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系列失意的打击中,寻找出当年很爱的温暖剧集《美丽人生》来温习。
是2000年木村拓哉的戏。
很奇怪,或许看戏不需要太多思考,因此总是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而最近看起paper和教科书,就有一种度日如年的疲惫感,如同蔡康永在他一本写了许多男生的书里提到的那一句,“课本是很奇怪的东西,散发着一种沉默的敌意,你如果能够找到同伴一起面对一本课本,好像会比较不受威胁。
”木村在戏里有棕黄色的卷发,零乱潇洒,即使带上机车头盔,无论何时摘下来一甩头就恢复了造型,也不需要发胶之类定型梳理,很随意省事舒服。
那些年日剧里写实色彩浓重,不会拍华丽的别墅,诺大的房间。
无论是木村所饰演的发型师终二租来的单身公寓,还是常盘贵子饰演的轮椅姑娘杏子的家,都是摆设平常,家具实用并有些陈旧,地方并不宽敞。
看起来很亲民。
其实想想,这部戏所讲的故事不是很现实这个观点也能理解。
潇洒并才华初露锋芒的发型设计师终二,终日周围美女如云又要帮杂志拍封面或内页,又要帮大明星摆弄发型,是有很多机会认识不错的女生,何苦要受麻烦来和一个坐轮椅的图书馆管理员杏子来交往呢?
看电影要抱着去座位,吃个饭也要跑很多家店找个barrier free的地方才可以。
况且杏子也不是什么美艳动人的类型,充其量就是一个居家可爱的女子。
所以当我这次带着写实的观点(过去都往往带着花痴木村的观点)观看这部戏的时候,发现终二对于杏子的爱,如果仔细看的话,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他对家的温暖的隐含的期待。
杏子因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需要家人贴身并随时的照顾。
因此杏子的家人在杏子的周围结成了紧密的关系。
哥哥因为杏子的病,不去外面工作而是在家照顾杂货铺,最主要目的就是可以随时照顾杏子的需要。
父母亲也是如此和哥哥一起守护杏子。
相比起来,冲岛终二家的关系则不太紧密。
全剧我记得有大约两处提到终二的家庭关系。
一处是终二的妈妈来到杏子工作的图书馆想要见儿子一面。
终于碰到之后,终二的妈妈首先说出的话,是提醒儿子做发型师要低调。
由于上次终二帮杏子弄头发上了时尚杂志并且版面巨大,引起了母亲的警觉。
因为父亲是医学院颇具分量的人物的关系,父母家人期待终二可以上医学院做医生。
但终二后来选择去做发型师,父母亲难以接受,于是三年来未曾联络过终二的母亲跑来见终二,说的主要内容就是让他不要把发型师这个工作做得好到上了杂志天下皆知,以至于他爸爸看到了会觉得这样一个做不了医生的儿子为自己医学院院长的身份丢脸。
终二和母亲相谈不欢,母亲说明来意就着急要走。
终二最后说,三年不见,就只能说这些吗?
言谈间显示出他想和母亲谈点别的,也希望与家人有多一些交流。
怎奈母亲夺步而出也不理会终二最后说的这一句。
终二第二次谈到自己的家,是在和杏子两个人聊天的时候。
杏子问起终二的家人,终二说父母期待自己考上医学院做医生,结果自己考了三年都考不上,觉得做医生没天份,然后选择做发型师,认为自己有可能让别人更美的天分。
把别人打扮的漂亮,也会认为自己也可以美丽起来。
可见他虽然身型俊朗,内心依然有强烈的可以被人与被自己认可接纳的需要。
终二又提到他有一个哥哥(不然他也不会叫终二吧,说明还有个终一的存在),哥哥聪明得很快考上医学院,父母很开心。
有这样的哥哥,难免父母不会比较,况且父母都这么爱面子。
戏中也从未看到终二的父兄露面,也无从知道关系如何。
所以当杏子非常欣赏他作为发型师的身份,也很认同他对自己目标的追求(top stylist),他就非常开心。
他周围朋友看起来应该不多,离开了曾经奋斗过的考医学院的那帮人,自己又没考上,以失败者的姿态加上他本身也是很有骨气的个性,可能也不太主动与过去的朋友联络。
以他父兄家人的态度,上了医学院的人,即使是朋友,可能也不会去特意欣赏做发型师这样的职业追求。
即使是自己的初恋情人,也是在自己已经评上了top stylist的时候才出现,然后自己可以稍微侃侃而谈一下自己的事业追求。
但在他还没有成为top stylist之前,这么为他的追求而付出关心的人就是杏子了吧!
