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独立日2真的算不上是一部特别优秀的作品,一来近几年科幻灾难片层出不穷,二来20年前的第一步珠玉在前,三来逻辑有硬伤,但是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看,还是有很多被戳中的泪点与情怀,比如老总统先生。
我其实特别喜欢老总统,硬撑着要去庆典上向所有人发出警示,坚持要跟着上第一线,最后舍身当诱饵之前的那段讲话也特别能振奋人心,讲得我坐在影院都觉得心情激昂。
虽然都是套路,然而面对灾难和困境,这种所有人都能团结努力的场面简直是我的最爱。
哪怕总统们开口都是鸡汤,我也能吃下。
另外睡了二十年的科学家一觉醒来没享受到半天的好日子,立马就奔赴前线,开始研究新科技,解救大白球,最后眼睁睁看着基友死在面前,爆发了小宇宙。
大白球真的很萌!
but居然是个圣母,我本来还脑补了大白球因为被轰了一炮要复仇的剧情,万万没想到被科学家的激情收服了,还贡献了辣_________么多资料,这么sweet.......还有局长,最开始反对开炮的只有他,愤怒挂电话的时候有点萌,但是作为一个嘴炮定位,他真的不及格好吗,敲黑板!
还不如他爹戏份精彩!
其实还是很欣慰能看到困境面前,曾经背道而驰的兄弟再度并肩,互有囹圄的家人重归于好,每个人都试图爆发出最大的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多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挣扎着坚持,他们都并非为自己而战,也并非高尚地想要做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如同老总统最后对女儿说的那句话——“我不是为了救我自己,我是为了救你。
”最后总结下问题:1、我从未见过如此生硬的植入广告,QQ你好,QQ再见,以及蒙牛月球牛奶好喝吗,我一点都不好奇,冷漠脸。
2、我其实是baby路人粉,但是演技真的real尴尬......不过这部不止她一个尴尬.......3、在查看被击落飞船遗骸时就遇到过被大飞船引力牵制的情况,结果后来还敢直接开着轰炸机往敌巢里闯,完全不接受教训吗!!
另外飞行员你们的主角光环有点厉害,并不知道为什么就一点伤都没有,还能开着敌机闯出来,简直神作(贬义)4、收割者的智商忽高忽低,我觉得这应该是编剧的智商,你们武器这么狂霸酷炫拽,为何还要真身肉搏,讲道理,蜂后是不是傻(是);还有你们的进化过程不太对啊,为什么蜂后死了剩下就跑,这和你们的大脑进化程度不一样,这不符合进化论!!
5、以后世界各国都还是不要修地标,反正早晚都会被拆!
扫了一眼之前的影评,看来大家看的有时差,而此时我是刚看完我这里的首映回到家,趁着记忆尚清,有些槽不吐不快。
且不论第一部《独立日》到底拍的如何,这部片子对我来说是有特殊感情的,或者说叫情怀。
想象一个当年不到10岁的小男孩从一份盗版的VCD拷贝接触到这部片子,那种7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震撼,在最初的几年那份VCD拷贝被我刷了不下10遍。
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英语,对那段经典的演讲有了更深刻的感触,那种绝境下的美式主旋律口号被渲染的那样的真实,毫无娇捏做作之嫌。
后来VCD变成了DVD,变成了BD,刷片的频率下降了,是因为对很多台词都已经快倒背如流了,但依然时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倒不是因为像《盗梦空间》那样值得细细玩味,而是依然可以跟随那段起伏但并不复杂的剧情,重温最初的感动。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证明,我是这片子的真爱粉,所以才有了下面的事。
大概是在两年前得知《独立日》正在制作续集,到最近听说即将上映,我第一时间定了本地最好一家影院首映场最大的厅最中间的座位,到今天生拉硬拽拉上只看韩剧港剧的老婆,走进了电影院,然而... 以下内容包含严重剧透 请看完电影再行食用 虽然事前看过预告片这部会有致敬上部的情节,但一开场还是让我猝不及防。
上部经典的演讲被加上粗劣的标准款“这是以前的经典片段”滤镜和边框,播放出来。
如果你10年前有照过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大头贴,可以自选边框然后留个小圆圈你站在里面那种,就是这样的感觉。
这个开场让我有种隐隐的不祥预感。
然后男主小哥就出场了,标准款主角变量声明场景:按部就班-突发事件-抗命处置-化险为夷,OK我忍了,毕竟变量先声明后调用是国际惯例。
然后便是盛大的20周年庆典,虽然场景设置有些眼熟,但情怀毕竟是超越国界的。
介绍老将军他艰难的站起来那一段,电影院里响起了我一个人孤独但忘我的掌声,尴尬之余快速扫视了下全场,看来即便是首映情怀粉也比我想的要少,有点悲凉的感觉。
然而猝不及防的,剧情就急转直下了。
某不明mini版无疤痕死星莫名通过虫洞传送至人类月球基地主炮正对面,而地球团队却没有了当年的谨慎,没有装着灯板的直升机,也没有电视上Don't shoot alien的忠告,团队经过简单商量,哥哥这几年科技可是突飞猛进,还怕你个球?
