想的态度。
“彩子只想被他照顾,而她想和他共同进步”。
他要出国了,以后就不能和他在一起了么,野田妹一定也有这样的犹豫,但是她还是帮他走出了对乘飞机恐惧的阴霾,大骂他的犹豫不决让他深深震撼。
而她自己,居然做出了要通过参加钢琴比赛获得出国资格的决定并为止拼命努力。
这也是她吸引他的第三点,她为爱情改变了自己。
究竟该不该为爱情改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野田妹也因此痛苦过。
但是她终于发现原来通过音乐传达出自己的感情,与台下观众达到共鸣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她所该做的真的不只是开开心心的弹琴,一个人享受,她要面对乐谱,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他们是相合的,因为他们彼此影响彼此改变,共同进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野田妹不是一个需要人担心照顾,不独立的小女生。
她的自信自尊,她的信念之强最后终于震撼了他,吸引了他。
就像Gigi的信念最后让Alex相信例外是存在的,相信爱情的美好就是那种牵挂,焦虑和胡思乱想。
学经济的人说两性关系不过是一种抵御经济风险的简单组合。
我也一向认为,爱情不过是人们对自己为了弥补自身不足或是满足自己欲望的自私行为的谎言,千秋和Alex从某种程度上也在寻找这样的另一半。
可是,缘分真的是存在的,就像野田妹和千秋同样有着童年的心理创伤,同样天赋异禀,就在或巧合或用心下帮助对方找到了自我。
与其说是爱情片,我倒更觉得这像立志片,男女主角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没有什么爱恨纠结,却在这个本该自私的行为中找到了互补。
这个情节夸张的日剧让我们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
还是想说豆瓣评分真的是~~~~不靠谱啊。有那么好看吗?完全猜得到的剧情。不过音乐是亮点,算我的古典音乐入门了
“啊,千秋王子,请受我一吻”日剧的浮夸气质倒是挺符合这种动漫改编剧,两主角搭戏也出彩~
在脱线中,男主角赫然发现了另外一种平衡:随性,懒惰,散漫也并非一定是浪费。就在你迷路的那段路程中,你的心,也在一刻不停的领会风景。在人生中,没有什么可以“直达”的事儿。平庸的快乐,世俗的幸福,也绝不低于所谓高贵的艺术。
本来觉得野田妹是射手座,不过后来发现各种星座的人都觉得她是自己星座的,那好吧不抢了。。。总之就是被她治愈了
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夸张的,不喜欢野田妹叽叽咕咕讲日语的方式
真是难得的不拖沓,没有纠缠于小情小爱
春田花花交响乐。天然呆的野田妹和千秋王子。“彼得鲁什卡”→斯特拉文斯基→佳吉列夫→尼金斯基→力度之外的悲喜戏剧人生。PS:那阵子亚洲年轻团体在演出时都转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
三星全部给交响乐。。。觉得野田爱的太累了 无法理解。。果然我还是更喜欢瑛太。。
到第二集看不下去,女主叽叽喳喳的对白,男主唯我独尊的气势,果真对太中二的剧完全无感。其实一开始纯为了瑛太看的,但剧情和演技……还不如直接看动画
以前看的。野田妹的可爱我get到了,但是仙贝的帅气没能get到。剧情很俗套,给里面的交响乐点赞。
很欢乐~场面也很宏大~各个演员选的很到位很贴切。
可以听,可以看.
不喜欢此类型片子,看点太少
每回看书里被踹飞就好搞笑~ 并没有坚持看完,手动再见。。。果然我不是日剧体质
看不下去的感觉
男猪脚不待人亲 女猪还行
elegantly-made. At times touches on the most important core of music (expression or standardizati). The narrative is same as 篮球飞人,足球小将,圣斗士。。
我就想说一个,这谁翻译这么烂得一个名字,爱情在里头不是主线好伐。爆无聊的n多情节,很多时候看得想要睡着,但是,感觉对的时候爆他妈治愈和感人吖!!!
我少女情怀又被激发了。。上野树里真的就像活生生的野田废啊,天然呆的样子好可爱!玉木宏很王子帅到爆!各种古典乐钢琴曲听到过瘾耳朵爽歪歪~好久没看到这么对胃口的剧了~
可以说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