总算有人也认为自己的追求是值得的,这种找到共鸣分享人生中仅次于价值观这样重要的内容--理想,是吸引终二靠近杏子的因素之一。
当然刚才有点跑题。
说到家庭,杏子的家庭就是终二理想中的家庭吧。
当杏子不小心在终二家饮酒过夜之后,终二陪同杏子打算去杏子家解释清楚时,杏子半路让终二先回去不要去她家。
终二就问是不是父亲会暴力相向?
杏子说不是,是哥哥呢!
终二当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为了妹妹挺身而出的哥哥,以及他毫无联络的哥哥。
这是一个稍显强烈的对比吧。
之后杏子的妈妈对杏子说邀请终二到家里来坐坐。
终二坐在杏子家狭小的厅里,日本人所说的坐其实也就是跪着。
终二正襟危跪,姿势颇为正式僵硬。
然后就看着一家人围着小桌子旁,杏子的爸爸妈妈有的没的与他聊天,但因为不了解,也不知道聊些什么。
杏子的哥哥很不喜欢看见终二,他害怕妹妹受到终二的伤害。
这一边哥哥很不友好的对待终二,出于对妹妹的爱护,那一边爸爸妈妈不停热情的邀请终二有空多来家里玩(出于对杏子的爱,因为看到的确是杏子喜欢的人),说家人并不是像这栋房子一样古板的人家,终二就这样看看哥哥,再看看爸爸,看看哥哥再看看爸爸。
他可能想,这个家里真的还蛮有爱的吧,大家意见即使不同也可以不碍事的坦然说出来。
终二再一次去杏子家的时候,杏子是不在家的。
终二联络不到杏子所以直接跑去杏子家问个究竟。
结果在杏子家杂货店门口同时遇到了哥哥和妈妈。
他很倔强的一定要去家里看个究竟才放心知道杏子在不在,哥哥就是不给进去,两个人发生了肢体的冲撞。
我想终二为什么有信心要倔强的提出这样的要求,除了他对杏子的爱之外,就是他对杏子家人的信心。
在他有限的与杏子家人相处的时间里,他观察到家人之间无隔阂的自由表达想法的气氛。
这种气氛感染了他,使他有这样的信心可以在明知道哥哥对他印象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倔强的提出这种看起来很有可能被拒绝的想法。
之后就有了终二和杏子妈妈的谈话。
杏子妈妈的一番谈话让他知道了关于杏子的更多信息,就是免疫不足的疾病。
同时,杏子妈妈所说的话中,我想有一句很重要,就是她说不强迫终二也相信杏子可以活下去的概率很大,因为终二也是别人家的宝贝儿子。
当终二听到别人家的“宝贝儿子”的时候,心里不知作何感想。
但他此时能确信的事情就是,杏子妈妈对杏子的爱,宝贝杏子的程度,是被杏子妈妈推演到他身上来了。
就是杏子妈妈想像这自己如果有一个像终二这样的宝贝儿子(她的确也有一个宝贝儿子--杏子哥哥),也会不愿意终二去与一个麻烦的残疾女孩子交往的。
杏子妈妈这样的考量,是出于对终二人生幸福的考量。
当然如果是真正终二的妈妈,终二可能会想: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与残疾女孩交往让他们没面子,所以不赞同?