给老子打,于是乎,就是一炮。
哐当一响,球打掉了,OK,继续Happy 4th of July,庆祝趴走起来。
倒是当年的老人儿David意识到这球肯定不简单,于是违规改写了男主变量,乘坐月球蓝翔挖掘机前往调查,然而毫无悬念的集齐两代主角随便干件什么事,必定会触发该副本BOSS刷新,经过一些必定会克服的小困难,主角们带着mini死星的核心零件重返地球,期间BOSS顺手毁了点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地球标志性建筑物,毕竟导演估摸着我就是靠毁东西出的名,而且又是观众朋友们喜闻乐见的项目,剧情无关,就当娱乐了。
然后既然BOSS已出,接下来就该干仗了,接下来让我们欢迎本次PK的双方代表队:首先出场的是来自地球代表队的战机,虽然经过20年的外形科技学习,但显然曾经的地球军工团队并没有被忘记,他们这次参战的是装载了外星科技发动机的战机,但我们可以注意到虽然其应该是天基设计的战机,却依然采用了类似F-22猛禽的传统气动外形设计,另外我们可以注意到用于白宫撤离的总统专用直升机海军一号及其僚机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更换了外星发动机,甚至好像连蒙皮都没有完全覆盖,不得不说2007年的金融危机确实对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时至今日尚未完全消除。
接下来出场的便是刚刚刷出来的外星BOSS代表队,他们此次参赛的主力机型依然和上次一样,虽然后经小道消息确认,他们的口号是:唯一的不同,是处处都不同。
本次参赛机型的外形虽然和20年前没有区别但是却采用了最新版的alienOS系统和全新设计的CPU运行速度比20年前快110倍,其用于充电的基座,就是刚刚覆盖了地球大西洋毁了不少地标的部分,也是经过全新设计的ChargePad Pro,不仅具有6倍于老款的尺寸,还配有多点防御系统,相比以往的单向不可调主炮设计可以称得上是脱胎换骨,那么这两只代表队在实战中到底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地球代表队的首发阵容。
噢,他们的首发阵容和20年前被坑惨了的首发阵容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采访下教练噢不,导演。
记者:导演先生,请问我们为什么采用这样曾经被证明不太好用的阵容首发呢?
导演:额,这个问题嘛,主要是因为我们考虑到大部分观众朋友应该已经忘了20年前那场战斗了,另外考虑到系统有地球队首战必败的这么个设定,学习了中国田忌赛马的原理后我们决定采用这种新的模式来消耗对方以求胜利。
记者:果然是老司机,有智慧啊!
下面让我们回到战场,果然不得不说导演真是摸透了系统的设定,地球队尚未发动攻击,装载了最新alienOS的外星队便以其超凡的运行速度通过多点防御系统发动了攻势,奈何地球队队员主角光环耀眼,即便是猪阵型也不会损失关键战力,体面的输掉了田忌赛马第一局,一切都在大导演的预料之中。
同时我们可以关注到在本次大战的分会场51区,昏迷了20年之久的疯博士Dr.Okun也已醒来,连裤子也来不及穿就会同前期取回mini死星核心的地球团队一起研究其具体构成,经Dr.Okun研判,该物件并非属于对手外星队,甚至并非来自《星球大战》,而是属于《银河系漫游指南》中Marvin同类的头部,由于躯干部分损坏,变成了一块移动硬盘。
更厉害的是,这块移动硬盘的编号正是传说中的42,不仅装载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具有先进的自学习用户界面SDK,可以学习操作者的自然语言并与之沟通,实现了完美的用户体验。
然而这样的宝贝岂能被地球人轻易占有。
外星队虽然在防御电脑病毒方面并不擅长,但在制作木马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天赋,移动硬盘在被地球人启动的一瞬间,外星队多年前内置的反向连接木马也一并被激活了,木马迅速反向连接了外星队的服务器并上报了本机接入IP,外星队领队通过珊瑚虫插件迅速定位了该硬盘位于地球51区某网吧,领队勃然大怒,决定亲自驾车取回这个能改变战局的硬盘销毁。
而有着丰富安全工作经验的地球团队也注意到了这个异常的连接,经过商议后决定复制硬盘发出的信号,物理隔离硬盘的网络连接并将复制的诱饵运出网吧引诱外星领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好好的约一架,为了保证胜利他们甚至启用了绝密级的GFE系统。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许对这个系统还有一些陌生,这个系统是基于原C国政府不公开承认的绝密级网络隔离系统加持外星科技升级而成,全称是Great Firewall of Earth,不仅能隔离网络信号,还能隔离爆炸等一切脉冲能量却又能让可见光通过。
而后的战斗就不是那么有悬念了,地球队的战术成功拖延了外星队,虽然外星队通过学习地球电影《安德的游戏》采用了大量僚机绕主机环形飞行保护的策略,但显然他们并没有把那部电影看完,也低估了地球队的能力,最终地球队利用外星队在安全防御领域的传统弱点劫持了数架外星战机,攻破了外星领队自留款防火墙并最终将其击毙,随着移动硬盘从领队手中滑落,这场战斗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如果你看到这里也和我一样心中泛着一丝苦笑,我真诚的和你握个手。
是的,情怀可以成为经典,也可以成为包袱,以至于我现在看到任何影评里闪过致敬两字的电影内心都会升起一丝恐惧。
致敬可以是不着痕迹的暗示和升华,但千万不要是这样恬着一脸“我懒得想”的表情,仗着自己优势的特效制作能力去拍一部经不起推敲唤不起感动的电影。
这部续作里William Fichtner饰演的代理总统也演讲了,但我现在脑袋里一个字也想不起来说了什么,只有9个大字:他TM果然又演讲了!
如果说20年前罗兰艾默里奇是I want to do this film and do it good.那么20年后便是:I do this simply because I can, nothing else.罗大爷:你这脸打得我是,真疼!
威尔小哥:我知道你为啥不接这戏了,因为是,真烂!
1、《独立日2》就像我最初的那句评价一样--套路、都是套路!
完全是一部流水线上的标准好莱坞大片,起-承-转-反转-再反转-合,没有任何惊喜可言,及格没问题、良好达不到。
没有惊喜但也没有什么惊吓2、全剧确实在各种讨好天朝,虽然就像很多人吐槽的,蒋指挥官的“中文”,中国人听着简直太别扭了!
但一部好莱坞片子,居然出现多个中国(或亚裔)面孔,在一众英文对白里强行说中文,甚至还要“打国旗”!
大约也真是没sei了3、导演艾默里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非常重视幽默元素,如果开场10分钟,观众还没发笑,他就会很忐忑。
那么,我可以告诉艾大导演,你可以放心了,午夜场的观众们的确在前10分钟不多不少笑场了两次!
A、“QQ已下线”的时候;B、蒙牛月球牛奶的时候!