不过杏子妈妈没有想到的是,终二是一个类似被家庭抛弃的儿子,是没有宝贝儿子这样的待遇的。
杏子妈妈对着终二所说的这番话,让终二对这个家庭的爱产生了更多的信心。
就是在这个家庭里,爱不是出于面子,爱也不是出于满足某一个人对他人的强烈期待(比如出于父母要求他成为医生这个期待),爱是出于自由的接纳与被接纳,照顾与被照顾。
杏子妈妈说如果终二选择抛弃与杏子的感情,自己也可以理解终二的选择。
终二这个时候随即说不会的。
所以我想他现在感受到的,是在这个家里,爱是自由的,选择也是自由的,不会有无来由的责备,以及冷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终二在和杏子的哥哥见面好像没几次就直接开口叫哥哥了。
叫的很顺口,即使杏子的哥哥颇为不乐意的警告他“我不是你哥哥!
”之后,他还是罔顾警告忍不住开口就要叫哥哥。
这是因为他真的很想有向杏子哥哥这样的哥哥吧!
后来他再一次去到杏子家,是想要面见哥哥,让他同意他们交往的事实。
尽管父母同意了,哥哥同意还是很重要的吧!
这次哥哥态度还是很不好。
但后来杏子回来之后看到终二的兴奋劲儿,哥哥也不知道是嫉妒呢,是开心呢。
那种哥哥对妹妹的复杂情绪,哈哈!
终二最后一次去杏子家,就是杏子身体状况不佳,而为杏子的好朋友,也是未来嫂子祝贺怀孕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终二已经差不多完全融入这个家了。
装扮家里的时候,终二皱眉头对着哥哥说,这算什么,幼稚园装饰吧!
哥哥又慌张的弄乱了这个弄乱了那个,终二沮丧的说:这是两兄妹吗!
庆祝完结之后终二被邀请留宿。
于是又有了和杏子妈妈的第二次对话。
杏子妈妈真是非常贤惠聪明的日本居家女人。
之前很多次看到杏子哥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终二,她虽然想要阻止但也是适时的停止了,因为知道自己的角色不是能够让哥哥改变对终二的态度的人。
她以自己的方式很灵活的在家里处理敏感的事情。
这次终二坐在厅里和杏子妈妈一起叠衣服。
杏子妈妈很诚恳的谢谢终二没有选择离开杏子,而是继续交往了下来。
终二就默默叠衣服。
杏子妈妈又诚恳的说,事情(杏子的身体)发展到这个地步,对不起。
终二也是默默的叠衣服。
杏子的妈妈最后说,请忍耐吧!
,终二还是默默的叠衣服。
终二已经打算好去忍耐这件事了。
想到柴静在她的书里写道她看到最爱的奶奶躺在棺材里,她所能作的,“只有忍耐”。
这个小而且被杏子的疾病摧残的家,就是这样自然的产生出强大而自由的爱。
知道疾病和生死无法控制,因此衍生出对于事物与人的不强烈控制的,给予事物和人以自由的爱。
知道相处的时间珍贵,因此衍生出彼此接纳与忍耐的爱。
知道成长可能会嘎然而止,因此衍生出对于成长的每一步都热烈回应的爱。
终二无法拒绝的,也有这些爱吧!
正如圣经所说的:在爱里没有惧怕。
有这样多的爱,死亡也变得没那么难以忍耐了吧!
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和合适的标题,本不想做什么其实算不上评论的评论。
巧在村上春树的书里发现了这句话:“幸福就是有温暖的同伴”!
我觉得出乎意料的合适!
是老片。
男主角女主角还有编剧,想必现在都是“前辈”式的“历史人物”了。
木村轮廓很清晰也很帅,看过他演的几部片,但从未对他“神魂颠倒”并把他俯首视为“我的偶像”;常盘贵子呢,扮演的都是很会笑的都市大女孩,但对她的爱慕程度也是在“还好、不错、不是不喜欢但也不是喜欢之间”,话说回来我本来就很少对女演员过度热烈,但是有他们出演的电视剧基本上都会是“日剧经典”...是喜剧也是悲剧。
看你怎么取舍。
现实生活中一个正常人与“坐轮椅”相爱相恋的故事似乎太过美好,不多吧?!
~片中虽然各自都有“天生的缺陷”,女生是“身体缺陷”-坐轮椅?!
,男生呢-“性格缺陷”:介于内向外向之间,话不多朋友也不多。
但因为找到了彼此,人生曾经美丽了,并且这种美丽不会因为“她的消失”而消逝....所以是悲喜剧吧?