不过,全场也就笑过这两次!
4、观众的下意识反应是最真实的,这种全场哄笑的场面,充分说明了国产品牌在做“品牌植入”的时候是多么刷下限地low到尽!!!
外国品牌做不做植入?
当然做,任何一个有追车画面的好莱坞电影都是赤裸裸的植入!
好,你说车辆品牌高端、历史悠久,和咱天朝的新兴品牌比属于不正当竞争,那好,我举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
《变形金刚1》里,女分析员用一张卡copy了一段包含“冰人计划”的霸天虎入侵音频,然后装在化妆盒里带走去找黑胖子。
当时镜头给到很明显的“panasonic”,谁都知道,这是广告,是品牌植入,但是,丝毫不违和、不跳戏,这是剧情需要,甚至是关键剧情需要!
这就是既让你无形间接受了广告,又不影响剧情发展的好例子!
有理有力有节!
但假设一下,如果随后上级发现这件事,向国防部长报告的时候说的是:有个分析员用panasonic的存储卡copy了一段入侵音频balabala,你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恶心得像吃了苍蝇?!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最差劲、最低级、最low的广告植入方式!
但很可惜,无论是伊利舒化奶、还是QQ、蒙牛,用的都是这种一定要“说出来”的low到极致的方式!
这也是他们和国际大品牌之间底蕴、见识和品味上的差别!
(尽管我个人非常讨厌小鬼子的品牌)5、所以说,天朝品牌不是不能做植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停留在最low的方式上,半点儿长进都没有,还不许人批评了?
别动不动就上升到“国产品牌”的高度上,这种“爱国贼”的论调最最可鄙!
更别说什么鬼子、棒子多么热爱自己本国品牌,就你们不爱国!
要知道,人家是把品质最好的东西留给本国国民的!
为什么买日本化妆品要去日本本土而非海外免税店、为什么高端日本食品基本只有日本本土能买到?
因为人家拿自己国民当人,所谓“最好的留国内、次一级的出口欧美、再次其他外国国家”,至于我大天朝,对不起,最差的一级才给你!
你要说小鬼子这么对待咱们是理所应当,但很多国产品牌同样是这么对待国人的!
联想电脑同样的配置在美国买比在中国买便宜!
同样出了问题,美国买的无条件换新,国内买的?
对不起,你自己想办法吧!
蒙牛、伊利这些,不止一次被曝光出口产品质量比国内销售的高N多!
就算发货到香港的都是如此!
外国品牌把你们当二等公民、三等公民,不好意思,这些国产品牌同样不拿你们当人!
就这样还上赶着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呐?
一个字总结,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6、关于AB,应该这么说:别人是来演戏的,AB是来拍广告硬照的!
她脸上有表情么?
她那叫演戏么?!
说死鱼眼都是好听的!
《机械姬》里的机器人都比她表情丰富、眼神有戏行吗!
做个我很讨厌的比较,我很烦李冰冰,很讨厌她出现在《变形金刚4》里,但真论演戏,科班出身的她还是甩了整容出身的AB无数条街!
AB这种,真是丢人丢到太平洋了!
7、最后总结一下:《独立日2》是部毫无惊喜、中规中矩的爆米花电影,打折的时候还是值得看,毕竟,就像我半夜说的,特效的灾难场面还是值回票价的!
其他的就算了,剧情各种bug,表演无力吐槽,大家就当看特效吧!
距离独立日过去,已经20年了。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其实独立日电影可以算作少年时代的一种独特回忆,因为独立日正是我们正面开始接触好莱坞特效大片的时代。
比如那个一下毁灭一个城市的大炮,还有最后勇敢的驾驶员驾驶飞机相撞与敌人同归于尽。
某种程度上,算作一代人的集体潜意识。
就连《合金弹头2》后面那个飞向外星人飞碟出口的飞机,也是恶搞的这部电影。
可以说《独立日》这部电影,是第一次向所有的中国人展示好莱坞的特效电影是什么的范例之作。
所以对于那时的观众,其实是情怀满满的。
说说这片子的看点。
说到看点,没有威尔史密斯,还真的不算太多。
视觉特效其实是相当不错的,飞船覆盖地球的感觉确实呈现出来了。
Angelababy在里面确实担当了角色,而且还有感情戏,当然,普通话场景也非常多。
只是……只是……当里面少数几个华人用好莱坞编剧思路翻译过来普通话的时候,真的觉得有点尴尬。
不过好莱坞真的是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加入大量的普通话桥段。
感觉上比惊天魔盗团2还要多。
其他的就是情怀了,20年后的老总统比尔普尔曼,还有杰夫高布伦和他爸,原作众多人物都登场。
此外呢,情节上,不管从剧本结构,人物设置,主题,都像极了原来的那部独立日。
所以,如果你想冲着情怀看的话,应该还是有不少看点的。
说说导演,导演还是二十年前的罗兰艾默里奇,其实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他的《2012》,不过这是题外话。
说真的,在视觉上,这个片子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各种特效都很棒。
不过,现在已经是20年后的2016年了,特效早已经不是我们观影的首选要素,甚至不是主要要素。
所以抛开视觉,和第一部对比一下,可以看到的是,主创还是尽量想要做出一个那个年代的故事,但实际上观众的心已经改变了。
明明都有啊,总统演讲,众人参军,惊险逃生,有人自我牺牲,全世界转危为安。
为什么看起来,就是和之前不一样了呢?
1996年的时候,计算机知识还并不是一种普及类的知识,人们对于外星人和外星社会的想象,也不会那么丰富。
所以呢,劫持外星人飞机,美国人和外星人早有接触,深入母舰放病毒,并且用计算机病毒瓦解外星人护盾,三天讲完的故事,独立日成为全世界独立日,渲染美国总统的战前动员演讲等等,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前卫的想法。
而正是这种这种前卫,让人觉得剧本也极有新意而愿意看。
其实视觉震撼,说到底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那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就是《独立日》了)但是,如果用20年前的那种思路和梗,用到现在的观众身上,那么就还真的是有点老了。
现在的观众已经被诸多科幻片洗礼过,而且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他们会有一些出自直觉的问题自然问出来。
比如,外星人既然可以横扫许多星球,那么他们的作战技术为什么如此不发达?
以致于决定整个虫巢归属的王蜂,会如此随意暴露自己?
20年前,真的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看过的电影还少,我们只是注意特效,比较难想到这样的问题。
但看过许多战争片的观众,虽然不一定意识到,但是内心却会浮现出一点浅浅的怀疑:这里不太对吧……当然,这只是减了1分。
然后,为什么外星人可以进行星际旅行,却在信息技术上如此落后,以致于有主控电脑的飞船,可以不经过软件层面的改变就被地球人随意偷走驾驶?
二十年前这不是问题,但现在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用户权限的概念(因为要数用户名密码),也都知道计算机都联网。
所以这里又会出现一点:这里不太对吧……再扣一分。
好,然后到总统演讲了,总统讲的倒是挺对,但是,怎么感觉不是这时代的讲法了。
原来我们已经过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时代,现在打动我们的是个人主义的家长里短和人文关怀了。
于是心里又暗暗说:不太对吧……再扣一分。
于是扣着扣着,这些分就被扣得很低了。
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最关键的,是面对20年后的观众,仍然选择了和当年同样级别的梗。
比如当年的梗是1,现在可能是2。
但是20年后的观众,真正要看的可能是20,也可能根本不是数字,而是字母E,那么比起观众的期望来,这个2显然是不够的。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导演 7剧本 6.5特效与技术其实不错 7新时代的老梗 5总评 6.4看不看都行QQ乱入月球基地,蒙牛大家最爱喝,各种普通话,感觉很熟悉,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很出戏啊有没有话说……一旦接受这种设定……根本接受不了啊!
还有里面有对同性情侣啊!