~!!!?
女主角最后要“消失”这一事实编剧似乎在开始几集的旁白中就交代清楚了。
编剧似乎是故意这么做。
虽然是电视剧,这样的爱情故事似乎太过美好而接近童话,太让人难以置信了点吧?!!
~所以观众会小心翼翼的收起自己的情绪,不至于期盼太多以致失落太大。
现在好好爱就足够了吧!
~?
“冬二”的个性不完美,但是我很喜欢,话不多,总是一语中的,有意无意就会跟杏子吵上嘴,是个“冷酷的幽默分子”,有自己小小的世界,对“杏子”残疾一事实完全漠视到有时有点“缺心眼”,会动摇吧!?
当初恋情人出现,不过现在“我非常需要杏子”,顽固的人总是对认定的人或事务一心一意~!
哈~!!
两人像开玩笑似的顺利的走进了彼此的心,前面看得我很起劲,可是后面我有点那个了,可能知道她要死,那悲伤的情绪我有点挥之不去~?!
我可是个要完这个要那个彻头彻尾的也想要幸福的贪心鬼呢~!!
这部戏当年很火。
电视台却选择了在半夜时分播出,因隔早要上课,听话早睡的我只能在课余时间听朋友的叙述。
直至上了大学,一次心血来潮找了来看。
这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一连煲了好几晚直到看毕才罢休。
第四集尾声时,佟二叙述:“有时候,我觉得记忆里的号码是多么的悲伤;那时杏子给我的电话号码,我再也没忘记,即使后来她不在了。
”时至今日,我一直记得这段自白。
一直觉得这是我所看的电视/电影里最感人的情节之一。
人已不在了,却有一个人一直记得你生前用的电话号码。
跟看《一公斤的眼泪》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一样,哭得一抽一抽的,但是反而看到后半段没那么感动了。
现在的眼光去看那么老的爱情剧会很苛刻,但是不影响它是一部优秀的爱情剧。
看完最深的感受就是,木村拓哉是在演他自己吗?
他第一眼看到女主的轮椅,也只是吃惊了一下,随后还是把她当作普通人看待,也能够很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心不够完美的一面,既然选择了女主,也从不把自己想成什么英雄,女主说因为贤二让她的人生更加闪耀,贤二回答:我不是圣诞树之类的东西,不会闪闪发光,不是你人生的装饰物。
我惊奇于他竟然这样发自内心地跟任何人对话,尽管是身体有残疾恋人,也不会特别去施予自己的同情。
女主也是因此爱上他的吧。
同样是一部女主有残疾的影片《Jose和虎鱼们》,男主最终感觉到和女主难以为继,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这才是生活,池协千鹤扮演的Jose才不是正常人,她捡杂志看,捡银色假发披在头顶,想象着浪漫的海底世界,自己会很好地利用别人照顾自己,会毫不在乎地从凳子上摔下来,《美丽人生》的女主顾虑别人到一定地步,轮椅卡在路边都不敢大声求救,还好有天使男主,毫不在乎这一切,平等地、真实地爱着她,相比之下,羡慕常盘贵子,但是却更想成为池协千鹤呢。
看日剧“美丽人生”一半,感悟:1.美丽是本钱,本来条件不好的可以通过衣着,行为,语言使自己变得更美丽 2.真诚很能感染人,包括生气的互相抱怨 3.人不能太敏感,否则容易给自己带来自己想象中的困难 4.世界这么大,无奇不有 5.环境一换,敌人就可能变朋友或盟友 6.拥有健康灵活的身体真好
两个平凡人的故事。
纵观木村拓哉的电视剧,婚前以普通人的角色居多。
爱白里面的取手,悠长假期里面的懒名,恋爱世纪里面的哲平,美丽人生里面的冲二等等 都是普通人的爱情故事。
前面三部剧里面的爱情发生的很自然,也好理解。
但是美丽人生里的爱情,在我看前几集的时候,怎么都get不到是怎么发生的。
女主似乎太平庸了点儿,一开始认识的时候,还各种别扭。
冲二表白的时候,我都觉得这是编剧的恶作剧,怎么就喜欢了,喜欢什么呢。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褪去了她的防备,她的美丽心灵浮出表面,她纯净、清透,爱着她的家人,爱着冲二,也爱着这个世界。
她不拖累冲二,几次三番把他推开;病重的时候,笑着说没事儿;面对死亡的时候,明明很不舍,却那么平静的说出来,眼睛里含着泪花,笑着度过随后的每一天。
给小侄子做袜子,给哥哥嫂嫂办庆祝的趴体。
晕倒了也要勉强撑起来去看冲二的show。
等等等等。
她是一个平凡的姑娘,一个敏感的轮椅人,却有着纯净的笑容,对家人和对这世界的纯净的爱。
看完全剧,我终于找到冲二为何会爱上这个姑娘:第二集里,她和闺蜜吃面遇到冲二。
后来闺蜜借故先走,冲二推着她在马路上遛轮椅,这时候冲二有一段旁白。
大概的意思是,她的话语,说到了他心里最深最透明的部分。
是了,这就是他们爱情的基础了。
冲二这个帅气的小伙,高中毕业的发型师,普通人中的普通人。
心灵也美丽的一塌糊涂。
他当杏子正常人看待,全程忽略轮椅(虽然轮椅确实存在,但是在他心里,他根本就不在乎),好苏。
无惧所有人目光,大胆承认杏子;被哥哥威胁驱赶也不放弃;杏子生病期间,没掉过一滴眼泪,因为他要强迫自己往光明处想;杏子去世后,他带着小狗john在海边开了一家他俩梦想中的理发店。
他不言语,失去所爱之后,按照他俩的约定继续生活着。
或许冲二还是会爱上别人,如果有一个很像杏子的女孩出现,那会是冲二幸福的余下人生。
木村拓哉的表演,把冲二的爱情演绎的平淡又深刻。
这真是两个好演员,一个不错的剧本。
关于生命的,关于爱情的,关于梦想的,关于亲情的,关于友情的,关于事业的,都能在这部剧里面,找到新的视角和领悟。
这是两个普通人最普通的爱情故事,却也是这美丽世界的一部分。
谢谢冲二,谢谢美丽人生,谢谢木村桑,谢谢日本。
第一集,一开场就出现的00年的潮流矮子乐,抽烟的木村帅死了,随意说着wari,然后打发走想泡他的女同事,穿搭也好帅气,现在看也一点不过时,整部剧分镜设计得很有感觉,超级喜欢90年代和00年代初的日剧,复古感saigo日本纯爱剧对感情描写的细腻是我最欣赏和佩服的,通过台词和情节的设计表现得淋漓尽致,恋爱中两个人微妙的氛围一下子就能抓住我,让我产生共鸣,北川悦吏子的编剧真厉害,《悠长假期》我也很喜欢,看来有机会要去看看她的其他作品了,如果我此生能有一部这样细腻且引人共鸣的作品,创作方面我觉得就足够满足了杏子和佟二的感情按照杏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相遇,杏子自由做自己,也因为自己的性格吸引了佟二第二阶段,杏子喜欢上佟二,因而变得自卑敏感第三阶段,佟二确定对杏子的感觉,两个人互相心里有对方,杏子做回自己,两个人相处越来越和谐与愉快在车里的争吵和汉堡店吃饭的两场戏拍得好好,两个人点餐时候年轻女孩的笑声,两个人微妙的氛围,这种气氛深深传达到观众心里了,彼此都要小心翼翼的状态,失去了一开始的欢乐后面,约会的失败,她的自责、她的在意,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但是一开始不会的,刚开始同佟二的谈话都很自然,充满自信,彼此是平等的是啊,爱了就会慢慢卑微,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不好,配不上对方,对于杏子来说,完全有理由这么想,毕竟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是多少人都迈不过去的坎,这里代入感很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孩子,虽然不至杏子的情况,但好多女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卑的地方,因而在感情里经常陷入自我怀疑,害怕退却,最终在喜欢的男孩子面前不能自在地相处一起出来后下雨了,看着撑伞去拿车的佟二,杏子充满了挫败感,雨天只是想要和喜欢的男孩并肩在伞下行走,这样的小小愿望都成为了无法实现的奢望所以,现在想想,我们已经幸运许多,抛去外在的因素,我们可以和喜欢的人做各种想要做的事情,这也许本身就是上天的礼物了,所以可爱的女孩子们~请拿出爱的勇气,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然后给身边的人带来能量~后面还有一场戏,佟二到图书馆找杏子,想给她看他登上了杂志,和她分享好消息,但不见人就给了小佐,晚上佟二回家发现没有电话简讯,有些失望,尽管杏子当时几乎都拿起了电话,非常想对他说声“恭喜”,但她纠结了片刻,还是选择没有联系这个片段也让我突然产生了“引以为戒”的想法,和爱的人,想联系就联系,不要害怕自尊心的问题(不是指杏子,是自己联想的一点感触)当时他们关系几近破碎的边缘,好在后面他们把话说开了,说实话看到他们关系缓和下来,我很开心,她可以做回自己,然后这里木村用脚拨过轮椅,用力拥抱了杏子,看得我好开心呀!