<图片1>
这部电影纯粹烂片无疑,首先说几个剧情之外的大bug。
1 直径3000英里的飞船根本就不可能是这个形状,它本身的引力会把自己压成一个球,如果导演解释说外星人有高科技可以克服这个问题那么外星人肯定拥有远超人类物理体系的科技,如果是这样,外星人的文明绝对是真正的高度发达,说不定随便拉一个外星人婴幼儿驾一艘小飞船隔着几光年打一发炮弹都能把地球灭了。
2,如此巨大的飞船落在地球表面根本不需要他们动手人类就被飞船引起的自然灾害给灭了。
3,拥有如此高科技的外星人想要钻穿地壳不可能需要七个小时的时间,也许一秒钟都不需要,甚至直接把地核从地底下“变”出来。
4,外星人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捞地核顺便灭人类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地球的地核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的特殊性,几乎随便找个恒星系说不定都能捞到一堆地核。
5,高度发达的外星人社会几乎不可能是这种“蜂巢”制度,更更不可能是由一个傻逼领导的蜂巢。
这部电影bug无数,只要你留心几乎处处都能找到bug,或许我不应该抱着这种心态来看电影,但你也没有阻止我批评它的权利。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弱智才是”。
剧情还是那个套路,有不少致敬前作的桥段,前半段外星飞船入侵地球的段落特效还能看看,结尾部分大boss先是莫名其妙追校车,然后能防核弹的护盾被一架飞机就打破了,也太悲催了吧,回归的老演员们发挥稳定,但新生代就明显差强人意了,baby的戏份竟然不少也是很意外,不过这个角色去掉也完全没毛病,QQ和蒙牛的广告植入生硬到搞笑,看来赞助了不少钱啊。
经典毁于续作的代表。
特效是不错,但剧情混乱不堪,各路新角色也是莫名其妙不明存在意义,还有差点崩掉的前总统人设。
片商为了讨好中国市场也是很拼。
简单粗暴的广告植入,还有突然的中文强势插入,都很出戏。
才重温了96版,对演员们20年的变化感受很明显。
时光流逝啊。
<图片1>打分:39/100,★。
基础分40,QQ和蒙牛的插片广告之生硬-1。
对本片剧情的无脑和狗血,不较真也无妨,好歹我们可以自欺欺人地说:看的只是大场面。
前作同样无脑的剧情,不也能看个乐呵么?
对全球团结的虚伪面纱下一如既往的美帝中心主义,同样可以不较真。
这么多年大批好莱坞出品都是这样,能接受的早已接受,不能接受的也只能笑笑了之。
即便生硬的插片广告这种东西,也可以不算严重的问题所在。
毕竟不是所有插片广告都能像贝尔在《黑暗骑士》的一句“那就开兰博基尼”那样自然融入剧情,而且而且这种玩意好歹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真正毁掉本片观感的,是数量和废话都太多的大小角色。
新老角色一并算上,本片总统有仨,飞行员一堆,基佬科学家一对,酱油杂鱼无数。
然后,这群家伙各个话唠,天上地下外太空敌舰内无时无刻不在插科打诨,说着各种毫无营养的台词和段子,偶尔再说教几句。
大量的废话和主次不分明的角色,甚至把本可以刺激的空战等大场面都打得七零八落,毫无重点。
前作尚有令人津津乐道的威尔·史密斯空战个人秀,本作却始终只有名义上的团结抗敌、实质上的乱作一团,哪怕一个突出到足以令观众移情的角色都没有。
至于基佬科学家那段恶心的生离死别,更是把本片的聒噪体现得淋漓尽致。
聒噪如此的片子,再多评价已经毫无意义。
只能说,Angelababy并不比很多角色表现得差。
好歹,她废话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头想了想,还是改成一星吧。
两星太抬举这片。
认真给大家做个推荐,千万别去看独立日,作为把第一部看过无数遍的死忠,第二部的出现简直是个disaster。
混乱无章的剧情,毫无新意的梗,以及某女星类似拍网络大头照的近距离特写,为拍而拍的特写镜头,只能把这部大作划为烂片。
相比X战警前10分钟的精彩,我只想在这部片的前半小时离席。
再次说明就算是大导演,没好剧本,选错演员之后,也只能靠华丽丽的镜头撑场面了。
今天刚去看了这部电影,总的还行,剧情方面稍微有点问题,比如美国居然没有强夺非洲黑蜀黍的外星人基地,还有另一外星人与地球敌对外星人对抗了数千年来到月球的飞船居然被一发击落,还有白球星人都已经进化到没有实体,靠精神存在,居然还不如丑比外星人。
杨颖是一脸出戏,表情只有微笑,微笑外加面瘫。
大企鹅还有蒙牛也是强行植入,给的镜头也是醉了,一脸懵比然后是笑死我了。
当然,120分钟的电影情节还是相当饱满,参杂了点笑料也是可以得。
之前看评论说外星人水,智商低,其实这部电影并没有强行拉低外星人智商,好好看电影就会发现,外星人败得是有理有据的。
说水的可以去看看奥创啊,天启啊等等反派BOSS,至今都觉的漫威的反派BOSS是一部一部的都是水货
第一批看完,迫不及待想要喷,对!
冷静冷静!
首先这是我很喜欢的题材,okay,其次96年的作品给我很好的印象ps:现在才发现那种好印象大多来自史密斯。
寄予的期望值很大,自然期望越大可能失望就会越多。
但是我真的要求不是太多,能给我看的很开心的感觉就行了,可是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前20分钟无下限无羞耻的加载广告,还有baby居然...那么多镜头那么多台词!
不是不喜欢baby不是排斥大陆演员,但是你最起码给我看到演技?
我们用心等用心花钱看用心熬夜,可是你连最起码的演技都没有,qq,蒙牛,居然还有快要入土的人临死搞基。
剧情俗套可悲,你特么的怎么不叫独立日plus?
ps:飞船武器防护罩敌舰战斗剧情都是升级版。
怎么史密斯死了还不够,老婆也要死,广告的植入怎么这么突兀,让我很快出戏,喝口水压压惊...为什么美国总统死了,人类为什么不撤离地球?
(ps:影片中人类的优点是换总统的cd比较短,按键比较冷静果断。
而异形的cd是20年,老妈死了第一件事情是先回家哭着找后妈。
zz)为什么地核就差一分钟死了个异形就放弃大好时机全军撤离?
为什么异形的牛逼球球敌人情商这么高(ps:牺牲自己保护人类)还被这群笨蛋异形屠杀。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观影人用词的确太粗鄙了。
的确,罗兰呈现给我的也是一个粗鄙不堪的圈钱烂片!
电影的节奏很急,感觉孩子要出生了的那种急,急的结果就是上下不顺畅,看的很难受。
还有就是这是我去电影院唯一没有笑一次的电影吧?
ps:漫威宇宙的幽默风趣看多了吗,呃表示喜欢那种电影的感觉就像是独立日1里面的史密斯一样。
显而易见史密斯没有参加续集是正确的!
yahoo!
让我们用U盘(ps:敌人的敌人的武器库)反击异形吧!
普罗米修斯与你同在!
1、女总统是在暗示希拉里,有政治片的嫌疑。
2、同性恋科学家在暗示奥巴马即将下台前再次支持他的同性恋法案。
3、为什么美国小白要追杨颖,你不知道她已经整容之后嫁小明先生了吗?
其实除了qq蒙牛,baby是整容广告!
4、总体平淡如水,乏味至极。
请左拐进入一一一中国大陆演员杨颖暗杀史密斯事件揭秘。
杨颖杀死史密斯后继位全民公敌5、那一巴掌真该打杨颖,因为是她暗杀了你粑粑6、广告宁缺毋滥?
其实我觉得广告可以有,但是让人分分钟出戏的广告意义可笑而至!
可想而知罗兰什么态度。
剧终旁边一铁粉:兄弟,有斯丁格吗?
啊?
什么还有彩蛋吗?