拥抱果然令人充满了安全感~看到佟二曾经的恋人皋月来找他,他说他心中充满了怀念,内心产生了动摇,我立马就联想到了东爱,曾经炙热的爱人很重要,她的痕迹永远不会抹去,在现实中,我想剧情也许就只会到这里,但是电视剧还是给予了我们幻想的空间悟和佟二说开了以后,两个人关系变得缓和,他居然还成了和事佬了,后面人越来越可爱了,变得好敞亮其实,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有疑惑,为什么佟二喜欢上杏子,从剧情本身出发,杏子打动佟二的地方只有两处有比较明显的描写,第一集刚刚相遇时候以及后面她和佟二畅想未来的时候,不过,杏子的各方面性格都很好,她很体贴、温柔、坚强、有爱心、有想法、很真诚……其实已胜过许多人,爱情没有什么公式,彼此喜欢和合适最重要佟二带杏子去看富士山的时候,她说:「看到富士山、看到蓝天、看到优雅的绿色、看到佟二漂亮的瞳孔,这么舒畅的地方,连内心也好像清澈起来了」对呀,诚实得面对自己的内心,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坦诚多美好,好可惜呀,我没有能在喜欢的人在身边时候,好好地告诉他,我也喜欢他的眼睛杏子说她好害怕死去,但是她会好好喝药努力活下去,她想看到他的show,于是佟二也承诺了两个人一起努力,杏子说那一下,害怕就像海潮减退了,安然睡过去了,两个人相互扶持的恋爱,互相给予对方力量,真得好棒,让两个人彼此都自在,变得更好的恋爱才是真正应该要珍惜的爱BTW 杏子索要亲亲的时候好可爱哇!
有幸在和女主同岁的这一年看了《美丽人生》,再往后,只会比电视剧的女主角更大的年纪了,不知不觉人生已走了这么多年了,希望还能遇见值得珍惜的人,感谢遇见
很多年前看得,但只要想起就会感动依旧。
也正是由于看了这部影片,喜欢上了动不动就剪头发,并且尝试过很多不同的美发场所。
只是现实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头发一直留不长的原因。
那段时间疯狂的迷恋木村拓哉,找遍了所有木村的影片过来看。
无论是普通的公司职员,灵动的美发师抑或是落魄的钢琴师,木村总是那么神采飞扬在我看来!
甚至也就是在同时痴迷上了学习日语,每天日起而出,日落而归。
只可惜好景不长,木村的魅力没有制服我天生的惰性,结果还是半途而废了……再后来看到新闻报道木村发福的样子,实在难以接受。
哎 美丽的事物总会过去,留下的也只是退色的记忆!
但是依然喜欢那一时期那些影片中的每一个木村!