没有(就算有我也不看,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看全场就他一个留下来执着的等)原创,转载文章请标明,谢谢。
卷土难重来,灰尘泪迷离,要问君是否,还去糟蹋钱。
码,评论里杨颖死粉快来骂死我知道吗,可是就怕你们没那本事,成天追着一个靠整容出来没演技还来毁大片的“大美女”,就觉得自己同步青云遥遥在上俯视吾等电影狂咯。
作品这东西,要么赞扬要么批判,我实事求是就当我是黑粉了?
幼稚
引入一个有趣的设定却没有上升一个层次全靠情怀在称
所有最俗气的元素都具备了。分歧,牺牲,团结,连高科技挂了之后用上过时的无线电和雷达拯救了世界都没一点新鲜的。除了母虫,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非要不可的。还有蒙牛和QQ完全抛弃节操的直接往外蹦。
真是渣男款的电影啊~~~看起来像模像样,实际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情意。
服了qq和蒙牛……虽然不记得讲了什么,但记得feel,哈哈~
地球首领和外星首领都喜欢御驾亲征
本来四星也可以,为了AB,减一颗星吧
QQ用得遛,蒙牛随便喝,正面积极向上的…宇宙警察
从前有个自带金钟罩铁布衫的外星人酷爱球类运动,追着一个会说话的神秘白球穿越宇宙来到地球,却意外被这里的生物设了个套路给搞死了。好想对蜂后说你长得那么丑何必还要一个人战斗!你的罩那么容易破你还玩个球啊!你不知道球球软件已经可以跟全宇宙对话了吗?还是太年轻,等20年后升级了APP再来吧。
其实就是把第一部又拍了一遍,天使宝贝儿是全片尴尬点所在。没想到最大的亮点是第一部神神叨叨的长毛科学家和他的基友,蝴蝶兰、没穿裤子和织毛衣哈哈哈,都好戳笑点。锤弟还是和基友的火花更多点。
情怀片,IMAX视效加一星,炒冷饭没什么意思,希望不要再有续集。
复古。其实独立日是少年热血类型的,小孩看比大人看带劲。庆幸第一部时我还是个孩子,那是当年少有的大场面科幻,震惊不小,至今还记得最后飞机冲入母舰的悲壮镜头……所以就忽略第二部的主旋律、主角光环、自洽和天朝广告植入吧,如果有情怀,我分独立日的比分魔兽的更多些。
电影看来是要完蛋,连Emmerich这种死硬基佬都得赶时髦了,整的跟黑骑、异形似的,当然也逃不过我大中华的魔爪,祭出三宗宝——蒙牛、QQ、ABB。
本来美军是想借着《独立日》打征兵广告的,结果你让飞行员喝蒙牛……艾默里奇太贪婪了,在抱美国爸爸大腿和抱中国爸爸大腿的问题上遇到了难以消除的悖论
开头的两个植入挺尴尬的,还有一个AB尴尬全程,96年的时候“母船”的概念还是可以玩的,可是20年后你再玩“女王”那就是编剧偷懒的都合主义了
喝着蒙牛,玩着QQ。植入广告尴尬无语,加入ab即使打酱油,也让人有种很画风清奇的感觉。原来很多片子只适合怀念,遇二必败口碑
腾讯给了多少广告费
我觉得还行呀,就是正宗90年代科幻片的感觉,虽然没啥新意但也差强人意嘛,用上1的片尾曲也很好,我就是因为早上随机到这首,看了评论才知道居然有第二部所以才来看的。尬到我的主要是几位金主爸爸的硬植入。。
废话离奇地多!真TM难看,乔伊·金 和 麦肯娜·格瑞丝 居然在这部电影里合作过~
为什么对于独立日这种最后地球人赢了我一点快感都没有呢?科技跟人家差了千年,能到达地球的外星生命的科技瞬秒地球没有悬念。而且2也没拍出特别的进步,只是用先进的特效简单重复原剧情。只是那副为了票房用中国女演员来跪舔的姿态实在难看。
手撕鬼子自己拍,手撕虫子投资美国人拍。