杏子说,没见面便好了,没碰上便好了,在死的时候会更加痛苦,会更加悲伤……没遇上便好了……有些人在这一场流浪中,遇上了于时光洪荒中,原来也在这里的你;有些人在生命的憔悴枯萎中,也未遇见那个陪你跳最后探戈的舞者。
遇见,抑或不遇见,很难说清楚那是起于对生命原罪的救赎,还是对那袭长满虱子的华美长袍的嘲讽。
遇见,是安妮公主眼波流转难舍难分,然后给格利高里·派克一个惆怅的转身,还是情人里,梁家辉最终只能给那个扎着麻花鞭子,血色红唇的少女一声声凄厉的婚礼序曲;不遇见,是否也就不会再有云中漫步中保罗和维多利亚的翩翩起舞,是否也就不会有英珠和熙哲那段传奇而又温馨的经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有时,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遇见那个前世在佛前为你磕500次头的人;有时,就算遇见了,手边已经牵着自己的另一半,我们又能怎么样,只不过是在心底浅浅的一笑,因为他(她)与我们的生活无关;父亲常说,永远不要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世上这类事太多。
爱情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品,需求弹性很大……生命是有期徒刑,所以在不断的救赎中,我们涤荡着灵魂的污垢,期冀在放逐中了悟。
后青春期的困顿与彷徨,需要在深夜里思索,我们去哪单车我们的印迹……冬二说, 她的泪水还是温热的,然后那是她最后的笑容……我为了不想忘记这个笑容,拼命的按下心里的快门,将它烙印在眼中、烙印在脑海中、烙印在心里、烙印在我的一生……
周末无聊重新翻出《美丽人生》看了一遍, 真是很喜欢这部电视,每次看都会迷上木村那个男人那种没几句话,但心里又温柔的一塌糊涂的男人。
因为觉得,面对一个残障的,心里非常自卑的人,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才能不断的安慰那颗容易受伤的心。
每当浪漫的时刻,杏子都回不合时宜的说些扫兴的话,说着“对不起”,看得我都烦掉而冬二总是会包容她,不放弃她。
女人都爱吧,那种酷酷的男生,展露只对自己的温柔。
觉得《美丽人生》的取景好美,第一集两人相遇在图书馆,一路开过去路边林荫道铺满黄叶,不知是什么树种,可以黄的那么好看。
图书馆的小餐厅,杏子拥挤的家,冬二家楼下的停车位,第一拉面,每一处都让人感到很温馨。
厕所前的第一吻,冬二用脚把杏子的轮椅转向自己。
这些都有意无意的道出心中的柔软。
11集里,冬二留在杏子家那夜,触到我心里温柔那点。
一大家人喜气融融,女友妈妈主动说让留过夜,都能想象到杏子那种兴奋感。
冬二洗热水澡,换上睡衣,睡在床边,初为一家人的那种感动。
结尾处,冬二那在海边纯白的美发屋,一切都那么简洁又美好,午后的阳光,窗边的沙发,小书架,放着摩托头盔的餐桌。
片尾曲中,冬二和杏子终于如所愿,手拉手奔跑,感觉心里那点愿望得到了小小的满足。
这是一部很清新,很温柔的电视,看过以后心里也变得温柔了呢。
大爱里面的那首插曲,以前下载过,被无意中弄丢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经典。还记得佟二在天桥上附下身来从杏子的角度看世界。。。
但不记得。。。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好好的活下去,为了TA。
。
看的时候年纪还小,不太明白什么残疾人的世界,什么付出什么得到,那时候以为是无聊的故事,现在看却还是有那么一点感触的,不过大抵也只是个爱情故事
第一集上来就。。。你的车挡到我了,你把它挪走,感觉那么不讲理。后来,你就看到。。 マママママア。。。
常盘贵子好美。以残疾人视角拍了那么多生活片段,甚至有开车的,那可是 2000 年啊,真好。
准备好泪奔
我果然是上年纪了 对爱情快免疫了
暖暖的爱情故事
又长又臭
好好的、平凡的生活下去,人生就足够幸福了
小学的回忆。。。
大神和常盘一人一星
这绝对是人生中日剧的启蒙,自看完这部以后,越发觉得日剧的深刻。
拓真的帅到逼死人的地步,根本没工夫看字幕,但凡有拓的颜,只能目不转睛地看这他的脸
不好看
很感人。
电视里放的,但是注定的悲剧我是不会喜欢的.
回想起曾经用电视追剧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